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彝人製造老家是哪裡的
「彝人製造」由三位年輕彝人組成,他們是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和說果·九古
姓名:曲比哈布
血型:O型
星座:雙魚座
生日:3月6日
身高:168厘米
體重:55公斤
最愛的人:父母、姐妹、兄弟、朋友
最恨的人:恨我的人
心中完美的女性:母親和沒有追到手的女孩
最愛吃的食物:家鄉菜
最滿意的選擇:辭掉工作操起了吉它
最激動的時刻:簽約的時候
最喜愛的職業:畫師、自由音樂人
心中的偶像:曲比哈布
最愛說的一句話:順其自然吧
自己的座右銘:天黑了,黎明終要來臨,太陽一樣從東方升起,人一樣走路。
最愛看的書:好書
姓名:曲比哈日
血型:不知道
星座:天平座
生日:10月6日
身高:170厘米
體重:58公斤
最愛的人:家裡的每一位
崇拜的歌星:太多了
最喜愛的顏色:黑、紅、黃
最愛做的事:聽音樂、喝酒、交朋友
最想做的事:帶上父母環游世界
最難忘的事:流浪街頭最後睡在樓梯間
最愛吃的食物:所有酸的、辣的東西
最讓我傷心的事:好朋友去逝
習慣動作:伸舌頭
自己的座右銘:愛我的人,我就愛他們
最喜愛的一本書:《少年維特的煩惱》(看完心裡總不是滋味)
最難忘的一部電影:《離開拉斯維加斯》(看完後不想說話)
姓名:說果·九古
身高:172厘米
職業:doremi
血型:B型
生日:2月25日
星座:鷹
語言:國語彝語
性格:內向(不喜歡張嘴說廢話)
學歷:大專(影視音樂節目製作)
喜歡喝什麼:可樂
喜歡什麼水果:葡萄蘋果
喜歡什麼運動:跑步打檯球
喜歡什麼顏色:黑.紅.黃
喜歡哪一類的電影:戰爭片
家庭成員:父母、1哥、1妹
喜愛的歌手:MichaelJackson
喜愛的地方:可愛的家鄉{大涼山}
最想去的國家:美國
從藝經歷
1996年5月成立「黑虎三人組」(原名)
1997年3月由中國唱片出版社發行首張專輯《傳說中的英雄》(彝語)
1997年8-12月與兄弟樂隊「山鷹組合」,在四川、雲南等西南地區的各大高校巡迴演出,獲得成功。
1998年5月簽約北京鳥人藝術推廣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彝人製造」。
1999年單曲《乞愛者》、《我要你》被拍攝成MV。
2000年1月1日首張同名國語專輯《彝人製造》正式發行
2000年2月應邀參加由百家電視台、中國文聯以及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聯合舉辦的《2000年迎春聯歡晚會》
2000年4月為金山電腦公司開發的網路游戲《劍俠情緣2》,錄制了主題歌《縱橫江湖》
2000年5月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與雲南楚雄聯合舉辦的《中國彝族歌星演唱會》
2000年5月應邀參加雲南衛視《國際旅遊節旅遊歌曲大獎塞頒獎晚會》
2000年5月應邀參加CCTV-4《歡聚一堂——奧運開幕式主題晚會》
2000年7月應邀參加「重慶國際啤酒節」開幕式
2000年7月應邀赴香港參加,中央電視台及香港亞洲電視台聯合舉辦的,《香江明月夜——2000年中秋文藝晚會》
2000年7月參加安徽合肥大型巨星演唱會
2000年8月參加涼山火把節「彝人回家演唱會」
2000年10月應邀參加《音樂生活報》「《中國原創歌曲總評榜》——新歌發布會」
2000年12月應邀參加澳門回歸一周年大型文藝晚會
2001年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01年2月參加中央電視台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申奧晚會」
2001年3月參加四川衛視為甘孜藏族自治州舉辦的賑災義演
