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國的電影院為什麼叫cgv
是韓國首爾的CGV龍山電影院,
在韓國著名的電影院有CGV和Megabox.
CGV電影院/劇院,在韓國各地共有24家。CGV是由韓國CJ、香港金禾(Golden Harvest)以及澳大利亞Village Roadshow 三大公司合資創建的多媒體劇院。劇院內設有類似於飛機頭等艙概念的Gold Glass.
:)~
② 韓國電影分級制度是什麼
分為5個等級:
1、全民可以觀看
2、12歲以上可以觀看
3、15歲以上可以觀看
4、18歲以上可以觀看
5、限制放映。
每部電影的等級由民間組成的「影像物等級委員會」進行評級,對色情、恐怖、政治等題材也不再限制。
歷史沿革:
誕生於1919年,20世紀70年代,韓國電影逐漸走向興旺,但當地電影院仍以放映外國影片為主。
1999年《生死諜變》拉開了韓國電影振興的序幕,把韓國老百姓對好萊塢電影的喜好重新調整成了對韓國本國電影的關注。
③ 韓國電影禁止想像中最後片段中電影院放的是什麼電影
韓國電影禁止想像中最後片段中電影院放的是電影《滿滿的誘惑》。具體如下:
《噓!禁止想像》是由韓國導演盧鎮秀編導,金民奇、李在寅、崔源俊、韓世美等主演。該影片改編自韓國人氣網路漫畫恩野的《19》,用六個小故事描述了青春男女之間真實的純純戀愛故事。
只要你看過這第一場小故事,就會覺得很值,不管是人物形象還是故事劇情都是相當有水準的。特別是當班花瑟琪在夜燈下問復讀生志勛有沒有女朋友,志勛說沒有,然後就挽著志勛的手臂,相互一笑,踏著燈光遠去,大美女主動出擊,恐怕任何男人都無法拒絕。真是很純情的一個小故事。
中國電影之最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西洋影戲」,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戲曲片京劇,長約半小時的無聲片,包括《請纓》《舞刀》等片段,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伊留繼昂電影院,1905年由俄籍建築設計師、猶太人潘·瓦·科勃采夫開設的哈爾濱第一家電影院,原址在道里區西十二道街和中央大街交口處。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電影
④ 韓國電影《軍旅六合彩》票房奪冠,《閑山》排第三,兩部片有什麼區別
在普遍電影市場並不景氣的此時,韓國電影在這段時間卻是出了不少佳作。最近的韓國本土電影給當地的電影市場增加了一些生機,並且也可以看到,現在韓國的電影院行情能達到這樣的情況也是很難得的,因為在今年,普遍韓國電影票價格上漲了許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眾到電影院去觀影也會更加慎重,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近期憑借這多部優質作品讓電影市場出現更好的場面。
另一部電影《閑山:龍的出現》則是不一樣的題材和故事,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據稱是由真實事件進行改編,電影情節緊湊,觀看感受良好,這部電影因為上調了電影票價,所以也彌補了上座率不如上部的差距,這樣看來,《閑山:龍的出現》也算是成功。
⑤ 韓國電影發展主要優
我為大家帶來韓國電影發展主要優勢,希望對出國留學的同學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留學精彩內容,為你詳細解答。政府對電影實行本土保護政策使得韓國電影有了生存的空間
韓國政府對本國電影實行的本土保護政策,叫Screen Quota,即電影配額制,又叫義務上映制度。
這是韓國政府為保護本國電影所進行的政府行為,強制規定韓國電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帶明上影146天的本土電影;韓國全國的電視台,也必須播放一定時數比例的韓國國產電影。
韓國政府內部,對此電影配額制一蠢枯告直存有爭議,文化部堅持其配額比例,而經濟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
金大中當年在競選綱領中曾明確表示:“電影配額制將持續到韓國電影在市場上的佔有率達到40%。”電影配額制度仍然維持既定比例。
因為電影配額制的存在,韓國本土的電影才得以振興,並且有了一個新的高峰。這是韓國電影人的共同認為。為了電影配額制的存在,韓國電影人曾經經歷過血與火的“光頭運動”。
可以講沒有電影配額制的存在,很難預料韓國的電影是否能夠振興。電影配額制的存在,是韓國電影振興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資金來源是韓國電影的“血液”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間接幫了韓國電影。金融風暴爆發後,雖然導致大企業在電影業的收縮,但是手上仍有資金的韓國企業家苦於無出路。屏幕配額制度使韓國電影一直是一個較有保障的資金避難所,大企業的財閥們從調查中發現,股票市場不穩定,銀行利息又低,不如投資拍電影。
