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在长城的比武
电影的名字叫 长城大决战
导演:张宁 吕小龙
主演:于海 马征 鹿村泰祥 羊立新 吕小龙
编剧:孟海鹏 金马编剧小组
上映:1988年
类型:剧情片
颜色:彩色
地区:中国大陆
剧情介绍: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武林志士华志强在母亲惨遭日军杀害后,他与恋人张小叶逃离故土。途中,两人失散。小叶逃至北平,避难于姨夫魏辛家里。魏辛早已不好汉奸,在坂田手下任翻译。坂田公开的身份是使馆外交官,实质则为日本的间谍,他专事组织绑架、暗杀我抗日志士的罪恶活动。此时,坂田特意安排其子、日本武士小次郎来到北平,与中华武馆杨馆长比武,妄想借此机会征服中华武术界。但坂田深知杨馆长武功高强,遂暗派杀手在芦沟桥上行刺。幸亏乔装车夫的华志强相救,杨馆长才安危脱险。小次郎对父亲的作法十分不满,他要以公平比武的方式打败杨馆长。坂田无奈下只得派魏辛到武术馆下战书,约定第二天比武决胜负。次日,中日双方在天坛摆开擂台,进行一场生死的较量。杨馆长武功超群,小次郎只有招架之功,尔后,杨馆长佯装失手,鸣锣收兵。是夜,坂田终于毒死杨馆长。正当坂田在公馆内举杯庆贺时,华志强突然闯进来为师傅报仇。坂田举枪欲杀死华志强,被小次郎阻止。小次郎要与华志强单独决斗,然而,交手只几个回合就被华志强击败。小次郎面含羞愧决意回国去苦练忍术,待来日再与华志强一决输赢。坂田为了报复,唆使忍者去砸了中华武馆,华志强拼搏逃出,又被忍者追杀至黄河岸边。他情急下毅然跳入黄河,被船家女虎妞搭救脱险。华志强从此在黄河的激流中,练就出一身绝技。不久,小次郎重返中国。他们在黄河边相见,两个约定9月18日以长城为擂台,一决雌雄。小次郎运用忍术,步步紧逼华志强。而华志强怀着低外侮、抗强暴的决心,凭借中华武功的绝技,终于打败了小次郎。这时,坂田突然下了毒手,华志强倒在坂田的枪口下,而象征中华民族脊骨的长城,巍然挺立。
B. 中国人必看的十大抗战电影
中国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繁多,其中不乏制作精良的经典之作。以下十部电影,无论是历史的真实再现,还是艺术的精湛表达,都是中国观众不可错过的抗战故事。
1. 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以9.3的豆瓣高分,讲述了一个村子与日本俘虏的冲突,展现了姜文导演的卓越才华,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2. 大捷:这部影片以8.6的评分,呈现了二十三路军英勇抵抗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与勇气。
3. 血战台儿庄:以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艺术风格独特,演员塑造逼真,是中国抗战电影中的瑰宝。
4. 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小说,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的爱恨交织。
5. 战争子午线:讲述了1942年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八路军的英勇事迹。
6. 地道战:经典老电影,展示了中国人民利用地道战智胜敌人的智慧。
7. 巧奔妙逃:轻松幽默的同时,传递出抗日的决心和勇气。
8. 紫日:以战争背景下的人性探讨,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和平的珍贵。
9. 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展现人性光辉与悲壮的生死抉择。
10. 八佰:聚焦淞沪会战,描绘了战士们的英勇和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复杂情感。
这些电影,无论是历史的印记,还是人性的剖析,都是中国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值得每一位观众深入了解和回味。
C.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管虎执导的战争片《八佰》是全球第三部、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影片已于8月21日正式公映。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抗击外敌浴血奋战的故事。《八佰》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导演强调:“战争中的人的个体体验是最重要的,我更关注人。”影片聚焦战争中的“小人物”,他们不仅是普通一兵,也是中国人,在残酷战争的面前,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惊慌、绝望,但是战争也激发了他们的血性,他们用最英勇的行动来抗击外敌,即使过去70余年,“八百壮士”也依旧值得记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导演管虎给了每个主要人物足够的戏份空间,所以大部分角色都立体、丰满、真实。姜武饰演的老铁一开始外强中干,只知道逃命,但是经过几场战斗下来,他经历了生死,也看到其他战友的无所畏惧,他被感动了,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英勇,这样的人物前后反差巨大,但合情合理,但也必须是发生在战场这样的极端环境中。欧豪饰演的端午,这个人物的成长就更有层次,一开始就是个少不更事的人,别说打仗,打架怕是也经过的不多。初入四行仓库的恐惧不言而喻,但是几场战斗下来,以及山东兵(李晨饰)的帮助和影响,端午的血性被唤醒,逐渐成长为一名勇猛的战士。
D. 问一部电影 一部关于战争是一个中国人 一个女日本留学生 还有一俄国还是美国的女战士的电影,十分感动的
《紫日》
