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三也走心,《晝顏》將出軌拍成初戀都是假象,有怎樣異常沉重的背後故事
因為《晝顏》有劇和電影,所以我分兩部分介紹,首先介紹下「晝顏」的意思。
「晝顏妻」這個概念在劇中提到過,指的就是平日在送丈夫去上班之後,而與其他男人偷腥的家庭主婦。在日本,家庭主婦可以算是一種職業,不用上班,每天待在家裡打掃衛生,照顧小孩,為歸來的丈夫准備晚餐。
電影版《晝顏》的故事,是在劇版的3年後,離婚後的紗和(上戶彩飾演)來到了一個海邊小鎮,在一家餐廳打工,維持自己的生計,自己過去的事情在小鎮上流傳,鄰里都厭惡她。她偶然發現北野裕一郎(齋藤工飾演)來到小鎮上開講座,紗和最終還是情不自禁的去聽了裕一郎的講座,裕一郎也正巧看到了自己,愛火重燃,簽訂了條約的他們再一次偷偷去森林裡,借著觀察螢火蟲約會。然而好景不長,他們的愛戀再一次被裕一郎的妻子,北野乃里子發現,這一次,裕一郎狠下心准備與乃里子離婚,卻因為乃里子的瘋狂而離開人世,與愛人生死相隔的紗和在准備結束自己生命時,發現自己懷上了裕一郎的孩子,而重燃希望。
無論是劇還是電影,都通過這樣的「婚外情」,講述了真愛在面對倫理的時候,主角如何應對以及最終產生結果的故事。劇因為兩位女主的原因,走向了兩個不同的結局;而電影則僅一個結局,雖然符合三觀,但是又是一個悲劇。
其實站在不同的角度,又有不同的看法,對於乃里子來說,自己的丈夫是不可原諒的,我相信很多人如果遇到這樣的事,一定也會和乃里子一樣。乃里子是可惡的,她欺騙,偏執,瘋狂,但乃里子也是可悲的,她愛的人不愛自己,卻依舊固執不願放手。
相愛的人終究敵不過現實。
⑵ 電影《晝顏》:出軌主婦要走的自我救贖之路
《晝顏》電影版終於在國內公映了,和之前的電視劇版不同,電影版對結局做了修改,據說是為了所謂的「三觀正確」。這部劇2014年在日本播出後,就引起了很大轟動和討論,收視率也非常高,是當時現象級的電視劇。
這部劇講述的是婚姻不幸的家庭主婦婚內出軌的故事,一個個危險的感情游戲,在工作日下午的三點上演。上戶彩飾演的家庭主婦紗和是一名普通職員的妻子,日子過得淡如水,沒有一絲波瀾。優雅主婦利佳子生活優渥,卻空虛寂寞,每天活得像完美人偶。
但是這部劇絕對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家庭倫理劇,而是從更深層的人性角度剖析婚姻和愛情的關系,最終歸位於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和自我救贖。你說它三觀不正,可是看完劇的人都覺得三觀好正啊,豆瓣上有條評價說「所有能糾正觀眾三觀的劇都是神劇」。
電影版《晝顏》只選取了離婚後的紗和這一條線。
對於沒看過電視劇就去看電影的人,有必要先交代一下紗和的婚姻情況,30+的主婦紗和單純柔弱,她說話走路的樣子都像一隻受驚的小鹿,日常家務事做完以後的她會去超市打工。她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她的婚姻只是形式上的婚姻,她和老公相敬如賓卻無任何交集,晚上睡覺的時候會互道晚安各自睡去,早上再互道早安說「您辛苦了」鞠躬送男人出門。
劇中有個詭異的點是她老公每天睡前先敷面膜再用refa滾輪做美容,感覺有點娘,但是這男的第二天上班又去和公司女同事調情。紗和的婆婆經常過來催他們生孩子,但其實他們無性無愛。
這種關系有點像什麼呢?好像兩個同居的室友,但是同居的室友還會聊天啊一起玩啊或者吵架啊之類的,他們甚至連吵架都沒有。這就是個變態的婚姻模式了,你看到這里可能會說,這樣的不離婚還等著過年嗎?然而事實是,很多日本人的婚姻都是按這個模式維持著,這應該也是日本人壓抑變態出軌率很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紗和黯淡無光的婚姻因她在打工的超市偷了一隻口紅而發生轉機,主婦利佳子看到了她蠢蠢欲動想打破平靜的內心,於是一次次安排她和頗有好感的生物老師北野走到了一起。
北野儀表堂堂卻木訥老實,他同樣有著不幸福的婚姻,因為世俗的原因結婚的他對妻子並沒有什麼感情,妻子強勢處處要壓他一頭,妻子很愛他但一直控制他,他在家裡連吵架回嘴的勇氣都沒有,這是一個很懦弱的男人。
