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是怎樣的
韓國電影一開始的審查是由日本侵略者制定的,意在通過文化更好的控制和奴役朝鮮半島,全力宣揚殖民統治,扼殺反抗侵略的苗頭。主要內容是1922年的《興行和興行場取締規則》,1926年的《活動寫真和映畫檢閱規則》,1936年的《活動寫真和映畫取締規則》,1940年的《朝鮮映畫令》。1961年到1997年是韓國的軍政府執政時期,朴正熙時代,四次修訂《電影法》(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電影法是搜集日本侵佔韓國時所制定的電影審查而拼湊成的,這種法律的奴役性可想而知。),對於電影內容嚴格控制,以反共,維新為「政治正確」。而全斗煥時代,《電影法》依舊嚴格把控電影內容,檢查重心由「性」和「暴力」轉化為對社會矛盾的揭露,對於反映別國社會矛盾政治壓迫的電影是可以上映的,而涉及本國則一概pass。盧泰愚時代也是老樣子。1997年韓國民主時代到來,金大中競選總統成功,1997年釜山電影節金大中公開承諾 「給予支援,不幹涉」的原則下,廢除電影審查。2000年電影振興法修訂,確定以年齡階段分級。套用網上有人說的一句話,韓國有改變法律的電影,中國有改變電影的制度。韓國電影里對於政府警察政治家的批判很大,《熔爐》《追擊者》等等都是這樣。這樣的影片在中國會被殺掉無數次了。1997年廢除電影審查,積極開展電影振興政策。1999年成立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電影被選為重點扶持對象。2000年取消了電影審查機構,由影像物等級委員會負責電影上映等級的分類審核。於此,韓國電影法發生了重大改革,廢除審查制度,確立電影分級制。
2. 這些韓網上評價超高的犯罪電影 每部都值得你三刷
在韓國電影中,犯罪電影有不少出色的作品。
讓不少人改變對韓國電影看法。
希望票友的小夥伴們喜歡
1《孤膽特工》
2010年韓國最賣座電影,韓國電影網站評分 9.21 分。
驚艷的韓片,細節很精緻,比如最後警察在車中不點煙,最後段落男主眼裡很有戲。故事像這個殺手不太冷,爽快的以暴制暴,動作硬朗,比如最後拼刀。元斌前面落魄造型和後面的短發造型都很帥。
2《向日葵》
該片2006年11月上映,網站評分9.21分。
出獄後 他本想好好的生活 補償「媽媽和妹妹」 無奈有些事就是不放過他 一段溫馨的日子過去 妹妹被毀容 媽媽被殺死 做個好孩子還有什麼用呢 最重要的人都不在了 所以 復仇、然後走向毀滅 後半段讓我想起【持槍老漢】 以暴制暴 為何不可。
3《老手》
2015年8月上映,網站評分 9.11 分。
輕松流暢的講述了一個老警和一個變態惡少鬥法的罪案故事,後來居上將「暗殺」拱下了今年韓影票房總冠軍寶座。這樣的故事如果在5年前拍絕對又是一部「追擊者」,現在則是各種商業化了。很少看到劉亞仁飾演的反社會變態形象,這次也是蠻拼的,真是眼前一亮。
4《暗殺》
2015年7月上映,網站評分 8.98 分。
開頭一般,但是結尾很棒。大叛徒最後說「我如果知道最後會勝利,就不會出賣戰友了」,這是畫龍點睛之筆。誰也不知道最後是誰勝利,在這點上,大家都別有優越感。但是,明知道可能會失敗,卻還是堅持信仰,堅持不背叛,這才是真英雄。
5《心跳》
該片1997年上映,評分 8.90 分。
生命面前,眾生平等,這樣的價值觀,超越一切。無論是走完可悲的半生,面臨死亡的母親,還是人生尚未開始就行將結束的少女。一定會有一個人為你牽腸刮肚,舍棄一切,甚至化身惡魔,只為那分希望。一流的電影拍攝的是人性,是你我心中彼此共同的光。
3. 2019年十部高分韓國電影,《惡人傳》擠進前五,第一眾望所歸
談起韓國電影,相信眾多資深影迷並不陌生。該國在影視發展方面上幾乎是領先中國,甚至位居亞洲前列。先後涌現出了《熔爐》、《素媛》、《釜山行》等多部經典力作,至今令人意猶未盡,流連忘返。那麼,在進入2019年之後,韓國電影同樣層出不窮。下面,我就目前2019年上半年,已經上映的多部韓國電影中給大家挑選出了十部評分較高電影,做個簡單點評和分析,喜歡的網友可以收藏。
1、《寄生蟲》
豆瓣:9.2
主演:宋康昊、李善均、崔宇植 等人
