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一個印度電影 忘了叫什麼名字了 是兩個男的喜歡一個女的 裡面很好看 一群人跳舞 後來才知道 。
《誰是我的新郎》保證是這個!那倆男的他們最後說的一句話是:一起干壞事!!!
對吧?!男主角還扔了麥克風砸到了他未來的岳父!
② 《耳光》這一巴掌打醒了多少女性,你怎麼看待這部電影呢
在印度的電影中最常見到的場景不是唱歌跳舞,而是令人汗毛而豎的耳光,幾乎在每部電影中,都有著女性挨打的場面,而印度是全球家暴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說有一半以上的女性都遭受過家暴的襲擊。
看似是一件小事情,但畢竟家暴只有零次或者無數次,如果今天你無視別人的巴掌,那遲早有一天,這個巴掌將響在你的臉上,更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睜開自己的眼睛,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③ 為何都說電影《耳光》,給了印度男人響亮的一耳光
《耳光》是一部描寫印度女性的電影,電影從一開頭阿穆精心的為丈夫准備著他上班所需要的一切,包括早餐,公文包以及路上需要的各種東西,丈夫也很爭氣,是一家公司的職員,如果完成這次任務,以後就可以搬到富人區居住,到那個時候她就可以換藍色大門的房子,具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藍色的,她也不知道。
④ 片名很爛,讓你曾經錯過的好電影有哪些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洛特煩惱》。
記得當年在電影院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因為這個片名有一股莫名的「山寨感」,所以果斷選擇了同期徐崢的《港囧》。
然而事實卻狠狠的給你我一記耳光,《港囧》的製作水平遠遠不及徐崢其他幾部「囧」字系列的電影。然而隔壁《夏洛特煩惱》形式越來越好,口碑和票房一路高歌猛進。
當初為什麼會嫌棄《夏洛特煩惱》呢?
因為「夏洛特」這三個字。
那幾年正好是本尼攜手馬丁·福瑞曼《神探夏洛克》大火的時候,「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更是深入人心。
所以一樣看到《夏洛特煩惱》的時候,加上這無厘頭的封面,覺得八成是某些國產喜劇電影強行蹭熱度。
結果很多朋友推薦我去看這部電影,我還是不放心,准備看一看這部電影的卡司,再決定要不要去電影院支持一下這部電影。
結果看了一下陣容:沈騰、馬麗、尹正、艾倫......在看封面底下的幾個大字—「開心麻花」。有了「開心麻花」兜底,電影就算爛也不會爛到哪裡去,總算對這部電影稍微放心一點,也有了一點點期待。
結果看完電影,不得不贊嘆一下電影的主創們,這部電影實在太贊了!不僅僅是因為電影製作水準優秀、票房成績極佳,而是這部電影打敗了《港囧》!
《夏洛特煩惱》打敗了《港囧》能說明什麼呢?這說明國產喜劇電影不再只有徐崢、寧浩,我們又看到了一批喜劇新銳,國產喜劇電影百花齊放!這可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夏洛特煩惱》的確很優秀,可「夏洛」這個名字、「夏洛特煩惱」這個片名,還是有一股蹭熱度之嫌......
