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東京審判講述什麼內容
影片簡介: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大審判終於開庭了,中國的審判團遭受到了種種挑戰和挫折,面對各國法官們的偏見與刁難,中國法官和檢察官們與他們鬥智斗勇,克服了對美國法律不了解的種種不利因素,在庭審辯論中取得了上風。日本右翼勢力派刺客行刺梅汝璈,肖南得知後,立即趕往告知,最終挫敗了刺殺計劃。最後的審判到來了。遠東國際大法庭做出判決,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被處以絞刑……
B. 日本法庭類型的電影有哪些
推薦你《Legal High》,主演堺雅人和新恆結衣等等,是喜劇,但是對很多問題要很深刻的探討。很好看,目前已出2季。
C. 《東京審判》
電影《東京審判》帶給我的震撼
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家人也沒有那個時期的經歷,《東京審判》中所講述的歷史,也只是在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中略知一二。知道日本人炸死了張作霖的皇姑屯事件,之後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了侵略戰爭,知道偽滿洲國,知道南京大屠殺中30萬中國冤魂,知道珍珠港事件及之後的原子彈投放,也知道因此日本被迫投降,但是真的是在看過此片後才了解,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竟然有250多萬中國人,日本國內在當時對在中國所挑起的戰爭消息對其國內的封鎖令其國人對中國抱有那麼大的誤解和成見,在審判過程中竟然還有戰勝國同戰敗國的君子協定,那些罪惡昭昭的戰犯竟然還宣稱自己無罪、沒錯,甚至如果活著仍會繼續侵略戰爭。對於當年國際法庭對戰犯的審判,真的是知之甚少,可以說是不知道,當然就更不知道參與那場審判的中國法官、檢察官所面對的困境和壓力了。
片中的劇情給我的震撼有好多處,也是很精彩的幾幕,我就挑幾處印象深刻的說說吧。
劇情震撼一:法官座次—民族的榮辱
法官座次安排是中方法官代表梅汝璈體現維護民族榮辱的第一件事。各同盟國也許根本就沒想到中方會就此事提出異意,並且會據理力爭。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國際社會就沒把中國放在眼裡,他們以為安排中方代表參加就已經是對中國的厚待了,而且還沒把中國安排在蘇聯代表旁邊,這是很全面的考慮了。梅汝璈第一次提出異意時,用的是很平和的態度,甚至以幽默的方式提醒法官團重視這個安排來表現對所有戰勝國的尊重。第二次宣布座次的會議前,法官團秘書通知梅汝璈准時並著正式法官袍參加會議時,他的凝思表現出他對公正安排的懷疑。果不其然,維持原來的安排。這次,梅汝璈用行動表達了他的抗議,用力地合上筆記本,決斷地起身離席,留下滿場的諤然。如果此時,法官團還能如第一次那樣以笑置之,那麼,這場審判也就根本沒有參與的必要了。韋博爵士追出向梅汝璈解釋,梅汝璈慷慨激昂地表達出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所受的苦難最多、時間最長、損失最大,而且按照日本投降簽署次序來安排座次也是最公平的。即使這樣一個小問題,一個1平方米大小的座位的安排,也象徵著對中華民族的尊重及對死去的數百萬亡靈的哀悼。韋博以這只是綵排供媒體拍照、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決定及中美關系來試圖打壓梅汝璈,他沒有放棄、沒有屈服於權勢,他說的「如果這些照片和報道傳回國內,我的軟弱令國人蒙恥」、「我對這是麥克阿瑟的決定表示懷疑」及「我會向我的政府申請,如果不獲批准,我將自行辭職」充分表現了他維護國家尊嚴、民族榮辱的堅持。此段令觀看的我情緒激昂,熱淚瑩眶。當最後公正的安排傳來,他笑了,淡淡地說:「我不是鬥士,只是一名普通的代表中國的法官。」代表中國的法官,意味著他要為中國做到一名法官應該做到事,盡到他的責任。梅汝璈這個11人的法官團中最瘦小的法官,令所有其他法官對其肅然起敬。這也為最後量刑問題上,堅持法官的職責的演說打下了伏筆。
劇情震撼二:當庭指控—為了民族可以做假證或者不作證嗎
在審判日本挑起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的罪行這段中,中國檢察組提供了前日本軍務省軍官田中隆吉作為證人。他所闡述的有據可查的事實及當庭對戰爭執行人的指認為最終的定罪提供了有力且可信的證據。辯方被此舉打得措手不及,無力反駁,只能痛心地質問「你是日本人嗎?」。是呀,在他們的民族立場上考慮,他們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站在大和民族這邊來。但是,卻是自己人來指控他們。所有的戰犯可以厚顏無恥地宣稱自己無罪,是不是他們的國民也應該跟著他們一起無視事實,為他們做假證或者不作證嗎?如果這樣的話,中國檢察組也就沒必要請到曾是小偷的證人,冒著被辯方質問「你強奸那名中國少女就不是出於自願」的風險,為的是向法官團及世人展現日本侵略者殘暴的行為。我震撼田中隆吉和德福能夠頂著巨大的污辱和壓力出庭作證,他們的勇氣難能可貴。
劇情震撼三:不要解釋—要的就是你承認
在審判板垣征四郎和東條英機時,中國檢察組的倪征燠及季南就分別在提問時多次大聲要求他們回答「是還是不是」。不需要他們那些滿嘴歪理的解釋,只要他們對他們做過的事的承認!中國檢察組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這些事是他們做的,但是一定要戰犯們親口回答「是」,這樣才能打垮他們的意志,推翻他們最初厚顏無恥地 「無罪」之說,讓他們自己認罪。倪征燠對審判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賢二運用的聲東擊西的戰術對峙非常精彩,但我個人認為最有導向性的還是季南最後問東條英機的那個問題--「如果你和你的同僚能夠無罪釋放,你們是不是還會繼續發動這樣的侵略戰爭?」,東條只能回答「是」,如果回答「不是」,那將推翻他一直堅持的他們做的都是正確的辯詞。而這個「是」向法官團及世人展現了戰犯對國際的威脅,同時也迫使東條英機承認了他們對中國發起的戰爭是侵略戰爭,而非他一直辯解的自衛戰。
劇情震撼四:手足式的侵略—狗屁理論
戰犯松井石根採用的是低調的、講故事一樣的態度解釋對中國的侵略是出於手足般的愛護,是哥哥對弟弟教訓式的提醒,而弟弟卻一直不領情。這算是什麼狗屁理論?!難道手足間的愛護、教訓式的提醒就是哥哥去搶弟弟的家產、強奸弟弟家的女人、殺死弟弟家的家眷嗎?如果這樣的道理講得通,那麼,他們對珍珠港的襲擊也就只是推倒了別人堆的沙堡,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也不過是在他家門口放的兩顆煙花罷了。我真為他們的狗屁理論而震撼。
劇情震撼五:文明與宗教—法律的原則,審判的意義
在面對一群無視文明、莫視宗教的暴徒面前,在應該為冤魂伸張正義的法庭面前,某些法官竟然大談特談要堅持人類文明,要堅信宗教的寬恕。梅汝璈所舉的「杯、水」例子充分地向在座的法官表達出,當人類已遭滅頂,宗教的信徒性命無保之時,文明何在?宗教的寬恕和避佑何在?文明能夠阻止戰爭嗎?神明的寬恕能夠保證侵略不再重演嗎?法律制訂的宗旨是什麼?法律執行的原則是什麼?而這場象徵著法律的尊嚴與公正的國際審判的意義和目標是什麼?就是為了公正地懲罰觸犯法律的人,警示還有可能觸犯法律的人。梅汝璈在面對意見分歧巨大,而且可能令有罪之人不能被繩之以法的量刑的最終裁決時動容式的演說,非常之精彩,震撼力非常之強
