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情有獨鍾的「爛片」大盤點,讓人印象深刻的爛片有哪些
情有獨鍾的幾部「爛片
一、《香腸派對》,重口味R級動畫喜劇
看這個海報都覺得不簡單了吧。當你在主演裡面看到塞斯羅根、喬納希爾、弗蘭克,你就清楚電影大概是個什麼格式了(他們還順便帶上了諾頓)。徹徹底底的污片,惡搞藝術的極致,卻很有內涵(想想看怎樣用食物做出限制級的成人畫面),黃暴只是其一,其他還融合了宗教、種族、歷史、同志、殺戮、反烏托邦、政治隱喻等因素,使得電影高級惡趣味大大增加。
沒想到我人生中看過的尺度最大的電影竟然是一部動畫片.....
四、《聲之形》,國內上映足足被刪減18分鍾
當時看完電影後看到豆瓣評分的第一反應是:啊啊啊竟然沒上八分!第二反應是:哦里謝特竟然沒上七分!然後又去逛imdb,看到8.2分就舒服了。很多人喜歡拿它和《君名》作比較,因為它們是同一時期出品,也都在中國上映過。據了解,國內刪減的十八分鍾很重要,多少都影響了劇情,這可能是它被構置為爛片的一個原因。在我看來,《聲形》和《君名》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動,《君名》算是滿足了我所有對日漫的幻想吧,而《聲形》這樣比較現實的主題,更能戳中我的淚點我的心。
至於也喜歡被人拿去和《君名》作比較,也在中國上映過的的《煙花》......
五、《世界末日》,美式無厘頭的節操無下限
當你在海報上看到塞斯羅根、喬納希爾,弗蘭克等人的時候,你一定又大致明白電影的基調了吧(這次他們帶上了艾瑪沃森)。大家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一定不能太認真,放鬆心情,看那幫傢伙二逼就行了,電影中還客串了一些大牌歌手和演員,當高潮部分伴隨I will always love you配樂響起的時候,竟然還有點小感動。彩蛋還有大驚喜。
當你以為他們節操已經到底的時候,他們又會挖個洞,繼續掉落......
❷ 你看過的最毀三觀的電影是哪一部
提到最毀三觀的電影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我的女友是機器人》,這是一部日本科幻電影,大概是2008年上映的,到現在將近十年了,然而某些情節記憶如新,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我被各類動漫帶歪的三觀碎成了渣渣,通盤推倒重建,那麼來讓我們看一下某些在十年後依然能打擊我的片段。
1、題材
這個戀愛故事超越了種族,當時的宣傳是「愛的奇跡——超越了生物人與機器人之間的隔閡」,雖然我能接受各類的愛情故事,這種跨越種族也不算什麼,但是這部電影不斷反復穿越,女主以各種身份穿越了不知三次還是四次,如果不整理時間線,實在讓很多智商不充電就待機的吃瓜群眾們看得雲登霧照,不知所雲。
如果這是恐怖片我認了,但是這宣傳時是唯美溫馨愛情科幻電影,我也是無話可說了。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很多人被他們的愛情感動的痛哭流涕,畢竟要支持到人們能夠堅強地看下去,這部作品在日本有曾創造首周末超2000萬元人民幣的高票房,但是在中國總票房竟僅有100多萬,因此可以證明並沒有多少中國人的三觀願意讓他們毀的。我認為如此之刷新人的三觀的電影,即使是十年後的今天也不見得有多少人能夠走進影院,勇敢的看完這部電影,萬般佩服十年前的我。
❸ 推薦一部日本黑幫電影
殺手阿一
你願意相信的話,這是一個關於死亡,記憶,恐懼,痛楚的愛情故事。愛得要死。
