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上譯日本電影

上譯日本電影

發布時間:2023-07-03 12:41:55

㈠ 尋一部八十年代的日本動畫片,名字忘記了

龍子太郎
中文:龍子太郎
地區:日本
語言:普通話
譯制:上海電影譯制廠
年份:1979年
出品:日本東映映畫社
監督:浦山桐郎
製作:今田智寭
原作:松谷みょ子
腳本:浦山桐郎
作畫監督:小田部羊一

主要配音演員:

龍子太郎——丁建華,太郎母親——劉廣寧,阿雅——金琳,紅鬼——於鼎
黑鬼——畢克,天狗——邱岳峰,奶奶——趙慎之
雞叫財主——程曉樺,山中妖婆——李梓,水蛇——施融
村民——富潤生、尚華、嚴崇德

簡介:

很早很早以前,那時候的日本沒有電燈和電視機,也沒有槍和大炮。在那山連著山的地方,土地貧瘠,連水稻都沒見過,人們只靠吃糝子、小米和豆子過日子。龍子太郎和奶奶就生活在那裡。

龍子太郎能吃愛睡,力大無窮,村裡的孩子都叫他「龍的兒子,妖怪的兒子」。他和小動物比賽相撲,誰也比不過他。天狗來了,起先贏了太郎,可是太郎不服輸,終於把天狗摔倒了。天狗非常喜愛他的勇敢,送給他一碗「天狗的酒」,喝了它就會有「一百個人的力氣」。但是這種力氣只能為了幫助別人時才能用。小動物都入迷地聽著小女孩阿雅優美的笛聲,沒入理睬紅鬼的鼓聲了。紅鬼很生氣,想抓住阿雅,不準她吹笛子。可是紅鬼也被太郎摔倒了,他只好狼狽而逃。

晚上,太郎想起了死去的媽媽。奶奶告訴他,媽媽並沒有死,在太郎出生前,媽媽忽然失蹤了。後來就在媽媽失蹤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大水潭,媽媽變成了龍。龍把剛出世的太郎和一粒珠子一起送出了水面,那棵珠子就代替了媽媽的奶喂養了太郎。但是,那棵珠子原來是龍的眼睛,因此她瞎了,不得不搬到遙遠的北國。並且她囑咐奶奶等太郎長大後,一定要去找她,她等待著。太郎聽了奶奶的敘述,立刻要去找媽媽,還沒等他出發,野豬突然來告訴他阿雅被紅鬼抓走了。他和野豬找到紅鬼那裡,可是阿雅又被黑鬼搶走了。太郎制服了紅鬼,讓他帶領著一同去黑鬼那裡救阿雅。他們同心協力把黑鬼推下了山澗,黑鬼變成了一塊岩石,為人民除了一害。紅鬼由於幫黑鬼干過欺壓百姓的壞事,怕人民報復,龍子太郎就把他拋到天上做雷公的部下去了。

太郎獨自向北方走去,尋找變成了龍的媽媽。他遇到了一個叫雞叫財主的老太婆,雞叫財主為了讓太郎給她幹活,騙他說,龍只有在收割的時候才出現。太郎為雞叫財主幹活直到種出了稻穀,龍還是沒有出現,卻出現了一條白蛇。白蛇告訴他,再往北走,翻過九座山,有個山中妖婆知道龍的事情。太郎氣憤極了,他背走了他種的全部稻穀、分給了沿途的窮苦農民。

太郎找到了山中妖婆,差點又被妖婆吃掉,剛逃出來,又被白衣女妖包圍著,險些凍死。阿雅在寶鏡里看到了埋在冰雪裡的太郎,就騎著「百里馬」來救起了太郎。他倆騎著馬向北方進發了。

太郎終於找到了住著龍的湖,龍出現了。她告訴太郎,她因為懷著太郎,多吃了兩條魚,觸犯了山裡的規矩——有東西應該大家分著吃,誰如果只顧自己,就要受到懲罰,因此她變成了龍。太郎聽了非常難過,他認為這都是因為村裡吃的東面太少,才會訂下這樣的規矩。他決心把那個堵住岩湖水的石打開,使湖水流下山去,灌溉廣闊的田地。媽媽表示一定幫助他完成這個志願。媽媽因為眼睛瞎了,讓太郎坐在龍頭上為她指路。龍掀起了巨浪,沖擊著山岩,岩石終於被撞開了,但龍也筋疲力竭地死去了。太郎傷心地哭著,突然,龍的鱗一片片脫落了,媽媽又恢復了人形。她站了起來,她看到了太郎,喊著太郎的名字,太郎高喊著媽媽,撲到了媽媽的懷里。

湖水流下了山,滋潤著大地,稻穀也長起來了,從此,這里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簡評:

本片是我國正式引進的第一部日本彩色寬銀幕動畫片,在宮崎俊的作品還不為國人廣泛知曉的那個年代,《龍子太郎》的出現給我們當年貧瘠的娛樂生活帶來了一股不小的震撼。那個曾經懵懵懂懂的青澀少年,如今已過而立之年的他,究竟是在哪一年哪一天的晚上,從那台12英寸的三洋黑白電視機上,領略了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尋親故事呢?模糊的記憶早已不再可靠,連同附著在它上面的悲悲戚戚差不多也快被塵封起來了。我清楚地知道,我們一直夢想尋找的,其實只是依稀淡淡的童年影子。而就在今天,小太郎那稚嫩、催人淚下的呼喊聲,穿越時空重又回盪在我的耳畔。譯制經典推出的上譯配音版《龍子太郎》DVD,在我不經意的時候竟然悄悄來到了我的身邊,封面上的龍子太郎好像沒有了電影里的愁苦模樣,他也許正沉浸在與母親團圓候的喜氣氛圍中吧!

