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日本電影業

日本電影業

發布時間:2022-06-14 01:21:34

⑴ 日本的電影業為什麼那麼差

日本的電影業是空白???這位童鞋你知不知道全球有多少位大導演在自己的影片里向日本的導演致敬過啊???有一部電影叫做「尋找小津」,是向小津安二郎的致敬作品,中國,就是亞洲能稱得上大師的又有幾人??侯孝賢,楊德昌算兩個,中國的,包括香港的導演我就不說了。。。

中國至今沒有一個導演在西方心目中的地位超過黑澤明,小津安二郎。北野武,今村昌平,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大島渚 ,甚至中島哲也哪一個手裡沒有響當當的作品??連岩井俊二這種現在在中國都有一眾粉絲了。日本電影界的大師現在是死得差不多了,但不代表是空白啊,至少有段時間那是相當的輝煌的~

可能是日本電影的風格你不太喜歡,不過還是有相當多的追捧者的。。。。

再說了,恐怖片誰能拍過日本??好萊塢不還是乖乖的跟在人家屁股後面買版權翻版嗎??結果呢??錢砸進去不老少,沒一部超過原作的。還有青春片,日本在亞洲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什麼台灣青春片,那是拾人牙慧好不好

+++++++++++++++++++++++++++++++++++++++++++++++++++++++++++++
過去的不代表是不存在的,你說日本電影業是空白,這就是你說錯了。
我已經說過了,日本電影界的大師是死得差不多了,但是有過輝煌的時候。你把我說過的話重復一遍是什麼意思?

而且你吧日本曾經有過的輝煌叫做一點點星光,我看我還是沒有和你爭論的必要了。至於你說你是日飯,你指的是動漫吧~

並且,李安是我很喜歡的導演,偏偏你提名的綠巨人是我認為他拍的最差的。
看來我們沒有共同語言。。。。另外小朋友,火氣不要太大,老伙是你們的方言嗎?還是你想說「老傢伙」??我思想是不是停留在20世紀不用別人來揣測,至少我尊重別人過去的輝煌,而不是隨隨便便用一句「空白」就抹殺了人家的歷史

⑵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的發展

日本電影起步萌芽時間歷程(1896年~1918年)1896年愛迪生發明的「電影鏡」傳入日本,而真正的電影是從1897年由稻勝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後引進了愛迪生的「維太放映機」和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開始的,其時,小西六兵衛也購入攝影機。在這一兩年間輸入了放映機和影片,並在全國巡迴放映,稱為活動照相,並沿用這一名稱至1918年。

1899年日本本土攝制影片,以紀實短片為主。《閃電強盜》將當時社會上流傳廣泛的新聞話題搬上銀幕,被認為是最早迎合時尚的故事片。橫山運平遂成為日本第一個電影演員。

1903年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東京淺草的電氣館。最早的製片廠是1908年由吉澤商行在東京目黑創建的。《本能寺會戰》(1908年,牧野省三執導)為日本第一部由解說員站在銀幕旁用舞台腔敘述劇情的無聲影片。牧野省三因此被稱為「日本電影之父」,但這類影片只是連環畫式的電影。

1912年日本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簡稱日活公司)成立,拍攝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舊劇」電影。松之助原是巡迴演出的歌舞伎演員,1909年被牧野省三發現,他的第一部作品《棋盤忠信》問世後,使他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武打演員,有「寶貝阿松」之稱。1914年,天然色活動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活)成立,最初以攝制彩色電影為目的,但因僅有兩種顏色,只能改拍普通的黑白電影,並且仍以拍攝「舊劇」影片與日活相抗衡。當時日活的向島製片廠已在拍攝現代題材的「新派劇」。

在日本電影黑暗的二十世紀40年代,青年導演黑澤明以處女作《姿三四郎》(1941年),木下惠介以處女作《熱鬧的碼頭》(1943年),沖破種種不利條件脫穎而出。

⑶ 怎麼看待日本的動畫電影產業圈

日本動畫電影我看的比較多,『產業圈』這件事很早就有發現,不過卻不想從日本的角度,只想從我看見的角度說一說。

而還有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電影都開始改編日本動漫,如前一段時間寡姐出演的『攻殼機動隊』,以及『龍珠』,不僅如此,每當出現一些好的電影,很多人也會和日漫電影做對比,如盜夢空間和紅辣椒。

