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八百日本军官和中国军官谈判什么意思
电影里的谈判,日本军官是为了自己的荣辱在谈判,因为他久攻不下。而中国军官是为了唤醒民众而谈判,是为了军人的荣誉和民族的荣耀而谈判。
⑵ 第一次世界大战谈判的电影
《我的1919》
⑶ 李鸿章去日本马关谈判被刺,打一枪少一亿两银子的电影
《马关条约》事件:礼部侍郎上奏了一份供词。李鸿启桐消章曾经串通日本间谍,因此事干系太大,军机处看礼部侍郎上奏了一份供词奏折后,没敢呈给光绪皇帝,李鸿章侥幸逃过刑罚。但无风不起浪,因此联想到,李鸿章遭遇日本人枪击,枪手手按轿夫肩上,近距离射击,子弹入观骨下非致命点,只开一枪,枪威力偏小。这情节跟台湾总统陈水扁非常像,用苦肉计转移视听,尺度刚好不致命。然后日本媒体配合悄知减白银一亿两,天衣无缝。因此李鸿章再轮虚次坐稳宰相之位。李鸿章当时绝对有必要演这一出戏。日本减少赔款的原因不过是世界列强干涉而已,《马关条约》签订仅仅六天后的4月23日,俄罗斯、德国和法国联手,就为了自身利益不受侵犯,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清政府。日本减少一亿两是急着签约,三国介入有可能拿不到钱。在谈判期间俄国一直通过外交干涉,甚至于不惜一战。李鸿章为什么不为中国争取?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李鸿章为日本争取了两亿银两索赔。
⑷ 李鸿章谈判的电影是什么
李鸿章谈判的电影是《甲午风云》。
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击沉。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鸦片战争后,请政府摇摇欲坠,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华,于1894年在中国领海挑衅生事。北洋大臣李鸿章及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畏惧日寇,极力主和。日寇源旅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百姓无辜遭难。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面对日寇的嚣张气焰,毫不畏惧,坚决要求与日寇开战。
但李鸿章借口保存我军实力,多次拒绝官兵们的请战要求,邓世昌还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爱国官兵和百姓的主战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在海战中故意打错旗号,使北洋舰队旗舰被日击沉。
邓世昌率领“致远”号代替旗舰指挥出战,全舰官兵英勇作战,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战事愈发激烈,但我方弹药却已用光,作战形势非常迅裂禅不利,邓世昌决定直接硬撞敌舰“吉野”号。
《甲午风云》剧情介绍
《甲午风云》影片展现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与历史不符),后旗舰被日击伤。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亩尘,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⑸ 找一部中国电影讲的是中国在外国谈判
我的1919 (1999)
导演: 黄健中
编剧: 黄丹 / 唐娄彝
主演: 陈道明 / 何政军 / 修宗迪 / 许晴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英语 / 法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99-09-16
片长: 98分钟
我的1919的剧情简介 · · · · · ·
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被战火蹂躏的欧洲尚未恢复元气,旨在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和奠定和平基础的巴黎和会准备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时任驻美公使、全权代表顾维钧(陈道明 饰)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然而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列强意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大环境下,中国代表团人数遭到削减、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顾维钧在会议上慷慨陈词,驳斥日方无理要求,然而公理在利益面前显得多么脆弱。顾维钧好友肖克俭(何政军 饰)之妻梅(许晴 饰)专程赶赴巴黎,寻找投身爱国工人运动的克俭。克俭在法国的活动、以及国内浩大的群众呼声令和会中的顾维钧等感受到责任重大。
⑹ 关于中日谈判的电影,最后判日本13个军官死刑
《东京审判》处死的13个日本军官是侵华主犯,东条英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