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亚洲电影 > 韩国电影秋冬

韩国电影秋冬

发布时间:2023-05-11 13:10:30

A. 韩国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里面的动物所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春夏秋冬又一春》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X86auF8j1n-I_4FfvZFMUw

提取码: 876y

春天,贪玩的童僧拿着石头,绑在鱼、青蛙和蛇身上,捉弄着小生灵们。老僧(吴永洙饰)发现后,用同样的手法惩罚他,告诫他不可胡来。
夏天,十七岁的少僧(徐在京饰)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闷不已。有一天,一名患病少女(何丽珍饰)在母亲陪同下,来到寺庙拜佛求平安,并留下疗养。少年开 始忍受不住异性相吸所带来的诱惑……
秋天,青年(金永敏饰)在外面杀人后重返寺庙,请求谅解。老僧命其刻写心经,去掉罪孽,同时,追捕逃犯的警察也赶到寺庙……
冬天,服完刑期的中年男子(金基德饰)回到山中寺庙,重新开始修行苦练。一名妇女突然探访寺庙,并留下了一个男婴,希望能被收留。
之后,又一个春天到来。

B. 跪求分享2003年韩国上映由金基德执导,金永敏、吴英秀主演的《春夏秋冬又一春》电源高清百度云资源

《春夏秋冬又一春》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kZMppMFgdqgMHgUM2yHftw

提取码: jp4f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执导,金永敏、吴英秀、金基德主演的一部韩国电影。影片将故事的情节也定格在不同的季节里,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夏天里的欲望与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延续,生生不息。

C. 一部电影:一个小和尚和一位女施主在一块大石头上赤身搏斗是是什么讲韩国话的电影

你看看是不是韩国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电影

D. 这八部电影,堪称韩国电影的最高水平

这个12月,韩国电影《哦!文姬》会在国内上映,这是近年来,首次有韩国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

一直以来,韩国电影都以不俗的品质深受影迷喜爱,并在国际上也取得诸多奖项和声誉。

韩国电影何以能取得如此成就?

在韩国类型片飞速发展、似乎进入瓶颈,却又在瓶颈之中不断产生新突破,而韩国艺术片也在 探索 韩国 社会 构成、人物 情感 的路上从未止步的当下,我们究竟应如何自韩国电影中“取经”?

这里推荐八部能代表韩国电影最高水准的影片,刷完这十部作品,相信会对韩国电影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是韩国著名的独立导演之一,他的电影风格十分独特,同时又令人难以捉摸。

他的作品,既有《空房间》(2004)这样静谧而酷烈的爱情犯罪片,也有《圣殇》(2012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作品)这样变态、血腥,具有浓烈暴力美学的阴冷剧情片,还有如这部《春夏秋冬又一春》般带有深刻宗教意识和宿命意义的作品。

当然,任何一个导演,风格再千变万化,其电影作品也会有一丝统一的艺术趣味,金基德的艺术趣味,即对情欲的毫不遮掩,所以,即使《春夏秋冬又一春》为宗教题材,但片中依然不乏露骨的男欢女爱,也正是这份男女欢爱,撬开了一丝宗教和宿命的“缺口”。

这部电影同样是导演金基德职业生涯最佳之作,目前的豆瓣评分稳定在8.5。

影片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篇章,对应一名佛门僧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修行时光。在近乎与世隔绝并具有禅意风景的寺庙中,这名僧人经历着“杀生”、“动情”、“杀人”、“忏悔”等四个人生阶段,而寺庙中唯一的老僧,则如同一册心经,自在观摩一切。

冬季结束,又一个春天到来,曾经的少年僧人成为“老僧”,人生的轮回再度上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具有神秘、朦胧,但又仿然令人醍醐灌顶的叙事美感,在整个韩国电影史中,它都是一部深刻而独特之作。

