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爱无边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影评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是由Aanna Films发行的剧情片,由卡比尔·汗执导,萨尔曼·汗、卡琳娜·卡普、哈尔莎莉·马尔霍特拉主演的一部印度电影。并于2015年7月17日在印度上映,讲述了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单纯帅气印度男人承诺帮助一个巴基斯坦哑女与父母重聚的故事。该片于2018年3月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我认为可以和《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相媲美,题材也类似于《这个杀手不太冷》。《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画面感极强,在艺术安排方面很有艺术特色。融合了印度的民族特色,更是妙不可言。音乐也是渲染、造势的一个特色,以声动人,很是带感。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写故事的人太残忍,读故事的人碎了心。或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体会到本来只是一个很简单地送小孩子回家的事情,为什么能让那么多人为之动容。然而,在非一般的背景条件下这将是不一般的故事,很多东西,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这里是小事化大,大事就没完没了了,一旦上升到了国家层次,就会变得复杂。所以我们也要在当时巴印冲突的历史背景下去看这部电影。明明离家只有一条栅栏,一道铁丝网,一跨就可以过去,但在这里却像是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
困难重重,人心惶惶。所幸,导演一次次用真情打败和拆解了宗教、政治意义上的藩篱与障碍,让人性中本能的善意来战胜了人们头脑中的狭隘与恶毒,这也正是能让观众动容的根源所在。两个多小时展示出了的人心的藩篱、宗教间的冲突、政治上的敌对、边境上的铁丝网和人们内心深处的仇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爱恨情仇,这是个人的事,然而如果个人的爱恨情仇上升到了国恨家仇,这将是对人性的考验,对世俗纨绔的框框条条绑架的考验。可喜的是,只要一个人拼了命地去做一件正义的事,世界也会为他让路。最终,这些重重的困难都被一个执拗的男人和一个萌萌的小姑娘化解掉了。想不想知道更多有关电影中的内容,那么,就让我用这拙略的手笔去描绘这真情与幽默的故事吧。
前一秒爆笑不停,后一秒感动涕零。电影故事的开头是在巴基斯坦的美丽、安静的苏丹普尔山村,坐在阶梯上的一群人正为国家的足球队摇旗呐喊,这与山村的静谧形成一种视听觉的对比,格外地引人注目。然而,这也让我们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为什么要从足球开始,与主题是那么格格不入。然而,也从这看出了编剧的智慧,利用大众热衷的运动,吸引观众的视觉,同时也为后面小萝莉莎希达找回家乡埋下铺垫。而正在欢呼的人群,正是女主人公小萝莉的母亲和推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
镜头一转就到了五年后。故事也从得知五岁女孩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开始。因为国家的关系,小萝莉和妈妈开始到印度去求神、祈愿。希望能够让小女孩可以正常的开口说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从签证到祈福,一切都是顺利而和谐,完美到无可挑剔,就像开始了一场完美的旅游,轻快的音乐带着满屏的欢笑坐上火车回程了。然而,在离国界只有五分钟车程的时候,道路故障,意外从此开始,情节也从此转换。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我可以依赖的人。街道上是商业繁荣,载歌载舞的场景,每一个人都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起来。无论男女都是能歌善舞的印度才艺从这里流露出来,空气中弥漫着幸福、欢乐的味道。男主角从这里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身材高大威武、五官俊朗立体、眼神深邃而坦诚、是哈努曼神的信徒。他就像是一个资深信徒一样,在人群中格外显目,小萝莉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了他,就认定了他就是可以让小女孩这断了线的风筝暂时可以依赖的徐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让人犹感清冽。于是一个人的漂泊变成了两个人的归途。