這是一個關乎親情、友情和奮進主題的片子——小太郎在歷經千辛萬苦的磨難之後,終於撲倒在朝思暮想的母親懷中。無論是太郎還是他的母親,都是在用自身的行為救贖自己——太郎通過漫長的尋親過程,摒棄了原先好吃懶做的脾性,學會了幫助鄉親,除暴安良,磨煉出了堅韌勇敢的性格;而他的母親也在兒子的鼓勵下竭盡一己之力將岩石撞開,引水灌田,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上天感其誠,善行終有善報!從這點上來說,本片對孩子、成人都是極富教育意義的。小女孩阿雅作為龍子太郎的知己,對他完成尋母歷險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不僅給太郎以溫馨的友情,還時刻激勵著他的鬥志,救他於危難之際,這點也是難能可貴的。影片中最感人肺腑的場面,是最後太郎母親化成人形和兒子團聚。線條優美的人體裸露地匍匐在地上,無形中形成了一道巨大的視覺沖擊力。在動畫片中出現裸體這在當時還是第一次,我們在驚嘆的同時由衷地感慨母性的偉大和親情的可貴。另外,本片類似中國水墨畫風格的畫風,使我們在欣賞影片時倍感親切。

上海電影譯制廠的經典配音配出了濃郁的日本鄉土風格,給製作精良的本片又添上一道濃墨重彩,著名譯制導演蘇秀老師遴選了一個經典的配音班底——丁建華配主角龍子太郎,她的聲線雖然偏向大眾化,但是非常善於抓住不同角色性格特點加以揣摩,融入自身對於人物的理解。這是她早年配小男孩時的優秀代表作,富於變化的嗓音,游刃有餘的台詞處理,使人幾乎忘卻了配音演員本來的性別。時而高亢,時而悲涼的嗓音與太郎的言談舉止,面部表情極為相配,可說是達到了合二為一的境界。他的知己阿雅由金琳配音,金琳在配音方面頗有天賦,早年為蘇秀老師所賞識,得之真傳後更顯功力,後來擔任了上海電視台的譯制導演,主配和執導了多部優秀海外影視劇。她配的阿雅柔中帶剛,令人在憐惜之餘不由得產生敬佩之情。劉廣寧配的太郎母親台詞雖然不多,但絲絲入扣的悲戚情緒使觀眾滿含了同情和感慨。程曉樺配的雞叫財主也極為出彩,刻畫出了一個處心積慮,隨時想算計別人的吝嗇鬼的滑稽形象。而李梓老師配的山中妖婆則使人不寒而慄,她通常為性格鮮明的淑女型角色配音,偶爾也配一些尖酸刻薄的小人物。這次的山中妖婆卻拓展了她的創作天地,妖婆貌似平和的外表下卻掩藏著蛇蠍一樣的心腸。於鼎配的紅鬼屬於丑角形的角色,還是一如既往的忠厚憨直。畢克配惡人不多見,卻同樣給人帶來驚喜……

㈡ 我記的80年代初期,電視上經常演一個電視譯製片是講日本的風土人情的,誰知道名字

《東洋藝妓》通過日本婦女的悲慘遭遇折射戰爭(二戰)的罪惡,日本人拍的。

㈢ 盤點上譯廠十大經典譯製片,沒看過可珍藏,看過則權當回憶,都有哪些

筆者曾先後寫過上譯廠七位功勛配音演員的文章,也專門寫過老廠長陳敘一,但從未盤點過上譯廠這些經典譯製片。數量太多,經典太多,盤點起來就像財迷進了寶庫,不知道拿哪個寶貝好了。

不過如果不來一次「十大」或「十佳」這樣的盤點總覺得缺點什麼,畢竟現在各行業都流行這種半娛樂半懷念性質的盤點,筆者就結合自己和網路上以及現實中一些同道之人的看法,拿出一份個人版的「上譯廠十大經典譯製片」,每部片子將從藝術性和技術性兩個方面綜合進行評定。

一家之言,歡迎拍磚。拋磚引玉,恭請補充。

2、《尼羅河上的慘案》

主要配音演員:畢克

其他配音演員:李梓、劉廣寧、丁建華、程曉樺、童自榮、潘我源、胡慶漢、蘇秀、喬榛、於鼎、邱雲峰等

不用看其他的,光看這個配音陣容就能知道,這部電影堪稱上譯廠精英齊出的一部作品,說是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全伙在此也不為過。因此本片不僅是畢克的經典代表作,同樣也是上海譯製片廠集體的代表作。

技術性:9.5分 藝術性:10分 綜合評定:9.75分

1、《簡·愛》

主要配音演員:邱岳峰、李梓

其他配音演員:尚華,富潤生、蘇秀、於鼎等

《簡·愛》這部小說被改編成無數部電影和電視劇,但在中國觀眾眼裡只有上譯廠這一部才是最經典的,因為上譯廠的再創作讓這部電影煥發出不一樣的魅力,不論是對台詞、情緒以及感情的把控,本片都屬於譯製片中的巔峰之作。邱岳峰和李梓的組合以及那些沁人心扉的台詞讓這部電影成為當年很多文藝青年的典藏必選。