爛片名,好作品,我現在都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有一部非常經典的印度電影,完全用爛片名顛覆了我對好電影的認知。《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天,這都是什麼破名字啊?我就來說說幾部,爛名字的好作品吧。
第一部,爛片名神作《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部作品的片名,是我看過的所有經典電影中最爛最無語的。我曾在網上看過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有人說一部真正經典的影視作品,是不會因為任何客觀因素而被埋沒的。在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可也讓我錯過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有幸看到這部電影。我是真的佩服這部電影的勇氣,也佩服中國翻譯的水平,這部電影原名《3 idiots》,也就是《三個白痴》的意思,然而來到中國之後就變成了《三傻大鬧寶萊塢》,這名字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你哪怕把名字翻譯成《三個傻子翻身把歌唱》也要比前倆名字有趣的多啊。很多人都是在聽別人說了之後,才去看這部好電影的。真的不愧是一部講述勵志故事的電影,就連電影本身的經歷都這么的勵志,如果不是一部有口皆碑的好電影,哪兒這么多人知道它的存在啊。
第二部,片名有點傻白甜的《閃光少女》。
其實這部《閃光少女》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經典,但是相對於其他很多國產爛片而言,他在有限的製作成本之下,能拍出還不錯的東西來,這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由幾個年紀不大的「90後」主演,卻能拍出讓70後、80後、90後都可以接受的故事,還是值得褒獎的。整部電影台詞不尷尬不狗血,幾個小演員還時常金句頻出,他們演的不做作,故事也就不會太矯情,在講述青春故事的國產電影中,算是一個比較奇葩的存在了。雖然也有人在吐槽這部作品,但是記住這部作品好的人更多。我也是聽人說了這部有點神經兮兮的電影還不錯,我才去看的,我一開始看確實有點懵,這都是在鬧騰啥呢?可是當我看完整部電影之後,我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部很有誠意的作品。
第三部,名字沒太看懂的《驢得水》。
我為什麼會去看這部名字很爛的電影?因為他們說「講個笑話,你可別哭」。我完全是因為片方在做宣傳時用這個的噱頭,我才提起興趣去看的,可這也是過了幾年之後的事情。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大牌演員」,也沒有什麼「豪華製作」,並且還是一部有點矯情的喜劇電影。但是他卻真的做到了「講個笑話,你會哭」的地步,說是喜劇電影,其實內涵深度不得了,我看完之後都在感嘆,這部電影居然能過審,真的不容易啊。《驢得水》這部作品的劇本先是經過微電影的試水,然後又在話劇舞台上打磨了好幾年,才轉型做成電影的,所以在劇本方面是沒什麼好挑剔的,另外幾個主演雖然沒什麼大名氣,但是在演技方面那都是非常又爆發力的,並且都是在話劇舞台上磨練過的人,所以在演員演技方面也值得放心。有了好演員,有了好劇本,怎麼會出不來好作品呢?只可惜,一個「驢得水」的名字,影響了大局。
我反正是沒太看懂這些電影在取名字方面的操作,實在是太任性了,完全靠的就是口碑取勝呀,自信是個好東西。
我一直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有時候,酒香也怕巷子深,片名很爛,真的會讓人錯過好電影。
就拿《超能陸戰隊》來說,台灣翻譯為:《大英雄天團》把大白翻譯成杯麵,就這譯名我真是無語了,這還有看的慾望嗎!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我差點錯過的好電影:
1、阿米爾汗三部曲。
《我的個神啊》《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 ,說實話這三部電影一部比一部經典,但是不論中國譯名還是印度原名,都讓我很無語,基本沒什麼內涵不說,還很不知所雲。
尤其是《我的個神啊》,國內的譯名好歹還沾點邊,印度就直接取名《P.K.》,就是男主角的名字,也有喝醉了的意思,真不知道是想表達什麼,還不如直接取名為:「外星人來襲」或者「神在哪裡」呢。
2、平平無奇系列三部曲。
3、我啥都不想說系列
《低俗小說》說實話國內翻譯的很不錯,但是我對這個名字真的是無感到了極點,超級不想看有沒有。
4、集體掉線系列
聽說 《閃光少女》 的宣傳方集體出來道歉了,不過最讓我不能理解的是,既然請來了陳奕迅,為什麼就不能提一下、宣傳一下,怎麼著我家迅迅見不得人咋的!
