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爸102岁》影评——适合父母思考人生的疗愈影片
和朋友一起去看印度影片《老爸102岁》,有些观点和其他的影评有些不同。
通观全片,片名参照英文名称《102 Not Out》翻译成“102岁不出局”似乎更吻合剧情,含义也更深刻些。
102岁的老爸达特利(里希·卡普尔 饰)是拥有26岁灵魂的酷老头,他的儿子75岁的巴布却暮气沉沉刻板无趣。老爸决心向中国的寿星王重北(不是王重阳)学习,挑战吉尼斯世界长寿纪录。榜样王重北和第90页的吉尼斯纪录暂不可考,这是印度影片典型的喜剧特点,千万别卡在这里(较真儿),这只是个引子,姑且信之。
老爸对再活16年就创新纪录信心满满,但是他有一个担心:“和老气横秋、无所事事、死气沉沉的人相处,超过烟草带来的危害”。老爸决定将儿子送进养老院。巴布当然不情愿啊,可让老爸妥协是有条件的:儿子巴布必须完成一系列老爸交办的任务。
影片最开始用一些实例列举了巴布的生存状态。巴布洗澡绝不会超过十五分钟,因为超时就会感冒,所以他设定闹钟,在14分钟时准时出浴;巴布把看医生当成例行公事,稍微有点腰酸背痛就紧张,生怕身体出现什么错儿。巴布觉得在他这个年纪,做什么事都要很小心,关灯关水关门,他在自己的动线里不止一处贴着提示纸条,他认为这些重复的提示很有必要。
总之,在巴布看来,自己75岁了……已经很老了,人不服老不行……。也许你认可巴布保守谨慎,这老爷子也算是个省心的老人哦。可是102岁的老爸把巴布的孤独、懦弱、恐惧、焦灼、狭隘、僵化、局促、无力、乏味……都看在眼里了。套用唯洞时髦的话说:巴布把日子过得太丧了!
老爸用私人订制的方法为巴布布置了循序渐进洞渗的任务:
(1)给自己已经去世的妻子写情书;
(2)用最彻底的方式得罪医生,不要再和这个没事瞎折腾、每周都套牢他的医生往来;
(3)把巴布从童年就开始依赖的毛毯剪出几个鸭子的形状;
(4)孟买一日游;
(5)用半个月的时间让一盆君子兰开花。
……。
如果不能完成作业,老爸就要把儿子送到敬老院去。当然老爸也给了巴布根据个人意愿跳过其中一项任务的权利。老爸还找了态度认真得有点轴的年轻人迪鲁做见证,由他来陪伴巴布完成这些任务。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以迪鲁诚实的视角复原了巴布的经历和改变。
如果从我个人角度的解读,老爸这么做,有他的不同目的:
让巴布写信是为了让巴布释放情绪,不再自闭,和自己去世的妻子总可以想说什么说什么而且还可以没有顾虑实话实说吧。事实上,巴布也确实这么做的。最开始的部分他像学生写命题作文一样拼凑出来,可是写着写着他就把对老爸的吐槽也写进去了……。
栽赃医生是小偷,这是老爸不给75岁的巴布退路:不要依赖医生,不要总以为自己有病且病得不行。巴布起先觉得无厘头,后来明白老爸的好意却抹不纳山脊开面子对医生使小坏,老爹果断出手替他把医生得罪完了,让他不能回头了。
老爸说巴布小时候最喜欢一条毯子和小黄鸭,建议巴布直接把毯子剪成小黄鸭的形状,这样可以更好的断舍离,舍掉旧事物,不再贪恋过去,才能迎接新人生。这条依赖了一生毯子就像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巴布不舍得,决定跳过这道题。在这里,老爸的任务已经碰到巴布的心痛之处了。老爸没有继续强求,他答应过给巴布跳过其中任何一项任务的权利。
巴布的孟买一日游好温馨啊。到小时候去过的公园里,看到童年时自己喜欢的造型飞机还在,他的嘴角洋溢出微笑了;在带着儿子阿莫去过的教堂,放佛重新看到儿子童年的身影;陪他同行的迪鲁很惊奇巴布竟然知道老爸让他去的每一站,巴布还骄傲地告诉他,自己知道父亲就在不远处关注着。巴布在最爱的面包房买最喜欢的蛋糕,然后甩开迪鲁去坐人力马车,有爱人陪伴时他总是在马车上和爱人分享蛋糕。现在爱人不在了,他把分给爱人的蛋糕分给车夫和孩子们,收获了很多喜悦。每一个场景都有过往的一幕重现,一天里巴布回顾了他人生中很多尘封的重要片段。
一日游归来,没用老爸督促,巴布完成了他逃避的任务,亲手把自己从小抱到大的旧毯子剪成了小黄鸭。巴布似乎忘记了被老爸逼迫去夕阳红养老院的求生欲,这一天回忆里的喜悦、和父亲的心意相通如涓涓细流般滋润了巴布几近干涸的心田。
巴布不再抗拒老爸渐进的启发,不再抗拒未知的任务。即使老爸真的出了一道不靠谱的试题,他也能满心欢喜地迎接。巴布阳光灿烂地悉心照顾他的花 (我能给印度影业提个意见吗?那盆花真的不叫君子兰,中国的君子兰哪有那么丑!) ,期待花能如期绽放。这一天,父亲用自己开花的盆花偷偷替换了巴布的作品。迪鲁问为什么,老爸说惊喜是给巴布的奖励。
在这满是父子情的情景里,一个电话铃声违和地响起,被老爸背着巴布给删除了。那是巴布儿子阿莫记起巴布的生日打来的电话。老爸给儿子放出优美的音乐,鼓励巴布放松自己时,又拔掉了家里的电话插头。他知道一旦巴布接到阿莫的电话,这个生日又将郁郁寡欢。