我不是“男神”,是个“逗比”,男主帕万就是这么一个自带笑感的人——零鸭蛋!什么是“零鸭蛋”呢,这得从男主的爸爸中才能理解得到了。男主的爸爸是个文武双全的“厉害”人物,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但上天总是喜欢开玩笑,男主是个九九乘法表都记不住,摔跤没动力,还浑身发痒,对做领导不感兴趣,高中考了十一次才过的人。配合着灵动、诡异的音乐,简直可以让人笑到直不起腰。然而,就在第十一次过了的时候,车上的人都会认为他爸爸会很震惊,可没想到会这么震惊,画面一转就到了男主爸爸的黑白照。而“猴神”的称号则来自于男主无比高尚的信仰——罗摩神。电影以男主回忆叙述的方式交代了男主的童年,也说明了前面为什么能遇上小萝莉女主,帮助小萝莉找到回家的路。推动了后来可以在德里遇上女主拉西卡的情节。说到遇上女主拉西卡,就到了两个人纯真的罗曼史。俊男美女,欢快的校园,活泼的孩子,让两颗心很快地靠近,也是羡煞人心的故事。然而,如果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美好顺利也就没有什么可纪念的意义了。女主是家中的明珠,定有婚姻,推掉婚姻后,女主的父亲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幸福的婚姻是需要物质去保证的,男主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为幸福而奋斗,买房子!宗教画面的华丽,让我们可以切身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还有这珍贵纯真的民风俗情。
纯良的人性总能带给人不平凡的力量。在一个有信仰的国度里,不同的信仰总是被贴上标签、划分界限的。男主所在一家是哈奴曼的神徒,而小萝莉则是穆斯林。这时候又不免的一场争论了。上升到了宗教问题,男主的处境就更糟糕了,然而这人性的善良总给我们带来意外,包容了这不同。但后续的故事又有了一些波折。在观看一场印度和巴基斯担的足球赛欢呼对象的不同中得知了小女孩是巴基斯坦人而并非印度人。在搞分裂、抗争封锁、对立的两个国家中,这个事实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但这个近乎迂腐的纯良的男人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送小女孩回家!
能支撑一个人克服一切困难去做一件事的,大概只有信仰了。开始是求助于外部势力,找大使馆,因为无法证明孩子的身份而以失败告终,后来发生了大使馆的动乱,封锁了两边的交往,使得这一个正规的路就这么被腰斩了。在四处求助下,知道了社会上有资源的“大佬”,女主拿出积攒用来买房子的钱来给他,最后却被骗钱骗人,所幸男主机灵,一个人横扫大楼,救出小萝莉,从这一方面也知道男主并非“菜鸟”。无助的帕万决定亲自把女孩送回家。然而回家两个字那么简单,这里似登天般的难。单枪匹马、大河山川、古漠戈壁、没护照、没签证、也没有认识的人都不足以撼动罗摩神的信徒。如祷告词一样:天涯海角只有在您的脚边才有快乐,信徒在你的庇佑下无所畏惧、信仰和铭记哈奴曼神的人啊,将永生无扰于苦难与疾病。只要把罗摩神供于心中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或许在我们的眼中,这只是一个迷信的现象,不足以相信。但是在有信仰的国度里,这就是存活的意义。
人的信念是有了,但是铁丝网仍然存在。帕万以自己的纯真与勇敢感动了不良人、军官,还有路人。但也是因为这种这种纯良,到处碰壁,一定要得到军官的批准才真正地走进巴基斯坦的国土。就算得到了巴基斯坦,小萝莉(莫妮/莎希达)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的仇恨仍然存在,自然也不会承认一个没有签证也没有护照的人的是一个好人,自然被贴上了间谍的标签,所以归家之路依然那么漫长。摄影师昌德·纳瓦布的出现成为了后面故事的转折点。因为他,帕万逃出了警局又被捕抓;因为他,帕万得以知道莫妮的家在苏丹普尔山村;因为他,莫妮能够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得知了莫妮原名叫莎希达;也因为他,促成了最后美好的结局。借助网络的力量,借助广大民众的力量,借助人心的力量,借助信仰的力量,在两国的边界上,上演了一场触动人心的盛会,既是一个人的回归,也是人心之间的相融。
