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韩国电影《诗》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这世间有许多情感,都背负太多的无奈,欲爱不能,欲罢不忍。谁又可以静坐在云端,冷眼俯瞰凡尘烟火,而自己做到纤尘不染。尘世里美丽的相逢,总是让你我情难自禁,只是从来没有一段缘分,真正可以维系一生。”
情感在我们的想象是单纯的、美好的,就像母女之情,就像朋友之义,就像恋人之爱,可情感在现实里生根的时候,却往往变成了悲凉,我们为了情感也会变得不再美好,我们不得不寻找美好的东西来安慰自己。比如:诗。
但就象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我还想要去探究现实的生活,对于我们的悲凉,也许在懂得之后,才会再去真的热爱,我们彼此努力保护着的,心中还有的那一点点温暖和光亮的心意。
诗人就是将心中的美好表达出来的人,他们也因为心怀美好而敏感、脆弱。
今天我想聊聊韩国的电影《诗》。
《诗》的沉重来源于美好情感的破碎,在一个男权的社会里,所有的苦难都施放在女性的身上,而她们反抗的力量微乎其微。
剧里的六十岁的老奶奶美子虽然独自抚养着外孙,女儿离了婚,把孩子扔给她抚养,为了挣钱,她要去照顾一个中风、脸部瘫痪的老头,帮老头洗澡,打扫整理房间。
她每天出门都会把自己打扮漂亮、时尚,虽然生活拮据,但她热爱着美好,虽然她已经开始得了健忘症,可因为儿时老师说她能够当诗人,她参加了诗歌创作班。
她穿着碎花的裙子,每天拿着小本子欣赏着花的微笑,吟听着鸟的语言,观察着树和整个大自然,重新活得象一个快乐天真的孩子。
她一直想写出一首诗,她观察着苹果,想写出一句诗,她观察着河水,想写出一句诗。
可还没等诗写出来,她溺爱的外孙出事了。
外孙和他的五个好友性侵了自己的女同学,那个女孩最后投河自杀。
老奶奶内里的美好开始塌踏。
外孙的五个好友都是由男性家长出面,五个父亲他们没有丝毫的愧疚感,只想着用钱和权力解决掉所有的事情,美子只得与他们妥协,决定每人出500万韩元付给那个失去女儿的母亲。
对于这个年迈拮据的老人来说,女儿也无法宽棚依靠,那几个孩子的父亲也不愿意借钱给她。
她最后只得去找那个中风的雇主,那个平时非常小气但却会偷偷给她钱的老人,那没想到他却在这个时候对她提出了性的要求,将原本还有的一丝情意最终变成了一场金钱的交易。
美子将500万交给失去孩子的母亲,那帮只想用钱快点解决问题的男人听不到失去孩子母亲的痛哭,可那痛哭的声音却折磨着美子。
她将自杀女孩的照片摆在了屋里显眼的地方,当看到外孙面对死者一脸坦然,若无其事的表情时,她拨打了警察局的电话,最终警察来了,带着了自己的外孙。
她来到女孩跳河的地方,她终于写完她最后的诗。
《圣女依诺斯之歌》
你那边怎么样了?
有多孤独?
夕阳依然红艳吗?
小鸟依然在通往森林的幽径上歌唱吗?
你能收到我不敢寄出的信吗?
我能传达...我不敢坦白的话吗?
时间会消逝吗?玫瑰会凋零吗?
现在是告别的时刻
像来去无踪的风
像影子
实现的诺言
直到尽头的以爱封缄
亲吻我疲倦双足的小草
我身后的小脚印
现在是告别的时刻
随着夜幕低垂
蜡烛重新点上了吗?
我在此祈祷...
没有人流泪...
你要知道
我如此深爱你
夏天的一个炎热中午,在漫长的等待中
好像是爸爸脸庞的古径
甚至是一朵含羞转头的孤独野花
我都如此深爱着
但听到你的圣歌,我的心是多么激动
我祝福你
穿越黑河前
我用灵魂的最后一次呼吸
我开始做梦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再次醒来,阳光刺眼
看见你...