当发现儿子来过电话却被老爸故意掩盖的事情后,巴布很生气。老爸交代给巴布的最后一项任务是:把自己白眼狼般的儿子赶出家门,结束这种难捱的日复一日的等待。巴布一怒之下,做了财产公正,并将公正文件扔给老爸,用一句“该死的时候得痛快去死”怒怼了老爸。
面对这句狠话,102岁的老爸垂下眼睛,大概只有几秒钟的难过。再抬起眼睛的时候,已然心无所住,他体谅并涵养了巴布肆无忌惮的“该死不死”的表达,给予了类似于孩子在父亲面前撒欢儿过度时的鼓励:“不管怎样,我儿子的气势出来了”。这一幕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不过剧情节奏来不及让人闪泪。
无论孩子多大,在父母的眼里,他们就是孩子。面对固执倔强的巴布,老爸嘟囔了一句很霸气的话:“我不会让你的儿子,打败我的儿子 !”。
巴布打电话给远在美国的阿莫,央求儿子回来看看。老爸对迪鲁说这个时候巴布就像一个乞丐。当迪鲁表示不理解时,老爸透析了孙子阿莫的不孝和儿子巴布的委屈。巴布辛辛苦苦把儿子送到美国,儿子到了美国后平均半年一个电话,照片也很少发,连他妈妈长达28天的死亡通知也没让阿莫回来。在老爸讲诉时,巴布一面流泪一面帮阿莫辩解。老爸试图给阿莫打电话以让巴布明辨是非,电话转入语音留言提示,老爸只好诈称财产分割通知,语音留言即刻转为正视通话。巴布目瞪口呆看着老爸戳穿阿莫的谎言时,接到阿莫打来的电话,阿莫已经迅速订好了回国的机票。
老爸直言相劝,自己得了癌症,已经时日不多了。他想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看着巴布活得开心,成为眼中有光热爱生活的新巴布;他希望巴布能不再自欺,也不再被自己的儿子所欺骗。
剧情到这里,我觉得就像在看一部老年童话。多大岁数有老爸老妈都是幸福的,可以一直有父母的庇护和引领,可以不厌其烦来告诉自己人生道理,可以每次投过来任务,砸碎自己内心想要逃避的过往和纠结……,这幸福真的是比童年时有个机器猫还要完美了。可是如果你揶揄很多人75岁了,还没弄明白生命的意义,却难得有102岁的爸爸来苦心教导时,那你这心态可活得有点靠近前半集的巴布了……。
当我想到阿布尔汗对里希·卡普尔的赞美时,我恍然大悟,卡普尔是领悟了父母的灵魂和慈悲的人,无论父母的生命在哪一个阶段,在或者不在,其实早已把爱根植于每个子女的心中,他们希望孩子们也能在灵魂深处找到这份快乐。剧中所有的深刻和深意都是父亲在启发儿子通过灵魂深处的悦纳来释放情和意,继而可以有气势、不纠结地让自己从逼仄里走出来。
接下来是巴布为迎接儿子开始了一系列的忙碌:为阿莫选购矿泉水,购买各种治疗拉肚子的药。迪鲁问:“难道在其他国家的人喝印度的水真的会拉肚子吗?”。这里是个笑点——去印度旅游,人们被叮嘱最多的是:别喝那里的水,不卫生、会拉肚子。类似这样的污点和诟病,在印度似乎从来不是要隐瞒遮盖的事情。相反地,面对社会问题、生活短板和不安上,印度人好像从不遮羞,而是自由深入地进出其中,以此化心化行化治。就像对待生死的态度,承认存在又能理解并超然。
在机场,阿莫被巴布教训那一场戏相当过瘾。当巴布把儿子的储蓄罐摔碎,告诉阿莫这42卢布是你的财产时,巴布听到从未吹响过口哨的老爸真心喝彩的口哨音亮丽响起。
片尾巴布给父亲揉脚时,老爸跟他说:“我是坚决反对死亡的,我也没死过,能活着就不要死。” 。老爸润物无声地去了之前巴布被死本能支配的势。想想我们的父母,有多少人可以像102岁老爸一样活得自由精彩,又有多少人像巴布那样拥抱着所有不快的经历和感受,消沉、僵化、悲观、麻木的活着?
希望这个影片能让我们这些中年人想起最需要这部片子的人。也许这是我们的父母最好的疗愈影片,治愈内在的小孩,做自己内在小孩的父母,余生该如何面对的生活态度,应对变化时的豁达大度……,也许他们也会揶揄导演的设想,但是感动和启发一定更多,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思考余生如何更开心,真的很值得。
可以说这部剧是为了巴布和老爸对话角色的饱满而不由分说地给了阿莫一个不孝的罪名。生活中的这种极端的不孝并不多见,即使很多,那么也更需要培养这种不孝子的父母反思。生活中许多年长者内心晦暗、低能量的生活不完全来自体力不支。他们不曾觉察也拒绝探索自己的无意识,对生的痛苦和失落的恐惧远大于对死亡的恐惧。子女们看着他们扭曲着自己的情意、把节俭变成囤积、在生活劳作和个人情绪里无谓的受苦,也基本束手无策,没辙。只有家长们能懂得死本能比癌症更能击鼓传花地相互感染和代际传递,这种业力才可能被消减。
父子在古老的印度街上雨中共舞的画面太美好了,那是生的美好。有美好的音乐、有开满鲜花的小店,那些路过的年轻脸庞,就像一个个不同时期的自己……。巴布和老爸脸上都焕发着对生命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激。
