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鐵木真滅西夏和金國的確有哪些電視劇和電影
1、《成吉思汗》
講述在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以其傑出的政治謀略和正確的戰略戰術結束了蒙古草原四分五裂的局面,完成了蒙古族的統一。十三世紀初,他又以血族復仇的名義率領十萬蒙古鐵騎直指金朝的中都,能征慣戰的女真人不堪一擊,中都很快被攻克。
2、《建元風雲》
講述忽必烈自幼時就被成吉思汗認可,稱必成大器。忽必烈自小多善計謀,長大為蒙哥獻計獻策,可蒙哥卻聽信讒言,認為他懷有二心。於是,削奪其治理中原之權,命其征吐蕃和雲南大理。忽必烈逐漸消滅雲南大理國、議和南宋。於1260年在開平稱汗,稱大蒙古國可汗。
3、《止殺令》
講述長春真人丘處機被傳說300歲,懂生死,通曉治國治民之道深居於文登昆嵛山中。金和宋的皇帝曾派人來請,均遭拒絕。成吉思汗聞知定要會他,命劉仲祿不遠萬里一定要帶回丘處機。丘處機算出這一行自己將有去無回,但為了天下百姓免遭戰亂之苦,丘處機帶著一口棺材,毅然上路。
4、《戰神紀》
講述少年鐵木真身為部落首領之子,年幼喪父,母親獨自將他撫養成人,鐵木真成人之際返回翁吉剌部落迎娶自幼定有婚約的孛爾帖,誰知途中卻逐步陷入叔父設置的殺戮陷阱,鐵木真在好兄弟札木合的支持與薩滿長老的輔佐下,踏上拯救戀人和守衛草原的征途。
5、《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講述公元十二世紀,訶額倫被也速該從蔑爾乞部搶親到蒙古乞顏部,在戰亂中生下了鐵木真。塔塔爾人後來殺死了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鐵木真全家被部落遺棄。等鐵木真在飢寒交迫中長大成人並奪回乞顏部汗位。結束了草原千百年來部族仇殺的歷史,實現了蒙古大地的統一與和平。
『貳』 請問大佬有敦煌1988年上映的由 西田敏行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敦煌》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nFq4DI92PEJb6zSUw0y7pQ
本片日本歷史小說名家井上靖的名著改編,並榮獲1988年第12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獎(西田敏行)。
『叄』 1988年日本電影《敦煌》下載
《敦煌》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敦煌》是由佐藤純彌執導,西田敏行、佐藤浩市、中川安奈等主演的古裝劇情片。影片講述了宋朝年間,落第書生趙行德因偶然認識西夏女子而決定探訪敦煌的故事。
北宋年間,舉人趙行德(佐藤浩市飾)面對西夏的考題啞口無言,抱憾殿試。此後心灰意冷的行德決定遠走塞外,前往令人充滿遐想的西夏遊歷。旅行途中,行德所在商隊遭到漢人組成的用兵部隊的襲擊,他被迫編入部隊,並漸漸得到隊長朱王禮的賞識和器重。在與回鶻人的作戰中,他救下並藏匿了回鶻公主斯魯比婭(中川安奈飾)。二人由恨轉愛,並相約逃跑前往西夏,無奈陰差陽錯,行德只得留下愛人獨自前行。誰知他一去兩年,期間斯魯比婭竟被西夏王子李元昊(渡瀨恆彥飾)霸佔。飽受命運的左右與玩弄,行德註定在歷史塵沙中留下一段千古傳奇……
『肆』 哪些動畫電影情節讓你感動的流淚
《大英雄狄青》
它第一個告訴我,不是所有感情熬過坎坷之後都能修成正果。
北宋將領狄青、西夏公主百花,雖然是敵人,卻用三段情節,虐慘了我整個童年。
1.
