导航:首页 > 亚洲电影 > 印度经典电影流浪者简书

印度经典电影流浪者简书

发布时间:2022-11-07 01:42:04

① 《流浪者》现实意义是什么

时代的产物,反映的是当时印度社会盛行“血统论”!

邻国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与我国同是世界上五大文明发源地之一,人口达到了13.4亿,按照这个趋势很快就将超过中国。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增速在去年达到了8%以上,列各国第一;在IT和制药方面科技水平和人才规模仅次于美国 。印度不仅有着辉煌灿烂的古文化,现代电影业也相当发达。在亚洲电影百花争艳,此起彼伏竞争中,印度电影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青山常绿水长流,时光荏苒人易老;站在夕阳余辉下,审视人间百态。倘若有时间和机会的话,为怀念那一去不复返的淡淡时光,老去的我可能会重回影院,去重温这部家庭爱情剧的今世经典。



② 印度电影《流浪者》结局

《流浪者》结局:男主人公拉兹为救母亲,杀死了强盗扎卡。

当拉兹因企图谋杀拉贡纳特,父子出现在法庭上,丽达为拉兹辩护时,揭示了事情真相。

官拉贡纳特法官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他荒谬的理论“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也不攻自破。

《流浪者》剧情简介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普利特维拉·卡浦尔饰)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

一天,法院正在审理一件谋杀案件,原告是法官拉贡纳特,被告是流浪者拉兹(拉兹·卡普尔饰),罪行是拉兹闯进拉贡纳特的住宅,企图刺死拉贡纳特。可是拉贡纳特万万没有想到,要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亲生的儿子。

③ 印度电影《流浪者》男主人公拉兹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

电影《流浪者》说了那么多丽达,大家还不知道拉兹媳妇长什么样呢,稍后上几张照片还有全家福,再给大家聊聊拉兹的家庭生活和个人 情感 生活。

《流浪者》男主人公拉兹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


一、出身艺术世家,一家三代四口出演《流浪者》

关于这部电影,先说个饶有趣味的片段。

看过《流浪者》的朋友对其中一句台词印象深刻,即法庭上这位大法官无情地说道—— “法律不承认良心!”

结果这位老爷子被丽达怼得够呛—— “法官先生,那么良心也不承认法律!”

说是饶有趣味,是因为这老爷子是拉兹真实的爷爷!

现实生活中,正是这位老爷子棒打鸳鸯、一手拆散了拉兹和丽达扮演者娜尔吉丝的情缘。

老爷子给出的理由是——我们家不能娶一个女戏子进门。

老爷子叫 德万·卡普尔 ,出身地主家庭,年轻时是个警察,尽管平生只演过《流浪者》这么一部电影,但架子端得足足的,在现场不停冲他的孙子导演拉兹咆哮:“我用你教我怎么演?!难道你比我更懂法律?!”

事实上整部电影从立项到杀青,拉兹进行得异常艰难,因为这里面有两位演员是他的长辈,另一位是他的父亲—— 拉贡纳特大法官

这部电影是一家三代四口人在里面参演,给大家拉个表单——

《流浪者》还在剧本阶段,拉兹就想当导演,但他不敢跟父亲说,拿着剧本蹲在父亲房门外不停抽烟,最后编剧阿巴斯看不下去了,替他向父亲说情。

普利特维拉·卡普尔 先是喜欢上这个故事,随后决定在其中扮演拉贡纳特大法官。影片上映后,他承认自己低估了儿子。

这位一辈子都板着脸的老父亲,虽说默片时代已是大明星,但个人际遇和家庭生活十分不幸。

先给大家简单说下这位默片皇帝、天竺克拉克·盖博,原本有着令人羡慕的声望和财富,却为何总是一脸的忧伤和哀婉。

普利特维拉·卡普尔 出生于1906年11月3日,少时家境优渥,十七岁考入白沙瓦爱德华学院学习法律,1923年在校期间结婚,娶了拉兹的母亲罗诺,隔年生下了拉兹·卡普尔。

其后夫妻俩又接连生了五个子女。原本一家人生活富足,其乐融融,未曾想到了1931年,老卡普尔一个幼子、也就是拉兹的三弟德维因肺炎去世,老卡普尔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未曾想灾难还未结束。不出一个星期,他的另一个儿子南迪也意外身亡。

这个叫南迪的小男孩是因为家族里大人们忙于丧事无暇照看,自己在花园里捡了一枚老鼠药当作糖丸吃掉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令老卡普尔一夜之间老了一截。

我在《流浪者》片尾看到拉贡纳特大法官伸出手去哀嚎:“我的儿子……”感觉那种悲伤十分真实。

还好老卡普尔还有长子拉兹。

拉兹勤奋好学有才华,年仅二十七岁便自编自导自演了《流浪者》,获得国家电影奖及戛纳电影节金奖作品,畅销全世界,一夜之间蜚声国际。

《流浪者》不仅火遍中国,在苏联也是所到之处收获无数掌声,票房冠军纪录保持了长达三十年!直到1982年才被《迪斯科舞星》追平。

有这样一位争气的儿子,老卡普尔也算是足慰平生。尽管儿子的感情生活也很令他操心。


二、拉兹与妻子、丽达之间的 情感 真相

丽达扮演者 娜尔吉丝 一直是中国观众非常喜爱的女演员。

在《流浪者》中,她演出了传统女性的温婉善良、还有现代女性的精明干练,法庭上一个转身,跨越了两个时代。

观众们多希望她和拉兹真正走到一起。

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 拉兹和娜尔吉丝是实锤的婚外恋,她是后来者。

两人合作过八部电影,《流浪者》是第二部,这个时候拉兹已结婚四年,是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的父亲,还有一个宝宝怀在妈妈肚子里,这个宝宝长大后主演了我们熟悉的《哑女》、《海誓山盟》还有《蛇女》。

拉兹的妻子 克里希娜 出生于1930年12月30日,是老卡普尔的表妹,严格意义上讲是拉兹的表姑。

辈份有点乱,这个亲上加亲,也是叹为观止。

而且,从拉兹长子出生日期来看,这对夫妇是未婚先孕。两人热恋期间就被媒体炒翻天——“拉兹·卡普尔狂热地爱上了克里希娜!”

