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亚洲电影 > 老马解读印度电影

老马解读印度电影

发布时间:2025-05-04 10:53:33

❶ 10年之后有什么电影可以称得上经典

这年头,什么样的电影都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大片。

好像只要有那么几个炫丽的镜头,就真成了大片一样。

只是可惜,就算吹成大片,照样口碑票房双扑街。

类似这样的画面,片中还有很多。

截图表现出来的,也不过万分之一。

建议大家去亲自看看,错过这样的好片,实在太可惜。

❷ 印度将翻拍《无间道》,你怎么看

原版[无间道]已是港片中毋庸置疑的经典。在2003年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无间道]获得15项提名,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7项大奖;在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无间道]有12项提名,最终斩获最佳影片等5项大奖。

❸ 5颗子弹影评

前,电影《五颗子弹》导演萧锋与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的一些青年专家学者及上海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举行影片座谈会,大家就《五颗子弹》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对这部影片的新突破给予积极评价。

孙渝峰(上海电影译制厂导演):这部电影使我想起曾经译制过的许多国外影片,比较而言,我觉得《五颗子弹》中的特技做的相当好。山洪、断桥等特技仅用了几千万就做得相当真实,美国电影中一个火山爆发就用掉一亿美金,《侏罗纪公园》作特技用掉了两亿美金,我们四千万就完成了这样一部电影,我感到中国电影相当有希望。另外,萧导演对电影的执著热爱,全身心投入电影事业中的这种精神让我非常感动。中国电影已经具备了走向世界的实力。这部电影绝对属于主旋律,因为它刻画的是人、人性,它讲述了人性的回归,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组成了这样一部电影租敬缓,我觉得非常成功。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成功之处就是他的演员,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冒着生命危险,吃苦耐劳,出色的诠释了这些角色。

整部片子艺术构思很好,人性刻画得也很到位,这是一部很成功的主旋律电影,有更深刻的含义,可以感化和教育那些犯罪的人。所以我们该为这部影片叫好,为萧导的执著精神叫好,为中国电影叫好。

陈立雄(影评人):二十几年前有一部影片《一个和八个》为我们描写出一个大写的“人”字,今天《五颗子弹》同样为我们展现了人性之美,展现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影片结构极具张力,用五颗子弹串起五个故事情节,每个情节都展示了一个“人”,张扬(blog)了人性。我们现在要拍影片,要拍人民大众的。为什么不可能有我们自己的大片呢?应该有这样一种张扬人性的大片来给我们弊模的观众看。

看我们讲述故事,也是看我们的导演如何去演绎故事。关于演员,刘佩琦就是我很欣赏的一位。从他过去的作品到现在,他完全摆脱了为演戏而演戏的感觉。就感觉他演的很像,不是一种高大全的人物。我们习惯于描写让他站在舞台的中央、银幕的中央,来表现他那种稿薯司法人员的公正。枪在他手上起到两个作用,一自卫。二,枪是对那些罪犯用的。但是在人性中,枪不是惟一的因素。唯一的因素是人性的张扬。最后他把枪含在嘴里,表现出了一种自信在强敌面前他,既是没有枪他也能把罪犯押送回去。而对这些罪犯来说,枪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但是最后,没有枪他们也回去了。

蓝怀恩(blog)(影评人):片名一打出来,我就被英文译名《Gun of Mercy》(仁枪)给吸引住了,整场在狱警老马押解三个犯人安全移监、伴随着洪水的近身威胁中,让人没有喘息空间,娱乐刺激的效果十足,但也难得的呈现戏剧张力之外的人文关怀,是值得回味的好片。正如北京师范大学 王一川教授评价说“这部影片把国家意志、社会稳定、人性颂扬,附以儒学的伦理精神,提炼出‘仁爱’的主题,在以往的同类影片中很少看到。”而警匪片兼灾难片确实是中国电影里,少见的重在通过情节宣扬人本,应该也是处处刀光剑影、血腥残斗,所谓“暴力美学”电影当道的反思范本。今后地球灾难不断毋庸置疑,惟有正念仁心才可能缓解之,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类似的电影,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观众看后还能丰富的讨论与赞叹。

从五颗子弹省思人际仁义,从洪流中省思道法自然,这部影片可以提供给我们的远远不止一个故事、一部戏而已!