19集,百花與西夏軍隊跑散,路遇狄青。
狄青為她指路,百花不服,欲與狄青單挑,但力不從心,被狄青打倒在地。
狄青抱起百花,騎馬送百花回到西夏軍隊。
路上,兩人相依在馬上不知說了些什麼,只見百花流著淚,依偎在狄青胸口,眼淚同背影一起融化在落日里。
將百花送到西夏軍隊後,狄青扶百花下馬。百花的父親李元升看得目瞪口呆。
待狄青轉身騎馬離去,李元升才緩過神,忽然意識到,此時的狄青,是隻身背對西夏千軍 —— 這是偷襲狄青的大好機會 —— 便欲趁狄青不備,射箭取他性命。
不料,李元升被百花推了一把,一箭射偏。
箭從狄青身邊擦過。
狄青看到箭,回過頭,望著百花奪下弓箭的身影,他沒有拔刀,沒有加強防備,只是笑著向百花揮手致了謝。
其實,若是往常,依狄青的能力,暗箭偷襲什麼的,他一早就能察覺,這次他竟心大到待箭擦身而過才意識到背後有情況,恐怕是因為百花在他身後吧。
一個謹慎的軍人,是要有多信任一個人,才會把自己的後背交給她。
狄青走後,百花望著狄青逐漸消失的背影,轉向父親,喊了聲「父王」,無奈地落淚。
2.
44集,百花的侍從趁狄青與百花爭執時,偷襲了狄青,並勸百花殺掉狄青。
百花猶豫了一陣後,心痛地說「好」
幸好狄青的好友張義趕到,炸暈了百花等西夏軍人,救醒了狄青。
狄青醒來看到暈倒的百花,焦灼不已,向張義要解葯,張義說,我知道你喜歡她,但她是我們的敵人,這個女人剛才想殺了你。
可狄青說,我不管她對我怎麼樣,我不能看著她死去。
張義仍舊不肯給解葯。狄青焦急之下,忍不住強力搶奪。
張義喊著「大哥你竟然為一個女人打我」,憤懣地轉身離開。
狄青拿著搶來的葯走到百花身邊,卻見百花微微蹙眉,眼角滿是淚水。
原來,百花並沒有昏迷,剛剛發生的一切,她都聽到了。
當百花聽到狄青已轉身離開、去追趕負氣跑開的張義時,她驚慌地坐起身,望著狄青的背影,眼裡滿是不舍。
待狄青背影消失,她便把臉埋在手心裡,哭了起來。
小時候不懂百花為什麼哭,覺得她不應該高興嗎,她的意中人那麼在意她。
現在才明白,越是在意越是歉疚無奈。
也許她寧肯狄青會不顧她死活,無情地轉身離去,或是趁她不備拔刀相向吧。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不過我覺得最虐的,是西夏軍隊發現兀自哭泣的百花,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時,百花立刻收起哭腔,鎮定自若,宛若什麼都沒有發生。
3.
大結局。
戰爭結束了,百花卻要和別的民族聯姻。狄青約她見面,送了新婚禮物,還承諾說,自己會去參加他們的婚禮。
百花收下禮物說,
我的婚禮你不要來,我不希望在婚禮上見到你,以後也不要再見到你了。但我會永遠記得你。再見。
那句「再見」,說得好溫柔。
說罷,她騎馬離去,留狄青一人站在無垠的草原上,望著百花離去的方向,回憶著兩人幼時的相遇,回憶著百花依偎在他胸口哭泣的模樣,回憶著每一次爭執廝殺與每一次默默互助,靜靜地,佇立了一下午。
我貼一下當時的BGM歌詞,
大家自己感受一下
再為我停留,
撫平我受傷的期待。
讓所有交織愛恨的憂愁,
漂浮得煙消雲散。
別再為我停留,
我不要虛浮的愛戀,
枕著夢一般的回味,
沉沒在每一個想你的夜晚
不管是哪一個情節,都是以「一方望著另一方的背影」為結尾。
誰讓他們道路不同呢。