站在我身边。
影片最后也就定格在了这里,也许美慎逗则子也选择了和女孩一样的路,消失在滚滚的流水里。
也许她依然坚强地活着,坚持着去寻找生活里一花、一树,哪怕是一颗杏子落下的美好。
韩国电影总是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剖析现实,无论是《熔炉》《素媛》常常都让人看完不是血淋淋的痛,就是透入心底的凉。
这最美的诗句也只有最痛的时候才能够成行,美好也只存在于我们最后被伤得体无完肤,可心里仍小心呵护的那一点点不愿被现实所扑灭的光和亮。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不断地重复指枯决绝,又重复幸福,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
② 《诗》中无诗——看韩国电影《诗》
喜欢看电影,有些电影让人刻骨铭心,比如韩国的《诗》。
影片一开始,随着主人公的视线,看到了一具漂浮在水面上的女尸,然后转入对女主人公的叙述。六十多岁的韩国老太太杨美子是一个努力追求美的老人。她生活拮据,靠做钟点工来独自抚养女儿离婚后扔给她的外孙。
有人说,每个女人内心深处都驻足着一个天真善良的小女孩。就是这样一个有点健忘的老太太,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社区文化苑的诗歌讲座,然后在忙碌之余参加了诗歌写作班。也因此,对美子来说,生活变得不一样了,她内心的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孩复苏了。美子的包里随手装着纸和笔,她开始观察生活,小到一朵花、一棵树,大到整个自然,美子不想错过任何她能感受到的一切美。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年少罩绝时期好奇和热情。她说:“爱诗就是去寻找美丽的东西”。看到她专注的表情,真令人感动。
然而,生活真的不只有诗,被她溺爱的外孙并不懂得美子的艰难,伙同五个同学经常侵犯一个女生,女孩子不堪凌辱自尽身亡。麻木冷漠的孩子们却毫无负罪感,美子无奈之下和其他五个家长一起准备用金钱收买女生的家长。然而,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把钱借给这个孤苦伶仃的老人……
美子最后的结局,是报警把自己的孙子给抓走,而她自己选择了与影片开头那个姑娘一样的方式,永远消逝在滚滚江水中,离开了这个冷漠的世界。
现实生活中,想要发现美,却找不到美。亲人间的疏离让美子从年少起就饱尝孤独:母亲早早离开了她;女儿远离,从不回家;外孙根本不知体谅。唯一有点美好的朦胧的爱情却毁在残疾雇主的变态行为中。影片从容舒缓,冷静叙事,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让观影者看清影片中每个人的每一张表情。
追求美与善的路上,丑陋和痛苦紧紧追随着美子这个善良甚至纯真的老人。现实的丑恶足以销毁一切美好的愿望,美子宁愿以死去维护心灵家园,也不苟且存活于世。
努力追求高雅和美丽的老人以惨烈的方式告别了我们。
“诗人”死去,诗还会存在吗?
诗人最后的诗作《圣女依诺斯之歌》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美的绝响。
你那边怎么样了?
有多孤独?
夕阳依然红艳吗?
小鸟依然在通往森林的幽径上歌唱吗?
你能收到我不敢寄出的信吗?
我能传达...我不敢坦白的话吗?
时间会消逝吗?玫瑰会凋零吗?
现在是告别的时刻
像来去无踪的风
像影子
实现的诺言
直到尽头的以爱封缄
亲吻我疲倦双足的小草
我身后的小脚印
现在是告别的时刻历顷
随着夜幕低垂
蜡烛重新点上了吗?
我在此祈祷...
没有人流泪...
你要知道
我如此深爱你
夏天的一个炎热中午,肢闷陆在漫长的等待中
好像是爸爸脸庞的古径
甚至是一朵含羞转头的孤独野花
我都如此深爱着
但听到你的圣歌,我的心是多么激动
我祝福你
穿越黑河前
我用灵魂的最后一次呼吸
我开始做梦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再次醒来,阳光刺眼
看见你...