看到有的影评为这部片子的创作视角这样点赞:“印度电影又走在了我们前面”,让我很有共鸣。我国和印度一样,都是人口大国,在印度走过,直觉里印度的百岁老人比我们多。但是谈起老龄化的问题,我们真和人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除了老龄人口的基数、结构比印度的情况严重的多,中国老人的心理问题更可能超越我们的想象,比起长寿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年老的心态。中国……几乎到了一个老年强则国强的时代。
如果说死本能是一个完全私人的感受,那么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年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自我选择的成分。《老爸102岁》这部印度电影可以对4050年代出生的长辈们产生积极影响,是我们关爱身边老人的一个好契机,影片里有对暮年、生死和养儿防老更有建设性的思考角度,具有积极、丰沛的现实意义。这部片子,并非关于亲情和孝道的质问探讨,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怡情的轻松喜剧,剧中老爸的能量流动着,没有卡在任何情绪和臆想的痛苦中。当然,我未能了解观影的长辈们的心态,只期望他们在这部片子中笑泪由衷。
也请中青年朋友不要问我没有父亲和孩子阿莫的巴布接下来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希望你看了这部片子可以温暖治愈……好像你早已设限了生命的意义……这种委委屈屈夸大其辞的思维未免狭隘了。人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黄泉路上无老少,谁都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是依靠子女,还是自己活出精彩才能安度晚年,相信你的答案早已了然于胸。就像地球一样,除了公转,还需要满满能量去自转。
B. 印度好看的电影
印度好看的电影有《三傻大闹宝莱坞》、《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摔跤吧!爸爸》、《地球上的星星》、《偶滴神啊》等。
1、《三傻大闹宝莱坞》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关于梦想的高分励志佳片,获奖无数,是印度宝莱坞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C. 起跑线电影观后感
看印度电影《起跑线》,明白一个道理,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这次热映的《起跑线》不同于当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同样是聚焦于印度的教育问题,可这次的更接近于现实,放到国内播出,更觉得像是反应我们的生活。
服装店老板巴特拉一家为了能让女儿皮娅进入到精英教育的私立学校读书,可以摆脱命运,赢在起跑线上,不断地努力可以让女儿得到进入私立学校的名额,不惜举家搬迁到富人区,换车、换服装、学会说英语、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等等。
当这些装富的方法行不通的时候,巴特拉一家想到了装穷,她们假扮穷人,栖身在贫民窟,最后终于拿到了“贫困生”入学名额。
所以,看到最后,你还觉得孩子的起跑线是去精英学校,学的比别人多吗?其实,真的起跑线从家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然而,相比较于让孩子进入到私立精英学校学习作为起跑线,我倒觉得巴特拉所做的表率作用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在贫民窟生活的一个月时间,皮娅跟邻居小孩们玩的时候那种天真的笑容,跟在公园里因为皮娅不说英语而不跟皮娅玩的小孩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将孩子放在她喜欢的环境,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环境,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我不否认私立学校的确拥有好的师资力量和环境,但是在公立学校改善的情况下,劳工的孩子也能说英语的公立学校,真的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两样,区别的是这个社会的阶层思想。