影片點評:在我心目中,《寄生蟲》是一部節奏完美、劇本精良、諷刺犀利、市場受眾廣泛的商業大作。而製作方面又不乏偏藝術化的處理,驚悚題材以喜劇方式拍,犯罪元素放在細處,演員發揮空間充足,劇情起伏驚人而不出格……一切藝術片的優點這個片子都有。另外,影片也非常全面地展現了奉俊昊的看家本領:樸素的設定,通俗的故事,猜不到的反轉,精妙的節奏,諷刺的人物對立,深刻的 社會 關懷。無疑,《寄生蟲》是一部融合了藝術電影美學的商業電影典範。
2、《我的一級兄弟》
豆瓣:8.2
主演: 申河均、李光洙、李絮 等人
影片點評:本以為是喜劇片,結果卻看得我哭得稀里嘩啦。沒有血緣關系的兩殘疾兄弟相互取暖,相依為命。兩人接受現實但從不看輕自己,哥哥的聰明頭腦,配合上弟弟無微不至的照顧,兩兄弟總能想到辦法掙錢養活自己,樂觀生活的樣子溫馨又可愛!電影後段,兩人因為一些原因分離,兩兄弟相互拯救,努力回到彼此身邊的橋段真的不要太好哭!「弱小的人互相幫助著生活,我們就是這樣,一起活到現在。」兩位主演的演技在線,為該片增添了不少色彩和看點。
3、《證人》
豆瓣:7.7
主演:鄭雨盛、金香奇、李奎炯 等人
影片點評:故事的題材就是犯罪懸疑溫情,天才自閉症加庭審翻案。單論哪一個都不是什麼新穎的題材,揉到一起也不過是一個雨露均沾的套路片類型片。但是不得不佩服韓國成熟的電影拍攝模式,工整的劇本哪怕是老套,流暢的節奏,細節的把握,再來一點溫情雞湯,竟然還不討厭,那就成功了,就算不喜歡最多也就是平庸但絕不會爛!韓國大多數影片都有2小時以上的片長,但是很少給人有冗長的感覺。這就是極致就是節奏就是教科書!
4、《極限職業》
豆瓣:7.7
主演:柳承龍、李東輝、李荷妮 等人
影片點評:韓國喜劇片加犯罪題材,雖然對案件偵破的過程經不起推敲,挖掘人物成長的經歷也浮於表面,但是整體觀看下來還是很有意思的,笑料鋪陳不生硬,戲劇誇張處理也經得起推敲,單純的沖著爆米花屬性值得一看。而且群戲帶感、節奏明快,沒有一點的冗餘,韓國成功的商業片就是特別想觀眾之所想,沒想到柳承龍也能把這種呆萌的角色演繹得如此完美。另外,片尾響起了《當年情》更是意外之喜,有意思。作為韓國院線票房第一,也是情理之中吧。
5、《惡人傳》
豆瓣:7.6
主演:馬東錫、金武烈、金成圭 等人
影片點評:雖然影片的敘事還算工整,但整體風格存在問題,也就是說,影片的氛圍風格與故事本身相擰巴。影片情節是根據韓國真實案例改編而成,犯罪分子殘忍嗜血,最令人發指處在於其隨機無差別殺戮。這本是一件極其黑暗驚悚的事件,影片導演卻用近乎市井警察黑幫喜劇片的風格進行表現。甚至讓人感覺導演營造的這種輕松風格對真實案件中的遇害者不夠尊重。其問題的根源在於導演的思想,把這么一件黑暗事件改編成了商業氣息過於濃郁的甚至帶有 娛樂 氣息的影片。不過該片中打鬥場面拳拳到肉,血腥到捂眼睛,喜歡動作片的大概會很過癮。
6、《陪審員》
豆瓣:7.5
主演:: 文素麗、朴炯植、白秀章 等人
影片點評:雖說是根據韓國真實的刑事案件改編,但也未必太像《十二怒漢》了吧。同樣都是一起看似板上釘釘的刑事案件,實際上卻暗藏玄機。同樣都是通過陪審團們的意見改變了審判長最終的判決意見。唯一不同的是,通過一些小細節的喜劇設定,讓劇情在嚴肅的審判過程中有了一絲絲的趣味。可惜電影的立意卻僅僅止步於此,讓我詫異向來對政治敢說敢言的韓國,居然如此淺嘗即止。不過瑕不掩瑜,我仍舊還是很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我很喜歡《十二怒漢》。
7、《生日》
豆瓣:7.5
主演: 薛耿求、全度妍、金寶敏 等人
影片點評: 一部素材比成片更有分量的電影。以一場讓人心痛的災禍為底,再將鏡頭對准留下的人已是核級催淚彈。再配上優質演員的神級演技,想必沒幾位看客能忍住淚水。但去掉素材來看,幾次的轉場和部分細節都沒能合格。而不合氛圍的硬廣和幾處過度用力的場面也極其使人出戲。雖離佳作僅差一步距離,不過考慮到現實意義,還是值得推薦的。
8、《未成年》
豆瓣:7.2
主演: 廉晶雅、金素真、金惠濬 等人
影片點評:深夜看的,百感交集。性慾還是愛情,有時候難以把控。但是倘若家庭建立在一盤散沙上,被沖毀不僅是曾經數塊磐石建立的堡壘,而是無一倖免的人性。對未成年的傷害更是不可挽回的,每個人其實都是弱小無助脆弱的,建立家庭是為了保護我自己,可投入得越多越會傷害自己,拋棄之前的投入,傷害到最親的人。一切都是人性作怪,有的建立起更堅固的堡壘,有的軟弱的不堪一擊。
9、《裟婆訶》
