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那些日本溫情電影都告訴了我們什麼!
說日本電影之前我們先來說說日本。
日本是個很奇特的民族,確切的說是個很復雜的民族,就好比一個擁有多重人格的人,日本就是一個有著多重特點的民族,而這一點也在他們的電影上體現了出來。
說到日本電影,有人可能會馬上想到AV動作片,而有人想到又可能會是日系小清新。這是日本電影的兩個極端,我了解的日本電影,要麼變態怪異,要麼清新純真,我之前一直很好奇?!現在我有自己的答案了。仔細想想,日本是個島國,生存空間小,而且還時不時來個自然災害,所以日本人有著很強的危機意識,渴望發展擴張,而且幾乎貫穿日本整個歷史的武士道精神(忠、信、恥、尚武,重譽)一直是日本人的精神根基。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誘導了日本人的高度自律和日本社會的協調秩序,也催生了整個社會的隱形壓力,使他們無形中處於極端壓抑的狀態下,自然也就會產生一些極端的思想和行為,歧化成了一個個極端小眾群體,或許,電影恰好成為了他們的宣洩方式,一方面表達了他們的壓抑,一方面也感化他們的人性。所以,日本往往能拍出能觸及人心的電影。
言歸正傳,下面開始說說今天要推薦的幾部日本治癒電影。
講述面臨死期的青年,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和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死神簽下了一份讓世界上某種事物消失的契約,並由此回顧自己的一生。
年輕的男主是個郵差,喜歡貓,喜歡看電影。一次意外的暈倒,查出惡性腫瘤,被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活不了幾天了。這時,死神出現了。
他提出和男主做交易,只要以消失世界上的某樣東西為代價,男主就可以延長一天的生命。就這樣,每天都會有一樣東西從世界上消失。
於是,電話和手機從世界上消失了。
電影院隨著電影消失了
時鍾消失了
與之伴隨而來的,是一段段回憶的消失。男主和前女友的結識是因為一個打錯了的電話,如果世界上沒有電話的話,那麼也就沒有了和前女友有關的一切往事,曾經相處的時光也就不復存在。
男主最好的朋友經營著一家DVD電影店,會給男主推薦電影,他對男主的友情很沉默,但是卻很真摯。
男主問他,如果生命即將結束,該看什麼電影。他發了瘋似的去找一部電影,卻找不到,他哭了。
電影消失的那天,男主眼睜睜看著所有的DVD變成書本。眼睜睜看著好友的離去。我想,他的內心肯定極其的痛苦。
平時在我們生活中看似不重要的某些東西,其實承載著許多對我們來說不可或缺的記憶。就像時鍾承載著男主對父親的回憶,而貓承載著對逝去母親的記憶。不要等到這些東西都失去了,我們才去緬懷。因為這些記憶於我們的人生是彌足珍貴的東西。
終有那麼一天,我們都會面對死亡,但我們都會擁有比生命更為寶貴的東西留在世上。就好比貓,對於男主來說,承載了比生命更重要的母愛。
在死亡面前,我們本能渴望活下去。但要是以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為代價,活著也就比死去更為痛苦。留下與親人朋友一起度過的過往,才是比活下去更重要的東西。留下與親人朋友一起度過的過往,才是比活下去更重要的東西。
二、《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跨越時空來愛你
美術大學學生南山高壽與福壽愛美電車相遇,他鼓起勇氣向女孩表白。在一起後,高壽慢慢發現兩人原是「舊識」,而女孩身上,也隱藏著諸多秘密,隨著謎底的揭開,這段愛情的結局也已註定。
初次相遇,也是最後一次。就像女主說的,即使提前知道了會發生什麼,開心依舊是開心。面對殘存的日子,珍惜的過好在一起的每一天,就像度過節日一樣,不也很幸福嗎?