张萌( blog)(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电影《五颗子弹》的叙述结构别具一格,每颗子弹引出一个故事,看来清新流畅。整部影片没有说教、没有强加的教诲,有的只是慢慢舒展开来的人性的张扬。从一开始警员的意外殉职,我们的心就开始跟着电影入戏,每打出一颗子弹,心中的纠葛就多了一点点,大家都在猜测、寻找着下一颗子弹何时出枪,每一次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当所有的人认为五颗子弹应该在归途中用尽的时候,最后一颗子弹成了观众心中最为牵挂的结点。第五颗,你在哪?谜底揭晓了——第五颗,含在了嘴里!电影结束了,留在每个人的心里的是久久都挥之不去的有关仁爱的回味。

桂兴华(上海文广集团文艺创作重大题材办公室主管):电影《五颗子弹》是一次长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人性的长征,第二个是题材的长征,第三个是资金的长征。关于人性的长征。《五颗子弹》的细节比较好,比如,其中的“谢”字,一个打火机等等。长征途中不断有悬念,这五个人能拉住我的注意力。关于题材的长征,全片没有一句豪言壮语。这就是主旋律!但是我认为,其中这个经济犯的角色,还可以推到更为极致。他有点还不够坏,要更狡诈更凶狠。要把马大爷搞得更为惨烈,最好要推的更为深远。关于资金的长征,导演身兼制片人。这其中的甘苦我们能够理解。我想这个电影肯定一片叫好。你是2008年的《一个和八个》!

徐约维(上海女作家、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我觉得一个好的影片,不要用主旋律或者是商业来定位。电影本来就是一种梦幻,好的文艺作品都是会打动我们内心的,打动我们最柔软的地方。我觉得这部影片做到了这点。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很好,是烟花爆炸那场戏。烟花是很绚烂的,这就给本来很闷的灾难片添加了一抹亮色。而且这个烟花爆炸给了后面的戏一个埋伏,后面飞机找到他们,以为是马大爷给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个是很好的。还一个很好的是,这个片子对白很少。我觉得我们的国产片对白实在是太多太烂。这个片子对白少,好处是,往往人与人之间是不靠语言,靠默契、靠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是小制作灾难片,那么对演员的演技就要求的非常高。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场合,如果要打动别人,必须要把自己的内心先掏出来,首先必须打动自己。但是那个经济犯,整体说来,他没让我进入角色。最好的是马大爷。经济犯,就好像他始终不在这个角色里。小偷还好一些,杀人犯是最打动我的。

李果(上海电影资料馆馆长) 中国电影的现状很艰难,在印度再穷的人也会走进电影院支持他们的国产电影,而中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气候。这部电影本身的主题很好,“心灵救赎,人性回归”。以前我们靠说教感化,但现在要向马大爷(影片中刘佩琦饰演的警察 )那样靠行动。主旋律不能狭义的理解,认为只有打仗和教育才是主旋律,一个能协调好法律与人情对立关系的好警察也应该是主旋律的内容。我认为,电影中,人物越少,人物个性越鲜明,个个都要精雕细琢,影片就越难拍摄 。《五颗子弹》仅有五个主人公,但个个都有极其鲜明的个性。这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虽然萧导的拍摄过程很孤独,很艰难,但我们相信你支持你,将中国的电影进行到底。

言爽(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观看过程中,几乎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深深地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为细节暗自叫好,从这个角度说来,这部影片算是一部较为出色的商业片。同时我也被影片中的人物所感动,被马大爷那种尊重生命,但又恪守职责的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应该就是主旋律所宣扬的,所以这部电影也应该是一部成功的主旋律影片,但是它没有说教,没有口号,只是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却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及对人性深刻的反思。纵观世界各国宣扬其自己信仰精神的电影,归根结底不过就是用故事讲述人性,这是一条正确的方向,虽然我们在技术、资金等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萧导这些电影人的执著努力下,中国电影的精彩明天指日可待。