5、既無語又很對系列
《看起來很好吃》 看了電影你會發現其實這個名字和電影一樣萌萌噠,在說二次元的日本,要讓他們起個正經點的名字那是不可能了。
《放牛班的春天》 看了之後你會發現名字翻譯的也沒有錯,但是直譯一下是不是更加高大尚一點呢。
一個好的電影名可以自帶流量,而也有一些被不起眼的電影名耽誤的好電影;
隨著電影市場的發展,大家選擇看電影之前已經不局限於只選擇題材、明星和宣傳片了,有時候在大家看到電影名字的時候就會對影片進行篩選,很多時候,非常的 「low」 的電影名字也會成為大家自動過濾掉的那一部分電影,但實際上,有很多電影雖然名字很爛,但內容真的值得一看;
《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部電影上映於2009年,如果僅看名字的話,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這樣一部電影,因為電影名字真的很一般,尤其是 「寶萊塢」 三個字,有點模仿好萊塢的意思, 「三傻」 更是給這部電影定義成了無厘頭一類,但該影片一經上映直接打破了印度電影在內地的 歷史 票房記錄,更是在103萬人的點評下評分高達9.2分,排在了電影排行的第12位,可見這部電影的優秀;
《十二怒漢》;
這部電影的 「年齡」 就比較大了,但作為1957年就上映的一部電影,能拿到9.4的高分,電影排行排名36名就很不容易了,但只看這個電影名字的話,又難免讓人納悶 「它是不是在模仿中國的十八羅漢」 ,畢竟 「十八羅漢」 的 歷史 遠超這部電影,大家也已經銘刻於心,如果單看片名,這部《十二怒漢》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前兩部電影評分高,但在整個電影史上也是排名靠前的幾位,電影排行雖然並不靠前,但在無盡的電影史上,排名也算得上得天獨厚了,可是,這部電影的名字真的不敢恭維,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給人一種在說 「廢話」 的感覺,尤其是在幾乎所有的科幻片都以 「外星人」 為主題的時候,這樣的一部科幻片總是給人一種特別 「low」 的感覺;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補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部電影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當初聽到這部電影名字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什麼 旅遊 紀錄片之類的,看著電影封面也沒有想點開的沖動。所以當時我就錯過了這部電影,一直到後來偶然的機會才重新看到這部電影。
整部電影是比較悲傷的,特別是女主角莫妮卡·貝魯奇的出色表演讓瑪蓮娜這個人物更惹人心疼。莫妮卡·貝魯奇被稱為義大利的國寶級女演員,她的外表迷人出眾,身材條件在 娛樂 圈更是沒幾個人能相比,所以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裡面,莫妮卡·貝魯奇的顏值也成為了一大看點。很難說很多人之所以會看這部電影,不是奔著莫妮卡·貝魯奇去的。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做得最妙的一點是在裡面加入了一個小男孩的角色。電影的故事是以小男孩的視角展開的,實際上這個小男孩就相當於觀眾,通過他的視角去看瑪蓮娜不幸的人生經歷,觀眾會有種更真實更震撼的感覺。相信看電影的時候,很多觀眾都恨不得自己變成那個小男孩,和女神有一次見面的接觸和交流。
這部電影雖然是一部年代故事片,但是裡面涉及到的深刻主題到現在都還適用。比如在沒有任何了解的情況下,就因為對瑪蓮娜嫉妒,鎮上有些人就開始傳言瑪蓮娜是個不幹不凈的女人做著見不得人的職業。這種情況在現在都很常見,有些人就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最難改變的人的成見。
眾所周知,大名鼎鼎的昆丁·塔倫蒂諾執導的影片,片名都很「隨意」。比如說《落水狗》、《我最好的朋友的生日》,再比如說《殺死比爾》、《低俗小說》……
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這都什麼跟什麼啊,如果只看片名,完全提不起一點點觀影興趣啊!
在不了解昆丁「用心拍電影,用腳取名字」的粗糙風格之前,我差一點就因為片名,錯過了幾部好片!
《殺死比爾》系列。
僅看這張電影海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以下幾點:①對李小龍拙劣的模仿。②濃郁的漫畫風格。③一股爛片氣質撲面而來……
當年,正是因為被海報和片名誤導,導致我和這部優秀的影片擦肩而過。
再後來,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了這部電影中「東京決斗」的片段。一瞬間就被昆丁獨特的風格所感染,深深地愛上了這部「美式武俠片」。
《低俗小說》。
和《殺死比爾》一樣,這也是一部僅看片名完全無法提起觀影興趣的電影。
而且,這部影片給人的唯一感覺,就是 亂 ,非常 亂 !
顛倒錯亂的故事線、荒誕離奇的故事、故事與故事間大跨度的跳躍,影片從頭到尾為觀眾傳達著一種強烈非真實感。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直接凌亂了:這是什麼玩意啊!昆丁到底想表達什麼?
