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國外大型電影製作

國外大型電影製作

發布時間:2023-08-25 11:18:03

A. 盤點電影史耗資最大電影Top10

現在的電影都是張口閉口大製作,大投資,原來我們看到的都是天價電影啊!但是真正的看了又覺得對不起所說的大製作,下面跟我去看看電影史上好看的大製作電影排行榜!

NO.10《》2009

製作成本:2.2億美元

全球票房 :7.6億美元

災難片大導羅蘭-艾默里奇雖然總能製造出豪華得令人目瞪口呆的大場面,但在技術上他從來不嘗鮮,不像詹姆斯-卡梅隆、喬治-盧卡斯和彼得-傑克遜那樣喜歡做技術先驅,也就是說,他只使用成熟的技術,而成熟的技術一般不會太貴。他拍《獨立日》,只花掉了7500萬美元。這回拍《》,看上去無比鋪張,每一個鏡頭都是用厚厚的美元鋪出來的,但實際上,這些特效鏡頭實施起來並沒有太高的難度,在演員上,他也精打細算,連要價500萬美元的中等明星都沒用一個。所以《》的製作成本“只有”2億美元。

NO.9《金剛》2005

製作成本:2.5億美元

全球票房:5.5美元

彼得-傑克遜一向善於花小錢辦大事,《指環王》三部曲那麼何等的規模,總共才用掉了2.7億美元。然而話說回來,傑克遜拍《指環王》的時候,腕兒還不夠大,總要聽命於人,等到拍《金剛》,那就是投資人要聽命於他了,所以不免出手大了些。再加上拍《金剛》是傑克遜兒時的夢想,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片長也不妥協,足足三個小時,光是金剛島上的各種珍奇怪獸,就毫不手軟地出現了大小幾百隻,而用最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拍攝金剛,更是用度驚人,所以成為當時最貴的電影。幸好《金剛》的性價比還不錯。

NO.8《超人歸來》2006

製作成本:2.5億美元

全球票房:3.9億美元

導演完《X戰警》系列的前兩部後,布萊恩-辛格突發奇想,決定復活大銀幕上最著名的超級英雄——超人,對此華納兄弟感到很欣慰,畢竟在《黑客帝國》完結後,他們很希望能有一套新的系列電影頂上。超人是天生干大事的,所以在《超人歸來》里,辛格讓大惡棍萊克斯-盧瑟製造出一塊新的大陸出來,而原來的,就讓它們下海吧。顯然,這需要用到很多特別費錢的電腦特效。可能是因為2000年以來銀幕的超級英雄太多了,歸來的超人票房並不理想,2.5億的成本更讓華納兄弟心驚肉跳。

NO.7《異星戰場》

製作成本:2.71億美元

全球票房:2.8億美元

《異星戰場》用《阿凡達》原裝後期團隊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火星。片中雖有大量的電腦特效,但攝制組在拍攝時還是想盡量利用真實的地點與風景,傳統的電影拍攝與電腦特技魔力完美結合,給這個故事注入鮮活的生命。可惜的是影片上映之後,口碑相當一般,票房慘淡,外媒更指影片是“用各種特效美化的科幻影片的大雜燴”。

NO.6《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2009

製作成本:2.75億美元

全球票房:9.3億美元

當初華納兄弟選英國人大衛·葉茨導演《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要的就是他沒有學會好萊塢導演大手大腳的毛病,他拍《哈利·波特與鳳凰令》,才花了1.5億美元,硬是跟此前一部齊平。可是到了《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他也沒能剎住車,續集電影主演 片酬 水漲船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所以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拍《哈利·波特與鳳凰令》時拿到1700萬,這回他就嚷嚷著要進2000萬俱樂部。而為了迎接3D時代的到來,大衛·葉茨也不能不應景拍些更炫的動作場面,結果不小心多用了1億美元的製作費。

NO.5《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製作成本:2.8億美元

全球票房:14.09億美元

聚集了近年來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們,包括美國隊長、鋼鐵俠、綠巨人、雷神、獵鷹和黑寡婦,使得這部影片成為繼《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之後最賣座的影片。但是,超級英雄可不便宜,除了一線演員助陣,影片使用重金打造了超過3000個特效鏡頭,而為了製作這3000多個特效鏡頭,漫威把影片的後期製作放在了5到7個不同國家的12個後期公司中進行製作。