二、《诗》

在不少影迷心中,诗人导演李沧东的代表作《诗》,是韩国最好的电影之一。

李沧东是公认的韩国最具实力的导演之一。

2002年《绿洲》、2007年《密阳》、2018年《燃烧》……李沧东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是韩国艺术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而在他所有作品中,悲情而优雅的《诗》,是最打动人心的一部。

一位罹患阿兹海默症的贫穷老太太,心中却拥有一个写诗的梦想。

与她同居的外孙在学校犯下强奸罪,致使受害女生自杀,老太太面临数百万韩元的巨额赔偿。

她一面做看护零工,一面衣着优雅地去上诗歌课,同时,还不得不想办法筹措赔偿金。

最后,她以一种残酷的方式筹到了赔偿金,在为受害女生写下一生中唯一一首诗后,消失在了人世间,留下的唯一事物,是一束献给诗歌班老师的鲜花。

《诗》中的性侵事件,根据2004年发生在韩国庆尚南道密阳市集体性暴力事件改编,但这并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诗》的重点,在于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这部在豆瓣获得8.6分的影片,为观众呈现了一种即使生活再困顿、肮脏,灵魂依然洁净的人生状态,正如片中那句动人的台词:“干净的身体才有清楚的头脑”。

2000年面世的《共同警备区》,是朴赞郁导演、也是韩国最重要的电影之一,这部影片,堪称开启了南韩电影人对韩国、朝鲜关系思考的先河,而且,《共同警备区》几乎已经抵达朝、韩关系题材影片的顶尖水准,其后的《隐秘而伟大》(2013)、《铁雨》(2017)、《特工》(2018)等同类影片虽同样口碑强劲,但依然不如《共同警备区》这样臻于完美。

同时,这也是朴赞郁导演职业生涯口碑最佳的影片。

朴赞郁是韩国最知名的导演之一,《老男孩》、《小姐》、《亲切的金子》等在中国影迷中广具声誉的韩片,都出自朴赞郁导演之手,此外,朴赞郁也同刚刚夺得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宋康昊导演一样,拥有在好莱坞执导电影的国际化经历,2013年,他便推出了由《越狱》男主演温特沃什·米勒编剧的悬疑惊悚片《斯托克》,主演由妮可·基德曼、马修·古迪担纲。

《共同警备区》聚焦于朝、韩交界的板门店边界,讲述的,是朝、韩两国的边界士兵彼此产生了深厚情谊,但随着突发事件的降临,国家立场最终凌驾于私人感情之上,由此酿成无法挽回的血腥悲剧。

韩国电影人在处理朝韩题材时,惯于在彼此对立或分歧的国家立场上,刻画以大爱为准则的惺惺相惜之情,最后,电影主角们必将在国家和个人 情感 之间,进行痛苦的抉择。

豆瓣8.8分的《共同警备区》,将这一类型的叙事表达和 情感 挖掘,发挥到了极致。

《杀人回忆》已成为韩国电影中的传奇之作。

这种传奇性,不只在于影片本身的高水准,更在于它与现实之间所形成的传奇联系。

面世于2003年的《杀人回忆》被誉为“零缺点电影”,它曾在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荣膺“最佳亚洲电影”称号,依据真实连环凶案改编的《杀人回忆》,因为影片原型事件凶手一直未曾归案,而与影片外韩国民众对这一事件的关心形成生动“互文”,令人惊奇的是,2019年9月19日,电影问世16年、真实凶案结束28年之后,一名正在韩国釜山监狱服刑的56岁男子,其DNA竟于当年的凶案原型华城连环杀人案凶手的DNA一致!