還有幾處鏡頭,令我體會到導演及演員希望通過此片傳達給我們的一些信息。
鏡頭一:軍靴
在片子的開頭,導演對辯方的主辯的軍靴以及東條英機的軍靴都有特寫鏡頭。它們在片子之初就向我們揭示了他們的軍國主義思想,以及為了堅持軍國主義,在法庭上的一系列行為打下了伏筆。
鏡頭二:抖落的煙灰
梅汝璈第一次在等待韋博座次安排公平調整的答復時,他在辦公室內依窗而立,目光望向窗外,思緒復雜,手中的香煙已經積了很長一節煙灰。他在思考,如果反饋回來的消息依然沒有改變,或者是改變了但卻仍舊不是公平的安排,他應該怎麼辦?如何才能得到公平的結果。這時,韋博敲門而入,突然的門響,令他的思緒突然中斷,煙灰瞬間抖落。此場景向我們展示了梅汝璈的焦慮、擔憂以及他當時所承受的壓力。之後,他從容地拈滅香煙,又告訴我們,不管結果如何,他依然會堅持到底,絕不妥協。
鏡頭三:環視戰犯
終於按照公平的座次安排,各位法官在法庭上就坐了。審判開始前,梅汝璈向戰犯席上環視兩周。在每一名重犯面前凝視數秒。是確認有罪之人都已到場,也是提醒自己,牢記這些人對中國及中國人民的所作所為,牢記此行是為國家和人民伸張正義、血恥而來。這些人最終都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一個也不能少,誰也跑不掉!當然,最終大川周明裝病逃脫審判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遺憾,梅汝璈已經盡力了。
鏡頭四:同聲傳譯耳機
剛剛開始審判,辯方主辯律師就對法官團提出了質疑,但當最終法官團宣布法官安排維持不變時,主辯律師一直就沒有帶起他的同聲傳譯耳機,也許是他聽得懂英語。但是我更相信,他知道這是預料中的結果,其實他只是想拖延時間,擾亂審判,無理取鬧而已,以便借機將審判局勢盡量扭轉到有利於他們的地步。另外,當倪征燠通過聲東擊西的方法,將審判的矛頭指向了以沉默來對抗審判的土肥原賢二時,土肥也是取下了耳機,用不聽來表現對抗。但是這兩處關於耳機的動作,其實是在向我們展示,受審的一方無力的抵抗,以及局勢在向勝利的方向扭轉。
鏡頭五:歡笑的背後
片中展現了不少的歡笑。有酒館中酒客們的歡笑,但在戰後一片狼藉的日本,這種歡笑只不過是人民麻痹自己的掩飾;有酒館老闆娘的歡笑(在聽到曾志偉那聲「狗日的日本鬼子」時的,還有與肖南同唱、伴舞時的),她的歡笑是不懂世事的,所以與她後來突然被槍擊,臨終前茫然地問怎麼回事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還有梅汝璈在法官團中對其它法官的微笑以及在酒館內看到歡愉的酒客們時的笑容,他的笑容背後,透露著憂慮,透露著壯志未酬時並非發自內心的、無法溶入的禮節式的笑。通過這些歡笑的鏡頭,導演向我們展現了當時的背景下,不同階層的狀態。
鏡頭六:當場暈倒
當審判東條英機到了最後一個問題時,季南問出了那個很有導向性的問題(本人在劇情震撼三中所提到的),東條英機無奈地回答「是」之後,芳子的妹妹櫻子突然當場暈倒。不是因為體力不支,而是因為再受打擊。她當初是天真地響應日本國的號召加入了慰服團,本以為是為國家做些如戰地護士之類的工作的,但卻成了日本兵的洩慾工具,她在身、心上所受到的欺騙和撞傷,我相信絕不會亞於當時中國人民所受到的。被自己人出賣、欺騙和凌辱,更甚過外人所給予的,所以當她聽到仍會繼續發動戰爭時,僅存的一丁點兒的希望徹底破滅了。此處,影片向我們描述了這場戰爭對發動戰爭的國家裡的人民的傷害也是相當巨大的。
鏡頭七:狗日的日本鬼子
曾志偉的角色在片中兩次喊出了「狗日的日本鬼子」。為什麼一個日本人這樣說日本人呢?他是親歷那場戰爭的人,而且這也和他殺死弘二有關。在中國,他目睹了天真少年變成了殺人狂魔,而且一定有被殺的中國人的家屬之類的人當著他們的面狂喊「狗日的日本鬼子」,而這一切都與他最初應征入伍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我相信他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也是被那個「手足情」的狗屁理論騙到戰場上的。所以,在他回國後,他判若兩人,整日飲酒,為了忘記殘酷的記憶;所以,當他面對肖南他們時下跪謝罪;所以,他在酒館內腹刺後,看著自己的傷口,有些許的安慰;所以,他死在北野雄的槍擊下,他笑了,因為他解脫了;所以,他臨死前,仍然用這句罵自己人的話,是為了告訴他的國人和受害的人民,他們錯了。
鏡頭八:我要站起來
在面對量刑的僵局時,梅汝璈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種無力回天的感覺。他說:「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梅汝璈有些泄氣了,已經做了「志未酬,士隨死」的准備。向哲浚罵他這樣的想法是懦夫所為,用的是擊將法,然後用一句湖南老話鼓勵梅汝璈「只要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來」。受到向哲浚的激勵,梅汝璈突然抬起頭,無奈的目光重新又自信滿滿,松泄的臉部肌肉重新又綳緊充滿鬥志。這並不是說梅汝璈是個意志不堅定、容易受人左右的人,在那種世人無法想像的壓力下,他一個人如何能一直承受下來呢?在11人的法官團中,只有他肩負著國家、民族的榮辱重擔,他也需要朋友和外力的支持、鼓勵。通過這些表現,作為觀眾的我們,在今天才體會到梅汝璈當時所處、所感、所受。
鏡頭九:明明白白的YES
梅汝璈在量刑問題上的激昂演講後,雖然印度法官仍舊堅持拒絕死刑的看法,但是他的演講不是只為說服印度法官,而是為了堅定堅持死刑的法官的信念,同時感染拒絕死刑的法官,盡可能爭取最終令戰犯定下應有的懲罰。他握著裝有同意死刑或拒絕死刑的選票的手是有些顫抖的,但他的語言卻是堅定不移的,「只有死刑才能告慰死去的亡靈」。然後,打開信封,當眾抽出選票,豪不遲疑地在YES上畫了圈,裝入信封,第一個將選票投入票箱。這也是個引導。所以,他的干凈利落與韋博在填寫選票時的猶豫不決形成了對比。由此,我相信,韋博最後是被梅汝璈說服了。
鏡頭十:凝滯的表情,落地無聲
在韋博當眾讀票時,每一個拒絕死刑的票都配合著梅汝璈的表情鏡頭,最終結果出來之前,他的表情一直是凝滯的,那樣的嚴肅,也同樣的躊躇滿志。當最後決定性的一票帶來了勝利的消息時,梅汝璈那凝滯的表情變了,只是一點點的變化而已,微微地閉上雙眼。六比五,一票險勝!他的堅持起了作用。「臣幸不悔吳侯使命」,梅汝璈東京審判之行,除了國家和人民的使命,更有他加註在自己身上的越來越深的使命感,也是他對己身「不侮使命」的追求,他無聲的表情最終得到了釋放。
看過此片,除了震撼還是震撼,被歷史事實所震撼,被參與者的民族榮辱感和責任感所震撼(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的,不管他們的做法對錯,他們維護自己民族的堅韌令人敬佩)。當然,最終的判決安慰了很多亡靈,也安慰了看片的我。我沒有因為此片而去痛恨什麼,但是記住歷史就是對現在及將來的幫助。
仍有一些遺憾,那就是片中的語言。在北京8月29日觀看的是外語版(前面說過,此外語版中的外籍角色都說的是角色應該說的語言),但是在9月1日全國公映時,片子已經是全中文版了。中文配音沒問題,但是卻令我感覺少了些國際審判中的國際性。我還是喜歡那個外語版,不僅僅因為我想聽到松哥的原音,更因為片中松哥、曾江、英達、謝君豪、曾志偉以及外籍角色的相應語言都說得很到位,與角色非常配合,而部分段落的普通話配音卻沒有表現出當時應有的情緒,如北野雄喝酒時的那一長段話,曾志偉坐在桌前道出弘二真正死因時的語氣。因為兩種版本都看過了,所以自己總是在比較吧。另外,就是復線故事由於片長的緣故,交待得不是很完整,角色的張力、與主線的呼應沒能充分地表現出來,多少令看片的我覺得與主線有些脫節。