站在我身边
影片在舒缓的节奏中诉说一个主题:“诗歌唱颂生活的美好,但现实并不美好”。
③ 韩国电影《诗》观后感
戛纳电影节的获奖电影韩国故事片《诗》。片中女主人公扬美子,从小喜欢花,并能从花中想象出令人诧异的语言,妹妹说她很有作诗的天赋。
这年她65岁依然风韵犹存,皮肤松弛但面容依然迷人,她有着入时的服饰,从容的步态。听大夫的话,为防止老年痴呆症报名诗歌班学习写诗,同时也是为了圆自己年轻时的一个心愿。孙子与其他五名男孩,侵犯一名女孩并导致了女孩的投水自杀。为平息事态,孩子们的家长以赔偿的方法安抚女孩的家长,来逃避法律的制裁。这是一笔巨额钱款。65岁的女主人公,还要做些零工维持生活,定期为一个瘫痪的老者洗澡,这老者念森曾提出要与他发生性关系。一气之下她辞了工。但是,那笔五百万赔偿金重重的压在了她的心里。为了唯一的外孙子,百般无奈,她选择了屈辱。但是,这样换来的钱,并没有解救了孙子。当一灵魂正在走上那神秘的、遥远的死亡途中,相信这个灵魂便是世界上最无助的灵魂。
电影《诗》,用如诗般的语言,用诚恳的叙述,为观众寻找了美的另一个视角。现实中我们感受的美是直观的,例如一朵花,一条河流,一片天空。。。影片中追求的美,已经完全超出了这种形式。
透过电影《诗》中的杨美子,在人世间经历的苦难和痛苦,陈述出人在绝望时,也会找一个死亡之美的理由。而观众在被她的死亡的沉重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诚肯的美。西方哲人尼采说:‘诗人写诗与母鸡下蛋一样,都的痛苦的使然。’杨美子心中的世界如同万紫千红的花园,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学诗让她痴迷,不断的在生活中寻找诗的灵感。五位学生的家长委托她前往受害女学生的母亲那里劝其撤诉。路经杏园,她看到掉落到地上成熟的杏子,感慨异常:‘杏子,让自己掉落在地上,牺牲自己的身体,被毁灭、被践踏,它们显得很诚恳,是在为来生做准备吧?’的确,写诗容易,用心写诗却很难。
人们在到处寻找美,但我们会疑惑什么是美。这部影片中的故事让人深思的就是这个问题影片的结尾用杨美子留下的、唯一的一首她用生命完成的诗:《神话人物》那个地方怎么样是多么的`孤寂啊到了晚上依然是晚霞听得见树上鸟儿的歌声吗没能贴上邮票的信你能收到吗没能表达的话能传达的到吗时间流逝玫瑰也榭了吗现在是告别的时候了像静止住的风似的像画家似的未能赴约的约会一直是秘密的爱我那凄惨的脚髁飘进嘴里的草叶子一直跟随着我的小脚印是离别的时候了现在黑暗到来时能再次得到光明吗我会祈祷祈祷谁都不会再流泪我是那么诚恳的爱着希望你能知道在夏日的一个白天无尽的等待像父亲脸似的古老的胡同羞涩的坐着孤独的野菊我是那么的爱着在你那微弱的声音里心是那么的跳动着我祝福你在见到达江对面之前我的灵魂拼命的呼吸着我开始做梦了在一个阳光清澈的早晨再次用刚睡醒还肿着的眼睛可以见到我身边的你全剧终了,可我的心一直在下沉。我为影片中的人性美而震撼,杨美子的做法不一定是对的。
可为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孙子,她遵循自己人性的使然,不自觉的做着那些她愿意或者不愿意的事情,直到诚恳的付出了生命。她到那女孩投水的地方,像一片树叶似的轻轻的滑向水中去陪伴她。这一跃,跃出了一个女人的浪漫;这一跃,跃出了人性善良的美感。‘我怕寂寞,我用文字排遣内心的孤独。’这是我在一则日志中的开头语。有朋友告诉我,看了这两句,就开始幻想着这女人的寂寞美。当这些年我的灵魂漫无边际的四处游走,混过了一段已经失去了价值,令人恹闷欲绝又无谓的时光。可那恰恰是我人生中最美的年龄。来到空间,我还是寂寞无聊,有时会感到胀塞胸臆的恶心,但还是能找到许多外来的琐屑,刺激或充填一下我空虚的灵魂。而越是失情少绪,却越觉有一股力量,将我推向人生旅途最迅速的地方。
感谢书籍、音乐和影视作品,是它们给我沉枯历闷的生活带来的思考和快乐仔败亩!
