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電影罪惡真實事件
鏈接:
❷ 如何評價《孟買酒店》這部電影的原型是什麼
《孟買酒店》是一部富有內涵、飽含敬意的電影,同時也充滿力量、令人心痛。
導演花了不少時間敘述了恐怖事件發生當天的活動,比如當第一次見到恐怖分子時,他們正在為這項任務做准備,聽著他們的領導人在錄音中給出的指示,讓觀眾真正進入這些年輕人的大腦,然後我們看到他們犯下最可怕的罪行。
《孟買酒店》雖然以印度泰姬陵酒店為故事背景,但不少內部場景實際上是在澳洲拍攝的。拍攝中,導演會播放真實的槍響與爆破音效,以追求真實度。
❸ 《印度合夥人》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印度喜劇電影要靠雞湯嗎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Wai-bEFKxUT2pU4KXx6ynw
提取碼:8gcz
《印度合夥人》是R·巴爾基執導的喜劇片,由阿克謝·庫瑪爾主演,於2018年1月26日在印度上映,2018年12月1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根據印度草根企業家阿魯納恰拉姆·穆魯加南薩姆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主人公拉克希米沖破阻力,發明低成本的衛生巾生產機,為印度農村的經期衛生觀念帶來變革的故事。
❹ 印度電影推薦 有哪些好看的印度電影
1、《調音師》:這部影片改編自2010年的同名法國高分懸疑短片《調音師》。豆瓣評分8.3,講述了一直假裝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卡什在意外困祥答成為一起兇殺案的唯一「目擊證人」後,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歷。
2、《摔跤吧!爸爸》:最勵志的一部印度電影,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印度一塊女子摔跤金牌的誕生。劇情熱血逗樂,競技驚心動魄,挑不出什麼毛病的寶萊塢電影,父女情盡在不言中。阿米爾·汗太敬業了,為了一閃而過的幾秒就把自己的身材從肥胖練成魔鬼,好演員都是用生命在演戲。
3、《三傻大鬧寶萊塢》:《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勵志片。很棒的印度電影,這當中一汪慧樣的可以看到中印相似的教育體制與貧富階層問題。輕松、暴笑、熱淚中感受積極人生的力量。
4、《巴霍巴利王》:被譽為印度電影史上最貴的影片《巴霍巴利王》,邏輯構思,華麗特效的金玉其外下,其浮誇的演技,斷層的故事,不僅無從引人入勝,更虛化了電影的真實,確堪為一部印宴滑度特色的「神」片。不過第二部就沒有那麼經典了。第二部期待那麼久讓人大失所望。
5、《地球上的星星》:一部探索關心和愛的電影。細膩的刻畫、舒緩優質的節奏,以及影片中包含著的父母之愛、兄弟之情和師生之誼,無疑會讓很多人聯想到自己的童年,很多情節都催人淚下。沒有色情,沒有暴力,但仍然讓人不忍錯過每一個片段。
❺ 電影《起跑線》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嗎
《起跑線》是一檔即將上線的最新的印度電影,相信又是一部口碑爆棚的新作,很多的朋友們都在好奇《起跑線》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嗎?這里為大家帶來詳細的解答,有興趣的可以來閱讀看看!
電影《起跑線》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嗎?
《起跑線》講述的就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讓女兒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進入名校的故事。
影片的一開始,丈夫拉吉曾質疑是否有必要擠破腦袋讓女兒上名校,妻子米圖非常激動的表示,「我們不能讓皮雅接受我們所接受亂哪的教育」,因為她覺得正是因為沒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們才只能待在中產階級,接著她又表示,好的學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語教育,而英語在印度「不僅僅是一門嘩備碼語言,還是階級。」
這段對話,剖析了印度社會重視教育的根本原因:好的教育能讓孩子取得優勢,爬上更高的階級。這和中國人理念中的「起跑線」,可以說,是不謀而合,而中國人認為「教育可以決定命運」中的「命運」,其實就是印度口中的「階級」,命運越好,階級越高。
現實版「印度折疊」 人格教育引熱議
《起跑線》3月31日開啟全國點映以來,收獲了各大平台的超高口碑,網路上的熱度也持續攀升。目前,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討論已經超越電影本身擇校、教育的范疇,更多地指向影片背後的社會意義。有影評人表示影片是現實版的「印滾檔度折疊」。各大社交平台掀起了關於人格教育、人品教育的討論。知名自媒體人蘿嚴肅觀影後直接發出疑問「是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學校更重要,還是言傳身教讓他們成為一個好人更重要呢?」也有媒體人表示「輸在起跑線並不可怕,反而到了終點還丟失節操更可悲」、「人生的起跑線並不存在,生而為人最重要的,是做人「真善美」的那條線還在不在」。
❻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摔跤吧爸爸》是怎麼做到口碑這么好的
阿米阿汗的電影至今沒有一部不經典,這句話不是我說的,而是大家說的!
