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青蛇和印度舞跳舞表达什么
开头青蛇赤身从天而降,印度舞女红色纱丽翻飞象征人的情欲。
片头张曼玉扮演的青蛇赤身露体和印度舞女共舞,柔软的身段还未消去蛇的本性,将脚当成尾缠在舞女的身上,两人纠缠在一块扭动,直叫观者目瞪口呆。另外,张美人眼神的杀伤力丝毫不逊色于王祖贤,看她初遇许仙以及入浴时嗔视许仙的眼神,我只能说:Oh my god。
关于《青蛇》这部电影,或许大多数人看的都是央视的删减版,而被删减的部分,却正是这个电影的灵魂和脉络,所以有人说其实《青蛇》是部情色片,我赞同却又不完全赞同,实际上这部电影正是通过神、人、妖三界的七情六欲,来表达人性、伦理与是非,属实是一部很深奥的电影,所以让我爱了这么多年。
影片评价:
明明是这样法力强悍的妖精,却堪堪惹人不止的怜爱心酸。
许仙不过是世上最常见的男子,不坚定执着却又看似老实痴情,白蛇就这样一错到底。
可见真正忠贞不悔的爱情信徒,只会是偏偏不存于世的妖精。
青蛇可以被称为我看过的华语美学成就最高的一部电影,在电影技法、音乐、美术、主旨寓意这几个方都是极致的华丽,赏心悦目,就好比一件覆盖着华丽绸缎的精美玉器。
㈡ 电影《青蛇》经典赏析:鬼才导演徐克真情力作,献给世上懂情之人
一、影片简介
《青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徐克导演,张曼玉、王祖贤、赵文卓和吴兴国主演,电影插曲由词曲作家黄沾、雷颂德完成。影片于1993年11月4日于香港上映,获得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执导、最佳电影配乐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是鬼才导演徐克的代表作之一。
二、影片主题
影片取材自民间传说《白蛇传》,但与传统讲述方式不同,该片从青蛇的角度去探讨青蛇、白蛇、许仙及法海之间的情感纠葛,对人间是否有情及情为何物提出质疑。
拍《青蛇》是徐克多年的一个心愿,藉《白蛇传》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徐克希望道出现代女性爱情的爱恨缠绵和有情有义。
三、对比原著
《白蛇传》是以白素贞为主角,但在李碧华的小说《青蛇》中,青蛇反客为主,由白素贞的丫环变成了不惜主动追求白素贞心仪男人许仙的另一种“小青”。
到了徐克的电影中,青蛇更变本加厉:除了主动追求许仙外,她还混合了善妒、活泼、调皮、不甘寂寞、打抱不平、反叛、独立等个性。最后,白素贞死了,小青杀了懦弱无能、出家避世的许仙后带着白素贞的儿子独自上路。
四、两次观感对比
第一次看《青蛇》,感觉很怪,白蛇和青蛇,一改往日《新白娘子传奇》中的发型,整个设计很“蛇性”。
尤其是两人刚变成人形,拖着湿漉漉的头发趴在屋檐上那会儿,还有小青把两只脚当作尾巴盘在树上偷懒,被白蛇拉下来,两人扭着腰肢走路的场景,在颠覆了前作经典的同时,着实让人忍俊不禁,我想这样的设计也只有鬼才徐克才能想象的到吧!