D. 求一部印度电影
应该是《黑帮大佬和平梦》吧
E. 印度有哪些反对家暴主题的电影 家暴,杀夫,法律援助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F. 一部印度电影,讲述一个小男孩小时候看见父母被杀,长大后为父母报仇,发现杀自己父亲的真是自己的爷爷!
印度同名电影
基本资料
片名:mela(中文译作复仇的火焰)国家/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导演:DharmeshDarshan出品人:AshokKadam,UmedJain编剧:NeerajVora,SanjeevDuggal,RobinBhatt
原著:DharmeshDharshan音乐:AnuMalik,RajeshRoshan,LeslieLewis摄影:剪辑:ShakeelKhan,SandeepPatel,Bharat首映:2000年1月7日
演员表
阿米尔·汗AamirKhan.......KishanPyareFaisalKhan.......ShankarShaneTwinkleKhanna.......RoopaSinghJohnyLever..............Bulbul,thePostWomanAsrani.......BanwariBaniyaTikuTalsania.......Murari,SarpanchArchanaPuranSingh.......Vidyavati,theVillageFlirtTanviAzmi.......Gopal'smomAyubKhan.......RamSingh,Roopa'sbrother(客串)ParmeetSethi(客串)KulbhushanKharbanda.......Mantri(Minister)(客串)艾西瓦娅·雷AishwaryaRai.......Champakali(客串)VijuKhote.......PatilRaoSinghHarishPatel.......SethChanlalPopadlalTinuVerma.......GujjarSinghVeeruK.......Ghungroo,theDanceMasterMasterOmkar.......GopalGurbachan.......GurubachanSinghRajeevVarma.......RajivVermaChan.......Chan-Nan
剧情介绍
Theonlybrother(AyubKhan)ofayoungwoman,Roopa(TwinkleKhanna),.'smarriage,howeverChandanpur'shappinessisshort-lived,.Theleaderoftheterrorists,Gujjar,(TinuVerma),murdersthepolitician,andtomakemattersworse,Roopa'sbeautycatchestheeyeofGujjar.However,,herbrothercomestoherrescue,onlytobeslain,muchtothehorrorofthevillage,especiallyRoopa.Also,herbestfriend,Gopal(MasterOmKapoor),iskilledtoo,muchtothedismayofGopal'smother(TanviAzmi).Roopa,,vowsavenge.veabrothernorlover.Enraged,.(阿米尔·汗),atheatreactor.Kishanworkswithhisbestfriend,truckdriver,Shankar(FaisalKhan).,.,however,.Withnooption,Roopatravelswiththem,andshetriestoescape,.However,.RoopafeignsloveforKishan,whowantstomarryher,.WhenKishanisgoingtomarryRoopa,whofeelsguiltyoverherbetrayal,led,shetellsthemherstory.Shankarbecomesherbrother,whileKishan,heartbroken,leavesindisgust.,.Anothercarnivalisarranged.Thevillains'attackasplanned.....omeetChampakali(艾西瓦娅·雷)andKtishenandRoopawatchthem.
