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日本電影的色調

日本電影的色調

發布時間:2022-06-29 16:18:22

⑴ 為什麼日劇總體看起來色調比較偏灰偏暗

你看的應該是韓劇吧!或者說你的眼鏡起霧了,日劇的總體色調都是清新明亮的顏色。

我們很多時候說小清新,就是日系風格,你看《菊次郎的夏天》《步履不停》《就想愛著你》《有喜歡的人了》《請和廢柴的我談戀愛》都是比較清新的色調,沒有偏暗。
只有極少數的片子是你說的這個色調,是你接觸的太少了。

⑵ 日本的一部科幻電影大作,有好多怪獸。後來出來一個特殊組織來消滅的。電影開戰後主色調一直是紅色。

可以確定是日本的《戰龍哥斯拉》,此類影片日本拍了20多部呢。

搞笑一下,你的描述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凹凸曼。。。。。。

日本電影電視劇裡布景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要注意什麼問題

最大的特色就是色調單一,看起來比較干凈,而且很清晰,但是這也是注意的一項,色調太單一了,好的久的就會審美疲勞。

⑷ 為什麼日劇或是本土製作的日本電影畫面大多是暖黃色調

正常人都喜歡暖色調,因為我們的太陽就是暖色光源,只有重度污染地區的人才會認為世界是冷色調的。

⑸ 圖片怎麼P出日本電影的那種色調

鏈接打不開,但是一般情況下加大柔化力度,虛化背景總沒錯,人的話多磨皮總沒錯

⑹ 有哪些描寫愛情的電影中整體色調很美

《錫爾斯瑪利亞的雲》瑞士風光,非常漂亮。《阿黛爾的生活》這個應該都知道,色彩運用非常棒。但是這個見仁見智吧,對我來說色調美就是比較柔和,從這點來說我覺得歐洲不少電影的色調都不錯。日本電影特別是家庭劇的色調也很美,看海報就知道,比如《比海更深》

⑺ 日本片的典型節奏,冷色調清新治癒,是部笑點奇特的文藝片嗎

《啄木鳥和雨》作為一部文藝片,笑點奇特,節奏典型日本片,冷色調的清新治癒片,大叔萌囧起來不遑多讓年輕人。體比較平淡的一部片子,適合夜晚靜下心來慢慢看,可以感受到微微的溫暖,笑點與淚點並存,電影化程度極高,調度精湛,剪輯美妙,同時又是元電影,走的是獨立製片的喜劇路線。和南極料理人一樣節奏很慢,但是人物刻畫很好。不習慣慢節奏電影的人估計會睡過去。很多日式的冷梗,拍得很有耐心。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這種片子看完往往能讓人心情愉悅。廣司大叔裡面各種萌+小栗旬裡面各種呆、呵呵。典型日式溫情勵志輕喜劇,細節描寫很贊,並不復雜的故事卻很動人。舒緩的節奏和留白較多的鏡頭既鑄成了其別致的風格,但也考驗著觀眾的耐心,若不是沖著役所廣司和小栗旬,還真不會花時間去看它。役所大叔偶爾出演現代劇還是挺可愛的,與時代劇里的武士造型簡直判若兩人。不過也有這日影的典型弊端,的緩慢節奏推進著講故事,建議最好深夜沉下來靜靜觀看。浮躁者勿入。