技術性:10分 藝術性:10分 綜合評定:10分

經典台詞:「 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於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於離開你一樣。可上帝沒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以上僅是筆者一家之言,上譯廠的經典作品之多自然讓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十佳答案,歡迎探討。

㈣ 求類似2011版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的日本二戰電影

1946-我對青春無悔
1956-二十四隻眼睛
1960-太平洋之嵐
1968-戰後殘酷物語
1968-山本五十六
1970-虎!虎!虎
1970-戰爭與人
1971-血戰沖繩島
1974-望鄉
1976-逝風殘夢
1977-人證
1981-聯合艦隊
1983-日本海大海戰
1984-燃燒的零式戰斗機
1992-落陽
2003-間諜佐爾格
2003-流轉的王妃,最後的皇弟
2004-暴風女神
2004-赤月
2005-男人們的大和號
2006-硫磺島家書
2006-沒有出口的海
2007-吾為君亡
2008-我想成為貝殼
2008-霧之火
2008-最後的早慶戰

日本視角的二戰影片14部
№1:《做人的條件》(《人間的條件》;黑白片;日本):影片很長,包括第1部《純愛篇》(衫侍104分鍾)、第2部《激怒篇》(101分鍾)、第3部《戰雲篇》(105分鍾)、第4部《望鄉篇》(75分鍾)、第5部《死的脫出篇》(85分鍾)、第6部《曠野的彷徨篇》(104分鍾)。轉一下網友的影評:「在日本電影史上,稱此作品為反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含義深刻,反映了二戰時期的日本人的沉重的心情,與他們的「良心」形成了種種大問號???講述了那個時代日本人的理想和過失,夢想與幻滅,被迫與真心的集為一身,盡可能的像個人樣活下去的復雜心理。這些被迫作為軍國主義的走狗,時而反抗,時而伸張人道主義,因此立場異常痛苦。與時下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片曾被選入日本名片200部,並獲1959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第五名及第十名。」

№2:《賣老望鄉》(日本):《望鄉》的故事並不發生在二戰期間,它是二戰的前奏曲,改編自真人真事。影片公映後在日本反響平平,在中國則引起轟動,巴金等人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作品沒有像其他日本影片那樣強調日本民眾是戰爭的受害者,真正的受害者只有年老孤獨的阿崎婆,而加害者不僅僅是日本政府,也有日本民眾。影片通過「南洋姐」阿崎的故事,對日本社會的冷漠無情進行了批判,還借劇中的某些角色之口諷刺了日軍的侵略行為。據導演所說,「南洋姐」們是日本侵略者的「索引」,她們所到之處,就是日軍後來侵略過的地方!確實,在影片的最後,作家三穀圭子來到了當年「南洋姐」們的墳地前,發現這里已經破舊不堪,盟軍轟炸當地的時候,日軍也屠殺了當地人。此時最令人震撼的場面出現了:「南洋姐」們的墓碑,全部背對著日本……

№3:《虎!虎!虎!》(《偷襲珍珠港》;美國、日本中塌升):與前幾年的那部《珍珠港》是改編自同一部小說,兩部影片的區別在於,《虎》截取了當中的軍事線,《珍》截取了當中的愛情線。《虎》以相當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歷史事件,既非為日軍「招魂」,也非為美軍辯護,而是就事論事、冷眼旁觀,鏡頭不斷地在日軍和美軍之間來回切換。影片高度追求對歷史的還原,以致於在人物塑造上顯得蒼白,敘事嚴謹、詳實,扣除掉一些場面上的BUG,這部影片幾乎可以當歷史片來看待了。

№4:《再見螢火蟲》(《螢火蟲之墓》;動畫片;日本):雖然這是一部「喊冤片」,但還是稱得上經典,故事劇情騙走了不少中國人的眼淚,以致於當初我寫文章批判本片時竟被千夫所指,其中有一個女網友還斥責我說:「難道感動也要分國界嗎?批判日本人,你還不夠格!」,對此,我只能無語。高畑勛導演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歡,因為富有思考性,但本片傳達的內容我實在無法苟同,相比之下宮崎駿倒是曾畫過短篇漫畫《中國的天空》歌頌抗戰時的中國空軍。像本片這類強調「日本人也是戰爭的受害者」的作品在日本多的是,看一部就夠了,否則總有一天你同情日本民眾會遠遠大於南京大屠殺中的遇難者。(註:本片的導演是高畑勛,不是宮崎駿)

№5:《人證》(《人性的證明》、《人間的證明》;日本):《望鄉》是二戰的前奏曲,《人證》則是二戰的後遺證。戰後不少日本女性為了過上優越的生活,主動與美軍士兵發生了關系。本片的不少演員都有過和故事相似的經歷,尤其是喬尼的扮演者,他正是《草帽歌》的主唱,作為日本女性與黑人生下的孩子,他處處受到歧視。影片批判了那些一旦成名就掩蓋不光彩過去的人,喬尼千里迢迢到日本尋找媽媽,但媽媽卻為了保住自己的「名節」,竟把他殺害了。本片沒有描繪到日軍的侵略史,但其實作者森村誠一是個正直的作家,他曾寫過《魔窟》、《新人性的證明》等作品抨擊731部隊,日本右翼對他痛恨之極。相比之下導演佐藤純彌則令人不敢恭維,別忘了他後來跑去執導「招魂片」《大和號》!(PS:主題曲《草帽歌》轟動全球,歌詞是一首關於「媽媽」的詩;故事批判了美國警察腐敗的一面,但美國人——包括紐約市長依然大力地協助拍攝,警方表示批判得對,他們需要改進自己)

