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印度電影培訓班

印度電影培訓班

發布時間:2023-08-04 21:42:32

① 2019年有什麼印度電影會在中國上映

一、《詹西女王》(Manikarnika - The Queen of Jhansi)
發行日期:1月25日

這部片傾注了寶萊塢女演員康格娜·拉瑙特的大量精力,將於下周末的共和國日上映。很多電影製作人早就想把這位女英雄的故事搬上銀幕了,科坦·梅赫塔曾計劃拍攝這部電影,蘇絲米塔·森早在十多年前就想得到這一角色,然而這一人物的扮演者最終花落康格娜·拉瑙特。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二、薩克雷(Thackeray)
發行日期:1月25日

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這位19世紀的英國作家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代表作有《名利場》《班迪尼斯》等,他的傳記自然也受到了強烈關注。一年多前,第59屆印度電影觀眾獎的獲得者納瓦祖丁·席迪圭被官宣為薩克雷的飾演者,劇組稱這位演員「狀態極佳」。如今這部傳記電影即將以印地語和馬拉地語上映,與前面的《詹西女王》同日打擂台,不知道它到底是否能夠准確還原這位作家的戲劇性人生呢?
三、《超級30》(Super 30)
發行日期:7月26日

導演薩吉德·納迪亞德瓦拉(Sajid Nadiadwala)的《超級30》原定與《詹西女王》和《薩克雷》 在同一個周末上映,如今日期改為7月26日。影片講述了活躍在比哈爾邦教育界的數學家阿南德·庫馬爾的故事。他於2002年在比哈爾邦巴特那啟動了「Super 30」項目,旨在為經濟落後的學生提供印度理工學院入學考試的培訓,截至2018年,接受培訓的480名學生中有422人進入了印度理工學院。本片中,這位偉大的人物由天王級電影明星赫里尼克·羅斯漢扮演。
四、《塔納吉——無名戰士》(Taanaji -- The Unsung Warrior)
發行日期:11月22日

正如片名所示,這部電影講述了「無名戰士」塔納吉·瑪魯索的故事,他是17世紀馬拉地帝國的軍事領袖。這部電影由奧姆拉特導演,賽義夫·阿里·汗主演。
五、《火箭研究——納拉亞南效應》(Rocketry - The Nambi Effect)
發行日期:未公布

這部電影根據1994年被錯誤指控犯有間諜罪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科學家納拉亞南的生平改編,這部傳記片被宣傳為一部「太空驚悚片」,由R·瑪德哈萬擔任主角,他還與阿納瑟·納拉揚共同執導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雖未確定上映日期,但它的預告片已經引起了轟動。
六、《莫迪總理》(PM Narendra Modi)
發布日期:未公布

隨著印度大選日期接近,2019年將有幾部重要政治人物的傳記片將在銀幕上出現。其中之一,便是這部《莫迪總理》。在任總理的傳記片並不多見,因此這部電影確實讓許多人感到驚訝。這部電影由桑迪普·辛格和蘇雷什·奧貝羅伊共同製作,目前第一張海報已經出來了。
七、《女人》(Womaniya)
發行日期:未公布

阿努格·卡什普與他曾拍過的電影《Manmarziyaan》中的女主人公在這部傳記片中重聚,我們來看看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火花吧。布米·佩德卡爾也出演了這部影片。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印度最年長的射擊手錢德羅·托馬爾和她的嫂子普拉卡什·托馬爾,他們在50多歲時開始職業生涯,現在已經80多歲了。
八、《夏奇拉》(Shakeela)
發行日期:未公布

夏奇拉是印度南部地區的著名電影女演員和模特,她曾寫過一本自傳講述自己的家庭、背景,認識的明星、政治家和兒時的朋友。導演因德拉吉特·蘭克什把夏奇拉的生平搬上了銀幕,女主角則由里奇·查達出演,我們期待這位實力派女演員的精彩演繹吧。
九、《恰帕克》(Chhapaak)
發行日期:未公布

繼拍攝了諜戰片《心甘情願 》(Raazi)之後,導演梅克納·古勒扎爾的新片《恰帕克》將講述酸襲擊倖存者拉克西米·阿加瓦爾的故事,超級巨星迪皮卡·帕度柯尼將加盟此片,這是她在拍攝了《帕德瑪瓦特王後》之後的下一部作品,目測這部影片有望成為一部熱播劇。
十、塞娜·內瓦爾的傳記片(未定名)
發行日期:未公布

盡管這部關於羽毛球名將塞娜·內瓦爾的傳記片已經被熱傳了一段時間,但人們仍在密切關注它的進展。作為前世界第一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銅牌得主,她曾在職業生涯中克服許多逆境和挫折,扮演者什拉德達·卡普爾花了許多時間為她在大屏幕上的角色做准備,經常會與塞娜·內瓦爾本人交流,導演阿莫爾·古普特也坦言,他為自己能執導此片而感到興奮。

② 印度最頂尖的四大招牌產業


一、印度軟體服務業


印度的軟體出口僅次於美國,佔比達到全球軟體出口的20%,印度在IT外包行業是世界第一名,竟然佔到了50%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中國軟體總量要比印度要大得多,中國一年的軟體總量大約在5000億美元之上,而印度的軟體產能大約在1500億美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軟體主要是用來出口創外匯,而中國的軟體主要是為本土經濟所服務的,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印度軟體業的確厲害,包括著名的波音公司,它的大飛機使用的飛行軟體都是交給印度來編程的。比如著名的Windows 10軟體,大部分印度人做出來的,甚至於比美國人搞的Windows 7要好用一些。