說一處我的疑問,為何當北野雄知道弟弟弘二死在中國戰場之後,他沖著肖南發泄對中國人的憤恨時,肖南不反抗呢?片子最初他們在喝酒時,北野雄控訴著多少日本平民死於原子彈轟炸時,肖南用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大屠殺等反駁了他呀。而這時他卻沉默不語了呢?是體恤北野雄失去親人之痛?抑或是他不知道弘二死亡的真正原因,所以不能枉加評斷?也許後者是對的吧,我無從知道。但以我個人的觀點,如果我處在那個境況下,我可以容忍對方打擊我,但是絕不容忍他因此而對中國人的污衊。
最後致謝:首先,感謝松哥,如果我不是松迷,我可能不會過多地關注此片,更可能不會這樣迫切地想一次再次地走進電影院觀看此片,反映那個年代的片子不少,而真正有啟示性或者說有價值的並不是很多,所以我感謝松哥讓我真正地溶到了此片中,去體會它,感受它。其次,感謝高導,在那樣艱難的境況下,背負著那麼多的包袱依然堅持完成此片的拍攝,因此我們才能夠看到此部歷史還原的宏篇大作,讓我更深層次地了解那段歷史,提醒現在和未來。
《東京審判》確實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和收藏的影片,希望大家都能到影院看看,同時也希望發行的四個半小時的版本可以令整部片更加完整,彌補一些我的遺憾.
D. 《東京審判》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東京審判》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部電影主要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雖然28名日本戰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是逃不過證據的,在召開了長達兩年的818次審判會之後,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這是我國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用法律來維護尊嚴。
偉大的中國大法官梅汝璈也多次與與其他法官爭奪尊嚴,我真為中國有這樣一個好法官而感到驕傲。東京審判是一次偉大的正義審判,所有的壞人都會被正義屠殺,而好人就會得到回報,因為正義是公平的,爭議不會傷害每一個好人,也不會讓壞人嘗到一點甜頭。
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幕非常精彩:我國律師在法庭上用英文盤駁日本戰犯的戲,這使我慷慨激昂,我多次以激動的心情鼓掌,上面每一個英雄舉動都被我記在心懷。
看完《東京審判》之後我的心情格外沉重,那麼多無辜的百姓在這次慘無人道的戰爭中離去,無數官兵犧牲在了抗日前線的戰場上。對於當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年輕的我們有大把的時光可以學習豐富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通過多種的渠道去開闊自我的眼界,提升個人的修養,從而完善自身。經過學習的階段,把所學用實際的方式回報給父母,回饋給社會,盡自己綿薄的力量推動我們的祖國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歷史已經存在,我們不該忘記那段慘痛的過去,但也不應該心存仇恨。對於日本民族好的部分,應該學習和借鑒。學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展現屬於中國的大國風采。但包容並不代表懦弱,對於日本政府現在的有些行為,以明顯存在不恰當的舉動和行為,我們應該堅定的站出來,用正義的方式,維護祖國的尊嚴。
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要勿忘國恥,奮發圖強,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報效我們的祖國。
當時整個法庭不贊成死刑的法官居然佔多數,在討論是否對日本戰犯判處死刑的會議撼人心魄,中國法官梅汝?以杯子和水來比喻人類和文明——人之不復存在,文明將焉附兮,經過梅汝?的努力,才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扭轉了局面,用日本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和其他國家被日本軍國主義殺害的冤魂。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共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 創造了開庭818次的奇跡。法庭紀錄4.8萬余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四百多人,出示文件證據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規模超過了紐倫堡審判,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也是二次大戰結束後世界上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判決書的大部分敘述了日本如何侵略中國,描述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
我覺得《東京審判》告訴了我們要著力於表現堅持法律公正,堅持懲罪揚善,堅持民族大義的寬廣胸襟,著力刻畫戰爭對人,對社會的影響,對個人情感的沖擊和重建,我認為《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向世界傳達出的正義正氣的力量,傳遞了人類從心底深處發出的追求正義與和平的呼喊,也是對當今日本一小撮右翼勢力妄圖否認當時侵略罪行的深刻揭露,更讓我們每個中國人立志警鍾長鳴、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只有國家強大了才不會被別國欺負。
看完東京審判後,有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這些畫面也讓我感受到了很多。
首先就是俗話說得「弱國無外交」,在影片的前半段是安排各國法官的的座位,我們中國被安排到第三的位置,就是說在美國和英國的位置後面,中國的法官沒有同意,他覺得應該按照日本簽訂投降書的順序排座位,但是他的觀點遭到反對,最後還是在中國法官以退出審判來作為反抗的條件,中國才得到了應有的位置,想想如果不是當時中國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的的弱小,我們怎麼會雖有著戰勝國的身份,卻沒有得到戰勝國應有的待遇呢!如果當時中國的法官就這樣認了第三的位置而把第二的位置留給當時在二戰中並沒怎麼做出大的貢獻的英國,那麼當時那麼重視這場審判的中國國內該是怎樣的悲痛呀。
還有就是日本有些戰犯根本不承認他們的罪行,但在證據面前他們不得不低頭的畫面,當時真的是大快人心呀!