豆瓣:7.1
主演:李政宰、朴正民、李在仁
影片點評:延續了導演上一部《黑司祭們》的套路,但故事內核更加豐滿了,血濃於水的兩姐妹,自我救贖的年輕人以及神鬼的角色對調充滿了悲憫色彩,佛教里對於因果世界,輪回命數,善惡一念間的哲思都升華得非常好,彌補了電影的不足,看之前有人拿來和《雙瞳》對比,明顯《娑婆訶》立意更深,兩個不同系統的人為逆天,相同的是最後老天總會眷顧那些善良的人。
10、《惡霸警察》
豆瓣:6.6
主演: 李善均、全素妮、朴海俊 等人
影片點評:該片是一部很套路的電影,一個為了生活,不惜靠違法犯罪獲取利益的警察,壓榨犯罪嫌疑人為他服務。不成想,個人的經歷卻無意中與一個道貌岸然、養活國民的企業集團的犯罪糾纏在一起,於是,在自己的惡與企業老總的惡中徘徊,最終激發善,堅持正義,不惜以身試法掃除真正的惡的故事。李善均很好的把握住了角色的內心,從一個愛錢,貪婪的小刑警,到最後被世越號倖存女孩感動而正視自己的世界觀,這種人性的轉變,全部在他的眼睛裡、話語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現,所以看起來非常真實,不自覺會站在他的立場看待整個事件。
4. 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是怎樣的
作者:胡楊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3537/answer/191525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韓國於1998年建立電影分級制度。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全民、12歲以上、15歲以上、18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每部電影的等級由民間組成的"影像物等級委員會"進行評級。另外,對於網上的色情資訊,年齡限制提高至19歲或以下不能觀覽。這種分類只出現於不能在戲院上映,而只能以錄像帶或影碟發行的電影。——維基網路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觀眾是看不到韓國電影的,在今日,或許觀眾和電影研究者對近十年來的韓國電影相當熟悉,但是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產生隔膜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我們需要《韓國電影史》這樣一本書的原因。它的功能簡單明確,以編年史的線路來梳理韓國電影,向韓國以外的讀者介紹韓國電影(書的幕後推手是「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你大致可以看出此書的官方色彩)。但這本書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實際編撰者有三十餘位,從而在編年體的框架內有自由跳躍的寫作方式,這種方式或許使書的結構存在某種混亂,卻也能讓韓國電影史有了前後響應的連貫性。
如果我們全面審視這本電影史,會發現一個名曰「審查」的幽靈一直居住其間,是這本書的許多撰寫者都很難規避的一個問題。這個「幽靈」具有非常強烈的政治色彩,一直影隨身動,緊跟韓國的政治時局變化。電影初傳入朝鮮半島時,朝鮮王朝根本就沒有什麼審查的概念,最多派個警察去看場子,因為「眾多觀眾聚集在黑暗場所,難免會發生點小摩擦」。隨著日本對朝鮮的殖民入侵,電影審查制度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種審查很明顯是為了限制民主主義言論的表達,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更是在韓國強化了電影審查,在1940年制定了「韓國映畫令」,把「褻瀆皇室尊嚴和損害帝國威信」作為法令的基礎。此時對於拍攝電影的限制完全是一種政治上的需要,是對確立日本「宗主國」地位的意識的強調,如果我們把目光從朝鮮拉回到日本,就會看出兩處審查政策的不同,黑澤明在他的《蛤蟆的油》里曾經說過:「我認為,那時內務省的檢查官們一個個全是神經不健全者。他們都是迫害妄想狂,都有虐待狂、受虐狂和色情狂的性格特徵……他們把外國電影里的接吻鏡頭全部剪掉,凡是女人光著腳或露膝的畫面,也一律剪掉。」他所要爭取的自由表達顯然與韓國的電影創作者們是有區別的。到1948年韓國政府成立,審查依舊陰魂不錯,軍人掌握政權時期,審查只是換了個基調而已,「不許攻擊政府」肯定是必需的,反共意識形態更是審查者的普遍共識。軍政府搞出了事前審查制度,並且為此不惜在1962年修改了憲法,以保證這種審查制度不違憲。
