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今年新電影《末日崩塌》中胡佛大壩倒塌的時候從地下出來的柱子是干什麼的為什麼只有柱子以里的地方沒塌
就是標示大壩的位置,柱子外的就已經是實地,表示安全的意思
『貳』 求電影《2012》觀後感,2500字,急需
請注意,這是觀後感,不是影評。
--10億美金不是個小數目啊。
--很抱歉我親愛的陛下,是歐元,10億歐元。
我不打算劇透,所以決定就寫寫感受,不描述情節了。上面那段話來自於美國政客給阿拉伯一位國王推銷諾亞方舟的船票的場景,石油大亨本著生意人的本能,想拿拿架子講講價,所以略有傲慢的,裝作不在意的樣子說:十億美金不是個小數目啊。(你這條褲子要100塊太貴了),政客說:很抱歉陛下我說的是十億歐元(我說的是一百塊美元不是人民幣)。
當然這不是一部藝術片,咱們走進電影院很大程度上還是為了感官刺激,同行的數個男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猛批這是個爛片,我只好問:你沖著什麼來這兒的啊,我是沖著場面跟特技啊,人又不是藝術片,要我說就是個所有以前我們看過的災難片的大雜燴,火山爆發,山洪海嘯,地震地裂,人性的探討我膩了,講一百年也講不完,不講了。
什麼用xz喇嘛諷刺中國人這一說,相信的人,你們覺得一個關注的是天下蒼生,人類命運的人(導演),會那麼狹隘嗎?至少說站在全人類的高度這件事,導演做到了,或者說做的很盡力,而以我敏感多疑的個性,並沒有看到導演刻意打壓或者吹捧哪個國家跟民族,反而很糾枉過正的講所有救世主跟偉大的角色都留給了美國人以外的人,就算是美國人,也選擇了有色人種。這是最近的流行趨勢好像。
也有傳聞說這個是宣揚靠中國人拯救了世界,誇張了,絕對誇張,其實是美國政客賣票,中國負責造船,俄羅斯負責用他們的大飛機接人登船,大家都有任務,看吧,很全人類。
當然美國人還是擔任了拯救英雄,但是他們救的是自己的愛人,自己的家人。
要說硬傷很多的,就我這種不懂科學的人也知道,一旦地球南北極互換了,所有的電子產品都得消磁,用不了啦,結果最後六條方舟居然恢復了通信聯系。
八國會議討論,世界末日前大家需要做的唯一的事,是延續物種,而不是拯救人類,不惜殺人,到了最後在這殘酷的命題下,方舟終於打開門,接納了岸上離生存希望一步之遙的人們。所有的人也包括觀眾,自動迴避了留在火山,海嘯,地裂之處的人的出境,無一例外的是毀滅。
方舟上留下很大的空間,放了長頸鹿,蒙娜麗莎的微笑這些東西而不是盡可能多的人類,但稍有諷刺的是,為了支付高昂的造船費用,10億歐元一張的賣船票。
美國黑人總統留下沒有登船,第二波海嘯之前他從火山灰裡面爬起來,面對漸漸而至的海嘯喃喃念著亡妻的名字說我來了,與此同時義大利總理與民眾在西斯廷大教堂在教皇的帶領下祈禱,一道裂縫從上帝與亞當連接的手指間裂開,這比剛開始巴西上帝的雕像倒下更令人心碎,雖然我不是天主教徒。
老實說看完災難片很長一段時間里心情都會很平靜,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電亦如露,應作如是觀。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微笑著沉睡於方舟的密封箱內,米開朗基羅的亞當與西斯廷,與祈禱的人同歸塵土與洪水。有人盡力的選擇求生,有人逆來順受的面對死亡。有愛(黑人總統對亡妻的愛)、有信仰(西斯廷教堂前祈禱的天主教眾生)的人,恐怕不一定沒有方舟上的人幸福。
上個星期天,我看了電影《2012》。現在想起,我的心中還是會涌動著很多感想,還是會覺得很震撼,還是會想起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物……
這部電影主要是根據瑪雅歷中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地球會毀滅的傳說,描繪出了世界末日來臨時地震、海嘯等特大災難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和人們面對災難的表現。其中,發現世界末日要到來的人是印度的科學家;而最後,製造好「方舟」,拯救人類的是中國,我為中國和亞洲感到驕傲。