№6:《流轉的王妃,最後的皇弟》(日本):4集電視電影,改編自溥傑夫婦的自傳。影片投資10億日元,製作期歷時三年,拍攝過程中獲得中國政府和溥傑之女的協助。影片在反映日軍對中國人的傷害上,遠比所謂的「謝罪大作」《赤月》來得直接。滿懷建立中日友好理想的浩遠嫁到中國後,卻發現中國人對待日本人竟是滿腔憤恨,到處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日本鬼子滾出去」,而日軍則形同強盜,搶掠中國百姓的財物,還屠殺抗日民眾。本片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場上批判了日軍,對國共兩黨則是述而不評,沒有偏袒誰,但有贊揚周總理。本片屬於想謝罪但對歷史研究不深入的類型,有些觀念很膚淺,這大概與日本人並不熟知二戰史有很大關系。盡管有種種不足,但本片至少正視了日軍的侵略史,在日本「招魂片」頻出的今天已屬難得。而劇組提倡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方式,還是很有意義的。

№7:《廣島之戀》(黑白片;法國、日本):觀看本片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相關歷史,不然很難理解當中的一些劇情。在日本從來不缺乏關於原子彈題材的作品,但大多會淪為論證日本人也是受害者的「喊冤片」,不過這部與法國合作拍攝於1959年的影片卻是例外,當年就能夠有如此深刻的反思很不容易。在二戰時期的歐洲,曾與德國軍人發生過性關系的女性會被剪掉頭發,所以女主角的前任丈夫正是一個德國人。影片劇情的不少台詞是以詩歌的方式呈現的,這種類型恐怕很容易引來兩面極端的評價。

№8:《逝風殘夢》(《風雪黃昏》;日本):山口百惠的代表作之一。其實影片只是以二戰為時代背景講述一個愛情悲劇而已,對戰爭本身沒有直接的描繪或批判,當然片子對戰爭還是持否定態度的,多少也有些反思,故事開頭就有一段對話說道:「我們和敵人無怨無仇,但卻要殺死他們,可他們不也有父母和孩子嗎?……這場戰爭是錯誤的」。PS:影片的音樂很不錯~

№9:《二十四隻眼睛(1954版)》(黑白片;日本):注意,這里提到的是1954年的黑白影片,而不是2005年翻拍的彩色版(2005版的簡直拍成了偶像劇,而且在反思上也不痛不癢)。轉一下網友的影評:「嬌小玲瓏的女教師大石擁有「大石」這樣大氣甚至宏偉的姓。大石老師認真教學,關愛她的十二位學生。大石老師面對班上看著她的二十四隻眼睛,發誓要讓它們「永遠閃亮」,但這一誓言被日本侵略亞洲的罪惡戰爭徹底斷送。漁村小學男生被徵召入伍,大部分死於戰爭,活著的也成了瞎眼殘疾者。大石老師的丈夫也命喪戰場。該片改編自日本左翼女作家榮井壺同名長篇小說,人道主義傾向非常鮮明。」

№10:《我對青春無悔》(《無愧於我的青春》;黑白片;日本):黑澤明的作品,拍攝於二戰結束後不久,改編自左翼作家久板榮二郎的同名小說。故事以京都大學教授龍川事件和德國紅色間諜佐爾格事件為原型,講述女主角幸枝嫁給反戰作家野毛後的種種遭遇,野毛因發表反對法西斯侵略戰爭的言論被檢察官逮捕結果屈死獄中,幸枝和野毛的家人從此被視為「賣國賊」,不但成天遭受眾人的白眼,幾經辛苦種植的田地也被「愛國人士」糟蹋得面目全非……終於熬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面對曾經受到的種種不白之冤,幸枝並不感到後悔,因為附近的墳墓里躺著野毛……

№11:《動盪的昭和史·軍閥》(日本):東京英機的漂亮話與戰場的慘烈形成強烈的對比,新井記者決意告訴國民戰爭的真相,正當人們為新井的義舉所感動時,卻有人跑出來這樣斥責他:「新聞記者,戰爭初期你們講過些什麼?!什麼『皇軍無敵』啊,什麼『聖戰』啊、『萬歲』啊,什麼消滅美英鬼子……說這些話的是哪些傢伙?促使日本好戰正是你們這幫傢伙!打了勝仗,你們就歌頌東條,又吹又捧;打了敗仗,就把罪責都往東條身上推,難道你們就沒有責任嗎?!你們在報上寫:『打不勝的仗就應該停下來』,看你們說得多好聽哪!那麼,打得勝的仗,就應該打嗎?你們號召『聖戰,聖戰……』把日本搞得支離破碎……所有認為戰爭該打的人,全都該處以死刑!死刑!!」(中文版由上譯配音)

№12:《沒有出口的海》(日本):影片本身不帶明顯的政治傾向,屬於「述而不評」的類型,導演只不過用平靜的鏡頭說明了那個時代發生了那些事,而沒去論辯論其中的是非,對日軍的行為既不鼓吹,也不辯護,正如主人公父親所問的:「國家是什麼?」。士兵們出征前常唱為國效力的歌曲,出征後卻常唱想念故鄉的歌曲,而熱愛打棒球的主人公在最後所說的那段話富有反思色彩:「你見到過敵人的樣子嗎?我們老說『敵人、敵人』,可是,就算是美國的水兵也是喜歡打棒球的,有家庭和戀人的人,也大有人在。撞沉敵艦,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啊……」主人公臨終前想到的,不再是所謂的「為國盡忠」,而是大自然的美麗……