當然,如同任何一種醜陋的制度一樣,苛刻的、自利性質的政府審查行為不會永遠存在。從1984年開始,韓國政府開始廢除事前審查制度,政治鉗制大為減少。令人意想不到然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審查的松綁帶來的是一股色情影片的熱潮。這或許也是重視保護青少年的中國廣電部門遲遲不願意推行電影分級制度的一個原因。而韓國的電影分級制度在1996年開始推行,這一回憲法沒有扮演絆腳石的角色,憲法裁判所多次認為電影振興委員會推行的分級制度所含有的對電影的分級審查是違反憲法的,甚至認為給電影分級的機構都是「屬於憲法禁止的審查機關」。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審查與人類的自由表達權利一直是相生相伴的,分級制度並非審查的完全終結,之所以在分級制度確立後,韓國電影的題材呈現多元化的格局,過去不能碰的敏感問題也出現了重大突破,完全在於創作人員的自由表達權得到了放大。過去的審查制度(無論是日佔時期還是軍政府統治時期)充滿黑箱操作,並且還有惡法保護,它不僅讓一部電影無法上映,成為了禁片,而且事前審查制讓許多電影創作早早就胎死腹中,連拍攝都不可能。分級制度同樣也保證了觀眾的選擇權利,一個文明社會的成年公民有權利選擇他想觀看的任何電影,對青少年的保護並不意味著對成年人意志的限制與踐踏。當然,任何「好」的制度不可能一日促成。韓國電影審查制度不僅依附於電影工業本身,更多的是韓國政局的縮影,當軍人政府下台之日,電影的蓬勃發展已經勢不可擋。第一部給韓國電影帶來國際聲譽的《生死諜變》,直接觸及了韓國與朝鮮之間的間諜戰,這種題材的開發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電影不僅在韓國本土取得了票房成功,而且還打開了韓片在日本與香港的市場,成為了韓國電影興起的標志。不僅南北問題不再成為禁區(《義兄弟》也受惠於此),而且韓國電影創作者也有了可以反思自己國家的歷史問題的可能,無論這種嘗試是否成功。李滄東和奉俊昊都在自己的電影中對光州事件做了微妙的表達,而金志勛導演的《華麗的假期》更是直接展示了光州事件中政府軍隊對民眾的鎮壓。審查的松綁讓電影的類型創作有了巨大的空間,韓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恐怖片生產的大國,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金知雲的《薔花紅蓮》甚至讓好萊塢買去了改編權。林常樹導演的《那時候那些人》將朴正熙總統被刺事件加以戲劇化,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漢城地方法院要求電影刪除開頭和結尾的片斷,引起了電影公司的不滿,做出了在判決之前提前公映的舉動,這次對電影的干涉與審查沒有多大關系(否則影片決無上映的可能),而是影片涉及的事主親屬告到了法院。像這樣的爭議反而是一種進步,所有問題可以公開討論,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黑箱操作,無聲無息。
韓國電影在21世紀的飛躍,從苛刻審查轉向分級制度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我們看完《韓國電影史》,就會明白書的編者序中的那句話的分量,當人們探究韓國電影何以成功時,作者的回答是———「舊制度和審查,首先必須廢除」。
5. 部部經典 - 七部韓國電影推薦
作為電影迷的我,空閑之餘又來寫寫電影,淺談觀後感。這次推薦的主題是韓國電影,部部經典,找個慵懶的下午,挑一部窩在家裡看吧!
