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面饭店》:东野圭吾在推理故事里打出了情感牌
电影《假面饭店》改编自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原作在日本本土的销量已经突破400万。电影由东宝公司制作,集合木村拓哉、长泽雅美、松隆子、前田敦子等众多明星,在日本上映时票房和口碑都相当不错。除了东野圭吾与全明星阵容的影响力之外,作为一部商业片,该片无论摄影、服装、道具、灯光、配乐及美术,均体现出日本电影工业高超的专业水准。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所反映的职人精神,在日本本土是非常能够引发观众文化认同的。
电影《假面饭店》剧照
职场精神与 社会 众生相
虽然由连环杀人案件开篇,但《假面饭店》的一半篇幅,都聚焦于酒店众生相与职场精神上,这让该片更接近一部职业剧与悬疑电影的混合体。酒店如同一个戏剧舞台,轮番上演形形色色、各怀秘密的酒店住客们的人生故事,如同复杂纠结的 社会 万花筒。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男女主角的交锋与合作,充分体现出日本 社会 推崇的专业、严谨、敬业的职业精神。
在一部以 娱乐 消遣为目标的商业推理电影中,试图呈现日本的匠人精神,如果过于直白,多少会显得生硬、概念先行或说教味太浓。但小说原著巧妙地将职人精神融入人物的冲突之中,使观众在观看男女主角从水火不容的对立、斗嘴到互生好感与互助破案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接受了作者想要传达的观念。
男女主角身份迥异、理念相悖,必然碰撞出种种有趣的火花。木村拓哉饰演的刑警新田浩介,为了找寻连环杀人案的线索而卧底酒店,对于破案以及真相的探寻异常专注执着,作为酒店业新人则不断遭遇窘迫;长泽雅美饰演的酒店员工山岸尚美,坚守酒店服务业顾客至上的职业理念,认为在此前提下很多事可以随机应变。两人在合作处理各种问题时,必然处处磕碰、针锋相对,种种冲突构造出该片的日常戏剧性,这一组欢喜冤家式的人物关系,在紧张悬疑中加入了某种喜剧的调性,使得整体氛围更加轻松有趣。
女主角所坚持的酒店工作准则——耐心、礼貌、无微不至、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的态度,最大限度体现了日本服务行业兢兢业业、细致入微的职人精神。这种精神通过女主角将镇纸摆正这样一个不经意但习惯性的小动作体现出来。而男主角作为刑警的职业精神体现在他善于观察推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上。影片最紧张的高潮段落,男主角正是因为之前观察到了女主角摆正镇纸的动作,在寻找被犯人绑架的女主角时,留意到一个房间的镇纸的摆放,才判断出犯人与女主角隐藏在这个房间。可以说,是男女主角各自的职业习惯汇聚在一起,相互作用,才找出了关键突破点。
东野圭吾的影视化改编
不过,该片在我国上映以来,评分不及另外几部东野小说改编的电影。
究其原因,除了共鸣性不够之外,该片在东野圭吾的作品序列中,无论原作小说或改编电影,也的确都不在质量最好的第一梯队。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既想表现主角的职人精神,又不想对酒店众生故事做取舍删减,导致整体叙事有些松散,案件主线与多个支线插曲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关联。这一叙事结构,如果在小说中,或者改编成单元结构的电视剧,也许不会造成问题,但在一部闭合型的主流叙事电影中,就导致影片最后没有凝聚起一种 情感 力量。影片的轻喜剧风格可能会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觉愉悦,但在影片结束后,却无法带来一种深层次的 情感 共鸣与震撼。而在《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这几部东野圭吾最好的改编作品中, 情感 力量都是异常强大的。
电影《白夜行》剧照