也只能说是真爱了。

拉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两个女人他都爱,最后还是爷爷和父亲一锤定音——绝对不能离婚!绝对不能娶女戏子进门!

而拉兹的妻子克里希娜十分贤惠,一直对丈夫的婚外恋保持克制隐忍的态度。

只可怜“丽达”娜尔吉丝一直苦等到1958年3月才嫁给了导演苏尼尔·杜特,这一年她已经二十九岁了,算是十足的大龄女青年了。

拉兹是个很有事业心的青年, 情感 生活在他的生命里只占十分之一,即使这十分之一还是由两个女人分享。

若说真爱,大概拉兹最爱的那个人是卓别林。


三、上世纪五十年代收入最高的男明星

1924年12月14日,拉兹·卡普尔出生于白沙瓦。

他自打十一岁起进入影坛,二十二岁编导主演两部电影《火》及《雨》,在影坛展露头角,引起国际影人的注意。

1950年,二十六岁的拉兹自创 R.J电影公司 ,拍摄了《流浪者》,获得巨大成功。

他与父亲不一样,老卡普尔出演过大量“霸道总裁爱上我”题材、还有豪华奢靡的古装片,而拉兹将镜头伸向 社会 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那些“没见过一天好日子”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在他看来,与其描绘那些歌舞升平莺莺燕燕,还莫不如把镜头伸向路边一条无家可归的小狗。

正如拉兹的一段名言——

大概您没想到,《流浪者》并非拉兹最成功、票房最高的电影。四年之后,他又与父亲、娜尔吉丝合拍了一部《乡巴佬进城记》,大获好评!口碑票房超越了《流浪者》。

1964年,拉兹为了附和潮流,非常不情愿地拍摄了平生第一部彩色电影《合流》。影片取景欧洲,描写了三个朋友之间的 情感 纠葛,讴歌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依然是拉兹长袖善舞的领域,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在当时基本一票难求!

最后竟然在国内连续上映了五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行业奇迹!

由于作品的亲民风格,拉兹本人也获得了巨额经济回报。1951年-1956年期间,他是国内收入最高的男明星。但拉兹依旧过着朴素低调的生活,他将个人财富又重新投入到热爱的电影行业中。

1970年,拉兹呕心沥血整整制作了六年的《我叫小丑》上映,由于题材太过前卫,票房不尽人意。

拉兹有些心灰意冷。

但这部电影近年来却不断翻红,评分一路高涨,获得欧美同行盛赞!看来“拍给五十年之后的观众欣赏”这种事原来真的有!

晚年拉兹开始将精力花费在下一代,悉心扶助儿女尤其是 里希·卡普尔 ,同时也一手挖掘了未来的天皇巨星沙鲁克·汗!

里希·卡普尔虽然不及父亲那般有着崇高的艺术地位,但在“勤奋”这一块真是交足功课!

在拉兹的引领之下,这个家族没有一个人靠着祖荫吃干饭、躺在家谱上睡大觉,都在影坛挥洒汗水辛勤耕耘。

与此同时拉兹也在积极拓展人脉,强强联姻,比如他的外孙子就娶了 阿米达普·巴强 的女儿。这还是卡普尔家族少有的白衣联姻。

积数代不懈之功,卡普尔家族已成为宝莱坞第一金字招牌。

1988年6月2日,拉兹·卡普尔因病去世(肾衰竭、心力衰竭、哮喘),享年六十四岁。

那么,在他身后,卡普尔家族成员现状如何?

拉兹的弟弟、《流浪者》小拉兹后来怎么样了?


四、家族近年不断损兵折将,新生力量也在野蛮生长

《流浪者》小拉兹的扮演者 沙希·卡普尔 后来并未长残,成年之后依然非常英俊,还娶了一个英国老婆,生了一堆小混血,后来走上了国际影星之路。

2017年12月4日,沙希·卡普尔因肺炎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紧接下来,2018年10月1日,拉兹的妻子克里希娜因心脏骤停离世,享年八十七岁;

2020年4月30日,拉兹的二儿子里希·卡普尔(《哑女》男主角)因白血病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2021年1月15日,拉兹的大女儿南达里特因癌症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2021年2月9日,拉兹最小的儿子拉吉夫·卡普尔因心脏骤停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可以说近年卡普尔家族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

但与此同时,拉兹孙辈异军突起,成为宝莱坞耀眼的新生力量!