這部電影的時間線設定比較難懂,很多人第一次看可能會理解不了。所以我嘗試著解釋一下。
電影中,男女主處於不同的兩個世界,兩個世界的時間線是相反的。以男主的時間線為參照的話,女主的時間線就是倒著走的。這樣一來,男主的明天即是女主的昨天,男主的昨天即是女主的明天,假如今天男主和女主約會,也許得重新做個自我介紹,因為男主知道昨天,前天都是怎樣度過的,但是女主卻不知道,因為對於今天的女主來說,那些都還沒有發生,是她明天,後天才會發生的事。而他們之所以會在20歲相愛,是因為男主35歲的時候恰巧救了5歲的女主,而女主35歲時又恰巧救了5歲的男主,正是這種緣分,女主一直等到男主20歲來找他,哪怕只有短短30天,對於我們啥也不知道的男主而言,他第一天在電車上遇到了女主,一見鍾情,是初次相遇。而對於女主來說,這次見面就是分別了。12點一過,女主就得再等5年,然後與只有15歲的男主相遇。。
這種相愛不能相守讓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看的一部讓我欲罷不能的催淚言情台灣劇《木棉花的春天》。
裡面一首歌這樣唱的"過了今夜的以後,就是分手的時候…"很帖合啊!(感興趣可以搜來聽聽)
仍然很懵懂?!我來圖文並茂的講解一下
兩個逆向的時間每5年相遇一次
時間逆向還沒完,每隔5年一次的相遇每次只有短短30天。而且每隔5年的相遇,兩人的記憶也永遠無法同步,年齡也會相對於上一次相差10歲。
女主第一次見男主就偷偷抹眼淚,我就知道事情並不簡單。
但還是比較懵逼,看到後面懂了原因,我的淚腺也突然脆弱了。沒錯,我也偷偷抹眼淚了。對男主來說是第一次的見面,牽手,啪啪啪,對於女主而言都是最後一次。明明知道是個悲傷的結局,卻還要努力繼續下去,這是一種難以想像的痛苦,更是一種難以置信的勇氣。這部電影把玩爛了的時間梗玩出了新意。個人認為莫比烏斯帶般的時間設定,奇妙又溫情,給這部電影加分不少。國產愛情片的套路很少能像這樣吸引人。我們不缺好的演員,我們缺好的導演,編劇,缺好的劇本。
男主是個無業遊民(搶劫不算工作),和大多社會青年差不多,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
不同的是,他的父母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男主原話)。沒有人生而為惡,環境改變了他們。家庭是我們每個人人生最重要的學堂,對自己的孩子負責是父母最起碼的本分。
許多危害社會的人,他們都有一個不幸的家庭,不求原諒,但我們至少可以懷有同情。
從小就缺乏家庭關愛的男主做起了搶劫。專挑老人家和柔弱的女子下手,搶劫錢財,就這樣自暴自棄。直到最後一次搶劫,他帶了刀,認為這樣會容易些,結果一不小心把人給捅了。就這樣開始了逃亡,劫持了一輛跑運輸的卡車逃到了鄉下。
偶然遇到了騎車摔倒的老奶奶,內心還存有善良的男主經過思想斗爭後,救了老奶奶。老奶奶為了報答他,就留下了男主,對鄉親們撒謊說是自己的孫子。
但畢竟是逃亡,男主沒想長住,想的是找機會偷走老奶奶的錢,然後再次亡命天涯。但是老奶奶對男主很是照顧,原本一個人孤單的生活也開始出現了變化。
鄰居茂爺爺見男主整天無所事事,找上門來。
茂爺爺是個獵人,為了能在村裡的祭典慶祝上賣點山裡的土特產,就帶著男主每天早上到山裡去打獵,然後再分給男主應得的部分。鄉下人都起得早,而對於每天睡到太陽曬屁股的男主來說,就不那麼容易了。剛開始,茂爺爺會用槍掀開男主的被窩,趕他起床。慢慢的,男主會在茂爺爺來之前就做好上去山的准備。男主開始慢慢發生細微的變化。
而另一邊,隨著一天天的相處,奶奶對他的信任和鄉親們的淳樸也喚醒了他內心的善良,他也開始愛上了這里的生活,喜歡上了這里的人們。鄉下年輕人不多,老人家們手腳也不太方便。於是,慶典開始前兩天,男主還會幫助鄉親們做准備工作。
作為回報,鄉親們也會送給他一些東西。
後來,男主認識了美知(不是妹子的諧音),幫助美知布置好了慶典要用的盆栽。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現美知有心事一直悶悶不樂,還對男主有防備。
男主開始主動找話和她聊天。
在和美知相處的過程中慢慢解開了美知的陰霾。