北野和紗和的感情,是兩個單純的成年人的愛情。大家從一部出軌的電視劇看出了純愛,真心希望他們能走到一起,就是因為他們的真摯。
他們出軌被發現以後,紗和離了婚,逃到了鄉下小鎮,在小鎮的餐館打工。但是懦弱的北野卻並沒有離婚,他的妻子乃里子還跟紗和簽訂了一系列協議:不能有任何接觸,不能說話,不能留聯系方式,再也不能見面。
緣分未斷,三年後,紗和在小鎮意外偶遇了北野,他已經從中學生物老師變成了大學助教,來小鎮的學校做報告演講。兩人四目相對的那一瞬,感情被重新點燃,北野追著公交車找紗和,紗和也在尋找他。見了面的他們,因為要遵守約定,並不說話,只是在一起找螢火蟲。這又是純愛的情境了,我國電影的純愛都沒這么純的,哈哈。
他們一起坐公交車回去,兩個人分別坐兩頭,在玻璃窗的水汽上寫下下次約定見面的時間,導演把這一段處理的巧妙又可愛了。一直見面一起捉螢火蟲的事情終於被北野的妻子乃里子發現了,乃里子將他們拽到賓館的房間,三個人在激烈的爭執中,北野將紗和一把推向了房屋的角落,紗和的頭重重撞在牆上,她又震驚又羞愧。這個懦弱的男人對現狀的反抗是傷害紗和,看到這里真的令人氣憤。紗和太軟弱了,她站起來邊道歉邊逃離了。乃里子也很受傷,明明是你們兩個人犯了錯,怎麼搞得好像是我錯了一樣。
北野終於下定決心離婚,他搬到小鎮和紗和住在了一起,紗和一直要他說出「我喜歡你」這句話,但他一直說不出。因乃里子受傷,北野要回去照顧所以編了謊話騙紗和,紗和心裡起了漣漪,餐館老闆對紗和很照顧總是約她出去,北野看在眼裡也吃了醋。只是同居的日子也一樣會有很多矛盾,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
乃里子終於同意離婚,北野很開心,立刻跑去買了一枚戒指,他把戒指藏在和紗和一起捉螢火蟲的地方。紗和要離開小鎮了,去餐館跟大家道別,當天小鎮有祭典,大家邀請她留下來跳舞,說當天舞跳得最好的人就會發生幸運的事。
乃里子真的放手了嗎?並沒有,她之前為了挽留北野不惜跳下樓摔傷脊椎,這一次她提出要送北野去小鎮和紗和匯合,決心一起赴死的她聽到北野說「我就是愛紗和」之後情緒終於崩潰,猛踩油門沖下了山崖。
紗和開心地跳舞,她以為就要有幸運的事情發生了。北野沒對她說出的那句話,也成了北野生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紗和極度悲痛,准備去卧軌,躺在鐵軌上列車疾馳而來的一剎那,始終沒戴上戒指的手指幻化出了一隻螢火蟲,強烈的求生欲告訴她不能死,因為她身體內已經孕育出了一個小生命。導演最後選擇了這樣的結局陪紗和繼續走下去。
很日本的結局,很殘忍的結局。大家都說是為了追求三觀正改成了這樣的結局,但我覺得根本是日本人對轉瞬即逝之美的眷戀,晝顏花本就寓意著危險的幸福,晝顏的藤一拉就斷,一斷而再生。
紗和今後要走的路,只能是獨立意識的覺醒和自我救贖。還能相信愛嗎?「愛仍舊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啊。」
但獨立永遠要先於愛。
⑶ 一部電影,都是已婚女出軌找年輕男子,印象中有一個女的最後學了弗朗明哥舞蹈,跳的特別好。日本電影
《出軌的女人》
跟你說的劇情非常相似
不過不是日本的
是不是你記錯了國籍
⑷ 最近日本有一部新片講出軌的叫啥名字
晝顏
以形容送丈夫去公司後認真做完家務,在平日白天和其他男性墜入愛河的主婦的新詞語「平日晝顏妻」為主題,也就是描寫所謂的「出軌」的電視劇。上戶飾演的是因某件事為契機而跨越了絕對不能越過的一條線,墮落成「晝顏妻」的打工主婦笹本紗和。吉瀨美智子飾演引導紗和開始「出軌」這一反社會行為的「晝顏妻」瀧川利佳子。另外還有飾演後來變成紗和的外遇對象的高中教師的齋藤工,飾演明明厭惡利佳子,卻最終淪陷的畫家加藤修的北村一輝。這部電視劇將描寫深入現代社會所存在的問題的終極戀愛故事。
某天下午,紗和在結束收銀工作後無意識地在打工的超市裡偷了口紅。目睹了部分經過的利佳子以替紗和保密為交換條件,要紗和替她的出軌做不在場證明。利佳子是理智地不斷搞婚外情的「平日晝顏妻」。紗和為了守住「幸福」答應了利佳子的要求。在此過程中,紗和邂逅了高中教師北野,漸漸地滿腦子都是北野,最終跨越了絕對不能越過的那一條線...