比如拉兹的长孙女卡琳娜·卡普尔出演了《三傻大闹宝莱坞》,迄今为止仍是豆瓣排名第十四的经典作品。

拉兹的孙子、里希·卡普尔的儿子兰比尔·卡普尔,也是如今头角峥嵘的明星,据说他的爱好是收藏豪车。

希望这些卡普尔后人秉承先祖的遗志,勤奋向上,永远记住爷爷拉兹的那段名言——

(全文完)

我想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都看过印度电影《流浪者》,对影片中的主题歌《拉兹之歌》和插曲《丽达之歌》也能哼上几声,我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配合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看过此片的。

《流浪者》的故事梗概:

大法官拉贡纳特坚信一个荒谬的理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法官的儿子一定是法官”,并以此为依据判了扎比的罪,无辜的扎比越狱后,成了真正的罪犯,他为了报复大法官,设计使法官抛弃了将要分娩的妻子,从此,法官的儿子拉兹生活在贫民窟中,成了一个到处流浪的小偷,长大后,在一次行窃中,拉兹意外地遇到了童年时的女友丽达,他们真诚相爱了,拉兹决定痛改前非,用辛勤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和母亲。

然而,工厂却以拉兹曾经是个贼而开除了他,狠毒的扎比又胁迫他继续做小偷,有一天,扎比为躲避警察的追捕,胁迫拉兹的母亲做人质,拉兹杀死了扎比并被逮捕,当他得知审判的大法官就是自己的生身父亲时,他从狱中逃了出来,他恨父亲并选择了行刺,结果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己成为律师的丽达,为拉兹做了精彩的辩护,用事实证明了大法官拉贡纳特血统论的荒谬。

该片是由拉兹、卡普尔(1924——1988)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他自己扮演男主人公拉兹,他父亲扮演片中拉兹的父亲——大法官拉贡纳特,他三弟扮演小时侯的拉兹,该片在印度以及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1953年,荣获戛纳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此后30年多年中,拉兹、卡普尔以非凡的才华和高深的造诣,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由他主演的影片,多达57部,多以反映印度普通人的感情与生活,并对 社会 的弊端加以公开地揭露,在六十年代后期,主要致力于制片业,他是印度电影史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

拉吉·卡布,一般翻译成卡普尔,是《流浪者》里拉兹的扮演者,是印度百年电影史上殿堂级的人物。他集编导演、制片于一身,极富国际影响力,被誉为印度的克拉克·盖博,印度的卓别林。

拉吉出生于1924年,出生地是现在归属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个旁遮普家庭。父亲是著名演员普利斯维拉吉,在电影《流浪者》里扮演拉贡纳特法官,这部电影里扮演小拉兹的是拉吉的亲弟弟沙什,后来他也成为银幕巨星,他不止一次出演哥哥的童年。拉吉还有一个弟弟沙弥,是印度银幕猫王,不用说也是位电影明星,在《海誓山盟》里发福的沙弥扮演叔叔。

拉吉10岁第一次登上银幕,真正担任主要角色是1947年,合作者是后来的印度梦露马杜巴拉。

拉吉第一次导演并主演的影片是《火》,在那部电影里24岁的拉吉遇到了纳尔吉斯,也就是丽达的扮演者。这对印度银幕上第一对黄金组合一共合作了16部电影,包括著名的《流浪者》。人们一直猜疑他们的关系,但是拉吉早在22岁就和堂妹结婚了,纳尔吉斯和拉吉都没有承认他们有私情。纳尔吉斯后来嫁给了演员桑尼尔·杜特,他们的儿子桑贾伊后来很火!

拉吉的作品非常多,也捧红了很多女明星。

拉吉有3子2女,除了两个女儿,几乎所有的后代都在银幕上大放异彩,是印度宝莱坞四大卡普尔家族里演员阵容最强大的。

拉吉从《流浪者》开始出演多部电影都是模仿卓别林的表演,也喜欢表演小人物的生活,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表演艺术家。

拉吉只活了64岁,1988年因为哮喘并发症去世。他的为人和演技都很受推崇。需要补充的是,印度电影是配唱制,演员极少自己演唱。拉吉的御用配唱人是穆克什和马纳迪,尤以穆克什为主,他的过早去世让拉吉感慨:我的声音没有了!穆克什的歌声什么样,请听拉兹之歌!穆克什的儿子也是歌唱家,他的好声音可以去听听《努里》……

印度电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拉兹的演技,对我印象极深,他表演的真实,纯朴,没有造作,自然流畅,而且影片中的拉兹之歌很经典,总之,流浪者的电影当时的上座率非常高,普遍受到电影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不愧为一部使人难忘的好影片。

当初被他迷倒了,甚至找出地图查找去印度的路线,现在想来有点幼稚

儿时记得印度电影《流浪者》里面有句经典台词:法官对拉兹说:做贼的儿子永远是贼,

《流浪者》是经典之作,饰拉兹的演员,把小偷的玩世不恭,表现的淋漓尽致,看了他的表演,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他的身世,丽达是美丽的富家小姐,她演的情绪缠缠绵绵,恰到好处,而歌曲,也非常委婉动听,可以说,这个电影影响了一代人。

这个问题你自己可以去网络上查啊,关于他的“生平”介绍的非常详细,有必要特意问大家吗?