关于这部电影,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猜想:

影片在影院公映时,真正的凶手会否也到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

这种猜想,使影片结尾宋康昊那令人心惊的凝视产生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含义,而宋康昊这一凝视的眼神,也成为整个韩国电影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眼神,直到奉俊昊导演试图在2019年的《寄生虫》中,再度“复制”这一独特的“宋康昊式凝视”。

《杀人回忆》在豆瓣获得8.9的高分,并位列豆瓣电影Top250的第92位。尽管此后韩国犯罪类型片在“真实事件改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由此产生《那家伙的声音》(2007)、《追击者》(2008)、《孩子们》(2011)等佳作,但再没有一部影片,能在叙事水准和与真实事件“互动”这两个最重要方面,达到《杀人回忆》的高度。

除了犯罪事件,韩国电影在维度更广、更深的 社会 事件(往往也包含极强的犯罪元素)改编上,同样成绩卓著。

在中国影迷和韩国 社会 都具有最广泛影响力的韩国电影,几乎都是这样的作品,包括李濬益导演的《素媛》、杨宇硕导演的《辩护人》,以及黄东赫导演这部《熔炉》。这三部影片,都依靠过硬的实力和影响力,以均分9.2的成绩,挤进豆瓣电影Top250的前50名。

而《熔炉》,则是这三部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一方面,《熔炉》是三部中评分、名列最靠前的一部(9.3分,No.20),另一方面,《熔炉》对韩国 社会 的影响力最强大,2011年,这部电影在韩国公映后,引发过于强烈的 社会 效应,不仅在网络出现要求重启案件调查的百万人签名活动,并迫使韩国政府出台了《熔炉防治法》。

这部电影的面世,同时证明韩国电影创作环境的开放和自由,联想到奉俊昊《寄生虫》荣膺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祝贺词中所言,“今后(韩国)政府将进一步为广大电影人提供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力并放心大胆进行电影制作的环境”,就令人心中五味杂陈。

《熔炉》在沉稳而激烈的叙事中,触目惊心地揭露 社会 疮疤,从电影艺术层面而言,它不见得是一部绝佳之作,但它是一部真正改变了国家的电影,“改变国家”这一对电影而言近乎天方夜谭之效应,唯独对于《熔炉》而言,并非一个噱头。

韩国犯罪片以其产量和质量,在中国观众心中具有深远影响力,但“韩国犯罪片”并非一个笼统概念,将“犯罪”这一类型细分到不同领域,会发现,韩国电影中依然存在水准突出的代表作,比如惊悚犯罪《追击者》、政治犯罪《局内人》、女性犯罪《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而《新世界》,则是“黑帮犯罪”的韩片代表。

韩国类型电影有一种很奇特、但又很通俗的质感,即它们始终处于一种“拿来主义”的模糊概念中,美国电影的暴力美学、中国香港电影(单指港片黄金时代)的凌厉叙事、日本电影的阴冷内荏,在韩国类型片中都有若隐若现之影,但韩国电影人却在这种融合、借鉴中,最终创造出清晰、突出的韩式类型风格:百无禁忌,痛苦、心碎、变态,同时优雅,《新世界》就是这种叙事格调下的集大成之作。

豆瓣8.9,位列豆瓣Top250中第153位的《新世界》,可以如许多影迷所言,被视为“韩国版《无间道》”,但《新世界》在一个“无间”的故事中,摒弃了《无间道》系列的复杂、多义、深刻,而在一条清晰的叙事道路上走向了极致,它和《寄生虫》一样,都是目的性特别明确、脉络和内蕴都相当清晰的韩国类型片,所以不妨将《新世界》称为“《寄生虫》版《无间道》”更为恰切。

《新世界》的主角李子成(李政宰 饰),游走于黑白两道之间,堪称双面间谍,最终,因为“电梯战神”丁青(黄政民 饰)为其带来的 情感 和环境冲击,李子成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条路,至于这条路是黑是白,对于他并不重要。

同时,观众也将发现,片中的黑,掺杂着个人 情感 上的“白”,片中的白,同样混有“利益之黑”,黑白本不分明,《新世界》也就不必纠结于道义的表面归属,而这份直抵核心、摒弃表面功夫的清晰感,正是韩国黑帮类型片的珍贵之处。

