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观看《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辛亥革命》《我的1919》五部剧的最佳观看顺序是什么
按照历史发生顺序排列:《辛亥革命》、《建党伟业》、《我的1919》、《建军大业》、《建国大业》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张黎和成龙执导,赵文瑄、李冰冰、陈冲、孙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战争片。
该片讲述了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的故事。该片于2011年9月23日在中国内地公映。
2、《建党伟业》
《建党伟业》(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由韩三平、黄建新执导(海外部分由李少红执导,五四时期部分由陆川执导,战争场面由沈东执导),由刘烨、陈坤、张嘉译、冯远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该片于2011年6月15日在中国大陆正式公映。最终票房约为4.12亿元人民币。
3、《建军大业》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片。由刘伟强执导,韩三平担任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黄建新监制,刘烨、朱亚文、黄志忠、王景春、欧豪、刘昊然、马天宇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影片于2017年7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8月3日在中国香港及澳门上映。2018年6月22日,被颁“脏烟灰缸奖”。
4、《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
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5、《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是由韩三平、黄建新担任总制片人并执导,唐国强、张国立、许晴、刘劲、陈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09年9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贰』 电视剧外交风云讲的什么
《外交风云》以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以邓小平访美及中英香港回归谈判为终点,主要记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外交事业上的杰出贡献,他们以超高的外交战略思想,灵活的外交技巧,独有的外交风格,超人的天赋才华,为新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崇高的国际地位。该剧全方位展现了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访非、恢复联合国席位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展现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艰难曲折。
『叁』 陈道明扮演的外交官是哪部电影
《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
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剧情简介:
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被战火蹂躏的欧洲尚未恢复元气,旨在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和奠定和平基础的巴黎和会准备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时任驻美公使、全权代表顾维钧(陈道明饰)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
然而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列强意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大环境下,中国代表团人数遭到削减、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
『肆』 爱国电影有哪些
爱国电影有《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黄河绝恋》等。
《湄公河行动》主要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该片由林超贤编剧并执导,张涵予、彭于晏、冯文娟等主演,于2016年9月30日上映。
『伍』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2000字
它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这一事件为创作背景,以“从个人角度回顾历史”的纪实性叙事手法,从全新视角还原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同时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作为中国的外交大使顾维钧等人为此发声,并且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这是在近代国际外交风云中,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维护自己的利益。
通过这部影片,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也领悟了“弱国无外交”这一真理。
顾维钧,27岁出任驻美国公使,是当时最年轻的外交使节。1919年,他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出席和会。在会议上,他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坚决的态度,流利的口才,有力的论辩,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但日本凭着自己强大的势力威胁和会主席,这是何等的无耻。而英、美、法三国,不顾中国代表的强烈抗议,仍然宣布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切权益。中国人民运动不断涌起,顾维钧等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中国政府却要求签字。中国政府的腐败妥协令中国人民愤怒,也令顾维钧愤怒。最后,顾维钧只说了句“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天”,转身走了,拒绝签字。
还记得在这部影片中,由陈道明饰演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他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充分地表明了中国的态度。看完了这些我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在心里一百次的默念着:我愿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即使让我倒在血泊中,我也毫无怨言。
『陆』 有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电影有哪些谢谢。。。
《我的1919》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独立强硬面对列强的恶劣行径 提出公平和理的外交理念
『柒』 《外交风云》催泪神剧,片中最触人心弦的四个片段,你哭了吗
《外交风云》是导演为了庆祝祖国建国70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剧,这部剧是从1949年开始描述的,主要介绍了中国在建立新中国之后的外交事业的发展,那一段的历史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是不能够被忘记的,这一段历史被翻拍成电视剧,让我们这一代人看到,内心有很大的感触,所以这部电视剧被称为催泪神剧,其中有最触人心弦的四个片段,你哭了吗?
每次看到有关红军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心中都会禁不住的产生一种自豪骄傲的感觉,因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因为中国的强大而感到骄傲。他们为中国付出的努力,我们不会忘记,我们这一辈人会照着他们留下来的目标,奋力拼搏。
『捌』 陈道明主演的那部他参加巴黎和会的那部电影叫什么
片名是:《我的1919》
1999年摄制, 彩色宽银幕, 100分钟
内容简介:
影片描写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本片获1999年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男演员奖,获2000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部感人肺腑的历史名片……
编剧 黄丹 唐娄彝
导演 黄健中
摄影 张中平
美术 李瑶
录音 章文 刘燕
作曲 许舒亚
制片主任 王中军
主演 陈道明 许晴 何政军 修宗迪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
《我的1919》———顾维钧的悲哀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顾维钧无疑是片中最耀眼的人物,作为一名年轻的外交官,他勇敢,机智,才华横溢,具有极强的爱国情感,他为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倾尽了全力。面对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待客的无礼,他表现得不卑不亢,严肃而自信,得到了对方的尊重;在巴黎和会的发言中,他机智地利用日本代表的一个怀表痛斥日本帝国主义强占山东的强盗行为,这更是轰动了整个巴黎;而在日本代表的威逼利诱下,他表现出了极大的蔑视,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可是,顾维钧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他的政府让他悲哀,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只是在想着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他领导的北洋政府,腐败无能,胆怯懦弱,早已把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抛到一边。顾维钧这边还在义正词严,据理力争,那一头却一封封电报催着要代表团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我在想,当他接到这一封封要命的电报时,是多么的心灰意冷。
他的同事让他悲哀。同样是外交官,同样是谈判代表,他的同事却害怕承担责任,没有人敢出席会议,出席会议也不敢发言,都把重担往顾维钧身上推,而当顾维钧的演讲取得成功时,又指责他“耍小伎俩,非大国风范”,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嫉妒,和这样的同事共事,让他是多么寒心。
而我认为,顾维钧最大的悲哀是来自国人对他的误解。在整个巴黎和会中,他为中国的利益殚精竭虑,花费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他比任何人都辛苦,比任何人都累,中国外交的失败绝不是他的责任。可是同胞却不理解。他们聚在他的住所,责问他,辱骂他。当为中国付出全力的他听到别人叫他“卖国贼”时,我能感觉到他的心在流泪,在滴血。
顾维钧是强大的,强大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高尚的灵魂,然而他又是孤独的,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环境中,他孤立无援,他无法抗拒那些强权。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留在了中国的外交史册上,他也将留在今天中国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