當然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們對南京大屠殺的審判,當看到那些證人在法庭上訴說著他們的所見到的事情,所遭遇到的傷害,當那個長達100多分鍾的珍貴的膠片見證著在那場大屠殺里的殘暴時,我的心是悲痛的,怎麼會有那麼殘忍的人,他們簡直就不是人,是惡魔呀!
最後那些日本侵略者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懲罰,我覺得就像本片的主人公說的那樣「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牢牢記住這段屈辱,然後振興中華。
看完這部電影,心情格外沉重,日本法西斯軍隊對中國人民殘暴的殺害,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絕對不能忘記這國恥。電影當中,梅先生作為中國政府的委任法官出席審判,並以堅毅的決心一直走到審判的最後,審判過程中,就法官排座位,戰犯是否處以死刑的問題他成功說服了其他國家的法官代表,梅先生的魄力,決心,說服力還有深沉的愛國情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
戰爭是可怕的惡魔,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深的傷害,對熱愛和平的一些日本人來說也是一種絕望的深淵。這部電影當中,清晰的展示了日本人對戰爭的不同態度,有被告人對侵華戰爭的鄙夷,十七個被告人當中,沒有一個日本人承認罪行,相反,他們找來各種借口來歪曲這不爭的事實;有從戰爭中歸來的日本兵,終日飲酒,活如死屍,他在中國看到了太多血腥,經歷了屠殺,看見了同去的夥伴變成了殺人魔鬼,回國後終究逃不過良心的譴責,死在同胞的槍下;有對大日本帝國充滿信奉的日本青年,始終不相信日軍的.罪行,並活在對中國人的仇恨當中;也有有理智判斷是非對錯的日本人,他們接受日本人殘害中國人的事實,並且感到愧疚,我想在他們的一生也會過得不幸。
審判的結果以五比六的投票數處以重要戰犯死刑,這也是中國人民及深受法西斯荼毒的世界人民希望看到的,正義終將宣張,惡人也得以懲罰。
由此,我想說的是當代中國人民必須牢記歷史,不忘恥辱,決不能讓國家、民族受到羞辱,需要我們為祖國自強不息而做貢獻!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不可忽略的篇章。1945年5月3日,遠東軍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審判東條英機等28名戰犯。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開庭818次,法庭記錄4.8萬余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419人,出示文件證據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這這些數據讓我無比震撼,作為一個中國人怎麼可以錯過!觀看之後,我了解了什麼是國家的尊嚴,什麼是卑鄙無恥。
看了《東京審判》,燃起了我的愛國之心。日本的戰犯堅決不認罪,還有一些日本人憎恨我們中國人。但是,他們可曾知道日本軍隊是多麼的殘暴無恥?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有多少老百姓成為他們刀下的亡魂?日本人民只知道中國人的罪行,可曾想過日本兵的罪行是我們中國的千倍萬倍?而且是日本軍隊先侵略我們中國,難道我們要坐在那被他們殺嗎?通過影片,我對於日本國際主義罪惡行徑有了更直觀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體會今天的來之不易。
影片的結尾,各國法官在對戰犯量刑問題上產生分歧,中國法官以法律的角度痛斥了日本戰犯大肆搶掠中國資源以及違反人道的滔天大罪。在投票決定是否執行死刑時,我十分鄙視其他十國的法官,他們說什麼殺人不文明,佛會包容這些戰犯。這些理由真是荒唐『文明是由人定的,既然可以定也可以改呀!真讓人氣憤!
最後,讓我們為那些死難者,為那些為中國之崛起而努力奮斗的人,向那段歷史肅穆,向那偉大的中國人致敬,向那在戰爭中犧牲的中國戰士們獻上我們最深的敬意!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了《東京審判》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些多無辜的老百姓,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是那些可恨的日軍乾的,他們是多麼卑鄙!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了,在審判大會上東條英機卻狡猾的說是與我們國家鬧下矛盾,就像哥哥與弟弟爭吵一樣。那些戰犯卻說自己無罪,那麼,那些平民老百姓又是怎樣死去的呢?他們是在你們的屠刀下死去的,他們的鮮血染紅了你們的屠刀,你們的刀上的血跡是永遠擦不幹的,你們犯的滔天大罪,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在天堂上審判著你們,你們無限量殺掉普普通通老百姓。比如:有兩個日本天皇比兩個人誰殺得人多,他們便殺了100多個人,日本軍竟然拿著我們中國人當牲畜來殺掉,你們連一個個的小嬰兒都不放過,用刀把他們挑死,日本人是多麼的無恥啊!你們斷絕了多少人的性命。
這部電影終生難以忘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資料是:南京大屠殺事件,日本人大量的殺掉無數人的生命,是用刀刺 、斧砍 、活埋等許許多多斷絕人們生命的手段,而且用火燒房子,許多人被活活燒死,這里成人間的地獄,鬼的天堂,血如河流,人堆如山,成為了我們沖華民族最可怕的一頁!