NO.4《長發公主》

製作成本:2.81億美元

全球票房:5.9億美元

根據聞名世界的經典童話《萵苣姑娘》改編而成的《長發公主》作為最昂貴的電影之一,通常會讓人大跌眼鏡,因為它只是一部動畫電影。部分成本高的原因是由於復雜的融合了傳統的手繪動畫(例如《 獅子 王》)與3D技術,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經典感覺。

NO.3《蜘蛛俠3》2007

製作成本:2.9億美元

全球票房:8.9億美元

史上最賣座的超級英雄電影《蜘蛛俠》系列的第三部,托比-馬奎爾決心靠這部影片在片酬上與老友里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看齊,所以要拿2000萬美元的片酬,而前兩部他只分別拿到400萬和1700萬。馬奎爾的搭檔科爾斯滕-鄧斯特也沒客氣,要走了1000萬美元。更費錢的是特效。前兩部《蜘蛛俠》電影里,反角都只有一個,綠魔和章魚博士,到了這第三部,導演薩姆-雷米似乎為了跟集數對上好,弄出三個壞蛋來,毒液、殺人和小綠魔,這么一來,花錢不免增加不少,達到了2.58億。據說,雷米還是很省的,索尼本來給他准備了3.5億美元。

NO.2《泰坦尼克號》1997

製作成本:2.94億美元

全球票房:2.2億美元

造價近3億美元的《泰坦尼克號》是電影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影片使用傳奇般的電腦特技有效烘託了泰坦尼克號上演繹的經典愛情傳奇。豪華的客輪、精美的內飾、壯觀的場面、富有時代感的色彩渲染、恰如其分的音樂烘托、傳奇的愛情故事,所有這些無不體現出卡梅隆的匠心獨具。而這部鴻篇巨制更是騙走了全世界的眼淚,全球18.45億美元的收入還有比這更成功和電影嗎?

NO.1《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2007

製作成本:3.42億美元

全球票房:3.4美元

《加勒比海盜》三部曲的完結篇,雖然第二部里最費錢的巨型章魚——海閻王戴維-瓊斯的寵物——沒再出來肆虐,但海上的各類牛鬼蛇神在這一部里來了個總亮相,而且最後一段漩渦中的決戰更長達40分鍾,主演像約翰尼-德普也拿的是2000萬級別的好萊塢 最高 片酬,所以不費錢是不可能的。要知道,迪士尼和製片人傑里-布魯克海默已經進行了成本控制,和第二部的演員部分是一起拍攝的,以防他們坐地起價。同時,在國內公映的《阿凡達》肯定是部改變電影觀念和走向的電影,它同時也激活了我們大腦里的計算神經——什麼樣的電影能花掉3億,甚至5億美元,《阿凡達》是有史以來最貴的電影嗎?關於最貴的電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如蘇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拍《戰爭與和平》,根本不計成本,成本摺合成如今的美元,高達6到7億美元——一說是10億美元。而1963年的《埃及艷後》,如果把通貨膨脹計算在內,成本也有3.06億美元,令21世紀的高成本影片黯然失色。在這里,我們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不考慮通貨膨脹,挑出有史以來最貴的10部影片。

B. 美國有哪4大動畫電影製作公司

1、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簡稱皮克斯,是一家專門製作電腦動畫的公司。該公司目前位於美國加州的愛莫利維爾(Emeryville)市。

該公司也發展尖端的電腦三維軟體,包括有專為三維動畫設計的軟體:PRMan,使用該軟體可做出如相片般擬真的三維景像。皮克斯的前身,是喬治·盧卡斯的電影公司的電腦動畫部。

1979年,由於《星球大戰》電影大獲成功,盧卡斯影業成立了電腦繪圖部,雇請艾德文·卡特姆負責和其他技術人員一起設計電子編輯和特效系統。

2、索尼影視動畫公司

索尼影視動畫公司(Sony Pictures Animation)是一家隸屬於索尼公司的動畫電影製作公司。最新作品為《精靈旅社3》,2018年7月13日於美國首映,2018年8月17日於中國上映。

3、夢工廠動畫公司

夢工廠動畫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 SKG, Inc.)是一個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格倫代爾的動畫工作室。

公司於2004年由夢工廠工作室的動畫部門分拆而成立,同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影片曾經由派拉蒙影業負責發行。2013年起,由20世紀福克斯發行。2018年起,由環球影業發行、