印度被稱為IT人才的矽谷。根據之前統計,在美國超過18%的微軟員工,16%的IBM員工,17%的網路人才和超過10%的醫生,21%的護士曾經在印度接受過教育。甚至於美國的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通用電器、捷運公司包括具有重要定位的美國五角大樓都採用印度的軟體。在矽谷的各大電腦公司里,有大量的印度人擔當研發的重任,即使發達國家領頭羊德國也曾經表示要從印度引進軟體人才。


印度軟體業一度占據世界軟體市場50%以上的份額,印度軟體產品大多是輸出到美國,然後是歐洲。印度的軟體公司大量承攬了美國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飛機運行軟體,以及英國倫敦地鐵的運行軟體,印度的設計技術堪稱一流。


世界銀行之前有一份調查稱,80%的美國公司把印度作為全球軟體來源的首選市場。微軟比爾蓋茨曾經在之前訪問印度時驚呼:「21世紀的軟體大國,不是美國,也不是歐洲,而可能是印度。」可見,印度的軟體業在全球的地位。


印度主要是IT外包服務,比如服務呼叫中心,還有一個就是軟體外包,依靠的就是印度人的編的軟體通俗易懂。


嚴格地講,印度的軟體業並不發達,發達的是印度的「軟體外包產業」。


印度軟體行業的主要盈利模式表現在外包服務上——就是給歐美大的IT公司做軟體代工。類相當於富士康和蘋果的那種合作關系,因此,軟體的核心技術及品牌都不掌握印度自己手中,類似於中國之前的「外貿加工」模式,所以,印度的軟體外包則是一種比較廉價的腦力勞動輸出。


印度軟體外包業崛起於上世紀90年代


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在軟體業實施「零稅賦」優惠政策,並享有銀行貸款的優先權。不僅如此,印度政府還對號稱「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在內的多個軟體園和出口加工區實施了優惠政策,並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創造出有利於積極吸引外資、加快軟體業發展的法律生態環境。


疊加英語是印度官方語言之優勢,使得軟體人員在與跨國公司的交流上溝通無障礙,這是印度的軟體行業具有的先天優勢。



需要糾正的是,雖然英語是印度的一個語言優勢,但是並非英語是印度語言交流的全部。因為在中國人的普遍印象中,印度是說英語的國家。事實上,根據人口統計顯示,印度真正說英語的人口數量大約僅占總人口的5%,當然,在一個10億人口的大國里,說英語的人口數量已經不少了,畢竟英語人口擁有5000萬,比起6648萬人口的英國只少1000多萬,可見印度英語人口比例雖然區區5%,但人口基數非常大。

英文是印度的全球商業交流及政治領域的工作語言,同時也是一門外語。比如在印度街頭翻閱報紙雜志,在酒店裡打開電視瀏覽各個頻道,會發現英語只佔有所有媒體一小部分,而且還是歐美主流媒體頻道,而印度本地的英語頻道並不多。在印度大城市公共圖書館,印度管理人員曾經說過,英語書籍只佔所有圖書的8%,92%以上的圖書是各種印度語言的圖書,而且英文圖書的價格是印度本地圖書的幾倍。

除了英文作為工作語言外,印度最普遍使用的語言是Hindi(印地語),占總人口的66%。另外還有Bangla(班哥拉語)等1 8種語言。印度語言中分10種不同文字,其中,語言使用人口佔5%以上的語言文字有7種,這些語言在發音、語法、書寫上是各不相同的。

在印度,中學生除了學習本地語言,往往還要學習英語及印地語,假如畢業去外省工作,還要學習當地語言。因此,一個印度人要想在全國找工作,至少要會講4-5種語言。

由於印度在語言交流成本比較高,為了降低語言交流成本問題印度實施了兩次大的規定:一次是印度獨立後,決定在國會繼續使用英語作為法律工作語言,這個決定大幅減少了政府的翻譯成本。在全球商業領域和 科技 領域,印度將繼續使用英文,保持與全球交流的低成本化。另外一次,是1976年,印度決定採用技術的手段,解決6-7種不同語言的溝通問題,其語言翻譯軟體也由此出現。



一開始,印度的軟體外包公司承接的都是一些很小的軟體開發代工,在2000年,印度軟體業軟體開始迅速發展。記得當年「千年蟲」的擔憂讓全球各國一度恐慌,同時,也給了處於低端產業鏈的印度IT公司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讓印度接到了大量的代工訂單,比如美國軟體公司運行中的數百萬條代碼修復工作。


另外,日本的軟體公司與美國公司的競爭,迫使美國大幅削減軟體代工成本,在低端的軟體解決方案上與印度IT公司展開合作。印度的很多IT公司也「借力使力」提升自己的軟體技術,並且改善離岸業務模式流程,在獲取專業軟體知識上打造高價值的IT服務。


特別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盧比開始的長期貶值,間接支撐了印度軟體公司競爭力,讓印度一度成為「世界軟體工廠」,號稱」世界辦公室「。


在軟體代工高速發展時期,成千上萬人的軟體公司不在少數,比如Infosys、 HCL、Wipro等,這些都是印度軟體外包領域的巨頭,軟體代工總收入都做到了千億美元的級別,並佔領了世界軟體市場約20%的份額。統計數字顯示,印度超1000人的軟體公司就有上百家,並且軟體外包公司前五名的公司員工數都在5000人之上。

印度獲得軟體技術人才有幾個方式 :首先是依靠吸收印度的大專院校人才。印度有400餘所大學設有計算機專業,每年能夠培養軟體畢業生1萬餘人,印度政府特別為250餘所院校提供部分教學經費。