如今,我們不像從前那樣腐敗無能,是個東亞病夫,我們祖國更加富強了,那些死去無辜的老百姓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爭風吃醋」、「爭權奪勢」、「爭名逐利」, 在中國的傳統理念中,「爭」似乎是個貶義詞。而以寬容忍讓聞名於世的中國人往往會「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願一爭。
但看了《東京審判》後,我認為那些都是無理的,影片剛開場,中國法官就為了開庭的一個小小座位與主判官爭個不停,經過幾番激烈的爭論,中國法官終於取得了勝利。在這兒,他爭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尊嚴,更是中國在世界各國中的地位!
影片中,來自11個國家的法官與日本律師團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與周旋,最終以6比5的票數將7名戰犯處以極刑。他們爭的是中國無法挽回的損失;是300多萬人民的冤魂;是中國在國際平台上站穩腳跟的基礎。
爭,正義的力量才會壯大!
爭,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爭,真理才能抬起頭,被世人接受!
「爭」需要正確的基點,而日本人滅絕人性的行為造成中國陷入戰爭陰影中,這就是真真切切的基點。「爭」更需要恆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歷時2年半,通過了818次的開庭審理,才最終定了戰犯們的罪。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生活需要我們去競爭,時代更需要我們去競爭。「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送勁退千尋。」青春,在追求中閃光,在競爭中永恆。
偶然的機會,觀看了老師在課堂上放的電影《東京審判》,讓我對這部影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下,我又把整部電影完整的看了一遍。可以說,我是含著熱淚看完這部影片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用自己的尊嚴扞衛國家權益的故事。影片的開始,梅博士因為審判時的排座問題與韋勃發生了爭執,座位的問題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但裡面的關系很復雜,當時中國作為一個戰勝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座位被排到了第三位,而梅博士用自己的堅持,為祖國贏得了應有的權益,同時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在影片中能夠可以看出,日本人並不認為自己是被中國打敗的,所以並不服中國人,他們認為自己是被美國打敗的,所以對美國和對中國的態度截然相反。日本是一個崇尚武士道的國家,在他們看來只有勝者才能贏得他人尊重。直至今日,他們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關於現在的我們如何對待日本的問題上,我想說人民是無辜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戰爭是日本的執政者挑起的,而普通的人民則是受到政府的蠱惑,據說當時日本政府鼓勵本地青年參軍的時候,並沒有說明實情,導致有好多日本青年來到中國,看到打死殺戮的時候,導致了精神奔潰。我們應該理性的對待中日問題,對於主權問題,關於國家尊嚴的問題,一定要態度強硬,但在其他的方面,一定要靈活處理。
9月14日,我校全體師生觀看了一部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影片《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以發生在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為背景,各國法官和檢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場場法庭傳奇,尤其是中國法官梅汝璈的據理力爭才扭轉了局面,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人民。
我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對於六十年前的這段歷史很陌生,覺得不可思議。通過觀看電影,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新的了解。我感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由此帶來的沉痛災難,我們中國人要牢記這段歷史。
影片中的梅博士,在量刑前對各國法官的勸說讓人激動。最後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贏得了勝利。這時,放映廳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此時此刻也很激動,梅博士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人開始遺忘,我想這就是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這部電影的目的吧。戰爭是可怕的,無論對於哪個國家,都將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
E. 《東京審判》的主要內容
《東京審判》的主要內容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最終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的梅汝璈飛抵東京。梅汝璈攜同檢察官向哲浚、倪征燠為代表的正義力量,勢要將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
然而法官們因審判因量刑的問題出現分歧,梅汝璈據理力爭,終於以六比五的微弱優勢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處決。
《東京審判》的影片評價:
《東京審判》中法庭的戲拍不錯,演員的表演出色,特別是老律師,說台詞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揚頓挫。部分上海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成功地運用了大事件、小細節的藝術手法。。
本片優點之一就是反省歷史的態度,它不是以狹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間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態去激發對民族自尊的熱愛,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F. 電影東京審判簡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 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大審判終於開庭了,中國的審判團遭受了種種挑戰和挫折,面對各國法官們的偏見與刁難,中國法官和檢察官們與他們鬥智斗勇,克服了對美國法律不了解的種種不利因素,在庭審辯論中取得了上風。日本右翼勢力派刺客行刺梅汝璈,肖南得知後,立即趕往告知,最終挫敗了刺殺計劃。最後的審判到來了。遠東國際大法庭做出判決,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被處以絞刑……
《東京審判》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尊嚴的故事。
當時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整個法庭不贊成死刑的人居然佔多數。以梅汝璈(劉松仁飾)為首的中國法官,最終是怎麼樣將東條英機等戰爭罪犯送上絞刑架的呢?影片創作者經過大量的歷史調查,為觀眾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因為該片故事全部發生在1946年的東京,片中扮演梅汝璈的劉松仁,扮演向哲浚的曾江,扮演倪征燠的英達均一口流利的英語;扮演中國記者肖南和日本戀人和田芳子的林熙蕾操一口流利的日語漢語;而憑《南海十三郎》成為金馬影帝的謝君豪和曾志偉的對白是日語;再加上由日本演員扮演的律師廣瀨一郎、戰犯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土肥原賢二;由美國百老匯著名演員扮演的盟國檢察官季南、法庭庭長衛勃,無論敘述風格還是製作氣勢均強烈透出導演高群書深受好萊塢主流商業片的影響,是國產片中少有的具有好萊塢氣象的大片。摘自世紀環球在線
