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什麼好看的印度電影
《地球上的星星》講述了一個特殊兒童在老師幫助下找到自我價值的故事,這部電影以其溫馨感人的劇情和深刻的主題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充滿幽默與智慧的電影,它通過三個大學生的故事,探討了教育體制和社會觀念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風箏》講述了一對兄妹在印度動盪時期的生活,這部電影以其細膩的情感描寫和深刻的歷史背景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印度往事》則是一部描繪印度歷史與文化的史詩電影,它通過宏大的敘事結構和精湛的製作技術,展現了印度從古代到現代的變遷。
《寶萊塢機器人之戀》是一部浪漫科幻片,講述了一位機器人和人類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精彩的情節吸引了大量觀眾。
《未知死亡》則是一部懸疑片,講述了一起謀殺案背後的復雜真相,這部電影以其緊湊的劇情和扣人心弦的情節贏得了觀眾的好評。
《摩訶婆羅多》是一部取材於印度史詩的電影,它通過宏大的敘事結構和生動的角色塑造,展現了印度神話的魅力。
《阿克巴大帝》則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通過講述這位偉大的印度皇帝的故事,展現了印度歷史的輝煌。
《幻影車神》是一部充滿冒險與動作的電影,講述了主角利用摩托車進行犯罪活動的故事,這部電影以其緊張刺激的情節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天賜良緣》講述了一段跨越階層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以其浪漫的故事情節和深刻的情感描寫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有時歡樂,有時悲傷》(又叫《花無百日紅》)則是一部情感豐富的電影,通過講述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展現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阿育王》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通過講述這位偉大的印度皇帝的故事,展現了印度歷史的輝煌。
《愛無國界》(又叫《印度情書》)則是一部愛情片,通過講述跨越國界的愛情故事,展現了愛情的力量。
《再生緣》(又翻譯為《輪回》、《寶萊塢傳奇》)是一部充滿奇幻色彩的電影,通過講述主人公的輪回故事,展現了生命的奧秘。
《加油印度》則是一部勵志片,通過講述一群年輕人追求夢想的故事,展現了印度社會的活力。
《我的名字叫罕》則是一部情感豐富的電影,通過講述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展現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月光集市到中國》則是一部取材於中國文化的電影,通過講述一個印度商人在中國的經歷,展現了中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古魯》,又叫《寶萊塢之風雲大亨》則是一部充滿商業元素的電影,通過講述寶萊塢電影工業的發展歷程,展現了印度電影業的魅力。
《克里斯》「印度超人」則是一部超級英雄題材的電影,通過講述一位印度超級英雄的故事,展現了正義與勇氣的力量。
《新娘與偏見》則是一部改編自經典文學作品的電影,通過講述一段跨越階層的愛情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復雜。
《黑幫大佬玩轉醫院》則是一部黑色幽默片,通過講述黑幫大佬在醫院中的冒險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復雜。
《永不說再見》則是一部婚外戀題材的電影,通過講述一段婚外戀的故事,展現了愛情的復雜性。
Ⅱ 以印度為背景,講述三個工程學少年追尋夢想的故事 這是什麼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
劇情介紹
故事以兩個好朋友在尋找多年不見的好兄弟蘭徹的過程中展開的回憶:講述十年前蘭徹頂替他人來到皇家工程學院讀書。這是一所印度傳統的名校,這里的檢驗學生的唯一標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績)!成績不好就意味著沒有未來!而蘭徹卻不隨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開朗、幽默和智慧影響著周圍的人。他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教訓野蠻的學長,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觀念。最後他用智慧成為了印度科學界的一位天才科學家(具有400項專利),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三傻大鬧寶萊塢》劇照