如果沒有淺野忠信,我不會反對這是一部爛片,而且是典型的日本爛片。鋪張浪費的鮮血,內臟,點綴少量的腦漿和精液,關鍵詞囊括黑社會、校園暴力、虐殺、強奸,背景是將以上所述視為日常生活家常便飯的東京新宿,彷彿藉此有了一點現實的厚度,但仍然抵消不了這一秒在我腦中隨著車輪飛轉的景象:一群自己掐著自己脖子萬分恐懼的卡通紙偶,只有一個駭人聽聞的姿勢,惡狠狠地cult,也只是cute。
如果沒有淺野忠信,原作山本英夫,兩大日式暴力美學頭目御用攝影師山本英夫,特技師松井佑一,如此強悍的班底,追加一個被譽為北野武接班人,日本cult電影代表人物、拍攝AV電影出身的導演;割舌,腰斬,裂口男這些廣為流傳的大場面,附贈《鐵男》和《雙生兒》導演冢本晉也、《盜信情緣》導演薩布的友情出演,足以讓期待感官刺激的獵奇者興奮難眠而另一些人從沙發跳起落荒而逃。
如果沒有淺野忠信。而這個假設不成立,所以《殺手阿一》只是半部爛片,像一個窯變的面具,一半粗製濫造,一半鬼斧神工,扭曲,凌厲,不對稱。因為丑得厲害,所以美。
講到這里我們可以就暴力美學進行新一輪的解剖……但其實,我是騙你的。
自然,某類電影接受程度在帕索里尼和大衛·克隆伯格之下的人群,瞥一眼《殺手阿一》的封面就會膽裂心寒地咒罵世風日下;《異形》愛好者在這部電影里也沒有一席之地——多半會像我一樣挑剔這PS這剪輯技術很不成熟啊。剩下大呼小叫的,恐怕是裝樣或者根本對血腥毫無概念。但作為商業片,是的,這噱頭還沒有到達它要迎合的觀眾的興奮點。它甚至是純潔的,在光怪陸離的外表下,不顛覆道德,不戲弄信仰,只有個體漫長的內心掙扎,鏡頭的跳接轉換和語言的遮遮掩掩間完成了對視覺的挑戰,僅有的幾個血腥特寫的震撼力也被瑣碎的情節分薄沖淡。總體沉悶不堪,非常糟糕的結構、鏡頭和處理方式,不,與其說糟糕,不如說是向先鋒靠攏的一次失敗的嘗試。
電影帶著飛速轉動的車輪進入我們的視野,高速攝影晃成繁華都市的另類側面,破碎粘稠的敘事慢慢滑落,逐點凝聚,從中浮現一條並不清晰的線索,對後現代熟悉的朋友們會馬上聯想到巴塔耶和福柯:對死亡的迷戀與對界限的確認與超越。
《殺手阿一》裡面每個人都在做一個不是自己的夢。不論是阿一,垣原,還是立花/KAREN。都在尋找自己靈魂棲息的所在——逃避靈魂的真正所在。當這夢開始重疊混淆,當這種自我壓抑——釋放——再壓抑的規訓到達了自我能夠平衡的極限,毀滅開始了。
阿一以卡通英雄造型和慘痛過去來自我催眠,他清楚知道,在自己扮演的這個勇敢形象之下,他依然是那個卑微的,任何人都可以往他頭上踩一腳的孩子。阿一的症結在於,他本身迷戀暴力,被暴力傷害反而使他更嚮往那種暴力,然而他不敢。他的道德感竭力反對這一事實。而他的力量是外力強加給他的,阿叔的催眠一說只是在暗示這一點,所以導演用立花/KAREN來澄清,同時給出另外的暗示:校園暴力的普遍和泛濫。立花/KAREN的再度出現,阿一彷彿從宿命中掙脫出來,但事實是,當他誤殺了哥哥金子,他在那其中照見自己過去的孩子阿武對他拳腳交加,他終於明白自己的存在看不見拯救之光,他仍在犯罪,雙重犯罪。這一切,沒有任何改變。
長期以來,與其說阿一在殺人,不如說他在自殺。
與阿一涕淚交加的矛盾形象相比,垣原這個角色反而不討好,阿一卡通然而豐富可信,垣原恐怕只會在受眾心目中留下一堆感嘆號。但淺野忠信,以他出色的演技使得這個角色得到迷人細膩的光澤和結實的說服力,讓這部電影從爛片中一躍而起。啊哈,這些形容詞多麼空洞,我也不相信垣原可以通過惡劣的穿衣品位(笑)使得非理性獲得某種在場的真實性。但淺野忠信做到了,讓本來只是串起整個故事的垣原,成為《殺手阿一》的核心,所有分支再次凝聚成撼人的巨大力量。
我們無法得知垣原的來歷和出生,想必又是一筆爛得血肉模糊的糊塗賬,只能從那些片段中推斷大概:「你的暴力裡面沒有感情」,這點睛之句分明是說,垣原從前感受過一種有感情的暴力,或者更進一步:以暴力為表現形式的感情。在他與KAREN的對手戲中,這個邏輯清楚表現為:愛得越深,打得越狠。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趨樂避苦的,垣原的反熵過程說明了什麼?