例如 :姜帝奎的《銀杏床》是第一部在韓國獲得銀行貸款的影片,姜帝奎一共獲得25億韓元的投資,回報率達到30%,投資人非常滿意。以後的著名電影《生死諜變》、《醉畫仙》等,都是得力於大財閥的投資。
充沛的資金,讓韓國電影有能力引進好萊塢的先進技術,同時也大力促進了韓國國內的電影院建設。
韓國電影的韓式借鑒法是快速成功的手段
很多人不喜歡韓國電影的原因是其缺少原創,很多時候都在“拿來”。但韓國電影總是能夠“拿來”得恰到好處。
這個“拿來”得恰到好處,我認為應該稱為韓式借鑒法比較合適。
因為韓國電影不是簡單的“拿來”,而是在“拿來”之後,經過自己的消化吸收,盡可能的變成自己本土的東西。
例如 ,有的報刊簡單的把韓國電影和好萊塢,日本、香港電影一一對號入座,標明韓國電影模仿原型是什麼,“由韓國著名導演姜帝奎執導的影片,《太極旗飄揚》,描述戰爭中手足情深的故事,由張東健、元斌主演,被說成是韓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有人批評該片抄襲《拯救大兵瑞恩》,雖然情節安排有所不同,但是片中導演姜帝圭大量使用手提晃動式的攝影,描述戰爭殘酷之處的場面,都有抄襲《拯救大兵瑞恩》的味道。”
事實,《拯救大兵瑞恩》和《太極旗飄揚》在攝影手法上有相似之處,內容和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太極旗飄揚》有著很深刻的韓民族的精神,他讓韓國人為這部片子流下了共同的眼淚。僅僅這一點就和《拯救大兵瑞恩》的內涵完全的不一樣。這是經過韓國導演借鑒以後的本土化。
這種借鑒以後的本土化也是韓國電影振興因素。
三大電影節為韓國電影的振興推波助瀾
釜山國際電影節(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舉辦時間: 每年10月左右
電影節性質: 非競爭性國際電敗升影節,為影迷呈現多類型電影是其主要目的。
釜山國際電影節於1996年在韓國的港口城市釜山創辦。受到釜山市政府、電影界、企業界等部門的支持與資助。
釜山國際電影節經費來源:三分之一由釜山市政府資助,三分之一由電影節主辦單位向社會集資,三分之一由票房收入中支付。
釜山國際電影節自創辦以來規模不斷擴大,號稱"亞洲第2大國際電影節",僅次於日本的東京國際電影節。已成為韓國最大的國際電影盛會之一。舉辦日期與地點每年舉行一次。9月至10月之間在釜山市南浦洞廣場的主會場舉行開幕式,在其他幾家電影院同時公映參展參賽影片,為期1周左右。
釜山國際電影節的目的是:促進韓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以展示亞洲的電影成就,提拔亞洲電影新秀而獨樹一幟 ,把電影節辦成亞洲電影盛會。
釜山國際電影節有如下十個方面的內容:①舉行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的評獎;
②舉行"世界電影"映出活動,廣泛放映來自世界各國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
③舉行"亞洲電影之窗"映出活動,主要放映亞洲各國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
④舉行"新潮流電影"專場映出,放映非傳統的新潮流電影;
⑤舉行";韓國全景電影"展映,只放映韓國出品的影片;
⑥設立釜山開發計劃電影市場,為電影導演、獨立製片人就電影投資、發行、放映進行深入的研究;
⑦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推銷電影節的紀念品、紀念物、紀念章、畫報、書刊等;
⑧組織電影導演、演員等藝術與觀眾見面、交流看法;
⑨組織外國來賓參觀訪問,游覽古跡名勝等。
設立電影投資獎(獎金 10000美元)。授予最有創新的影片。另有新導演獎以及其他獎。分別授予最優秀的影片、最優秀的導演以及其他最優秀的藝術家等優勝者。
例如:2005年10月的電影節,就有600多部影片參展韓國釜山短篇電影節,創電影節該項目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⑥ 韓國院線和日本院線的區別
區域大小和價格。
1、韓國院線的大小為90平方米,日本院線則佔地130平方米,二者的大小不同。
2、韓國院線觀影一次的價格為2700韓元,摺合成人民幣就是70元,日本院線的價格為1300日元,摺合成人民幣為50元。
⑦ 我記得韓國電影是院線電影嗎
是的,該片由實力派演員缺攜李星民和青年優秀演員南柱赫和李雨珍主演的一部懸疑復仇電影,該片節奏方面非常櫻扮或的緊湊,算得上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懸疑復仇電影。
劇情主要講述:布局60年的計劃,為了復仇展開危險的同行!失去所有的80多歲老年痴脊伍呆症患者(李星民 飾),在記憶消失前准備復仇。
⑧ 韓國電影院禁止錄像嗎
前幾天神起的Vacation首映,有韓國的親去了。據說,相當嚴格!!
必須存包,手機、MP3、錄音筆、攝像機等,一切能夠錄音錄像的東西都不能帶進去。
進場時,會有工作人員逐人的進行掃描(就跟飛機安檢一樣),如果被發現,他一定要你先去儲存再進場。
不必心存僥幸,因為沒用。
我只是說神起的首映,不知道李俊基的,估計情況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