對男主來說,以前漂泊流浪,無家可歸,沒有能夠珍惜和保護的人,就像肥皂泡一樣,跟著風在天上飄來飄去,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而現在的生活才是他渴望的生活,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這里就是他的家。但是他是個有過不光彩過往的人。過往的種種,彷彿就像一塊懸崖上的石頭,搖搖欲墜。對美知過往的了解使得這一塊石頭開始搖動。
男主想到了自己曾經的所做所為,他明白了自己給那些受害者帶來的傷害有多麼的恐怖。那天晚上,他睡不著。半夜起來冰箱里翻吃的,卻在冰箱里發現了奶奶藏的錢。這時候,聽到聲響的奶奶看見了拿著錢的男主,誤會了男主。正在男主努力解釋的時候。奶奶的兒子回來了。奶奶讓男主回房間好別出來。
但是聽到奶奶哭喊的男主還是沖了出來。
奶奶的兒子回來找奶奶要錢。
為了保護奶奶,男主和奶奶的兒子扭打在一塊,差點被掐死。在男主被掐到呼吸困難的時候,他又一次想到了自己曾經的所做所為。
他看到了作惡的自己。那一刻,他明白了。他自己也是個和奶奶兒子一樣的混蛋。
那一刻,男主獲得了新生。他向奶奶說出了一切。然後離開奶奶去自首了。
這部電影最觸動我的就是男主離別和奶奶說對話。
這部電影的故事梗概其實一句話就能說清楚,就是"一個搶劫犯的鄉下變形計"。是溫情救贖了男主的靈魂。同樣是很普通的劇情設定,但卻不落俗套。如果對愛情不太感興趣的,那這部電影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導演沒有更進一步的去挖掘片中的愛情線,有的人或許會覺得遺憾。但我個人更覺得這樣更好。整個故事的主題也就更為集中。導演想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改過自新的機會,而我們,應該嘗試做那個給予別人機會的人。
這幾部電影得慢慢靜下心來看,最好戴上耳機一個人看,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再睡一覺,會覺得很輕松自在。沒有融入電影本身的話,肯定會覺得電影太冗長,無聊,看不下去,自然也就是浪費時間。我說過,一場好的電影就好比一次旅行,囫圇吞棗的方式不適合看電影。出於對時間的珍重,才會去欣賞一部電影,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打發時間。
網路雲鏈接(失效留言再補)
一、《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
https://pan..com/s/1nv1NzeT
二、《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
https://pan..com/s/1bpNg50z
三、《肥皂泡》
https://pan..com/s/1pLDoEFL
(☞更多內容,每月更新,敬請期待…)
『貳』 有誰看懂日本電影「戀之罪」了看懂的發表一下看後的體會和感想
主婦壓抑,作家沒有給他足夠的愛;教授失愛絕望,迷失墮落。日本嚴重男權社會,女人找不到愛、歸屬、依靠,就是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影片中,沒有尊嚴的女人,通過性,去尋找自己的價值,找自己城。可悲的是,女主角還是想要通過男人的金錢來衡量他們性、身體的價值。
無愛主婦失愛師,脆弱的人性面前,誰都找不到出口,不過是在酒色愛欲貪中,在不斷的追求追趕和追尋中,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城。
『叄』 日本電影情書觀後感2022年(6篇)
《 情書 》是1995年日本上映的電影了,時隔二十幾年,再一次搬上電影院的屏幕,正是說明了這部電影的經典。那看過的你們有何感受?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日本電影情書 觀後感 2021年感受(6篇),希望大家喜歡。
日本電影情書觀後感【篇一】
520這是一個充滿濃濃愛情的節日,在這一天里我們共同迎來了一部經典的電影劇情《情書》,這部是1999年經典的愛情電影 故事 ,終於要在2021年內地上映了,而期間曾引進國內。即便過去了22年,經典卻永不落敗,而觀看這部電影時,感觸很大,也對於愛情的情懷有著更深一步的見解了。