與拔劍弩張刀光劍影相比,背影,恐怕就是能留給彼此的,最溫柔的禮物了吧。
『伍』 龍棺古墓西夏狼王電影,龍棺古墓西夏狼王
摸金行當,四大古墓甚是難尋,秦國始皇墓,西夏左狼王墓,武周女帝墓,西漢海昏侯墓,四座墓穴,合稱龍棺古墓。
左狼王本是西夏王景宗的同胞兄弟,因喜歡鑽研妖異之法,又不願歸順大唐,便被驅逐到了西夏境內,後又遷徙南下,自此,再無蹤跡。
傳聞中,西夏左狼王的墓穴中,有珍寶無數,財富誘惑,利益驅使,引得無數有著貪婪之心的盜墓賊苦苦尋找左狼王之墓,卻都未有結果。
民國末年,一場飢荒席捲中原大地,民不聊生,餓殍滿地,戲班班主袁震,收養了四個年齡尚小便無家可歸的孩子,分別是,劉錦州,銀花,秀才,榔頭。
袁震將這四個孩子收入自己門下,將一身所學,傾囊相授,人前唱念做打,人後摸金倒斗。
原來,袁震的戲班子,只是作為行走江湖的掩飾,台上,他們是唱功卓絕的戲子,台下,他們便要化身為盜墓聖手。
多年以後劉錦州,銀花,秀才,榔頭四人在師傅袁震的培養下,各有成就。
夜幕降臨之後,他們跟隨著袁震遊走於各大墓穴之中,歷經無數險阻,化解重重危險,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袁震曾將四枚吊墜送給了四個徒弟,而那吊墜中,被放置了羊皮地圖,地圖極為神秘,袁震也一直都在參透其中的奧秘。
做這一行,終生不得婚嫁,是袁震定下門規,然而劉錦州卻意外愛上了,一個極其貌美的女子,甚至為了她,劉錦州叛出師門,離開了自幼生長的戲班子。
之後有一日,袁震忽然決定南下出遠門,但這次卻沒有帶銀花等人,而是讓他們留在戲班。
臨行前,袁震告知徒弟們,自己參透了羊皮圖中的墓塋(ying三聲)所在,並且此去凶險,恐是九死一生。
銀花提出要跟隨袁震,卻被他拒絕了,他將三枚吊墜交還給徒弟們,叮囑他們,若自己此行久久未歸,他們便要去找劉錦州,讓他帶著屬於他的那枚吊墜,與他們一同來尋自己。
幾個月過去了,袁震再也沒有回來,失去了所有的蹤跡,於是銀花,秀才,榔頭,啟程尋找師傅,並叫來了劉錦州。
事實上,若非袁震的要求,銀花根本不想見到劉錦州,畢竟他不但背叛了師門,還放棄了這幾個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
秀才喊塵有著愛招蜂引蝶的性子,他一邊吃著身旁姑娘的紅果,一邊為對面的母女倆變魔術,引起了身邊人的圍觀。
而那個提著紅果的姑娘,眼見著他吃了半筐紅果,大罵他不要臉,一時之間,車廂里熱鬧不凡。
而火車行駛的過程中,劉錦州以他那聽風聞雷的絕招,警覺地發現車上竟然有土匪,果然不久之後,爆炸聲響起,一群土匪劫下了火車。
土匪劫財,命令火車上的人挨個交出自己的財物,秀才為了保住吊墜,偷偷將吊墜放在了紅果筐里,之後便對土匪哭窮說自己沒錢。
誰知最後,竟是那提著紅果的姑娘為他解了圍,秀才也沒有想到,這姑娘竟然也是土匪,還是二當家。
土匪速戰速決,搶了錢火速離開,秀才的吊墜就這樣落在了土匪的手裡,被土匪頭子周栓子發現了。
銀花讓劉錦州與秀才去打探周栓子的底細,他們便直接去了警察局報案,不靠譜的警長給他們發了個號,8432,邊吃著肥雞邊對他們說,等排到了就會派人去處理。
劉錦州帶著秀才去報案這件事,把銀花氣得夠嗆,他們乾的是倒斗的行當,他們還敢公然出現在警察局。