2001年7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大型晚會
2002年2月參加2002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03年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與香港Channel[V]電視台,聯合舉辦的第九屆「華語音樂榜中榜頒獎盛典」
2003年11月簽約燈火文化傳播公司成為旗下藝人
2004年5月赴哈薩克參加「世界民族歌曲大賽」
2004年9月參加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國慶特別節目
2004年6月參加中央電視台舉辦的「626禁毒日」特別活動
2004年6月完成了由鄭鈞擔任製作人的新專輯的錄制
2005年2月參加「百名歌星反盜版」演唱會
主要榮獲的獎項
2000年5月參加CCTV-3《星光無限——新人新作大獎賽》,獲得最佳新人獎
2000年6月參加《CCTV——MTV音樂盛典》頒獎典禮,榮獲「中國最佳民歌新人獎」
2001年1月單曲《彝人回家》,獲得「全國觀眾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評選「特別獎」
2001年4月獲得《中國原創歌曲總評榜》2000年度「最佳組合」獎
2003年1月榮獲Channel[V]第九屆「華語音樂榜中榜」之「最受歡迎內地媒體推薦組合獎」
華人歌壇最近的一個特殊現象是:台灣大量的少數民族流行組合風起雲涌。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動力火車」,這些少數民族的歌手創造的商業奇跡剎那間令天王都難望其項背。但若論作品的音樂性,卻難以找到民族音樂元素在其中的位置;它們體現的僅僅是製作人的音樂理念,製作人也只是在利用他們的叢林歌喉,太多的商業操作和過於精良的設計同時破壞了音樂的純潔和深度。
如果能有一個橫向比較的話,「彝人製造」與這些人擁有幾乎相同的文化背景、身份和生存環境,但「彝人製造」創造了比他們更好的音樂。在他們血管里流淌的是民族的血液,特有的民族情感激發著其創作源泉。把本民族的畢摩教音樂、非洲的民族音樂RAP、鄉村BLUCE、西班牙的弗拉們戈、拉丁音樂及搖滾樂融為一體,從而,他們以古典與現代、民族與流行、原始與前衛的完美結合創造了「彝人製造」的音樂。直接表達了人世間形形色色的世態、悲歡離合的故事和人們最本能的七情六慾,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訴說著他們眼中的世界,用他們的音樂勾畫著人的靈魂。
一、引子
在歷史遙遠的塵煙中,涼山的彝人創造了一種朴實的文化。可是它沒有引起外界過多的關注。這是一個民歌、神話、古代儀式和愛情格言的文化。每當月上東山,年輕的彝人在月色掩映下隔山對唱情歌,對於他們來說,這一時刻意味著幸福以及娛樂生活。另一些彝人則把這些浪漫的山歌,整理到歌本里,將遺失於草叢里的鄉村語言稍加修飾呈現在我們面前。
很多年過去,當邰正宵先生那首與《彝族圓舞曲》毫無二致的流行歌進入了涼山的卡拉OK廳;另一些彝人則操起了吉他,他們都有一頭從小就蓄起的長發,豐富的對唱經驗和索瑪妹妹在他們黧黑的面頰上留下的最初一吻。
二、告別
「彝人製造」就來自這個神秘的地方—大涼山,同樣的,他們也在創造著一種神秘的音樂。在這個四處是港台音樂、流行音樂佔主導地位的年代裡他們的音樂是空前的、是前所未有的。這三個小夥子有與生俱來的樂感、天然的和聲和對音樂的狂熱都是讓我們贊嘆不已的,與其說他們是歌手更應說他們是布置迷境的樂林高手,或者說是穿越音樂時空的行者……
「彝人製造」由三位年輕彝人組成,他們是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和倮伍阿木。