《情書》是一部經典的日本純愛電影,該片由岩井俊二執導,中山美穗、豐川悅司、柏原崇、酒井美紀等人主演,前半段或許令觀眾覺得不知所雲,故事以博子參加未婚夫藤井樹的葬禮展開。直到未婚夫去世後博子才發現,原來在藤井樹的身上,還有她所不了解的一面。當博子向藤井樹的舊地址寄去一封信後,沒想到竟然收到了回信,而落款正是「藤井樹」的名字。博子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把所有的思念,都寄託到另一個藤井樹身上。隨著兩人的不斷通信,博子最終發現了一個被時光所掩藏的秘密。而電影的開頭最為經典的是藤井樹對著雪山大喊的那句「你好嗎?我很好!」早已成為印象最深刻的獨白,這是年少時青澀的感情,是青春中難以釋懷的遺憾。
美好的愛情是建立在男女雙方彼此相互間相互依賴,相互包容,且相守一生、不離不棄的一種承諾,這期間並不是一個人所能付出的,相互包容才是完美愛情的基礎前提,只有這樣的愛情,未來道路上才能越走越遠。只要男女雙方都能為愛付出,有一分責任和一分擔當,能為對方而改變,為這分愛而堅守,這就可以了。
日本電影情書觀後感【篇二】
伴隨著520節日的到來,我們同時也迎來了一部新的愛情電影《情書》這是一部屬於日本純愛電影,可謂是非常適合520節日里觀看的一部電影了。觀看了這部電影之後,被裡面的劇情深深打動了,世間的愛情有的時候是甜美的,有的時候是惋惜的。
《情書》早期是屬於1999年經典的愛情電影,而在今年的2021五月份里終於要在內地上映了,雖然已經過去了20多年,但這一份 愛情的故事 還一直留戀在人們的心目當中。劇中主要講述的是一封未曾真正送達的情書,意外開啟了兩段唯美刻骨的愛情,隨後在主角不斷的書信往來中,逐步揭開隱藏在過去時光中暗戀秘密的故事。而劇中的場景白天雪花紛飛,晚上張燈結綵,黑色與白色之間互相交替,更能體現出這一份愛情是多麼的艱辛,有的時候放棄比堅持更好,就像劇中的故事一樣,暗戀是多麼悲痛的滋味。作為人生必看經典愛情影片,《情書》重映官宣定檔5月20日後,眾多觀眾由衷表示期待,稱要為自己的青春補上這張電影票。
我想該影片最大的亮點在於「你好嗎?我很好。」這一句,達成了自我的釋然和與過去的和解。導演岩井俊二沒有加入任何華麗的修飾詞,只以一句含蓄而委婉的台詞直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也最終成就了經久不衰的唯美一幕。當男女雙方都感覺到彼此之間的幸福時,愛情是美好的,當我們彼此之間有間隔時,愛情就會結出一顆顆苦澀的果實,愛情這東西很奇妙,但在這種奇妙感更加為我們生活帶來許多的樂趣。
日本電影情書觀後感【篇三】
2021年5月20日是一個令所有女生都嚮往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代表著甜甜的愛情意蘊,深受廣大嚮往美好愛情女生的喜愛。而在520的這一天,電影院也適時的推出一部經典愛情電影,給廣大情侶們增添一抹節氣的美好氣氛。
作為早已在1995年就已經上映的電影,《情書》這部電影早已是人們心目中最為經典的愛情電影故事。電影的主要劇情是為我們講述了一封本因寄往天國的情書,最後卻因為陰差陽錯,反而卻受到同名同姓的回信的曲折 愛情故事 。隨著劇情的深入,主角們的不斷探索挖掘,最後將本應深埋多年的純真單戀故事,展現在世人的眼中。
通過觀看電影,我們可以感受到,在當年的那個年代中,人們的通訊是有多麼的不易,不僅日久天長,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因為意外而導致我們的信件丟失在途中。《情書》作為日本經典純愛電影,在現在的我們看來,是難以理解,並難以相信的故事。
但正是故事中有著遺憾,我們才能深深的感受到愛情的甜美與美好,會去自主的深入思考愛情在人生的這段旅途中,給我們帶來的意義與個人見解。
身為一名普通人,我們都嚮往美好的愛情,通過《情書》這部電影,我們最大的感受,可能就是愛情要勇敢,要奮不顧身,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去追逐自己所理想的愛情,只有雙方不離不棄,相守一生,我們在人生的這個旅程中,才不會因此而感到遺憾。
日本電影情書觀後感【篇四】
