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英雄》為什麼受海外觀眾的喜愛
主題和壯闊的音樂,以及絢麗的武功
⑵ 《英雄》當年為何在國外票房大賣
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當年這兩個字。
為何當年在國外票房大賣?如果不是當年,而是現在上映,你覺得《英雄》還會有這么高票房嗎?肯定不會。因為它錯過當年那個時代了。
所以這就是時勢造“英雄”啊。
雖然大家對《英雄》的褒貶不一。但《英雄》在2001年,國內票房就拿到了2.5億元。在當時僅次於《泰坦尼克號》3.6億元。可見國內觀眾對這部電影也是買單的!
《英雄》電影畫面唯美,人物刻畫生動而鮮明。電影的視覺效果更是非常震撼,裡面武功設計更是標新立異。關於箭陣的畫面,氣勢磅礴,讓人印象深刻。如今已經被國外電影大量效仿。
作為中國武俠電影,《英雄》能夠在海外取得如此票房和口碑,證明了國外人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和中國武術的熱愛和關注。
⑶ 為什麼《英雄》在中國高票房低口碑在國外卻票房口碑雙
2002年放映的張藝謀武俠電影《英雄》,被認為是中國電影市場化的里程碑式作品。
它當年在全球范圍收獲了1.7億美元票房,其中中國票房2.5億人民幣。
可見,國內票房雖然也創造了記錄,但海外票房遠遠多於國內票房,才是大頭。
而從口碑上來看,該片當年在國內並未得到多大叫好評價,但在國外,它入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被時代周刊評選為年度最佳電影第一名!
可見,該片雖然在國內與國外票房上均表現不俗,但在口碑上卻分化嚴重。
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因為20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掀起了西方人對中國功夫的追捧熱潮,《英雄》趁機而動,趕上了這波市場利好。
2. 該片濃郁而純正的東方審美對西方觀眾有無限誘惑力。
張藝謀是以攝像出道的,他的審美高度毋庸置疑。
他對東方式更是有一份近乎執念的感悟。
何況,這部片子不差錢,就是要砸錢做最好的場面。
所以,這部片的畫面之美,之講究,就不用多說了。
3. 該片的導演和演員都有一定的國際性名氣。
這一點也不用多說了,張藝謀、李連傑、張曼玉、梁朝偉、章子怡、甄子丹,哪個拎出來都是響當當的華人明星,即使在西方,也是不小的知名度,當然有助於該片票房。
與這些因素相比較,國內口碑之所以低,主要是因為中國觀眾一件看了太多武俠片,已經疲沓了,審美疲勞了。
該片還沒有達到革命性的高度 足以讓中國觀眾驚艷了!
⑷ 國外什麼評價英雄這部電影
較普遍的觀點是畫面贊、動作贊,但是劇情沒有邏輯性,此外西方人對歌頌帝王的戲沒有興趣。
⑸ 電影《英雄》的影評
吊足了的胃最終吃了一頓飽飯。在一片狼籍的中國電影飯桌,英雄是一道真正的招牌菜。
集中了華人乃至世界頂尖的製作群體,投入3000萬美金,英雄成為我所見過製作最為精良的中國電影。很久沒有一部中國電影讓眼睛,耳朵如此興奮了。張藝謀的專業精神令人敬佩,如果誰要向張藝謀豎中指,還是先鞠個躬再說。
看過片子絕對同意這種評價:英雄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我覺得如果早些時候拍出來,英雄還可以拿去做申奧片。所有關於中國的符號,英雄里都不遺餘力地再現:圍棋,書法,劍,古琴,山水,竹簡,弓箭,威威樓宇,漫漫黃沙,青山碧水,紅牆綠瓦。英雄電影的畫面,極具中國畫的意境。如果不去做申奧片,英雄還可以去做中國旅遊的廣告片,或是愛國主義教育範本,的確,我相信每個看過電影的都會為我大好江山,我泱泱大國擊節贊嘆,相信這部電影全球放映後,會加快留學人員歸國效力,加大各國人民來華旅遊觀光力度。
有幾個鏡頭給人留下強烈印像:李連傑一劍刺中甄子丹,為描述劍之快,鏡頭在李連傑的臉一點點穿破雨水的畫面中一一定格。李連傑與梁朝偉在九寨溝一場對決戲,二人蜻蜓點水,水面及水下的鏡頭,絕對可以寫入武俠片視覺經典。我也相信很多人在章子怡和張曼玉比劍那段漫天黃葉的戲中瞠目結舌,盡管那段戲倒更像屬於日本人的意境。
在聽覺方面,英雄把武俠片的音效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不再像以往武俠片強調刀劍,拳腳,飛行的強烈誇張表現,相反,英雄的錄音和擬音方面都相當克制,他們更重視體現"綿長""幽遠"的意境,更強調聲音的質感。這些克制後表達出的竟境令人大開"耳"界。在影院,正對畫面,背景聲安靜得像清澈的湖水,在一片衣袍揮舞和鼓聲的中低音中,劍聲劃破空氣的銳響,配合人影騰挪的聲音,槍劍相撞後的漸弱的震顫聲,極富韌性極具質感。讓人印像深刻的是為描述李連傑劍法之准,他一劍橫貫毛筆,從劈裂筆桿竹質到筆尖毛質聲音的變化。還有在九寨溝對決的劍戲,人腳踏在平靜的水面聲,劍挑破水,震開的一圈圈漣漪聲,人耳悶在水裡到躍出水面後撲面而來的空氣感。影片配樂依然是譚盾,看到最後,我幾乎有點迷乎了,那鼓聲,琴聲,包括伊扎特帕爾曼的小提琴,都真的很像《卧虎藏龍》。