④ 《诗》在线免费观看百度云资源,求下载
《诗》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e_oX__x4KCwkAUFVhJVW6w
⑤ 韩国电影《诗》中,美子写的那首诗具体是什么
“现在黑夜降临,
蜡烛还会点燃吗?
我在这里祈祷,
所有人都不再哭泣,
为了让你知道,
我有多么深爱着你。
在炎热夏日的午后,长长等待。
那条苍老的小径就像父亲的脸,
孤独的野花,悄然消逝。”
“现在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就像风停留了,又走了一样。
像影子,
承诺永远不再回来,
为了那封始终掩藏的爱意,
为了轻吻我疲惫脚踝的小草,
以及跟随在我身后的小小脚步,
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世界是一个垃圾场。
我在垃圾场里写诗。
也许居住在诗意中
才能让我逃避这劈头盖脸的肮脏。
这是逃避吧,或许。
现在我什么都没有。
唯有诗。
我观察阳光下的树,倾听鸟儿的歌声
我捡起落在地上的杏子,尝尝它的滋味
我该留下点什么给我定意要离开的世界
也该寄去点什么给你死去的世界
我的感情,我的记忆,伤痛与忏悔。
唯有诗。
⑥ 韩国电影《诗》的结局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 们可以看到,《诗》中承受苦难的都是女性。少女因为六个男孩的性侵犯而自杀,成了男性欲望的牺牲者;而他的父亲是缺席的,母亲承担了丧女之痛和来自社会, 学校,加害者家属各方的压力;六位家属中只有美子一位女性,其他五位都被赋予了父亲这一极具男权色彩的身份,在多次交谈中,他们态度轻松,关注的始终是如 何用用金钱和权力来保护自己的儿子,对儿子的犯罪行为从未进行过评价,而美子则遭受来自金钱压力和罪恶感的双重煎熬。可悲的是这些女性都没有能力改变这一 现状,少女不堪凌辱投河自尽;母亲迫于压力只能被金钱所收买;其他家属拒绝向美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身体还是成了她唯一的武器,用身体满足男性畸形的欲望 来决绝困境,这似乎成了女性一个千百年来不变的悲剧宿命。
那么,美好何在?《诗》是一个探寻美的电影。电影中诗成了美的隐喻,美子一度直接表达了她对 诗的看法:“爱诗就是去寻找美丽的东西。”既然诗象征着美好,美子写诗就是一个艰难的探索美的历程。美子一直无法写出一首诗,说明她的生活中没有美好。那 美好究竟是什么?亲情?友情?爱情?李沧东用《诗》不断打破了人们对美好的传统看法。
亲情并非都是美好的:美子和女儿的关系冷淡,她不愿对女儿坦承自己的病情,即使在无法支付巨 额赔款的情况下也不愿向女儿救助;电影中美子和孙子有多场对手戏,大部分孙子处在前景的中心位置,美子即使处于前景也往往背对观众,暗示了美子对孙子的无 限溺爱,可是她的溺爱让孙子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准则,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甚至在面对死者的照片时还能镇定自若。
友情并非都是美好的:六个好友共同对少女进行性侵犯,这样的友谊是可怕的;美子和其他五位父 亲暂时结成了一个同盟,建立了暂时的友谊关系,这种友谊的成因是为了用金钱和权力收买受害者的母亲,友谊的内部是其他几位父亲拒绝对美子这样一个孤苦的老 人提供帮助,谁会认为这样的友谊是美好的?