◇ 幕後故事:
《東京審判》是導演高群書的首部電影,也是第一次由中國導演以幾乎全外語的形式拍攝國際題材。
《東京審判》是一部檢討戰爭以及戰爭責任的電影。該片以發生在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為背景,許多從未曝光的歷史密聞將在片中解密。在當時絕大多數不同意判處戰犯死刑的多國法官會議上,中國法官上演了一場場思辯縝密撼人心魄的法庭傳奇,才艱難扭轉了局面,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中國法官終於在長達兩年818次的開庭中,寫下了奇跡。
《東京審判》明星雲集,劉松仁、英達和曾江分別飾演世界司法史上的著名人物:中國法官梅汝璈、倪征燠和向哲浚。英達發揮他的良好英文功底,在法庭上用英文盤駁日本戰犯的戲慷慨激昂,非常過癮。朱孝天和林熙蕾飾演一對因為戰亂而分別的戀人。朱孝天接拍這部電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是一個南京人」。因《南海十三郎》而斬獲金馬影帝的謝君豪和實力派明星曾志偉都在片中有精彩表現。曾志偉更是一改往日的諧星和反派的路線,在片中飾演一個從中國戰場回家的老兵,最後的瘋狂讓人震撼。
影片由於題材的緣故,該片更是動用了國際明星陣容,在片中飾演庭長衛勃的美國演員是百老匯的實力派演員丹尼爾熱斯基,他沉著並極具爆發力的表演在拍攝時常常獲得全場熱烈鼓掌。此外日本戰犯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土肥遠賢二,松井石根,日本律師廣瀨一郎均由日籍演員出演。多國演員演繹六十年前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法庭傳奇,銳利生動,渾然天成,也顯示了導演高群書把握演員的深厚功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搭建了當時的遠東軍事法庭,當電影中的故事與紀錄片悄悄重合的時候,觀眾都驚嘆難以區分歷史和現實。《東京審判》的音樂更被樂評人認為是「《辛德勒名單》一樣悲憫的作品」,非常讓人震撼。在這部電影中,高群書除了堅持他一貫的紀實主義,更將電影技術的色彩運用、敘事技巧不著痕跡地融化在這個史詩題材的故事中,被海外片商贊為有著「象《刺殺肯尼迪》一樣精彩」的法庭戲的大片。
好萊塢有《紐倫堡審判》,日本也有一部同樣題材但以東條英機為視角表現這次審判的電影《榮譽》。幾十年後,中國終於有了以中國法官梅汝璈,檢察官向哲浚,倪征燠,中國記者肖南為主角的《東京審判》,就像一個網友在評論中的一句話:「花拳綉腿在電影的江湖裡大行其道的時代,拍這樣一部片子是需要勇氣的。因為歷史本身就是一塊硬骨頭。」 摘自世紀環球在線
◇ 影片看點: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原樣復制,60年前驚天歷史首度揭密。
法庭上激烈PK,唇槍舌戰,滿足正義壓倒邪惡的極大快感。
導演高群書3000萬元打造出第一部中國電影史上主流史詩大片。
兩岸三地明星與十國演員全力再現歷史上淋漓痛快的一刻。
劉松仁、曾志偉、曾江、英達、朱孝天、林熙蕾、謝君豪眾星集合,傾情掀起情感波瀾。
完成了電影題材從打擊日本侵略者向審判侵略者元兇的飛躍。弘揚愛國熱情,滿足人們鞭撻至今猶存的軍國主義氣焰。
一部愛國主義歷史教育的生動教材。
一部國際司法教育的詳實教材。
東京審判內容簡介
1.寶劍贈壯士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
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此舉的含義讓梅汝璈既感激昂澎湃又覺使命之重大……
《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天降大任於斯人的激動和歡欣。他不無擔憂,他以一個記者的敏感以及對社會現實國際利益的透徹了解預感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畢竟,梅汝璈是一個留學美國,回國後有多年從事教學和法院工作的學者型專家。
回到住地,梅汝璈將寶劍敬起,默默起誓。
2.宣誓
十一國的法官聚齊,為了和平\正義及公正,他們共同宣誓,梅汝璈尤感神聖和庄嚴……
3.座位之爭
未及決戰對手,梅汝璈就遭遇到了來自內部的危機,這次危機雖然以勝利結束,但讓梅汝璈領略了此次審判的艱巨和復雜.
5月2日,11國法官接到法庭書記員緊急通知,下午四點舉行開庭儀式預演。
11國法官身穿法袍衣冠筆挺來到法官專用休息室。澳大利亞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長衛勃宣布關於法官座次的排定,故意將中國的位置壓至英國之後.梅汝璈勃然大怒,與衛勃據理力爭,並不惜退出和去職,也要維護中國應有的地位.
幾經波折,在剛烈的梅汝璈面前,衛勃只得答應了他的正當要求.代表中國的梅汝璈在遠東國際大法庭彰顯了一個民族的氣節,也喚起了他早已准備已久的鬥志。
4.肖南遇芳子
晚上,肖南獨自來到一個小街道,他想找到因戰爭而分別多年的昔日同學芳子。
肖南在戰前曾留學日本,對東京應該是很熟悉,但這次他迷惑了,幾千噸燃油炸彈的轟炸已使昔日繁華勝景的東京成為一個巨大的瓦礫場。他看著面目全非的小街道,情緒難平。
肖南來到芳子家,他看到了一個炸彈爆炸中心的遺跡。房屋坍塌了,巨大的窟窿里一輪明月清澈無比,但很快就被雲遮住了。下雨了。
街上的人們匆匆跑過。
肖南趕忙跑到旁邊的小酒館避雨,順便要了一壺酒自酌自飲……
突然,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傳了進來,那是和人告別的聲音,肖南心中一凜,這聲音他太熟悉了。那個女子跑了進來。肖南驚住了,他遇到了正在為哥哥買酒的芳子。
芳子告訴他,自己的家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她帶他去了她暫時寄居的北野雄家.在那裡,肖南見到了芳子的哥哥山口正夫。
山口正夫只看了肖南一眼,這一眼讓肖南不寒而慄。那一眼有驚駭,有疑懼,有仇恨,有悲哀,這一切都象成簇的芒刺向他射來。
山口正夫從中國服役回來後,精神瀕臨崩潰,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似乎是受了什麼刺激,喪失了語言能力.
而北野雄則一直在忙於打聽他弟弟北野弘的消息.
和北野弘一樣,芳子的妹妹纓子也至今沒有音訊.
北野雄回來了,見到肖南雖有點尷尬,但畢竟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是當年的同學和朋友。他很快就調整好了情緒,並且叫來了幾個當年的老朋友。
眾人追懷往昔,都不勝唏噓。幾人均熱情洋溢,高聲喧嘩,歡樂無邊,均大醉。朋友之情超越了國界和國恨。
但芳子心情很復雜。她不能忘懷當年的諾言,但畢竟現在北野雄追求的很熱烈。
多年以前,肖南離開日本時,他和芳子間曾經有過承諾,彼此等候,永不相負.然而時過境遷,芳子還在等著他.肖南卻避而不談當年的情懷。
芳子痛苦之極,她知道他們的關系完了,她突然很怨恨肖南,她怨恨肖南不能做到超脫,不大度,她認為感情是單純的,是不應該受國家,戰爭,正義與非正義的影響的,她怨恨肖南太偏狹,太自私,太功利,太泛政治化。她無法理解肖南的真實痛苦。當然,肖南什麼也沒解釋。
戰爭,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因為戰爭,使得他們間應驗了那句話:故人不能相見,舊友不能重逢……
肖南離去後,北野雄終於按捺不住自己對芳子的感情,請求芳子做自己的妻子,已對肖南失望的芳子終於答應了……
5.開庭
世紀大審判終於開庭了。
肖南看見混在日本記者群中的芳子時,很是吃驚。
而芳子只是淡淡的打了個招呼就忙開了。
此時大川周明表現的很異樣,他脫光了鞋襪,兩只腳象得了腳氣一樣肆無忌憚地搓來搓去,很不雅觀。
在季南念起訴書時,大川周明突然伸手照東條英機光頭上打了一巴掌,聲音很響。法庭嘩然。在憲兵將大川周明帶出法庭時,大川周明瘋狂的高叫著絞死東條英機。東條英機滿臉苦笑,一動不動。
梅汝璈直覺大川周明是偽裝,休息時,梅汝璈對大川周明的表演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堅持要讓大川周明繼續接受審判,但眾法官卻同意了大川周明律師的申請,將大川押回巢鴨監獄,由法院指定的醫生負責檢查大川的身體是否允許出庭受審,梅汝璈眼睜睜地看著大川周明逃脫法網。
作為戰犯的律師,清瀨一郎主動出擊,他宣稱庭長衛勃因曾經參與調查新幾內亞日軍暴行無法做到公正判決,堅決抗議衛勃任庭長,並要求衛勃迴避!
