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在日本丟下核武器的電影叫什麼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日語: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是戰後七十年之際,由導演原田真人改編自半藤一利原著《日本最漫長的一天》之電影作品,於2015年8月8日在日本上映。本片是繼1967年由岡本喜八拍攝《日本最長的一日》後,再次以宮城事件為背景製作的同名電影作品。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軸心國成員之一的大日本帝國在海外勢力節節敗退,在日本本土也面臨著東京大空襲、長崎和廣島遭受美國毀滅性轟炸。內閣總理大臣鈴木貫太郎和政府內部軍隊商討如何終止戰爭,希望能夠盡早結束災難的昭和天皇在御前會議表明接受波茲坦條約,並請日本放送協會製作昭和天皇親口錄制的終戰詔書全文的黑膠唱片,打算在1945年8月15日正午播放。不料15日凌晨,為阻止這段玉音放送的陸軍軍官,發布軍事動員令控制皇居;叛亂最終被平息,受降的錄音準時播送至日本各地,正式宣告結束戰爭。
❷ 拜託哪位有日本最長的一天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1967)岡本喜八導演的電影的百度雲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uU81rwSUi8TtH09qAbZRSg
導演:岡本喜八
編劇:橋本忍/大宅壯一
主演:宮口精二/戶浦六宏/笠智眾/山村聰/三船敏郎/
類型:劇情/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1967-08-03(日本)
片長:157分鍾
又名:Japan'sLongestDay/TheLongestDayofJapan
講述二戰史上日本本土的最後一天發生的情景。以2小時38分鍾的篇幅全面描繪日本1945年8月15日向盟軍投降的前前後後,是一部格局宏大的史詩巨片。日本1967年岡本喜八經典名作之一,《電影旬報》評選的日本百大佳片之一。影片結尾三船敏郎剖腹自殺一段情節的刻劃堪稱經典中的經典。由於影片是黑白的畫面,當三船敏郎左至右橫切腹部時,鮮血從噴涌而出的場面令人毛骨悚然,這個情節大約持續了10分鍾左右,充分顯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盲目性。
❸ 瘋狂而漫長的一天,日本投降前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日本投降前夜發生的事情,如今也被拍成了電影《日本最漫長的一天》,但如果不去看,是真的可惜。因為從這一刻,我們能看到日本狂徒的掙扎,也能看到日軍高層的落魄,但縱使狂徒再多掙扎,他們依舊阻擋不了日本帝國走向最後的終結,可謂大快人心。
不過,說來也是驚險。在那天夜裡,發生的事情如若沒被鎮壓下來,還真有可能延後戰爭的結束。
就這樣,時間緩緩流逝,直至一縷縷陽光升出海面,撒向已是焦土一片的日本,投降廣播也隨著太陽的升起而開始准備播放。15日中午,世界各國的人民終於等來戰事結束的這一刻。對當時的國人來說,這一刻是興奮激動到難以言喻的。畢竟,在歷經14年之久艱苦卓絕的抗戰後,這番勝利的鍾聲終於敲響在了藍天之中。
❹ 求一些好看的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和電視劇
電視劇 兄弟連 記憶的證明 戰爭與回憶
電影就好多
拯救大兵瑞恩
漫長的一天
不分電影電視劇的話
中國:
《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烈火金剛》、《紫日》、《屠城血證》、《平原槍聲》、《鬼子來了》、《白求恩大夫》、《三毛從軍記》、《永不消逝的電波》、《平原游擊隊》、《東進序曲》、《抓壯丁》、《國際大營救》、《狼牙山五壯士》、《回民支隊》、《兩個小八路》、《三進山城》、《雞毛信》、《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小兵張嘎》、《呂梁英雄》、《古剎鍾聲》、《南島風雲》、《野火春風斗古城》、《血戰台兒庄》、《敵後武工隊》、《紅櫻桃》、《山頂上的鍾聲》、《黃河少年》、《血性山谷》、《燃燒的港灣》、《破襲戰》、《大刀記》、《中華女兒》、《上饒集中營》、《51號兵站》、《新兒女英雄傳》、《帝國諜戰》、《豹子灣的戰斗》、《金玉姬》、《北派功夫》、《川島芳子》、《黑太陽731》、《南京大屠殺》、《英烈千秋》、《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