印度高等教育享譽世界,印度在高校的師資力量、教材及教學管理其實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很多著名大學幾乎差別不大。特別是班加羅爾大學、韋洛爾 科技 大學等著名大學,他們的師資力量、教材和教學管理與全球名牌大學幾乎在同一水平線上。印度在師資力量和學校規模、學科設置等方面是與全球全面接軌的,並且人才輸出也堪稱世界一流,印度的畢業生在全球人才市場上炙手可熱。


很早以前,印度信息技術部長在美國就曾經說過,印度每年可向世界各國輸出20萬名IT人才。印度事實上已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信息技術產業和人才的大國」。當時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德國等,這些發達國家都十分渴望獲得印度的信息技術人才。


其次是依靠民辦或私營機構來培訓人才。這類機構在印度有大約700餘家,每年可培養數萬名學員。再次是軟體企業自己開立的培訓機構。印度政府還在全國250個機構開設電腦培訓課程,並在大約3000所中學推出「中學計算機掃盲和學習計劃」。因此,印度多渠道發力軟體培訓,為軟體企業提供了持續不斷的「軟體藍領」人才。
雖然在過去20多年來印度軟體外包業稱雄世界,但已經成為過去式。由於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技術更新迭代較快,特別是在大數據分析應用、數字化轉型、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印度外包產業和模式開始遭遇技術寒流,產值大幅下滑,員工大批失業。



由於印度眾所周知的軟體幾乎都是外包業務,因此,印度軟體業基本上掙的是外國人的錢。印度軟體代工的模式是根據國外公司的需求進行軟體編寫,但自己的硬體條件很差,所以,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內部環境,軟體發展後勁不足,尤其是軟體外包技術含量相當低,加上外國公司不斷控制人工成本,利潤越來越低。

印度《經濟時報》,早在2017年印度IT產業裁員就高達5.6萬人,並且IT公司在印度校園的招聘也大幅減少了50%—70%。報道稱,裁員僅僅是剛開始。研究表明,在未來數年,印度數十萬的就業機會可能會消失。在印度班加羅爾,心理醫生」生意興隆「,原因是來咨詢的人很多,大部分往往都是被解僱的軟體工程師。
印度IT公司由於極少在技術開發、產品研發上大幅投入,因此無法進入軟體的高端領域。自始至終,印度軟體外包產業沒有走出低端產業鏈的循環格局,印度軟體外包維持的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勞動力套利」模式。


因此,印度IT公司始終在延續這種低成本代工模式,並擁有十分龐大的入門級勞動力隊伍,而缺乏資深的軟體管理者和高端的軟體開發者,讓印度IT公司在面對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數據流量等新的模式面前,在軟體高端產業鏈開發領域缺乏核心競爭力。

印度為何不進行軟體行業產業升級呢? 由於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約達13.4億,再加上它的教育體制限制,缺乏充分的高端人才供給,使得印度基於外包模式的軟體行業無法進行產業升級。

印度的教育走的重視重高等教育,輕視基礎教育模式,高等教育可以」直追「咱們,但基礎教育卻停留」非洲水準「。比如2013-2014學年,印度小學階段輟學率高達21%,小學到初中階段高達39%。


《經濟學人》稱據一份非政府組織的調查報告,大約有一半的印度五年級學生看不懂提供給二年級學生的課文,另外,僅有四分之一的五年級學生能掌握除法。

印度在識字率上也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在基礎教育輟學率居高不下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規模卻擴大很快。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15年已經到了26.88%。



雖然印度也有像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這樣的頂級學府(錄取率不到3%),但早已經成為了向美國矽谷輸出人才的後花園。


印度IIT畢業的天才學生幾乎都移民去了美國,成為了印裔矽谷高管,比如谷歌和微軟的CEO往往是美籍印度人。

印度的人才流失一直是印度IT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畢業生會選擇離開印度,是全球軟體人才外流人數最多的國家,這些外流人才一大半去了美國。印度的工資水平低、工作環境差,讓印度的高 科技 人才紛紛流向歐美發達國家,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也導致了本國的軟體行業無法進行產業升級。

因此,如果真正讓軟體業領獨領風騷,必須吸引軟體核心高技術人才,或者培養孵化類似於微軟及谷歌這樣的軟體公司,打造軟體業的高端產業鏈及技術把控能力。


印度的優勢是軟體業比較團結,特別是在美國,印度人和印裔很團結,往往喜歡抱團作戰,是其一大優點。


印度頂尖的軟包公司


1、印度軟體外包公司:塔塔集團(TCS)


TCS在全球有100多個分支機構,向55個國家提供軟體服務。TCS雇員超過2萬名,客戶數有近千名, 提供IT和商業咨詢服務。除印度本土外,公司在美國、英國、匈牙利、巴西、烏拉圭和中國擁有多個交付中心



2、印度軟體外包公司:Infosys


Infosys是印度 歷史 上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總部位於印度信息技術中心—班加羅爾市,在全球擁有雇員超過100,000 名,分布於全球27個國家, 56個主要城市設有辦事處或分公司。 Infosys股票市一度達629億美金


3、印度軟體外包公司:威普羅公司wipro


Wipro Limited是印度領先的完整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同時也是印度領先的有價值的信息 科技 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企業。在亞太和中東市場,Wipro為國際公司提供IT解決方案和服務。


4、印度軟體外包公司:薩蒂揚軟體技術有限公司Satyam

Satyam位於印度,在美國、英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加拿大、匈牙利、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日本與澳大利亞的薩蒂揚開發中心為全球提供服務,其中152 家為財富全球 500 強與財富美國 500 強企業。