最后场面沸腾中,所有的声音都被屏蔽了,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了你,于千万人之中与你在一起,于千万人之中“我”听见了你第一次开口的声音。只要你愿意,世界将会为你扭转。顺着这从未听到过的声音,转身,一跳,一抱,画面定格,由近及远,似乎这世界只有大叔与小萝莉——只有爱!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的感触并没有结束。人与人互交,能真心很好,能信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剧中,孩子最初的愿望实现了——开口说话,这是信仰赋予的福音,也收获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感情。而猴神大叔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定自己的意愿,无论是手足无措的寻找,惊险的逃跑还是狱中的虐待,从未跨过自己的道德底线,始终保持着近乎迂腐的纯良,让后背成为迷失女孩最安全的港湾。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完成了让人感动的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时候,故事已经不仅仅是故事了,而是一种人心的碰撞与交融。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编剧的初衷是通过小萝莉找父母的故事,从小的感情视觉去体现一个深刻的内涵——探讨政治冲突、宗教信仰等问题,阐释了“爱,不分国家,不分宗教”是没有边界的。
B. 阿米尔·汗都落泪推荐,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魅力为何如此之大
这是一部非常高尚的电影,要我用语言来评价它,我深怕会表达不完整它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值得,我觉得是所有国人都应该甚至可以说是必看的一部电影。
记得第一次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内心的震撼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印度年轻人帕万,经历种种困难险阻,将巴基斯坦小女孩送回家去的故事。
所以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是一部有着非常高尚情怀的电影,非常值得一看。
C.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部电影为什么能让人为之泪目
这是因为“爱是最终的信仰”。
这部电影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故事:1.一个善良男人送迷路女孩回家的故事。 2.一个古灵精怪却不会说话,流落在边境的巴基斯坦小女孩与虔诚信奉哈奴曼神的善良到“愚蠢”的印度男人之间的故事。 3.一个关于国家.民族.宗教.人性的故事。
D. 如何评价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值得一看吗
影片的名字叫《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围绕着的小萝莉和猴神大叔,本身就很治愈人。是部很正能量,很感人的印度电影。让我们明白爱即一切,爱无边界,在国家与宗教面前,也是一样的。非常值得一看。
更具有深意的是,猴神大叔做到了一切,但从未以洞穿自己的道德底线作为代价。他保持着近乎迂腐的纯良,相信自己能感化冰冷的暴力机器。
最后说下影片的风格。这部片子延续了宝莱坞歌舞风格,演着演着就唱起来了,不过在猴神大叔到巴基斯坦之后,风格明显不同,感动溢满屏幕,最后满满都是泪点。
E. 总觉得你错过这部电影会后悔!-《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是一部印度电影,电影时长接近160分钟。我平时看的印度电影不多,大多是网上推文推荐来推荐去的那些。但是印度电影的题材、元素真的很丰富,大多都是国家非常敏感的政治以及宗教冲突问题。
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在20世纪上半叶。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1947年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分立,分别成立了独立的国家。根本冲突上类似于大陆和台湾。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大叔送巴基斯坦孩子回家的故事。故事的前半部分在印度就是喜剧,后半部分在巴基斯坦就开始动情。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6岁的小萝莉沙希达。
沙希达出生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冲突根源地)的一个巴基斯坦的小村庄里,那里风景非常优美。电影开篇就是风景展示,以及小萝莉出生之后漫山奔跑的画面,真的美得不要不要的。