4、迪士尼電影公司

迪士尼電影公司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沒有被交易過的好萊塢大公司。迪士尼全稱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早期創始人華特·迪士尼,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起家,四十年代,涉足真人電影領域,先後收購了獨立電影界巨頭米拉麥克斯和3D動畫霸主皮克斯之後,迪士尼更是鞏固了自己作為頂級電影公司的地位。



(2)國外大型電影製作擴展閱讀

迪士尼動畫發展: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可以劃分為迪士尼手繪經典動畫、迪士尼真人動畫、迪士尼計算機動畫、迪士尼模型動畫、迪士尼電影版卡通和迪士尼錄像帶首映等類型,其中的經典動畫成為迪士尼最主要的象徵。

開創這種局面的第一部經典動畫就是1937年發行的動畫長片,著名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部最經典的迪士尼電影集眾多榮耀於一身,作為世界上第一部有劇情的長篇動畫電影。

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發行電影原聲音樂唱片,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層次攝影機拍攝的動畫,還是世界第一部舉行隆重首映式的動畫電影,並獲得奧斯卡特別成就獎。

C. 世界三大電影製作基地是哪裡

1、好萊塢,位於美國洛杉磯市,對於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來說的,這無疑是個知名的地點,每年從裡面走出來的大片數不勝數,像是奧斯卡影獎的影片,也大多數出自好萊塢,對於大多數的電影演員來說,好萊塢就是他們的聖地,能從裡面脫穎而出,演員生涯就是成功了。

2、寶萊塢位於印度孟買,每年產出的電影數量和售票數量都數一數二的,如今寶萊塢發展是十分迅速的,不僅僅在數量上,在質量上的提升也是讓全球人民都在有目共睹的,從前的寶萊塢拍的大多都是歌舞劇類型,但是現在的類型也越來越多,像是動作片,槍戰,黑幫之類的擴大了寶萊塢的市場。

3、中國的橫店影視城,是全球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了,每年從這產出的電影電視劇數量著實不少,在橫店有一句話是這樣的,導演只要帶好幾個必要的主演,其他的都能給你配齊,由此可見,橫店有多厲害了!

(3)國外大型電影製作擴展閱讀

模式影響

從1996年初建到2013年,17年,橫店影視城有了一個名號——「中國好萊塢」。一個小鄉村,以工業起步並致富,但卻因一個副業聞名全國,這個奇跡還一路被眾人見證。奇跡背後,業內人認為是「橫店模式」讓其有了不同凡響的規模。

橫店影視城現已有廣州街、香港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夢幻谷等18處影視拍攝基地。在這些基地里已拍攝了如《鴉片戰爭》、《英雄》(電影版、美劇版)、《無極》、《雍正王朝》、《畫皮》(電影版電視版)、《西遊降魔篇》等1200多部影視劇。也因此,橫店被業內人士稱作「中國好萊塢」。

資料顯示,從1996年初建到2013年的17年裡,橫店集團開辟荒山32742.48畝,其中,2005年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而興建的紅軍長征博覽城的墾荒面積達到9000畝。新項目投資15億的上海灘基地也正在緊張建設中。

D. 世界三大電影工業基地

說到電影工業基地,許多人都會想到現今最著名的好萊塢,然而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過好萊塢。下面就由我介紹世界三大電影工業基地,有時候我們也許不僅僅是看電影,還可以了解了解電影在哪生產的?

世界三大電影工業基地

1 好萊塢

好萊塢(Hollywood),又稱荷里活,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郊外,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好萊塢”一詞往往直接用來指美國的電影工業,由於美國許多著名電影公司設立於此,故經常被與美國電影和影星聯系起來,好萊塢是世界聞名的電影中心,每年在此舉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則是世界電影的盛會 。

好萊塢不僅是影視娛樂明星工廠,也是全球時尚發源地,世界上眾多商品是由於好萊塢的電影而成為奢侈品頂級品牌。好萊塢頂級品牌俱樂部HOLLYWOOD SUPER BRAND CLUB,是頂級品牌運營組織,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全球頂級品牌俱樂部。