5月20號將會有一部廣受情侶們喜歡的經典愛情電影上映,520在中國一直都被賦予了愛情這個標簽,幾乎只要與愛情有關的事情,都會受到人們的關注與討論。在520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愛情電影可能就是《情書》了,它是日本的一部純愛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雖然早在1995年就已經上映,這一次的5月20日是重映,但也吸引了廣大情侶的喜愛與目光,一起在這一天到電影院支持觀看。
《情書》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對男主深深的羨慕,雖然他早已消失在人們的目光之中,但是他並沒有消失,他還有女主這位痴情之人深深的刻在心中,即使早已蒙難三年之久,也一直將其放在心中不遠舍棄。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事情,也是廣大男士心中最為嚮往的一種戀愛闡明。
除了女主之外,男主那位同名同姓的女生,也在女主寄出的情書後,漸漸對年少時的男主有了印象與了解,更是將當年未曾注意到的那段卑微暗戀挖掘出來,從而有了更深的了解。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我們明明喜歡一個人,但卻因為膽怯自卑而不敢言出,最後給自己留下了深深的遺憾。男主雖然早已離去,但他的人生卻被兩位女主所永遠銘記,我想男主也會對此而感到開心。
人生多變故,看完《情書》之後,我更加的熱愛生活,熱愛我所喜歡的人,只有不斷的把握住現在,我們才能在人生的路途中,留下更多屬於自己的印記,這樣今後如果有人回憶起來,也是一段非常甜蜜的美好記憶。
日本電影情書觀後感【篇五】
馬上就是520了,這么有意義的日子,不少情侶們都渴望能度過如此美好的一天,那麼看電影絕對也會是這天的行程安排之一。近期即將上映一部還不錯的日本電影,名為《情書》,不曉得朋友們看過後會有什麼樣感慨呢?以下就是本人觀看過這部電影後的一些內心感觸及感想!
觀看日本電影《情書》,其主要內容講述的是一封原本出於哀思而寄往天國的情書,卻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並且逐漸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卻始終沉靜的純真單戀的愛情故事。而這部電影是由岩井俊二自編自導的的日本純愛電影,由中山美穗、豐川悅司、柏原崇等主演,於1995年3月25日首映,重映的時間就是今年的5月20日在中國內地播出。面對這部電影,在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電影的風格,美麗的雪景,黑白兩種配色,讓人移不開眼,加上配樂,不禁讓人感受到這種美好的景象帶著些許悲傷,簡直耐人尋味。而當沉迷於這部電影的時候,跟隨影片的節奏,主角的走向,會將我們帶入到他們的情境中,感受他們之間的情感。與此同時我們內心也會有一番不一樣的心境以及感觸,從而思索萬千。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其實我是連同我心中的那份「情書」一起去看去體會的。因為片中的場景,人物,都能牽扯出我對於自己的聯系。我很慶幸我也擁有如電影里所勾勒的那種美好情感,那種人類最初最純的情感。所以面對這部電影觀看後的感慨總是各種各樣的,不曉得朋友們看過後又會是如何的呢?想必內心的感觸也會是很深刻吧!
日本電影情書觀後感【篇六】
時間匆匆,隨著520即將到來,一部日本純愛題材電影《情書》在大陸重映,引來不少觀眾再一次追捧觀看,面對該部影片時,熱情依舊不減且持續加深。
這部電影《情書》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象首先在日本國內引起了空前的轟動,而影響很快就波及到整個東南亞甚至歐美。現在,這部美麗動人的《情書》不但成為眾多亞洲影迷心中的最愛,更被眾多影評人視為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所以本人在觀看了這部電影後,內心也有著不少的感慨以及感想!