在電影《2012》中,主角叫傑克遜,他在發現災難來臨時,立刻帶上自己的家人,開汽車,開飛機,歷盡艱難萬險來到中國,在一個造「方舟」的工人的幫助下進入了方舟。可是卻因此給「方舟」造成了損壞,差點害死了全船人。於是傑克遜冒著生命危險與兒子一起齊心協力解決了故障,讓大家都得救了。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犯的錯需要我們去承擔!」我很佩服他在這種危急時刻選擇了知錯就改,勇於承擔。
影片中最讓我敬佩的還是美國總統。災難來臨時,這位美國總統選擇了留在地球上,和人民共存亡。他把科學家們發現世界末日的消息告訴全世界的人們,而不是隱瞞真相,讓人們有時間與自己的家人告別。美國總統說過「我們是一家人,我會留下來和你們一起度過難關!」這位美國總統是最有權力上「方舟」,逃過這次劫難的人,但他卻認為驚慌的人們需要有人指揮;恐懼到了極點的人們更需要有人去安撫。美國總統最後選擇了留下,被海嘯淹沒。他做了一個普通人難以做到得偉大的選擇!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不會有這么大的災難,但也會有面臨選擇的時候。有一個黑人在白人一統天下的西方世界,選擇了努力與奮斗,最後成為美國總統,他就是美國的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今年的感恩節,奧巴馬與兩個女兒一起出現在白宮,接收國家火雞協會按傳統向總統贈送的火雞。奧巴馬曾計劃把這只伙火雞吃掉,但女兒上前阻止,他就沒有吃,並且假裝嚴肅地把手放在火雞的頭上,說:「你被赦免了。」在威嚴的總統和慈愛的父親之間,奧巴馬選擇了做一個慈愛、幽默和會讓女兒快樂的父親。相信這樣的總統,這樣的父親,在碰上《2012》這樣的災難時,也會做出像電影中的總統一樣的選擇!
我很佩服《2012》里那些捨生取義的人,但我更希望我們在現在選擇健康,選擇環保,讓《2012》的悲劇永不出現!
成都師范銀都小學五年級十班 高勝寒
本文系本站用戶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今天,是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我是肥泰,一個自由社稷者!說不好聽的,我是一個不成功的寫手!現在在做網管,沒時間可以繼續寫我的原創小說《精英警察》。
今天沒事做,看過電影《2012》完美中字版,之後,我聯想起,三年後的今天,我們的世界,是否會和電影《2012》一樣,和古文明時代的瑪雅,他們的預言一樣。
現在很多網上的人傳言,說是2012年的12月21日的那一天,是我們的世界末日!但是,後來我查過很多資料,和我那群兄弟們,一起研究這個所謂的『世界末日』。還有對比瑪雅的預言!
「根據瑪雅文明的記載,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當這一天黑暗降臨後,第二天的黎明永不到來。」其實,2012年12月21日,只是我們現在,地元第五代子孫,一個即將結束的日期!並不能算是世界末日!我相信,那幾天的災難過去之後,會迎來新的,另一個人類文明,也就是我們的子孫--地元第六代子孫。
我在等待著2012年12月21日,瑪雅的預言的實現!同時,我希望瑪雅的預言,對於我們這個地元第五代子孫,只是一個玩笑而已!
我想,若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到瑪雅預言的那個2012,世界末日時。我想你們一定會很不爽,因為你們還年輕,你們的前途還很長,你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呵呵,其實我現在也不過就19周歲而已!
