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澤明的電影《夢》里有幾個夢境
黑澤明的電影《夢》由八段夢境組成。分別是:太陽雨、桃園、風雪、隧道、烏鴉、紅色富士山、垂淚的魔鬼和水車之村。
八段夢境相互獨立又有機聯系,構成為黑澤明晚期對世界的整體思考。
第一個夢《太陽雨》中男孩代表著人類原初的本性,而短刀則是對觸犯禁忌的懲罰法則。黑澤明用這一夢境,說明了人類對於禁忌的迷思與恐懼。
第二個夢《桃園》富有寓言般的童話色彩,桃樹在夢里被賦予生命,而人類為了過節就對他們任意屠戮,這則夢境是在指責人類對大自然的傲慢態度。
第三個夢《暴風雪》是在贊揚人類面對苦難險阻,要有勇於求生的堅強意志,最終必將會取得勝利。
第四個夢《隧道》是在控訴戰爭的所謂「合理性」。這個夢境的構思給人自然的聯想,時間由空間象徵,走進黑暗的隧道如同陷入戰爭,走出隧道意味著倖存,而被戰爭無情吞噬的生命卻不甘心,竟不知身死異地,更直指戰爭的荒謬無謂。凶惡的狼狗一直纏著退伍兵,猙獰著,咆哮著,如同死神的蠱惑和召喚。該片段到此處戛然而止,黑澤明對人類噬殺本性的恐懼和對未來世界的悲觀呼之欲出。
第五個夢《烏鴉》表達人文與藝術是歷史前進中必要的一部分,梵高說藝術家的使命就是要發現大自然的美。但是,自然的環境正逐漸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這里包含著黑澤明對大師深深敬意,同時也是對他自己的勉勵。
第六個夢《紅色富士山》表達出了對未來核能等能源的運用的擔憂和人類未來終將被大自然滅亡的焦慮。
第七個夢《鬼哭》中人類曾經雄心勃勃地要征服自然界,卻最終導致自身的毀滅。
第八個夢《水車村》為觀眾描繪了一幅最簡單最自然的生活畫卷,這也正是黑澤明所追求嚮往的理想的人類生活方式。
(1)日本電影黑澤擴展閱讀:
該片共有八個夢境,幾乎貫穿了人類生活的所有主題,戰爭與和平、社會與人生。在不同的夢境里有著不同的場夢,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類所面對的所有主題一一呈現。在故事的整體構架上已經完全脫離了情節性因素而轉入對生命的深層思考之中,使用了大量的長鏡頭配合卓越的視覺特效表現了夢境中的不同世界。所有的夢似乎都表現出人類迷失和不確定的主題,但本身又充滿了一種絕望的緬懷。
超現實主義手法的運用,使《夢》成為了黑澤明這位被譽有「電影天皇」的集大成之作,電影其實何嘗不是人類夢的衍生,而黑澤明對夢這一虛無卻每個人都曾體檢過的聚焦,透過八段夢境的勾勒,用八個看似不同的主人公與主題,實則將生與死,戰爭與和平,自然環境的生態問題,和他自已對美好的遐想都結合融入到了一部電影中,多而不雜,繁而不亂的借「夢」為引突顯著自已對生命的哲思與尊崇。
該片獲得第48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第1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提名,並獲得第45屆每日映畫獎日本電影優秀獎 。
2. 黑澤明代表作是什麼
黑澤明的《亂》。
這部《亂》是基本電影史上製作成本和規模最大的電影之一,花費了24億日元,就足以看到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優秀了。而那個時候,黑澤明已經75歲的高嶺,視力已經惡化到非常嚴重,但是還是堅持完成了這部作品。
很明顯這部電影很成功,新電影中對人類生活的探討非常深刻,同時場面宏大,這是在那個年代很難想像的。同時黑澤明用了很多長鏡頭去拍攝,讓這個世界的所有紛爭、所有爭吵和病態還有人的命運的渺小,非常冰冷的展現到了電影中,像一個老者一樣,看著這個世界的一切。
《亂》雖然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劇,但色彩的基調是鮮艷明亮的,畫面在大部分的時間里都充斥著各種各樣五彩斑斕的顏色,各種顏色的對比也是十分強烈,大郎的黃色、二郎的紅色、三郎的天藍色、末夫人的白色這些顏色的運用既彰顯了人物自身的個性,又增強了影片的視覺效果。
過去的黑澤明電影,主人公總能牢牢把控事件,隨心所欲引導變化。而現在,這個本我只是殘酷血腥時代進程中的一個附著品,為歷史的重力所碾壓,最終歸於塵土。
黑澤明對於影像的把控力著實讓人折服,在構圖與色彩的交相輝映下創造了獨特的視聽語境,欲揚先抑的對比手法使「影子」完成了人物弧光。以小人物作為切入點還原百年前的歷史,突顯宿命暗含哲理,大量缺失描寫手法又給人一種神秘感,最不像史詩的史詩感。
能調動如此大場面的日本導演估計也只有黑澤明了,電影的色彩,服飾,布景等等環節都是第一流的!
