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逃離魔窟的影片評價
自從看過了木城幸人的漫畫《銃夢》以後,未來這種概念忽然就在我腦子里偏離了軌道,我開始對那些下水道旁邊蠅營狗苟的人生投以關注,也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某一天在酸雨中骨肉消融。但更害怕的,可能還是那些充滿高科技含量的廢銅爛鐵底下,人性不可避免的缺席。很久以後,這些產自金屬,卻指向花鳥魚蟲的情結有了個名詞概括,叫做末世。這也算是個無奈的詞彙,既然在陰濕的角落裡蘑菇和青苔可以爭奇斗艷,那又有什麼必要對冰涼金屬包裹的心臟發霉而大驚小怪呢。
而這一次,因為山口洋輝的《逃離魔窟》,那些灰燼般的感觸又彌漫起來,蕭瑟,晦暗卻又溫熱、粘濕。這是一出關於生存的鬧劇,在一個特定的封閉環境里,人們共同面臨的危險使人性的惡迫不及待的開始裸奔,面對外敵的軟弱和對同類的麻木殘忍對比鮮明。但卻並不是另一部《蠅王》,至少在戈爾丁的荒島上,秩序和混沌涇渭分明,而山口洋輝的鏡頭之下卻沒有一個健康人。這種病態有來自心理的疾症,更多則是源自信仰缺失導致的慾望橫流。
日本的文化里對毀滅向來充滿著一種復雜的情愫,而且這種情結在長期耳口相授的輪轉里,已經習慣被一種漫畫式的誇張手法來表現,生怕不能理解似的。好在這次山口洋輝切入得還算巧妙,沒有落入巢臼。在敘事手法上,女主角身兼二職,一邊做自己角色該做的事,一邊用自己的超能力連綴著故事。其實故事倒不算是怎麼復雜,只是要能這么巧妙的串起來就要些心思了。女主角一次次的用超能力窺視著電梯里乘客們骯臟的過去,自己也被這個窒息環境引發出不堪的回憶所折磨,當她最終為了生存不得不開槍以後,卻遭到了自以為是同伴的背叛。家庭暴力、弒親、販制毒品、強暴、虐殺,種種意相在電影中欲蓋彌彰的閃現著,使得電影的基調散發出破敗的屍臭。
從主題上說,這類題材基本上是講不出什麼光輝的人生哲理的,在沒有信念的世界裡,不論人生已經如何殘破,生存就是最終目的,盡管存在或許沒有任何喜悅可言,但就是為了這僅存的實感,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去交換,這是多麼寂寞的世界。所以當女主角最終被洗了腦,流放到世界邊緣的時候,終於有衰草的氣息撲面而來,這或許才是逃離魔窟的意義。很明顯,導演對充當訓導者的角色感到滑稽,影片希望做到的,只是一次對各種人物的臨摹和展覽,因此更注重的是對氛圍的營造以及人物本身狀態的刻畫。另外就是著墨於現實和幻境交疊造成的恍惚中。《逃離魔窟》應該算是比較出色的CULT片,這種陰郁的題材本身已經很CULT,而且導演在其中安排那些噱頭的出場也很是抬色。各種著裝奇怪的乘客,怪誕的舉止,還有惡心的電子玩具,當然也少不了那些鮮血淋漓,生人迴避的特寫,相信山口洋輝這個名字已經能在觀眾中達到了過目難忘的效果了吧。
說實話,從導演開始,影片的一干創作人員都不是熟臉,但是對主題的把握力度卻是相當有功底的。能夠把看似閉塞的環境進行了投射,同時也保證了敘事的緊湊和影片節奏的迫力。另一方面,影片的服裝、美術設定不能不好好說一說。個中人物一登場就顯出了一種很俗氣的艷麗,道具、服飾從色彩到款式都在鑲嵌的科技感背後流露出上世紀4,50年代的風情,這也是大多數末世題材念念不忘的一個時代,戰後經濟的高速發展,中產文化的上位,精神空虛以及聲光紙醉的生活造就了那種泡沫般病態的誇張而華麗的風格。雖然一去不返,但還是如同風塵里搖曳的淚水一般,引得各路傷春悲秋的遺少趨之若鶩。一直以來,在游戲、電影里的這些復古風格的科技產品,總像是要削弱過分金屬化帶來的疏遠距離,卻又如同恥辱柱一般時刻提醒著人們未來世界裡人性的涼薄。在這種背景下,影片中的角色基本上都具有一種潮濕而滑膩的邪惡感覺,配合著導演不張揚的黑色幽默,看起來有些怪異。只是不知道幹嘛非要讓這么一個一臉疲憊、眼袋明顯的女主角穿著水手服學生裝演出,這和演技無關,但依然有著奇異的不協調感覺,盡管女主角實際年齡不過20歲。
對日本的大部分音樂向來都不是很看得上,然而這次的OST倒是值得稱贊的,一開始就是張力十足的TRANCE和BREAKBEAT充斥在昏暗的世界裡,而當危機出沒以後,不和諧的古典弦樂搭配不安的氛圍音效,凸現主題的壓抑和恐慌,一直演變到高潮大玩電子噪音。單是聽一聽OST也是很有樂趣的,音樂自身的起伏跌宕就充滿懸念。人物在電影里的聲效出現得像SAMPLE一樣搭調,誇一句水乳交融倒也不為過分。