蘇聯:
《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解放》(連續劇)、《空降兵》、《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連續劇)、《攻克柏林》、《宣誓》、《自己去看》、《他們為祖國而戰》、《普通一兵》
俄羅斯:
《星》、《布穀鳥》、《星星敢死隊》
美國:
《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珍珠港》、《兵臨城下》、《潛艇u-426》、《U-571》、《第22條軍規》、《太陽帝國》、《緊急下潛》、《風語者》、《中途島》、《辛德勒名單》、《守衛萊茵河》、《最長的一天》、《全速返航》、《突出部之戰》、《加里森敢死隊》(連續劇)、《太平洋航空作戰》、《反攻緬甸》、《終止戰火》、《大逃亡》、《虎!虎!虎!》、《目標東京》、《細細的紅線》、《十二金剛》、《勝利》、《塔斯克基飛行員》、《東京上空三十秒》、《深水之敵》、《凱利的英雄們》、《起義》、《柯萊利上尉的曼陀鈴》、《飛虎群英》、《他們視死如歸》、《瓜島日記》、《硫磺島的沙灘》、《巴頓將軍》、《走向永生》、《生死之間》、《哈特的戰爭》、《上升潛望鏡》、《孟菲斯美女號》、《寧靜的午夜》、《沙漠之狐》、《碉堡》、《第17戰俘營》、《深水之下》、《灰色地帶》、《熄燈號》、《英國病人》、《火球前線》、《陰謀》、《雷瑪根大橋》、《戰斗在地獄》、《遙遠的橋》、《突擊隆美爾》、《魔鬼軍團》、《反攻巴坦》、《美國大兵喬的故事》、《最後的逃亡》、《卡薩布蘭卡》、《血戰大西洋》、《撒哈拉》、《凱恩艦叛變》、《紅一縱隊》、《透亮》、《幼獅》、《抵抗》、《安其歐》、《全力以赴》、《是生,還是死》、《羅伯茨先生》、《天堂知道,阿利森先生》、《列車》、《戰斗!》(連續劇)、《納華郎大炮》、《麥克阿瑟》、《高空十二點》、《血染雪山堡》、《戰俘快車》
英國:
《慕尼黑協定》、《桂河大橋》、《從桂河返回》、《逃往雅典娜》、《米尼弗太太》、《只有老鷹敢去的地方》、《633轟炸大隊》、《蚊式空軍中隊》、《鷹已降落》、《夜間的狐狸》、《鋼琴家》、《擊沉俾斯麥號》、《鐵魔戰將》、《墨菲的戰爭》、《不列顛之戰》、《河畔之戰》、《鐵十字勛章》、《恩尼格瑪》、《二人參戰》、《海狼》、《從納華郎來的特種兵》、《前進道路》、《三岔路口》、《倫敦上空的鷹》
聯邦德國:
《斯大林格勒》、《潛艇》、《希特勒的少先隊員所羅門的故事(歐羅巴,歐羅巴)》、《錫鼓》、《女王密使》
日本:
《山本五十六》、《決戰沖繩》、《軍閥》、《啊,海軍》、《間諜佐爾格》、《聯合艦隊》、《太平洋之嵐》、《逝風殘夢》
芬蘭:
《冬季戰爭》
南斯拉夫: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大與小》、《開往克拉列沃的火車》、《復仇者》、《夜襲機場》
阿爾巴尼亞:
《寧死不屈》
法國:
《虎口脫險》、《鑽石利劍》、《最後一班地下鐵》、《逃出法蘭西》、《第7連到哪裡去了?》、《第7連被找到了》、《第7連在野外》、《阿門》、《老槍》、《克萊恩先生》、《一路順風》、《喋血情》
義大利:
《阿拉曼之戰》、《倫敦上空的鷹》、《愛琴海地獄》、《當鍾聲響起》、《卡薩布蘭卡快車》、《暗殺隆美爾》、《自殺突擊隊》、《該死的戰斗》、《逃亡者的長夜》、《戰魔》、《突擊隊員》、《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最激烈的戰斗》、《休戰》、《美麗人生》、《戴罪立功》
捷克斯洛伐克:
《冰點戰場》
捷克:
《深藍世界》
羅馬尼亞:
《多瑙河之波》、《最後一顆子彈》、《復仇》
愛爾蘭:
《暴動戰俘營》
❺ 日本最長的一天的影片評價
電影中本木雅弘的英俊面孔和昭和天皇的形象相差甚遠,只有模仿的氣若游絲的吐字方式,稍微能讓人把他的表演和天皇本人聯系起來。電影中展現的天皇形象始終冷靜、剋制、凜然——無條件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條款尚未敲定就結束戰爭,意味著天皇已經做好赴死的心理准備。電影美化昭和天皇的形象,在日本國內遭到批評。電影史學家四方田犬彥評價道尺絕滑:「這部電影採用《昭和天皇實錄》中的資料,巧妙地運用蒙太奇手法,呈現出一個為了實現和平不惜一切努力、誠實的掌權者形象,電影與書同一年上市,顯然並非巧合。原田導演讓裕仁天皇登上銀幕,反而遮蔽了他的本質,剝奪了觀眾批判地思考天皇歷史角色的機會。」(資料來源於鳳凰宏培網)
《電影旬報》評選的日本百大佳片之一的《日本最長的一天》,片中三船敏郎破腹自盡10分鍾陵臘的黑白加色噴血畫面,實際上是對軍國主義殉道的膜拜和追憶。(三亞日報數字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