拉兹的 社会 地位低下,却能得到美丽,善良的女律师丽达的爱情,只能是艺术人生。

很认真的在探讨人性的复杂。

④ 电影《流浪者》观后感

[电影《流浪者》观后感]没有偏见的法律制度是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道德底线--电影《流浪者》观后感"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电影《流浪者》观后感。"这种偏见存在于当时刚刚脱离等级制度的印度社会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当这种观念根植于执法者、法律捍卫者脑中时,社会悲剧也就此诞生。拉贡纳特作为大法官,作为社会秩序的终极审判者,持有这种谬论,本身已经违背了其应具有的职业操守;当这种错误的思想运用到其办案、行事中时,社会矛盾被进一步激化。可以说,正是拉贡纳特的偏见造成了扎卡的悲剧,拉贡纳特作为法律执行者的宣判,让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扎卡彻底绝望,其仇恨又集中体现在对大法官的极端报复。另一方面拉贡纳特本身也是受害者,如坚持赶走拉贡纳特妻子的大嫂信奉的真理是女人失去贞操会让整个家族蒙羞,而拉贡纳特的妻子自己也坚持着想要实现"法官生的孩子也会是法官",可见这种偏见不仅存在于拉贡纳特个人心中,等级观念是存在一个群体中的,拉贡纳特本人成为这种观念的受害者,让他失去了妻子和儿子,让他受到一辈子良心的谴责,观后感《电影《流浪者》观后感》。当群体中的对立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偏见时,社会矛盾最终会转变成极端(暴力)事件。电影虽然讲述上世纪中叶的印度社会的事,但即使在当今社会,在中国,也不乏有像拉贡纳特先生这样等级观念的人,不乏这样的事情发生。比如现在大众还是会对社会最底层(如农民工),或是某些边缘群体(如流浪人群、坐台小姐等)持有偏见。虽然大部分人不再坚持流浪儿一定是坏人,但因为许多人被流浪儿偷过,许多社会问题被流浪人群带来,所以人们难免会带着怨恨,更多的人被告知远离这些人,是保护自己利益不受损害的最好方式。当盗窃等犯罪事件发生时,人们总会首先联想到这些群体的人,也不会有人愿意为他们出面辩护。当执法者和审判者也带有这种偏见时,审判不公不可避免。应该看到,我们的社会并不完善,许多人仍旧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没有得到国家应有的保障,他们没法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好的工作,可是却努力的生活着,他们属于弱势群体,需要这个社会的人文关怀,这些我们没有做到、没有做好。在这种背景下,一旦法律制度也不能维护他们的权利,甚至要受到有偏见的审判,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其实,处于社会底层人们是没有什么发言权,正如拉兹所说,他有生以来头一次得到的发言权,却是在其成为罪犯之后。面对法律时,有权势的人犯罪后,会得到很好的辩护;如果社会底层的人连基本的辩护权都没有,还要受到"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谬论的责难,其对社会的怨恨必然会爆发。值得庆幸的是拉兹得到辩护,得到有良知(虽然更多是爱)的人的同情和保护。但在现实中,我们不能期待这种个体案例普遍化,不能期待每一个流浪儿像拉兹一样幸运。我们必须寄托于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应该成为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底线。法律不是万能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我们没办法要求法律给我们提供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但起码我们应该构建一个没有偏见的法律体系,能够避免个体或小群体的偏见,甚至要倾向于弱势群体的法律审判制度。这是我们社会的道德底线;也是我们对当今社会法律制定者、执行者、捍卫者所要求的基本的职业操守。MSN()〔电影《流浪者》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⑤ 求印度电影《流浪者》影评 1500字左右 急!!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一天法院正在审理一件谋杀案件,原告是法官拉贡纳特,被告是流浪者拉兹,罪行是拉兹闯进拉贡纳特的住宅,企图刺死拉贡纳特.可是拉贡纳特万万没有想到,要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亲生的儿子...
印度电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进人中国.《流浪者》和其主题曲"拉兹之歌",在中国最轰动的时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难经历之后.
《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这当然是影片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后中国人的共鸣,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流浪汉》开始于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 “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过程是一个孩子如何成长为一个贼以及一场和富家女的恋爱,高潮在法律和良心的对决,结束在拉兹要在监狱服刑三年,但是有爱情陪伴。

“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是拉贡纳特信奉的真理,坚持赶走拉贡纳特妻子的大嫂信奉的真理是女人失去贞操会让整个家族蒙羞,拉贡纳特的妻子坚持着想要实现“法官生的孩子也会是法官”,拉兹的信仰是丽达,是美和爱,丽达的信仰是爱,是拯救拉兹。拉贡纳特的偏见造成了扎卡的悲剧,扎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反驳拉贡纳特“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 拉贡纳特的坚持造成了扎卡妻子儿子自己四个人的悲剧,丽达的坚持却让拉兹重获了新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有时候这坚持是固执的偏见,可能伤害到了最亲的人,也伤害到了自己,而有些坚持却让黑夜不那么冷,有温暖的慰藉。

没有谁一出生就是小偷,就是流浪儿。但是大部分人都坚持小偷流浪儿一定是坏人,因为被偷过的人带着怨恨,而更多的人被告知远离这些人,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的方式。这样的偏见让人们不敢不愿去接近流浪儿,这样的孤立让流浪儿更加堕落,让原有仅剩的美好与爱也一点点在人们的冷漠和残忍中消耗殆尽。那么到底要怎么办呢?不是每个人都是拉兹,可以被拯救,不是每个人都是丽达,有资本去拯救别人。那么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法律这个时候是相当必要的。没有绝对的公正,只能说有法律比没有法律要好得多。法律很多时候能够避免个体或小群体的偏见,虽然我们知道法律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完全绝对的公平,并不能够照顾到每个个体的利益。爱如阳光,能缓和法律的冰冷,让个体得到关爱。