這一代年輕彝人擁有比我們想像中更多的對外來文化的強烈感官,更好的判斷能力,他們熟悉各種牛仔褲的品牌,喜歡黑顏色的飲料和外煙的味道,當然最厲害的是對流行音樂的過分敏感。一條街的小夥子們都是天生的歌手,一條街的姑娘從某一天開始聽到的全都是流行金曲。這些天生歌手對音樂的狂熱猶如他們的生命,與生俱來的樂感流淌在他們的血管里,那天然的和聲、對復雜聲部的統籌能力令人驚嘆,駕馭民歌歌詞里的諺語、格言、淳樸的比喻如輕車熟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及等待後,這一代年輕的彝人足夠的音樂天賦與外界音樂大潮相撞的藍色火光,使他們逐漸自信起來;要讓那些僅在博物館里為人觀賞的民俗文本走出來,新一代彝人的責任是創造一個市場品牌,一個流行神話,從而進入所有人的生活。
「彝人製造」的主創及靈魂人物曲比哈布,正是這些人中的一個。當初他只是一個具有唯美傾向的美院畢業生。在經過大量的個人創作實踐之後,他辭去了在他看來並不重要的工作。曲比哈布走入了涼山第一批歌舞廳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同時不斷地吸收那些與他具有相同志向和理念的年輕彝人成立樂隊組合。不久,初具雛形的「彝人製造」會同它的五個成員向州府西昌進軍。他們的演出在當地獲得了轟動效應,無數人慕名而來,其中包括一個官員巴莫爾哈——此人是當時涼山州州長,這位經常去北京出差的州長聽了這些小夥子的歌後,登時老淚縱橫。此後他力促「彝人製造」推出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傳說中的英雄》,由四川中唱出版,製作人是成都籍、原竇唯樂隊的貝司手胡小海。但是這張完全由彝語演唱、採用彝族畢摩教音樂的專輯並未獲得多大反響。
此時的「彝人製造」成員僅剩下曲比哈布和他那音色優美的弟弟曲比哈日。有一天晚上,曲比哈布在西昌聽到了涼山甘洛人、曾當過文藝兵的倮伍阿木唱的幾首歌。幾年後,「彝人製造」專輯製作人陳彤說:阿木的嗓子不得了。
98年,巴莫爾哈州長終於把三個人的「彝人製造」帶到了北京。鳥人藝術的老總周亞平先生慧眼識金、搶得機緣,一紙簽下。
三、震撼
華人歌壇最近的一個特殊現象是:台灣大量的少數民族流行組合風起雲涌。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動力火車」,這些少數民族的歌手創造的商業奇跡剎那間令天王都難望其項背。但若論作品的音樂性,卻難以找到民族音樂元素在其中的位置;它們體現的僅僅是製作人的音樂理念,製作人也只是在利用他們的叢林歌喉,太多的商業操作和過於精良的設計同時破壞了音樂的純潔和深度。
如果能有一個橫向比較的話,「彝人製造」與這些人擁有幾乎相同的文化背景、身份和生存環境,但「彝人製造」創造了比他們更好的音樂。在他們血管里流淌的是民族的血液,特有的民族情感激發著其創作源泉。把本民族的畢摩教音樂、非洲的民族音樂RAP、鄉村BLUCE、西班牙的弗拉們戈、拉丁音樂及搖滾樂融為一體,從而,他們以古典與現代、民族與流行、原始與前衛的完美結合創造了「彝人製造」的音樂。直接表達了人世間形形色色的世態、悲歡離合的故事和人們最本能的七情六慾,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訴說著他們眼中的世界,用他們的音樂勾畫著人的靈魂。
專輯:《彝人製造1》《彝人製造2》《媽媽》《看見了》
狂野的呼喚——《彝人製造I》
2000年,以《乞愛者》為主打的第一張《彝人製造I》專輯,在歌壇引起了不小的震撼。這是一張野性十足而帶有很強張力的專輯。彝人製造完美的和聲,猶如來自天籟的聲音,能夠穿透人的靈魂,凈化人的心靈。
真正的歌是有感而發的,是生活喜怒哀樂的外化,而不是憑空創造出來。彝人製造的作品體現了對音樂的靈性和天賦,它們流動著只有山歌才獨有的純朴優美,而且聲部繁多;歌曲不同於五聲調式,並經常隨心所欲的轉調,同時對節奏也有足夠的重視;他們的音樂遵循的是自身的神秘法則,允斥著只有在涼山山水之間地才能釀造的情緒。當然,最令人激賞的是慢歌中那憂郁和沉思的美,它拒絕歇斯底里,拒絕抄襲煽情,拒絕莽撞地推進到歌的主音;而快歌中洋溢著最原始的喜悅和對自然的崇拜,沒有絲毫都市紛亂的痕跡。