電影《情書》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封原本出於哀思而寄往天國的情書,卻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並且逐漸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卻始終沉靜的純真單戀的愛情故事。在觀看了這部電影後,內心是深深地被劇情所觸動了,讓人忍不住想哭,而整部電影的場景裡面, 美麗的雪景,黑白兩種配色,更是渲染出一股凄清、唯美又哀傷的氣息,讓我們這些觀影者細細品味後,心情也甚是復雜和處於悲傷中,被代入劇情中後,腦海里不禁思緒萬千,感觸頗深。電影中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木屋那段,博子在雪地里跌跌撞撞的向那座山的方向走去,迎著陽光,博子看著那座山,那是她曾經的愛人藤井長眠的地方,她有好多話對他說,而在這個片段伴隨著配樂很簡單,但卻是最戳人心,賺足了觀眾們的淚水。電影的劇終更是讓人感慨萬千,原來世上的事情就是有這么巧合的,雖然有的人已經不在了,但真相還是能以某種方式揭開,這也就是電影最想向觀眾呈現出來的真正意義。
日本電影情書觀後感2021年(6篇)相關 文章 :
★ 電影《情書》觀後感:尋找愛的平衡
★ 2021年電影活著的觀後感範文
★ 2021《秘密訪客》觀後感及感想6篇
★ 2021年電影活著的觀後感
★ 2021年革命電影大全觀後感
★ 開學第一課2021觀後感作文6篇
★ 2021《秘密訪客》最新電影觀後感作文
★ 2021電影秘密訪客觀後感最新
★ 觀看2021《秘密訪客》電影個人觀後感範文
★ 2021年暗戀桃花源觀後感
『肆』 從大學生到牛郎,看《東京難民》,你有何感想
感覺很真實,並且對人性有了更多的認識。感覺每個人在世界上生活的都很不容易,都要拼盡全力去生活。
《東京難民》這部電影改編自福澤徹三的同名小說。在2014年上映,是一部日本的劇情電影。導演是佐佐部清,編劇是青島武,主演是中村蒼、大冢千弘、青柳翔、山本美月、中尾明慶等。這部電影是當代年輕人在社會邊緣上拚命生活的青春群像電影。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普通的男大學生枝修。普通人的故事更能讓人感同身受。
雖然表面光鮮,但是這份工作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甚至不尊重個人的私生活。他周邊的朋友不是虛榮的人就是背負著巨額債務的人,還要在每個客人之間周旋。這部電影受到了「日本第一牛郎」的高度評價。這部電影的描寫十分真實,對牛郎店的環境和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反映的十分真實深刻。
『伍』 這部日本片又讓我對人性有了新認識
像Sir這么勇敢的男人,從來不拒絕幼稚……不,優質的驚悚片。
像《小島驚魂》《孤兒怨》《第六感》那樣的,又給你驚嚇,故事又開腦洞、反套路。
看完時回想吧,感覺無論其中的情感還是人性,都相當值得回味,實在對人生太有益。
說這么多,因為又出現一部。
看的時候,驚喜,因為 沒。有。套。路。
看完後,驚嚇,過了幾天越想越怕…… 後。勁。太。足。
你不讓講,Sir也非得講——
《毛骨悚然》
クリーピー
爛番茄熱度高達 93% 。
不過豆瓣口碑兩極分化。說好的人誇上了天。
太驚人了, 驚嚇場面幾乎為零,卻讓人背脊滲數首發涼。
好幾處看得心驚動魄。
今年目前為止最大膽和前衛的作品。
說差的人也不留手,而且,不像水軍。
Sir覺得,可能因為這部片真是 毫無套路、充滿意外 。既然是意外,那……
肯定有人能接住,有人接不住嘍。
Sir嘛,自然是接住了,並且享受著。
Sir甚至想說, 這是今年最值得反復刷的懸疑片。 因為它的毛骨悚然,是那種不見血的。