1.《結婚禮服》
先推薦第一部重磅催淚電影《結婚禮哪信服》,職位為婚紗設計師的單親媽媽高雲(宋允兒 飾)帶著女兒素雅(李滾輪金香奇 飾)一起生活,媽媽高雲忙於事業,疏於對女兒的照顧,女兒素雅一方面性格獨立,另一方面高冷不合群。
一天母親被查出絕症,絕望之餘的她抓緊所剩不多的時間為女兒做打算,彌補以往對女兒的關照和愛。但素雅毫不知情,對於媽媽突然的熱情關愛,倔強的素雅並不領情。
隨著素雅慢慢察覺媽媽的病情之後,年幼的她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了,她不僅裝作毫不知情地配合媽媽,並且還想方設法地完成媽媽的所有願望......
這部電影看得我的心都揪在一起了,感人至深的母女情,人世間血濃於水的無私情感,不論過往有過多深的誤解或幽怨,在生命無常的最後一刻,都能得到寬恕與和解。
看完之後,我只想好好珍惜與家人一起做飯吃飯、聊天散步的日常,這樣的日子平凡瑣碎,但卻彌足珍貴。
2.《釜山行》
《釜山行》上映於2016年,是一部災難喪屍片,在我個人看來,這也是一部人性倫理篇。從小到大,我是從來不看喪失片驚悚片的,因為我膽子小害怕,所以我從來不看。
上大學的時候,身邊的同學朋友們經常約著在沒課的時候湊在一起在宿舍看驚悚片,還把窗簾拉上製造環境氛圍,那時候我真的覺得她們很變態!
但是,盡管我是這樣一個對驚悚片絕對抵抗的人,也禁不住去看了這部《釜山行》,因為上映之後,這部電影的口碑立即傳開了。所以我也禁不住去看了電影簡介,撇開喪屍不說,內容絕對是我喜歡和關注的。
一輛開往韓國釜山的動車上,車門關閉,列車駛出。就在開車的剎那,一名感染者沖入車廂,而她很快屍變並對目光所及之處的健康人展開血腥屠殺。一無所知的列車乘客們很快被喪屍咬到而感染。
不過多久,喪屍數量爆發性增長。暫時安全的列車乘客中,有孕婦、小孩、老人、乞丐、高中生、政客、商人,危難時刻,誰捨身取義,誰明哲保身,人性深處可窺一斑。
影片最後,我慶幸自己沒有因為喪屍這個點而錯過一部這么好的電影,與此同時,更感動於人性中的美和善,痛恨人性的自私軟弱。
3.《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
上映於2014年,是電影更是紀錄片,豆瓣評分9.3,可見這部片子的分量。看這部片子,一定要准備紙巾,因為會哭!