黑澤明對色彩、場面調度的掌控讓人驚嘆,配樂出色,黑澤明把黑白片時代沒有用過的顏料一股腦塗在了這部電影里,肆意狂放。片中大片陰郁的色彩讓人印象深刻,看黑澤的電影總是感嘆他對於視覺藝術的領悟和電影語言、構圖的本能真是登峰造極。
同時影武者命運烘托出家族和時代宿命般的悲劇,難以想像這是一部四十年前的作品。
3. 被稱為日本影壇「四大巨匠」之一的黑澤明,他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黑澤明與成瀨巳喜男、溝口健二、小津安二郎合稱日本影壇「四大巨匠」。從1943年的第一部電影《姿三四郎》開始,黑澤明共執導了30部影片。憑借《羅生門》、《七武士》、《影武士》、《暗堡里的三惡人》、《德爾蘇.烏扎拉》等影片,黑澤明獲得過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銀獅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等諸多國際大獎。
黑澤明小時候因為智力比同齡孩子發育的慢,還曾經是備受同學欺負的小可憐。他最小的哥哥不僅在成長上對他照顧很多,更影響了他對電影的看法。
黑澤明原本想做個畫家,後來陰差陽錯成為P.C.L(東寶前身)電影公司的副導演,導演山本嘉次郎是黑澤明最崇敬的前輩,被他視為仰止的高山一生敬慕。
黑澤明的作品大多以社會問題為主題進行探討,在將社會精神和民族文化融入電影中時,更深度剖析人性,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大氣沉穩的視覺呈現。而他本身擁有的美術、音樂、戲劇、文學造詣,又讓他具備了一個電影創作者的牢固基礎。
黑澤明深愛著自己的作品,為每一個人物都傾注了許多心血。他認為電影會將導演原形畢露照映出來,所以時時自省。
黑澤明在創作過程中態度嚴謹又大膽。他曾大膽啟用新人三船敏郎,為了寫劇本撕爛的稿紙可以把他圍起來。拍攝《羅生門》時,他每天步行查看京都、奈良的古門,考察各種關於羅生門的文獻和遺物。
《羅生門》的戲份幾乎都在森林中完成,為了解決光影問題,遇到太陽光線不好的時候,黑澤明和他的拍攝團隊就開始砍樹,認真而嚴肅創作作品的精神,甚至感動了旁邊寺廟的和尚。
並且,為了更好的利用光影,黑澤明大膽嘗試了當時還是禁忌的「正面拍攝電影」的方式。後來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這個鏡頭被稱為「攝影機初進森林」。
黑澤明的這種創作態度並不僅僅是在《羅生門》,而是貫穿他整個創作生涯。他將鏡頭作為展示社會、揭露人性的工具,也用電影這種模式來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這也是他最偉大的地方。
4. 黑澤明在電影屆的地位為什麼這么高
黑澤明在電影屆的地位高原因如下:
簡而言之,就是因為他實力很強,拍出來的電影非常經典。黑澤明,又稱「黑澤天皇」。日本的國寶級也是代表性導演及編劇之一。比如《羅生門》,《羅生門》這部作品在日本的文學地位非常高,而且其作者芥川龍之介是一代文豪。更突出這部電影的經典之處。
簡介:
黑澤明(1910年3月23日—1998年9月6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日本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1936年,創作首篇劇本《達摩寺里的德國人》,由此進入了電影圈。1941年,在拍攝完劇情片《馬》之後,黑澤明開始專注於電影劇本創作。1943年,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影片上映後打破票房紀錄,黑澤明由此受到關注。
5. 黑澤明的電影介紹!