第二次看,关注点开始由外转移到内,比如两个人的出场,青蛇止步于青楼,白蛇青睐于书院,两人的性格志趣可见一斑。
青蛇的调皮淘气,没事不是爬在地板上捉苍蝇,就是爬到房梁上捉老鼠,上蹿下跳,一会儿都不得安生;白蛇的成熟稳重,一有时间就手拿佛珠修行,学人说话,尽管说起话来,就跟念戏文似的,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她在学着做人,也在努力地适应人间的生活。
五、影片成功三要素
1.原著小说的精彩
作家李碧华最擅长的是写情,她笔下的情充满了浪漫、激越、凄艳的色调,譬如《诱僧》中的红萼公主为心爱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窝而视死如归;蒙天放对冬儿的爱情三生不渝,千年不变;程蝶衣那种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桥》中三男二女的情欲纠缠,都揭示了人物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情的执著追求。另外她还喜欢故事新编,像《青蛇》这般推陈出新,不落他人窠臼。
李碧华说她写作是为了自娱,如果本身不喜欢写,只是为了名利,到头来是会很伤心的,她相信自己的灵感,她创作"从来没有刻意怎么写,所有的景象、联想,见到什么,想到什么,都是在下笔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出来的。"
2.导演功力的深厚
徐克表示,故事概念与李碧华原著分别不大,只是加强了戏剧性,突出了白蛇与青蛇在情义取舍上的矛盾冲突。他希望给《白蛇传》注入新元素,以表现现代女性对爱情、友情的看法。
如梦似幻的媚情妖女、不甘寂寞的“第三者”、情义双重的铮铮侠女,加上他的强项——眼花缭乱的特技,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正如徐克自己所说:“电影导演如果有宗教般的狂热和小说家的想象力,电影就会产生一种魔力”。
另外,在感情的处理上,徐克比李碧华更进一步,他让最妖娆的小青勾引最英俊的法海,让法海痛苦地发现自己的定力在小青的诱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而白素贞和小青,一个修炼1000年,一个修炼500年,来世间一场,只为了做“人”,到头来发现人世间的真情,尚不如妖。
3.电影配乐的魔力
如果说李碧华的原著是电影的“骨”,导演、演员的表现是电影的“血肉”,那么黄沾的配乐无疑为《青蛇》穿上了最合身的衣服。
《流光飞舞》以古筝开场,配合青白二蛇的裙摆撩动、顾盼生姿,在妖冶蛊惑之美中亦不令人觉出轻佻,仿佛时光的流动飞舞。
《人生如此》的歌词契合电影主旨,黄沾表示当年填词时曾推敲到茶饭不思,最终写下面对生死轮回时"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的慨叹。
《莫呼洛迦》是首带有天竺风的乐曲,是黄沾专为"蛇妖主题"而创作。莫呼洛迦一词取自佛教用语"天龙八部"之大蟒蛇,歌曲配合片中青蛇幻化成人时的妖娆华丽,面对纸醉金迷的浊世揭示出"莫叹息,色即空,空变色"的佛学理念。
六、精彩花絮
1.徐克最初打算让巩俐和梅艳芳联袂演出本片,但因档期问题双双未能如愿。但后来顶上的王祖贤和张曼玉演出效果却奇佳。
2.李碧华是张爱玲的读者,原著被认为是对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延续,说出每个男人都希望生命中有两个女人,一个白蛇,一个小青。
七、问题互动
1.白蛇和青蛇为什么要决裂斗法?
答:是因为青蛇勾引了许仙导致白蛇生气?还是因为青蛇勾引法海和许仙成功,发现白蛇说的从一而终是错误的?都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白蛇说的:“我已经有了许仙的骨肉”,白蛇已经不再是蛇了,白蛇已经是人了,白蛇已经完全有了人的七情六欲,也体会到了做人的痛苦,知道了做人的条条框框。白蛇开始明白了,做人会痛苦,做人会太累,做万物之灵并不一定比做蛇来的快乐。
而小青还有机会不成人,所以白蛇和青蛇斗法,要赶走小青,其实是在是在救小青。
经典台词赏析:
小青:姐姐,这是什么?白蛇:也好,还不知道眼泪是什么,等知道了就痛苦了。小青:不会的,你有的我都会有。白蛇:傻瓜,当你觉得自己什么都只赢不输时,怎么会有眼泪呢,怎么会哭呢,小青,不要强迫自己,你不会明白,你没人的感情。
2.为什么小青觉得做蛇好的时候,白素贞说做人特别的好?现在却又说做蛇好?
答:其实,从白素贞的角度来看,她一直是从自己认为对小青有利的方向去教小青的。当她觉得做人好时,就让小青做人,当她对做人产生怀疑时,就让小青做蛇。
由此可以看出,徐克是把小青当作了人妖的分水岭,并站在青蛇的角度去探讨青蛇、白蛇、法海及许仙之间的凡尘情感,对人间是否有情及情为何物提出质疑。
白素贞和小青,一个修炼1000年,一个修炼500年,来世间一场,只为了做“人”,到头来发现人世间的真情,尚不如妖。
3.看完《青蛇》,你觉得是做人好,还是做妖好?