《摔跤吧爸爸》作為17年中國引進的一部印度電影,在中國公映以後,基於電影傳達的父愛、勵志等正能量元素,票房與口碑取得了出奇的好成績,這也直接導致了後面的另外兩部優秀的印度電影被引進了進來!可以簡單的說,這部電影顛覆了我們以前對印度電影的一些傳統認知。
父愛如山的偉大,關於夢想的不屈以及主角的個人魅力,這就是《摔跤吧爸爸》的經典原因!
❼ 印度電影皮胡小女孩死了沒
這部印度電影,叫《皮胡》,影片全程只有兩個人露臉,一個是躺在床上的媽媽,另一個是三歲的女孩皮胡。這是一部特別的電影,適合那些剛剛成為父母的朋友看。
皮胡今年三歲了,昨晚,她的家裡舉辦了一場熱鬧的派對,持續了一整晚。清晨小皮胡醒來,發現家裡還是亂糟糟的一片。皮胡喊了喊睡在旁邊的媽媽,媽媽沒有醒來,爸爸也不在家,於是皮胡光著腳跳到地上,一個人在房子里玩耍。她拿了報紙,看了下電視,跟著電視里一起跳舞,皮胡叫媽媽一起來跳舞,可是媽媽依舊躺在那裡一動不動,皮胡開始著急地哭了。
只是可憐了小皮胡,在兩歲的時候就要經歷這樣的危險,為爸媽婚姻的失敗買單。
《皮胡》教給所有人的,是成家的道理。一旦決定生孩子,請無論如何給他們一個安全幸福的家庭。
❽ 想知道電影 海嘯奇跡 的真實故事是怎樣的
《海嘯奇跡》是2012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是根據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真實事件改編。由西班牙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執導,伊萬·麥克格雷格、娜奧米·沃茨、湯姆·赫蘭德和傑拉丁·卓別林等聯袂出演。影片在2012年9月9日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率先放映。
震源位於3°19′N95°51.24′E / 3.317°N 95.854°E / 3.317; 95.854,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水下30千米深處,這是"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頻發區域。地震本身(排除海嘯)傳遍到孟加拉、印度、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和泰國。
科學家重新檢測地震結果發現規模實為里氏規模9.3級。這代表著地震強度為原先預估的2倍以上,成為史上第二大地震。周四齣刊的英國《自然》周刊,科學家分析地震儀低頻率資料發現,地震規模實際為9.3。由於里氏規模規模是以對數計算,9.3的規模為9.0的2.5倍。
本次地震成為史上第二強震,僅次於1960年智利的9.5大地震。此外,中國科技大學地震學家倪四道領導的團隊,也偵測發現,南亞大地震持續達500秒,智利大地震則只有340秒。科學研究報告指出,2004年南亞大地震,將海洋板塊由蘇門答臘往北切出長達1600千米的裂縫,是原先預估的4倍。
美國西北大學地理學家史坦因和歐卡爾表示,由於地震釋放出強大壓力,理論上,此區域在400年內都不會再出現相同震度的地震,或是海嘯。然而在印度洋南部,又是另一個故事。在2005年蘇門答臘地震和2007年蘇門答臘地震前,這群科學家即已精準的預測,此區域仍有發生大地震和海嘯的機率。
此次海嘯的波及范圍達到6個時區之廣,僅次於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肯亞、索馬里(東三區)、模里西斯、法屬留尼汪、塞席爾(東四區)、馬爾地夫(東五區)、印度(印度半時區)、孟加拉國、斯里蘭卡(東六區)、緬甸、澳屬科科斯(基靈)群島(緬甸半時區)、印度尼西亞(西部)、泰國(東七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遭遇了海嘯的沖擊,導致不同程度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嘯中,印尼受襲最為嚴重,據印尼衛生部稱,該國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蹤。已經確認死亡的人數達到111171人,失蹤人數則為127774人。
泰國確認遇難者總人數約為5393人,超過1000人為外國人。
斯里蘭卡是受襲嚴重程度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其遇難者總人數約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約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確認的死亡人數約10749人,失蹤人數約為5640人。
緬甸共有61人在海嘯中遇難,而聯合國估計該國死亡人數約為90人。馬爾地夫至少有82人遇難。
馬來西亞警方稱,該國共有68人遇難,大部分為檳榔嶼居民。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非洲東海岸也有人員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