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名字
王后秘史
《王后秘史》是泰国最新一部史诗式影片,以16世纪中叶泰国的一场宫廷政变为中心,生动地表现了古代泰国的暹罗王室的故事。该片讲述的是:1547年,西班牙勇士菲尔南多·德伽玛来到东方寻求财富,不幸落难,后受暹罗国王赏识,他和士兵阿东一起成了国王的贴身护卫。国王御驾亲征期间,王后苏达猜与情人潘的私情与日俱增,因怕私情暴露,王后决定让自己的情人登上王位,于是他们开始策划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王后毒死了国王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推举潘为新国王。为了铲除异己,王后开始疯狂地杀戮,连菲尔南多和阿东的家人都不能幸免。就在罪恶即将得逞之时,菲尔南多的援军来到,惩治了这场阴谋的始作俑者——王后苏达猜,使得王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好莱坞新版“艳后”
PS:阿育王里是没有太子一说的,而且是阿育王是被他母亲逼走的。片中段落时阿育王和公主的爱情,与楼主说的不符。
⑵ 《安娜与国王》是真实的故事吗
《安娜与国王》是真实的故事。本片根据史实改编而成,是一部场面浩大的浪漫爱情电影,重新诠释了寡居的英籍女教师安娜里欧诺文以及暹逻(或十九世纪泰国)国王之间著名的爱情故事。
故事讲述了里欧诺文太太在抵达泰国之后,立即遭遇难以克服的障碍。她是个带着稚子的年轻寡妇,必须适应在传泰国社会中的地位,同时负责教育孟卡国王的五十八名子女。
《安娜与国王》改编自1944年出版的玛格丽特兰登(Margaret Landon)著作《安娜与暹罗王》。
1862年:安娜在新加坡教书。当时她守寡,育有一儿一女。在暹罗驻新加坡领事的推荐下,带着儿子路易赴暹罗,教导皇家子弟和女士英文,月薪100美元。
1867年:安娜赴美国度假,之后再也没有回暹罗。
1868年:蒙库王驾崩,15岁的朱拉隆功王子继位。
1870年:安娜已定居美国,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第一篇文章“在暹罗王宫的英国女教师”。之后陆续发表一系列文章。
1915年:安娜在加拿大蒙特里逝世。
1944年:玛格丽特·兰登出版《安娜与暹罗王》。
(2)关于泰国王室的电影叫什么扩展阅读:
“总是让人吃惊的是,有意义的时光总是只占生命的一小部分。经常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过去了。”“即使它照亮了未来,并让人无法忘记那个主人公。”“安娜,就是这样照亮了暹罗。”在影片结尾朱拉朗康王子这样独白。
英国妇女安娜受国王蒙空聘书前往暹罗做宫庭教师。由于东西方文化及各自性格上的差异,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安娜屡次欲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安娜获得了王室的认可并与国王蒙空互生情愫。
影片中安娜代表着西方文化,而她所处的暹罗人物环境则代表了东方文化,因此整部电影穿插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国王蒙空聘请安娜作为王族子弟的教师,让西方文化深入到宫廷内部,这一点足见蒙空学习西方的决心,也是安娜能够忍受文化冲突而留下来的支撑力量。毕竟安娜所教的是暹罗将来的继承人,而事实上,安娜的西方教育对朱拉朗康在他继位后所推行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安娜其人,充满了自由精神,是勇敢坚强的女性代表,也是智慧的人,令高高在上的国王蒙空也佩服的英国女人。
从这部电影中,不仅能够了解东方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而且可以从一系列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中认识到文化的差异冲突,也进一步认识到摒弃文化中心主义、消除文化歧视和偏见、对异文化的包容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⑶ 泰国有哪些不错的历史片
泰国的电影在中国的评价一直不高,不知道是历史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但有一部《暹罗王后》在中国还是表现不错的。
观赏感受
看这部电影是一个偶然,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是在一个无聊的下午躺在沙发上,一边咬着苹果,一边更换频道电视里画面飞快的闪现,直到暹罗王后片头出现之后,我被里面的画面吸引,才放弃了更换频道的打算。