1、《戰國英豪》
《戰國英豪》,又譯《暗堡里的三惡人》、《武士勤王記》,是由黑澤明執導,三船敏郎、千秋實、藤原釜足、藤田進等人主演的一部日本歷史劇情電影。
劇情簡介:在戰國亂世,秋月家被領國山名家擊潰。大將真壁六郎太保護公主雪姬和數名殘黨一同躲避在一個暗堡中,並在柴堆里暗藏了黃金五百貫。六郎太籌劃穿越敵國,到達同盟國早川領。他想到了利用偶然在暗堡附近遇到的兩個貧民太平和又七,讓他們背負黃金隨行。
六郎太和公主以及太平、又七踏上了征途。六郎太利用金條引起騷動,趁著混亂順利通過關卡。途中,六郎太救了一名平民少女,一行變成五人。就在快要達到目的地時,他們被敵將田所兵衛發現。六郎太與之展開一場激戰,將之擊敗。然而就在早川國境邊,六郎太等人被抓住投入了大獄,太平和又七逃走。這時,田所兵衛向他們伸出了援手。
2、《德爾蘇·烏扎拉》
《德爾蘇·烏扎拉》是由黑澤明執導,Maksim Munzuk、Yuri Solomin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改編自俄國地理學家阿爾謝尼耶夫的游記《在烏蘇里的莽林中》,講述了沙俄軍官阿爾謝尼耶夫和赫哲族獵人德爾蘇·烏扎拉之間的超越階層與等級的友誼。該片於1975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劇情簡介:沙俄軍官阿爾謝尼耶夫於1902、1907年兩次到烏蘇里地區探險,兩次都是赫哲族獵人德爾蘇·烏扎拉為其充當向導,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次打獵時,
德爾蘇發現自己的眼睛已經不行了,感到很悲傷。在阿爾謝尼耶夫的勸說下,隨同其到大城市伯力居住,但因不習慣城裡的生活,德爾蘇又回到了密林,臨行前阿爾謝尼耶夫送他一支新的獵槍。歸途中,匪徒搶走了他的槍並將其殺害。
3、《影子武士》
《影子武士》是日本東寶映畫出品的戰爭歷史片。影片由黑澤明執導,仲代達矢、山崎努、萩原健一、根津甚八、大瀧秀治等主演。
劇情簡介:十六世紀末, 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割據,其中以武田信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的勢力最大。1572年, 武田信玄擊潰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的聯軍,並於次年包圍家康的屬地野田城。然而信玄卻急死於軍中, 一時間戰爭形勢急轉直下,先前占優勢的武田軍忽然面臨著家族分裂,
軍心大亂的危機。在危難關頭,幾個家臣秘密找出一名面容酷似信玄的盜賊假裝信玄以穩定軍心,順利退兵,並震懾住虎視眈眈的織田、德川、上杉等豪強。按日本戰國的習慣,這個模仿者被稱為影子武士。這樣的狀況維持了三年之久。
三年之後影子武士的身份首先在家族中被揭露出來,信玄之子武田勝賴全面奪取家中軍政大權,並違背信玄遺訓領兵出征。結果被織田信長以三段式火槍射擊加防馬柵欄戰術擊潰,全軍覆沒,武田家從此沒落
4、《八月狂想曲》
《八月狂想曲》是由日本松竹映畫製作發行的98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黑澤明執導,村瀨幸子、井川比佐志、茅島成美、根岸季衣、理查·基爾等主演,於1991年5月25日在日本上映。
劇情簡介:一位住在日本長崎鄉間的老人,突然接到發自美國夏威夷的航空信。寄信人是老人的侄子克拉克。信中稱老人的哥哥早年移居美國,靠經營菠蘿園而成為富翁,現患不治之症,希望死前能與妹妹見上一面。老人的兒子、女兒對在美國突然出現這樣一位有錢的親戚感到興奮不已,