滿庭喧嘩.衛勃怒而退席。
梅汝璈與清瀨一郎首次交鋒,唇槍舌劍,法庭激烈異常。
眾法官站到了梅汝璈這一陣營,由清瀨一郎發起的第一輪攻擊被暫時挫敗。
再次開庭時,所有的戰犯都矢口否認自己有罪。
6.
散庭後,芳子約肖南到她家裡吃飯。路上,她和肖南因為對這場戰爭的看法不同發生激烈沖突。作為一個負責報道此次審判的《朝日新聞》的記者,她不認為日本發動的戰爭是侵略,她也不認為日本有罪。
她突然發現,也是第一次發現這場戰爭給她帶來的傷害首先就是二人已找不回往日的情感了……
來到芳子家,恰逢北野雄剛剛得到了住地警察的的通知,他的弟弟北野弘已被證實死在了中國戰場.
聞此噩耗,兄弟情深的北野雄癲狂了,他將滿腔怒火發泄在肖南身上。
北野雄認為,是中國人殺死了自己的弟弟,他一定要復仇!
山口正夫神情痛苦地盯著北野雄。
北野雄瘋狂了。北野雄怨毒的眼神讓肖南再次感到仇恨象一把呼嘯著向自己的面門飛馳而來的刀子,他的額頭象針扎一樣刺癢了一下,一陣暈眩。
7.
緊接著,戰犯律師團對國際軍事法庭的司法管轄權提出質疑。季南強力反擊。
1946年5月17日,戰犯辯護團所有動議和觀點被法庭全面否決。
回到住所,梅汝璈和向哲浚都知道後面的路將更加艱難.他們商定,馬上向國民政府提請:增加援軍,並馬上加強日軍犯罪證據的收集.
1946年6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大戲正式鳴鑼。一場對日本戰犯的世紀審判拉開大幕,自此以後,法庭控辯起伏跌宕,火葯味十足。英美審判法系的寬松讓戰犯辯護團感到有了信心和鬥志。
對日軍的審訊正式開始,十一國的法官們及檢察團又馬上遭遇了更強的來自於戰犯辯護律師團的反擊。
形勢嚴峻。首先是滿洲階段。
前日軍陸軍中將,前陸軍省兵務局局長田中隆吉的突然出現讓法庭出現了短暫的休克,然後是一片騷動。
戰犯們及辯護團緊張萬分,誰也猜不出田中隆吉究竟會說出什麼對自己極具殺傷力的內幕。他知道的內幕太多了,這個來自日軍內部的證人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國際檢察局隱匿已久在這個有力時刻擎出的第一張神秘王牌。
田中隆吉將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等一系列日本侵華決策和實施內幕及幕後主謀一一道出。
東條英機再也無法平靜了,他狠狠盯著這個老部下,滿臉怒容,焦躁不安。
緊接著,另一張也是本次大審判表現最精彩的王牌出現了。
1946年8月16日,清末代皇帝溥儀出庭。溥儀的出場不僅驚動了法庭,日本朝野轟動異常。
《朝日新聞》把溥儀的出場形容為此次末日審判劃時代的時刻。一個曾經的末代皇帝,一個曾經的兒皇帝來出庭作證,這在世界審判史上也是罕見的。
溥儀作證整整八天,對於土肥原賢二和板垣征四郎來說,這八天的每一分鍾都是度日如年,心驚肉跳。
溥儀的作證不僅精彩,且極具感染力。溥儀情緒激奮,用詞新潮,語氣幽默。肖南記錄說象在看一場精彩絕倫的莎士比亞大戲。
溥儀控訴並揭露了日本分裂中國的陰謀。
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等一系列日本侵華事實漸漸浮出水面……
8.
理智上,肖南控制自己要遠離芳子,但情感上,他卻時常難以自控。
北野雄象變了一個人,變得神秘和不苟言笑了。芳子同樣處於痛苦之中。她左右旁顧,既夠不著肖南,又無法斬斷,也無法接受北野雄的進一步親熱。這讓北野雄怒火更旺。妒火,家仇,國恨,讓他迅速地滑向了另一個極端。
北野雄以強悍的態度追逼芳子馬上與他結婚,遭到芳子拒絕。
北野雄再次將帳算在了中國人肖南身上,他變得更加仇視中國人了,他的國家打敗了戰爭,而他,情感戰爭也面臨雖勝猶敗的悲劇狀態,他覺得他最終就是得到了芳子的身體,也很難說能得到芳子的心。在他和肖南之間,其實芳子最在意的還是肖南……
9.
由於中國檢察團力量的薄弱,梅汝璈和向哲浚向國內提請支援。
倪征燠飛赴東京。
土肥原賢二,這個陰謀家,戰爭的推進者,以他多年做特務頭子積累的經驗,利用遠東國際法庭採用英美審判機制的漏洞,居然不為自己申辯,使得檢察團及法官們無從下手.
形勢極其不利……
對土肥原賢二的失利讓中國檢察團感覺到了挫敗。
梅汝璈擎出所贈之寶劍給大家鼓氣。
大家重新振奮,馬上商量對策,決定從板垣征四郎身上打開突破口,進而揭穿土肥原賢二的犯罪事實。
對板垣征四郎的審訊開始了。
倪征燠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備,在法庭上,他咄咄逼人,冷靜且機智地把對手帶入自己的埋伏圈,進而一步步獵殺,最終,他不但把板垣征四郎的罪行一一揭露,還指東打西,將土肥原賢二的罪行也一並揭穿。
中國檢察團打了個漂亮的翻身戰。
眾人酒館把酒言歡,但梅汝璈提醒大家,更艱巨的審訊在等著他們,那就是南京大屠殺。
10.
