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日電影有哪些
一、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正如後期發行方所說,這曾經是一部感 動了全中 國 八零後的台 灣故事電影。「世 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當成年的小主人公小強,在已經失去了記憶的媽媽面前,再次哼唱這首歌曲時,媽媽逐漸的被喚醒,當喊出了小強的名字時,我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情不自禁的被劇情所感動。記得那時的電影院里,已經是哭聲一片。
有媽的地方就是家,剛剛陪伴母親過完母親節的各位值友,不知對這句話有何感觸,看到這里,不妨在年邁的父母打個電話,報一聲平安。
二、電影《地道 戰》
地道 戰可是一部老電影了,是60年代出品的經典電影,在伍喊汪父母的小時候就看過。講述的是在抗 日 戰 爭年代,河 北冀 中人 民在黨 的領 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 戰的形式打 擊日 本 侵 略 者故事。高 家 庄的人民在書 記高老忠和民 兵連 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各家的炕洞和地窖相互挖通,串聯起來,和侵 略 者做斗爭。
侵 略 者山田我至今印象深刻, 活靈活現的表演,在兒時簡直就是我找樂趣的頭號形象人物。當影片最終為老忠叔報 仇,戰 勝侵 略 者的時候,兒時的內心又是何等的高興。人 民的力量是無窮的,這話現在想想仍然沒毛 病。與現在的抗 日 神 劇比較起來,那個年代的電影真的很好看,記得那個時候的每個周末的上午,央 視 頻道都要播放一部抗 戰電影,幾個小夥伴坐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看著抗 戰電影,遇到好人被 害的鏡頭,大家心都懸在一起,最 終戰 勝敵 人,取得勝利的時候,大家又哈哈大笑。
三、電影《小 兵張嘎》
電影小 兵張嘎可謂是80後小時候的談資,可謂家喻戶曉,無人不知。故事也發生在河 北 省,在白 洋 淀地 區。當時還是小孩子的嘎子目睹了奶奶被鬼 子 兵 殘 忍的殺 害了,憤 怒的張嘎子立志要為奶奶報 仇雪 恨 ,自己來到了縣 城要找隊 伍,參 軍。當遇到了隊伍上的排 長時,嘎子竟然將排長 誤認為是漢 奸,鬧出了好多笑話。
機 靈的嘎子在一次「戰 斗」中,繳 獲了一支真傢伙——手 槍!嘎子怕手 槍被隊長收 走,就爬樹把槍藏到了鳥窩里……影片中的張嘎調 皮搗 蛋,又不乏機 智幽 默,在經過了重重考驗和無數艱難險 阻,乃至生命危 險腔仔,最終張嘎成滲蘆長為了一名合格的八 路 軍 偵 查 員。
❷ 關於抗日的電影
比較好的抗日電影
《捍衛者》根據真實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改編,講述的就是這一段發生在上海寶山的悲壯歷史。
《八佰》則更多描繪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但並未全然按照史實,而是進行了一定的加工。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選擇以中為主、以日為輔的雙重視角。影片劇情並沒有峰迴路轉,只是平直地表現了這一場人類災難的開始、發展、高潮、結束。
《破襲戰》 影片以抗戰期間的百團大戰為背景,講述了太行軍民在正太鐵路上破壞襲擊日本侵略者交通運輸戰線、攔截毀滅軍用物資的驚險故事。是《地雷戰》《地道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黃橋決戰》 影片講述,抗戰期間為了把抗戰根據地連成一片,開展了諸多的軍事行動,全片以黃橋為決戰,以七千人的部隊粉碎了敵人十萬人的進攻,贏得了黃橋決戰。
《偵察兵》 影片講述了我軍偵查兵深入敵後偵查,與敵人進行交鋒,運用自己的聰明勇敢,果斷不怕犧牲的精神,完美的完成偵查任務並順利返回的緊張過程。
《突破烏江》 影片講述紅軍第一方面軍來到貴州境內烏江岸邊,准備突破烏江。但由於水深並且水流湍急,敵人的火力猛,未能成功,在百姓幫助下和戰士們的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下,使部隊順利上岸。艱難的完成了任務,成功為大部隊的到來掃清了障礙。
❸ 找一部抗戰電影
根據你提供的情節描述,這很可能是1990年代經典的抗戰電影《沖鋒車孝猜》。該電影螞慎顫描述了敵後抗日游擊隊員林子祥率領的小分隊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遭遇日本軍隊的圍剿,最終被迫沖鋒車悶敗坑陣地,與日軍展開激烈的戰斗。林子祥在戰斗中身上帶著手雷,最後與日軍同歸於盡。影片中確實有描述他只有幾發子彈和掏出手雷的情節。
❹ 抗日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1、《紫日》- 抗日戰爭末期(中國) :
《集結號》是一部由馮小剛執導,張涵予、王寶強、廖凡等主演的傳記、歷史、劇情類型的電影,於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
2008年,張涵予憑借該片獲得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劉恆憑借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09年,該片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同年,該片獲得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馮小剛憑借該片獲得最佳導演獎,呂樂憑借該片獲得最佳攝影獎,王黎光憑借該片獲得最佳音樂獎。
❺ 抗日題材的電影還有哪些
1、小兵張嘎: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
❻ 抗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2021
2021年抗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1、風聲