幕后花絮
卡瑞斯玛·卡普尔KarismaKapoor是Roopa这一角色的另一人选。导演选择了TwinkleKhanna认为她更适合角色,讽刺的是影评观众全都不待见这部电影里的Twinkle阿米尔汗和导演对这部电影有很多意见不合,导致电影不断停拍
原声音乐
1."MelaDilonKa"AlkaYagnik
2."Dekho2000ZamanaAaGaya"LeslieLewis,Hariharan,AamirKhan
3."DhadkanMeinTum"AlkaYagnik,KumarSanu
4."DurgaHaiMeriMaa"KavitaKrishnamurthy
5."KamariyaLachkeRe"AnuradhaPaudwal,乌代·纳拉亚那UditNarayan
6."ChoriChoriGoriSe"UditNarayan,AbhijeetBhattacharya
7."MelaDilonKa(Celebration)"AlkaYagnik,SonuNigam,RoopKumarRathod,ShankarMahadevan,JaspinderNarula
8."MelaDilonKa(Theme)"AlkaYagnik,Abhijeet,SadhanaSargam,UditNarayan,HemaSardesai,Mansoor
9."TujheRabNeBanaya"UditNarayan,AnuradhaPaudwal
G. 求一个印度电影片名
The Children Of Heaven
又名: 天国的孩子 / 小鞋子
导演: 马吉德 马吉迪 (Majid Majidi)
主演: Hossein Ahamdloo / Seyed Karym Alikhani / Kazem Asqarpoor
上映年度: 1997
官方网站: http://www.cinemajidi.com/children/
语言: 波斯语
imdb链接: tt0118849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剧情简介 ······
同大多伊朗电影一样,《小鞋子》故事很简单:小哈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哈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治病。后来,哈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终于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哈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哈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哈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哈里把打满水疱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一群鱼向他游来。而此时,他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车上,放着买给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电影很单纯很干净,自始至终都流淌着西亚明亮的阳光,照在孩子身上,于是,他们的脸上再也看不见因为贫穷而带来的抱怨和自卑,穷苦人之间没有互相敌视,而是相互的帮助,相互的同情,于是,穷苦也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它教会了兄妹俩善良之心和同情之心,所以,谁又能说他们的童年是贫苦的呢?
小兄妹俩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心里有天堂。天堂不在虚幻之中,也不在富裕繁华之中,城里的孩子身局在深宅高墙之内,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他们的童年快乐吗?就像那个拉着阿里缠着他要跟他一起玩的城里小女孩,她家有一个大花园,可是,她显然是不快乐的,高墙的四角天空锁着童年的幻想。不管大人的世界规则是如何的,可是,天堂就在孩子的心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