虽然最后拉兹还是要在监狱里度过三年,但是因为有丽达爱的陪伴,三年不是苦痛,而变成了重生的机会。用三年的服役偿还之前犯下的错误,三年后拉兹才可能真正的重新做人。这样的结尾是相当明智的,如果丽达的辩护让拉兹完全免去法律惩罚,未免太不理智,太煽情,毕竟拉兹也确实有偷有做过坏事,不能因为感情原因就完全将法律无视,良心最后要让步于法律,因为法律的实现后才会有良心的实现,最后法律和良心本来相冲突的二者因为爱达成了和解。

⑥ 流浪者影评

黑白影片,更具有情怀,中老年观众更喜欢怀旧的这种片子,口口相传,包装成为经典,一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恋母的潇洒独立的穷小子,小鸟依人的富家女(哪怕是女律师),青梅竹马,囚禁女主的邪恶上层社会油腻男,母亲的牺牲引发穷小子的最后一波反抗,大团圆结局,唱唱跳跳:自己自处快活的时候唱,表示乐观,表明身份,恋爱的时候唱,被分离的时候唱,歌厅之类特定场合也唱 底层自由小青年的设定提高观众的认同感,无处不在的男权为中心,女性始终是男性的陪衬。

结尾很好,没有大团圆,略有遗憾而带有希望,电影的内容是很满的,结尾没有封闭,留了一个口,口指向社会,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等级偏见下,千千万万个拉兹的出路怎么样呢?问题到底还是没有解决。法律形同虚设,道德的作用在片中被过分拔高,一厢情愿的意味过重,不过结尾总算没有掩盖社会矛盾。

(6)印度经典电影流浪者简书扩展阅读:

《流浪者》是由拉兹·卡普尔执导,Khwaja Ahmad Abbas编剧,纳尔吉丝、普利特维拉·卡浦尔、拉兹·卡普尔等主演的家庭爱情片,于1951年12月14日在印度上映。

影片讲述了法院审理拉兹闯进大法官拉贡纳特住宅的谋杀案件时,意外发现了拉贡纳特在24年前抛妻弃子的故事。

⑦ 印度电影流浪者是哪年在中国播放的

《流浪者》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是中国公映的第一部印度电影。1979年重新上映。

庄严肃穆的法庭之上,险遭杀害的大法官拉贡纳特(普利特维拉·卡浦尔Prithviraj Kapoor饰)义正言辞,道貌岸然。被告席上,神色颓丧的青年拉兹(拉兹·卡普尔Raj Kapoor饰)无依无靠,听天由命。

拉兹自幼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后被拉贡纳特当年的仇家引诱赶起偷盗抢劫的营生。按照这位大法官的说法,他就是一个天生的坏蛋与堕落者。

角色介绍

1、丽达(演员纳尔吉司)

聪明伶俐,师从拉贡纳特学习法律。曾是拉兹的童年伙伴,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拉兹。当她在大学时期内与拉兹再次相见时,已出落成一位美丽高贵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并逐渐升华为对拉兹轰轰烈烈的爱。因为爱拉兹,她自高奋勇担当拉兹杀人罪的辩护律师。

2、拉贡纳特(演员普利特维拉·卡浦尔)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道貌岸然,信奉“好人的儿子必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必定是强盗”的执拗观念。一天,他在家中险遭拉兹入室杀害。可是拉贡纳特万万没有想到,要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亲生的儿子。