可是劉錦州卻自信滿滿,讓秀才拿出來,他剛剛從警察局偷出來的,周栓子的檔案,劉錦州還得意洋洋地說,秀才這倒爬牆的絕技,不用用多浪費。
此時,周栓子也已經打探到了,劉錦州等人的底細,得知他們是袁震的徒弟,一直以來跟隨袁震,以戲班做掩護,戲班散滲橡所到之處,凡有大墓必會涉足。
而前不久,袁震正是去尋找西夏左狼王的墓穴,卻與同行之人皆下落不明,而袁震的四個徒弟,本領不輸其師傅。
土匪猜測劉錦州四人來到此處,定是要盜墓,而他們覬覦墓中的珍寶,卻對盜墓一竅不通,便打起了劉錦州幾人的主意。
周栓子建立飛龍幫,是出了名的匪首,由於秀才的吊墜落入他們之手,很難搶回,劉錦州便打算散夥,反正自己已經金盆洗手,可銀花卻不同意。
爭吵之時,劉錦州聽到土匪朝他們靠近的聲音,有槍有刀,來者不善,劉錦州四人立即開溜,奈何敵眾我寡,最終失手被擒。
之後,周栓子與四人達成協議,共同尋找西夏左狼王之沖旁墓,他們要財寶,劉錦州四人只尋師傅。
協議達成之後,一行人馬共同上路,向南出發,進山尋寶,行至一座山腳下,在一茶寮歇腳時,銀花卻發現,茶寮所用的茶碗,似乎是西夏國的物件。
從老闆那打聽得知,這碗是在囚龍山上撿來的,並且在幾個月之前,還有幾個中原人,也曾問過這碗的來歷,後來他們便進了這座囚龍山。
傳說中,囚龍山有一條巨龍,因犯了天條,由西域逃至山中,卻再也逃不出去,被圍困再次,囚龍山因此得名。
短暫休息過後,劉錦州拿著羅盤四處勘探,根據周圍情況,斷言此處為大凶之地,若有墓塋,也是危險重重,活人進去,恐難走出,所以這墓絕對不可尋。
但周栓子一聽就不幹了,大老遠來到山溝里,怎麼可能就這么空手回去,於是眾人只能繼續前行。
劉錦州讓周栓子用炸葯炸湖,讓他可以施展聽風聞雷之術,雷驚屍,風探墓,風雷聲只要經過他的耳朵,便可以判斷墓塋的方位,找到墓眼。
確定方位後,幾人駕小船順湖泊而下,進入洞穴,誰知,剛靠岸,便遇到了一隻巨大的鬼蠕。
鬼蠕乃古時西夏人所飼養,用以提防叵測之人,但一般鬼蠕不過手臂般大小,可這只卻不懼子彈,碩大無比,能生吞活人。
劉錦州急忙讓眾人快跑,行至安全地帶,周栓子氣憤不已,墓穴還沒找到,便折了他一船人。
他氣急敗壞地質問劉錦州,狼王墓在哪裡,劉錦州回答他,狼王墓就在他的腳下。
幾人順利下到地下,找到了墓穴的入口,周栓子要用炸葯直接炸開墓穴,劉錦州直接制止了他,之後,他與銀花,秀才,榔頭,頭頂舉香,念念有詞,看得周栓子一愣一愣的。
龍游海,蛟卧江,四柱食敬八方,茫茫紅塵財無路,借君陰財富一方,黃泉路上一桿稱,來世牛馬再抵償,我等今日來此尋人,如有打擾,等渡了黃泉,再來給各位賠罪。
周栓子看著他們四個敬香的樣子,覺得怪滲人的,可劉錦州只說,規矩而已,當家的不用當真。
隨即,炸葯引爆,墓室入口被炸開,他們正式進入狼王墓。
墓中漆黑一片,路邊隨處可見骷髏骸骨,牆壁之上都是雕像壁畫,詭異非常。
劉錦州,銀花,秀才,榔頭四人經驗豐富,設備齊全,率先順著繩索下去,確認無事後,周栓子也帶人跟了下去。
到達主墓室後,巨大的石碑林立,印刻著西夏的文字,銀花看得懂碑文,將其翻譯了出來:神獸守護西夏的秘密,天神將消逝罪惡之人的骨血,鋪滿重生之路,得到財物的人,將擁有時間和權力。
這時候,榔頭發現了一具帶著槍傷的屍體,經過辨認,是師傅帶出去的人,但他們只走了三個月,可屍體卻被腐化得乾乾凈凈,非常奇怪。