然而當今的好萊塢已經風光不再。盡管還有一些後期製作工廠、電影技術支持公司和幾個大唱片公司仍然位於好萊塢,但昔年奠定好萊塢輝煌的各大電影公司卻只有派拉蒙一家還留在好萊塢。電影業絕大多數最富有和最成功的創作人員早在幾十年前就離開了好萊塢。從四、五十年代開始,好萊塢逐漸走向衰落,從一個風景如畫的住宅、創作和旅遊麥加蛻變為熙攘喧囂、淫亂低級、充滿罪惡的鬧市,到處充斥著低俗的旅遊紀念品商店、毒品販子、乞丐、遊民和妓女,到八十年代末這片衰敗景象達到谷底。

因此,再創好萊塢輝煌成為90年代的洛杉磯市長辦公室的頭等政治大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92年的暴亂和1994年的地震使洛杉磯得到了聯邦政府的大量撥款,使好萊塢的重整成為可能和必須。重建計劃頗見成效,自1993年以來,犯罪率下降了21%,骯臟破敗的街道煥然一新。許多地標建築被重修,包括好萊塢大道6712號的埃及大劇院。年久失修、具有傳奇色彩的電影宮殿。

埃爾·卡皮坦大劇院,也由迪斯尼公司出資重新裝修,成為迪士尼在洛杉磯的櫥窗影院,是全美票房最高的單銀幕影院。還有其他幾十個工程也都破土動工,包括新建的好萊塢娛樂博物館和好萊塢歷史博物館。加上原有的好萊塢山上的好萊塢標志、好萊塢大門、3.5英里長的明星大道、中國大戲院門前的明星腳手印、好萊塢蠟像館、好萊塢製片廠博物館以及好萊塢紀念公墓等招牌景點,好萊塢每年仍吸引著上千萬遊人,在此消費約十億美金。看來,金絲鎮的輝煌大有卷土重來之勢。

風景名勝

杜比劇院

杜比劇院位於美國加州好萊塢的好萊塢大道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直至2033年,奧斯卡都會在杜比劇院舉行頒獎典禮。

杜比劇院,原名柯達劇院,2012年2月更名為“好萊塢高地中心,2012年5月更名為現名。

中國劇院

好萊塢最重要的景點之一就是位於好萊塢大道上的中國劇院,以知名明星的手印、腳印吸引各國遊客到此一睹明星足跡。中國戲院在1927年5月開幕,以其中國式建築的外觀得名,69呎高的青銅色屋頂高入雲霄,戲院內部也以中國藝術概念所設計。

比華利山

當年的名流巨賈離開好萊塢之後,大都搬到了比華利山,使之成為洛杉磯地區最豪華最富有的住宅區。

日落大道

日落大道一條商業街,它距離市中心1小時車程,位於Sunset出口和Fairfax大街附近。

這條街地處西好萊塢,時髦的服裝店,飯館及咖啡廳鱗次櫛比。而一到晚上,這里又是另外一番景像,各種夜總會,迪廳吸引了成群結隊的年輕人來到這繁華的霓虹燈下。在這條街,你能見到很多的好萊塢明星,但各個營業場所離得比較遠,你有必要打的或借一輛車前往。

環球影城

位於洛杉磯市區西北郊,好萊塢是世界著名的影城,20世紀初,一些製片商開始在這里拍片,到1928年已形成了以派拉蒙等八大影片公司為首的強大陣容。三四十年代以來,好萊塢成為美國的一個 文化 中心,眾多的作家、音樂家、影星就住在附近的貝弗利山上

星光大道

好萊塢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是條沿著美國好萊塢好萊塢大道與藤街伸展的人行道,上面有2000多顆鑲有好萊塢商會追敬名人姓名的星形獎章,以紀念他們對娛樂業的貢獻。第一粒星於1960年2月9日頒贈予瓊安·伍德沃德(Joanne Woodward)。截至2013年6月20日上面共有2500顆星。

野外劇場

建於1922年的這個圓形劇場位於好萊塢北端,是一個百色的演唱會專用場所,你經常都會在電視或電影看到這個圓形劇場,甲克蟲樂隊也曾在此演奏。

每年7月初到9月初這里有一個野外音樂會,由洛杉磯樂團和好萊塢野外劇場交響樂團共同演奏。到了周五和周六,你還可以在這盡情欣賞電影音樂,流行音樂以及爵士音樂等多種音樂的演出。