片名又叫《怪鄰居》,故事圍繞一個怪鄰居展開。
全片可以分為前後兩部分。
前半部分是 寫實偵探類型片 。以雙線結構巧妙展開。這部分看的是刺激。
男主叫高倉(西島俊秀 飾),是個犯罪心理學家。本來做警察,因為失誤害死了人質,所以轉行做老師。
他帶著妻子搬了家,到了僻靜的小地方,准備過雲淡風輕的生活(到這里為止還是套路)。
果然和平才是最好的啊
幸好你不做警察了吧
主線一就是高倉在學校上課,從檔案庫里發現了一樁無頭案——
一家三口失蹤。失蹤案不奇怪,奇怪的是老爸老媽和大兒子都不見了,唯獨留下一個才上初中的小女兒。不過這個小女兒也什麼都不知道,沒有證詞。叢數
所以這案子,六年了還沒破。
高倉呢,出於戒不掉的查案愛好,和之前的同事野上(東出昌大 飾)開始查案。
主線二則是妻子康子(竹內結子 飾)不斷發現鄰居西野(畢枝香川照之 飾)的……
各種怪事。
首先嘛,人怪,光看他的神情都瘮得慌。
其次,舉止怪,一言不合就翻臉嚇人(老戲骨香川照之真是把變態演得活靈活現)。
再次,他家屋子更怪。
康子第一次走進這個「邪惡之屋」時,光是一股奇怪的氣氛就嚇得她夠嗆,但明明什麼都沒有。
影片的小高潮,是兩條線的融合。高倉查到案子和這位怪鄰居有關。於是讓上野去調查。
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我家與西野家之間的位置關系
和本田與水田家的位置關系一樣
按照普遍懸疑片套路,發展到這個層面,基本已經無懸念。後面就是加快節奏,主角和反派鬥智斗勇,最後一秒主角反殺、贏了。
然而Sir說了,此片反套路嘛。
從上野走進怪鄰居家那一刻,畫風突變,進入後半部分—— 寫意神秘魔幻片。
很多觀眾從這開始理解無能,覺得故弄玄虛。其實這部分才是精髓。
寫意,重在營造一種難以說透的氛圍和感覺。
首先,屋子。
上面你已經看見,玄關長這樣。
結果,向右轉個彎就成了……這樣。什麼鬼,工業混凝土?
通過陰暗狹窄的通道之後,還有道鐵門。
打開鐵門,還有個神秘的密室。牆面是工業風的凸起褶皺。
(Sir不禁想問這種裝修,要花多少錢?)
這個空間像不像是脫離現實,進入了異次元。
房子怪成這樣,不算怪,最怪的是劇情。
以下涉及死爆料,如果你還想保持懸念自己看,慎入!
我是「你自己想看」的分割線
3。
2。
1。
好,Sir揭曉了。
怪鄰居作案手法不是一刀斃命的殺人, 他可是很雞賊的 ——為了不和犯罪沾邊,絕不輕易自己動手。
他的絕活是: 入侵家庭,操控家人,互相殘殺。
密室里關著的一家三口,可能才是真正的西野一家。反正怪鄰居絕對不是這一家的。
小女兒被怪鄰居控制,殺了父親,還向母親舉槍。
甚至連高倉的妻子康子,也被怪鄰居輕易控制。
這個怪鄰居怎麼那麼牛掰呢?
他控制人的方式簡單又粗暴——打針。這針堪比迷魂針,一針過後,任何人都俯首帖耳,願意為他做任何事,甚至殺父弒母。
就這樣,怪鄰居控制了一個又一個家庭,間接性殺了一家又一家人。玩膩了或者感覺到要暴露了,就去找其他目標,繼續潛伏起來。
Sir看到這,就想起日本一樁匪夷所思的懸案—— 尼崎事件 。
簡單概括,就是一個老太婆,引發了至少五個家庭破裂、八人死亡、三人失蹤的案件。
她的作案手法也是控制人,教唆血濃於水的親人互相虐殺。至於她是如何蠱惑的,沒人知道……
和電影很像吧?想一想是不是很發毛?
不過電影把這個謎,簡單處理成了一劑超強迷幻葯。
並沒有解釋怪鄰居究竟是誰,犯罪動機是啥,迷魂針究竟是哪個小小發明家研發的……
這正是本片的用心, 將故事發生的空間、劇情和兇手架空於現實之上,變成抽象化的存在。
不是故弄玄虛,反而是為了強調主題並非解密兇殺案,而是要揭示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困境。
再親密無間的關系,即使是夫妻、父母和子女,也並非牢不可破。
總有一種外界因素,可以侵入、瓦解。
一旦出現這種因素,血濃於水的親人也會反目成仇。
……好恐怖,那以後還可以相信什麼嘛。
這樣的主題,是不是很邪惡?