爱情并非都是美好的:脸部瘫痪的老头对美子心存爱慕,所以平日小气的他会偷偷塞钱给她,可是脆弱的爱情战胜不了欲望,老头提出的性要求不仅让爱情面目全非,还演变成一场对金钱的勒索。影片中唯一的性爱场面却无爱可言,成了对爱情的无情讽刺。
电影中美子写诗的场景更是一直和死亡,罪恶联系在一起,例如她第一次观察苹果试图写诗时,房 间内六个男孩正讨论着自己的罪行;当她写下了第一句诗时,五位父亲正在讨论如何用权利和金钱收买受害者的母亲;她在操场边写下诗句,操场上那些少年还在心 安理得玩耍;当她来到女孩自杀的河边,她无法写出一句诗,然而突如其来的雨很快打湿了笔记本,美子内心巨大的痛苦和愧疚成了一页用雨水写的诗。电影的最 后,当孙子被警察带走,美子终于完成了一首诗。美子心中巨大的罪恶感找到了救赎的路口,人性中最基本的善恶观念和对生命的尊重化成了一首诗,成为了美子和 李沧东苦苦追寻的美好。
⑦ 只是因为太年轻吗————评韩国电影《诗》
影片从两条主线,三个视角来铺展。关于明暗两条主线已有许多评论这里不再赘述,而三个视角,我认为美子代表一个视角,小旭等少年代表一个视角,剩下的“其他人”代表第三个视角。
美子所代表的视角,是感受生活的诗意、热爱生活的爱美之情、对天地自然怀着的无限温柔爱意。美子是作为一个得了健忘症的老人,却是影片中唯一一个真正懂得生命如诗之美的人。从她注重仪表、爱干净、听诗歌讲座、喜欢花、对生活的乐观精神……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美子的热爱生活、展现着她所代表的女性的灵性与善良美好。这个六十六岁的老人,她坐着仰头观察一棵树,庞若无人,天真无邪的眼神,那样子真是极像一位少女。如果说少女时代喜欢观察自然、望着草木天地发呆是出于一颗“初心”的无邪,那么美子这个老年妇女对诗意的寻觅和对自然生命之美的好奇心,则是历尽人生沧桑之后人性对自然最深的领悟与最真的回归。
小旭等男孩所代表的视角,是危险的青春期里荒唐而冷漠的少年。逆反,与奶奶之间的代沟让他对奶奶腻烦冷漠。无知,年少轻狂的岁月他们还不明白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冷漠,面对一条生命的逝去,却能够依旧轻松若无其事,依旧看着电视哈哈大笑,依旧兴致勃勃地打游戏,即使面对女孩的照片也依旧能够无动于衷。那是青春之殇,也是年轻之痛。
影片中所有的“其他人”包括小旭的妈妈(诗歌班的老师除外)代表着第三个视角。这个视角即是现代人的冷漠麻木。面对孩子们如此的错误,面对一个年轻的生命的死去,所有的人竟然都是那样的冷漠那样的无动于衷。从死者的妈妈在医院门口悲伤到神志不清时冷漠旁观的“看客”路人,到美子给便利店收银员讲述一个女孩身亡的消息时收银员的充耳不闻,再到五个施暴少年的家长处理后果时一心“钱能摆脱一切,给了钱万事大吉”却丝毫没有想到过反思、惩罚与忏悔……这一切普通人对于生命惊心的冷漠麻木被揭示得太过残酷,却又是真实的。而影片中一直以电话那端的声音形式出现,知道最后才回到家却已找不到儿子和母亲的小旭妈妈,又是带有批判性的一笔。当母亲的身影终于在影片最后出现,不禁让人想问,在小旭犯错误的背后,到底是哪些缺失埋下了因,是母亲的失职,是与奶奶的代沟,是教育的不足,是社会时代背景下的必然悲剧?
影片名为《诗》我想是因为其最大的主题还是在“诗”这个字里。尽管影片有着太多的批判与控诉的意义,然而其主旨还是在引导我们去寻找生命的诗意与美丽。那些错那些冷漠,那些对生死对善恶的无动于衷,那些对生命中一草一木之美的视而不见,所有人都没有一颗写诗的心……这是因为还太年轻吗?张晓风在散文《只是因为年轻啊》里说人们因为年轻而感受不到生命的悲悲伤与美丽,那样的感情,在《诗》里真的是让人思考的吧。为什么一个六旬老人可以怀着一颗写诗的心看待生活与世界,而那些孩子那些青年人那些拥有着青春与健康的人们,却对生活冷漠麻木?真的只是因为太年轻吗?
