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二公民》—為什麼被說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優秀的翻拍電影
話劇式的電影,讓話劇有了新的展示方式,鏡頭語言的運用讓人物的情緒變化和性格更為強烈和突出。不過,還是覺得最後一個人的處理不夠合理,或許還是有所缺失。在主線之外的故事,讓人物形象更為飽滿,更為合理,改編的比較成功。
十二公民:不是十二個人、也不是十二老百姓。而是十二個公民。公民指具有某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公民意識與臣民意識等相對,指一個國家的民眾對社會和國家治理的參與意識。
可以說本片產生源於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一開場案件背景是「富二代殺親身父親」除了8號所有人都認為被告人有罪。而除了這個案件本身的兩個證人的證詞以外更重要的是因為目前中國社會固有的一種思維偏見。
Ⅱ 你知道哪些國產電影曾在海外被翻拍
中國電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美國翻拍《愛得太費勁》《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是根據王朔的小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改編的電影,由劉奮斗編導,講述了一一個無情的皮條客王耀與純情少女麗川之間發生的愛恨情仇的故事。該片於2008年在戛納首映。美國根據王朔小說將其翻拍成了電影《愛得太辛苦》。
Ⅲ 電影《陽光姐妹淘》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電影《陽光姐妹淘》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也許正應了張愛玲的這句話,才有了「姐妹淘」的存在吧。在一群理解你、欣賞你、關心你的人身邊,一起哭過、一起笑過、一起吵過、一起鬧過,你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我想,這就是《歡樂姐妹淘》想要詮釋的真諦吧。
我曾這樣想過,當我們多年之後,找到了各自的工作,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擁有了可愛的孩子,回想起學生時代的生活,究竟有什麼事最值得留戀的。——朋友和戀人。
影片中已有一女的任娜美,在醫院偶遇不久於人世的好友夏春花,想起了中學時代「七公主」的歡樂生活。於是下定決心要讓從前的姐妹淘sunny組合25年後再相聚。
年過中旬,生活中的激情愈來愈少。因為青春一去不復返。而這群好姐妹,因為再相聚,找回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我想,那便是愛。
最後,春花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可她是開心的,因為在離開之前,她和sunny一起,又年輕了一回。青春,就是這樣。
就像葬禮上她們跳的那段舞蹈,愉快而幽默。我想,春花會帶著這份快樂,活在每個姐妹淘的心中。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樣,他們是sunny,她們是陽光的。
比起中年的她們,青年的我不知道未來是怎樣。只是,我想像他們一樣,有一群可愛的姐妹淘,陪我一起瘋狂。她們也許會欺負我,嘲笑我,卻總會在我受欺時為我出頭,也會在我受傷時陪我哭。
總說朋友是一輩子的,而能稱得上是朋友的,也只有那麼幾個。也許不能陪伴你一輩子,卻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為你的生活增添一份與眾不同的色彩。
想像一下,當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太太,躲在房間里,穿起稚嫩的學生制服,捂著嘴偷笑著兒時曾做過的壞事和傻事,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青春該如何定義呢?看完韓國電影《陽光姐妹淘》,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在想自己的青春是遠遠走去了,還是躲在身邊哪個不知名的角落裡,等待一聲呼喚就猛然跑了出來。
在共青團的定義中,15歲至28歲的人是青年;在國家統計局的標准中,15歲至34歲的人為青年;而世界衛生組織則在2013年確定新的年齡分段,44歲以下為青年人。
《陽光姐妹淘》的故事告訴我們,青春不該用年紀、皺紋和白發定義。或許,坐在補習班裡暮氣沉沉的孩子並不青春。明眸皓齒卻整日以淚洗面的少女並不青春。我覺得,像屏幕上的娜美和春花那樣,四十好幾了,還能一起瘋一起笑一起鬧,一起流淚和淘氣,面對死亡和病痛依然惡作劇,鼓起勇氣把畫像送給暗戀哥哥的中年婦女,很青春。
娜美是一個平常的家庭主婦,常被忙碌的丈夫忽略,被叛逆的女兒厭倦。看上去,她的日子如一杯涼白開,沒有味道和波瀾。但是,當她遇到了即將離世的閨蜜金花,找回了年少時「陽光」組合的成員,才重新回到自己也曾沸騰過、瘋狂過的青春。
最近似乎格外流行這類青春懷舊電影。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到《致青春》,每一部都擊中我們的內心和淚點。讓我們發現,青春不是一個觸碰不到、遙不可及的夢,而是隨時隨地可以在屏幕上、回憶里、現實中、淚水和歡笑中漸漸蘇醒。
嬰兒肥的面頰、女神身邊的「電燈泡」、男生的絕緣體、容易害羞和臉紅,娜美常常讓我覺得似曾相識,彷彿看到十幾歲的自己。那時候,沒有柴米油鹽、一地雞毛,生活簡單到除了書本就是友誼,往往一點小事就覺得是地動山搖、天大的事情。像娜美一樣,只是秀智一個愛答不理的目光,就讓她糾結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直到疙瘩解開才豁然開朗。暗戀是最辛苦最甜蜜的部分。偷偷關注他的一切。為他一句話寤寐思服、輾轉反側。想要偶遇,撞見了卻臉紅得一個晚上都在發燙。現在的孩子,一個私信、一秒鍾的沖動就表白了吧,何必百轉千回。以前覺得天塌地裂的幾句話,現在未必看得那麼重。漫漫人生磨鈍了稜角,感情成了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不再那麼追求完美、認真執著。覺得合則聚、不合則散,何必費神費力地苦苦挽留?