观看这部电影首先要了解一下泰国的文化,这个片子我看过两遍,给人感觉非常的震撼,我知道的泰国电影在中国好评的没有几个,这部算是一个了。这部电影取景很美,把美丽的泰国拍摄的非常好,在刻画伟大女性的方面也比较独特,通过几个简单的事情就把一个伟大的泰国女性描绘得丰满与传神。公主在和别人面对爱情时,也和普通人一样在面对国家大义的时候作出了牺牲,泰国女性的善解人意和宽厚胸怀表露无遗。
⑷ 最近想了解泰国的历史,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泰国历史片推荐
泰国作为东南亚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一个国家,近些年拍摄了一系列历史题材电影,对宣传泰国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作为一个泰剧爱好者,我想推荐以下几部泰国历史片。
《烈血暹士1》(2000)——影片讲述了十八世纪暹罗军进犯大城王朝,一个小村庄的勇士们不畏牺牲,奋力抵抗。KunPan为了报仇以及夺回自己的爱人,向皇上请战。最后皇上同意他参战。为此,他以国家为重,把个人感情暂时放在一边。战后他平安归来,却发现自己昔日的爱人和自己的宿敌在一起。整部影片对战争场面的刻画,还是比较震撼的。但在第二部中,导演刻意模仿300勇士,叙事不算流畅,场面虽大但是看上去有劣质感。
《暹罗女王》(2001)——影片以16世纪中叶阿龙塔亚王国的女王素丽瑶泰的一生为中心,再现了泰国王室的故事。中世纪的泰国,诸侯林立,战乱纷纭,勇敢的皇后苏瑞为了国家和家人,披挂上阵与丈夫并肩作战,最后战死沙场。
《狼牙脩皇后》(2008)——这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电影。讲述了400年前,Pahung王子与海盗勾结叛变,企图夺取荷兰舰队的大炮,推翻兰卡苏女王政权,却不幸与荷兰舰队一同沉入汪洋。多年后叛军卷土归来,一名男子凭借能够与海底生物沟通的异能,左右了之后的战役。这部影片带有奇幻色彩,但是也算是泰国历史片中的精品了。
⑸ 周润发演的泰国国王的电影叫什么
安娜与国王 Anna and the King (1999)
导演: 安迪·坦纳特
编剧: Steve Meerson / Peter Krikes
主演: 朱迪·福斯特 / 周润发 / 白灵 / 汤姆·费尔顿/ Syed Alwi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泰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1999-12-17
片长: 148 分钟
又名: 安娜与暹罗王 / Anna / Anna et le roi
⑹ 《暹罗女王》剧情介绍
在一个被国王统治的土地上
在一个由战争主宰的世界里
那里有一位奇女子
她将抛弃所有传统
鼓励人民
保卫国家
十六世纪泰国暹罗王后素丽瑶泰的一生传奇,描述宫廷斗争与泰缅之战,一段精美华丽的史诗,神秘而梦幻,充满对古时端庄灵秀的遐想,婉转的竹器穿梭在其势如山的交响与号角之中,奇丽无比。庙宇与熏香,佛光与风情,高尚内敛的宅殿,永被膜拜的皇权,熠熠生光的金色饰品,连那温柔侧身的跪拜方式,都具有神秘的气质,这一切赋予这一片被蒸腾的土地无限美感,如此辉煌。少女好奇的眼,盛放的黄色含笑;君主桀傲的眼,漂亮的白色幼象;王子妃深邃的眼,澎湃的汹涌暗潮;王后的最后一眼,身后的无限慈悲。大象群的战争,包含了一切灾难。一个浓烈绵长的故事,一段不能忘记的风情。The Legend,起初的传奇,一个将血液融于国土的美人传说。这次是清脆徐缓的泰语,勾起前世回忆。
这是一部泰国历史上最富有雄心的电影,也是有史以来泰国投资最大的史诗巨片。本片无论从剧本、人员还是电影本身都充满了一种特别的贵族气质。影片由泰国皇室全额投资拍摄,并由泰国王子亲自执导,甚至部分参与演出的演员,其本身即是泰国贵族,“他们天生是成为国王(王后)的人,他们是在演他们自己”(导演语)。
在泰国人的心目中,素丽瑶泰决对算得上是一个英勇的皇后,在与缅甸的战争中,她与丈夫一起骑在大象上出征作战,最终为保卫国家而牺牲了自己,成为了后人景仰的民族英雄。但素丽瑶泰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她的勇御外敌,更在于她维持了整个国家的稳定。故事发生在距今约400年左右的大城府时代,影片采用了传统的直铺式叙事结构,自1528年起,至1549年止。在当时,暹罗还是一个小城邦,拉嘛锡帛狄国王统治着强大的南方联邦大城府,而他的堂弟亚锡塔雅国王,统治着北方的彭世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着很多地位不同的国王、王子、公主,大部分都彼此有着亲缘关系。素丽瑶泰就是这样的一个公主,为了避免国家分裂,她无奈与青梅竹马的恋人分开,嫁给了本性有点懦弱的王子。在之后的二十年里,她一直与丈夫风雨与共,不计荣辱,历经了多次政权变换。当整个国家面临被分裂的危急关头时,她又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成功了粉碎了裔颂王朝的复辟阴谋。
