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假葯的是什麼電影
印度假葯的是《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
《我不是葯神》講述的是神油店的老闆程勇,在遇見了白血病患者呂受益之後,開辟了一條去印度買葯做「代購」的新事業,但隨著劇情發展又逐漸變成了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故事的最終,程勇因犯走私罪、販賣假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電影里的印度仿製葯,真身是格列寧,由瑞士葯企研發,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但格列寧的價格高達4萬元一瓶,不是尋常家庭能夠負擔的。
女主人公劉思慧是一位單身媽媽,她的職業是在酒吧跳「艷舞」。她有一個得了白血病的女兒,孩子的爸爸知道孩子有病就消失了。
還有一位老太太,在電影中,當她與眾多服用印度仿製葯的病人被警察集體搜捕時,無論怎樣也不肯說出葯的來源,這位老太太說:「格列寧4萬塊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賣了房子,還給家裡帶來了巨大的負擔,但是,我不想死。」
如果沒有殷實的家境支撐,這些患者很快就會讓家中一貧如洗。而正是因為除了格列寧之外,尚有一種價格僅有正規市場葯十分之一的印度仿製葯,才使他們就有了生的希望。
《我不是葯神》影評
《我不是葯神》的剪輯流暢,鏡頭語言乾脆富有幽默感。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在生活小細節的層層推進下,導演將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卑微、無甚波瀾的生活帶到了更為深遠的一步。
該片以草根群像式的現實刻畫,生動展開小人物堅韌的生命故事。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和王佳佳等一眾演員所扮演的小人物,也都充滿閃光點,每個人都貢獻了扎實的表演。
『貳』 《我不是葯神》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我記著講了一個老闆代購給患者找葯的故事。電影《我不是葯神》改編自真實故事,影片講述了一位賣印度神油的老闆程勇從印度代購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葯獲得極大利潤,開始販葯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的故事。
可以看得出來這部作品導演和演員都很用心。可以說,好的演員才能塑造出更好的人物形象。不只是徐崢,王傳君在本片中也被大家給予了極大肯定,再加上周一圍等演技派的加盟,這部電影自然也不會弱。作品好壞見仁見智,需要大家親身去觀看自己去品,過多的劇情就不多說,不劇透了。但不論這部電影是否真的如大家所說的那麼好,如果國產片都是這樣相對高質的水準,相信這對觀眾對國產電影都是有百利無一害,
『叄』 電影《我不是葯神》主要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看完後你有什麼感受
《我不是葯神》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葯店老闆在印度做了毒販之後良心發現了。影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一個賣印度神油的老闆程勇的故事,他通過購買葯物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獲得了巨大的利潤,然後在他開始賣葯賺錢後良心發現。這部電影用黑色喜劇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悲劇性的故事,關於如此多的矛盾,關於一個破碎的法律體系和一個破碎的醫療體系,關於普通病人根本無法承受的高昂葯價,關於既得利益集團阻止仿製葯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一個人或一個政黨能夠解決的,有太多的利益牽涉其中,沒有人希望任何人觸碰自己的乳酪。