我想說的是,其實日本動漫電影並非如我們想到的落後日漫,兩者似乎走的時候不同的方向,而且在國內影響都很大。

完。

⑷ 日本電影在國際上的地位

說一下個人看法吧,我最早看的日影應該是改編川端康成文學作品的74年版《伊豆的舞女》,裡面山口百惠拿著情人送的木梳在碼頭揮手告別的一幕真是記憶深刻,覺得那個時代拍出的電影很有意思,不同於香港電影那個年代,有黑幫老大恩怨情仇,導演很細膩的塑造一個少女的情竇初開,而且山口百惠的表演還沒有現在日影的那種誇張表演方式,只是很淳樸的表達。同種類型可能讓我想起另一部高倉健《幸福的黃手絹》同樣是改編作品,給人都是一種暖意。黑白電影看得不多,有一段時間看黑澤明系列和一些老片子,多為一些神話鬼神改編作品,有點聊齋的感覺,可能拿到現代來看會覺得挺一般,但是覺得演員說詞或者表情表現方式也並不會覺得特別突兀,天朝早期類似《廬山戀》的電影,大家有興趣可以拿出來對比下…

近代以來的日影除了其擅長的鬼片和反映現代人黑暗面的電影外,美食片佔了一部分,除了突出美食與自然界的相生相剋外,每季日劇都差不多會有美食劇了,可能霓虹人和我大天朝人民都認同「民以食為天」這句真理吧,舉這個例子不是說日本除了吃,電影就開始呈頹勢,09年開始看講都市傳說題材的《世界奇妙物語》現在已經到了25周年紀念特別篇了,其中有的故事雖然仍覺得有點無厘頭但是好似每一季都會給人留下點印象,然後積累下來其實就會覺得不接著看後續好像少了點什麼。個人由於還在念書,所以看的青春片比較多,不可置否的說,覺得有很多青春片有點影響到我的三觀,不是傻白甜瑪麗蘇那種啊啊啊比如《百萬元與苦蟲女》、《哪啊哪啊神去村》、《橫道世之介》、《黃色的眼淚》、《不求上進的玉子》等作品,不會覺得無聊反而能看完反思自己,好像那些主角面對的問題自己也遇到過,解決辦法雖然不同,但主線多是要鼓起勇氣接受現實,淚眼含笑說:「頑張って!」

⑸ 日本的電影業那麼發達,為什麼日本的國際巨星卻很少

人才發展的問題是日本影視人才在動畫方面相對較大,無論是編劇,配樂還是導演, 但是,來自日本的董事人數很少而且很好, 世界上最權威的電影得分是200,日本有十幾部電影和漫畫, 其中,黑澤明和宮崎駿占日本人名單的一半, 日本的電影業相當發達, 您提到的日本電影的地位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您的電影巨星也很多,但是對於中國來說,觀看日本戲劇的人數顯然比日本電影多, 人們更願意學習偶像,而不是了解強大的偶像(例如成龍在中國之類的東西), 在一些青年電影中演戲,讓他被任命為電影巨星是很奇怪的,因此,他當然只能被稱為日本戲劇之王, 至於超級巨星,例如:以金城郎和其他人為例,網路會知道的。