還有,本人我肥泰,對於科學,那是半信半疑。現在的科學家呢,把解釋不了的東西,就如人死後留下的靈魂,又或許是某些地方,連續出現的怪異現象等等,就用「不存在」或是「迷信」等字眼,排除這些早已存在於這個地球上。或是說,早在我們第五代人類文明存在時,它們早就已經存在。或許是上一代的留下來的,也或許,是上上一代的...。只是現在的科學還沒到那麼『尖類』拔萃。
現在,我覺得今天的陽光,比以前的,更加的燦爛,亮麗!
不知道這是否是一種啟示。還是,希望我在有生之年,好好的再看看一個人類總是自以為地球是屬於人類家園的世界。現在的我,只能說,人類是地球的產物,總有一天,我們會搬離這個家,去新的家園,建立新的人類文明。
電影《2012》裡面,一個鏡頭,我現在覺得那句話,說得很對,很好!
後悔吧,我們還有時間...
什麼?你說什麼?該讓我們後悔的事是什麼?那好,我問你,你們小時候讀書用的紙、橡皮擦等等文具是從哪裡來的!所有人生活中的桌子、椅子、房子的建成、食品。我們現在身上的衣服!煤氣,汽車用的汽油。很多很多的東西,都是從哪裡來的!
這些都是從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上,那些樹,那些生長了近百年或是幾百年的樹,砍伐。種一片森林那麼簡單嗎?哪怕是一棵樹!下山容易上山難,同理可鑒。還有,地球如今的面目,我想應該是千瘡百孔。那些都是挖掘地下礦物質所形成的!
大自然的報復,很簡單,狠狠的一個海嘯,足以死上上萬人!假設,如果龍卷風、海嘯、地震、火山爆發、風暴、冰雹等,把整個地球掃盪一遍的話,我們人類能生存下來的幾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幾呢?
作者:肥泰
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下午14:07
『叄』 一個工程師檢修水庫大壩,好像是因為地震,水庫崩塌,這個外國電影名字叫什麼
水庫崩塌男主是水庫大壩工程師到被困在洪水賓館老婆和孩子的外國電影強調以下不是末日崩塌 答案就是是海浪
『肆』 胡佛大壩在電影出現次數
根據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截至2018年共有65部電影在胡佛大壩(hoover dam)取景拍攝,包括《荒野生存》、《變形金剛》、《超人》、《末日崩塌》等等,具體可以上IMDb查閱
『伍』 電影《末日崩塌》是如何拍攝的要詳細點😒
電影末日崩塌是實拍的還是後期 末日崩塌地震效果怎麼拍的
電影末日崩塌是實拍的還是後期 末日崩塌地震效果怎麼拍的
6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末日崩塌》是一部以加州大地震為背景的災難電影,電影中虛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超級地震群,將整個加利福尼亞州拆成碎片,場景逼真震撼。導演布拉德-佩頓是一個不到四十歲的年輕傢伙,他在專訪中解密了電影中的地震奇觀,竟然是實景拍攝,地震時室內的桌椅搖晃、海嘯時的大船航行以及直升機救援大都是在實地拍攝,劇組甚至動用了一架真的直升飛機。
在諸多類型的災難中選擇了以地震作為背景,布拉德-佩頓認為自己一開始構思只是單純想要找一個不可戰勝的大反派與巨石強森這樣的超級硬漢來對抗,並這個讓這樣強大的一個主角陷入絕境的力量,可能不是一個像小丑那樣高智商反社會人群,它應該更天命難違,而唯有自然的力量真正不可抗爭。基於這樣的考慮,更容易呈現視覺奇觀的大地震就成為電影的「頭號反派」。
然而這並不容易呈現,與大部分科幻電影或災難片不同,《末日崩塌》更多是在實景中拍攝的。他真的搞來了直升機,左右搖晃機體拍攝救援人員在機艙內的鏡頭。當需要拍攝地動場景,人們摔倒在地上,天花板上掉落碎片,這些也都是真實的地動,布拉德-佩頓並不介意「花錢」,他只希望能讓演員感知到真實地震的經歷,而不必在相機面前假裝撲倒在地。這些細節的拍攝讓《末日崩塌》中的地震十分逼真而驚悚。為了顯示地震的烈度,布拉德-佩頓不僅拆了洛杉磯,還讓著名的胡佛大壩在觀眾面前開裂,讓舊金山大橋像面條一樣扭轉,他認為拆地標是個取巧的做法,最快速地讓觀眾感受到如此可怕的強震就發生在身邊。
布拉德-佩頓還透露,讓澳大利亞個性女歌手希婭演出的改編版《加州之夢》是自己女朋友出主意,這個盪氣回腸的片尾曲將經典金曲詮釋成為整部電影真正的大高潮。
搜狐娛樂:有那麼多種類的災難,為什麼選擇地震作為你的電影故事題材?