5、印度軟體外包公司:馬衡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Tech Mahindra

Tech Mahindra是印度排名前5的IT公司,在全球90個國家擁有近12.2萬名員工,年銷售額高達46億美元。


二、印度的生物技術產業


印度處於熱帶,在一些葯用植物上,印度的天然條件能夠獲得更好收成。古時印度的香料業就強於我國。


印度被稱為「世界的葯房」,也被稱為「全世界窮人的葯房「。印度曾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出口葯品,印度葯品一度占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20%左右。據統計,印度有近3000家仿製葯企業,2017年全球七大仿製葯公司中印度就佔了兩席。因此,印度的仿製葯品不僅能滿足了本國窮人看病的基本需求,而且每年還大量的出口,並成為印度重要的支柱產業。



全球有大約五分之一的仿製葯出自印度,主要有幾方面原因:首先印度的制葯業比較發達,制葯企業研發能力較強;其次是相關政策比較寬松,甚至不惜頒發強制許可證書,為國內仿製葯亮綠燈,事實上,沒有仿製葯,大多數印度窮人根本無法承擔高昂的醫葯費。


特別是一些抗癌類進口葯物,價格十分昂貴,比如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由瑞士諾華製造的格列衛,如果摺合成人民幣,每月僅葯費支出就要2萬多人民幣,一般普通的老百姓根本無法承擔。


格列衛在世界很多國家都被授予了專利葯物,但印度政府並不授予格列衛專利。原因是: 一是印度為了適應世貿組織規則,修改了《專利法》,早在2005年就開始生效。印度的《專利法》規定,在葯物領域只對1995年以後發明的新葯或經改進後能大幅度提高療效的葯物提供保護,不支持衍生葯物專利。由此,格列衛就被印度視為衍生葯物,因此也不受專利保護,印度國內的葯企就可以仿製,因此,印度製造的格列衛價格十分便宜。二是為讓國內葯企仿製一些葯物,印度政府還對一些葯物實施「強制許可」,從而為國內一些葯企生產仿製葯去掉了專利約束限制。


事實上,上世紀70年代,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為實現讓普通百姓能夠看得起病、促進本國制葯行業發展兩項基本目標,親自主持了對《專利法》的修訂。



從此,印度對食品及葯品等民生必需品只授予工藝專利,而不授予產品專利。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印度放棄對葯品化合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上的寬松讓本國企業能獲得大量仿製葯生產許可,從而為印度仿製葯提供了快速擴張的空間。


印度生態品種豐富,擁有森林、濕地、海岸、草地、海洋、沙漠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擁有千差萬別的生態多樣性,從而為印度的生物資源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條件,讓印度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約佔世界生物多樣性地區總面積的8%左右。


從記錄的野生物種來看,印度擁有世界上6.5%-7%的野生物種;在已記錄的物種中擁有植物4.5萬種、動物8.1萬種。從栽培物種來講,印度是世界上八個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至少有166種作物和320種作物親緣種起源於印度,因此,印度作物基因資源也十分豐富。在已馴化飼養的動物方面,印度仍然具有豐富多樣的基因資源,且位居世界前列。


印度的醫學院、理工學院等很多都設立了生物技術課程,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已將生物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印度每年畢業的生物技術專業的碩士一度達6500人,博士達1500人。生物技術人才的大量涌現促進了印度生物技術研發的領先地位和生物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



印度的生物技術產業,在資源、人才、設施、政策等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從80年代開始,印度在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旁遮普邦、安得拉邦、北方邦等地設立了1000多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還建立了10多所合乎國際標準的幹細胞培養實驗室,成為世界胚胎細胞菌採集最先進的十大研究中心之一;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生物技術信息系統網路的國家,處於生物信息技術領域的前沿領先地位。


三、印度的太空技術


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尤其是運載火箭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比如早在2009年,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的國產運載火箭:1)「衛星運載火箭3(SLV-3)」;2)「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3)「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4)「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


印度早在40年前就發射了第一顆遙感衛星,印度還是繼美國、俄羅斯、歐盟之後又一個將火星探測器送上火星的國家。



2007年,印度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和3顆衛星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為該國未來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等獲取了重要數據。


印度目前還在緊鑼密鼓地實施其探月計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2008年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將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載10顆衛星升空。是繼中國、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之後第五個掌握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印度一箭十星成為當時第一。此後,特別是1箭104星發射成功最為著名,並且創造了世界之最,一直被印度國民津津樂道。


印度之前進行了一次反衛星試驗,其反衛星試驗其實也意味著,印度將會成為繼中國、美國、俄國之後,全球第4個全具備反衛星能力的國家。


四、印度的電影業


印度電影產量世界第一,平均年產量大概超過一千部,根據統計,2018年其電影平均產業規模約合158.27億人民幣。據畢馬威的預測,到了2023年印度電影產業規模將增加到約合227.9億人民幣。


寶萊塢(Bollywood)是寶萊塢製片廠外景的簡稱,位於印度孟買電影基地。寶萊塢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之一,擁有數億觀眾。


寶萊塢和印度其它幾個主要影視基地泰米爾語- Kollywood,特魯古語(Telugu),孟加拉語(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達語(Kannada)和馬拉亞拉姆語(Malayalam)等構成了印度的龐大電影業, 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位居全世界第一。



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和東南亞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南亞的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


寶萊塢是印度最美麗的一張名片,表現出印度人獨特的魅力。 印度的電影明星們在全球名流的圈子裡風頭強盛,很多好萊塢明星開始往寶萊塢發展。在印度寶萊塢明星的婚禮上,可請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可見印度寶萊塢的影響力。


印度電影在電影產業中創造了巨大經濟價值。作為不發達國家,印度為什麼能夠電影行業發展到與好萊塢媲美的程度?