对于“是不是奶奶向警察举报”这个讨论我是认同于正是美子向诗会上的警察吐露孙辈的罪孽的。从影片细节的角度来说,美子特意带小旭去餐厅吃饭、要求小旭洗澡、亲自为小旭剪指甲,以及孙子被带走时美子的平静……这一连串的细节都作证了美子早已知道小旭要被捕。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我是认为美子寻诗,美子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处动人,她对于真、善、美得追求已经足以强大到去举报自己的孙子。
对于片中一段足够大胆的“老年激情戏”,我比较不赞同说美子是为了筹集赔偿款牺牲自己的说法,“美子在河边面对生死忽然体味到死亡,从而对会长产生了怜悯与理解”这一观点相对使我认同。然而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觉得在面对着死亡与罪恶的思考之时,对于生命中的美与诗的追寻,让美子对于欲望有了新的一层原谅与理解。
至于本片该不该被贴上“女性电影”的标签我倒是觉得也未尝不可。毕竟美子的身上体现的是女性的特质与魅力,而影片的很多处理又让人看到对于男性的批判。给人这样的印象却成为了影片的不足之处吧,有性别立场太明显的嫌疑。
影片结尾段大胆而又秒绝的处理,让美子念诗的声音与死去的女孩的声音相交融。我是觉得在某种程度上美子与死去的女孩在灵魂上是想通着的。说不清缘由,或许一颗懂得慈悲与生命的心怀就早已得到原谅。而我又一直觉得美子对诗的追寻也是对青春时代的一种缅怀。
“难的不是写诗,难的是写诗的心。”
愿我们都能够多怀有一份写诗的心,愿能有更多的人懂得,诗意地生活。
⑧ 韩国电影诗结局是什么意思
最行扰后外孙被警察带走,而外婆出于对受害女生的愧疚,对溺爱外孙而误了他前途的悔恨,对卖液这个世界残忍一面的无力抗拒,选择了自尽,用生命去书写一首美丽的诗。
《诗》是由李沧东执导并编剧,尹静姬、李大卫、安内相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0年5月13日在韩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韩国老年人美子虽然身处孤独黑暗的世界,却仍旧努力去学习如何写诗。面对孙子的罪行,她内心深处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罪人的苦恼。
《诗》中承受苦难的都是女性。少女因为六个男孩的性侵犯而自杀,成了男性欲望的牺牲者;而他的父亲是缺席的,母亲承担了丧女之痛和来自社会, 学校,加害者家属各方的压力。
六位家属中只有美子一位女性,其他五位都被赋予了父亲这一极具男权色彩的身份,在多次交谈中,他们态度轻松,关注的始终是如 何用用金钱和权力来保护自己的儿子,对儿子的犯罪行中带物为从未进行过评价,而美子则遭受来自金钱压力和罪恶感的双重煎熬。
可悲的是这些女性都没有能力改变这一 现状,少女不堪凌辱投河自尽;母亲迫于压力只能被金钱所收买;其他家属拒绝向美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身体还是成了她唯一的武器,用身体满足男性畸形的欲望 来决绝困境,这似乎成了女性一个千百年来不变的悲剧宿命。
⑨ 观李沧东电影《诗》所感
常常因为看不懂一幅画,听不懂一首歌,不能欣赏一部电影而烦恼,苦思何为观看之道?
因为追逐效率,听书的时候1.5倍起;因为渴求沉静,听曲的时候欢喜单调。
在快慢之间自由切换,会有“治疗家”诊断说生病了吧?可是,天晓得,自我同一是否本就是种幻觉。
情境变了,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也会变的。不用恐惧什么所谓内在人格的分裂,亦不用担心什么所谓内心秩序的混乱,或许它们天然就不具有什么常规固定的范儿!
一个晴朗下午,看到一个浪漫的字“诗”,心想着一部以“诗”为名的影片会演绎怎样的故事呢?于是,2个多小时就这样不知不觉地静静地过去了,忘记了快进。
看罢,顿时心上阴霾满天,从未有过的虚无感,让人不知所措。拿起拖布狠狠地恨恨地地拖着地板——
灰尘啊,你为什么要落下来,我为什么要清除你,我们为什么要彼此为敌,没完没了的纠缠,是不是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上帝不愿也不想见人类联合的巴别塔计划的成功,就让人类说起了不同的语言,从此人间彼此无法沟通,相互不能理解,于是各散东西。
不仅如此,人类还要为自己的“狂妄自大”接受上帝的惩罚,亦即是终生混乱的命运与结局。
老子他老人家都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想来,或许宗教只是基于人类一种需要的幻想?