土匪中有一人誤觸機關,被毒針射傷,銀花檢查後,認為他還有救,需要被送出去,叫馬三的土匪卻直接開了槍,打死了自己的兄弟。
草菅人命的舉動惹怒了銀花,她與馬三起了沖突,劉錦州讓銀花放下手中的刀。
之後,劉錦州走到馬三面前,直接將他拿著槍的手掰彎,讓槍朝著馬三自己,同時警告他不要再用槍對著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
周栓子不想耽誤時間,制止了馬三,讓劉錦州先解決機關,劉錦州讓秀才出馬,他身輕如燕,飛身闖入,成功停下了機關。
被鎖鏈鎖住的棺槨,沉重非常,幾名土匪都推不開棺蓋,可榔頭一人出馬,便直接將棺蓋打開了。
但是眾人發現,棺材卻是空的,周栓子暴怒,可此時卻不知從何處,飛來了無數的飛蟲,它們聚集在一起,圍攻住一人,便能在片刻間將那人的血肉吞食干凈。
劉錦州發現空棺下有機關,是一條隧道,榔頭為了掩護他們先行離開,以身軀引開飛蟲,並蓋緊棺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見到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為保護自己而死,劉錦州傷心不已,腦海中回憶起了小時候的場景,再次醒來,竟見到了久未蒙面的師傅,袁震。
周栓子不耐煩地走近,問他們寶貝在哪裡,而袁震竟然說自己被困於墓中半個時辰,這話令劉錦州與銀花很是驚訝。
秀才提醒袁震,他已經離開了整整三個月了,周栓子打斷了他們的話,惡狠狠地說自己這一趟死了這么多兄弟,若沒有寶貝,誰都別想活。
劉錦州將銀花留下照顧袁震,周栓子也留下了兩個人看著他們,之後,劉錦州與周栓子繼續前進。
袁震為了讓銀花去拿榔頭身上的吊墜,竟然趁兩個土匪不備,將他們殺死了,銀花看著此時的師傅,無比陌生,卻又不得不聽從他的命令。
劉錦州與周栓子一行人,在壁畫上發現了一個故事,一個巫女有一塊古老的羅盤,羅盤可以掌控時間。
羅盤的巨大力量,改變了大漠的走獸,左狼王為了避免羅盤帶來的災難,將巫女與羅盤藏在了這個墓穴里。
秀才與劉錦州在壁畫中發現,他們帶著的吊墜似乎就是一切的關鍵,之後,他們二人兵分兩路,分開探尋兩邊的路。
二當家不小心踩中了機關,差點掉落之際,秀才抓住了她的手,令一邊,袁震竟然跑了出來,邊跑邊說有怪物,之後,好幾只巨大的鬼蠕便跑了出來,對著他們一路追趕。
而正抓著二當家手的秀才,也被迫放了手,他們一起逃進了一個墓室,周栓子得知妹妹已死,傷心不已。
這墓室中,果然有無數的金銀珍寶,可對於周栓子來說,卻極為諷刺,因為,為了這些東西,他失去了自己的至親。
銀花在這個時候,突然趕回,她順利拿回了榔頭的吊墜,還通過袁震告訴她的暗渠歸來,引起了劉錦州對師傅的懷疑。
袁震不停讓劉錦州拿出吊墜,劉錦州卻只問他,和他一起來的人在哪裡。
心急之下的袁震,提高了嗓門,嚇了秀才一跳,為了拿到吊墜,他甚至將槍指向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徒弟,銀花。
原來一切都是袁震的計劃,幾年前,劉錦州私自出逃,打亂了袁震的計劃,他早已拿到了狼王墓的秘寶。
這一番布局,便是為了能夠讓劉錦州帶著吊墜出現,集齊四枚吊墜,是他找到秘寶的關鍵。
銀花與劉錦州此時才發現,他們的師傅根本不需要他們來救,他也早就摸熟了這個墓室。