东野圭吾作为当代日本最受欢迎的推理小说家,吸收了本格派与 社会 派的优点,既有本格派的精彩悬念、缜密的推理过程,也有 社会 派复杂暧昧的人性因素,细腻纠葛的 情感 关系,同时还有对于 社会 现实的细致描摹。
除了《白夜行》,他被改编最多的当属“加贺恭一郎”系列与“神探伽利略”系列。“神探伽利略”系列,偏向本格派,注重案件的烧脑与诡计的复杂,而“加贺恭一郎”系列小说,偏向 社会 派推理,重视对人性深度的探究与对 情感 的刻画,改编作品包括电视剧 《恶意》《新参者》,电影《沉睡的森林》《麒麟之翼》《红手指》《祈祷落幕时》等。
这些推理电影和剧集之所以能够广受欢迎,并非像传统推理小说依靠一个复杂曲折的案件推理过程,反而将着眼点放在“以情动人”。最轰动的几部作品如《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祈祷落幕时》《红手指》等,无一不表现了一种深沉动人的感情——爱情或亲情。
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剧照
东野圭吾的创作转向 社会 派推理,正是因为 社会 派推理不局限于单纯的“设定悬念推理、布置推理迷宫、最后解开谜底”的老一套程式,而是在推理故事中纳入了 社会 背景与现实、人性难题、 情感 关系,使非推理迷的读者,也能在这些小说的故事中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可以说,正是从松本清张开始,由宫部美幸、伊坂幸太郎、东野圭吾延续的 社会 派推理小说,真正意义上使推理小说成为日本文学中的重要分支。
从日本电影史来看,最具影响力的推理电影也大部分由 社会 派推理小说改编,比如松本清张的《砂之器》《雾之旗》《零的焦点》,森村诚一的《人证》等。这些作品中包含丰富的 情感 、人性、伦理与 社会 现实,不仅加深了推理作品的深度,也更容易引发观众的 情感 共鸣。
甚至可以说,在东野圭吾的小说及改编作品中,推理只是容器,其内在的更丰富、更有质感的 社会 现实才是作品本体。悬念、推理、幻想,都与人的 情感 更紧密、更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在电影结束后,观众也许不会记得案件的推理过程,但一定会被影片中深沉的、无私的、带有奉献精神的 情感 羁绊所打动。
电影《假面饭店》剧照
《假面饭店》的全明星阵容,也是东野圭吾影视改编作品的重要策略之一。这些原作畅销、改编电影票房成绩优异的作品,往往借助明星魅力来加深主角的深入人心,比如福山雅治扮演的汤川学和阿部宽扮演的加贺恭一郎。甚至是罪犯的扮演者或受害者,也往往选择有影响力的一线明星,演绎一个个人性沉沦或为爱犯罪、赎罪的故事,如《嫌疑人X的献身》的堤真一、《沉睡的森林》的石原里美、《麒麟之翼》的中井贵一、《祈祷落幕时》的松岛菜菜子、《假面饭店》的松隆子等。
东野圭吾的作品之所以被一次次的影视化,甚至在并没有推理文学传统的中国与韩国也被翻拍,正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创作者,往往最看重的不是一个曲折离奇的犯罪主线,而是一个有饱满 情感 力量的 情感 故事。东野圭吾推理作品的影视化,主打 情感 与人性路线,以一种情节剧的方式来吸引观众,从类型叙事策略的角度看也是极有效的。无独有偶,在今年几部国产悬疑剧集《摩天大楼》《白色月光》中,我们也看到了这种以 情感 为核心的类型叙事,这也许是类型化创作的一个最具潜力的方向。
作者:刘起(电影学博士、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助理研究员)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 日本19年最佳悬疑电影,剧情全程烧脑不敢走神,不愧是东野圭吾
前两天在翻电影推荐的时候突然看见电影 《祈祷落幕时》 ,这令我不禁回忆起当时在电影院看该片时候的情景。
那时候很喜欢 东野圭吾 的小说,他的小说基本上我都会看一看,周围也有很多 东野圭吾 的粉丝,经常和朋友们聊小说里的剧情。
正是如此,影片刚上映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拉上朋友去看了。电影主要讲述的是父母对于自己无限的爱,里面的剧情很悬疑烧脑,不认真看会看不懂。