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法西斯所杀害。悲忿的杨玉福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部分,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导演冯小宁在他的“战争与和平”系列作品的收山之作《紫日》(原名《紫太阳》)中,运用其个性化的镜头语言所讲述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命运被战争连在一起的三个人的生死经历,揭示了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主题: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降临灾难。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这一主题贯穿于影片始终。我个人认为,《紫日》体现了冯小宁艺术创作新的提升与突破。同以往他的作品相比较,《紫日》更多的是用镜头语言与观众交流。冯小宁的镜头是浪漫抒情的:影片中那一望无际、饱含大自然韵致的北国林莽;有着童话般迷人景色的白桦林;闪烁着金色阳光的河流;浸透着瑰丽色彩的落日,无不展现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令人神驰心醉。冯小宁的镜头又是直面残酷的:他用浓烈深沉的影调展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用长镜头追逐着铺天盖地吞没绿野生机的火海画面;用冷峻的目光摄录法西斯刽子手惨绝人寰的暴行。在《紫日》中,冯小宁的镜头表述尤其细腻传神:故事里中、日、俄三个语言不通,相互对立的角色之间从被动地互相依靠到主动、真诚地相助与沟通,这一曲折的心路历程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眼神、表情、举止、行动等一系列细腻生动的镜头语言进行表述。而这部影片能让观众“坐得下去看完”并难以忘怀的最重要因素更在于编导用镜头讲述的故事是引人入胜的:影片的情节在跌宕起伏中延伸和发展,片中三位主人公于茫茫林海中逃亡的生死经历,他们所遭遇的枪林弹雨、沼泽、猛兽、山火和种种可能突降的灾难,紧紧牵动着观众的视线与情感。而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冯小宁始终以实现“感人”的艺术效果为创作基点,为此,他调动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包括音乐、音响、画面、色彩、光影,以达到情景交融的感人效果。
E. 有没有兄弟介绍几部日本人拍摄的关于日本侵华方面的电影啊
日本人拍摄的《日本鬼子》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它不仅在日本国内获得了认可,还赢得了国际大奖。这部电影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日本侵华期间的暴行。虽然在日本国内面临一定的抵制,但这部电影仍然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日本鬼子》中,有14名日本老兵亲自讲述了他们在1931年至1945年间犯下的罪行。这些镜头令人震撼,其中包括一名老兵承认亲手杀害了328名中国人,以及另一名前陆军军士描述将婴儿扔进火堆并大笑的情景。这些真实的故事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日本的侵略行为。
这部电影的首映式在日本东京的一家艺术影院举行,观众约70人。他们对这部电影反应各异,但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部电影不仅揭示了历史真相,还引发了人们对战争责任和国际关系的思考。
此外,《日本鬼子》还揭露了日本军队在侵华期间的其他暴行,如强奸、抢掠和烹食人肉等。这些故事令人不寒而栗,但也提醒人们历史的记忆不容忽视。
在日本国内,制作这样一部深刻反省日本侵略历史的纪录片需要极大的勇气。尽管在日本国内受到冷遇,但《日本鬼子》在海外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慕尼黑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大奖和特罗尔国际电影节银海豚奖。这部电影的成功表明,真实的历史故事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触动人心并引发全球的关注。
F. 求一些90年代讲述日本侵华的电视剧或者电影
有一部非常感人的日本描写侵华战争的电视剧,是真人真事。
《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帝》。为什么说是侵华,因为电视剧的时代是二战的东北满洲。为什么说真实,因为主角原型是溥仪的亲弟弟溥杰和他的日本太太嵯峨浩。为什么说感人,因为溥杰和嵯峨浩虽然是政治婚姻,但结婚后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后来日本战败,溥杰和溥仪在逃亡时被苏军俘虏,嵯峨浩被关东军特工救回日本。溥杰被送进战犯监狱,十多年时间溥杰和嵯峨浩是分离的,但是双方都没有放弃,一直等到1960年溥杰第二批特赦,不久,妻子嵯峨浩从日本回到他身边夫妻团聚。并且一直定居在北京,没有回日本。
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嵯峨浩在日本期间,于长女去世后的1958年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自传《流浪的王妃》,并多次再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1987年6月20日,嵯峨浩因肾病,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