⑧ 印度电影流浪者

【原 片 名】Awara
【中 文 名】流浪者
【出品年代】1951
【国 家】印度
【主 演】普利特维·拉杰·卡普尔 纳尔吉斯 拉杰·卡普尔
【出品公司】印度拉兹·卡普拉电影公司出品
【影片长度】168分钟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分厂 译制
【翻 译】尹广文 【导 演】徐明、张普人
【录 音】王林
【演员及配音演员表】
小拉兹——祖贝达(苏庭石配音)
小丽达——里列·斯希特尼斯(张桂兰配音)拉兹——拉兹·卡普尔(从连文配音)丽达——纳尔吉丝(向隽殊配音)
拉贡纳特——普里·特维拉兹(白景晟配音)里列——里列·密斯拉(白玫配音)扎卡——克·恩·辛格(高荣第配音)
【内容简介】
《流浪者》:“血统论”的惊世悲剧——故事梗概大法官拉贡纳特素来相信“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荒谬理论,并以此为据错给扎卡判了罪。无辜的扎卡设法越狱后,成了真正的罪犯,并决心对拉贡纳特进行报复,他先用计使拉贡纳特抛弃了正要分娩的妻子。于是,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法官的儿子拉兹降生在大街上。从小与母亲生活在贫困屈辱之中的拉兹,在强盗扎卡的威胁利诱下,成了一个到处流浪的小偷。长大后,在一次行窃中,拉兹意外地遇见了童年时的女友,楚楚动人的贵族小姐丽达,他们真诚地相爱了,皎洁的月光下,他们在平静的海面上荡起小舟,享受着爱的滋润,爱情给拉兹带来了新生的渴望,他决心痛改前非,要用劳动来养活自己和母亲。然而,工厂却因为拉兹曾经是贼而开除了他,扎卡也在胁迫他。一天,拉兹回家,正遇上扎卡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而想扼死自己的母亲,他为保护母亲,杀死了扎卡并被捕。当他知道法官拉贡纳特就是自己的生身父亲,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便设法从狱中逃了出来,结果行刺拉贡纳特未遂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已成为律师的丽达为拉兹做了精彩的辩护。拉兹的悲惨经历证明了法官拉贡纳特血统论的荒谬。
【主创简介】
《流浪者》:“卡普尔”的不朽杰作——主创简介
在国际影坛上,父子两代涉足影坛,并均成为大明星的影人并不少见,而像印度卡普尔家族这样薪尽火传,历经四代且每一代都有成为影坛佼佼者的电影世家却凤毛麟角。《流浪者》则是卡普尔电影家族最引以为豪、誉满影坛的不朽杰作。
《流浪者》是由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杰·卡普尔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拉杰·卡普尔扮演男主人公拉兹,他的父亲印度著名演员普里特维在片中扮演拉兹的父亲———法官拉贡纳特,拉杰·卡普尔的三弟萨西也参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时代的拉兹,当时他才9岁。《流浪者》公映后,轰动一时,并于1953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此后30余年中,拉杰·卡普尔又以非凡的才华和高深的造诣,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电影大师。
拉杰·卡普尔1924年生于印度孟买,他的父亲普里特维·拉杰·卡普尔是印度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普里特维在青年时期曾组织拥有150名演员的“普里特维·拉杰剧团”,以后转入电影界,在默片时代他曾扮演过许多生动的角色,老卡普尔的三个儿子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先后都成为印度著名的电影演员。拉杰在兄弟三人中是老大,他从18岁起就在孟买有声电影公司当场记。1947年,23岁的拉杰自导自演了第一部影片《火》,这是一部自传体影片。此后,他又自导自演了爱情影片《雨》,这部影片使他一举成名。不久,他建立了拉杰·卡普尔电影制片厂,并兼任制片人、编剧、导演和演员,拉杰·卡普尔所创造的卓别林式的小人物,使他很快成为印度青年观众的偶像。
50年代初,拉杰·卡普尔对反映贫苦人生活的社会题材产生了兴趣。1951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流浪者》。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是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呢,还是得自于父母呢?影片的这一主题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拉杰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完美的导演手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创作了《流浪者》这部影片。该片严肃地告诉人们:决定一个人性格和习惯的不是血统,而是环境。正如拉杰·卡普尔所说:“不管你出身于什么家庭,不管是怎样低下的家庭,如果在你的周围有爱情、慈爱和友谊,并有机会获得进步的话,你能完成巨大的事业。”片中,扮演丽达的演员是印度最有才华的女星纳尔吉丝,她曾和拉杰·卡普尔合演过《火》与《雨》,《流浪者》是他们合作的第三部影片。 《流浪者》之后,拉杰·卡普尔在50年代又自导、自演了《擦鞋童》和《在夜幕下》两部影片,均取得了极大成功。《在夜幕下》还获得了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拉杰·卡普尔一生主演过50部电影,导演过10部,监制过14部,堪称是影坛全才,1987年他获得印度电影终身成就奖。1988年,拉杰·卡普尔因病去世,享年64岁。 拉杰·卡普尔家族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电影世家,他的父亲普里特维一生演出了60余部影片,二弟萨米是印度著名电影演员和作曲家,三弟萨西是目前印度影坛上红极一时的明星,并兼任制片人和导演,拉杰·卡普尔的长子兰德希尔主要从事导演工作,次子里希是目前印度最著名的影星,另外,拉杰·卡普尔的一个孙子也是目前印度影坛上一位活跃人士。
【影片赏析】
《流浪者》:音与画的水乳交融——影片赏析

《流浪者》开创了印度电影批判现实主义的先河,在该片出现之前,印度电影主要顺着逃避现实和歌舞片的方向发展,这部影片通过男主人公拉兹的出生、生存、做贼、爱情、杀人和被捕等命运沉浮,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同时展示出民主和人道主义思想,充分揭露了血统论的反动。 《流浪者》是卡普尔结构最完美的影片,电影手法细致入微。歌曲与画面的配合,拉兹和丽达一段长达九分钟的爱情歌舞梦境,都与剧情和主题水乳交融。尽管卡普尔借用了不同的电影传统,但影片看来并不俗气。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表现主义的灯光,卓别林式的喜剧表演,好莱坞风格的升降镜头,浪漫照明效果和新写实主义的形象等等。《流浪者》中反复出现的丰富多彩的歌舞场面也令人难忘。影片的主题歌《拉兹之歌》和插曲《丽达之歌》感情真挚朴素,旋律优美流畅,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阿巴拉古”的旋律更是久唱不衰。
【幕后人语】
《流浪者》:译制片的空前“绝唱” ——幕后人语
《流浪者》是在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完成的,近半个世纪的春秋过去后,当年译制这部影片的“幕后英雄”们大都已经“凋零”,为女主角丽达配音的著名配音艺术家向隽殊向记者讲述了译制《流浪者》的一些往事——
《流浪者》是最早引进到中国的印度片。50年代前苏联电影大量涌入中国,而《流浪者》在风格上与前苏联电影迥然不同,载歌载舞、节奏欢快,令人耳目一新,当时,厂里的同志们看完后,非常兴奋,表示一定要译制好这部影片。
片中为拉兹配音的是刚刚20岁出头的演员丛连文,后来他成为一位知名的电影导演。为《流浪者》配音前,丛连文在配音上还是“一张白纸”,但他非常用功,在纠正自己的音调、语气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为拉兹的配音虽然潇洒不足,但戏比较扎实,人物的语言完全发自肺腑,非常真实感人。丛连文后来又为《好兵帅克》、《一仆二主》等影片的男主角配音,也受到了好评。七、八年前,丛连文患上了膀胱癌,一直在家养病,他从来就是一个不爱抛头露面的人。
丽达本身是上层社会的阔小姐,情感丰富,影片中她与拉兹的爱情戏很多,但并不能就此把她配成一个矫揉造作的人物,因为她是学法律出身的,后来又做了律师,所以她的性格有刚有柔,“刚”就是理性的一面,正义感的一面,所以为这个角色配音我注意把握人物情感的复杂性。
除丛连文患上癌症,当初担任过《流浪者》译制工作的人大都已离开人世了。翻译尹广文、译制导演徐明、为拉贡纳特法官配音的白景晟已故去多年。白景晟为许多著名的前苏联电影配音,如《海军上将乌沙阔夫》、列宁、斯大林等等。为扎卡配音的高荣弟早已离开长影厂不知去向。为拉兹母亲配音的白玫是老一辈的电影配音演员,她也在前几年去世。为小丽达配音的张桂兰2001年不幸去世,“阿信”是她用声音塑造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人物”。