拿毀滅做賣點的電影不少,能拍出意思的卻不多。從素質上說,《逃離魔窟》顯然比《再造人卡辛》那種超長MV強的不是一點半點,至少能讓人從心裡不舒服,感受得到震動,也沒有陳詞濫調的說教。或許我們都對不可知的未來充滿著好奇,但是卻總想規避一些已經知道不能逃避的不安,未來如果真的壞到這個地步,還值得人類耗盡心血而奮斗嗎。面對這么殘酷的畫面,我們大概只能安慰自己,至少被貼上標簽的壞人還都不算得壞到底的。
㈡ 迷離色彩的《逃離魔窟》,日式風格的《東瀛鬼咒》,哪個更驚悚
一般來說日本恐怖片的另類風格和東方色彩,以及依賴故事和角色來製造心理恐怖的方式,大大有別於好萊塢依靠特效和血腥的手法。今天得心電影帶大家欣賞的是充滿迷離色彩的《逃離魔窟》,還有日式段落鬼故事套路的《東瀛鬼咒》,一段一段地都不太長,可是偏偏是這樣才顯得創意十足,是有意念的故事。
其實這不是一部恐怖片,末日,陰暗,詭秘,說到底還是在講人性,密室與異度空間的想法也足夠引人思索,最後世界的盡頭結束得灰常耐人尋味,除去不必要的血腥,懸疑味道與黑色驚悚味兒都足。日本的Cult與歐美不同在於不僅可以過眼癮,而且能和人性中Cult的潛層相呼應,勾引觀者對Cult慾望。被放逐的最黑暗的零層竟是我們的世界,逃離魔窟來到人間煉獄,絕妙的諷刺!
㈢ 求一個日本恐怖片的名字
記得01年第一次在網吧通宵看的就是午夜凶鈴當時寒冬倘大的網吧也就七八個人在上網那種場景那種音樂看得我冷汗直流渾身顫抖此後三年再也不敢看日本恐怖片花了很長時間才走出陰影
㈣ 舒淇演孕婦電梯看見另一個孕婦生孩子女鬼投胎叫啥電影
李心潔的《見鬼》 裡面有電梯里的鬼老頭
舒淇的《見鬼2》 同樣的也是在電梯里見到女鬼
河智苑的《鬼鈴》 一開始就是女子陷入電梯里的鬼
日本的《東瀛鬼咒》 第三個故事名字忘記了 就是一個男人在電梯里與鬼同坐的故事
《鬼來電》系列 尤其是第三部 老師在電梯里被美美子殺死
《死神來了2》女人在電梯里被絞死
《咒怨》系列 TOSHIO小鬼常常會出現在電梯里 離你越來越近
《車靈》 地鐵里的怪物殺人
《午夜食人列車》 神秘的屠夫殺人事件
《突然有一天》系列--《2月十四》、《第四層》皆有電梯的恐怖橋段
《地鐵驚魂》
《OFFICE有鬼》 電梯里的遇見鬼(在你頭上陰笑的望著你哦~)
香港早期鬼片《二月又十四》 《凶周刊》等電梯橋段頗多
另外其實基本大多數的鬼片或者恐怖片都會以電梯和地鐵站作為恐怖的噱頭,一個是密閉的狹小空間,一個是地底的黑暗世界,都容易引起人內心的極度恐慌。
樓主說的《電梯驚魂》,有部日本電影《逃離魔窟》的別名也是《電梯驚魂》
這部血腥的驚險片講的是未來世界發生的一場嗜血狂熱,那時電梯和穿梭機不僅能從一層樓到另一層,還能從一個鎮到另一個。在途中,他們陷入了一場危險的游戲,要他們互相搏鬥,只有最強的人可以活著出去。登場游戲的是兩個,帶著兩個強奸犯,他們馬上就會明白生存的真正含義 。
㈤ 逃離魔窟,日本電影的下載地址,謝謝
逃離魔窟迅雷下載:
http://movie.gougou.com/search?search=%e9%80%83%e7%a6%bb%e9%ad%94%e7%aa%9f&id=10000000
㈥ 告訴我日本電影《逃離魔窟》(Gushanobinme)所有演員名字
所有演員:
演員 角色
Luchino Fujisaki ... Luchino Fujisaki (as Rukino Fujisaki)
Yoshiichi Kawada ... Icumavon Inagaki
Ryôsuke Koshiba ... Calsuchemof Mitarai
Kae Minami ... Alamocia Nakaji
Yuuka Nakabô ... Miyako Ololonga Tanaka
Ikuma Saisho ... Viblio Sawatsukumori
Yuuna Sotohara ... Calvona Shimokitazawa
Toshiko Sunamura ... Fimarli Shimokitazawa
Yuuko Takarada ... Ninalada Mochiki
Masato Tsujioka ... Nocosh Utsunomiya
Hisashi Ueno ... Dolid Okita
Keisuke Urushizaki ... Zitacock Obitani
Takahiko Watanabe ... Tolioros Takayama
Kôji Yokokawa ... Calpico Teranouchi
1. 盧契諾·藤崎 Luchino Fujisaki 女
出生於1981年1月5日,日本福岡
2. 川田Yoshiichi 男
3. 小柴 Ryôsuke 男
出生於1977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