结局是否回归到通常意义上的正能量,韩国电影人从未在乎过这一点,在他们看来是勇气的东西,于他们而言不过是职责。

对于中国影迷而言,韩国电影还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催泪功力一流,二是,韩国小演员演技惊人,出生于2006年的葛素媛,就是其中一位。

对于专业影评人而言,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9,位列豆瓣电影Top250中第99位的影片,在电影艺术层面简直乏善可陈,它就像一篇毫无技巧、平铺直叙,语言也没有任何鲜明特征的催泪小说,但对惯于接受直接 情感 冲击的普通观众而言,《7号房的礼物》拥有惊人的力量。

这是一部建构在残酷现实之上的童话作品。

智障男子蒙冤被投入监狱,同监室、也就是7号牢房的“十恶不赦之徒”们,协力将男子的可爱女儿带入牢房,让这对父女相会。

细想,这部影片中的每一处“善意”,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概率都很小,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监狱囚犯的童话式美化,这使《7号房的礼物》成为一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而这种想象力,能充分击中观众内心最柔软之处。

毕竟,我们要认识黑暗,也需要认识光明。

豆瓣8.7、位列豆瓣电影Top250第141位的《恐怖直播》,从力学角度,将韩国类型片推向了极致。

假设电影是一种力学现象,那么,电影的时长、电影的内部空间便是“受力面积”,电影的 社会 及 情感 内蕴,则是“压力”,观众从一部电影中得到的是什么?是“压强”,即“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恐怖直播》的时长只有97分钟,其内部空间几乎只有一间新闻主播室的空间,这两点,证明《恐怖直播》的“受力面积”相当有限,但这部电影所映射的 社会 学概念,大至整个国家,当影片将如此巨大的内蕴轰然压迫在方寸之间,可以想象,传达到观众精神中的“压强”,到底有多大!

在一个直播间解决一个恐怖分子对整个国家的质疑、愤怒和乞求,《恐怖直播》采用了一种具有轰动效应的叙事方式,可以发现,在如此激烈的叙事中,导演是无法见缝插针追求电影表达艺术的,所以《恐怖直播》依然是一部依靠事件、情节本身对观众进行“重击”的典型韩式犯罪片,但其独特的“受力特征”,却使这部影片拥有了极强的辨识度。

当然,这八部经典之作,并非韩国电影的全部,韩国电影在未来会如何发展,也值得人期待!

作者:县豪

本文系县豪电影原创,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E. 心门与佛门的际遇:震撼推荐韩国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作为学建筑学的我来说,其间的建筑理念让我甚为感叹。影片的主要场景就是被一泓潭水围困在中心的寺庙。夏季从庙门到达寺庙建筑需要摆渡,冬季则可通过冰面到达。我理解为人生境遇的不同,需要到达彼岸的方式不同。寺庙的室内其实是通透的,只有门框限定人的行为却不曾有门扇。我理解的是心中拥有的道德标准比“门扇”的封堵更加具有约束力。春夏秋冬的轮回,从老和尚到小和尚再到老和尚......无限的轮回下去。善恶是非也在不断的上演轮回。电影大师用建筑以及在四季轮回中的景观在向他的观众诉说着一个朴素的人生观。其间没有说教却在无形中教化了人们;其间没有华丽的布景,唯一的建筑却让人记忆犹新。建筑创作需要的是用心的设计,而不是一时的喧嚣。电影中有无数的人生,以及无数的视角。从电影中也不免得到对于建筑上的启发。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大师金基德的又一部代表影片,以寺庙为背景,将人生中应该经历的痛苦、烦恼、解脱、爱与恨等都融入其中,是一部深刻复杂的影片。 影片名为《春夏秋冬又一春》,将故事的情节也定格在不同的季节里,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夏天里的欲望与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延续,生生不息。在这部表现人生思考与意义的影片里,具有浓郁的佛学色彩,导演将人生凝结为宇宙的四季,生生不息,循环不息,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