編劇李馮和張藝謀用紅,蘭,白,黃四段視覺的變化把故事的不同版本分段講述,還加了不少辯析的色彩,這讓人想起《羅生門》。這個故事講得很別致而且基本能自圓其說。再一想到電影的短短的拍攝周期,讓人對老謀子心生敬意。而畫面上,英難更像一部部精美的MTV或廣告片的聯播。
英雄是一部符號化的電影,所有的符號都在傳達一個標識:"MADE IN CHINA"。在這樣的視覺聽覺轟炸中,演員的表演成為影片中最為弱化的環節,如果不是出於商業的考慮,估計誰來演都可以完成任務。大牌明星們的表演徘徊在扮酷或更好的扮酷之間,說狠一點,劇本給他們的空間,無法演出"人味兒",他們的內心活動,表情都不再重要,重要是他們要服從服裝顏色變化的需要,電影的主角是服裝,布景,道具,這些符號代表著忠,義,情。演員是人,但是有一群神一樣的攝影舞美燈光,人便不再是人,是英雄,於是一個歷史故事最終變成一個超現實故事。
⑹ 為什麼美國人鍾情於超級英雄類的電影
1拍電影只是為了賺錢,目前超級英雄電影的收入很不錯
2人類很喜歡幻想,哪怕自己不能做到也希望它是存在的,超級英雄電影由此而生
3在現實中美國不像中國一樣提倡團隊,個人英雄主義濃厚的他們會鍾情超級英雄電影史正常的社會風氣
⑺ 如何評價張藝謀電影《英雄》
《英雄》在國內外之大相徑庭的評價和口碑。國內的影評人和觀眾對這部電影多持負面態度,統一的認為這部電影缺少內在精神價值判斷,充斥藝術靈魂的空洞,華麗有餘而內容不足;而西方媒體和觀眾卻視這部電影為神作,例如我一個畫畫的美國朋友認為此片是他看過最好的非英語電影,用「無盡的詩意」和「純粹的藝術想像」去贊譽它。
第一,「武俠」的概念是主觀的。沒有一個今天的人是真的生活過在一個「武俠」的世界裡的,也有沒有一個字典或一本教科書來給出「武俠」這一含義的標准解釋。所以,人們對於武俠的理解都是基於文學、美術、影視等人為創造的、間接建構的信息,那麼,這個「武俠」的概念和觀點就是絕對主觀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武俠」,一千個「江湖」。張藝謀拍的是一個自己臆想里的「武俠」精神,所以,有人叫好,有人批評,是很正常的。
第二,「武俠」不是張藝謀成長的世界,也不是他骨子裡的精神。張藝謀是個典型的「中國式」導演,他的成長環境、審美品位、藝術理念,都是很傳統的,中國式的大紅大綠,透露著人多、地大、黃土高坡的壯美和豪情。所以,類似於《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傳統文化的、鄉土環境的、內陸氣息的、現實主義的電影題材才是張藝謀根子里的東西。他深有體會,包含情懷,所以這類題材的電影他拿捏得當,立意深刻,飽受好評。較徐克這樣的導演而言,《英雄》想表達的武俠世界絕對不是張藝謀的主場,也不是他的專長,所以電影拍得不進油鹽滋味,可以理解。
第三,《英雄》是張藝謀的野心之作。不可否認的,張藝謀拍《英雄》是受到了李安的《卧虎藏龍》的影響,他也想拍一個叫西方人大開眼界的視覺奇觀,並進軍好萊塢,最好能拿個奧斯卡。新千年後的張藝謀,已經憑借《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包括《我的父親母親》在國內獲得了無數的聲譽,已經是國內一線大導演,於是野心放大,想征服國外市場,也是情理之中。這種國內大導演想在國際市場獲得認可的心態在後來的馮小剛身上體現的更明顯。作為一個賣座但不得獎的導演,馮小剛自己也坦言,《夜宴》算是他進軍國外、企圖得獎的野心之作,最有趣的是《卧虎藏龍》、《英雄》、《夜宴》有一些一以貫之的元素,例如章子怡的形象,譚盾的電影音樂(這三部電影音樂完成了譚盾自己的「武俠三部曲」)。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應該明確,張藝謀拍《英雄》的主要目的是給外國人看的。他選擇了一條自己不擅長走的題材道路,目的是證明自己的視覺藝術控制力,至於結果怎麼樣,我們細細來看。
就中國電影進程來看,《英雄》毫無疑問是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里程碑。自此之後,中國電影拉開了商業大片的時代帷幕。砸投資,拼明星,狂宣傳,這開始成為一種商業操作的模式。
⑻ 外國人如何評價電影《紅海行動》
國內如此火爆的電影,外國觀眾是否買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國外網站上對《紅海行動》的評價!