一、金融資金支持。早在1999年,電影業就成為印度政府官方認可的產業,意味著電影從業者可以獲得合法的銀行貸款。2001年,印度工業發展銀行成為第一家為電影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銀行。大量資金的支持讓印度電影業開始發展壯大。


二、印度電影民族特色極為鮮明。印度電影在歌舞元素及印度民族風光特色的基礎上,非常注重電影節奏、意象表達和敘事抒情。把歌舞轉化為表達人物 情感 和思想的工具,並與全球市場接軌,並且融入搖滾等 時尚 元素。



三、印度政府對電影產業的大力支持。在1948年,印度政府廣播新聞部內設立了電影處、1953年設置國家電影獎、1960年建立電影金融公司、1961年創辦浦那電影學院、1964年建立國家電影館。1952年,印度官方舉辦印度國際電影節以促進印度電影與世界電影行業的交流。不定期舉辦,從1975年起每年舉辦一次。


印度國際電影節是亞洲最早的A類電影節之一,至今已成為亞洲極具影響力的電影賽事。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本土市場是印度電影的重要消費地。由於各地語言差異性明顯,印度電影為了服務好本土觀眾,採取根據拍片語言進行了市場劃分。據統計,印度電影中有15種當地語言。


據拍片語言的不同,印度電影總體上形成了三大製片中心:孟買(印地語)、加爾各答(孟加拉語)、馬德拉斯(泰米爾語),其中位於孟買的「寶萊塢」聞名遐邇。



印度電影本土化的重要措施就是採取平民票價。尤其是印度影片收入與影片成本及檔期無關,全國電影票價一律保持在超低水平,目的就是讓平民百姓能夠看得起電影。2017年印度推行GST修正案後,印度國內票價又再度大幅降低。持續穩定而價格低廉的票價,讓平民階層成為電影院的常客,形成印度全民觀影熱潮。

③ 印度電影《起跑線》為了讓孩子上最好的私立學校而去裝窮人

中午無意中跟家人看了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前部分沒有看。

以前我就知道印度首都新德里富人區上流社會的人生活很糜爛奢華,這也導致了許多去過該富人區、而從沒有來過中國的印度人總自信印度比中國發達很多。

所以看到該影片的時候,我也算是見識了一下印度的富人生活,果然,全世界的富人區都有這個共同性:建築華麗、人物衣著有模有樣、美女很多。

這些都是或有地位、或有錢、或有知識文化的印度人。

這些印度人和我們中國的無數家長一樣,非常注重下一代的接受教育問題,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影片中的這對有錢(但又不是名流)夫婦為了讓自己的女兒皮婭能夠上印度最好的私立學校,又是送女兒送去各種培訓班、又是各種想辦法找校長,就是沒有如願。

後來他們聽說了該著名私立學校每年有25%的名額是留給窮人的,因此,他們買來了好多窮人的衣物,而且一家三口直接搬去了印度貧民區生活,最終通過了申請。

但剛好遇上私立學校縮減窮人學生的名額,學校採用抽簽的方式只抽選10個窮人孩子入學,皮婭被抽中了,而一直熱心幫助他們的、善良窮人鄰居的孩子卻沒有被抽中。

搬回到富人區生活後,這對夫妻良心依然受到譴責,認為是自己假裝窮人竊取了鄰居的名額。

這種愧疚讓他們主動不留名的資助了窮人鄰居孩子所在的貧窮公立學校。

最後,男主還主動向私立學校的校長坦白了自己的欺騙行為,而且不介意校長取消自己女兒的名額,讓鄰居的孩子獲得這個名額。

然而,校長並非剛正不阿,她也是非常注重權錢交易的,她只是讓人轉變了一下皮婭的檔案、表示她不是窮人的孩子而已,根本不想讓男主鄰居的孩子入學。

於是,男主在私立學校的會議上,當著校長、老師、所有有錢有勢的家長的面,讓窮人鄰居的孩子以及他的同學們上台表演,所有人看到了這群孩子的出色表演與天賦,給了他們熱烈的掌聲,可是,當他們得知台上的學生們不是本校的學生,而是來自貧民公立學校的學生時所有人都沉默了。

接著,男主上台講述了一段很感人的話。

這時,按照我們中國的影視規律,一般主角這么感人的當眾講話後,校長會同意收了男主的鄰居的孩子,並且會在社會引起共鳴,從而讓更多的窮人孩子得到好的教育機會。

然而,男主講完後,一切依然沒有變。最後這對夫妻主動讓女兒退出了該學校,讓皮婭去就讀窮人鄰居孩子所在的公立學校了。

印度對窮人的教育這一塊,看來要改善也並不容易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④ 印度阿三的世界很神奇,連他們的電影都腦洞大開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電影講述了一個擁有虔誠宗教信仰的單純印度男人幫助巴基斯坦啞女與父母重聚的故事。印度教教徒帕萬(薩爾曼·汗 飾)在一次機緣巧合下結識了與母親走失並有語言障礙的穆斯林小女孩沙希達(哈爾莎莉·馬爾霍特 飾)。在得知沙希達是巴基斯坦人後,帕萬決定幫助她回家,可在回巴基斯坦途中卻四處碰壁,遭遇領事館沖突、被旅遊局欺騙之後,帕萬立志將不惜一切代價盡其所能帶沙希達回到自己的家鄉與家人團聚。