感覺導演就沒想好好拍電影,加上開頭和結尾,一共六個小故事,完全就拼湊不到一起。
後面再看的時候,就慢慢品出了一點味道:
①昆丁將暴力與 娛樂 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比如說約翰(文森特)與「局長(朱兒斯)」之間的碎碎念。兩人從各色 美食 ,聊到足底按摩,更過分的是,「局長」在殺人之前還要瞎扯一段《聖經》中的經文……
「暴力」元素,在這部影片中,被導演有意的弱化和 娛樂 化,變得不再敏感,就如同吃飯、閑聊一樣普通。
②「局長」的頓悟與救贖,荒誕不經卻又理所當然。
「局長」在影片中明顯帶有某種偏執傾向。
總是喜歡將自己扮作上帝的使者,每次先要扯上一大段經文,才會心滿意足的將受害者殺掉。美其名曰「行該行之事」。
經歷了「子彈免疫事件」、「馬文爆頭事件」、「餐館搶劫事件」之後,「局長」從常念的經文中意識到了自己思維的盲點,瞬間頓悟,看似荒誕不經,其實卻經過了整部影片的鋪墊。
總之,《低俗小說》這部電影,如果只是隨便看看,那麼,影片就如同片名一樣,只是一部沒有任何意義的讀物(影片);如果你細致入微的用心去體會,就會發現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東西。
結語
昆丁的影片,片名和海報都是硬傷,但是影片的質量完全沒有問題。
作為一名業余的影視劇愛好者,樂哥認為,影片的內容,比片名重要的多。畢竟,口碑與質量,才是王道!
小夥伴們還遇到過哪些片名「不講究」,但是質量非常棒的影片?歡迎分享哦!
講道理,如果是光看港台譯名,我可能會錯過絕大多數的外國佳片。
比如無冕之王《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大陸譯名為《肖生克的救贖》,就是直譯。而香港譯名為《月黑風高》讓人以為這是一部鬼片。台灣譯名為《刺激1995》,讓人一臉懵逼。
比如美國神劇《The Big Bang Theory 》,大陸譯名為《生活大爆炸》,香港譯名為《天才也性感》,勉強還行。台灣則厲害了,譯名為《宅男行不行》,這讓人難免有羞羞的感覺。
還有經典諜戰片《The Bourne Identity》,大陸翻譯為《諜影重重》,聽起來就很有故事。香港翻譯成《叛諜追擊》,不說多好聽,至少讓人知道這是一部諜戰電影。台灣則翻譯成《神鬼認證》,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但我最不能忍的,是他們把經典動畫片《coco》,譯成了《可可夜總會》!??果真是墳頭蹦迪的意思嗎?
人物傳記片《The King's Speech》,大陸直譯為《國王的演講》。這次台灣還好,譯成《王者之聲:宣戰時刻》。香港就讓人嚇尿了,居然譯成《皇上無話兒》!!!!
諸如此類的還有《神隱少女》(千與千尋)、《一路玩到掛》(遺願清單)、《慾望師奶》(絕望主婦)、《夠姜四小強》(兩桿大煙槍)、《驚世未了緣》(勇敢的心)等等奇葩譯名。
武俠大師徐克的另類風格作品《刀》
徐克的作品太多了,《黃飛鴻系列》、《青蛇》、《新龍門客棧》等作品光是看名字就會令人想一探究竟,但冷不防的冒出這么一部《刀》,令人在詫異之餘完全沒有觀看的慾望。事實上這部作品本身就與徐克一直以來的浪漫武俠風格截然不同,這部《刀》里完全沒有以前徐克作品中的浪漫氣息,反而是有一群坦胸露肌的惡漢們,從頭到尾歇斯底里地破壞一切,盡情將男性荷爾蒙投射於銀幕上
這部作品是在致敬張徹的《獨臂刀》,有著緊張屏息的明快敘事,鮮明刺目的畫面表現。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歇斯底里作品,看得人熱血澎湃,其經典程度足以比肩《新龍門客棧》,可惜徐克為這部曠世經典起了這么一個略顯平庸的名字,到目前為止許多港片老影迷都對這部電影充耳不聞。
阿米爾汗的經典發大作《三傻大鬧寶萊塢》
其實許多印度電影名字起的都很爛,而這部電影的譯名更是爛到無語。當初看到這個名字腦海里瞬間浮現起印度寶萊塢電影尬舞的場景,於是對其棄之敝履。直到這部影片後來實在太過大熱,才一睹真容,頓時拍案叫絕,對印度電影也刮目相看。這部電影原名《3 idiots》,是《三個白痴》的意思,本來的名字可以說與劇情基本貼合。或許是片方認為寶萊塢三個字會提升票房號召力,所以在翻譯時無端端加入寶萊塢三個字,真是令人無語。如果不是這部電影的口碑是在太火爆,相信許多人都會錯過它。
洪金寶提名影帝的溫情作品《八兩金》
《八兩金》真的是一部電影的名字,而且洪金寶大哥憑藉此片差點拿下第三個金像影帝,但可惜一提到八兩金,眾人心中都會浮現周星馳電影中那個面容猙獰的古怪男人,與影片傳遞的親情與愛情帶給人們的溫情印象截然不同。
《八兩金》這部影片描寫紐約華人回大陸鄉下探親的故事,拍出了親切風趣的鄉土情懷、細膩的親情和愛情。本片之所以叫八兩金,主要是洪金寶飾演的猴子身上戴的金錶、金鏈子和金戒指,加起來剛好八兩。或許在當年這部電影的名字並沒有問題,但如今看來這個名字卻註定會阻擋人們第一時間觀看。
灰猴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灰猴》,是不是看到這個名字就覺得很爛?