2010年韩国大师级导演李沧东先生凭借自编自导的影片《诗》,获得了第4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和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影片《诗》讲述了老人美子过着平静无望的生活,同时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在现实生活之外,她喜欢诗歌,喜欢街边的树,喜欢投下的斑驳阳光,喜欢舍身落地的果实。
尽管她的工作和生活并无体面可言,但她依旧把自己打扮地干净漂亮,带着一颗诗人的心去观看生活,感恩着希望着,直到最后:她同她的生命之诗一起埋入坟墓,告别了这平静如水的绝望生活。
影片在美子尝试为外孙犯下的错和创作一首诗这两条情景线的胶着中推进。镜头里真实生活的清淡色调,与人物情绪的浓郁鲜明形成反差,使得影片更具张力。
美子是一个美好的女性,在面对生活苦难的同时,承受着老年痴呆症的折磨。她,正在逐渐遗忘这世界,也被这世界逐渐遗忘。
面对麻木不仁的外孙,她只能试着去替他赎罪。面对罪恶感与金钱的双重压力,她无所适从,却也只能苦苦地撑着。
幸运地,她的生命里还有诗。一支笔一个本子记录下生活美好的瞬间,在追求诗意的美好中也逃避着现实生活的痛苦。
她大声地歌唱着《红酒杯》,努力掩饰自己的恐惧,用力释放记忆渐渐消褪的痛苦。她似乎在寻找着救赎,然而我们更多地看到她在对抗生命的困难、荒谬和罪恶时的那份坚定。
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面对平凡庸常的生活,对抗着难与痛,消解着忧与伤,负重着踽踽前行。
影片让我们自省,更让我们反思人性。思考那些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到底是谁的过错?
谁来负责外孙犯错后“无所谓”的麻木态度?
谁来惩罚学校将所谓学校声誉优先而无视教育使命的罪恶?
谁来审判5位父亲只为儿子前程着想,却忽视失去女儿痛苦妈妈的自私、丑陋和残酷的原罪?
好像应该有谁,是上帝吗,显然不是,即便它不死,也已抛弃了人类,不是吗?那么,是屏幕之外的你我他吗?如果是,果然,众生一相。也许,人类创造的世界本就如此。
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说:“写诗是自我发现的过程。…诗人的生活从根本上被分为创造时刻和其余的时间。创作时刻和其余的生活时间会有部分融合,沉思就在这里。”
或许,这是李导演将影片取名为《诗》的原因,将人类的犯罪和不道德与其追求的艺术美、心灵美形成比照。
就如影片中文学院诗讲座上每一位参与者所分享的“美丽的回忆”,哪一个不是氤氲着平淡生活的诗意,可哪一个又不是映射着绝望生活的痛苦呢?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人生究竟美丽吗?
韩媒曾爆出现实中杨美子的扮演者国宝级演员77岁的尹静姬女士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和糖尿病。难过之余,唯有希望尹女士能够得到很好照顾的祝福。
或许,面对人类无法救赎的命运,唯一能做的是:不论历经多少岁月和沧桑,还是要尽量保留一份纯真,守护好心中的那份坚定和美好,哪怕它的力量非常弱小。
阿涅丝之歌
电影《诗》的主题曲
那边是怎么样的呢
会有多寂静呢
傍晚依旧会有晚霞
能听到飞向林中的鸟鸣吗
没能寄出的信 你还能收到吗
没说出口的告白
能传达给你吗
时间流逝,玫瑰凋零
现在是要道别的时刻了
如同停留纵逝的风
如同影子
没有实现的约定
最终成为秘密的爱情
亲吻我悲伤的脚踝的那一片叶子
连同跟随我的脚印
道别
现在黑暗降临
蜡烛会再次被点亮吗
我在祈祷
希望没有人流下眼泪
我是多么热切地去爱着
期盼你会知道
仲夏那长久的等待
如同父亲脸庞的老旧星巷
连羞涩背过身的野菊花
也知我有多么爱你
因你的小声哼唱
我是多么心跳不已
我祝福你
在度过黑色江水之前
用尽我灵魂最后一口气
我开始梦想
在某个晴朗的早晨
再次醒来
以惺忪的睡眼
希望在枕边
再次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