⑸ 一個女孩忘不了前男友卻和大叔同居,然後遇見了一個手錶銷售出軌了,日本電影
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鳥兒 彼女がその名を知らない鳥たち
(2017)
導演: 白石和彌
主演: 蒼井優 / 阿部隆史 / 松坂桃李 / 竹野內豐
⑹ 日本婚外戀電影有哪些
日本婚外戀電影有很多,比如說最新的?《晝顏》《鋼琴課》等不同的電影,如果你想要尋找刺激、緩解壓力,就可以來這里看看了。《晝顏》這部日劇的電影講的是婚外戀相關題材,一經播出就在中國引起了熱議和關注,電影講訴的是主人公與北野裕一郎約定三年不再見面之後再重逢的故事。這事的女主人公也和丈夫離婚了,她在幾乎失去一切的情況下搬到一個無人認識她的海邊小鎮開始全新的生活,而北野裕一郎仍與妻子生活在一起。
二人重逢後,在家庭愛情,情感與理智道德的選擇擺在他們面前,最終的結局便是另一重希望之光。只能說本片雖然爛俗,卻找准了橋段組合的方式,帶起了一波收放自如的電影節奏,才讓觀影者沉浸其中,傷心難言。痛苦之所以難以忍受,很大程度上並非源自於痛苦本身,而來自於此前的美好。紗和與北野的重逢,在青山碧水的山野里,一面遵循著三年前不接觸不交流的契約,一邊用柏拉圖的方式談情說愛,在山澗里尋找螢火蟲的幼蟲,隔著幾米遠的距離默不作聲,坐在公車最後一排分別靠著兩邊車窗,在車窗上呵氣寫字進行對話。想碰觸又收回手,互相吸引又壓抑著本能。兩個年齡奔四的男女,像少男少女一樣的戀愛著,簡直是少女心的大殺器。而北野妻子的突然出現,默契的相處被打斷時,紗和再次逃走,不同於三年前的退縮,這一次,北野義無反顧地追了出去。電影在最後關頭,還是將方向擰回傳統,是有些令人遺憾的事,原劇女性意識覺醒的主題在電影版中似乎又退回了世俗道德的審判,而幾位配角關於婚外戀情節的設置也顯得生硬了一些。不過當結局來臨,導演還是鋪設了一些女性主義的思考空間,在「出軌」面前,人們在道德、情商和心之所向中猶豫徘徊,似是無解的難題。而在事過境遷後,當愛人消失不見,女性失落於愛情,看到螢火之光的稍縱即逝,才發現生命並非止於愛情。
9世紀中葉,在遙遠空曠的紐西蘭海岸,美國少婦愛達帶著九歲的女兒弗洛拉和一架大鋼琴嫁給了美國殖民者斯圖爾特。由於路途十分艱難,丈夫決定舍棄鋼琴,將它留在沙灘上。為了彈琴,愛達每天去給貝因上鋼琴課。而貝因為了親近愛達,提出用愛撫親近可以換回鋼琴。在音樂與愛撫中,貝因比斯圖爾特更深地理解和愛著啞女愛達,他們兩人的情感也逐漸滋長起來。專橫的斯圖爾特發現這一切後將愛達與孩子都囚禁在屋中。然而這並不能阻止愛達向貝因表達愛意。狂怒之下,斯圖爾特用斧頭砍下了愛達的一根手指。這終於導致了一場斗爭。兩個男人間達成了協議,貝因帶著愛達和孩子以及鋼琴離開這里。在船上,愛達在強烈的思想斗爭後,終於決定拋棄這象徵了她沉重的痛苦記憶的鋼琴。她把它掀倒了海里。貝因與愛達組成了幸福的家庭。
⑺ 日本電影男老師和學生好了他妻子也出軌了的電影叫什麼
叫 糙尼瑪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