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大感觸,它告訴你在傷心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希望。是的。生來平凡的人,即使生來平凡,也不要忘記心跳的心。即使世界醜陋,也要讓這點燃生命之火,照亮四周的角落。
『肆』 電影《我不是葯神》講述啥
我不是葯神劇情講述了一位葯店店主從印度代購開始販葯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的故事。
具體情節:
2002年,上海,保健品小店的老闆程勇在為生計發愁,為了多賺些錢,他幾次往返印度走私神油當鎮店之寶,程勇經營的保健品店生意每況愈下,交房租的日期逼近,程勇只能東躲西藏跟房東玩躲貓貓,能拖一天房租是一天。
程勇前妻嫁了個有錢的主,鬧著帶兒子小澎移民,為了逼程勇同意,程勇前妻打電話到養老院做前公公的思想工作,老爺子思想保守,豈容前媳婦帶走程家的後人,責令兒子程勇想辦法留住兒子。
小澎跟父親程勇很親近,平時花錢從不向後爸要錢,只向父親程勇要錢,這讓程勇對生活有了一絲盼頭。
為了留住兒子,程勇與前妻產生了沖突,被警方傳訊。辦案民警曹斌是程勇前妻的弟弟,程勇到了警局險被曹斌暴揍了一頓,在他的干擾下,前妻出了國,留下兒子由弟弟曹斌照顧。
程勇經營的保健品店生意始終沒有起色,隔壁的旅店老闆帶了一個患了慢粒白血病的患者給程勇認識。
這個患者叫呂受益,需終身服食價格高達三萬七一瓶的格列寧葯物,呂受益打起了印度仿製葯的主意,印度仿製的格列寧一瓶只要兩千元,遠遠低於國內三萬七一瓶正品格列寧的價格。旅店老闆知道程勇多次去過印度,故而引薦程勇與呂受益認識。
程勇本來對仿製葯不感興趣,由於父親患了腦部血管瘤,需要十幾萬手術費,程勇只得去印度,根據呂受益提供的葯廠地址,見到了葯廠老闆,從葯廠老闆手裡以原價每瓶五百的價格進購了一百瓶格列寧。
程勇帶著一百瓶葯回國,在呂受益的陪同下到各大醫院推銷格列寧,但患者們都持觀望態度,沒人敢以身試葯。
呂受益想到了一個病友群的群主女兒患了慢粒白血病,於是聯繫到了群主推廣仿製格列寧,很快被患病的群員們搶購一空,程勇賣光了一百瓶葯賺了不少的錢,獲病患們尊稱為「勇哥」。
程勇嘗到了甜頭,在呂受益的推薦下招收白血病患者劉牧師為手下員工,群主思慧負責銷售渠道,呂受益負責推銷,幾個人組成了一個草台班子,摩拳擦掌准備大幹一場。
呂受益在街上發葯的時候被一個黃毛小子搶走了葯,程勇
與呂受益抓到了搶葯送給貧困病友的黃毛小子,思慧認識黃毛小子,此人叫彭浩。
程勇賞識做事講義氣的彭浩,招彭浩打下手,負責搬貨卸貨。
第二批貨很快運回國內,程勇賣光了貨帶著呂受益幾人到舞廳喝酒慶祝,舞廳管事對思慧動了歪心思,程勇財大氣粗砸錢給舞廳管事,逼舞廳管事上台表演鋼管舞,為思慧出了一口惡氣。
市面上出現了假冒的格列寧葯,價格是兩千元一瓶。有病人服了假葯身體產生不適被送外醫院搶救,程勇幾人卧底蹲點觀看騙子張長林推銷假葯,雙方大打出手,警方趕了過來,帶走了程勇幾人,騙子張長林卻狡幸逃走了。
逃走的張長林主動找程勇,提出花兩百萬元買下印度葯仿製渠道,為了逼程勇交出渠道,張長林打電話報警,警方搜查了程勇的保健品小店,程勇擔心惹上麻煩,召集呂受益幾人吃散夥飯,接受張長林的要求。
一年後,程勇靠張長林給的兩百萬發家致富,把制衣廠辦得紅紅火火。
張長林拿到仿製葯代理權後把每瓶葯價抬高到兩萬,導致許多病患沒有能力買葯。呂受益更是因為無力買葯自殺未遂。
由於自己的病情進入了急變期,呂受益心灰意冷跳樓自殺。程勇深受感觸召集原班人馬,再次經營地下仿製葯,每瓶五百元只賣給老病友,免得惹上麻煩。
跑路的張長林上門找程勇,索要二十萬跑路費,程勇豪爽地送了三十萬跑路費給張長林。
半年後,曹斌在上級的命令下追蹤仿製葯源頭。在碼頭門衛的舉服下,曹斌查獲了碼頭上正在轉移的仿製葯。彭浩為了引開警察,駕車急行出了車禍,死在了醫院裡面。
印度政府因為正品格列寧葯品公司施壓,關閉了仿製葯工廠。程勇自掏腰包從印度以兩千元的價格進購格列寧,在國內以五百元每瓶價格賣給病人。
警方逮捕了私賣仿製葯的程勇,三年後,政府酌情釋放程勇,推動醫療改革,為大批慢粒白血病患者提供有效的幫助。