而且,在這里沒有時間的概念,對於袁震來說,進入這里,不過半個時辰而已,他便等來了吊墜。
袁震用吊墜打開了機關,圓盤的中心,出現了一個錦盒,那便是西夏的秘寶。
傳說龍棺古墓中,秦王墓龍虎符,可掌兵佣大軍,一統天下;武周墓操縱術,可逆轉國運,縱橫九州;海昏墓,財寶無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西夏狼王墓,西夏羅盤,擁有它,可令世人臣服。
周栓子突然沖了出來,拿槍指著袁震,他說自己死了這么多兄弟,這墓中的東西全部都屬於他。
可是剎那間,墓外電閃雷鳴,墓內,他們身後的圓門緩緩打開,裡面出來了一隻三頭巨蟒,朝他們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巨大的撞擊,令墓室開始崩塌,劉錦州發現,蛇穴,竟然便是逃生的出口,他帶著銀花,秀才,沖入蛇穴,逃出生天。
一年之後,他們去了關東,劉錦州辦了一個戲班,以此為掩飾,繼續做著倒斗的行當,偶爾去戲台上唱一場,而銀花則成了名角,廣受追捧。
秀才終其一生懷念著,他沒能救下的二當家,時不時地在她墓前放置一些紅果,劉錦州則將榔頭的墳,設在了戲院中的桃樹下,偶爾在他墳前,自說自話。
終究,劉錦州還是食言了,做了這個行當,就沒有那麼容易金盆洗手。
集冒險,懸疑,盜墓題材於一身的電影,《龍棺古墓西夏狼王》已經在愛奇藝上正式播出了,這是黃奕所演的第一部盜墓題材的電影。
摸金秘術與梨園春秋結合在一起,白天戲台唱戲,晚上盜墓挖寶,在梨園長大的四個師兄妹,各展所長。
劉錦州為武生,聽風聞雷,測算風水,銀花為花旦,以發絲勘探,破解機關,秀才為文丑,精通蠍子倒爬城,輕功了得,榔頭為花臉,天生神力,拳拳見肉。
因其師傅的失蹤,四人踏入了危機重重的西夏狼王墓,尋師探險,開展了一段驚險,刺激,又悲傷的旅程。
在這很多人都心生嚮往的狼王墓中,他們失去了至親兄弟,也見到了師傅的利慾熏心,自私自利,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幾十年的感情土崩瓦解。
這部電影,既有探險打怪挖寶的緊張刺激,又有直擊人性考驗的難過失望,將歷史傳說,國粹元素,盜墓知識完美融合,故事情節流暢,特效逼真,值得一看。
四人去,三人歸,終究在這條倒斗摸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有些事,一旦開始,便永遠沒有盡頭,比如慾望,比如倒斗。
#龍棺古墓:西夏狼王##黃奕##盜墓筆記##西夏##考古#
『陸』 日本泡沫經濟催生電影《敦煌》,為何刪減40分鍾,台詞大有深意
每到假期,別人總是奔海邊跑,筆者總是偏愛沙漠,估計是小時候看電影留下來的情結。
印象最深的兩部關於沙漠的電影,一部是於榮光主演的《海市蜃樓》,那部電影告訴了筆者沙漠是多麼的殘酷。
另一部則是史詩電影《敦煌》,那部電影除了讓筆者感受到沙漠的深邃之外,還有一個異樣的感覺,這電影的風格怎麼有些奇怪。
長大了才知道,《敦煌》原來是中國和日本合拍的,從原著作者、編劇、導演到演員,幾乎全是日本人,這是一部日本看中國 歷史 的作品。
而且,讓人驚訝的是,該片國內配音版居然比日本原版少了40分鍾左右,占整個影片的接近三分之一,這又是為何呢?