是講動物的嗎?有什麼含義?
我想看看主演人員你會覺得更爛,
如果不是偶然一次機會在電視上播放了出來,我想我也不會特意去看這樣的電影。
但是!
當我剛開始看一會就被它吸引了。
可以好不誇張的說,論劇情、論演員演技,《灰猴》在近兩年的國產電影里都能算得上名列前茅。
這個電影從頭至尾可以說是故事緊湊,環環相扣,不看到最後永遠保留著一種未知。
同時,電影在敘事手法方面打亂時間和空間,重疊交錯時間線索的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關系彼此牽連、周旋。
另外,這部電影將真實人性與懸念犯罪的元素相互結合,就如同一個設計巧妙的拼圖 游戲 一般,吸引人,讓你不自覺的隨著它的主線走下去,非常值得一看。
王牌賤諜格林姆斯比
當看到這部電影的名稱時,我覺得不倫不類,同時不感興趣。
首先,我對諜戰電影不感興趣,其次,我覺得「賤」字讓它顯得不倫不類。
但是,當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讓我徹底愛上 薩莎·拜倫·科恩 的電影,以至於後來我把他所有的電影都看了一遍。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這部電影的話,那麼就是--爆笑。
全程高能無尿點,保證能夠讓你從頭笑到尾。
我是得著,有話直說。
所謂,人不可貌相,影視劇看多了,總會遇到一些片名奇葩、作品優秀的好片子,如果光聽說《刺激1995》的台譯版片名,可能就會錯過IMDB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
印度著名影星阿米爾·汗,不僅以一己之力顛覆了國內觀眾對印度電影「歌舞片」的刻板印象,讓很多人對寶萊塢電影刮目相看,更是憑借相對高質量的影片,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寵兒」。他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拿到了12.99億累計票房,《神秘巨星》等影片也表現不俗。
不過,不知是故意為之,還是為了找噱頭,阿米爾·汗主演的很多影片,中文譯名堪稱奇葩。
先說讓很多通過網路認識阿米爾·汗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怎麼看都是個歡笑歌舞片的「配置」,實際上該片直指教育不公平帶來的思想桎梏;2015年在國內上映的《我的個神啊》,還以為是飾演佟湘玉的閆妮投資的,其實是批判和諷刺了印度宗教 社會 。
相對來說,身兼演員、製片人、投資人等諸多頭銜的徐崢,是國內屈指可數的「百億票房先生」,不過,他在片子起名字上,似乎也很是「不走尋常路」。
他執導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港囧》累積票房均輕松破十億,片名雖然聽著很喜感,卻看不出來到底是咋回事;以探討生存尊嚴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葯神》,最終拿到了驚人的30.99億票房成績,若不知故事梗概的觀眾,也可能會因為這個有些「脫線」的名字錯過好電影。
至於在影視化上不走尋常路的開心麻花,有些片子的片名總有些「難以捉摸」,比如開心麻花的「當頭炮」《夏洛特煩惱》,還真有人讀成了《夏洛特 煩惱》的,至於那部《驢得水》,不知道片子成色的,還以為是什麼農村題材小成本電影。
⑤ 好看的印度電影都有哪些
1、《三傻大鬧寶萊塢》
如果有一天你變成了奇怪的傢伙,生活於恐懼和虛假之中,就念重生的咒語「All is well」,狠狠地給這個世界一腳!對鼓勵別樣人生價值和給人夢想的片子我是舉雙手贊成,何況從頭到尾都拍得這么歡樂。經典的台詞:「朋友是男人最大的胸部」、「你這么害怕明天,又怎麼能過好今天」。
而電影不僅僅只是在講一個故事,其實在印度的社會狀況下,女性是沒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氛圍的,先破才能立。就像片中父親對女兒說的-你不是在為你一個人戰斗,你要讓千千萬萬的女性看到女生並不是只能相夫教子。最後,這場斗爭的意義早已超脫出父親一己的夢想,電影的逼格和現實意義瞬間就升華了呀。
⑥ 求一部印度電影的名字
是<devdas/寶萊塢生死戀>
片名:Devdas
譯名: 德夫達斯
首映: 2002年7月12日
評分: 7.3/10 (412 votes)
顏色: 彩色
時長: 185分鍾
語言: 北印度語/孟加拉語/英語
字幕: 內嵌簡體中文字幕
格式: RMVB
類型: 浪漫,劇情
導演:Sanjay Leela Bhansali
編劇:Sanjay Leela Bhansali