便立刻把四個孩子寄放在母親家中,動身去了美國。孩子們在與祖母的朝夕相處中,聽祖母憶起祖父死於原子彈轟炸的往事,理解了祖母對祖父的懷念和不願去美國的心情。在孩子們的勸說下,祖母答應在8月9日祖父的忌日去美國看望哥哥,
因為1945年這一天是長崎被原子彈轟炸的日子,村裡人要在這天集體舉行對死者的追悼。孩子們的父親和姑母從美國歸來,當聽說祖母已復信給美國的哥哥,便責怪她不應向他們提起有關原子彈的往事,擔心將斷了這位有錢親戚的往來。然而,克拉克從美國回來表示了真切的心情。
5、《裊裊夕陽情》
《裊裊夕陽情》是由日本東寶映畫發行的134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黑澤明執導,松村達雄、香川京子、井川比佐志、寺尾聰、渡邊哲等主演,於1993年4月17日在日本上映。
劇情簡介:1943年,百閑先生從大學退職後呆在家中一心從事寫作。這個家「小偷很容易進來」,是以房租便宜,聚集了高山、甘木、桐山、澤村等弟子。澡堂的門是半開的,立著「小偷入口」的牌子,還有「小偷通道」,「小偷休息室」里甚至擺放了煙灰盆。每一個小偷看到了都會大吃一驚。
空襲中這座房子被毀,百閑先生和夫人搬進了一個只有三鋪席大小的門房,終日與貓為伍,過著悠然自在的生活。戰後,弟子們創立了「摩阿陀會」。「摩阿陀會」是「好了嗎,還沒有吶」的諧音。弟子們每年都為先生的生日召開大會,在第17屆會上,頭發花白的先生問弟子們,何事何物在人生中最重要。
6. 誰能告訴我黑澤明電影<<亂>>里講的是誰的故事啊秀虎全名是什麼謝謝
日本導演黑澤明的力作《亂》據說取材於莎士比亞的作品《李爾王》,黑澤選擇的背景是日本的戰國時代,這就體現了大導演的睿智。也只有諸候割據的時代,才最適於表現亂世中人們的殘酷、背信棄義以及欲求平靜友愛而不可得的悲哀。 一開始,那個海野平原最強大的諸候王一文字秀虎就已經老了。他十七歲揭竿,暴戾成性,殺了無數人,燒了無數城,創下這份基業。三個兒子圍在他身邊。長子孝虎、次子次郎的妻子都是諸候王的女兒。當年,一文字秀虎殺了楓的父兄,逼楓母自殺,將楓嫁給長子孝虎為妻;他還殺了默的父親,默的弟弟刺瞎雙目才逃得一命,默被迫嫁次郎為妻。如今,三郎直虎尚未婚配,鈴木、壽賀兩個諸候王都想把女兒嫁給三郎,好在一文字秀虎家族龐大的家業里插上一腳。就在他們爭論不休的時候,一文字秀虎居然睡著了! 三郎可憐父親已經衰老,一文字秀虎也感力乏。他把主城交給太郎,第二城交給次郎,第三城交給三郎,並囑咐他們要休戚與共。太郎次郎聲稱要幫父親挑重擔,實質上是索要權力。三郎堅決反對,他說父親早已樹立了背信棄義的榜樣,父親的設計只能是奢望。秀虎被激怒了,將三郎與袒護三郎的諍臣平山流放。侍奉他的小丑抱著他的腳攔他,也沒攔住。 走投無路的三郎被壽賀招作上門女婿。三郎臨走吩咐平山要偷偷跟著一文字秀虎。 一文字秀虎回到第一城,准備搬到副城去。搬家隊伍與楓搬家的隊伍狹路相逢,楓不肯讓路。一文字秀虎的妃子們跪拜楓的場景,令一文字秀虎心理極不平衡。但是更難堪的事接著來了,太郎逼一文字秀虎交出最後一點權力。秀虎責問太郎受楓擺布,太郎回答說:母雞一叫,公雞就打鳴。 走投無路的一文字秀虎帶著三十多名侍從去第二城投奔次郎。他問默恨不恨他?正在念佛的默回答說不。秀虎驚異於默和楓截然不同的態度。然而次郎卻說他只能接收父王,而不能接收侍從。一文字秀虎傷心到極點:"一個人怎麼生活?能獨自生活的,那是野獸!" 一文字秀虎不得不和他的隨從們露宿荒野。這時平山出現,送他糧食,告訴他第三城裡三郎的兵將都去壽賀處尋找三郎了,第三城歸另外二將管轄。有侍從提議去第三城,平山阻攔,小丑也說:"地獄在眼前,天堂在遠處。"