比華利山飯店

比華利山飯店是世界電影界最喜愛的聚會場所。飯店佔地12英畝,沿著棕櫚掩映的日落大道呈條狀鋪開,整個旅館呈粉紅色調,被業內稱為“粉房子”,由豪華套間、舞廳、酒吧、咖啡廳以及高級別墅套房和各色園林所組成,整個設計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

派拉蒙電影城

卓越(派拉蒙)電影公司所擁有的好萊塢僅存的片場位於Melrose大街上。這里有為一般人提供的游覽路線。這條路線需時兩個小時,你無需預訂門票,只要在Gower街上的入口處購得門票按指定時間進行參觀即可。

公司

二十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NewsCorporation)

華特迪斯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 (independent)

哥倫比亞:Columbia Pictures (隸屬SONY)

獅門影業公司:Lions Gate Films(independent)

新線影業:New Line Cinema(隸屬時代華納)

派拉蒙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隸屬維亞康姆)

環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s(隸屬通用電氣公司)

華納兄弟:Warner Bros. Pictures(隸屬時代華納)

溫斯坦公司:The Weinstein Company(MGM distributes films)

頂峰娛樂:Summit Entertainment

夢工廠:DreamWorks Pictures(被維亞康姆收購)

米拉麥克斯影業:Miramax Films(被華特迪斯尼公司收購)

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 (被索尼電影娛樂公司收購)

雷電華:RKO(Radio Keith Orpheum)

塞繆戈溫電影公司:The Samuel Goldwyn Company

塞爾茲尼克國際影業公司:Selznick International Pictures

聯藝:United Artists(被米高梅收購)

頂級品牌俱樂部

好萊塢不僅是影視娛樂明星工廠,也是全球時尚發源地,世界上眾多商品是由於好萊塢的電影而成為奢侈品頂級品牌。好萊塢頂級品牌俱樂部HOLLYWOOD SUPER BRAND CLUB,是頂級品牌運營組織,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全球頂級品牌俱樂部。

2 寶萊塢

寶萊塢的製片廠外景寶萊塢(Bollywood)是對位於印度孟買電影基地的印地語電影產業別稱。寶萊塢時常被誤解為所有的印度電影,而實際上,它只代表部分印度電影產業。寶萊塢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之一,擁有數億觀眾。

印度人將“好萊塢”(Hollywood)打頭的字母“H”換成了本國電影之都孟買(Bombay)的字頭“B”,因而把“好萊塢”變成了“寶萊塢”(Bollywood)。

寶萊塢也被稱作是“印地語(Hindi)的影院”,其實烏爾都語(Ur)詩歌在這里也相當常見,同時英語的對白和歌曲所佔的成分也正在逐年增加。不少影片中的對白中都有 英語單詞 短語 ,甚至整個 句子 。一些電影還被製成兩種或三種語言的版本(使用不同語言的字幕,或者不同的音軌)。[1]

寶萊塢和印度 其它 幾個主要影視基地泰米爾語- Kollywood,特魯古語(Telugu),孟加拉語(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達語(Kannada)和馬拉亞拉姆語(Malayalam)等構成了印度的龐大電影業,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居全世界第一。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和東南亞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南亞的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

影片類別

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有 唱歌 跳舞的場面。印度的觀眾期望他們的花費物有所值,影片的表演者通常被稱作"paisa vasool",即“錢之所值”的意思。歌唱和舞蹈、三角戀愛、喜劇再加上超膽俠的驚險場面:一起混和在一部三個小時長的,包含一次幕間休息的,華麗鋪張的表演之中。這些影片稱作“masala”電影,以印地語代表混和香料的“masala”一詞命名。如“masala”香料一樣,這些電影實來是各種東西的混和體。

影片的情節多是通俗鬧劇,裡面有很多些公式化的成分,比如命運不佳的情侶,憤怒的父母親,腐敗的官員,綁匪,心懷陰謀的惡人,淪落風塵的善良女子,失散已久的親人和被命運分開的兄弟姐妹,戲劇性的命運轉折,還有方便的巧合。

當然也有些影片有著多些的藝術追求和復雜些的劇情(比如Satyajit Ray、Mrinal Sen、Guru Dutt、Shyam Benegal、Hrishikesh Mukherjee和Gulzar等人的電影),但這些電影往往在票房不敵口味更大眾化的電影。然而,寶萊塢正在轉變。他們希望看到不同的印度電影。