我的個神啊 PK

賈古(安努舒卡·莎瑪 Anushka Sharma 飾)意外邂逅了名為薩弗拉茲(蘇翔特·辛·拉哈普特 Sushant Singh Rajput 飾)的男子,趣味相投的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然而,薩弗拉茲是巴基斯坦人,他的國籍和信仰令這段戀情遭到了賈古家人的極力反對。不僅如此,賈古父親信仰的教主塔帕斯維(沙魯巴·舒克拉 Saurabh Shukla 飾)更是預言薩弗拉茲註定要欺騙和拋棄賈古。為了證明預言的荒謬,賈古決定同薩弗拉茲閃婚,然而,婚禮當天,賈古等到的卻是一封分手信。

心碎的賈古回到了家鄉,成為了一名記者。一次偶然中,賈古遇見了名為PK(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的男子,讓賈古感到驚訝的是,PK竟然聲稱自己是一名外星人,因為宇宙飛船的鑰匙被人搶走,所以流落至地球。剛開始,賈古以為PK在胡言亂語,不過,之後發生的種種令賈古開始相信PK所言,賈古甚至決定幫助PK尋找返回他的星球的方法。

印式英語 English Vinglish

莎希(希里黛玉 Sridevi 飾)是一名喜歡做拉杜球的印度家庭主婦,因為終日把照顧家人生活作為自己生活的全部中心,和時代有些脫節。不懂英語的莎希在生活中受到了丈夫和女兒的嘲笑,和家人共同話題的減少讓她感覺到了危機的存在。意外的機會,遠在美國的親人邀請莎希去幫他們料理結 婚事宜。為了促進和家人的溝通,贏得他們的尊重和關注,莎希決定在紐約的四個星期報名參加英語培訓班來克服自己的語言障礙。在這個培訓班裡,莎希也告別了以往沉寂如水的生活,結識了各式各樣的朋友,為了學好英語這一共同的目的,大家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功夫不負有心人,日夜苦學英語的莎希由零基礎到在婚禮宴會上大放光芒,一席對新人用英語講述的祝福不僅為她贏得了眾人的刮目相看,更是讓她重新贏得了家人的愛和尊重…

偶滴神啊 OMG: Oh My God!

售賣佛像的古董商人坎傑(Paresh Rawal 飾)是個無神論者。他把佛像視為玩具,不明白那些花招百出的宗教儀式,希望把女兒培養成飛行員,把兒子培養成板球球員。古董店寄託著他全部的希望和感情。

某一天熱鬧的祭祀儀式上,坎傑為了把參與活動的兒子揪回去,開了神的玩笑,被教派的頭目警告會遭到神的報應。當天天氣突然由晴轉陰,且引發了一場地震。其它店鋪無一受損,唯有坎傑的店被震的面目全非。本以為投了保險可以挽回損失的坎傑被保險公司告知這屬於不可抗力的天災人禍,不在承保范圍內。一無所有的坎傑一紙狀書把神告上了法庭。而被告人則是那些藉助神靈名義四處撈金的教派頭目們。一場看似離奇的官司就這樣展開,而神靈(阿克謝•庫瑪爾 Akshay Kumar 飾)本人似乎也對此事很感興趣,他隱藏在人群中,來到了坎傑身邊,也改變了坎傑對宗教的看法……

我的名字叫可汗 My Name Is Khan

信奉伊斯蘭教的里茲瓦·罕(沙魯克·罕 Shahrukh Khan 飾)從小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母親去世後,他追隨弟弟扎克爾(吉米·舍爾吉勒 Jimmy Shergill 飾)的腳步 從印度孟買移民美國舊金山。里茲瓦在幫弟弟的化妝品公司推銷美容產品時認識了經營發廊的單身母親曼迪婭(卡卓爾 Kajol 飾)。里茲瓦不顧弟弟的反對執意與印度教的曼迪婭結為夫婦,一家人和諧美滿。9.11恐怖襲擊的發生使美國國內掀起了反對、歧視穆斯林教徒的風潮,里茲瓦與曼迪婭的發廊被迫關張,而曼迪婭的獨子山姆(Yuvaan Makaar 飾)更是在一場由種族歧視引發的少年爭斗中意外身亡。悲憤的曼迪婭將憤怒發泄在了里茲瓦的穆斯林姓氏「罕」上,說只有里茲瓦告訴美國人民及美國總統他的姓氏並非與恐怖分子相關,才會與他再次相見。就這樣,執著的里茲瓦踏上了艱難的覲見總統之途……

三傻大鬧寶萊塢 3 Idiots

本片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編而成。法蘭(馬德哈萬 R Madhavan 飾)、拉杜(沙曼·喬希 Sharman Joshi 飾)與蘭喬(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結為好友。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里,蘭喬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生,他不死記硬背,甚至還公然頂撞校長「病毒」(波曼·伊拉尼 Boman Irani 飾),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他不僅鼓動法蘭與拉杜去勇敢追尋理想,還勸說校長的二女兒碧雅(卡琳娜·卡普 Kareena Kapoor 飾)離開滿眼銅臭的未婚夫。蘭喬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模範學生「消音器」(奧米·維嘉 Omi Vaidya 飾)的不滿,他約定十年後再與蘭喬一決高下,看哪種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未知死亡 Ghajini