BT下载地址:(速度搞快些)
http://www.btfire.com/btdown/btview_51731.html# (亲自测试可下)

电驴下载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6/06/24/0000108162.html

⑨ 观《流浪者》有感

观《流浪者》有感1

主题应当通过人物和情节来体现,反之,人物的刻划和情节的安排,应该体现主题。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处理,却不是简单的事情。处理得好,可以使作品恰到好处、血肉丰满、丰富多采。处理得不好,作品就会或则枝蔓丛生,不得要领,或则千巴巴,只剩几根筋。

“将与主题无关的枝枝蔓蔓统统砍掉”,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一般说来,这话并没有错。但是如何理解与主题有关还是无关,却大有学问。理解狭窄,是使作品干巴的重要原因。

印度影片《流浪者》,获得了众多的观众。它那丰富多采的艺术内容,使各个阶层和不同程度的观众,都可以得到他们各自喜欢的东西,真正是雅俗共赏。它的主题很明确,也很简单,就是批判“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就是贼”的形而上学的社会思潮。如果简单地理解“与主题无关的枝枝蔓蔓统统砍掉”的话,只要人物和情节能够体现上述片还能吸引那么多观众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从来就不是单调、干巴的,而是血肉丰满,多采多姿的。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演了多少年,演了多少代,观众还是那么多,真是历代不衰啊,其原因a是大家感到这个戏有东西好看。聪明美丽的胡秀英,不想天堂而向往人间,不慕荣华富贵而乐子男拼女织,不受封建礼教束缚而大胆追求自由婚姻,集中地体了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石罗汉损人利己,凶狠歹毒,面目可僧。胡大姐憨厚泼辣,在台上出点洋相,闹点笑话,使剧场充满了笑声。在春光媚人的日子里,九姐妹载歌载舞,使观众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小沙弥扑腾翻滚,武功高超,令人惊叹……你看内容多么丰富,而又多么精彩I

其实,文艺的特点就是娱乐,就是使人身心快乐。在党的政治、思想、宣传、教育等等工作之外,还需要文艺这个东西,就是因为文艺有娱乐性,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当然,娱乐要有思想性。但正确的思想也只有通过娱乐的作用才能实现。

观《流浪者》有感2

在一次《犯罪学》课程上,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印度电影《流浪者》。这是一部由普利特维·拉兹·卡普尔和纳尔吉司·杜特主演的印度剧情、家庭、歌舞、爱情电影,讲述了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片中主人公拉兹的母亲怀着身孕,在一个下大雨的夜晚被出身望族的丈夫(大法官拉贡纳特)踢到门外,只因她腹中的孩子来历有些可疑。拉兹母亲哭诉自己是清白的,可是没有什么用,拉兹父亲家族不能容忍自己家族遭受这样的奇耻大辱。于是,拉兹的母亲便成了牺牲品,在暴雨中被赶出家门,从此开始她和拉兹一生的苦难生活。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有感触。

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是以一次法庭审理为开头,原告是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被告是流浪者拉兹,罪行是拉兹闯进拉贡纳特的住宅,企图刺死拉贡纳特。可是拉贡纳特万万没有想到,想要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的亲生儿子。这样的开头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悬念,极大地增强了观众们观影的兴趣,观众们忍不住想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幕呢?接下来的影片为观众们深刻地揭示了答案。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一种信条: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大法官拉贡纳特根据"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荒谬理论,错判强盗的儿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狱后被迫变成了强盗,决心对大法官拉贡纳特实施报复,大法官拉贡纳特果然中计,赶走了正在怀孕的妻子。拉兹跟着母亲在贫困中长大,扎卡威胁引诱拉兹做了贼,开始了他偷盗为生的生活。拉兹在饱经流浪和贫困的生活之后,遇上了作为童年好友的丽达,二人相爱,拉兹痛恨自己偷窃堕落的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劳动谋生,重新做人,但是扎卡继续威胁逼迫他。

当拉兹面对自己的亲生父亲时,父亲非但没有给予他一定的理解和宽容,父亲那"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荒谬理论反而更使他前途无望,进而让他产生了刺杀父亲的念头。电影采用这样子的谋篇布局,似乎在告诉我们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关系是客观的。