影片中記錄了一對身材瘦小的老伴,家住韓國鄉下一座小房子里。老伴兩人彼此攙扶走過了76年婚姻生活,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仍舊緊緊相依。
誰說愛情一定會變成親情呢?這兩位老人望向彼此時,眼中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濃濃愛意與心動,這只有真正遇見過愛情的人才會懂得。
他們努力將每一天的平凡日常過得可愛又有趣,溫馨又甜蜜,實在令人動容。反觀現在的社會,我們有著他們無法擁有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環境,但大多數的我們卻把日子過得如清湯寡水,甚至雞飛狗跳,陷入一地瑣碎。
影片這樣的愛情,如詩如畫,至死不渝,可遇而不可求。我憧憬這樣的愛情。
4.《寄生蟲》
《寄生蟲》算是上映時間比較新的片子,2019年上映,豆瓣評分8.8。影片講的是韓國底層一家四口,蝸居在一個小幾平米地下室。
偶然之下,家裡的哥哥聽說同學在一個富人家裡做家教,但是同學要出國了,想將家教工作轉交給哥哥。後來哥哥拿到了這份工作,慢慢地,妹妹、媽媽和爸爸,一家四口都如寄生蟲一般在這個富人家裡工作。隨著劇情演變,這兩個家庭中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影片之後,我特意去網路了寄生蟲的定義:寄生蟲特徵為在宿主或寄主(host)體內或附著於體外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發育或者繁殖所需的營養或者庇護的一切生物。
聯想電影劇情,我覺備空得這個影名《寄生蟲》取得實在很妙。底層窮人這一家四口,有手有腳,身體健全,有工作能力,但是他們卻不務實,反而野心勃勃,不知羞恥地如寄生蟲一般附著這家富人生活。
再反觀周遭現實生活,好高騖遠,無所作為的青壯年並不在少數,他們不想踏實努力地創造財富,想走捷徑,想一夜暴富。
這類人群是整個社會要去關注的事情,當代中國,貧富差距日漸增大,導致一部分人產生了仇富心理,自己不努力,也見不得別人致富。
富的人越來越富,並且是在輕松地變富,而窮人越來越窮,晝夜不停地工作一輩子甚至都趕不上富人財產的一個零頭。
《寄生蟲》這部電影,無論從政的,經商的,每個關注社會問題的普通人,都值得一看。
5.《我愛你》
《我愛你》上映於2011年,是一部關於黃昏戀,老年愛情的電影。愛情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無論哪個年齡段的愛情,總是能以至真的情感和簡單的溫馨而深深打動我,這一部老年戀情電影也不例外。
送牛奶的老頭子,與收廢品的老太太每日凌晨相遇在飄著雪的寂靜街道,他們年輕時各自背負著艱難的人生,老年艱苦而孤獨的生活讓他們之間產生共鳴而彼此靠近。
影片播完之後,我也不禁遐想開來。當我老了,當我望向身邊的他,這個並肩攜手經歷半生風雨的人。他的年少風華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爬滿一臉的皺紋,那是歲月見證下的溝壑;滿頭銀發,那是為生活打拚的美麗記錄。
無論他的容貌發生了什麼改變,也無法改變他是我這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這樣想著,我不怕變老,反而期待變老,這就是這部影片給我帶來的無窮力量吧。
6.《七號房的禮物》
《七號房的禮物》是一部悲喜交織的電影,我是在家裡看的,一陣笑一陣哭,溫情又幽默。
主人公父親李九龍是一個智障患者,為了找到女兒心愛的書包,意外被陷害,喊冤入獄。而他六歲的女兒還在等他回去......
在獄中,李九龍的單純善良打動了獄中的犯人們,為了讓父女倆相見團聚,獄友們一起想盡各種辦法幫助他們,將女兒運到監獄與父親相聚。
影片最後,父女倆坐上熱氣球飛離監獄,這結局帶給了我無限的感動。從這部影片中,我見證了最無私最真摯的親情與友情,也許正是因為現實社會中,這樣的真情越來越難得了吧,所以才會從電影中得到豐富的慰藉和感動。
7.《假如愛有天意》
《假如愛有天意》是一部在高中時代看的電影,那時候為了減輕學習壓力,貼心的班主任會每兩周抽出2個小時的晚修時間,在教室利用投影儀給全班同學播放電影。《假如愛有天意》便是其中一部。
影片講述的是學生梓希(孫藝珍飾)有一天收拾房間,無意間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箱子,裡面是母親珠喜(孫藝珍飾)留下的情書。帶著好奇和想像,她閱讀著這些情書,漸漸揭開母親少女時代一段青澀而深刻的情感經歷,母親出身名門,地位高貴,與窮小子一見鍾情,陷入熱戀。女兒和母親都是孫藝珍飾演,太帶入了!要備好紙巾再看這部電影。
高中時代的我,對愛情的所有想像亦如電影裡面的母親一樣,愛情無關身份地位、無關貧富貴賤,只要兩人相愛,毅然決然,那就是一整個宇宙。
高中看的這部電影,可以說深刻影響著我長大成人後對於愛情的看法和認知,如今我將近三十,有男友未婚,對於愛情我仍然有著原始般的最單純美好,最浪漫熱烈的期待,無關你我的身份背景,盡情相愛吧。
這7部韓國電影,你看過哪幾部呢?最想看的是哪一部 ?