Saratchandra Chatterjee (原著作者,1876.9.15~~1938.1.16)
翻譯:銀燦薔薇
校對:jinacloudding
演員表:
Shahrukh Khan .... Devdas Mukherjee
Madhuri Dixit .... Chandramukhi
Aishwarya Rai .... Parvati ('Paro')
Jackie Shroff .... Chunnilal (朱尼先生)
Kiron Kher .... Sumitra (paro的媽媽)
Smita Jaykar .... Kaushalya (devdas的媽媽)
Tiku Talsania .... Dharamdas (devdas的隨從)
Vijayendra Ghatge .... Bhuvan Choudhry (paro的丈夫)
Milind Gunaji .... Kalibabu (卡利先生,paro的女婿)
Ananya Khare .... Kumud (devdas的嫂子)
Manoj Joshi .... Dwijdas (devdas的哥哥)
Dina Pathak .... Bhuvan's mother (paro 的婆婆)
Ava Mukherji .... Dev's badi-ma (devdas的奶奶)
Vijay Crishna .... Narayan Mukherjee (devdas 的父親)
Sunil Rege .... Neelkant (paro的父親)
內容簡介:
德夫達斯講述的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愛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就叫德夫達斯,他與帕蘿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兩人感情與日俱增。可是,造化弄人,二人之間築起了一道永遠不能打破的牆,帕蘿成了他人婦。
內心極端痛苦的德夫達斯只好終日與酒精為伴,可這也不能消除因愛而生的痛。即使是擁有美麗的情人Chandramukhi。只有當他將永遠的閉上眼睛,那份痛苦才會開始消退……
臨死之前,德夫達斯唯一的願望就是見上帕蘿一面……
在帕蘿家門口……通往天堂的門也向德夫達斯打開了……
可愛的印度人繼《印度往事》之後,又拿來了一部典型的印度土產,
歌舞劇情片《戴夫達斯》(Devdas)。
第55屆嘎那電影節最長非競賽單元影片
2002年「英國奧斯卡」克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2002年亞洲電影特別榮譽獎
《Devdas》是印度的文學名著,分別於1928年,1935年,1936年,1953年,1955年,1974年,1979年數次被搬上銀幕翻拍,沙沙版的《Devdas》投資達1030萬美元, 看過以後,不得不被精美的畫面所折服,服飾布景的華麗達到印度電影史上的頂峰, 燈光的運用也極其絢麗, 男女主人公在湖邊打水的一場戲,讓人尤如置身於仙境。
全片始終貫穿濃郁的印度音樂,配上兩位印度絕色美女婀娜多姿的舞蹈,帶來美的享受。
刻骨銘心的愛總是沒有完美的結局的。
女主角帕蘿的美麗比得過夜晚的明月,她10年痴心等待青梅竹馬的愛人從英國留學歸來,手中為愛人歸家所點燃的明燈沒有一天熄滅過。愛人回來了,可是印度嚴厲的等級制度使這對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最終演變成一場悲劇。
德夫拉斯其實是一樣深愛著帕蘿,可是,他在等級制度下沒有起來反抗,帕蘿深夜去找他,希望能得到一個承諾,他的驕傲,自負卻使愛人受到了傷害,等到突然醒悟過來後,一切都遲了,迎親的隊伍已經到了帕蘿的門口,他牽著帕蘿的手,走過長長的走廊,他抬著帕蘿的花轎,默默無奈地送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憂傷的旋律響起,看到這里,我心裡酸酸的,如果他能勇敢一點,如果能抓住機會,如果能珍惜愛情,一切都會改變。
失去了帕蘿後,德夫拉斯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終日飲酒作樂,命運讓他遇到了美麗善良的歌妓Chandramukhi,Chandramukhi看出了德夫拉斯眼中的憂傷,一眼就愛上了這個受了傷的男人,但即便是這樣,錯過的,就永遠不能回來了……德夫拉斯最終飲下了苦酒。
雖然印度的階級劃分森嚴,雖然一對愛人分開是社會的不公造成的,可是德夫拉斯對愛的態度也是釀成悲劇的主要因素,當影片結束男主人公用盡最後一絲氣力,睜著無限留戀的雙眼期待著帕蘿朝自己奔來的眼神,讓人痛心,我有點怒其不爭,為什麼不能好好地把握身邊的愛呢?