⑹ 日本電影電視動畫產業的發展概況

日本動畫已有七十年的歷史,其可分為六個階段: 一、戰前草創期 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到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這段時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為題材,而後期則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猖獗,因此動畫題材不離宣傳、誇耀日本軍國主義的路線。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為此類。但是這也造成了戰斗、爆炸畫技的進步,這也是今日日本動畫最引以為傲的技術。 二、戰後探索期 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到1947年為止。日本戰敗後,有些人鑒於戰爭的教訓,開始將反戰題材用在動畫上。這種題材影響深遠,直到現在還頗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嘗試不同的動畫題材。所以這個時期的動畫題材從很有意義到很低級的題材,應有盡有。像1968年《太陽王子大冒險》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而成為後來高水準動畫的基礎。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像1970年《無敵鐵金剛》就是一部典型的爛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劇情很差,這帶給了日本動畫不良的影響。 三、題材確定期 題材確定其(第一次動畫熱爆發)--自1974年《宇宙戰艦》上演至1982年為止。這個時期日本動畫界經過探索期,確定了動畫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所以我們不予置評。《宇宙戰艦》是日本動畫史上第一部超級劇情片,由松本零士負責腳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該片在電視上播出後,造成"松本零士旋風"。後來並有《冱屺宇宙戰艦》,《永遠的大和號》及《宇宙戰艦完結篇》等三部電影,壽命長達十年。在該片後,松本零士另有《銀河鐵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歡迎的作品。繼松本零士後,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說改編成《機動戰士》在1979年開始上演,由於劇情結構復雜而嚴密,受到動畫迷熱烈的支持。該片後來的三部電影非常賣座。但自些以後,動畫熱逐漸消退,動畫界進入間歇期。 四、畫技突破期 畫技突破期(第二次動畫熱爆發)--自1982年《超時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為止,該時期由於人們追求視覺享受成為風潮,因此動畫畫技力求突破。此時期之畫技突破有《超時空要塞》創新的視點快速移動效果,造成極佳的動感;《風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細寫實的背景:《機動戰士Z》和《機動戰士ZZ》的強調反光,明暗對比等,皆對後來的動畫貢獻很大。由於題材已確定,加上畫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現。如1982到1984年的《超時空要塞》;1984年《風之谷》;1985、1986年《機動戰士Z GUNDAM》及《GUNDAM ZZ》;1986年《天空之城》及《亞利安》等多部好片。日本動畫發展至本時期結束時(1987年),劇情、內容、畫技皆已達到極高的水準。於是動畫進入了成熟期。 答案補充
五、路線分化期 路線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動畫進入成熟期後,便出現數部佳片。如《古靈精怪》;電影《機動戰士GUNDAM-逆襲》及《王立宇宙軍》;和日本電視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為主要對象的文藝動畫連續劇《相聚一刻》等。其中《相聚一刻》曾獲得1988年日本動畫優秀作品排行榜第二名(該年排行第一是《聖鬥士星矢》);另外還有《天空戰記》,《機動警察》等多部佳作(《天空戰記》曾獲得1989年動畫排行第一名)。當日本動畫發展到此後,有人認為幼年觀眾群已被忽略了四、五年,也該考慮製作年齡路線。於是自1987年後半年以來,電視上的高年齡層動畫逐漸減少,而轉向動畫電影。以致於造成目前日本電視上找不到幾部好片,而電影幾科部部精彩的情況。答案補充
六、風格創新期 風格創新期--自1993年到現在。在畫技、製作手法、構思設計方面都日趨成熟的日本動畫,開始追求風格上的創新,試圖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時空的構思,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官沖擊。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棄以往動畫明快輕松的風格,陰郁百壓抑,冷酷帶有對命運的困惑,與人類雖然身處高科技社會,但卻無法擺脫不安的未來的彷徨與孤獨相呼應。答案補充
在1983年時,日本動畫市場上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簡稱OVA)-《DALLOS》,為動畫在電影,電視市場外,開辟了一個新市場--錄影帶市場。OVA,顧名思義,就是不在電視或電影院播出,而只出售錄影帶。除非該片大受歡迎,才有可能在電影院公開而升格為電影。OVA自1983年至現在,已成為動畫的重要市場。其中佳作不勝枚舉,如《88戰區》,《幻夢戰記LEDA》《渥太利亞》、《銀河女戰士》系列、《銀河英雄傳說》系列、《五星物語》、《古靈精怪》等。

⑺ 日本電影業衰落的原因

日本獨特文化難以取得共鳴
電視劇製作發行主要靠電視台,很少開拓對外發行的渠道
與美國的娛樂影視有較大距離

⑻ 日本有哪些電影公司

日本著名的三大電影公司:
松竹株式會社、東映株式會社、東寶株式會社

⑼ 日本電影院將暫停預售業務,這對電影業來說會造成什麼打擊

日本這一項決定是因為新冠疫情影響的。暫停預售電影票會使電影行業低迷。電影票房降低。很多電影院將會因此面臨巨大的挑戰。

⑽ 日本電影的特點有哪些

日本這些作品體現了日本電影題材的多樣化,保持了導演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和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與民族傳統,均被列為日本電影史上的佳作。黑澤明的《影子武士》還在第3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

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與外國合拍影片之風盛行,黑澤明和市川昆均分別與美國合拍過影片,其它藝術家也與歐洲及澳洲等國家合作拍片,這與日本電影事業不景氣不無關系。

日本電影發展:

日本評論界認為,二十世紀80年代以後,日本電影在題材的選擇及表現手法方面,均有較顯著的變化,從而帶來電影事業復興的徵兆。

1985年,日本首次舉辦第一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有來自世界42個國家的137部影片參加展映,觀眾達10餘萬人次。這一年電影界涌現出不少初露鋒芒的年輕導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為相米慎二,他導演的《台風俱樂部》(1985年)及《雪的斷章──熱情》,均系採用長鏡頭搖拍的獨特手法,技巧難度較大。

閱讀全文

與日本電影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