6. 好看的韓國十大高分犯罪電影推薦
犯罪類型的影片也是韓國電影喜歡拍攝的題材,也是許多人最早接觸和認識韓國電影的類型。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好看的韓國十大高分犯罪電影推薦,以供大家參考。
好看的韓國十大高分犯罪電影推薦
1、《老男孩》
吳大修在醉酒後回家,因為當天還是女兒的生日,所以他的腳步非常匆忙。不料卻在半路上卻被人綁架,被帶到一個神秘的地方囚禁起來。絕望的他想自殺,多次尋死不成的他,決定好好活下來。通過電視知道了妻子已經被殺害,女兒也不知所蹤,而且自己還成為了疑犯。一場復仇計劃就此展開,在這里忍辱度過了15年後終得以重見天日,而其仇人也出現了。
黑色詭異,血腥暴力,驚世情色是導演朴贊郁的風格,這也是他復仇三部曲的其中之一,也是最受人喜歡的一部,關於偷窺與流言,亂倫與原罪。老男孩不僅在韓國犯罪電影排行榜前十居首,也在韓國懸疑電影排行榜前十名中排名第三。
2、《死不張揚離奇失魂事件》
姜家一家在漢城郊外的荒山上開來一家旅館,然而開業後卻並沒人來光顧。終於等到了第一位客人,可是他卻在入住第二天清晨自殺了,而且在他的遺物中也沒有找到任何的身份證明,為了維護旅館的聲譽,全家人將屍體埋在了山上。第二位客人是一對情侶,讓人意外的是他們也在旅館里自殺了,於是姜家人又一次偷偷的將屍體埋在了山上。自此之後,這樣的事件一起接一起,姜家人通通將屍體埋在山上。然而,政府卻突然決定在山上修一條公路,事情可能就此泄露。
這部影片是一部黑色喜劇,荒誕的蓋·里奇風也是韓國犯罪電影中翹楚,在韓國犯罪電影排行榜前十中獨樹一幟。
3、《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在首爾金融街打拚的鄭海媛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於是她選擇了休假,利用假期回到家鄉。海媛重逢了童年的玩伴金福南,然而因為在她們的家鄉男最女卑、民風野蠻,金福南在家中被丈夫視為豬狗,凌辱、欺負。金福南希望女兒能擁有和她不一樣的人生,但是她卻無能為力,最終變成了復仇的女王。
4、《那傢伙的聲音》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9歲的李亨浩在1991年1月29日在家附近的公園內失蹤,父母受到了綁架孩子人的電話恐嚇44天後,李亨浩的屍體在漢江下水道被發現,但是在此前兇手已經拿到了2億贖金。僅屍檢後,李亨浩在被綁架第二天後就已經死亡。
然而根據韓國法律案件的公訴期限是15年,16年後的今天人們已經漸漸淡忘,罪犯卻依然逍遙法外。導演朴鎮彪在的到李亨浩父母的同意後拍出了這部電影,並在電影的結尾向觀眾播放了當時真正罪犯的錄音資料,以及肖像素描。希望所有觀看電影的觀眾可以幫助一起找出犯人。
5、《殺人回憶》
1986年,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的田野邊發現一具女屍,屍體已經腐爛發臭。經屍檢後,發現這名女性生前被人強奸過。在隨後的兩個月里,發生了多起類似的案件。然而警方卻毫無頭緒,群眾人心惶惶,警方只好決定成立專案組調查。但在辦案過程中兩名警察的意見不一致使得矛盾不斷,而案件還在發生。兩人只好達成共識,在一步步找到線索後,鎖定了嫌疑人,然而案件卻還遠未結束。
6、《我要復仇》
我要復仇是“復仇三部曲”的第一部影片。Ryu是一名聾啞青年,幼年父母雙亡,和姐姐相依為命。在特殊學校里他遇上了裝作失聰的女友,可惜這是姐姐卻上了絕症,需要腎臟移植。他來到黑市,想用自己的腎換取能給姐姐移植的腎,結果被人騙走了腎臟和所有錢財,在姐姐有適配的腎臟時,他卻身無分文。女友提出讓他去綁架有錢人的小孩換贖金。於是他盯上了工廠老闆的女兒,老闆得知女兒被綁架後,並沒有報警,決定用贖金換回女兒,但是事情並沒有朝著預想發展。