其實,「邪惡」正是日本懸疑電影的關鍵詞。它的真正駭人之處從不是血肉狂歡,而是 人性中不見血的毛骨悚然 。
而電影里的人性怎麼玩,是有段位的。
玩得差的,就是臉譜化,好人好,壞人壞……從小你就看多了。
一般的呢,比如《釜山行》,壞人能轉好,好人會黑化。
而,像本片這樣不去定義好壞,卻探索好壞之間那曖昧不明的灰色地帶究竟有什麼,是日本電影最愛做的—— 探索人性之惡, 他們已經在這條路上走得很深很遠。
你看深作欣二的《大逃殺》,製造一場荒誕的集體殘殺游戲,卻是在試探人性可以脫韁到什麼程度。
園子溫的《戀之罪》,通過一系列極端的犯罪行為(亂倫、截肢、殺女)……探索人性慾望深淵的盡頭究竟在哪裡。
中島哲也的《告白》,毫不留情地層層剝開每個角色深藏的陰暗。看完仍然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嗎?
本片導演黑澤清,拍了十幾年心理懸疑片,也一直走在剖析人性的路上。
早在1997年,他就拍了經典的《X聖治》。講的也是連環殺人案,不過形式是催眠。
催眠喚醒了每個人潛意識里隱藏最深的惡。
而在此片中,黑澤清 徹底質疑 人類情感關系,並且展現人性的奇詭。
當高倉發現妻子被控制時,開始不可置信,但妻子說了一句,證明了裂痕早已存在:
很久以前,我就已經放棄了很多事情
沒有裂痕,怪鄰居怎麼會有可乘之機?
但話又說回來, 世界上什麼家庭,會一條裂痕都沒有?
於是,真正毛骨悚然的人,出現了。
看清楚,不是怪鄰居。而是持槍指向母親、默默處理屍體的女兒,從背後一針扎向丈夫的妻子…… 是你一日三餐、朝夕相處的親人。
黑澤清在影片中,巧妙運用鏡頭、光影和聲音,營造了不寒而慄的氛圍,正好給了觀眾 足夠的凝視時間 ,感受被恐懼入侵和瓦解的過程,並且思考原因。
比如屋子的長鏡頭,大風忽起,背景音卻是風聲、鳥鳴聲。
明明在陽光下,卻令人惶惶不安(這樣玩驚悚,不套路吧?)。
密室中投在牆上的斑駁影子,不停晃動。
逃亡的鏡頭有些復古氣——車內近景不動,每個人表情各異,外部是烏雲壓城,壓抑、令人窒息。
很像希區柯克老片。
配合著起伏的配樂,不見半點血腥,就把駭人的感覺營造出來。
而, 走上逃亡之路的每個人,也都漸漸顯現出了原罪。
黑澤清接受采訪時說:這兩個人(高倉夫婦)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主動的闖進了危險的地方。 也許是一種自我毀滅的無意識在驅使 ,鄰居卻正好有機可乘。高倉夫婦在某種意義上是 自作自受 。
怪鄰居控制了高倉夫婦之後,又開始尋找下一個獵物,對於這個流程,他已經駕輕就熟。
怪鄰居,其實象徵的是每個人內心的恐懼。
「他」也許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那些無法解釋的慾望里。
所以「他」能一次次得逞。
講真,身為現代人,我們真的好忙,我們的慾望真的巨多,我們的破綻大得連傻子都看得見,而……我們與親人真正交心的時間,算一算真不多。
不是嚇你,但想想就發毛。
本文
想看的,A站有。
編輯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陸』 你看過電影《兆治酒館》嗎你有什麼感想
兆治酒館是一個非常有深度的日本電影。當年根本沒有看懂啊,而且還是刪節版。現在才看明白。應該給七星的。這不是兆治一個人的故事,是兆治那代人的故事,每個人都那麼真實可信。日本人能夠如此細膩,淡淡的銜接起每個故事,娓娓道來,令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