№13:《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中國、日本):中國對日本總是要比對國民黨來得寬容,80年代初,正當中國許多影視作品對國民黨的塑造還停留在戴歪帽的小丑形象上時,對日本人則已經開始日趨客觀化。這部由中日合拍的作品稱得上是一部兩國人民的「歷史教科書」,雙方都可以用它來自我反思。本片導演佐藤純彌還執導過宣傳中國文化的《敦煌》、高倉健主演的《追捕》、以及日本反戰作家森村誠一的作品《人證》等,但左藤也曾跑去執導過「招魂片」《大和號》,日本有不少導演和演員既參與過反思片,同時也參與過招魂片,而反思片和招魂片在日本都有叫好又叫座的機會,原因究竟是為什麼呢?

№14:《硫磺島家書》(《硫磺島來信》;美國、日本):很多人認為《父輩的旗幟》不如本片來得「好看」,對此我不以為然,論反思性,《家書》不如《旗幟》。正如導演所說,他拍《家書》並非為了討好日本人,而是嘗試著從日軍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導演始終不是日本人,看待問題多少有些片面、甚至是一廂情願。我很反感影片為了突出日軍的「人性化」,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一些事實,栗林忠道曾在中國進行掃盪,壞事干盡,但影片只是展現了栗林作為軍人「英勇」的一面。《家書》終究只是一部視野狹隘的商業片而已,要說沒有一點反思倒也冤枉,但遠遠不如同一類型的《決戰斯大林格勒》和《血戰阿拉曼》,也不如姐妹篇《父輩的旗幟》,更不如《細細的紅線》。

㈤ 哪一部日本電影讓你印象最深刻

在我的心中,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1974年的一部老電影《望鄉》。

豆瓣評分8.7分,這是一部充滿了苦難色彩的電影,慶幸的是,因為這部電影也讓更多人銘記了那群曾經「背向日本,長眠地下」的南洋姐。

這就是南洋姐,一個被 歷史 遺忘的群體。而電影《望鄉》正是經由女史學家三穀圭子(栗原小卷飾)的調查,通過倖存的南洋姐阿崎婆(田中絹代飾)的講述,由此揭開了那段無辜少女被賣做風塵女的悲慘遭遇以及她們在漫長苦難的一生中數度想要回到故鄉卻最終背鄉長眠的故事。

曾經的第八番館,是南洋姐自己都不肯提及的屈辱過往。

影片開頭,三穀圭子為了查訪南洋姐的 歷史 來到了第八番館,那裡曾是阿崎婆記憶中最痛苦的地方。少年時的阿崎婆早年喪父,母親改嫁後繼父一家容不下阿崎婆兄妹,哥哥為了維持生計只得去做礦工,而阿崎婆卻被人販子騙到了南洋。

來到第八番館的少女起初都不知道自己是被拐賣來做妓女的,但是就算知道了又能怎麼樣?世道就是這樣,沒人會去管一個女人的死活。不反抗的就直接認了命,像阿崎婆這樣反抗的不過是多挨幾頓打之後再認命。在第八番館的那些年裡,阿崎婆每天都在醉生夢死和痛苦壓抑中度過,那裡是一個不容許有愛情的地方,也不容許你像個正常人一樣地去生活。

無數個「阿崎婆」們思念著她們的家人和故鄉,卻只能在每一次的午夜夢回里以淚洗面。

被本國人遺忘的過去,也該被本國人彌補和反思。

南洋姐也曾是日本經濟飛速發展的墊腳石之一,卻因為其不堪被提起的屈辱史而被祖國選擇性地遺忘和拋棄,因此她們在最後的一刻懷著對故鄉的愛與恨將墓碑背向國家後絕望的死去。

當年熊井啟懷著勇敢正義的心情去籌拍這部影片,而最後的過審也是很多人所想不到的。 這是日本當代人民的覺悟和反省的體現之一,不管怎樣,正視 歷史 ,哪怕它曾經是不光彩的。

其實不只是導演熊井啟,影片中的兩代演員都為了這部電影付出了讓人難以想像的心血。 尤其是田中絹代,為了塑造老年阿崎婆的生活窘迫,她竟然生生地將自己的一口好牙悉數拔下;更為了演出瘦骨嶙峋的感覺,她連續幾天都沒有吃飯。 影片中田中絹代兩次撕心裂肺的哭喊,痛徹心扉,更是催人淚下。而這位這老藝術家也真正地為這部影片奉獻了自己最後的熱忱,在結束拍攝後不久便與世長辭。

而在飾演三穀圭子的栗原小卷的身上,我們更是看到了在那個苦難沉重的年代裡難得的一抹優雅,影片中,圭子與阿崎婆的那段短暫的相處也是最溫情的時光。栗原小卷的溫柔和美麗,畢生難忘,她飾演的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女史學家,所有的憐憫都藏在了她的眼睛裡。

這是一部沉重的電影,卻也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它出彩的地方太多,又或者說,它能將一部邊緣題材的作品升華到藝術兼具內涵意義,其本身就是出彩的。《望鄉》更是一部值得人去反思的電影,而這種反思也恰恰是世人最難做到的。

追捕。

當然是《追捕》了!小時候我父母特意買的影碟看的!冷麵酷哥高倉健被人陷害,成為逃犯!為查明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幾番輾轉,途中得到富家大小姐中野良子的垂青,捕獲芳心,幾次化險為夷,最終真相大白!聽我父母說,當年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時票房慘淡,可在中國非常受歡迎,引起轟動!後來消息傳回日本,這部電影才受到日本影迷的好評!