本该无忧无虑成长的沙希达却因为一次跌落悬崖的意外,让母亲意识到不会说话的女儿将来有可能因为无法出声呼救而失去性命。听村里一个老者说只要去了德里的神殿虔诚祈祷,孩子一定能够开口说话。虽然知道印巴分治后,过界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但为母则强,母亲还是义无反顾决定带着女儿去印度神殿,祈求女儿能开口说话过上正常生活。
去印度德里的一路上都很顺利,直到回程时的夜深里,火车上的乘客们都在休息,在停靠的五分钟时间里,沙希达见一只小羊困在草坑,于是就这么下车解救,再转身时,火车已经启动,她追不上也叫不出声,只能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的,又不明所以跳上另一辆火车驶回了印度。等睡觉的母亲醒来时,人已过了国界回到巴基斯坦。仅五分钟的路程却需要再办一次签证才能过界寻女,母女两就这么被分割在两个国家。
巴基斯坦80%的人都信仰穆斯林,女人出门都要用头巾抱住脑袋。可我觉得电影里小萝莉散着头发流着泪追着火车跑的画面真的太美了。无助的眼神,纯真的画面,小小年纪美得像天使啊简直。(这一段就纯碎是抒发一下怪阿姨内心活动了~~)
电影到这里一般要有个过渡才能引出主角。
在警局里,陪着沙希达父母做笔录的一位老人说了一句充满智慧的话:“在印度,肯定会有一个主的使者来照顾我们的小沙希达”。就这样,这个主的使者也就是电影的男主角猴神大叔2出现了。男主角帕万就是神猴的虔诚信者,逢哈努曼神必拜,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从不说谎,我从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主角一出场就是印度电影很典型的群人唱跳。沙希达就在这样一个欢脱节日里漫无目的地、傻傻地看着猴神大叔帕万和一群人唱歌跳舞。也许小孩子总是容易被这样的唱跳吸引,节庆结束后,小萝莉就一直跟着帕万。
帕万本想把孩子放在哈奴曼神殿前,因为他总觉得神会把孩子的父母引来让他们一家团聚。对于孩子走失这种事情,第一时间不是带去警局而是去神殿等父母来的思维真的是只能用信徒深厚的信仰来解释了。
帕万到底还是放心不下小萝莉,带着她去了警局。留在警局不合适,帕万只能把小萝莉带在身边暂时跟着自己。回家的巴士一路开着,因为小女孩不能说话,大叔询问小女孩的家在哪,让小女孩问错了就摇头,对了就点头抬手。一个一个问出的地名都被小女孩摇头之后,巴士上的其他乘客也热情地加入这个问答游戏。
电影到这里用一种很淳朴热情的方式让神猴大叔自己交代了他的成长故事,观众大概明了了男主角的性格,长得帅气壮硕却相当的憨厚耿直,也直接引出了他的心爱之人拉茜卡以及电影之后即将出现的小家的矛盾。
在印度,小萝莉入住了猴神大叔未来的岳父家,还被取了另一个名字“穆妮”。穆妮与他们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期间一点一点的冲突和发现就开始了。
岳父对帕万的不满和现实赚钱买房赢得岳父认可的压力让帕万陷入一些矛盾中。好在女友拉茜卡亲切善良,对男友的举动很是支持,两人在与小萝莉的相处中也发现了穆妮的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最后也知道了她的巴基斯坦人身份。
将她送回巴基斯坦成了当务之急。此时的大使馆因为两国冲突暂时闭馆不开,暗地找人办签证也办不下来,猴神大叔不仅金钱受骗,穆妮还差点被人贩子送去妓院。这下,帕万怒了,决定自己亲自送孩子回巴基斯坦。就这样,在没有签证没有护照的情况下,两个人踏上了送小萝莉回家的旅途。
电影到这里开始出现字幕:中场休息。对你没有看错,就是中场休息。哈哈,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据说印度有些时间较长的电影中间会有休息时间。
跨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路上帕万遇到了可以帮忙偷渡的人。
成功过境后这个虔诚的信者居然站在原地纹丝不动,只是憨憨地对帮忙的中介说:“获得允许后我才会接着走”。
可想而知,边境巡逻队的人看见一个偷渡过来的印度人会有什么样的举动。猴神大叔耿直的交代了自己的偷渡路线,把帮助自己过境的中介都出卖了,被赶回去再照着另一条地下国界通道爬回去。巡逻队们也不是吃素的,一再过界来“挑衅”,便开始对他拳打脚踢。
小萝莉坐在一边看到大叔被打,发不出声音,只是默默流泪。猴神大叔却忍痛安慰。镜头多次扫过巡逻队长看向小萝莉时的复杂眼神。我想那里面有疼惜,有怀疑,有不忍,有坚定。几番过后,终于松口允许他们过境。
当时在看这一幕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巡逻队长也真的是个很温柔的人啊。也许,他也是一个有着小萝莉一样可爱女儿的爸爸。瞎想想~~
过境后,在巴基斯坦的麻烦接踵而来。
穆妮的好奇贪玩顺走了警察的手铐,又遇上一个不得志的记者,在记者的胡说八道下,猴神大叔被当成了间谍。
从此开始一边帮穆妮找父母一边躲避警察。