但是平山和小丑被拋棄了。 夜半,太郎與次郎一起來追殺父王,守城二將也攻打宮室。原來他們串通好了的。一文字秀虎的侍衛都戰死了,妃子們也都自殺。一文字秀虎看到宮室下次郎的大將鐵殺死了太郎,他瘋了。 平山與小丑找到瘋了的一文字秀虎,帶到一個廢墟躲藏。小丑問一文字秀虎:"你還記得嗎?這是你親手燒掉的城堡。"原來這就是默的故鄉。一文字秀虎惘然。平山要帶一文字秀虎去壽賀投奔三郎,一文字秀虎卻認為自己沒臉見他。 楓向次郎獻上太郎那象徵權力的頭盔,趁機引誘次郎。與次郎發生關系後,她嬌聲媚態,逼次郎殺掉原配默。次郎叫鐵去殺默,鐵卻帶了一隻石狐狸頭回來,向次郎說陰險的女人是專門敗壞基業的狐狸。 默被鐵放走後,帶著瞎弟弟逃到廢墟。一文字秀虎見到默,大受刺激。三郎帶著人馬接一文字秀虎來了,次郎聽了楓的話,決定和三郎戰一場。鐵及其他大將竭力勸阻,說鈴木與壽賀都已帶兵前來,只等著兩敗俱傷之時搶奪一文字家族的基業,楓卻派人請次郎參加出征宴,並教次郎拖住三郎大批人馬,讓三郎獨自尋找一文字秀虎,尋機伏擊。三郎果真只帶著平山去找一文字秀虎,一文字秀虎躺在石縫里一動不動,他說那是棺材。他躺在"棺材"里看天,天上風雲瞬息萬變。一文字秀虎喃喃自問:"這是什麼地方?這是什麼時代?" 一文字秀虎終於被三郎的孝心打動,他騎在三郎馬後說,等到只有他和三郎兩個的時候,他要和三郎說很多很多心裡話。父子歡笑之時,一聲槍響,三郎從馬上栽下去。一文字秀虎大慟,伏屍痛哭。他問平山和小丑為什麼還活著,而三郎卻死了。他所有的希望都隨著三郎去了,只有自殺。 鈴木、壽賀大兵壓境,鐵卻帶回"三郎的頭"。次郎打開一看,不過是豬頭而已。鐵藉此罵次郎 是豬頭。次郎匆匆前去尋找楓問計,鐵問:"一文字家族的首領是陛下還是楓?我追隨的是陛下,不是楓!"他搶在次郎前邊闖入楓的房間責罵楓,楓面無表情地說這座城本是她家的城,這一切正是她所期望的。鐵不顧一切殺了楓,但又能怎樣?一文字家族註定要滅亡了。 默放心不下她的侍女,要回城看看。臨走交給弟弟一幅佛像,說佛祖會保護弟弟。然而默一去不復返。瞎弟弟走到了危崖卻渾然不知,一個踉蹌將畫掉落。慘淡斜陽下,佛在廢墟上微笑。 這是什麼地方?這是什麼時代?豈止是黑澤明鏡頭下的日本戰國,大凡亂世,莫不如此。瘋狂是亂世的特徵。就象三郎說的:"我們生在亂世,不背信棄義就無法生存。"兄弟相殘的太郎與次郎、被仇恨支配的楓……他們的死固然是自找,但是善良的人們照樣也逃不脫悲慘的命運。三郎淡泊於權勢,仍有人追殺他。默日日念佛,對殺害父母的仇人都沒有恨意,結果被迫逃亡,仍沒有撿回性命。她所信仰的佛祖早被亂世所棄,留在廢墟了。亂世就象是默的瞎弟弟--盲人臨深淵,毀滅近在咫尺。沒有人能夠逃脫毀滅的命運,沒有人能夠得到一絲安寧。 平山說:"這就是人世!人哪,追求的主要不是幸福而是悲戚,主要不是安寧而是痛苦!"。是誰在詛咒人世的殘酷?是誰毀滅了這個以毀滅建國的家族?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受長女和次女欺騙,悲憤而死。黑澤鏡頭下的一文字秀虎,親手製造了這場骨肉相煎的悲劇。當他被自己的兒子逼瘋,踉蹌在茫茫原野,見到的除了秋草就是廢墟。多年的戰亂,已經使海野平原千瘡百孔。戰爭,不管在哪裡,都意味著對人類文明的毀滅。 直到影片結束,黑澤明也沒有說清楚到底是誰殺害了三郎。不過這正是黑澤明的高明之處。他就這樣簡潔地,表現出人人都想殺害三郎的內心隱秘。他不說,比說了更清楚。 這部耗資24億日元的影片被黑澤明稱作是自己平生的代表作品,因為他心目中對電影的要求,都在此片中到位、准確地表現在銀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