答:用相对论的观点来看,当我们是妖时,我们会羡慕做人好;当我们是人时,我们又会羡慕做妖好,人总是那么的矛盾,所以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生活往往在彼岸。
如果把人和妖看做人生的不同阶段,妖无疑代表了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而人无疑代表了成年之后的我们,童年有童年的魔力,成年有成年的魅力,他们都是我们人生的必经阶段,无所谓好坏,只要经历过了,就是财富。
八、电影的四个层次
一部好的电影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给票房的保证,给爱看热闹的人看得。
第二层是给想回味的人看得,所以里面有些前后呼应的地方,要看两遍才能发现。
第三层是给爱思考的粉丝看得,越挖掘,就发现里面内涵越丰富,也是电影主创的用心所在。
第四层是主创们自己也不明白的,或者故意暧昧的留下模糊,想和观众交流交流,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九、经典赏析结语
好书要反复读,好电影要反复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你的见识和见解也会有所不同,本期经典赏析到此结束,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多多温习经典,做一个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人!
作者简介:梦菲,资深编剧、影评人、自媒体人,深耕于娱乐影视领域,欢迎关注。
㈢ 电影《青蛇》:用最人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妖怪”的故事
南宋年间,一个雨夜。
朱门深院内,一片酒池肉林,身着异域服饰的女子正扭腰摆臀,好不妖娆。
另一边,是飘满书声的书院,年轻的教书先生正在喋喋不休地教育他的弟子们:
考期将至,不能胡思乱想,沉迷女色。
说罢,先生随手撕碎了一个学生的情书,打破了他的春梦。
而在不远处的屋顶上,盘绕着两条巨蟒,发出销魂蚀骨的呻吟声,不一会儿,巨蟒不见了,透着朦胧的夜色,只见两名赤身裸体的女子正相互依偎,耳鬓厮磨,画面十分暧昧。
那教书先生的名字叫许仙,而这两条巨蟒分别为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她们在这个雨夜经历了一场蜕皮涅槃之疼,终于脱去蛇身,幻化为两名绝色美女,一个叫白素贞,一个叫小青。
这是1993年徐克导演的电影《青蛇》中的场景,电影改编自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青蛇》,而小说则取材于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
在《青蛇》上映之前,一部同样以《白蛇传》为题材的电视剧正在两岸三年底掀起收视巨浪,它就是由台湾电视公司出品,赵雅芝,叶童,陈美琪等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
那时候,几乎男女老少心中都住着两个女神一般的“蛇妖”。
赵雅芝饰演的白素贞高贵端庄,而陈美琪饰演的小青则活泼俏皮。
可以说,《新白娘子传奇》通过两条蛇呈现了人性的至情至美,让观众几乎忘记了女主角作为“妖”的身份。
而与之相反,电影《青蛇》不但让白蛇和青蛇又回归了“妖的样子”,更是在白素贞,许仙,小青,法海之间的恩怨纠葛中暴露了人性的自私与贪婪。
在这里,白素贞和许仙的结合不再因充满善意的“报恩”,而是源于情欲的驱使。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白素贞看上许仙,一是因为他是个儒雅俊秀的翩翩少年,同时也因为他性情忠厚,是个所谓的“老实人”,好相处。
所以说,白娘子选择和许仙在一起,从最初就是出于一种“自我需要”,而并非“报恩式”付出。
许仙也一样。
在遇见白素贞之前,他满口之乎者也,礼义廉耻,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但面对美艳动人的白娘子,从“同船渡”的邀约到“共枕眠”的引诱,他几乎毫无招架之力,看似被动地被“美人设计”,实则是内心对美色的渴盼。
可以说,这部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含蓄矜持”审美观念背道而驰。
它将中国人难以启齿的“情欲”和“性欲”用一种大大方方的方式表现出来,极致的妖艳,却又极致的纯真。
电影中,由张曼玉饰演的青蛇出场时是这样的:
胴体赤裸,眼神充满魅惑与懵懂,随后蒙上一层轻薄的红纱,开始与印度舞娘跳起充满挑逗性的舞蹈。
啧啧,真是伤风败俗呀!