電信大亨傑辛哈尼亞(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為人低調,某日卻見報紙爆料他向一個叫卡爾帕謝蒂(阿辛 Asin 飾)的小廣告模特大膽示愛,氣憤之餘傑辛哈尼亞去向這個造謠生事的女孩兒問責,誰料他途中看見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孩機智地幫助殘疾兒童,而這 個女孩就是卡爾帕謝蒂,卡爾帕謝蒂並不認識傑辛哈尼亞,一場誤會令別人以為她就是大亨的女友。傑辛哈尼亞隱瞞身份接近卡爾帕謝蒂,可後者以為他不過是求廣告機會的無名小卒。傑辛哈尼亞結識卡爾帕謝蒂後開始了扮演雙重身份的生活,兩人在相處中感情逐漸加深。卡爾帕謝蒂從黑幫大佬手中救出了25名少女,惹來殺身之禍。傑辛哈尼亞遭連累被擊中頭部之後只能保留十五分鍾的記憶,為了愛人,他艱難的憑借有限的記憶復仇……

地球上的星星 Taare Zameen Par

對於8歲的男孩伊夏(達席爾·薩法瑞 Darsheel Safary 飾)來說,世界是充滿了驚奇和快樂的萬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夠想到的方式和這個陌生的世界進行著交流,同時也充分的享受著大地萬物慷慨的贈與。可是,這樣的伊夏卻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他的成績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後, 腦子里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

雖然伊夏的新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但在內心裡,和父母分離的生活讓他感到悶悶不樂,這時,一位名叫尼克(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的美術老師走進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見到的固守成規的老師不同,尼克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在和尼克相處的日子裡,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來。

芭薩提的顏色 Rang De Basanti

鎮壓過印度革命者的英國警官被革命者視死如歸的氣概所感動,留下了一本記錄當時情況的日記。多年後,他的孫女Sue(彭雅思 Alice Patten 飾)閱讀日記後深受感動,憑著一腔熱血辭掉電影公司的工作,來到印度拍攝這部記錄那段歷史的影片。Sue到德里大學的學生中選角。一群充滿朝氣卻和芸芸大眾一樣對印度這個國家心如死灰的年輕人以及進入她的視野。開始的拍攝,麻醉於醉生夢死的的學生,對於當年那些為國捐軀的革命者的行為根本沒法理解,致使遲遲不能進入角色。災禍橫至,國防部長的腐敗導致朋友們中的飛行員Ajay(馬德哈萬 Madhavan 飾)遭遇了空難。Ajay為了防止平民受傷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卻因為政府高層的反唇覆舌而死後名譽受損。元兇逍遙法外。小夥子們恍然感覺到,自己體內的熱血開始為枉死的朋友,為多難的祖國而沸騰……

墜入 The Fall

電影特技演員羅伊•沃克(Lee Pace 飾)在拍攝一組騎馬從橋上一躍而下的鏡頭時嚴重受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失去知覺。此時的他極度絕望,萬念俱灰,只想一死了之。正當羅伊沮喪之際,因摔斷胳膊住進醫院的5歲小女孩亞歷珊卓(Catinca Untaru 飾)闖入了羅伊的世界。

這兩個年齡懸殊的病友就此交上了朋友,亞歷珊卓每天來羅伊的病房報到,只為聽朋友講那個玄幻神奇的故事。而羅伊用這個順口編出的故事吸引小女孩,卻想完成借機完成他的自殺計劃……

寶萊塢生死戀 Devdas

生在地主家的德夫達(沙魯克‧可汗 Shahrukh Khan 飾)和平民女子帕羅(艾西瓦婭·雷 Aishwarya Rai 飾)從小青梅竹馬,但由於德夫達被送到倫敦讀書,二人一別多年。到了德夫達學成返鄉,帕羅已經長成光彩照人的美貌少女,他們的愛火仍舊炙熱,但是德夫達家人對於帕羅母親的提親表現出傲慢和輕蔑的姿態,深深傷了少女的心。德夫達迫於父命難為時,帕羅已經決定嫁給一個豪門鰥夫,追悔莫及的德夫達開始終日酗酒,流連花叢,相思成疾,而帕羅需要恪守婦道,只能把愛和遺憾埋在心裡。自暴自棄的德夫達終於送掉自己性命,臨死之前,他強撐到大門外想要再見帕羅一面……

真愛永存 Mohabbatein

故事發生在一間名為「古魯酷」的學院中,每一年,這所以校風嚴謹校規嚴厲而著稱的學校都為社會輸送了為數眾多的精英人才,這是校長薩恩卡(阿米特巴·巴強 Amitabh Bachchan 飾)最引以為豪的所在,在他的意識中,正是嚴格得猶如軍規的校規讓校園中的年輕人們不至於走上了歧途。

然而,再嚴厲的校規又怎麼能夠鎖住年輕人們年輕而悸動的心呢?一直以來風平浪靜的校園在三個「浪子」的到來之後變得波濤暗涌。這三個血氣方剛的英俊男孩完全不將薩恩卡校長和他的「鐵則」放在眼裡,沒過多久,他們就對校園中三個美艷動人的漂亮姑娘展開了熱烈的追求。面對威信公然受到的挑戰,薩恩卡會做出怎樣的反擊呢?

