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知道有哪些華人演員在國外拍攝過電影嗎
黃柳霜
黃柳霜,1930年
黃柳霜的職業生涯從1919年到1961年,被稱為第一位華裔國外電影明星,黃柳霜的本名是黃柳松,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出演了 60 多部電影,以及電視、戲劇和廣播。1922 年,她在 17歲時在《海逝》中首次亮相。黃柳霜因在《巴格達竊賊》(1924 年)、《上海快車》 (1932 )和《劉松夫人畫廊》(1951 年)中的角色而聞名。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她經常被塑造成一些刻板的角色,比如異國情調的奴隸女孩或邪惡的龍女。
「我已經厭倦了我必須扮演的角色,」她在1933年前的一次采訪中說。「為什麼銀幕中國人幾乎都是片中的反派,反派如此殘忍——兇殘,奸悄中詐,就像草叢中的蛇。我伏運蘆們不是那樣的。」
1949 年,在黃柳霜從銀幕息影之後,《南華早報》的一篇文章指出,「黃柳霜小姐,在六年內拍了她的第一部電影(《影響》),她說她厭倦了做一名向國外展示中國阿諛奉承的演員,她目前的形象是富有同情心的,她說如果有人願意扮演她,她會拍更多的電影。」
但是在他那個年代,屬於他的正面形象並沒有到來,黃柳霜在1961年去世之前只出演了另一部電影《黑色肖像》(1960 年)。
2.詹姆斯·重田
卡羅爾·貝克和詹姆斯·重田在 1961 年的電影《太陽之橋》中
詹姆斯·重田出生於夏威夷,是在朝鮮戰爭中服役的第三代日裔國外人,回到國外後,他以「 Guy Brion 」的筆名開始了他的國外職業生涯,成為一名夜總會藝人。
詹姆斯·重田因在《花鼓歌》(1961 年)中飾演王塔而聞名,這是一部改編自音樂劇的電影,該音樂劇是第一部以亞裔國外人為主的好萊塢電影,並獲得了五項學院獎的提名。重田還因在《深紅色的和服》(1959)、《像龍一樣行走》(1960)和《通往太陽的缺帶橋》(1961) 中的角色的精彩表演脫穎而出。
在2006年的紀錄片《傾斜的屏幕:電影和電視中的亞洲男人》中,重田回憶起在他職業生涯早期,一位米高梅導演告訴他,「如果你是白人,你將成為一個大明星。重田評論了這段對話,這是他第一次對可能存在一些歧視的事實有深刻的了解。
2. 同樣是美國電影選華裔演員,為什麼真人版《花木蘭》一片好評,《上氣》卻被各種抵制
因為花木蘭是中國的女英雄。而上氣裡面的滿大人被設定為傅滿多的兒子。而這個傅滿多是一個嚴重帶種族歧視的IP人物,當初西方流行黃禍論,明明是他們在搞帝國主義侵略,卻自己搖身一變成了自衛了。為了迎合這一社會風氣,由一個外國人創作的傅滿多橫空出世。傅滿多的形象是陰險狡詐的,是一個像魔鬼一樣的人物,這樣的IP人物被創作成各種作品,電影漫畫,於是不明真相的外國人以為亞洲人都是那個樣子。其實這是西方人杜撰的一個人物。
因為中國的市場在變大,十幾億人口,強大的購買力,讓任何一個企業都無法放棄這塊肥肉,但是我想說,最起碼要尊重,不能帶著傲慢的感覺。大家都是平等的。誰不比誰高貴。
3. 同樣是美國電影選用華裔演員,為什麼真人版《花木蘭》一片好評,《上氣》被國內各種抵制
花木蘭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國外,故事的精神內核是女性打破相夫教子的刻板印象,身體力行地證明男性可以做到的事情,女性也可以。
這一精神內核放在國外背景下也有驚奇隊長,並且很多人都對這個精神內核買賬。所以沒有重大問題。
那麼我為什麼抵制上氣?
如果有一個外國人對滿大人這個角色進行搜索,那麼他就會看到這個角色的惡劣之處。如果恰好他又對中國了解甚少,那麼這個角色就會成為他對中國人的最初印象。如果他有潛在的種族歧視思想,那麼他會慢慢傾向於歧視中國人。如果他本身就是一個種族歧視者,那麼這會加劇他對中國人的鄙夷。
所以現在的重點根本不是這兩個角色能不能劃等號,而是這個角色會給中國形象帶來多大的影響。
並且最可怕的是,在這個角色開始宣傳的那一刻,外網有關滿大人的搜索就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