然而,如果忍不住多看她一眼,就会在心中产生一种“不正经”的想法:
这女人呀,妖里妖气也挺美的。
在《白蛇传》原本故事中,青蛇只是一个符号式的存在,她比白蛇道行浅许多,所以只能以“丫鬟”或“妹妹”的身份作为白娘子的“跟屁虫”。
在《新白》中已经意识到丰富小青的形象,一方面表现她的天真活泼,敢爱敢恨,而另一方面又展现她不谙世事,鲁莽冲动的一面,与“姐姐”白素贞的成熟稳重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她终究不过是一个推动白蛇和许仙的故事顺利开展的金牌配角。
所以,电影《青蛇》打破常规,以小青的视觉来看待白素贞和许仙的恋情,来看待人间一切是非曲直,不失为一种有趣的尝试。
其实,初出山林的青白二妖就如同人类世界的孩童,虽有成百上千年的道行,却并不比“生年不满百”的凡人更谙熟成人世界的法则。
白素贞自诩比小青道行深,所以便以“姐姐”自居,处处教“妹妹”做人的道理,在《新白娘子传奇》中,小青便是在白娘子的循循善诱下,从一个无法无天的“小妖”成长为深明大义的“青姨”。
说白了,成熟后的“小青”,就是另一个“白素贞”。
《青蛇》却对这样的姐妹关系做出了颠覆性拆解。
在原著小说中,小青曾用充满嘲讽的语气对白素贞说过:“你不过是一条蛇”。
的确,同样是第一次做人,比小青大500岁的白素贞并不能真正教会小青如何“为人”。
小青处处以“蛇”的行为方式混迹人间,她双腿酥软,习惯了爬行。白素贞拖着她学人那样“直立行走”,最后两人不伦不类地走成了“扭啊扭”的姿势,其风骚之态,反而把一群男人眼睛都看直了。
在择偶观上,白素贞一来就相中了“老实人”许仙。
许仙胸无大志,只是一位平凡的教书先生,而且这个先生,还有点迂腐。
可以说,除了颜值高一点,这个男人毫无亮点。
而白素贞选择许仙,在某种程度上跟人类女子的观念相似:
不优秀的男人更有安全感。
看似“成熟”的想法,却在白素贞撞见小青用嘴巴喂许仙吃葡萄的一幕后被狠狠打了脸。
白素贞曾告诫过小青,千万不要去招惹法海,因为那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男人。
但小青却不知天高地厚地让法海成了她的“第一个男人”,虽然为此差点引来杀身之祸,却证明了连法海都会动凡心。
白素贞奉“人”为“万物之灵”,处处以人间的法则来要求自己,她对丈夫温柔体贴又风情万种,只渴望能够像一个凡间女子那样享受岁月静好的幸福,但换来的却是丈夫对她的“害怕”和“出轨”。
许仙或许原本的确是个“老实人”,但面对投怀送抱的“美娇娘”和白府的“富贵荣华”,他很难不迷失自我。
法海在抓走许仙时训斥他:你得了色,又要财,是贪;爱了一个,又爱一个,是贪,罪孽深重,阿弥陀佛!
其实,世间贪婪者,又何止许仙,凡夫俗子,谁不贪婪?
贪婪也好,自私也罢,乃是人的本性。
就连高高在上的法海,他俯瞰众生,藐视一切人间妖孽,以为自己就是正义,却也难免为心魔所困。
法海错收蜘蛛精,是败给“自负”;
法海被小青的勾引动凡心,也是败给“自负”;
法海掳走许仙,逼迫青白二妖发动水漫金山,那些无辜淹死的生命,与其说是为白娘子的“冲动”陪葬,不如说是为法海的“自负”陪葬。
自负是自我需要的走向极端的变异,自负的本质依旧是自私。
整部电影中,只有小青,自始至终站在“蛇妖”的角度来看待“人类”。
她挑逗许仙,是因为对男欢女爱的好奇,对姐姐所说的“老实人”的好奇。
她勾引法海,是因为法海和她打赌,如果小青能让法海动凡心,就不收服她。
她在水漫金山之后一剑刺死许仙,是因为她觉得白素贞为了救许仙葬身雷峰塔,许仙就该陪着姐姐。
小青最不理解人世间的法则,但她眼中的人间,却最真实。
水漫金山过后,小青望着尸横遍野的金山寺和尚对法海说:
我到人世来,却为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是情为何物,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
小青说完,纵身一跃,消失于滚滚洪流中,不知道她是否有听到,法海在她身后轻轻唤了一声“小青”,而不是“蛇妖”。
什么是人?