男主加贺恭一郎 :他母亲有当坐台女的黑史,娶妻生子后遭受婆家侮辱,得了抑郁症,在他十岁时离家出走,归隐于外地的一家饭店,和一个神秘男子相爱,多年以后死于心衰竭,神秘男子随后人间蒸发; 饭店老板娘 通知了男主来领骨灰盒,男主是个 刑警 ,为了更好地追查母亲生前旧事,他花了十六年寻找神秘男子。
女主浅居博美 :她母亲婚姻出轨私奔,留下巨额债务,父亲为了更好地逃债带着十四岁的她逃跑,她想做“牺牲自己”赚外快但错手杀了人,父亲把遗体毁容伪装成自杀的自己,冒充死者身份大隐于市,让女儿变成孤儿获得政府照顾,父女分离,相聚悄悄见面;父亲知道女儿和 老师 谈了 师生恋 , 老师 碰见了未死的他,他杀了老师灭口;多年以后,女儿变成了舞台剧导演,一个往日的 女同学 来找她,并碰见了女主父亲,女主父亲又把 女同学 杀了。
女同学 的遗体曝出,警察立即立案侦查,男女主的故事慢慢交织在一起: 男主母亲的神秘恋人便是女主的父亲。
知道实情的 女主 ,为了解父亲已逝的爱人,她主动接近男主,这给男主走进死胡同的破案构思产生了转机:走逻辑、动机破案的门路迟迟找不到突破口,转变为从“ 情 ”入手,则慢慢抽丝剥茧。
实际上男主母亲和女主父亲在暮年岁月是真心相爱的,假如他们结婚了,男女主就成兄妹了。
女主父亲杀了女主同学后,多年逃亡累积的压力使他感觉痛不欲生,并且女儿如今也事业有成,为了更好地永远不让黑史曝出,维护女儿的前途,他决定 自焚 。
女主感觉活活被烧死太痛苦了,决定自己先掐死父亲,然后烧了父亲遗体……
女主没有主动投案自首,但当男主寻找证据后,她也坦然接受伏法,并感叹: 好一出漫长的悲剧,终于可以落幕了。
其实我非常喜欢电影的名字 《祈祷落幕时》 ,当一个人的内心忍受了很久很久的痛苦并且很无助的时候他们才会祈祷,祈求神的悲悯。
当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也会去祈祷,感恩神灵的救赎,在这个祈祷中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有痛苦、有无助、有疲惫,当然也有最后的希望与平静。
当一切都落幕的时候,祈祷也就结束了。不论曾经经历了什么激烈和曲折,都会在落幕的时候划上句号,内心归于平静。
剧中 浅居博美 被保护得很好,因为父亲为她顶替了罪名,她也实现了自己的导演梦想。生活上看似波澜不惊,可是内心呢?
这些隐痛就像是虫子一样日日夜夜的咬啮着她,谎言虽然一时解决了问题,但是却换不来安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人发现真相。
人们不可能通过隐藏来获取救赎,只有把真相挖出来直视它才可以从它身上坚定的踩过去,否则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平静和解脱的。
在真相大白的时候,显然 加贺恭一郎 和 浅居博美 都获得了救赎。他们也因此终于可以非常坦然跟过去说再见。
影片的一点温情之处是,在抛弃了过去,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时, 浅居博美的父亲 ,和 加贺恭一郎的母亲 ,他们因缘结识,原来正是这两个人,他们曾给过彼此安慰。
多年以后,当他们的孩子知晓真相,同时也从中得到了安慰。虽然说是一部推理剧,但是相比推理, 东野圭吾 更多地写出了人的无奈,和人与人之间的温存。
毕竟说起推理,总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没人想要带着秘密活下去,一旦有了秘密,注定也有太多无奈。
读东野圭吾 的小说,总有一种想一口气读完的冲动,看 东野圭吾 小说翻拍的电影,同样是精彩不绝,喜欢 东野圭吾 的小伙伴们,这部电影不容错过哦~
3. 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的《祈祷落幕时》,从书到电影都还行
《祈祷落幕时》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这部电影在豆瓣已经高达8.0分,且被评为2018年评分最高分的日本电影。最近,这部电影也开始在中国影院上映,对悬疑侦探的电影或者就是东野圭吾的迷弟迷妹,可以去观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