應該指出的是,符合大眾口味的電影中也有不少是有價值的,或者作為精雕細琢的娛樂片,或者以其自身的方式有著藝術上的成就。寶萊塢電影的任何一個影迷都能夠列出一系列超過普通masala電影的影片來。

剽竊指控

受到製作周期短和預算少的限制,一些寶萊塢的作者從西方成功電影中直接借來情節甚至場景,一些作曲者也從西方電影乃至其他印度電影中抄襲音樂旋律。多數對西方電影的抄襲都不會受到懲罰,因為西方人對此基本上一無所知;而且,許多印度觀眾本身也不熟悉西方電影和曲調。寶萊塢電影中終究存在多少抄襲是個廣受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說是零星存在,有些人說相當頻繁。

獎項

印度銀幕雜志Filmfare在1953年舉辦了第一屆Filmfare獎(Filmfare Award)。該獎後來成為寶萊塢的奧斯卡獎。雜志的讀者進行投票,最後的頒獎在一個眾星雲集的盛大儀式上進行。該獎與奧斯卡獎一樣常被指責對影片商業成功的關注超過影片內涵。

其中受歡迎的一些獎項包括:

Zee Cine 獎

Star Screen 獎

星塵獎

這些獎項都有精心設置頒獎儀式,歌舞表演,有明星和嶄露頭角的新星參加。

以吸引海外的印度和外國觀眾。幾次典禮分別在阿姆斯特丹、新加坡、英國和南非舉行。

1973年以來,印度政府出資贊助了“國家電影獎”(National Film Awards),由國家出資的電影節管理局(Directorate of Film Festivals - DFF)頒獎。DFF所面向的不光是寶萊塢電影,還包括其他地區的電影和獨立電影/藝術電影。頒獎典禮由印度總統主持,所有人都因此而渴望獲獎。

影響力

很多人說,寶萊塢的電影形式單一,內容自娛自樂。看一部覺得新鮮,看第二部就覺得雷同,只有印度人才會如此推崇不已。但是對全世界來說,寶萊塢就像印度最美麗的一張名片,展現了印度人獨特的魅力。而今,印度的電影明星們在世界名流的圈子裡風頭日健,不少好萊塢明星開始往寶萊塢發展。寶萊塢明星的婚禮上,可以請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就連美國總統到訪,還傳出了寶萊塢第一美女沒空見布希的消息,可見印度寶萊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

3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在1997年回歸之前,香港已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

起源

1 897年電影開始傳入香港。

1898年開始有商業性電影放映。

1901年出現第一家電影院喜來園。

1909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在香港拍攝了影片《偷燒鴨》。

1913年,黎民偉和美國人布羅斯基合辦了香港第一家製片機構──華美影片公司,攝制了 故事 短片《莊子試妻》。

1923年,黎民偉又和他的兄弟等創辦了香港第一家全部由香港人投資的製片機構──民新影片公司,

1925年上映了它拍攝的香港第一部長故事片《胭脂》。

電影製作

香港的紙片模式,專業分工、組織結構雖比中國內地、台灣地區完善,但較之好萊塢仍顯得隨意機動,工業化程度遠不夠嚴密有序。

第一,按照好萊塢的工業規則,電影一旦開機便需按部就班,不能隨意更改劇本、變動進度。然而香港的電影導演,比如徐克、杜琪峰等,他們的拍攝 方法 卻大不相同:在保證按時交片的前提下,現場即興發揮、隨拍隨改、有時停工有時趕拍。這種做法恰恰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最正常的作風習慣。

第二,香港盡管也有不少以導演強勢創作著稱的影片。

第三,香港電影素以拍攝迅速為特色。要說香港的拍攝速度有多快,1960年代,香港的粵語戲曲片就有“七日鮮”的紀錄,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這個紀錄幾乎被追平,吳鎮宇導演的《9413》,只用了10天時間,而他主演的《古惑女》,也只用了12天。香港電影之所以要拍攝快,主要是為了趕檔期,既趕明星的檔期,更主要的是為了院線的上映檔期,港片興盛的時候,院線需要大量的港片填充各個檔期,尤其是每年的 春節 賀歲檔,更是必需有巨星坐鎮。

香港電影的主要類別有武俠片/動作片/功夫片、喜劇片、警匪片、黑幫片、文藝片、鬼片、情色片等等。

電影節

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亞洲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