我父母說,當年看完這部電影,走出電影院的女人們都歡快的挎著自己伴侶的手臂!在那個年代這種舉動是非常大膽的!而走出電影院的男人們,都把衣領立了起來,嘴裡哼著啦呀 啦!後來如果人們開玩笑說別人丑,就說他長得像橫路敬二!可見這部電影在當年的影響力!

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部電影,是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因為它的攝影技術,它的敘事技巧,它的開放式結尾,更因為它的拍攝年代,以及取得的成就。為什麼這么說呢?我想有以下三方面理由:

第一,電影的攝影技術,觀看起來就是一種美的享受。無論是樵夫的行走路線,橫移鏡頭,全景鏡頭,還是光影的成熟運用,對於大雨,門的鏡頭特寫,還是人物形象的三角構圖,還是前後景,大特寫,大全景,速度感,節奏感,都非常棒!無論是節奏感,畫面感,流暢感,縱深感,層次感,都無可挑剔,它能夠在那個年代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得到西方影視界的認可,足以說明它的實力,它的超前,以及那份純粹,那份執著,那份對於藝術的追求。背後肯定是無數次的嘗試,無數次的實驗,才會取得這樣的效果。

第二,電影的敘事技巧。現在看來,仍舊是一個非常棒的講故事的方式,無論是樵夫等三個人,還是強盜等三個人,可以說,故事裡套著故事,結構里裝著結構。而且,導演對於三這個元素,運用得非常巧妙,可以說,運用自如,很多無形之處,讓你感到它的奇妙之處。比如,每個人在回憶時候,他的位置都要高於,形象要大於其他兩個人。比如每個人物形象的表情,言語不多,很多都是通過肢體動作表達出來。

第三,電影的開放式結尾。在電影中,每個人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到底誰說的對,誰說的才是真相,並沒有答案,也沒有結果。採用開放式結尾,讓觀眾自己去想像,自己去判斷。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這也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綜上所述這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全部分析。都是個人見解,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也請大家提出你的意見建議。

當然是《啊,野麥嶺》!!!以前看過不少日本優秀電影,比如《望鄉》、《追捕》、《遠山的呼喚》《寅次郎的故事》、《W的悲劇》《阿西門的街》、《人證》、《伊豆的舞女》、《挪威的森林》、《情書》、《菊次郎的夏天》、《蒲田進行曲》等,但只有《啊,野麥嶺》最讓人回味無窮。

《追捕》。

這是文革結束後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外國故事片,也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觀賞的第一部日本故事片,1978年該片在中國公映時,一票難求,盛況空前!

先談談人物:

高倉健飾演的杜丘與國產片中講起大道理來一套一套的「高大全」式人物迥然不同,他冷峻高傲,深沉穩重,不苟言笑。形勢愈發危急,鬥志愈反昂揚。他為遮掩面目而豎起衣領的打扮,讓不少年輕人競相模仿(插話:班上一同學穿中山裝也裝模作樣豎起衣領,被老師點評:「想學杜丘啊?瞧你這慫樣,就是個『土丘』!」拜老師所賜,此外號不脛而走)

中野良子飾演的真由美,典型的「白富美」,對救命恩人杜丘一見鍾情,不顧對方逃犯身份,甘作從犯,並當面大膽表白:「我喜歡你!」如此開放直接,讓70年代的年輕人驚異不已。閱歷豐富的大叔們感慨:「真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啊!」

再來看看故事情節:

警方追杜丘,步步緊逼;杜丘追幕後黑手,險象環生。深山遇熊、駕機逃生、深入虎穴、直搗黃龍……各類驚險場面接連不斷 ,精彩紛呈,叫人連呼「過癮」!

另外,影片中透露種種細節,著實讓當時的國人大開眼界:摩天大樓比比皆是;富有的農場主真由美父親不僅有豪宅、轎車,居然還有私人飛機,這可以說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想像力。

最後,是上譯廠畢克、楊成純、翁振新、丁建華、富潤生、嚴崇德、尚華、程曉華、邱岳峰、童自榮等一批優秀配音演員的絕妙配音,讓這部影片錦上添花,更具魅力!

日本電影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追捕》了。









《七武士》


1、《周圍的事》 木村多江、中川雅也主演,豆瓣8.3分

2、《東京家族》 山田洋次導演,很多人主演(見圖片) 豆瓣8.7

3、《眼鏡》 小林聰美、加瀨亮主演 豆瓣8.0

看完電影:日本電影擅長表現田園牧歌式生活,人與自然渾然一體,讓人把歸隱終老列入考慮。可是如眼鏡里表達的,生活在別處也需要天賦。小森林式的生活只是嚮往,鋼筋水泥體質的人可能無法適應。試想有天要搬去世外桃源了,打包行李發現還要帶兩櫃子的衣服。所以,我們心裡有片海,卻是田園生活的異鄉人。