本文將從幾個方面回顧一下這部經典的史詩電影《敦煌》。
一、《敦煌》的拍攝背景,泡沫經濟幸運兒
這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寫的小說《敦煌》里 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基本上算是電影和小說《敦煌》的故事梗概:
大宋舉人趙行德到西夏考察,路遇不幸,被迫加入西夏軍隊,為了生存筋疲力盡。後來得到機會在敦煌從事古卷抄寫和保護工作,在這期間他和一位「甘州小娘子(回鶻公主)」發生了一段愛情故事。
很多人都以為這段話來自於敦煌莫高窟所藏古籍,但根據考證,趙行德和「甘州小娘子」均為井上靖虛構, 歷史 上並沒有這個來自湖南的舉人趙行德。
不過,電影《敦煌》里涉及到的部分 歷史 ,如西夏李元昊攻滅甘州回鶻,佔領歸義軍都是真實存在的。
小說《敦煌》成書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它被眾多影視公司和製作人盯上了。
在經過一番復雜的版權角逐以及兩換導演之後,《敦煌》確定由拍攝了《追捕》等電影的著名導演佐藤純彌指導,主演由佐藤浩市(飾演趙行德),西田敏行(飾演朱王禮),渡瀨恆彥(飾演李元昊)和新人中川安奈(飾演回鶻公主)擔任。
其中國內觀眾比較熟悉的演員應該是西田敏行,他曾是日本《西遊記》里豬八戒的扮演者。
《敦煌》由中日合拍,也是為了慶祝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不過說是中日合拍,片中國內地演員極少,絕大部分工作人員和演員都由日本派遣,中方主要提供了外景地和群眾演員等協助,其中片中幾場大規模的沙漠騎兵戰斗場面均由解放軍騎兵部隊擔綱,光騎兵就出動了八百多。
《敦煌》的拍攝正好還趕上了日本的泡沫經濟時代,因此日方在花錢上非常大方,該片總投資據說達到了45億日元之巨,有人曾按照1987年匯率估算約相當於一億多人民幣,在那個時代堪稱超級投資,要知道同時期的《西遊記》拍攝了6年二十五集才花了600萬人民幣。
在電影投資中包括建設一座價值兩千多萬人民幣的敦煌古城,日方原計劃在影片最後按照劇本所寫將敦煌古城真的焚毀,但在中方的堅持下,該鏡頭只是燒了一座木頭架子,這座古城如今成了景點和影視基地。
雖然投資巨大,但《敦煌》也帶來了超級收益,它在1988年奪得日本票房冠軍,總票房82億日元,在藝術上也獲得了十項「日本奧斯卡」大獎,可謂商業和藝術雙豐收。
拍攝和上映都趕在日本泡沫經濟期內,《敦煌》也可謂一部幸運的電影。
二、《敦煌》的三大看點
1、古意
誠然,日本人拍攝的《敦煌》,雖然努力在細節上力圖還原北宋風貌,其製作也
非常精良,但還是被很多國內觀眾抓到了不少穿幫之處。
不過,不論是 歷史 細節穿幫還是皇帝服飾不嚴謹,這其實都不算是重要問題,因為《敦煌》雖然題材為古裝 歷史 片,但其中心思想是拍出一種「古意」,讓觀眾進入古代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感受 歷史 的厚重。
應該說,《敦煌》確實達到了相當高的 歷史 片高度,網路上有很多人評價其為中國最好的 歷史 電影,稱其為史詩片也沒問題,相比較而言我國國內拍攝的很多古裝片在氛圍上顯然太現代化了。
2、戰爭
相信很多觀眾都會對《敦煌》中的幾次騎兵大戰印象深刻,尤其是技術含量極高的甘州之戰。
在這段戲中,西夏軍隊和對手甘州回鶻軍隊在陣型、兵種、戰法、裝備上各顯神通。
我們可以看到,弩箭對騎兵的壓制,步兵方陣迎戰騎兵的打法,拋石機等裝備的威力,更有如雷貫耳的「鐵鷂子」「連環馬」,此外,李元昊高超的指揮藝術也讓人嘆為觀止,再加上讓人熱血澎湃的鼓點,整個畫面宛如戰場重現。