⑤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講的是一個美國人到印度去培訓員工,是一部喜劇電影,名字里有「世界」兩個字

《世界是平的》 [Outsourced ]
製片:Tom Gorai 導演:John Jeffcoat 編劇:George Wing 演員: Purohit N. Virajnarianan……Asif Basra Asha……. Ayesha Dharker Todd Anderson……Josh Hamilton 攝影 Cinematography:Teodoro Maniaci 配樂:Steve Kodish 剪輯 Film Editing:Brian Berdan 國別:美國 年代:2006 發行:佳映
簡介
故事講述在降低經營成本的考量下,工資低廉又會說英語的印度大學生成為美國電話網路銷售公司的最愛,於是紛紛將callcenter遷往印度,但是文化差異鬧出的災難和因廉價而獲得的利益可能不相上下。陶德在整個部門被外包到印度後,心不甘情不願前往當地,訓練承包的銷售公司員工如何以美國方式工作、說話。看似跳升為高乾的派駐,卻碰上陶德想都想不到的大災難,孟買的混亂、街童的乞討、名字被念成「蟾蜍」、旅館牆壁畫滿印度「愛經」、遇到荷麗節時全身被丟滿彩粉、上廁所得用「左手」清理、麥當勞變成「麥當佬」,而且還沒賣吉士堡!種種不適應都讓陶德抓狂。原來從走出航站的第一刻起,陶德的世界已開始改變...這時高升變地獄的職場菜鳥碰上了可人的商學院新鮮人,兩人又將發展出什麼烏龍的事情?愛情&職場的必修課程,讓人哭笑不得,看他們如何打破距離,把世界變成平的?!
創作背景
本片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在這本趨勢書中提出了「世界是平的」概念的佛里曼認為,身在遙遠國度的人將會成為未來市場上的重要關鍵。在費用與資本主義的經濟考量下,「外包」已經成為常態,許多企業紛紛訓練他國人才之後,將客服與公司移到其他國家,以節省費用與成本,也讓原本地球是圓的及國與國間遙遠的觀念都打破,而有「世界是平的」與市場關鍵外移的概念。約翰傑夫考特就表示,「外包」現象已經成為常態,印度逐漸成為美國許多電話網路銷售公司的客服中心,很多印度人飛往美國接受專業訓練,之後再飛回印度,以比美國人還要少超過一半的薪水,取代美國人做同樣工作內容。這些實例激起他創作本片的靈感:「為什麼我們不送一個美國人到印度,去訓練他自己的接班人呢?這會是一個非常有話題的電影,所有人都會得到共鳴!因為文化撞擊時總會產生許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事。」

⑥ 印度電影怎麼樣,在國際上口碑如何

近幾年印度電影發展得很好,在國際上的口碑也很高,是很多國家學習的榜樣。

印度的很多電影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這其中以《三傻大鬧寶萊塢》最為突出。影片以學習為切入點,探討了到底是讓學生按部就班地死學更好呢?還是讓學生自由發揮,創造性地學習更好呢?電影中還穿插著友情線、愛情線,整體以搞笑幽默的風格為主,結局既出人意料,又彷彿在情理之中,值得人深刻反思。

不得不說,印度的很多電影都是注入了極大心血的,精湛的演技、輕松歡快的節奏再加上深刻的教育意義,口碑怎麼能差得了?

⑦ 印度電影講述了美國公司負責人去印度培訓呼叫中心的故事,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話情緣吧…女主是印度呼叫中心的,去美國愛上了男主角,後來被男主傷害,回家了,男主又追到了印度

⑧ 就一個印度電影 講的是一個男的為了讓自己的老婆重新愛上他,而假扮另一個人 .

專輯名:Rab Ne Bana Di Jodi
譯名:天生一對
發行日期:2008.12.12
語言:印地語
導演:Aditya Chopra
主演:
Shahrukh Khan as Surinder "Suri" Sahni/Raj Kapoor
Anushka Sharma as Tania "Taani" Sahni
Vinay Pathak as Balwinder "Bobby" Khosla
Manmeet Singh as "Raju" garage owner

【內容簡介】
Surinder在老師女兒的婚禮上對 Taani一見鍾情,但是沒想到Taani就是老師要結婚的女兒,可是Taani的未婚夫在去結婚禮堂的路上遭遇車禍身亡。老師急火攻心犯了心臟病,在臨死前將Taani託付給Surinder,Taani為了讓父親安心,也答應了這門婚事。在老師去世後,他們舉行了婚禮,然後回到了Surinder的家。
Surinder是一個老實忠厚,循規蹈矩的人,在發電廠做一個小職員。Taani一心想著過世的男友,對Surinder沒有一點感覺。過了一段時間,Taani每天在家呆著很悶,便去報名參加舞蹈班,Surinder為了接近她,化了妝,換了打扮偷偷跑去看她跳舞,卻意外成了她的舞伴,而 Taani也沒有認出他。他就這樣扮演著另一個人raj,並最終讓Taani愛上了他。Taani最終決定和Raj在一起,這讓Surinder非常郁悶,因為他希望Taani愛上的是真正的他。
而Taani和Raj也最後進入了舞蹈大賽前十名,馬上就要進行最後的決賽了,Taani會作出怎樣的決定呢?

閱讀全文

與印度電影培訓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活著電影來闡述導演思維 瀏覽:556
國際索查電影播放 瀏覽:808
鋼鐵俠電影主題曲插曲 瀏覽:124
變臉電影美國完整版 瀏覽:599
國產老電影解說大全 瀏覽:544
2019動作美國電影 瀏覽:423
電影插曲小提琴獨奏譜 瀏覽:486
成都金熊電影節 瀏覽:788
看成龍電影的老外 瀏覽:428
2019俄羅斯電影兄弟會下載 瀏覽:837
歐美男男的愛情的電影 瀏覽:386
關於對法國電影不朽的評論 瀏覽:906
俠客電影推薦 瀏覽:262
濟源橫店電影城影訊 瀏覽:493
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的電影名字 瀏覽:190
為何韓國電影的尺度那麼大 瀏覽:995
鄉情老電影插曲 瀏覽:602
優酷周星馳的電影 瀏覽:927
熱門電影推薦人性 瀏覽:416
微電影簡介怎麼寫模板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