《彝人製造I》中的作品皆富有流行氣質,無論是旋律、歌詞或演唱上,這說明主創者哈布找到了一個最佳的創作點。《明知山有虎》密布著電子聲,歌詞和旋律比較怪異,運用了許多的諺語和反諷語,視角相當新奇;《我要你》則肆無忌憚地轉調,卻非常順耳,具有極強的可聽性。曲比哈布經誦式的唱腔,與阿木高亢裂石的聲音交織混合,個性色彩鮮明。《乞愛者》傷感唯美的情緒允斥耳邊,結構編排規整,層次豐盈,唱腔發揮上接近理想狀態。其它如《讓我進來》是很典型的彝族味道的快歌;《來不及》也是一首相當有潛質的流行曲,具有極凄美的意境;《遠古神鷹》、《風雨?雷電?諾蘇》則是神話體裁的作品,製作現代前衛,突破了以往類似作品的局限,歌詞非常講究;就連《思鄉曲》這樣一首在專輯中顯得很平常的作品,其音樂的畫面感,歌手演唱時的衷切之情毫無世俗矯情,純朴得令人心靈震撼。《彝人製造1》鳥人藝術
他們的音樂遵循的是自身的神秘法則、充斥著只有在涼山山水之間才能釀造的情緒。洋溢著最原始的喜悅和對自然的崇拜,沒有絲毫都市紛亂的痕跡。
[01]明知山有虎
[02]風雨雷電諾蘇
[03]孤獨才是完美
[04]來不及
[05]難道你就不想繼續
[06]讓我進來
[07]遠古神鷹
[08]乞愛者
[09]思鄉曲
[10]我要你
放飛夢想——《彝人製造II》
2001年9月,在收獲的金秋時節,《彝人製造II》帶著清新的曲風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從彝人製造的心路歷程來看,這一時期他們的事業正步入正軌,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因此,整張專輯的主色調充溢著浪漫的理想主義色彩。
專輯的主打歌——《茅草屋的女主人》就是一個帶有虛幻色彩的故事,彌漫著對純真質朴的生活與愛情的嚮往。山巒之間,密林之中,一座簡陋的茅草屋,一個賢惠美麗而忠貞的女主人,原始而古樸的生活,這是一幅多麼令人神往的美麗畫面!「彩虹過後天更藍,走進山間美麗的茅草屋。」「夢,不願醒過來,因為它太美不願醒過來」,如果說這是一幅理想中的夢境,那麼《美麗女神》則直接脫胎於哈布的一個怪夢,歌詞喃喃自語,音樂詭異而唯美,富於迷幻色彩。
夢,對於彝族人來說是一個神秘的世界。它是引領彝族人跨越時空阻隔,通向過去與未來的隧道。千百年來,彝族用夢預見未來,占卜吉凶。在越接近原始的村落里,這種本能的顯現就更接近准確。在絕大多數彝族子民身上,都潛藏著這種幾乎特異功能的特質。同時,在被商業物質異化的都市中,夢往往也是一個寧靜的心靈港灣。跳動的篝火,醇香的烈酒,動聽的情歌這都是構建夢中心靈家園的元素,也變成了創作的具象。
他們這一時期的音樂風格是跳動的,帶有隨心所欲的感覺,唯美的真誠。正如哈布所言:「只要還能胡思亂想一天,我們的風格就會繼續變化。如果有一天,別人說某首歌是彝人製造的風格,說明我們就定格了,也就很難有新的突破和進步了。
親情無限——《媽媽》
2003年1月,帶著濃濃親情的《彝人製造III》面世了。至此彝人製造連續三年保持了每年出一張新專輯的紀錄,這在國內歌壇的原創音樂方面並不多見。更值得一提的是,三張專輯的銷量都不匪。
這張專輯的主打歌《媽媽》用母愛的溫情打動了所有遊子的心。這首歌剎那間傳遍大江南北,成為當時點播率最高的歌曲,至今每年母親節這首歌仍高居點播歌曲榜首。試想,在繁忙的世間奔走的我們,誰不想在家與母親共享天倫之樂,但為了遠方的夢想,為了不讓母親失望,必須暫時割捨親情遠走他鄉,而母親永遠是遊子黑夜中的那盞明燈。永恆的主題、獨特的表達、優美的旋律觸動了聽者最敏感的神經,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藝術創作中,有時有意為之反而難成正果,有時不經意的靈感卻變成了不朽的作品。《媽媽》就是不經意中創作出來的好作品。一次小型的聚會,哈布拿起吉他隨意哼唱,朋友們聽了覺得很入耳,便記錄了下來,填寫了歌詞。