自私是人,贪婪是人,有情有爱也是人。
人间充满假象也充满真情。
电影的最后,只剩下法海站在滔天大水中央抱着白素贞刚刚出生的儿子。
婴儿脆生生的哭泣在天地间回荡,法海的身影很孤独,也很温情。
人生,让人绝望,却总不失希望。
红尘,是那样肮脏,又是那样美好。
㈣ 央视版删减17分钟,徐克这部爱情片,许多人不明白为啥叫《青蛇》
《青蛇》是典型的小时候看热闹,群魔乱舞,长大后看门道,是徐克最难懂的片子之一。
《青蛇》虽是原著作者李碧华编剧,但故事主题被徐克拍成 “情为何物” 。
剧情大致是南宋期间人妖难分。高僧法海(赵文卓饰)到处镇伏妖精,收服一只蜘蛛精后,惊扰了西湖底修炼的青白二蛇姐妹。青蛇(张曼玉 饰)与白蛇(王祖贤 饰)得到了蜘蛛精的佛珠,佯装成人生活。
白蛇道行比青蛇高,看上老实书生许仙,而青蛇蛇性未改。法海在野外看到孕妇生产场景,产生心魔,与心魔决战之。白蛇开设了医馆,打算与许仙长相厮守,可许仙受不了青蛇的挑逗。许仙发现了青白二蛇的是妖,法海也提醒许仙,却不愿离开家。
许仙端午节被因为雄黄酒现形的青蛇吓死,白蛇去偷灵芝草救活了他,青蛇留下与法海斗法。法海抓走了许仙,二蛇与法海展开了搏斗,白蛇生下孩子后被镇压,青蛇回归水中。
《青蛇》中青白扮相极美的王祖贤与张曼玉有许多香艳场面,是许多人的怀旧情怀,扒闹但两个女演员一开始原定是巩俐演白蛇,梅艳芳演青蛇,但最终巩俐档期关系无法出演,巩俐和梅艳芳两个人私交很好,曾有约定一起演出如果一方辞演,另一方也要拒绝。徐克甚至曾想到过让梅艳芳一人饰两角,但还是被她婉拒。
原定的张国荣饰演许仙,梁家辉饰演法海,也都因为档期而错过。徐克一边修改剧本一边给在美国度假的王祖贤打电话救场,青蛇找了张曼玉,最终成就了经典。
徐克是一名佛教徒,也许是受了他的父亲徐忠的影响。他父亲笃信佛教,法号“法智仲居士”。从小看着父亲读佛经的徐克佛法涵养深厚,佛教禅机总能出现在影视作品之中。
《青蛇》讲修行。白蛇青蛇努力修行为人,法海努力修行对抗情欲,许仙修行防止沉迷虚妄的情爱。
开场法海站在戏台上看着闹市的牛鬼蛇神,说了一个字: “人”,人间污浊,人看似妖怪 。
镜头一转,法海在山水之间,说了一个字: “妖“,蜘蛛精鹤发童颜,比人更像人。
一开场就两个字的台词引出了整个故事的脉络, 整个故事紧贴着这两个字的纠缠,这部片的文案确实高明。
法海执迷于规则和界限:妖就是妖,神人鬼妖四界,等级有序。口诵 “大威天龙、世尊地藏,般若诸佛” ,咒语正是来自《般若菠萝蜜心经》。法海主张破除一切,把七情六欲都放在自己对立面。
影片中法海有三个重要段落:在紫竹林中见到正分娩的村妇,在魔障里见到一群长尾巴的妖怪,和青蛇斗法。然而这三个重要段落在央视6套的82分钟版尽数被删,原版99分钟,足足删减17分钟。
法海见到分娩的村妇破了戒,打坐时出现心魔,看到许多长尾巴的怪物在身边,把它们当成对立面欲以消除,但发现它们说:“我们从你那儿来,为什么要怕你?”这些怪物的身型观众自然会开启污污的脑洞 :这是法海体内的东西,代表他的欲望。法海打坐的蒲团着火,因为魔障的起因是自己。
法海急于战胜魔障。白蛇盗取灵芝草后离去,他要求青蛇挑逗他,如果她能乱了他的修行,便放过她,但难抵小青的诱惑泄了真气。 法海口中的所谓的“定力”,类似于双修中的交而不泄。 双修在藏传佛教密宗和印度教性力派中是非常重要锋此乎的。
青蛇在水中抱着的蛇尾并不是自己的,仔细看就会发现她是有腿的,这是法海那位“兄弟”的幻化。
最后水面一阵气泡,小青一摸法海胯下笑了:“你输了。” 污污的观众自然明白了这气泡是什么。