       金基德的电影作品一向以灰暗的基调与黑暗的社会现象为表现对象,这如他自己所言:“我的电影,渗透了黑暗的人生经历和对世界的憎恶,同时又是对世界慢慢理解的过程。”同样,本片与金基德以往作品的风格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整部影片都渗透着对佛的认可与肯定,影片处处体现了“人性本恶”的事实与只有佛才能洗脱与拯救灵魂,同时也体现了佛学的思想——轮回。从开始中小和尚所制造的罪恶,到最后他为此进行的救赎与罪恶的结束,处处体现了轮回与救赎的主题。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进行救赎,人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受苦赎罪,同时影片也暗示了小和尚的将来也会和老和尚一样,这正是佛学的思想。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背景是一格封闭的空间,可以看作是一格有所局限的世界或精神世界的隐喻。结尾金基德饰演的角色,腰间拴了一块石头,爬到山顶,将菩萨放在上面,既是为曾经心里的那块石头赎罪,也是对人生执著的比喻。镜头从菩萨像的角度拍下去,贯穿全片的水中寺院终于成为小小一隅,比喻经过苦难和真诚的人生,终于超越极限,达到佛的,超然的视角。春夏秋冬,同时也是一个人的心路,童年时的不经事,青年时受诱惑,中年时彻悟,冬并不时结束,不是悲剧,而是奋发,振作,从头来过。影片本来是描绘的以各幻灭的世界,最后张扬的却是入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影片不仅只为宣扬某种哲理或禅意的作品的原因。老和尚的角色尤其精彩,代表着一种彻悟,达观和悲悯的人生观,懂得了影片中他对小和尚种种行为的态度,对待人的局限,罪恶的态度,你就可以理解金基德[空房子]为什么要用被韩国人唾弃的李成延做女主角,那并不仅仅是英雄救美的孩子气而已,更加使一种以最淡然地态度和宽容的方式来对待人生的境界。



1、门。寺庙的入口处有一扇门,门上有两个让人心生畏惧的护法,门外是欲界凡尘,门内是清净佛土。在狭窄的小庙内,也有扇门,两边没有墙,设这扇门似乎没有意义,但老和尚每次都要从这扇门出入,这是戒律之门,用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青年和尚晚上欲偷情,想从这扇门出去,但打不开(戒律不允许),他于是从旁边爬过去,守不住戒律肯定要出问题。

2、从门口到清净佛土有一个湖泊,需要渡船才能过去。守住戒律,以戒为师,只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还需佛法来渡,善知识来接引。

3、站在佛像上眺望。影片中小和尚两次站在佛像上眺望,一次小的时候,眺望山谷深处的家园,此时小和尚还比较单纯;一次是成年后,春心萌动时,眺望山外的道路,这预示着他渴望体验外面的世界。

4、相似的草,是药,还是毒?如果我们不知道触电危险,胡乱碰电,我们会被电死;如果不知道玩火危险,肆无忌惮,必将玩火自焚,害人害己;如果我们不知道有些东西有毒,懵懂无知,饮鸩止渴,撒手人寰,还不知所以然;如果我们不知道吸毒会上瘾,会死人,强行体验,苦果只能自己尝;如果我们没有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没有听取古圣先贤的敦敦教诲,没有建立理性的判断能力,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就会处处掉陷阱,时时碰墙壁,人生会很苦。

古语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智慧老人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5、无明。小和尚把小石头绑在小动物的身上,笑的咯咯响,非常开心,他自己不知道,这种行为会对小生命带来怎样的痛苦。老和尚没有制止他的行为,苦心婆心的当面教诲他而是在小和尚身上绑了一块石头,让他感受生命的痛,当他看到由于自己的过失,致使鱼儿和蛇死亡,他哇哇大哭。我们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自认为很开心的事,已经给别的生命,造成伤害,带来难以弥补的悔恨。

