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京!南京》最後日本人跳的那段舞蹈是什麼舞
《南京!南京》最後日本人跳的那段舞蹈是招魂舞是祭祀死去的亡靈,在日本這樣的招魂舞每年都跳,在日本人祭奠靖國神社的戰犯時也跳。
《南京!南京!》的導演陸川在談到片尾那段祭祀招魂舞時稱,之所以這么安排,在他觀念里,侵略分很多種方式:一種是武力的,一種是文化的。
這種鼓舞祭祀,形式上是給他們戰場戰死者的鬼魂鎮魂,實際上要表達的是讓大家銘記歷史,時刻警惕;另一方面,是對自我文化喪失的悲鳴。通過鼓聲警示我們自己這種被征服的威脅從來就沒有消逝過,這段震懾人心的和太鼓曾經在山海關敲響。
(1)南京南京電影在日本擴展閱讀: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故事。陸川決定拍這部電影前徵求過不少前輩的意見,其中吳宇森建議說這樣的題材應該再等一段時間再拍。促使陸川快刀斬亂麻下定決心拍攝的是呂克·貝松。2006年6月,陸川與呂克·貝松吃午餐,呂克·貝松告訴他,《南京!南京!》是正餐必須先拍,其他都是點心。
陸川在拍攝影片之前閱讀了大量的日軍日記,發現大部分日軍並非想像的那種青面獠牙的野獸形象,大多數參與這場戰爭的日本人的日記里寫的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搶了一隻豬,挖了一些山葯,准備做一頓飯,而他們正是進南京城的那支隊伍。
這些日記讓陸川明白了南京大屠殺的可怕之處不是一群野獸幹了野獸該乾的事情,而是一群正常人幹了野獸乾的事情。所以陸川在這部電影里為「禽獸」還原為人,用電影告訴觀眾日本軍人的真實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