布拉德-佩頓:電影聚焦於加州的聖安德烈斯地震帶,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幾條地震帶之一。說起來,我最初只是為了給電影設定一個反派,它是世界上破壞性最大的一個反派,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在我想要給電影故事一個大反派的時候,有那麼多強大的反派,我都想過,但最終我選擇了大自然。在所有的不可戰勝的力量中,大自然是威力最強大的,在與它的抗爭里,有很多可以發揮的戲劇空間,當然,這個題材也會帶來視覺上的奇觀,帶來史詩般的效果。不過當然了,我拍這部電影的內核還是角色,這部電影的靈魂還是家庭和愛,想要描寫一個家庭如何在大災難中重組起來。還有就是毀滅加州真的太有意思了,我是說在大銀幕上,使用各種特效。不過說到底電影最大的主角還是道恩-強森的那個角色還有他的家庭。
搜狐娛樂:怎麼在銀幕上表現真是地震的效果呢?有沒有什麼科學原型依據?
布拉德-佩頓:其實大部分的視覺呈現還是依賴我對場景的設計,發生地震的時候,不同的場所會產生不同的晃動效果,所以當拍攝地震到來的時候,演員們根本不需要假裝地面在晃,當你看到電影里地震發生時桌子晃動,桌子上的東西掉落,這些都是真的發生的,真的有很多碎片掉落下來,一切都是真的,拍攝場地的地面就是會晃動。我的想法主要是讓一切都真的發生,讓演員和場景都在真實的晃動里拍攝,這樣他們能感受到真實地震的效果。有一場戲是道恩-強森在直升機里,他在洛杉磯駕駛直升飛機,然後機體晃動,演員在機艙內抓扶不穩。——你知道,我們真的弄來一架直升機,把它安置在一個巨大的設備里。對我來說,能讓演員們獲得真實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他們都能做好自己的戲,希望他們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內在表現上。為了讓電影更加有真實性,我們當然也請教了很多科學家和教授,不管是地震時的動態模型還是那些術語。因此我們才能在銀幕上看到洛杉磯的一大片地面都塌陷了,但演員們看上去仍然是真實可信的,不管場面多大,演員們的一言一行仍然令人信服。
搜狐娛樂:片中的那場大海嘯看上去也很真實,是實拍的還是後期?
布拉德-佩頓:說起來,那個場景真的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要驅動起幾百米高的大海嘯,有一部分是在綠幕拍攝的,船和演員都是真的,拍在它們身上、臉上的水也都是真的,大風也是真的,不過整個大環境還是特效做出來的。這么做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嘛,不過我仍然希望盡量真實,我們實拍了海里的大船,拍它們如何航行,其他的部分都是棚拍加特效。安全第一啦。
搜狐娛樂:電影中的第一場地震是發生在胡佛大壩,您是否暗指巨型水利工程對自然環境有不良影響?
布拉德-佩頓:不是這樣,第一場戲之所以在胡佛大壩,完全只是為了全面展示大地震的威力。當然了,第一場震撼的地震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但我們要展示大自然的力量,無論多麼壯觀的人造奇跡,大自然都能夠輕易將它毀滅,那種不可抵禦的地動能量。胡佛大壩,一個是讓觀眾能
『陸』 記得有一部電影,最後是兩兄弟掉下大壩,是印度片,很火,好像是2014年的
2013年印度電影《幻影車神:魔盜激情》
主演:阿米爾·汗/卡特莉娜·卡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