我们伤害动物,动物会不会痛?我们伤害他人,生命会不会痛?我们若不明白世间的道理,浑然不觉间,已经给别的生命带来了伤害,正如影片中的小和尚戏虐动物,中年时杀妻一样。

6、老和尚当时为什么没有制止,当面教诲?小和尚要下山,老和尚为什么没有阻拦?很多道理不是我们亲身体验到,觉到,悟到,别人给不了你,假使给你,你也没有震撼灵魂的感触。

      夏

1、春心萌动。成年和尚看到两只蛇在交配,即有所感,春心荡漾,见了前来养病的女子后,即魂不守舍,情难自持,不能自控。性欲、习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我们若没有理性的节制,自主自控,任凭欲望、本能的驱使,于是强奸、乱伦、纵欲、一夜情等接踵而至,与禽兽何异?节制欲望,用理性掌控自己。

2、两只在臭鞋里面游泳的鱼。影片中成年和尚和女子依偎在岩石上,臭鞋里有两只仿佛很自由、很快乐的鱼。鞋子,臭气所在,空间狭小,两只鱼在这种环境上游泳,寓意不言而喻。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具臭皮囊,有什风流戏”。成年和尚自言自语:“我到底怎么了?”

3、鸡。鸡是一种非常警觉的动物,在夏天这幕剧中,出现很多次“鸡”的镜头。一次是成年和尚给女子盖毯子,后来想摸她,师傅进来责问,镜头中出现一只鸡,“要警觉啊,万事慎于始啊”;一次是他们二人偷情回来,老和尚在喂鸡,“要警觉啊”;一次是两人困倒在船上,老和尚用一只鸡把船拉过来,希望能唤醒“警觉”,但是没有用,一旦成为欲望的奴隶,贪恋快感,即身不由己;后来成年和尚受不了欲望的折磨,下山去了,走时带了佛像和一只鸡,出门后把鸡放了,他希望借助佛像能够控制住自己,但把“警觉”给丢了,没有了警觉,佛像无益,成年和尚依然会愤怒的杀死妻子,满怀怨恨归来。寺庙没有了佛像,老和尚依然稳坐修行,他心中有佛,小和尚心中没有。

      秋

1、转眼间,夏去秋来,老和尚看到徒弟杀妻在逃后即找出徒弟曾经的衣服,缝好,等他回来。他知道,他会回来的。身体病了,自会找医生;心病了,自会找法药。

2、老和尚:“告诉我,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吧”,“俗世对你而言已经变得痛苦不堪了,是吧”,“难道你先前就不知道俗世间的情形吗?有时候我们必须放弃一些我们喜欢的东西,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的东西”。尘世十年,小和尚带回来的只有愤怒的火焰,恐惧不安的心,当夜幕降临,老和尚坦然入睡,徒弟却蒙头藏面,战战兢兢。正应一句老话:“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3、对别人造成伤害,心中就背了一个大石头。触犯了世间法,逃都逃不掉,必须付出代价;触犯了佛法,逃也逃不掉,如是因必生如是果。你伤害一个小动物,偷一根针,骂人,起恶念,世间法里面你可能不需要坐牢,但因果规律却不会放过你。意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影响,当你对别人造成严重伤害的时候,世间法才会找你麻烦,而因果规律是从起心动念就开始记账了,它的网眼更密。

4、做了恶事,我们可以伪装的非常好,可以欺骗全世界,却无法欺骗自己的本心。

5、降伏其心。寺庙里面有毛笔,老和尚为什么要抓住猫的尾巴蘸墨写心经呢?猫是一种白天很懒散,夜晚很警敏的动物。禅坐时,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佛门有“灵猫捕鼠”的比喻。此处抓住猫的尾巴,就是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使其收摄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上。