那些年的姐妹也各奔東西了,最要好的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深圳,一個在重慶。說過要環游世界的我,卻留在了父母身邊。當年因為考到重慶、想家而哭得稀里嘩啦的瑩,因為一段愛情遠走他鄉。命運總是出人意料,像萬花筒永遠猜不透它將怎樣排列組合。回想起來,不是青春無悔,而是有太多的後悔。後悔沒有更珍惜彼此、沒有更多相聚和更多擁抱,後悔畢業那天滴酒不沾的自己沒有像舍友那樣喝個酩酊大醉,後悔沒有在春天裡多逃幾節課去爬學校的後山,後悔搬家時丟了t好遠好遠寄來的明信片。唯獨不後悔對你說出心裡的喜歡,可知那句話幾乎耗盡了此生所有的勇氣。
青春一直都在,假如你見到喜歡的人還會臉紅,假如你的心裡始終跳動著追逐美好的夢想,假如你身邊還有一群能隨時淘氣的夥伴,假如你在夏天到來時還為一條新裙子而滿心歡喜……就算到了80歲,也可以過青年節,只要你願意。
又到一年五一時,剛過28歲生日,忽然覺得自己已經成熟得不能再懸著了,少了以往的那份激動與期待,更多的是自己的思考與情緒梳理。在刷牙那會,還有蹲廁所那幾分鍾,我想到了很多……
耳邊是不絕的車流聲音,有些煩躁,但無法打擾到我內心思緒的噴涌;QQ不斷跳出的對話,也不能阻止我撰寫文字的沖動。插上耳機,屏蔽對話,繼續我的世界。
昨晚看過舍友推薦的.《陽光姐妹淘》,講述了「陽光姐妹」團那五六個女生歷經20年的生活洗禮,追憶那瘋狂的高中歲月,到最後,在原來的領隊——夏春花的葬禮上團聚的故事。尋找與再聚的場景,真實得讓我甚至有些窒息,生活到底那麼殘酷,把原本那麼漂亮優雅的清純女孩,活生生變成了一個時時需要照顧孩子與老人的主婦;當上了「韓國小姐」又怎樣?最後連自己與孩子都居無定所,甚至還要看老闆臉色上班?原來那麼臭美的雙眼皮,如今成了粗俗的保險女……唯有主角,任娜美,還有那個臟話大王——珍熙,完成了華麗轉身,她們都嫁了好老公,成功人士,生活富裕,衣食無憂,所以才會覺得生活似乎平淡了些,想要去做點什麼——說到底,那些美夢,終究還是留給那些精神富有,而且物質富有的人們來實現的。自己富有了,才有可能去「想著做點什麼」,才會想著要去追尋那些將要遺失的美夢。
電影再次活生生地證明了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哲理,而任娜美、夏春花,正是闡釋這一哲理的最好典例。想想自己,是否也有想過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如今的自己,仍是孑然一身,我的未來會是怎樣?朋友心目中的我,又會是怎樣的呢?比照起電影中的角色,我確實做不了像春花那樣的大氣,大方,時刻以大姐大的形象出現在姐妹面前,但是,我是不是可以像娜美那樣,一如既往地保持那份純真、羞澀,心中充滿關愛,藏著故事,無處不透露著成熟女人的優雅,美麗,智慧。溫柔的一抹笑,偶爾霸氣的一聲吼,讓你不得不折服於她的多面與精彩。我喜歡這樣的女人,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這樣的女人。
到最後,最拚命的春花,最早離開了大家,她,太拚命了,忘了照顧自己。留下一大筆財富,只得作為饋贈,分散給大家。從容做真實自己的娜美,成了最終的贏家,她從一個最後入團的陽光姐妹,變成了「領隊」的繼承者,延續了「陽光姐妹」的使命。
這是導演的安排,也似乎在告訴我們一些人生道理:細水長流般的堅持,也許才最能保持住本色,才能最終順利到達理想的大海。要永遠相信自己,愛自己的特色,靜默地一直向前流淌,也許不會像飛流瀑布那般激盪,但經歷過的重重險阻終會淬成你的智慧與魅力,助你從容地走向成功。
「我,才是自己生活的主宰」。
想要自己的生活是怎樣,其實真的要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就像《淋雨一直走》里所唱的,人應該都有夢,有夢就別怕痛,就算有尖酸的耳語評論,有讓你受傷的挫折,但是仍要鼓起勇氣去追尋自己的夢想。要不然,多年之後,你回想起今天的自己,你會多麼後悔,多麼扼腕嘆息。
遇到任何問題,都不要逃避與退縮,要和懷疑與恐懼做斗爭,才能真正突破自己的局限,一步步蛻變成自己想要的那樣,自己喜歡的那樣。
對於愛情,我不奢望太多,但並不代表我就可以隨便找個人就嫁了,甚至彼此都沒什麼話可說。看到對方做不完的體力活,我不忍看到,也不願和TA過這樣的日子。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我想要的又是什麼呢?拒絕了家人的急切關懷,拒絕了這個人的熱情,我又該走向何方?