片中另一個我覺得的亮點是女性角色自尊自愛的個性。
帕蘿的母親,一個舞者,在貴族眼中是戲子,是一個不能跟他們平等相處的下等人,在她滿心歡喜地和德夫拉斯的母親說起訂婚的事時受到了這個平時以姐妹相稱的好鄰居的羞辱,她流著淚怒斥貴族夫人的虛偽:「我的帕蘿生下來的時候,你也曾說過會當做自己的女兒!……你的眼睛瞎了,你看不到你兒子的心聲,你看不到相愛的人!」她發誓,一定要讓女兒嫁給比德夫拉斯家更富有,更有地位的人家。看起來她的堅強似乎無視女兒終身的幸福,可是,當她和女兒目睹住在對面的德夫拉斯離家出走的時候,她對女兒說:「如果他沒有帶你走,你就得答應我給你提的親「。一個慈愛的母親忽現眼前,縱然她受到了貴族的羞辱,但為了女兒的幸福,她還是給了德夫拉斯機會,還是能接受她和德夫拉斯在一起,可惜,她們最終還是目送著德夫拉斯駕著馬車疾馳而去,留下了孤獨的帕蘿。在帕蘿的婚禮上,母親眼中的淚是辛酸的,無奈的。在婚禮結束後,德夫拉斯將自己關在屋裡,她對著焦急懊悔的貴族夫人含淚說道:「……我的女兒現在穿金戴銀,可是看看你兒子吧!·!現在輪到你和你兒子演出鬧劇了!」她為自己贏得了做人的尊嚴,盡管這尊嚴是來地多麼地痛苦。
二號女主角Chandramukhi是一個出名的美艷歌妓,雖然寄身於聲色場所,但她的心中也有愛,她不為金錢所動,遇到德夫拉斯後,嫵媚的身姿只為她所愛的人起舞,盡管德夫拉斯告訴他,心中除了帕蘿已不能再愛了,她也一如既往地深愛著。當她和成為領主夫人的帕蘿成為朋友一同歡快起舞的時候,被曾經遭到她拒絕過的一個貴族當眾揭穿身份,並形容她是低俗骯臟的地方來的人。她毫不畏懼,對著貴族說:「真正要受到譴責的應該是你們這些整天流連於低俗之地人虛偽的人!!「當貴族揚起手想打她的時候,被她一把止住並反擊狠扇了那人一個耳光,那個解氣啊,我居然和我媽一起在這個時候叫出了一個字:「好!!」
女主角帕蘿,一生只愛德夫拉斯,10年來為他守著明燈,風吹雨打,四季更替,10年如一日,當他們的愛遇到階級的阻力時,一個女孩子,為了尋求真愛,不惜自己的名譽深夜跑到德夫拉斯的房中渴望得到一個承諾,但得到的卻是失望及德夫拉斯父親的辱罵。在母親最後給她和德夫拉斯的機會失去後,美麗的大眼睛從此失去光芒。更可惡的是,她收到了德夫拉斯寄來的信,信中說他們之間的感情只是孩童時代的游戲,並不是愛。她徹底地絕望了。當婚禮當天德夫拉斯回來請求原諒的時候,她毅然抉然地拒絕了。可是,十年的愛豈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她從轎子里伸出的手上依然點著那盞為德夫拉斯而亮的明燈,這盞燈是德夫拉斯的生命之燈,也是她的。當她那個忘不了前妻而和她分居的丈夫問到她和德夫拉斯的關系時,她毫不遲疑地說:「我是肉體,而他是靈魂,我們是一體的,不可分割。」
片中對女性角色的刻劃深深感動了我,使我也愛上了這部片子,更別說精彩絕倫的歌舞了。喜歡印度片,愛情片的朋友真的應該去看一看,一定值得的。
資料轉自沙路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