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當年周星馳的《功夫》國外上映時,外國人是怎麼評價的呢
那個時候周星馳拍的這部電影拿到國外播放的時候,並不是很被看好的。一方面是因為很多華語電影在國外都不是很受歡迎的,並且他又不是像李安那種馳名的中外的大導演,是很難靠自己的名氣吸引到國外的觀眾。還有另一方面是這部電影里邊有很多血腥的情節,比如用斧頭砍了,還有就是血流成河的場景。
美國在當年甚至把《功夫》列為了最好最炫酷的電影。在《功夫》一上映之後,狠狠打臉了打算看他笑話的人,在第二年還拿了金像獎多個大獎,徹底成為了最成功的商業導演和演員之一,說到專業打臉的明星,星爺真可謂是祖師爺。
『貳』 國外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國外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如下: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盜夢空間、泰坦尼克號、楚門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辛德勒名單、教父、星際穿越、羅馬假日。
1、《教父》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柯里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柯里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1978年,中國迎來了首批進口的歐美電影,這標志著中外電影文化交流的新篇章。那一年共有四部影片在國內電影院與觀眾見面。首部亮相的是美國1936年的經典之作《摩登時代》,這部電影以幽默諷刺的方式探討了工業化社會中個人的生存困境,展現了工人階級的堅韌與樂觀精神。
緊隨其後的是法國、東德與義大利合作的電影《悲慘世界》,這部1958年的版本由上譯公司翻譯配音,通過深刻描繪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揭示了人性的光輝與黑暗。接下來是英國1974年的《孤星血淚》,它講述了一段跨越時代的愛情故事,展示了個人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沖突,以及命運的不可預知性。
最後一部影片是英國1978年的《尼羅河上的慘案》,這也是當年中國引進的最後一部歐美電影。這部電影以懸疑和推理為主題,講述了發生在埃及尼羅河上的離奇謀殺案,通過對錯綜復雜情節的揭示,展現了人性的復雜面。
這四部電影不僅為當時的中國觀眾帶來了新的觀影體驗,也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與理解。通過這些影片,中國觀眾得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風貌,對世界有了更廣闊的視野。
這些電影的引進,開啟了中國電影與世界接軌的新篇章,也為日後更多優秀影片的引進奠定了基礎。它們不僅豐富了中國電影市場,也讓觀眾得以接觸到更為多元化的文化內容。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影片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它們所傳遞的價值觀和故事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這也證明了經典作品跨越時空的魅力,以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這四部電影的引進,不僅為中國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們為中國的電影產業帶來了新的靈感和動力,推動了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
通過這些影片,中國觀眾得以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風貌,促進了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這些早期的電影引進,也為日後更多優秀影片的引進奠定了基礎,開啟了中國電影與世界接軌的新篇章。
這些經典作品不僅豐富了中國電影市場,也為觀眾帶來了更為多元化的文化內容。它們所傳遞的價值觀和故事,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證明了經典作品跨越時空的魅力。
『肆』 周星馳的《功夫》國外上映時,你知道外國人是怎麼評價的嗎
周星馳的《功夫》在國外首映是在美國紐約和洛杉磯,2004年9月15日,《功夫》走出國門,在多倫多電影節上做首映儀式,之後迎來一大波國外媒體的評價。
你知道外國人是怎麼評價的嗎?《紐約時報》影評人司考特評價說:「中國的動作片通常充滿嚴肅而虔誠的色彩。然而周星馳卻和這種嚴肅流派背道而馳。他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觀眾,電影藝術不僅僅表現高貴和犧牲,搞笑也是它的傳統之一。」
周星馳的電影總能夠將一些很隱晦和很淺顯的道理通過「星式」幽默詼諧的表演當時將其表現得淋漓盡致。將觀眾很快的代入其中,電影中星爺的演技看似浮誇,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毫不違和。可以說周星馳演繹的電影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