4、《60歲的情書》 主演看圖 豆瓣8.2

稍微修改一下下,增加兩部個人非常喜歡的動畫——————————

非常感謝大家的贊,其實我感覺自己寫的有點混亂,有空會更新修改,以及看大家安利的好電影!感謝!—————————————————

多圖。。。。。。。。。

劇情緊湊,全程被吸引。松隆子還是這么溫柔啊~

2、《金色夢鄉》 豆瓣8.6分

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很奇妙,又絕望又熱血!喜歡雅人叔雅人叔~

這部雖然也有點懸疑色彩,但更多是 搞笑 啊~各種黑色幽默

4、《嫌疑人X的獻身》 豆瓣8.3分

作為東野奎吾的粉這部還是要看的,雖然電影不及書好看,不過看看福山雅治也挺好的嘛

是枝裕和導演的淡淡的清新風格,柔軟細膩到讓人想哭。瑣碎的家庭小事卻滿是溫暖。

首數《追捕》,其次是《生死戀》。

追捕,絕唱,龍子太郎。。

㈥ 求一部日本青少年電影

113:53

【日影】宿命(東野圭...
分類:日本電影
v.youku.com
97:52

『電影』東京少女
分類:日本, 日韓電影, 科幻電影
v.youku.com
102:00

青少年哪吒 東京電影...
分類:香港電影
v.youku.com
139:02

塵封筆記本 日本電影
www.56.com
60:27

日本恐怖片:咒怨之白老婦
v.youku.com

127:56

黃色的眼淚 高清
分類:日本
v.ku6.com
110:06

【日影】牛郎俱樂部(...
分類:日本電影, 小粟旬, 松尾敏伸
v.youku.com
97:35

精武英雄
www.56.com
121:00

剽悍少年
v.youku.com
90:20

塞上風雲(1942)
分類:經典老電影
v.youku.com

86:35

伊豆舞女
分類:愛情, 上譯, 吉永小百合
v.youku.com
84:34

珊瑚島上的死光(1980)
分類:經典老電影
v.youku.com
101:54

【日影】櫻之園(福田...
分類:日本電影
v.youku.com
109:07

《傷》超感應 日本08奇...
分類:電影
v.youku.com
23:25

《秋雨》當代中日青年...
分類:日本, 電影
v.ku6.com

15:01

《蟲師》-2007日本同人...
分類:科幻, 影視
6.cn
23:25

《秋雨》當代中日青年...
分類:日本, 電影
v.ku6.com
15:01

《蟲師》-2007日本同人...
分類:科幻, 影視
6.cn
23:25

《秋雨》當代中日青年...
分類:日本, 電影
v.ku6.com
10:43

《蟲師》-2007日本同人...
分類:科幻, 影視

㈦ 上譯廠配音的日本電影絕唱

去迅雷和VAGAA搜索下,看看有沒有

㈧ 跪求上譯經典電影

什麼 佐羅 啊 簡愛 啊 冷酷的心 啊 亂世冤家 啊 、尼羅河上的慘案 啊 《紅菱艷》、《鴿子號》、《魂斷藍橋》、《巴黎聖母院》、《基度山恩仇記》、《鴛夢重溫》、《羅馬之戰》、《音樂之聲》、《警察局長的自白》、《冷酷的心》《追捕》《安重根擊斃伊騰博文》《啊!野麥嶺》《國家利益》《勝利大逃亡》《黑鬱金香》《斯巴達克斯》《謎中之謎》《靡菲斯特》 《隨心所欲》《追尋鐵證》 《國際女郎》《亡命天涯》《真實的謊言》 《失落的世界》《諾丁山》《哈利·波特與密室》《愛有天意》《翻譯風波》《驚濤大冒險》《功夫熊貓》

http://ke..com/view/1362510.htm 列全了

㈨ 推薦點好看的譯製片啊!

好看的經典譯製片實在太多了,向你推薦我個人認為還不錯的,希望你也能喜歡:

格式是片名+國度+譯制單位

王中王(法國 上譯)
紅與黑(法國1954年 上譯、央視)
巴黎聖母院(法國1956年 上譯)
沉默的人(法國 上影譯制)
悲慘世界(法國 上譯)
黑鬱金香(法國 上譯)
虎口脫險(法國 上譯)
佐羅(法國 上譯)
蛇(法國 上譯)
老槍(法國 上譯)
血環(法國 上譯)
總統軼事(法國 上譯)
最後一班地鐵(法國 上譯)
蘇菲的選擇(法國、美國 上譯)
三劍客(法國 上譯)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法國 上譯)
廣島之戀(法、日 上譯)
金發男郎(法國 上譯)
基督山伯爵(法國 上譯)
國王與小鳥(法國 上譯)
紅與黑(法國1997年 TV直錄 央視譯配)
苔絲(法國 上譯)
大篷車(印度 上譯)
流浪者(印度 長影)
海誓山盟(印度 上譯)
奴里(印度 上譯)
王子復仇記(英國 上譯)
卡桑德拉大橋(英、德等 上譯)
鐵十字勛章(英、德、南 上譯)
冰海沉船(英國 上譯)
三十九級台階(英國 上譯)
尼羅河上的慘案(英國 上譯)
簡愛(美國1940年 上譯 畢版)
簡愛(英國1970年 上譯 邱版)
海狼(英國 上譯)
倫敦上空的鷹(英國 上譯)
野鵝敢死隊(英國 上譯)
鐵面人(英、法 上譯)
東方快車謀殺案(英、美 上譯)
溫莎行動計劃(英國 上譯)
逃往雅典娜(英國 上譯 雙語)
陽光下的罪惡(英國 上譯)
紅菱艷(英國 上譯)
百萬英鎊(英國 長影 彩版)
孤星血淚(英國 上譯)士
水晶鞋與玫瑰花(英國 上譯)
待到重逢時(英國 VHS-TV直錄 央視)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英國 TV直錄 央視)
列寧在一九一八年(蘇聯 上影)
一個人的遭遇(蘇聯 上譯)
解放(蘇聯)
鄉村女教師(蘇聯 上影)
夏伯陽(蘇聯 東影)
丹娘(蘇聯 東影)
牛虻(蘇聯 上影)
雁南飛(蘇聯 上譯)
機組乘務員(蘇聯 上譯)
第一騎兵軍(蘇聯 上譯)
第十二夜(蘇聯 上譯)
紅帆(蘇聯 上譯)
合法婚姻(蘇聯 上譯)
43年的德黑蘭(蘇、瑞、意 央視)
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意、蘇 上譯)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 北影)
橋(南斯拉夫 北影譯制)
亂世佳人(美國 央視)
大獨裁者(美國 上譯)
凡爾杜先生(美國 上譯)
魂斷藍橋(美國 上譯)
音樂之聲(美國 上譯)
出水芙蓉(美國 上譯)
羅馬假日(美國 長影)魚
漢密爾頓夫人(美國 上譯)
虎!虎!虎!(美國、日本 上譯)
蝴蝶夢(美國 長影)
美人計(美國 上譯)
西北偏北(美國 上譯)
湯姆叔叔的小屋(美國 上譯)
勝利大逃亡(美國 上譯)
新天方夜譚(美國 上譯)
現代啟示錄(美國 上譯)
最漫長的一天(美國 八一)
斯巴達克斯(美國 上譯)
普通人(美國 上譯)
似是故人來(美國 上譯)
月色撩人(美國 上譯)
福爾摩斯外傳(美國)上譯)
第凡內早餐(美國 上海音像資料館)
為戴茜小姐開車(美國 上海音像資料館)
窈窕淑女(美國 上海音像資料館)
辛德勒名單(美國 上海音像資料館)
七年之癢(美國 央視)
血染雪山堡(美國 配音不詳)
齊瓦哥醫生(美國 粵視)
中途島(美國 央視)
人證(日本 長影)
幸福的黃手絹(日本 上譯)
遠山的呼喚(日本 上譯)
望鄉(日本 上譯)
追捕(日本 上譯)
莆田進行曲(日本 上譯)
龍子太郎(日本 上譯)
海峽(日本)
日本沉沒(日本 上譯)
姊妹坡(日本 上譯)
W的悲劇(日本 上譯)
新干線大爆破(日本 上譯)
天鵝湖(日本 上譯 動畫片)
賣花姑娘(朝鮮 長影)
原形畢露(朝鮮)
命令027(朝鮮 上譯)
火車司機的兒子(朝鮮 長影)
看不見的戰線(朝鮮 長影)
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朝鮮 上譯)
鮮花盛開的村莊(朝鮮 長影)
摘蘋果的時候(朝鮮 長影)
戰友(朝鮮 上譯)
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 長影)
冷酷的心(墨西哥 上譯1972年譯制)
葉塞尼亞(墨西哥 上譯1977年譯制)
英俊少年(德國 上譯)
靡菲斯特(德國 上譯)
裸露在狼群(德國 上譯)
茜茜公主1(奧地利 上譯)
茜茜公主2(奧地利 上譯)
茜茜公主3(奧地利 上譯)
警察局長的自白(義大利 上譯)
早安,巴比倫(義大利 上譯)
特警護送(義大利 上譯)
他是誰(波蘭 上譯)
盧柯納案件(奧地利 上譯)
大海的女兒(捷克斯洛伐克 上譯)
多瑙河之波(羅馬尼亞 長影1960年譯制)
爆炸(羅馬尼亞1971年 北影)
沸騰的生活(羅馬尼亞1975年 北影譯制)
偵察英雄(羅馬尼亞1975年 長影譯制)
神秘的黃玫瑰2(羅馬尼亞 上譯)
神秘的黃玫瑰3(羅馬尼亞 上譯)
橡樹十萬火急(羅馬尼亞1974年 上譯)
最後一顆子彈(羅馬尼亞1972年)
走向深淵(埃及 上譯)
忠誠(埃及1958年 長影)
永恆的愛情(巴基斯坦 長影)

閱讀全文

與上譯日本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1國際電影市場 瀏覽:687
奴里印度電影里的狗 瀏覽:280
現在怎麼搜不到小電影了 瀏覽:452
電腦看電影一會滅屏怎麼回事 瀏覽:317
野外探險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1
想要愛電影院 瀏覽:732
樂視電視有什麼3d電影下載 瀏覽:473
奧斯卡男主角電影 瀏覽:702
伊波拉病毒電影怎麼看 瀏覽:433
印度電影鬼丈夫在線看 瀏覽:164
北京國際電影節第二屆 瀏覽:274
劉德華譚詠麟陳百祥合作過的電影 瀏覽:7
潘多拉魔盒日本電影在線 瀏覽:954
什麼搞笑的電影 瀏覽:584
電影院里偷吃 瀏覽:446
2018男生宿舍電影 瀏覽:237
非洲電影院 瀏覽:141
蘇州電影院復工表 瀏覽:728
印度女人學英語電影解說 瀏覽:102
日本搞笑三級喜劇電影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