影片的最后法海震惊于白蛇产子,抱着白蛇和许仙的婴儿,终于意识到自己也是人。和他出场时所说的“人”刚好形成了呼应。人并非生而为人,爱过才为人。
另外法海处在松弛状态身后多次出现彩虹,是佛教“虹化”: 进入无余涅槃时周身会出现彩虹。
法海是从神变成人,青蛇是从妖变成人,虽然本片法海法力最高,从佛教角度看是小青最接近于悟的状态,片名定为《青蛇》,对于佛教徒的徐克而言绝非偶然。
开头青蛇赤身从天而降,印度舞女红色纱丽翻飞象征人的情欲。
小青的修行比白蛇浅,看白蛇和许仙挑逗,努力模仿表情和动作,然而内心毫无波动。恰恰因为不懂感情,小青能用更跳脱的态度、更犀利的视角审视 情感 ,提出质疑。
白蛇说人要学会说谎,小青也没法学会。
小青不理解白蛇为何独爱许仙,随口就会说出重新找一个的话。
小青对感银悉情抱着竞争态度,向许仙展露妖媚,对法海弄姿引诱,觉得能证明自己比姐姐强。白素贞对小青说:当你觉得自己好多事情都赢定的时候,还怎会有眼泪,怎会哭得出?
法海抓走后许仙,白蛇追到金山寺斗法,突然要生孩子,性命攸关之际还催促青蛇去救许仙。这时青蛇有一个慢镜头:“好,我去救他。你老是说人间有情,难道妖就无情?有没有想过我们两姐妹,五百年相处都是情?你有没有当我是人一样想过我?” 这个瞬间是青蛇明白了什么是情的瞬间。
小青有恨但仍为白蛇营救许仙,许仙却已剃度,小青流泪杀了许仙,认为许仙背叛了她们。在许仙的三观下自己被迫入空门求法海放过青白二蛇是有情有义,但在青白二蛇的三观下,生死为浮云,爱情价更高。期望许仙以死抗争。 小青从不懂人情到为白蛇动情,知道用“背叛”一词。
法海认为青蛇杀生大怒,但青蛇悟性已然在他之上:“法海,你也杀了不少人,金山寺的和尚全都是你杀的,你自己看看。”法海才醒悟: “连我自己也是先功后过。”
青蛇说: “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都说人间有情,但是情为何物? 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明白了,也许我会再来”潜入水中离去。
从入世到出世,只有情真情痴情之至的青蛇修行做到了。《青蛇》片头插曲《人生如此》,黄沾作词, 雷颂德作曲,辛晓琪演唱,讲的就是青蛇。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谁知,谁知?情终情始,情真情痴,何许?何处?情之至!
另外本片小青与法海斗法时的主题曲《莫呼洛迦》,黄沾作曲,黄沾和徐克作词,辛晓琪演唱。莫呼洛迦是佛教天龙八部中的大蟒神,摩登伽女是《楞严经》里倾心于阿难的首陀罗低等种姓女子,试图诱惑阿难,被佛祖诱导修行逐渐开悟。歌词中有一句:“摩登伽女正是我”,徐克镜头下的青蛇就是摩登伽女的化身。
白蛇对做人有种误解,认为有了耳鬓厮磨男女之事,就是成了人。在有许仙之前,青蛇与白蛇在屋顶也经常用亲密动作来作为做人的练习。
白蛇勾引许仙非常用力妖媚,湿发,暴露,以色相来吸引。白素贞与许仙相恋的主题曲《流光飞舞》,黄沾评价这首歌 “耐听得很”!配合电影中的情境,妖冶缠绵。但这也误导了青蛇。
怀孕之前,白蛇作雨钓许仙、修假宅隐瞒身份留住许仙,都是为了体验做人。小青诱惑许仙白蛇并不生气,而是奚落她说你不像我道行这么高别乱来。小青也想用许仙来体验做人,白蛇说人是要讲究从一而终的,你找别人练习吧。然后俩人笑作一团,完全是一副传授心得的样子。
而小青第二次和许仙亲热时白蛇的态度变了,要小青走并落泪了,说 “做人有好多规矩,还是做蛇的好。” 怀孕之前白蛇一直是在学做人,不是真的爱许仙。怀孕之后,在白蛇流泪之时就是她懂得了人类感情之时。