《媽媽》的編曲也很淡雅,只用了三把箱琴、一個手鼓和一個沙錘合成。《媽媽》MTV音樂電視中媽媽的形象就是由哈布、哈日的母親扮演,美麗慈祥的形象,真實而感人至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彝人製造曾無數次提及,這首歌是獻給天下所有的媽媽的。但其創作的情感源泉是母親對他們無限的關愛。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母親都在默默地支持著他們。因此,成功之後,閑暇之時,母親是他們最牽掛的人,也是他們親情的歸宿。
追求完美——《看見了》
經過兩年的沉澱,在人們的熱情期待中,彝人製造第四張專輯終於隆重面世。如果說彝人製造第一張專輯有些野性十足、鄉村民謠;第二張專輯個性前衛、搖滾另類;第三張專輯曲風朴實、返璞歸真;第四張專輯則富有畫面感,風格追求唯美,更加註重旋律的優美。每一專輯都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都有幾首富有生命力、很多年後能夠傳承的作品。野性——前衛——朴實——唯美,這不僅反映了彝人製造作品風格的變化軌跡,也是他們心路歷程的寫照。
在這蓄勢待發的兩年裡,彝人製造對音樂的熱忱、對生活的感悟與日俱增,他們一直在尋找著自己最理想的音樂狀態。以《美麗姑娘》為主打歌的全新專輯對此作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不同時代不同的人情感的理解與演繹從來沒有停止過,圍繞此題材的藝術形式層出不窮。《美麗姑娘》這首歌飽含著彝人製造最真摯的感情,譜寫了一曲充滿惆悵、傷感的篇章,無疑是用全新視角詮釋永恆主題的一朵美麗的奇葩。聽來不僅不流俗,還很耐聽,這就很不容易做到。我們從彝人製造的歌里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那種來自內心深處最真切最原始的真誠和質朴。在音樂的編曲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曲風磅礴大氣,具有王者風范的震撼,而且也不失婉轉、抒情的柔美,再加上極具異域風格的馬頭琴,貼切地表達出那種令人窒息的蒼涼傷感。在演唱方面彝人製造繼承了原有的和聲優勢,在新歌中使和聲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至。
可以說,第四張專輯是彝人製造音樂創作與發展進入成熟期的里程碑。專輯中每一首歌曲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不僅給人聽覺的沖擊,在視覺上也是一種享受。如《看見了》給人描繪了一幅白鴿飛翔、孩子自由玩耍的寧靜、和諧、美麗的太平祥和的人間美景。歌中有畫,畫中有歌,相得益彰,美不勝收。這一方面是彝人製造追求的唯美的藝術取向,也是一種新的創作境界;另一方面與哈布的美術專業背景不無關系,藉助繪畫中的畫面與色彩來展示創作者的情懷與意境。
真正的藝術必須關注人間冷暖、現實社會,反映了時代的主旋律。這是所有具有責任感的藝術創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賦予藝術生命力的關鍵。與前三張專輯不同的是,新專輯更加貼近和關注社會存在,除了用平和的心態來詮釋情感世界的《美麗姑娘》、《阿妞》、《情歌》等美麗動聽的作品外,《看見了》在這張專輯中的份量不可小覷,可以解讀為一首旨在在乞求和平、保護美麗家園的公益歌曲;《山裡的娃》則反映了貧苦山區的孩子們的渴望與夢想,這與他們一直熱心的公益事業、關注和幫助失學兒童上學一脈相承。2003年7月火把節時,他們到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進行義演,並捐助13萬元在當地設立了一所「彝人製造希望小學」,CCTV-3的「愛心世界」節目組對此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現在他們每年還作為「未名獎助學金」的長期捐助人,與身邊的朋友們一起,每年在雲南的少數民族地區資助90名學生。如果說回歸意識一直貫穿彝人製造創作的話,這是一種社會責任的回歸。