6、豁然顿悟,以心印心。当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沉睡中的徒弟,师傅轻轻地把他唤醒,他看到昨晚刻的心经文字涂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他霍然一震,我猜测他此刻已经豁然顿悟,证到“真如自性”,自心本清净,只是被幻相、颜色障住罢了。徒弟坐在寺庙的门口,镜头中的景物在动,然后慢慢静止,这是影射徒弟的内心从动至静的变化,然后徒弟规规矩矩的给师傅磕头跪拜。老和尚已经知晓徒弟的变化,走前示现神通,使船不动,然后挥手与徒弟告别,千言万语只在挥手之间,大有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印心”之感。

      冬

1、归来。冬天来了,当中年和尚再次推开寺庙的门,内心只有平静和虔诚。他开始修行,一切似乎恢复了平静,直到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孩子来到这里,他才知道“没消的业障”自己会找上门来。于是他开始用师傅从小教给他的办法,忏悔赎罪。

2、冬季的最后,镜头对准静坐在山头的菩萨像,她悲悯地看着世人在“以苦为乐,认假为真,饮鸩止渴,苦海火宅里嬉戏玩耍”。

又一春

1、纵使有老和尚这样的得道高僧也没办法阻止小和尚戏虐动物,深陷情欲,犯下杀业,众生皆受各自业力因缘牵引,挡都挡不住,但佛法药在这里,苦不堪言了自会来求。

2、世间的一些规律和道理,是我们自己觉到,悟到,没有人能给我们,给了也拿不走,纵使释迦牟尼佛也不能替代他的弟子觉悟成佛。

3、生命来了,无明也来了,不是很多人能幸运地像影片中的小和尚一样走到觉悟的冬季,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不能自控的夏季或者苦不堪言的秋季而已。

影片主旨

       这是关于一个和尚的人生岁月,镜头后的金基德宁静而又形象地述说着生活的流逝。他始终保持着故事的趣味和曲折,不是灌输给观众空洞的理论,而是依仗物化的镜头和佛学的概念,抽取出人与自然的共性,把人的本性与动物的本能穿插交融的隐性描绘。他对主人公生命过程的展示,有意地掐头去尾而予以他人的生活代替:片尾的婴孩,正是主人公幼年寄居佛门的谜底。主人公还俗时老僧对徒弟命运的先知和点化,暗示了老僧曾和他有着相仿的人生经历。秋季老僧的孤苦伶仃和安然超脱的自焚死去,也将是主人公晚年的最终命运。

三个人的生活共同来搭建一段完整的人生轨迹,不仅有对灵魂交接的喻意,更足以说明人类生活的大同小异。

影片的基调整体上比较灰暗,仅存的温馨希望之处,是金基德对佛的肯定。抵消人类罪恶净化灵魂的唯一途径,便是来自佛的救赎。佛教徒的慈悲善意超凡脱俗,与世人的阴险狡诈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在主人公中年逃逸的一段最足以体现:杀妻后的主人公焦躁易怒心神不安,并带有暴力和自虐倾向。而师傅给予他“雕刻般若心经”的疗法,俨然把他由魔鬼变成了圣徒。晚年后的主人公再度返回寺院一心行善普度众生,走上了真正意义的信奉之路,在佛的指引下不谙世事刻苦修行,是其灵魂上的觉悟,也是对其所做错事的忏悔。

片尾弃婴后的母亲滑入冰窟窿,是神佛对恶人的惩罚。显示出佛的公正和明察秋毫,也体现出儒家善恶有报的思想。

继杨德洛维斯基和今村昌平之后,金基德是世界上第三个喜欢在人类和动物身上寻找共性的导演。本片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动物依然出现在影片中的每个角落。金基德营造出一幅动物与人相共存的宁静和谐画面:春天寺庙里跑着欢快的小狗,夏天换成了大公鸡,老僧借公鸡之力把湖中央的木船拖于岸边。秋天他背着小猫并用猫的尾巴写字,冬天老僧自己化成了一条蛇。而小僧人与少女的爱情邂逅,鱼和蝈蝈是重要的调情功臣。