此外关于这部片子的时长,我看的是142分钟的北美版本。为了寻找185分钟的那个传说中的泰国版本,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几乎跑遍了成都大大小小的碟店,然而一无所获。在跑这些店子的同时,我才发现这部我认为在史诗类电影中堪称经典的《素丽瑶泰》居然……居然是如此冷门!而与它几乎同时放映、同样类型的印度宝莱坞大片《阿育王》则是到处都能轻易找到。唉……这是哪门子道理?难道真是因为《素丽瑶泰》的海报不够美型?还是阿育王在历史上够有名气?啊我真找不出什么原因了。如果仅仅是因为帅哥美女的缺乏或者是东南亚历史对大多数人确显生僻,你错过了这部影片,我不得不说这是你的遗憾了。我个人认为,就史诗片而言,《素丽瑶泰》和《阿育王》同样画面华丽、充满民族风情,但前者的内容却更为平实、生动,情节精辟、节奏明快。此外补充一句,不要看到海报就失望,《素丽瑶泰》里其实是有很多帅哥美女滴~而且是气质型的,十分耐看哦^0^
最后的话题:King Tabinshwehti 的扮演者 Suppakit Tangthatswasd
Suppakit Tangthatswasd as King Tabinshwehti
可能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扮演缅甸国王的Suppakit Tangthatswasd,是本片中我最为关注的演员。在之前我产生对缅甸历史的兴趣,便是因为他所扮演的角色——King Tabinshwehti(德彬瑞蒂,泰方在片中的翻译是King Hongsa)。一开始,德彬瑞蒂是出现在《明史》中,那时他还被我国的史籍记载为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莽瑞体”。当时的我学习历史,很是有点天朝上国的本位思想,“莽瑞体”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荒蛮夷国的首领,奸诈、狡猾,且极具侵略性。然后,一次看旅游杂志时,看到了关于仰光瑞大光塔的介绍,我意外于这位尚武帝王温情脉脉的一面。再到后来,无论是缅甸作家Leti Pantita U Maung Gyi充满诗意的小说《德彬瑞蒂》里的少年天子,还是在各种关于16世纪殖民活动的英文文献里提到的那位不畏外侮的民族英雄,Tabinshwehti都以多面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直到最近,我终于下定决心,把那段生涩的缅甸东吁王朝的历史较为系统地学习了一遍。我的头脑里才总算对这位帝王有了一个稍微整体些的认知。
然后再来看的这部《素丽瑶泰》。2003-SONY的版本。2001年片子刚上映时其实是看了预告,当时没看,便是因为觉得海报上没有很亮眼的人物(笑)。现在好歹是不会单纯因为没有帅哥美女,便放过一部好片了,于是重新补课。
Suppakit Tangthatswasd刚刚出现的时候还是很惊诧(气愤)了我一下。天哪我们的Tabinshwehti穿着浮华的衣服、脸上涂着白粉画着口红、坐在一群女人堆里用一副扭曲的面孔说话。我当时真是失望极了,心里想啊啊你泰国人真是小气,因为是敌国滴国王就一定要丑化么?这简直就是典型的打压对方抬高自己挖~不过,当我耐着性子看下去,那个一开始被我认为是严重丑化的国王渐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我看到了一位英明、果断、勇敢、富有行动力的缅甸年轻君主。也许有那么一点桀傲但绝不专断;也许有那么一点好色但绝不沉迷;也许有那么一点自恋但还没令人无法忍受……总之,随着影片的发展深入,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能够接受Suppakit Tangthatswasd所诠释的Tabinshwehti了。而当我更加细致地将影片看完第2遍以后,我已经认为,Suppakit Tangthatswasd给予了我们一个极为贴切并且鲜活生动的Tabinshwehti!不论是语气、神态、或者是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我都可以从中体会到导演的精心设定和布置。对于这位著名的邻国君主,泰国人倾注的精力甚至并不次于这部影片的主角——是的,这样的一部影片是能够当得起“严谨”二字,并且受人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