亞洲電影大獎

現狀

現在內地的觀眾普遍反映香港電影沒有過去的好看,首先是演員就沒有以前的那樣吸引人。香港目前新生代的女明星沒幾個能獨挑大樑,2015第34屆金像獎最佳新人提名中,王菀之佔了三個提名,可見香港電影新人演員已經到了匱乏的地步。這和過去張曼玉、林青霞、葉童、袁詠儀、王祖賢她們爭芳斗艷的時代已經是天壤之別,好的女演員實在是太少了,拍一部電影都找不到什麼好的女演員配戲。

男演員呢?香港電影眾所周知是以動作片打天下,現在的男演員演戲好的還是有不少,可是能打的就很少了。目前已經不年輕的甄子丹仍然是一枝獨秀,他的新作《葉問3》也已開機,但很明顯,甄子丹之後就很難再找到動作新人。像洪金寶、成龍那樣從小練功的武打演員,現在香港新生代明星中實在是太少了。畢竟洪金寶他們的年月,當時的父母還願意把小孩送去學武,這在今天看來已是很稀罕的事情。極度缺乏巨星和人才,缺乏創意是香港電影面臨的首要問題,如果香港電影想要再度輝煌,就必須有一大批新的電影人才給香港電影注入新的活力,就好像1979年發起的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一樣,只有這樣,香港電影才能起死回生。

現在香港電影一年當中都很難有30部電影開機,新演員就更難說出頭,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之所以能在金像獎上獲得12項獎杯,也是因為競爭中太弱的緣故,如果是《一代宗師》放到1990年代,就很難拿下這么多獎杯了。

缺乏新人,缺乏新作,倚靠中國內地拍攝電影,香港電影其實已經融入了內地電影,以後逐漸就是中國電影了,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的區分越來越不明顯。或許,香港電影不是走向了沒落,而是走向了融合。

E. 世界十大電影公司最頂級的是哪家公司

未來沖擊影視 (FUTURE SHOCK Film Television Group)—— 全球知名度和專業創新實力排名第一的影視廣告公司,引領革命性的影視製作藝術,表現出在藝術表現與視覺創意的美學革新,對21世紀影視新浪潮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向世界宣告一個全新的影視時代的來臨,這些網路都能找到。

F. 好萊塢是哪國最大的電影製作中心

美國好萊塢不僅是全球時尚的發源地,也是全球音樂 電影產業的中心地帶,擁有著世界頂級的娛樂產業和奢侈品牌,引領並代表著全球時尚的最高水平,夢工廠、迪士尼、20世紀福克斯、哥倫比亞公司、索尼公司、環球公司、WB(華納兄弟)等等這些電影巨頭,還有像RCA JIVE Interscope Records這樣的頂級唱片公司都匯集在好萊塢的范疇之內,這里的時尚與科技互相牽制發展,自然不造作,擁有著深厚的時尚底蘊和雄壯的科技做支持,一直被全球各地爭相模仿。 由於當地發達的娛樂工業,不過電影製片廠分布的范圍早已不局限在好萊塢一隅,好萊塢與其周邊的伯班克等市共同構成了美國影視工業的中心地區。好萊塢市內有不少數十年歷史的老電影院,通常被用作電影首映式或舉行奧斯卡獎頒獎禮的場所,如今也成為旅遊熱門地點

閱讀全文

與國外大型電影製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動漫電影治癒系 瀏覽:382
歸心似箭電影女主角 瀏覽:686
電影2015彼德潘 瀏覽:577
泰國電影第一部 瀏覽:970
韓國電影新的姐姐下載 瀏覽:982
張藝謀電影節 瀏覽:825
歐美老電影世界末日 瀏覽:966
看一看高清電影網 瀏覽:932
m1905倫理電影網 瀏覽:829
國外流氓主角的電影 瀏覽:951
之後美國電影 瀏覽:277
廬山國際愛情電影周在家 瀏覽:465
韓國特色愛情電影免費 瀏覽:89
步步情手機電影網 瀏覽:473
綉春刀電影票價 瀏覽:757
很日本的電影網站 瀏覽:475
如何購買APP看電影 瀏覽:335
電視劇里的馮月是哪部電影 瀏覽:770
古代搞笑電影大全 瀏覽:39
大陸武警電影有哪些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