F. 请介绍一下韩国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片名:春夏秋冬又一春
英文片名: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国家/地区:韩国
区域:亚洲
类型:剧情
导演:金基德
编剧:金基德
主演:金永敏 何丽珍 金浩授
分级:美国R
上映时间:2003-
剧情:荷花池边的寺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小和尚把蛇、青蛙和鱼绑在石头上,看到这些动物痛苦扭曲的身体小和尚哈哈大笑,面对小和尚的残酷老和尚并没有制止,而是无奈地摇头,这是发生在春天的故事。过了很多年,小和尚已经长成17岁的大人,这个偏僻的寺庙忽然出现了一个少女,少女是到寺庙疗养的,小和尚对少女产生了情愫,于是在少女离开后不久也离开了从小长大的寺庙。
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10年之久,这时的小和尚已经变成了一个杀人犯,因为妻子的不忠与背叛,他亲手结束了妻子的生命,从此他也背上了痛苦与折磨的包袱。回到寺庙的小和尚无法忍受良心的不安与折磨,他决定在佛像前自刎,就在他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之际,老和尚解开了他的心结,他平静的走下山,而他不知道的是老和尚已经圆寂在寺庙中。
过了很多年,小和尚已经变成了一个中年男人,这时的他已经刑满释放,再次回到寺庙中潜心佛学。直到他看到了一个女子将自己的孩子放在寺庙门口……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多年,又是一个春天,这时的小和尚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就像当年的老和尚领着他一样,他和当年的弃婴在寺庙中生活,弃婴如何当年的他一样,把石头塞入青蛙和蛇的身体里,像当年的他一样笑得那么开心……

看点:《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大师金德基的又一部代表影片,以寺庙为背景,将人生中应该经历的痛苦、烦恼、解脱、爱与恨等都融入其中,是一部深刻复杂的影片。
影片名为《春夏秋冬又一春》,将故事的情节也定格在不同的季节里,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夏天里的欲望与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延续,生生不息。在这部表现人生思考与意义的影片里,具有浓郁的佛学色彩,导演将人生凝结为宇宙的四季,生生不息,循环不息,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
影片主要表现了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小和尚的童年、少年、青年与中年,走后步入老年,这个僧人的人生轨迹与经历,在金德基的细腻的笔触中娓娓道来,充满安静、祥和与宁静,客观真实,如同一幕幕美好的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去琢磨,去理解与揣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金德基的电影作品一向以灰暗的基调与黑暗的社会现象为表现对象,这如他自己所言:“我的电影,渗透了黑暗的人生经历和对世界的憎恶,同时又是对世界慢慢理解的过程。”同样,本片与金德基以往作品的风格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整部影片都渗透着对佛的认可与肯定,影片处处体现了“人性本恶”的事实与只有佛才能洗脱与拯救灵魂,同时也体现了佛学的思想——轮回。从开始中小和尚所制造的罪恶,到最后他为此进行的救赎与罪恶的结束,处处体现了轮回与救赎的主题。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进行救赎,人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受苦赎罪,同时影片也暗示了小和尚的将来也会和老和尚一样,这正是佛学的思想。

阅读全文

与韩国电影秋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个软件的电影可以免费看 浏览:925
电影院包私人影院 浏览:886
美国电影插翅难逃女主角 浏览:465
韩剧电影爱情的味道 浏览:280
我是猎妖师2017电影 浏览:815
电影主角叫池欧 浏览:602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浏览:56
人鸟动漫电影 浏览:764
马的抗战电影大全2015 浏览:337
共享电影院 浏览:525
丸电影院 浏览:360
大鹏电影四川话 浏览:140
美国名模的电影 浏览:13
印度电影守护者 浏览:157
好看的的俄罗斯电影推荐 浏览:464
什么电影里面有骑木驴 浏览:610
日本美术教育电影 浏览:588
一部俄罗斯电影主角叫安德烈 浏览:69
2004韩国电影 浏览:116
美国电影梦之队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