「三人幫」中蘭徹和拉杜俱夢想成為工程師,法涵卻想成為野生動物攝影家。影片中隨時穿插著幽默的語言,行為。他們把教授稱為「病毒」,把查圖爾稱為「沉默者」(消音器)。 「追求卓越,成功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故事隨之結束
Ⅲ 三個白痴 印度影片 觀後感
一所印度有名的理工科高等學府里,三個好朋友蘭喬(Rancho),法蘭(Farhran)和拉杜(Raju)所經歷的種種趣事。蘭喬天資聰穎,卻不喜歡循規蹈矩和照本宣科,他不滿現有的教育體制,經常跟嚴厲而死板教導主任作對,是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人物。拉杜家裡貧困,全家都寄希望於他以後找個好工作飛黃騰達,以致他精神壓力巨大不得不虔心於神明。法蘭也是家裡唯一的希望,他的父母和無數中國家長一樣省吃儉用把最好的物質條件都讓給了他,卻不知道自己兒子對自己所學的東西絲毫沒有熱情和動力。
三位主角的性格反差形成了第一組對比。蘭喬是一個光輝的存在。其他兩位則不敢放下心中的包袱,心底還是希望能按世俗意義上的標准生活下去。拉杜一度甚至覺得蘭喬是個不切實際滿嘴跑火車的傢伙而不願與他來往。但最終,在蘭喬的指引下,法蘭和拉杜也漸漸走出最初的懦弱膽怯,開始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人生。蘭喬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自己朋友的弱點。法蘭是沒有熱情,把生命消耗在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上。拉杜是對未來過於畏懼。「如此害怕明天,今天怎麼生活?」
而第二組對比來自外號叫「病毒」的教導主任和三位主人公之間的沖突。「病毒」的理念很簡單,人生就是一場戰斗,每個人都必須全力以赴地隨時幹掉對手,只有第一才有意義,就像人們都知道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卻不知道第二個登上月球的是誰。他對學生冷酷無情,甚至對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在學校里,這種優勝劣汰的達爾文學說是靠成績說話的。像中國孩子所經歷的一樣,分數是判別一切的標志,連照畢業照的位置也要根據排名來安排。特立獨行的蘭喬的出現,成了他眼中的尖刺。這小子大言不慚:「我要教你們如何去教。」「病毒」自然不容許別人這樣蔑視他的權威。
除了「病毒」之外,還有一個不那麼正面的角色「消音器」,他是一個所謂的好學生,玩命的念書,恨不能把所有的公式都記入腦海,甚至不惜買葯來吃,不料此葯的副作用是放悶屁,為此人送外號「消音器」。他秉承了「病毒」的處世哲學,以打倒一切對手為快事。為了考試第一,除了自己拚命之外,還要影響別人,在考試前夜把playboy塞到其他同學的寢室里。他和「病毒」是天然的同盟,自然也被蘭喬等人所憎惡,從而組成了影片的第三組對比。
電影的一開始,是畢業多年之後,法蘭,拉杜和「消音器」一起去找蘭喬。畢業伊始,他們就斷了聯系。法蘭和拉杜是急著和好友相聚,而「消音器」是為了炫耀自己美國的豪宅和跑車,以此來證明他的活法才是最正確最光明的。尋找的過程一波三折,再加上不斷穿插他們校園里發生的往事,構成了影片的主體架構。
這部電影在商業上是極為成功的。人物鮮活,細節豐滿,各種伏筆天衣無縫。盡管幾個橋段有些似曾相識,但絕不突兀,和故事走向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很少有這樣的一部片子能讓人看得全情投入,完全進入了影片的情境中,跟著主角們一起經歷喜怒哀樂,手舞足蹈而不自知。
在觀影過程中,我經歷了若干次的情感變化。先是欣賞蘭喬的活潑機智,蔑視權威,接著又漸漸對他嚷嚷的「為自己活著」,「做你所喜歡的」之類口號不以為然。因為這種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很容易流於空洞的說教。每個人都會這么去說,但每個人都不會這么去做。那個叫「現實」的可怕怪物會輕易地把我們變成口是心非的傢伙,靠著自我欺騙過活。但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我又慢慢修正了自己的想法,蘭喬確實在踐行自己的信念。他的道理不是蒼白的,而是有很充實的行動作為根基,這也使得他周圍的人能被深深地感召。到了影片最後,我甚至都忘了這是一部皆大歡喜為標准結局的印度電影,而為他暗暗捏了一把汗。理由很簡單,理想主義者被現實擊垮是一件非常杯具的事情。
理想主義的勝利總是因為稀有而令人激動。因為我們都知道,在現實中,理想最容易被拿來作點綴,而一旦遇上抉擇,最容易犧牲的也是理想,與社會同化的過程往往也是理想破滅的過程。盡管我們不願意承認,在現實中,還是「消音器」這樣的人往往成為標準定義的成功者,他們的成功可以復制,也不斷會有新的模仿者前赴後繼。而一個人的理想太過純粹,往往會遁入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