Forestaller:
「非常精彩的動作場面!」事實上,這部電影的大部分都是高於平均水平的,分數大概是7分(滿分10分)。100到120分鍾之間的動作場面非常殘忍、逼真、血腥、極具沖擊力,是我所看過的最好的動作場面之一。因此,我將給這部電影一個8.5分的整體評分。與諾蘭的《敦刻爾克》和也由林超賢執導動作電影《湄公河行動》類似,這部電影犧牲了情節和角色發展,幸運的是它成功了。從攝影,剪輯,聲音剪輯混合,視覺效果,動作編排,原創配樂和製作設計都是無話可說。這部電影借鑒了幾部好萊塢大片的創意,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道德辯論,《黑鷹墜落》的特種部隊打鬥,《鋼鋸嶺》的戰爭場景,《巴頓將軍》的坦克大戰,最重要的是《美國狙擊手》的狙擊鏡頭。
wwwhuxilong:
特殊行動動作電影:《紅海行動》我之前認為:因為沒有一個電影評級系統,中國電影是不敢展示任何東西的,我想我錯了。——事實證明,如果電影/類型是正確的,他們毫無顧忌地展示一切(當然,不像好萊塢的情色片那樣)。
m-86730 :
一個了不起的電影《紅海行動》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它以一種現實的方式描述了戰爭場景,很多人看完電影後覺得太血腥了。然而,現代戰爭是如此殘酷,即使戰爭的殘酷被掩蓋,它也無法逃脫英雄犧牲的命運。畢竟,普通人不是好萊塢的超人。這反映了中國國防觀念和軍隊在和平時期的主要職責。有些人質疑,以犧牲特種部隊的生命為代價來拯救一些人質的故事是不合理的,因為這是不值得的!事實上,這些粉絲不理解這部電影。無論是在電影中還是在現實中,軍方都會這樣做。這不僅是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是為了維護軍隊的責任和榮譽。
soliddeng:
戰勝恐懼,征服一切!很久沒看過這樣的電影了。來自去年的《戰狼2》已經令人血脈噴張,但《紅海行動》將一部軍事動作片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與林導的《湄公河行動》相比,他在向觀眾展示細節方面似乎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對軍事愛好者來說確實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開始的激動人心到現實和殘酷戰斗場面,極大地觸動了我對那些守衛我們和平生活的人的敬意。戰爭可能是血腥的,也是極端殘酷超乎想像的。致敬解放軍!
xenontetroxide:
最好的軍事電影士兵的生命是什麼?它簡單明了。訓練和訓練,執行任務,完成任務,然後活著出來。他們可能有自己的秘密,他們可能喜歡某個人,他們可能害怕某件事。這部電影的最佳之處在於,它給這些情感上的東西一個展示,但從來沒有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強調它們。一個次要情節,一個側面故事,一個童年創傷的參考。人物塑造是通過他們的行動、反應,並以一種情感的瞬間,作為觀眾,我完全感受到了。至於動作順序,戰斗的強度,戰爭的殘酷,電影表現的足夠充分。我最感興趣的是整個任務,團隊成員之間的紐帶,信任,忠誠和兄弟情誼,是它使這些士兵團結一致,所向無敵的。這是一部最好的軍事電影(或動作片)。中國電影在國外市場屢次碰壁,原因之一是外國人看不懂電影內容,所以中國電影考慮接受國的文化背景,將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有機結合,這是中國電影成功輸出的一大重要因素。希望以後中國的電影不僅能掙自己人的錢,也可以像好萊塢電影那樣全球圈錢,那樣才是中國電影行業真正繁榮的一天。
⑼ 李連傑主演的《精武英雄》在國外點擊超過7000萬,這是什麼水平
《精武英雄》在北美上映後,好萊塢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竟然一幀一幀的看李連傑的每一個動作,影片里李連傑所有的台詞和走位,在後來和李連傑的訪談節目中簡直眉飛色舞,對李連傑的推崇溢於言表。《精武英雄》可以說是動作電影的巔峰之作。
李連傑主演的《精武英雄》在國外點擊超過7000萬不論李連傑主演的《精武英雄》在YouTube上點擊超過多少,《精武英雄》在功夫動作片的地位是不會變的,它就是公認的功夫動作片的教科書。拍攝《精武英雄》時,李連傑正值壯年,對武術的理解以及身體的機能都處於一個最佳狀態,顏值的巔峰再配上小平頭,一身中山裝,精明干練英氣逼人的陳真形象躍然而出。
這部片子的主題也從李小龍原作的家國情懷升華到了宇宙蒼生,可以說是一個超越,電影開頭的幾場武打包括在日本學校的打鬥,回國後的踢館,和船越文夫的比武,最後和最終頭目的比武都是動作片中不可多得的亮點,之後有很多模仿者,但是從來沒有超越這部電影的動作場面最後想說,在中國功夫明星後繼無人的當前狀況下,想再拍出能比肩《精武英雄》電影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