芳子的妹妹纓子回來了,當年那麼健康,生命力旺盛的纓子已經形神枯槁,且滿身是病,眼看著就將不久於人世。
纓子倚靠在牆邊瑟瑟抖著,象一棵枯萎的野草在風中戰栗。雖然已毫無力氣,但一聽到門響和腳步聲便迅速作出一種笑臉迎客的妓女模樣。
芳子心如刀絞。
而北野雄此時已經參加了一個由清瀨一郎主持的秘密組織'復國會',這是由一些拒絕接受戰敗的軍國主義份子,為破壞遠東國際大審判而組成的地下組織。對梅汝璈上次的伏擊就是北野雄負責實施的。
芳子對北野雄的神秘舉止產生了懷疑。
而北野雄對她仍心系肖南十分嫉妒,他讓芳子不要管自己的事情。
看著悉心照顧自己哥哥和妹妹的北野雄,芳子左右為難。
11.
在梅汝璈的提議及堅持下,法庭決定對南京大屠殺作為一個獨立的單元來進行審訊。
向哲浚他們發現並搜集了日軍的犯罪鐵證。
南京大屠殺的審判開始了。
從南京大屠殺審訊剛剛一開始,芳子就開始出擊了,她對南京大屠殺是否發生過及審訊公正性的質疑言論引起了日本及國際輿論的關注。
肖南跟芳子爭執,芳子振振有辭且舉例說明,認為是肖南喪失了一個記者應有的客觀及公正立場。
面對固執的芳子,肖南終於爆發了,他咆哮著告訴她,自己的母親和妹妹都被日軍奸殺,他無法抹去這段記憶!
肖南告訴她,在國仇家恨面前,自己只能做到不恨她,但也不能再愛她!
芳子不願意相信肖南所說,或者她也是不敢相信。
松井石根極力狡辯、抵賴、推卸、否認。
向哲浚他們出擊了。
美國牧師的紀錄影片,中國證人等一個個受害者,目擊者及死難者親屬一一出現在法庭。
一幕幕慘絕人寰的事實,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畫面也一一展現在法庭及世人面前。
鐵一般的證據面前,松井石根再也無話可說……
芳子面對這些真實證據,深受震動,再也無力為日軍辯駁了。
12.
梅汝璈向庭長衛勃提請將日本天皇列為戰犯,其它法官也都贊同。
可接下來的事情出乎世人意料,天皇也逃脫了法庭的審判。
拔劍四顧,梅汝璈卻不知手中之劍該揮向何處。
梅汝璈和肖南酒館憤慨……
回去的路上,梅汝璈受到不明身份的日本人的伏擊。
盟軍馬上就此事展開調查及追捕。
《遠東國際大審判》劇本大綱(13-18)
13.
北野雄陷在國恨情仇的漩渦里,但他稍有猶豫,他還在意著和肖南的朋友情。他可以刺殺梅汝璈,但他畢竟還沒做到十分徹底。在對待肖南上,他尚存一念善意。
殘破的廢墟上。肖南和北野雄見面。
北野雄警告肖南收斂,遠離芳子。
芳子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纓子垂危,臨死之前,她告訴了芳子,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纓子冷冷地講述著日軍戰士摧殘她的慘苦經歷,一字一句都讓肖南後脊背發冷。
芳子遭受雙重打擊,她迷失了,開始懷疑一切。
梅汝璈再次受到'復國社'的警告,可他毫不在乎。
肖南懷疑北野雄與此事有關。
14.
對東條英機的審訊終於開始。
東條英機的辯護律師清瀨一郎氣焰囂張,檢方一步步還擊。
東條英機也為自己辯護,形勢憂人。
梅汝璈和中國檢察團向季南提議,聲東擊西,將矛頭直接指向日本天皇。
這手殺招讓東條英機無法招架,為了保護自己的主子,東條英機已經無法抵賴了,再加上檢方步步進逼,東條英機徹底潰敗。
15.
審判進入了最後的量刑程序。
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十一個國家的法官對如何量刑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印度法官巴爾居然主張寬大為懷,對所有戰犯不予量刑,將他們無罪釋放;法國法官不同意死刑;而庭長衛勃也不贊同死刑,認為可以將這些戰犯流放至荒島……
力主對戰犯施行死刑的呼聲在法官中處於劣勢。
梅汝璈無比憤慨……
冷靜下來後,梅汝璈開始利用自己的智慧,針對各個法官逐一說服……
他先找到了庭長衛勃,請求對方放棄錯誤的立場……
梅汝璈告訴他,如果這些惡貫滿盈的戰犯不得到應有的懲罰,他將蹈海而死,以謝國人!
梅汝璈的決心讓衛勃深感震撼。
16.
北野雄他們同時在行動,他們的目標直指力主支持死刑的梅汝璈。
芳子拚命攔阻要去刺殺梅汝璈的北野雄,但沒能如願。
猶豫再三,芳子告訴了肖南。
肖南馬上趕到正在說服印度法官巴爾的梅汝璈身邊,及時挫敗了北野雄他們的行動。
梅汝璈讓巴爾看看面前刺客的屍體,請他警醒,做出正確的抉擇。
巴爾無語。
17.
北野雄無法忍受芳子的背叛。
肖南及時趕回,他請北野雄正視歷史及現實,懸崖勒馬。
嫉妒和仇恨已經吞噬了北野雄,他和肖南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時,目睹一切且經歷過一切的山口正夫居然開口說話了。
原來,戰前深受武士道精神毒害的山口正夫卻在侵華戰爭中警醒,他目睹了一切日軍的暴行,而與他一同奔赴中國戰場的北野弘卻由一個文弱、善良的人轉變成了一個殺人狂魔……
山口正夫忍受不了北野弘的人性泯滅,是他,親手殺死了滿手是鮮血的北野弘!
肖南、芳子、北野雄都驚呆了。
山口正夫拿出了北野弘的遺物,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勸阻北野雄回頭是岸,這樣,日本的未來才有希望……
追捕北野雄的美國憲兵趕到了。
北野雄此時已處於崩潰狀態,他徹底絕望了,戰爭決絕地抽走了他所有的溫暖和人性僅存的一點點自覺。他倏然墮入一個被虛無厚厚擠壓的真空里,伴隨著他的只有對這個世界的仇恨了,他眼前已經看不見真實的人了。他進入一種無我無他無物的奇特狀態。剩下的,只有隨心所欲了。
他用卡賓槍胡亂掃射著,因投鼠忌器,憲兵們不敢開槍。山口正夫被擊中。芳子也被擊中。肖南重傷。此時,山口正夫聚起最後一股力氣,將北野雄抱起來,山吼一聲,將北野雄狠命扔出樓下。
在空中飛舞著的北野雄仍在扣動著扳機,他重重跌落地上,喘息著,卡賓槍仍在盲目掃射著。
憲兵開槍了。北野雄被打死。
面對彌留之際的芳子,肖南終於說出了讓芳子瞑目的話……
18.
最後的審判到來了。
遠東國際大法庭做出判決,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被處以絞刑……
頌歌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