廚子戲子痞子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抗日劇,故事發生在一個日本料理店,這里有幾個不同命運的人,機緣巧合碰到了一起,發生了有趣的故事。
❼ 五部最好看的抗日電影是什麼
有以下這些:
1、《亮劍》
《亮劍》是由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陳健、張前執導,都梁、江奇濤編劇,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聯袂主演的戰爭題材劇。
該劇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
該劇於2005年9月12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❽ 十大必看抗戰電影
十大必看抗戰電影如下:
1.《紫日》2001。
豆瓣評分:8.2。
《紫日》沒有以往抗戰電影的強烈主觀性,從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視角講述故事。
二戰即將結束時,忠厚老實的中國老百姓楊玉福被蘇聯紅軍從日本人的屠刀下救出。向後方轉移的路上,蘇軍誤入日軍軍營,一場激戰過後,楊玉福和女軍醫娜佳逃進林區,碰上與日軍失散的少女秋葉子。
茫茫林區里,語言不通的三人經過一系列磨難,漸漸產生情誼,秋葉子意識到自己之前行為的荒謬,展露出純真一面。然而,歡笑只是暫時,戰爭並沒將他們遺忘,悲劇在不久後發生。
2.《我的上高》2017。
豆瓣評分:8.0。
電影《我的上高》以上高會戰為背景,再現了上高會戰時期,上高普通民眾支援抗戰、痛擊日本侵略者的一段感人故事。聞名中外的「上高會戰」又稱「上高戰役」或「錦江會戰」,被稱為是上世紀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3.《天若有情3烽火佳人》1996。
豆瓣評分:7.0。
抗日戰爭初期,武漢軍政界世家劉家二公子劉天偉(劉德華 飾)在空軍部門任飛行少尉。
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他碰上了火力猛勁的日軍,雖然成功逃脫但是受傷不輕,迫降在一個小山村中,被村姑小禾(吳倩蓮 飾)救回。在小禾悉心照料下天偉日漸康復。
4.《明月幾時有》2017。
豆瓣評分:6.9。
故事發生在1940年代的香港,妙齡少女方蘭(周迅 飾)和母親(葉德嫻 飾)一起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兩人將家中的二樓租住給了作家茅盾(郭濤 飾)和其太太孔德沚(蔣雯麗 飾)。
方蘭十分熱愛茅盾的文字,在其中感受到了火熱的革命熱情和澎湃的民族氣節,然而對於身邊動盪的時局和緊張的政治氛圍,方蘭卻知之甚少。
5.《五月八月》2002。
豆瓣評分:7.8。
五月和八月是一對感情十分要好的姐妹,從小生活在溫暖的家庭之中,日子過得幸福美滿。戰爭的到來在瞬間粉碎了兩姐妹的家庭,父親死了,整個家全靠堅強的母親一人撐著。
6.《太行山上》2005。
豆瓣評分:6.5。
講述總司令朱德率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
7.《一個和八個》1983。
豆瓣評分:7.3。
抗日時期,華北地區遍地烽火,中共領導下的八路軍面對著敵人的步步緊逼勉力周旋。指導員王金(陶澤如 飾)本來從事敵後工作,因叛徒陷害而遭到組織懷疑,被和三名土匪、三名逃兵、一名奸細(謝園 飾)以及一名投毒犯放在一起關押。
8.《捍衛者》2017。
豆瓣評分:7.6。
一九三七年八月三十一日淞滬會戰中,姚子青奉命率部五百餘人守衛寶山縣城。
9.《黃河絕戀》1999。
豆瓣評分:7.6。
二戰後期,一名盟軍飛行員的飛機被日軍擊中,迫降在長城腳下。生命垂危之際,他被八路軍救下。並由一名女軍醫等人護送去根據地。
10.《七七事變》1995。
豆瓣評分:6.8。
本片講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國抗戰開始的前後經過 。
❾ 十部最好看的抗日電影
十部最好看的抗日電影有:《紫日》、《我的上高》、《天若有情3烽火佳人》、《明月幾時有》、《五月八月》、《太行山上》、《一個和八個》、《捍衛者》、《黃河絕戀》、《七七事變》。
抗日題材影視劇受眾定位與傳播渠道較廣。我國能在當時侵華戰斗中取得勝利離不開愛國人士的支持與付出。這些電影的製作都擁有二個宗旨,那就是貫徹革命浪漫主義和讓觀眾真正感受到抗日時期的感覺。按照今天電影的詞彙來說,這就是大片,大場面,是需要一流的特效才能支持的。而我們感受到的,是看抗日片能夠得到的滿足。
現在的我們沐浴在陽光之下,根本不可能想像到之前的戰士們是怎麼度過一段段艱難的歲月的,現在的我們也只能通過這些電影、電視劇的方式去認識他們,去感受他們當時經歷的磨難和辛苦,也讓我們看到了其中的智慧和感情。
這些電影中帶給我們新一代的人的不只是單純的感動,還有從中學到的一些教育,以及堅定了自己更加愛國的信念,一定會做一個為國奉獻、對社會有用的人。
❿ 抗日電影有哪些
鬼子來了、大捷、血戰台兒庄、紅高粱、戰爭子午線、地道戰、一江春水向東流。
中國抗日戰爭三部曲其中的《黃河絕戀》、《紫日》也是抗日戰爭的代表作之一。
抗日電影(1937-1945),1937年以後,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電影創作主要圍繞民族戰爭這一主題展開。其中有宣傳軍民團結的《好丈夫》,描寫附逆分子覺醒的《火的洗禮》,揭露日軍在東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間諜》。
香港電影也注入了時代血液,拍攝了《血濺寶山城》、《民族的吼聲》、《孤島天堂》等影片。馮小寧的中國抗日戰爭三部曲其中的《黃河絕戀》、《紫日》也是抗日戰爭的代表作之一。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
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忠良在南京險遭敵人槍殺,後來又被敵人俘虜,備嘗艱辛。家鄉淪陷後,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鄉村小學的同事婉華加入了游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