7、《親切的金子》
金子在20歲時因被控“誘拐兒童”入獄而成為頭條新聞,人們驚訝於她的美貌和年輕。在13年的牢獄生活中,天使般容貌的金子是獄中絕對的模範,她盡心盡力地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因此獄友們都稱她為“親切的金子”。然而她的復仇計劃時刻都在准備著,出獄後立刻展開。她的仇人便是老師,讓她入獄的白老師。
這是“復仇三部曲”的第三步影片,影片採用了倒敘與順敘相結合的敘事風格,而舞台化的場面已經近乎炫技了。
8、《追擊者》
前刑警忠浩手下管理者一大批應召女郎,然而最近手下的女郎卻接連失蹤,他認為她們被人拐賣了。他猛翻登記簿尋找蛛絲馬跡,最後確定了一個嫌疑電話尾數為4885,正好這個電話這時呼入需要應召女郎。忠浩讓美珍前去並用電話告訴他地址,他尾隨在後決定抓住這個人。
但是在美珍跟隨嫌疑人進入房間後一切都太晚了,嫌疑人想殺了美珍,而房間裡面根本沒有信號。
9、《黃海》
計程車司機久南借來了6萬塊錢,只為了能讓妻子去韓國打工。而妻子在去了韓國6個月後卻沒有任何消息,久南每天都用酒精和賭博來麻痹自己。在債主的介紹下,久南認識了棉先生,綿先生不僅願意幫助他偷渡到韓國尋找妻子,而且願意為他還掉所有的債務,但條件是讓他在首爾殺一個人。
久南幾經波折到達了首爾,一邊計劃殺人,一邊尋找妻子。還沒沒有殺人的久南卻因出現在兇案現場而成為警方通緝的疑犯。由於怕買兇殺人的事情暴露,從延邊趕來的綿先生也極力致久南於死地。
10、《抓住那個傢伙》
15年前,一名小女孩遭人綁架殺害,警官吳青浩答應女孩的母親一定要抓到兇手,但是卻一無所獲,眼看公訴期限就要到來,吳警官卻於嫌疑人面對面錯過,只得抱憾離開警隊。而依然未放棄的女孩母親卻隻身前去調查,發現了一些蹤跡,而此時又有一名小女孩被綁架,作案手法與15年前如出一轍。警隊請吳青浩再出出山,展開抓捕行動。
猜你喜歡:
1. 韓國勵志電影排行榜
2. 韓國19禁電影高顏值
3. 2017韓國尺度最大的電影
4. 韓國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7. 韓國拍電影女性露上半身合法嗎
合法,根據韓國電影分級制度,電影分為5個等級:全民、12歲以上、15歲以上、18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
詳見網路《韓國電影分級制度》,還提供了有趣的案例:
http://ke..com/item/%E9%9F%A9%E5%9B%BD%E7%94%B5%E5%BD%B1%E5%88%86%E7%BA%A7%E5%88%B6%E5%BA%A6
8. 有哪些揭露諷刺韓國財閥的電影
可能大家不知道,韓國文化戰線,存在著一群左翼力量,而且社會地位不低。我們應該都知道,韓國演藝圈有一堆財閥養著的產業鏈,但是韓國文化界的左翼力量,從未向財閥和權力低頭過……它們一直在發聲。
太山是最佳的總統候選人(金秉玉 飾),為人正直、待人和善,而且在民眾面前宣揚自己會給大家創造一個幸福的社會。所有都是太山的作秀,表面廉潔的太山背地裡有一棟豪華別墅,養著很多美女,他在這里享受。
韓國政治家和財閥在這部電影中被黑的體無完膚,兩股勢力里應外合。財閥給政治家提供服務和金錢,而政治家充當財閥的保護傘。
電影套路大同小異,財閥們掌握著生死大權,小人物們卑微的活著,最終迎來正義的審判,大家見證了財閥們的惡。
不過,韓本觀眾好像對這類電影不怎麼感冒啊,這些電影的票房都不太理想,經典的真的不多,雖然具有一定的觀賞性,但似乎成了一種流水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