他以為自己是被愛著的吧。
如此深深地被愛著。就像電影開始阿一遭遇的那個妓女,與不被關注、不被愛的更大的痛苦相比,寧可選擇肉體的折磨。久而久之,愛與暴力與恐懼就建立了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等式,阿一同樣認可這個邏輯,所以他對那個妓女說,他將取代那個男人來毆打她——在垣原和阿一那裡,他們已經不知道愛的正確方式是什麼,甚至叫不出它的名字。
在片尾,垣原把自己捅聾以拒絕同類的哭聲,這絕望不僅來自崩潰的阿一同樣來自他自己的身體深處。於是垣原產生了幻覺——從阿叔在垣原額頭沒有發現任何傷痕這一細節看,垣原根本就是墜樓自殺。劇終回頭的那名少年,實際上,是長大了的阿武。垣原想像自己被阿一殺死,想像阿一殺了阿武,然而一切事情都沒有發生。在安生芳雄這個唯一能給垣原帶來愛的暴力的人消失之後,垣原陷入了絕望。直到獲知阿一的存在,他又重新感到愛和恐懼的顫栗,以至於阿一喪失殺人意志之後,垣原不能夠接受現實,無法接受阿一的崩潰——他不能再被暴力「愛」了。他只能選擇自我毀滅,用死——這種我們定義為痛苦的極限來為他追逐極限的生命畫上句號。
以殺止殺,以痛來為幽冥空虛的痛止痛。這種釋放和靜止,對於他們的人生和自我,也許是一種另類的救贖。這些沉默的晦澀的扭曲的情感,最後都只能被死亡吞噬。
啊讓我們靜下心,順著阿一的目光抬頭看橫在頭頂天空的糾纏電線,找出它的脈絡和開端,思考這些紛至沓來的人物因為什麼,如何相遇,碰撞,糾纏,以至於成了一團需要一刀劈開的死結?
是那個叫山本英夫還是這個叫三池崇史的妄想狂么?是這個視變態為常態漠不關心的社會?還是此刻或者在午夜街頭爛醉如泥,在顯示屏前邊睜著枯澀的眼睛,突如其來開始嚎陶痛哭的你和我?
然後那名叫淺野忠信的金發幽靈就會從暗地裡浮上來,把A面的光明唱完,翻到黑暗的B面。
❹ 日本最爛片
個人日本最爛片是《七武士》。
8世紀日本中央政府逐漸衰落時,武士專權的時代到來了,武士階層可以說統治了日本長達700年之久,所以日本到如今依舊還會有武士的影子存在,畢竟這個時代遺留下來的影子不可能立刻消亡掉。
貌似西方的騎士精神一般,武士精神也在這種統治專政的過程中逐漸成型: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
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就會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式傳說,這是每個時代的特色,畢竟對於上層統治者來說,維持這樣的精神對於統治也會帶來好處的,但是人類進步的太快,當西方的槍與炮開始引進,西方列強開始侵入東方的時候,變革成了不得不面對的事,而這種變革中,武士這個階層不可避免的沒落。
當處於新舊時代的夾縫時,堅持過去的人註定是比較悲慘的,所以《七武士》中沒有了多少市場的武士們開始在街頭川流不息,尋找著可能的生存方式,而七名武士在勘兵衛這個武士精神代言人的帶領上來了一次與邪惡的斗爭。
畢竟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是他們自己證明他們自己,哪些農民們可不會想著用完武士後,武士們還有什麼樣的價值,勝利是屬於普通人的,畢竟時代的基石是普通人,而不是這些曾經的武士了。
❺ 2021年影院上映的五部爛片,分別有哪些
整部片子像是大雜燴,各個元素都要摻乎進來,愛情、親情、友情…主線完全不清晰,復線還亂雜一堆,連佛元素都出來了,有觀眾認為該片的情節「幼稚無聊,劇本像白開水一樣」,原因也在此。
馬麗作為一名喜劇演員,曾經在《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來電狂響》中有不錯的表現,但在這部影片中,她的表演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這樣的馬麗觀眾並不喜歡,只會讓人覺得違和。
❻ 「口碑黑馬」變「票房黑洞」,《五個撲水的少年》為什麼會淪為「爛片」
爛片嗎,這部電影前幾天剛在家看完,感覺很平淡,說不上好,但也說不上爛,劇情平緩,有笑點,也有淚點,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電影,個人評分在6分以上,10分滿分。
關於這部電影為何會從「口碑黑馬」變「票房黑洞」,從好壞兩個方面說一下我的看法。
所以我認為《五個撲水的少年》是一部翻拍的不錯的電影,電影之所以沒有取得好的票房和上映時間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