感情讓我迷茫,甚至讓我蒙蔽了雙眼,看不清腳下的路。
懸著的心,讓我難受;想要定下來,卻不知如何安定。是回家,還是繼續留守鵬城,積攢一點財富再回家?
最難受的感受莫不過於此,不知道該選擇放棄還是繼續等待。怎麼做,才能既保持自己的獨立,又不讓親友有過多擔憂?我想,就在這個月,最晚到5月中旬,我必須有個最終決定了,不能再遲疑猶豫,瞻前顧後了。
說實話剛看到這部影片名字的時候感覺這一定是部爛片,否則取名怎麼如此隨意。但是看下去就會發現為什麼這部影片能夠在豆瓣一直保持8.8的高分。
在我看來這部兩個多小時的影片就是人生的縮影,即使老去,青春也值得回憶。影片講述的是曾是中學「七公主」sunny小團體成員,25年後為人婦為人母時再次重逢相聚,回憶青春記憶的故事,導演採用了現實和回憶交錯的結構方式,讓人更加充滿代入感。
影片一共有兩條線,年少的她們和25年後的她們,年少的她們組成了sunny,充滿了夢想,因為有朋友的支持鬥志昂揚,25年後的她們各奔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已成為家庭主婦的娜美在去醫院探望母親時偶然重逢了身患絕症住院的春花,只有兩個月生命的她希望能再見成員們一面,於是開啟了尋找之旅,也喚起了青春的回憶。
之前看這部影片的一個影評,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重逢像一個把手,拎起年少回憶,提醒自己,曾經有多麼張狂地青春。」看著她們的故事,能夠聯想到自己的青春時期,雖然規規矩矩,但是也干過一些現在回想起來啼笑皆非的事情,由於不滿學校偷偷補課,不讓我們休息,我們幾個好朋友偷帶在校園的花壇里打電話向教育局打電話告狀,沒想到剛掛了電話就被教導主任看到了,當時簡直嚇得不敢說話,一整個禮拜都過的提心吊膽,現在想起來就想笑。每次只有看到這樣的影片,平日里壓藏在心裡最深處,好好保護著的事情也只有在這種時候會翻起來回憶回憶。
Ⅳ 有哪些中國電影是翻拍的韓國的
現在翻拍還是比較流行的,畢竟出色的演員導演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對於編劇創意來說卻是沒有那麼簡單的,所以影視劇也有很多會進行翻拍,電視劇翻拍的還是很多的,而電影更是從國內翻拍到了國外。
韓國的電影做的還是比較出色的,因為沒有太多的內容限制,什麼都敢去演,所以大家也都比較喜歡看,對於已經出品的韓國電影,在國內也有了一定的觀眾基礎,再次翻拍的時候,這種熱度還是比較高的,不過對比兩國的電影來說,到底哪個版本更出眾一些凳握伏就看個人的看法了。
《重返二十歲》,也是鹿晗的一部作品,說起來這部影片也是翻拍的,楊子姍在其中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在這里也讓大家記住了,這部翻拍作品因為是簡單的偶像喜劇,主演的顏值都還是很不錯的,所以當時這部影片的評價也很好,而這部影片當時翻拍的也是比較多的,據說在亞洲就有六個翻拍版本。
如果喜歡小編的話記得點贊哦。
Ⅳ 一出好戲是翻拍國外哪部電影
一出好戲據稱是翻拍韓國電影《人間,空間,時間和人》
這是由金基德執導,藤井美菜、張根碩、安聖基、李成宰、柳承范、小田切讓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8年2月18在柏林電影節首映。
Ⅵ 中國人翻拍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香港導演愛干這事,比如《黑貓》翻拍自法國的《妮基塔》,《忠義群英》翻拍自黑澤明的《七武士》,《阿櫻》翻拍自《羅生門》,甚至《鼠膽龍威》,赤裸裸的抄襲了《虎膽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