甘州之戰幾乎可以成為我國電影史上的標桿,在筆者看來,其技術含量已經不亞於《角鬥士》和《勇敢的心》等好萊塢經典大片。
關於戰爭還有一段很精彩,就是朱王禮在影片末尾率領少量騎兵反復沖擊西夏軍陣殺李元昊,三次失敗後陣亡的畫面。
這段劇情應該是取材於日本戰國時期著名勇士真田幸村沖陣殺德川家康的 歷史 ,他也被稱為「日本第一兵」,這可能是日本片方為了取悅日本觀眾特設的劇情,同時也符合片中朱王禮勇敢無畏的人設。
3、文明
如果只看戰爭,《敦煌》已經夠優秀了,不過該片的靈魂實際上是文明。
片中有很多劇情都在圍繞著文字、名字、語言、書籍、繪畫和 歷史 等關於文明的印記:
趙行德去西夏的目的是為了學習西夏文字、了解西夏文化,以備將來在殿試中不會再次失敗。
他遇到的第一個西夏女人,給了他一張西夏文字書寫的通行證。
趙行德被迫加入朱王禮的僱傭軍部隊後,在衣服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不願當無名的死人,不會寫字的朱王禮部士兵包括朱王禮本人紛紛求他也在自己的衣服上寫下名字。
趙行德在西夏系統學習了西夏文字,並且編纂了西夏文字典。
來到敦煌之後,趙行德致力於古卷的抄寫和保護,在敦煌城破前夕將古卷密封進莫高窟,他對朱王禮說,這是他願意捨命去做的有價值的事情。
而該片被一些網友評價為最有價值的一個片段,則是李元昊向麾下各族士兵下命令的一場戲,李元昊在台上說的是正兒八經的經過考證的西夏語,然後由翻譯傳達給語言不通的各族士兵。據說,這是西夏語第一次出現在電影中, 歷史 和文明傳承意義重大。
可以說,如果《敦煌》只有趙行德和回鶻公主的愛情,以及高技術含量的戰爭戲的話,那該片的史詩意味將大打折扣,正是因為該片融入了大量關於文明的元素,才讓這部電影在 歷史 意義上要勝過《勇敢的心》這樣的商業 歷史 大片。
不過,該片在國內上映時遭遇被刪減的命運,似乎也和這些文明戲份有關。
三、刪減40分鍾背後的原因
《敦煌》在日本上映的版本是143分鍾片長,在國內上映和播出的版本則是99分鍾。
一開始筆者也懷疑自己的眼睛,畢竟一部電影刪減40分鍾,接近三分之一的劇情也太不可思議了。
後來筆者查閱了國內外的專業平台,發現確實如此,顯示均為99分鍾片長,那麼刪掉的那四十分鍾劇情是什麼呢?
由於之前看國語配音版的記憶已經模糊,筆者也不確定刪了哪些部分,後來在網路上找到了143分鍾長的國語配音版本,發現在國語配音中夾雜著一些日語原音片段,從技術上講,這部分混在國語配音中的日語片段估計就是被刪減的那部分。
筆者重看了一遍《敦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些被刪減的片段,大部分是意義不大的過場戲或者龍套戲,對劇情主線影響不大。
但是,中間有兩段對話的片段比較顯眼,其中一段也是網友們公認的被刪減片段之一。
一段是影片末尾,趙行德和朱王禮在城破前一晚城牆上的對話,朱王禮要求趙行德為他樹立一個碑文。
另一個網友公認的應該刪減的片段,則是李元昊在西夏文館和趙行德的對話。
實事求是講,這段台詞不論是給日本觀眾看,還是給中國觀眾看,估計大家都能讀懂其中的深意,因此該片段在國內上映時被刪除也是情有可原。
當然,瑕不掩瑜,《敦煌》這部史詩電影,雖然是三十多年的作品,但其影響力卻非常巨大,不僅在日本引發敦煌研究的熱度,也為國內的古裝 歷史 影視劇樹立了一個標桿和榜樣。
最後,重看《 敦煌》,讓筆者最為感傷的劇情並不是回鶻公主的死,不是朱王禮的壯烈,不是趙行德的命運,也不是莫高窟的悲慘遭遇。
而是李元昊對著遠處向他沖來的朱王禮,說的這句台詞:能在 歷史 上留名的,不是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