白蛇和许仙生子,确实修行成人,但实际上只修行成功一半,青蛇却明白了整个人类的 情感 。白蛇为了许仙,几次要青蛇离开,还有一次舍她而去,而青蛇一次都没有离开白蛇。
本片造型、置景等方面也可圈可点。青蛇和白蛇的造型设计上,张叔平和吴宝玲借鉴昆曲,用雪纺纱作主要材质、再配以铜钱头、妆效浓重带有哥特风,让古典和妖魅完美融合。
这种戏曲形式的借用在片中比比皆是,如白蛇变出的宅院宛如舞台效果的家宅空间,白蛇因为修行功力不佳,在说谎时会变成昆曲念白的设定等。
双花坊桥头的白府的置景是雷楚雄用白纱做的,用了大量鼓风机,虚无缥缈。给干竹子喷上绿漆,用灯光将竹子的阴影投射在纱上。
本片具有香港电影中数一数二的独特的风格,摄影上的大量滤镜,造出独特的色彩光影,如梦幻泡影的色象世界。尤其对清白二蛇之间,白蛇与许仙,青蛇与法海,男女、女女的风月的处理的尺度的拿捏,是“香艳”二字的教科书,是现在多少影视剧搔首弄姿也难以赶上的。 (撰文:Mankei Wu)
㈤ 93年上映的《青蛇》为何现在还是金典
01、别致新奇的人物形象:对民间传说的二次创作,人物形象的颠覆冲击观众认知,作为映射符号的人物形象讽刺现实人性入木三分
影片保留传统白蛇传奇的基本框架,讲述白蛇与许仙坠入爱河的故事,其中青蛇始终陪伴在白蛇身边,而法海求道心切,力求阻断这份不符常理的感情。如果影片人物参照传统形象,未免太过落于俗套,成为“新瓶装旧酒”的乏味故事。
徐克在李碧华改编的基础上再作调整,几位主人公的形象与以往一概而述的形象大不相同,但是又合情合理且人物形象饱满。下面我将逐一分析几个主人公的形象重塑,来解读这部电影为何如此吸引观众。
白蛇和许仙:突破常规的人物设定,更显新鲜
在众多版本的白蛇传奇中,白蛇和许仙的爱情经历一向作为主要情节吸引大家的目光。现流传的大众接受度较高的白蛇传说里,白蛇一直以温婉善良、善解人意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白蛇拥有上千年道行,为了报恩接近恩公许仙,想方设法替许仙保驾护航。许仙的形象则是情深义重的翩翩君子。
电影《青蛇》对两者的形象塑造却反其道而行。
与其说白蛇出于对许仙的爱情而献身,倒不如说白蛇是出于对“做人”的执拗信念。从白蛇一出场,扭着身体模仿人类走路,嗔怪小青不伦不类的模样,她的形象已经和传统白蛇形象发生巨大的反差。
当小青询问:做人有什么好的?
白素贞无法回答,只能左顾而言他,“怎么个好法?那万物之灵是什么?人嘛!”
当小青说,“姐姐,你说过人是讲感情的,我就学感情。”
白素贞说,“情嘛,要从一而终的。”
在我看来,白蛇一向以做人的规矩要求自己。事实上,她根本不知道做人有什么好处和意义,只是单纯觉得人是万物之灵,就想要以此要求自己,摆脱卑微的蛇妖身份。她追逐爱情的背后,其实是自我价值认知的迷失和对信仰的坚守。在这里,许仙只是一个承载信仰的载体。
影片对许仙的改造更加让人出乎意料。
多年来,白蛇和许仙的爱情一向感人至深,但是在这部影片,许仙被塑造成一位优柔寡断且三心两意的多情男子。许仙三番四次和小青暧昧纠缠,在白素贞怀着他的孩子赶走小青时,许仙依然幻想着左拥右抱的齐人之乐。
水漫金山寺一战,当白素贞和小青在外面为拯救许仙奋战时,许仙却甘愿剃度出家、远离红尘,以逃避的方式摆脱现实,背弃了他和白素贞的爱情。
在我看来,许仙和白蛇是两个阶层的人物。白蛇出于对爱情信仰付出一切,而许仙却只想享乐。许仙身上有着普罗众生的弱点,即贪得无厌、左右逢源的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