正如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关系是客观的。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的,其背后一定有各方面的原因。犯罪的存在是客观的、复杂的、长期的,犯罪原因往往也是客观的、复杂的、多元的。犯罪现象是各种致罪因素相互作用,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多角度多变量的罪因系统。在我看来,拉兹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贫穷。贫困与犯罪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就资本主义社会贫困与犯罪的关系做过十分精辟的论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违反公共生活准则的捣乱行为的社会根源是群众忍受剥削和群众贫困。"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情形来看,贫困依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致罪因素。拉兹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印度的贫民区,无固定收入来源,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为了能够生活地更舒服更有尊严,没有一技之长的拉兹只能通过偷盗来过活,由此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2、拉兹受教育程度不够也是造成他走向犯罪的原因之一。由于家庭的贫困,无力支付巨额学费,拉兹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在教室里快乐地接受教育,完成学业,他很早就辍学在社会上混。由于他年龄小,受教育程度不够,心智尚不成熟,对一些事情的是非曲直的正确判断不足,因此比较容易走向歧途。由于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和一定的自制力,在扎卡的多次威胁和诱惑下,拉兹轻易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当他明白这一切,准备金盆洗手回头是岸时,才知道为时已晚。

3、不完整的家庭也导致拉兹走向犯罪。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生活共同体。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环境,而且也是人类个体社会化最初和最重要的形式。不完整的家庭,亦称为破碎家庭或缺损家庭,是指缺少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家庭,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父母离异,父母一方入狱,父母长期两地分居等。家庭不完整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拉兹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缺少父爱,周围的小孩都嘲笑他没有父亲,这对他的心灵造成若大的创伤,促成他仇恨周围人,仇恨社会,进而走向犯罪。

4、社会没有给予拉兹宽容和接纳的机会也是他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原因。在他因盗窃入狱且刑满释放后,社会没有给予他尊重和重新做人的机会,而是一味地嫌弃和冷嘲热讽。即使他刑满释放身体获得了自由,他还是不能为社会所接受,他找不到工作,过不上体面的生活,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过活,于是他不得不选择再一次犯罪,重新回归牢狱生活,仿佛只有牢狱才是他的容身之处。

5、长期积累的不良情绪使得拉兹产生了杀害大法官拉贡纳特的犯意。情感情绪具有两极性,一极是肯定和积极性的情绪情感,表现为欢乐、得意和振奋等;一极是否定性和消极性的情绪情感,比如痛苦、失意和仇恨等。一般来讲,后者是具有破坏性的情绪情感力量,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注意化解,让这些因素转化为一种积极的能量。早期教育的缺失、家庭的不完整以及不良环境等因素造成拉兹在情绪情感方面的扭曲,产生对于他人和社会的仇视。当得知拉贡纳特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时,他更加接受不了,便起了杀机。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犯罪之人如何重新回归社会,过正常人生活的问题。目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环境里,我国在改造犯罪方面的相关研究应该加强,在犯罪人再社会化这一问题上,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罪犯再社会化措施的发展和完善。

首先,立法应该更加切实保障犯罪人的权利,特别应该注重对犯罪人人格权的保护。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一些刑满释放人员,他们当初可能是激情犯罪,回归社会以后改过自新,遵纪守法,没有再次犯罪,但还是不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但社会大众没有给予他们最起码的宽容和原谅,总是投以歧视和怨恨的目光,造成他们精神麻木,极度自卑。他们虽然不会再犯罪,但其独立之人格受到极大的损伤,难以融入社会。这就需要通过立法来引导社会大众宽容和原谅部分改过自新的罪犯。

其次,大力推进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是一种不用监禁而是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犯罪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限于以下几种人员:被判处管制、的犯罪人员,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的犯罪人员,以及被决定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在我国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制定完备的社区矫正的法律规范。相信社区矫正一定是对我过现有刑罚体系的有益补充,也势必会促进犯罪人重新顺利回归社会。

再次,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会等,教给刑满释放人员一技之长,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得到社会的再次尊重和认可。很多再次犯罪的人都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出狱后虽然获得身体的自由,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依然无所事事,无法顺利回归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只能通过再次犯罪来勉强维持生活,这样就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使得刑罚改造犯罪的功能不能实现,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拉兹确实是一个悲剧,他的经历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思。很多时候犯罪是身不由己,也有很多时候,犯罪是不想再次犯罪的。只有我们认真地去思考每个犯罪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且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我国的犯罪现象才会得到有效地控制。也只有这样,拉兹这样的悲剧才不会在中国重新上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才能够实现。

⑩ 流浪者讲的是什么故事

流浪者,通常指电影《流浪者》,这是一部印度出品的家庭剧情片,反映了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于1953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另有同名歌曲和动漫人物。
http://ke..com/view/29861.htm

阅读全文

与印度经典电影流浪者简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韩国电影R级在线观看 浏览:984
俄罗斯富豪的电影 浏览:304
泰国女蛇神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945
老师请我们看电影作文怎么写 浏览:826
动画电影中的食肉牛龙 浏览:53
扫黑除恶题材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09
欧美杀害女性电影 浏览:559
嘎纳电影节2018阿佳妮 浏览:740
李恩美演的韩国电影 浏览:209
用智能电视可以看3D电影吗 浏览:767
欧美冷门电影搜索 浏览:322
2016热门电影中国 浏览:466
邵氏电影水浒传豆瓣 浏览:266
动作科幻惊悚变异电影 浏览:144
电影推荐双人床 浏览:668
成龙飞虎队电影 浏览:858
电影链接怎么播放软件 浏览:698
电影宠物推荐 浏览:169
上海南桥电影院 浏览:200
沙龙金逸电影城 浏览: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