(4)電影印度葯神擴展閱讀:
電影上映時間及獲獎情況:
《我不是葯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1]。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2018年9月,該片獲得第4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劇本獎。
參考資料:網路——我不是葯神
『伍』 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寧浩徐崢《印度葯神》開機
《印度葯神》海報
由寧浩、徐崢共同監制,徐崢主演的電影《印度葯神》於3月15日在南京正式開機。繼2014年《心花路放》之後,寧浩、徐崢兩位黃金搭檔暌違三年再度聯手,加盟青年導演文虛高基牧野的電影,令網友對於此次三人的合作充滿好奇。開機當天電影官微公布的開機宣傳圖,分子式的設計元素分外惹眼,也為影片的題材埋下了懸念。
壞猴子影業
此次引發眾人關注的除了寧浩和徐崢外,還有影片背後的出品方,寧浩的壞猴子影業。去年9月壞猴子影業召開「為未來而生」發布會,一舉推出了「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並同時對外公布了首批簽約的10位青年導演。此次《印度葯神》的導演文牧野正是該計劃中的一員。寧浩曾表示「幾乎看遍了北京電影學院這幾年所有學生的畢業作品」,同時提出了篩選新導時的兩條標准:一是擁有完整清晰的世界觀,二是有著自我獨立的美學體系並熱衷於表達。「勇敢地忠於自我,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這與寧浩一直所推崇的壞猴子影業要打造「亞文化第一品牌」的理念不謀而合。
《印度葯神》開機
《印度葯神》開機宴
《印度葯神》開機宴
作為計劃的發起者,壞猴子影業表示該計劃中的每一部電影都將由壞猴子出品,寧浩導演監制。在扶持方式上,從開發製作到商務宣發各環節,壞猴子將結合自身的平台資源差謹及項目經驗為新導演提供全方面的產業鏈服務。在影片類型及風格上,壞猴子不會給予任何限制,將完全尊重並保留新導演自身的創作訴求和想法。在首批公布的導演名單里除了《印度葯神》的導演文牧野之外,曾執導了口碑佳作《綉春刀》的路陽導演也榜上有名。由他執導的《綉春刀2修羅戰場》也將於今年暑期與觀眾見面。該電影也是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推出的第一部作品。
秉承一貫高執行力的辦事作風,壞猴子影業計劃將在今年繼續開啟第二輪的72變電影計劃並再開機2部作品,未來以每年簽約10位導演,啟動3-5個計劃項目的速度打造新一輪的人才ip。
從2006年成本僅300萬的《瘋狂的石頭》收獲兩千多萬票房,創造中國低成本電影商業奇跡,到2014年《心花路放》票房11.69億成為當年票房冠軍。過去十年,寧浩毫無疑是國內商業成績最為顯赫的導演之一。前段時間公布消息,由寧浩執導,改編自劉慈念襲欣《鄉村教師》的《瘋狂的外星人》將於今年6月開機,這不僅是寧浩執導的首部科幻題材大片,也是壞猴子即將推出的劉慈欣科幻電影計劃中一部重要的作品。相信該片的啟動會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幻電影類型的發展。
開機劇照1
開機劇照2
開機劇照3
近幾年電影市場飛速擴張,壞猴子的發展卻有條不紊。從導演工作室正式升級為平台化的影業公司,再到如今的72變電影計劃,寧浩和他的壞猴子影業一直在用作品和行動說話。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壞猴子有著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規劃,在公司未來3年的發展版圖中,不管是培養青年導演的72變電影計劃,還是即將啟動的劉慈欣科幻電影計劃,在行業內註定都是一場長足的變革。除了在擅長的電影行業發力之外,未來壞猴子還將發展的觸角延伸到了話劇和新國漫領域,打造多元化的文化產業鏈條,在如今優質頭部內容稀缺的市場發展環境下,手握眾多人才資源和項目儲備的壞猴子影業顯然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