新專輯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亮點,一是彝人製造加入了新成員——木乃,他有著一副獨特的嗓子,音色感性、通透、有感染力,能輕松的帶動聽者的情緒,再加之原有的美聲唱功功底,可謂是為彝人製造錦上添花了。二是著名音樂人鄭鈞出任此張專輯的製作人,因而在感受新專輯中也感受到來自鄭鈞音樂的搖滾熱情和強勁的節奏感,而這些多元化的因素勢必會讓彝人製造的音樂在這個等待花開的季節綻放出絢爛的花朵。
⑵ 原田美枝子的獲獎經歷
1976年: 《大地搖籃曲》、《青春的殺人者》 、藍絲帶獎/新人獎。 1976年度電影旬報獎/優秀女主角獎、製作者協會新人獎、報知電影影/新人獎、雜志藝能記者會獎/最佳新人獎 1977年: 日本電影電視製作協會ELAN D'OR獎/新人獎 1979年:《那最後的無仁義之戰》(飾演根岸明子)、導演: 工藤榮一、《那野麥峠》(飾演:筱田美雪)、原作: 山本茂實、導演: 山本薩夫、第3屆日本電影金像獎/優秀女配角獎 1986年:《火宅之人》(飾演惠子)、導演: 深作欣二、第10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第11屆報知電影獎/最佳女配角獎 1990年: 《夢》(飾演雪女)、導演:黑澤明、《式部物語》(飾演大友明惠)、導演: 熊井啟、《釣魚日記2》(飾演間宮彌生) 導演: 栗山富夫、第14屆日本日本電影金像獎/優秀女配角獎 1996年: 《畫中的我的村》(飾演田島瑞枝)、導演:東陽一、第20屆山路文子女演員獎、1996年度電影旬報獎/優秀女主角獎、 第39屆藍絲帶獎/最佳女主角獎、第6屆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優秀女主角、第21屆報知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第11屆高崎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1998年: 《乞愛之人》(飾演山岡照惠/ 陳(和知)豐子)、原作: 下田治美、導演: 平山秀幸、第22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第53屆毎日電影獎/優秀女主角、1998年度電影旬報獎/優秀女主角、第23屆報知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第20屆橫濱電影節/優秀女主角、第24屆大阪電影節/優秀女主角、第41屆藍絲帶/最佳女主角獎、第8屆東京體育電影大獎/優秀女主角、1998年度全國影聯獎/優秀女演員、讀賣新聞98年度代表女演員獎、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國際評論家聯盟獎 2001年: 《雨停》(飾演小金)、導演: 小泉堯史、第24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第55屆毎日電影獎/田中絹代獎。 2002年: 《折梅》』(飾演巴)、導演: 松井久子、全國電影觀賞團體聯絡會議/女演員獎。《OUT》(飾演香取雅子)、導演: 平山秀幸、第26屆日本電影金像獎/優秀女主角.
⑶ 很久以前少兒頻道演的日本動漫催淚電影,講的一個小女孩患了絕症她父
是乞愛者,1998年的。我很小的時候看過,那片甘蔗林和那份情懷都留在我深深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