❹ 根据事实改编的电影都有哪些

一、《猫鼠游戏》
斯皮尔伯格导演小李子主演,电影改编自FBI史上年龄最小的通缉犯费兰克的故事,17岁的Frank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反应速度,说谎不眨眼,高情商高智商高颜值(算是小李子的颜值巅峰时期),模仿能力超乎常人,先后乔装飞行员、医生、律师等社会上层人士。伪造学历,伪造钞票,每次都能在FBI的追捕下化险为夷,上演了一场上帝视角下的“猫捉老鼠”游戏。但也能从电影的处处细节里感受到年轻不知天高地厚的Frank身上也有我们自己的影子,面对漫长未来的到来显得措手不及,一味的挥霍时间逃避困难和惩罚,但与此同时责任也在开始朝你逼近。
二、《辩护人》
取自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当年身为律师为维护民主的正义,不惧凭一己之力去抗衡黑暗政治体系社会的故事。电影从主角(宋佑硕)努力考取税务律师开始,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改善自己的生活。刚开始的宋佑硕根本不会去关注社会上事情,他只关心赚了多少钱,房子要买在哪里。后来得知从前一直关照自己的大婶儿子被叛为“左翼”抓走,宋佑硕才开始感受到社会体系正在倾斜,一种危机感直击心头:“想让我的孩子们不要生活在因为这种荒唐的事踩刹车的时代。”放弃闲适的小资生活,走上为民主自由而战困难重重的道路。电影最后宋佑硕发自肺腑讲出“国家和人民”关系的那段证词,令人振奋,就像网友说的“要是在影院看到这我会起来鼓掌。”
三、《我不是药神》
去年华语电影的登峰造极之作啊,多少人在电影院哭的鼻涕横流……改编自一位患有白血病的企业家陆勇的故事,02年的时候中国当时买一瓶“格列卫”价格要比黄金还贵几十倍,一个月就得下来就花费了几十万。当时家境贫困的人一旦患上这种病,吃不起药只有等死。电影和现实事件也如出一辙,暴露了当年中国医疗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开始拍这种反应社会问题的电影,虽然和韩片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但也算是中国电影正在一步步的前进,未来可期。
四、《绿皮书》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电影主要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会存在严重的种族问题,越往南种族歧视越严重,虽然“绿皮书”在电影中几乎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在当年绿皮书是一本专门为黑人写的一本旅游指南,书中收录了黑人可以进入的场所地址。影片中的黑人钢琴家雪利看似有着让当时许多人羡慕的生活,因为自己种族问题一直备受社会的歧视,加之当时很多黑人饱受贫穷,雪利却住着豪宅和其他黑人格格不入,他似乎是一个被黑白两边排挤的“异类”。种族歧视虽是一个很尖锐的话题,但在《绿皮书》这部电影中,雪利和白人司机托尼南下巡演这一事件展开,从刚开始的矛盾不断到后来的两人逐渐放下偏见,整部电影显得轻松幽默还带有些许温馨,看完让人不住的回味。

阅读全文

与老马解读印度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产电影男星排行榜2015 浏览:766
俄罗斯与美国核战争电影最新 浏览:897
儿童看的电影推荐励志电影 浏览:395
好看丛林冒险电影大全 浏览:750
韩国野人恐怖电影推荐 浏览:11
怪物电影韩国2018在线观看 浏览:906
国产3D电影哪吒 浏览:476
中国2018年好看的电影 浏览:106
有僵尸狗的动画电影 浏览:941
新晃国际电影院电影 浏览:75
超好看电影动漫热血 浏览:279
解毒电影推荐 浏览:891
爱奇艺提出网络大电影 浏览:388
绝密档案电影插曲迷失世界 浏览:257
印度电影恶魔学生失踪 浏览:871
余文乐港台爱情电影 浏览:974
美国电影女特工变骗 浏览:385
男颜值高的爱情电影 浏览:80
有关舞蹈的电影动漫 浏览:84
日本变态电影将一家人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