这之间,有听多电影情节提到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的宗教信仰问题。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不得不躲到清真寺。帕万反应过来之后立马赤脚奔出寺庙。
好在这个记者在清楚事情的原委后,从原本想要挖掘间谍新闻变成了萝莉和大叔在巴基斯坦忠实的保护者。还为萝莉和猴神大叔日常生活有爱点滴做了dv录像,为之后解救猴神回家做了很大的贡献。
一路上,带着一张日历上的风景照,他们四处寻找孩子的家。
除了警察的追逐,他们遇到的都是许多好心的巴基斯坦人。凡是有人问猴神“你是从印度来的?”这时,被警察一路上询问吓怕的穆妮不愿意神猴大叔再被打,总想阻拦着帕万开口,希望他能不要那么诚实,但猴神是虔诚的哈奴曼神信者,有问必答,而且相当实在。
好在普通百姓都愿意帮助他。冥冥中,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夜晚,三人在观看记者的dv时,萝莉认出了镜头中一闪而过的妈妈,追寻下总算知道孩子的家乡具体位置。
在送小萝莉回家的最后关头,果然拦路的警察出现了。
千辛万苦才快要到家,为了让孩子少受折腾,猴神大叔与记者兵分两路。记者带孩子回家,帕万应付警察。帕万寡不敌众还是被捕。原以为警察在清楚猴神大叔不是间谍后会放人,奈何,警察的高层领导不想让这个震惊全国的间谍事件成为乌龙闹剧,同时也为了掩饰警方的无能决定继续关押猴神大叔并对他进行毒打。
不合理的压迫就会激起民众的反抗。
曾对帕万坚持不懈追击的底层小警察知道自己抓错好人后,不顾上级命令,与记者携手合作,放出帕万,护送他到边境,再利用媒体号召民众一起到边防检查站帮助帕万跨国边境回家。
电影的结局声势浩大。
两国民众聚集在边界,爬上围栏,合力推开大门。帕万就在众人护送下一瘸一拐的走向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亲人身边。而此时的萝莉也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边界,一路窜跑在人群中想要追上恩人,眼看帕万越走越远,惊人的出声喊了声“叔叔”,在各自回到各自的国家之前萝莉和大叔还是团聚了。
从电影开篇我就一直在想,到底在什么契机下小萝莉开口说话最能让电影剧情得到升华。
是小女孩和为寻找她肝肠寸断的妈妈相拥的那一刻,还是小女孩笑着喊帕万“叔叔”的时候。
她也确实开口了。一个走,一个追。一个背影,一个前行。一个高大,一个弱小。一个印度,一个巴基斯坦,一个国界的两边。
她拼尽全力开口呼唤,他心有灵犀往回奔走。
不怕丢人,从小女孩和妈妈重逢到最后,我在电影面前哭成狗。哪怕看过三遍。
家、国、情、仇。
国之大爱,感动人心。
电影除了感动,也藉由记者的一段发自肺腑的话说出了两国的愿景:“他这么做是因为他没有把沙希达当作巴基斯坦人,而只是一个普通小孩子,但是这么美好的故事却卡在了两国的仇恨中,现在,这种仇恨迫使猴神像罪犯一样被关在巴基斯坦,让我们来结束这段仇恨吧,我们必须这么做,我们两国的人民,想要让我们的孩子在爱的滋润中长大,而不是怨恨···”
所以无聊的时候去看看这部电影吧,错过它你真的会后悔。
注:
1 所谓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的历史根源是克什米尔地区,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并在之后,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
2 这里的神猴指的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猴神—哈奴曼神,哈努曼在印度很受崇拜,甚至说只要有印度教存在的地方,普遍供有哈努曼的塑像或画像。
F. 大叔送小女孩回家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大叔送小女孩回家的电影叫《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故事线很清晰简单,就是送小姑娘顺利回家,最后的一个转折就是猴神大叔自己顺利回到印度边境内。最后的两边的民众抗议为猴神大叔趟出一条路。就像片子中要表达的民众是无辜的,她该回家和自己父母团聚。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感悟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第一次看印度电影。很感人故事拍的真的很好。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体现在大叔送小女孩回家的路途中,巡逻队的放行记者的帮助还是体现了人性的光辉的。民族之间的仇恨不可能因这样一件小事就此放下但是我想人们会试着去原谅彼此。最后走过边境回到印度的场面真的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