⑻ 日本電影的色調為什麼都是青灰色的 是因為他們用一樣的膠片嗎還是技術以外的原因

如果要具體分析恐怕要寫長篇巨著了,沒有幾十萬字拿不下來。所以簡單說一下,只表達觀點,提到的具體論據自己去查,僅供參考,而且時間和篇幅問題只是從一個角度論證。這個角度就是地理決定了文明。你所提到的膠片問題恰恰有個看似悖論的表現,柯達是日本的(很多影視包括日本本國都用了柯達的膠片),但是柯達與其它膠片公司同比,它的特點卻是偏向暖色調,也就是說膠片不是問題,是人的問題,是導演或者其它決定影片色彩格調的人選定或者定製了冷色調,這也包括攝像技術的應用。一句話,是人選定的,那為什麼日本導演偏向冷色調呢?地域決定文化,文化決定了傾向。日本地理有這么幾個特點:地域狹長,平原夠用,人口眾多,資源匱乏,政治混亂。1、地域狹長,不解釋,看地圖,記得四周是海就可以了。
2、平原夠用,日本較大的平原有關東平原、石狩平原、越後平原、濃尾平原、十勝平原等,較小的不計其數,日本平原占國土面積29%左右,中國只有12%,但是就算日本的最大平原,面積1.6萬平方公里。位於本州中南部,和中國的三大平原比起來也似九牛九十九根毛,而且日本地理屬於新造地形(日本屬於板塊交界處,是地震多發地帶,你懂啊),高山不多,小山脈多的無數,由此造成了幾大島地域被無限分隔。
3、人口眾多,平原多,屬於溫帶,糧食夠吃。海岸線長,漁民多,漁業夠吃,蛋白質不愁,不多說
4、資源匱乏,糧食和魚夠吃,但是礦產匱乏。日本的礦產資源貧乏,雖然其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但蘊藏量都很小,因而有人稱之為「金屬資源標本國」。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地面將近2/3為新生界及新期火成岩之噴出岩,地質構造運動激烈且斷層多,導致礦床小、礦層薄、礦石雜質含量高。日本的銀礦倒是曾極度發達,因為中華自古缺金礦,所以開始以銅代金(古文中的金實際上就是銅),後來特別是明清又以銀本位,大部分銀子是從日本換來的。
5、看明白了以上幾點,你就明白為什麼會政治混亂了,日本戰國時代幾千人就能稱藩國(有點像歐洲封建時代,但是其實是兩碼事),因為地域的分隔,又沒有形成足夠強大的如秦國能一統天下的實力,最要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就打打打。也就是因為四周是海,所以最後還就能統一了,打敗的沒處跑啊!
地理的問題分析完了,接下來就是心理了,如果你能看明白地理對文化的影響,就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遣唐使,為什麼會有甲午戰爭,為什麼會有南京大屠殺!簡單一句話:吃飽了不重要,缺東西就要搶,這就決定了我們任何時候不能放鬆對這個島國的警惕。
壓抑!所以猶愛青色(包括情色AV,嘿嘿,現在你懂了吧,為什麼它們好這一口),但是大腦的功能又決定了不能只是壓抑,要心理視覺補償,所以它們又特別愛櫻花的爛漫暖色。
算了,要說的太多了,你看點心理學的資料吧。想聊,留個qq:1551470920,不過,經常不在線。

⑼ 日本恐怖片有哪些特點

日本恐怖片的5大特點
一、具有雙重性的女性主角

日本恐怖片中的主角多為女孩,她們既美麗又恐怖。在表現出駭人的殘忍和邪惡的同時,也有令人同情和惋惜的一面。無論是貞子、花子或是惡靈,她們身上邪惡而恐怖的力量都源自人性深處的黑暗,源自心靈的不安寧與強烈的孤獨感。影片在恐怖的外表下呈現的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這種雙重性因素正是日本恐怖片的關鍵元素之一。

二、虛無縹緲的恐怖意象。

日本恐怖片深得東方神秘主義的傳統,恐怖不是來源於視覺刺激,而是來源於想像。《午夜凶鈴》系列、《鬼娃娃花子》等日本恐怖片中鬼怪的形象都是不確定的縹緲幻影,這種若即若離、若有若無的處理手法讓觀眾的期待心理愈加濃厚,恐怖感水漲船高。這體現了東方文化長於寫意的一面,有濃郁的東方玄學色彩。

三、寓動於靜的內斂氣質。

日本文化有內斂氣質,寓動於靜是日本恐怖片的一大特性。日本版的《午夜凶鈴》中沒有好萊塢恐怖片中常見的血腥和暴力,黑白灰的基本色調、緩慢的節奏、平淡的對白,用日本文化中獨有的沉穩與冷靜來敘事,卻步步為營地迎來讓人屏住呼吸的至驚至恐。它用一種相對原始的電影語言,突出表現了對意境的營造、懸念的鋪墊,用影片節奏、光線、化妝和配樂來給觀眾營造一種從內至外的恐怖。

四、源於日常生活的恐怖元素。

日本恐怖片的道具都是日常用品,常常出現錄像帶、電話、頭發、鏡子、影子、水、廢棄的建築以及莫名其妙現身的東西。真正的恐怖不是惡形惡狀的鬼,而是一束冰冷的目光、一絲邪惡的微笑和某些你欲知未知的、帶禁忌性質的隱秘。

五、末日意識的時空觀。

日本恐怖片中常有的主題是人類如何在封閉的空間中招惹鬼靈。撞鬼的空間往往幽閉如同荒島,這種空間的處理方式明顯是對島國的暗喻。由於日本時常受水害的侵擾,因此水被看作死亡的象徵,「水」的意象也成為日本恐怖片中標志性的元素。另外,時間也一直給日本人帶來恐懼,尤其是當時間被注入訊息,變成歷史之後。這可以追溯至如櫻花般短命的大正時期,大正天皇在位期間發生的關東大地震造成死傷無數,成為日本歷史上的醒目坐標,由此產生的末日意識成了近代日本的恐怖源頭。

⑽ 日本電影和韓國電影的風格特點各是什麼啊

曾經的都不談,就說現在的日本電影和韓國電影。
先說韓國的,韓國電影模仿美國模式,整出了一套自己的模式框架。
韓國電影都要按照這個框架來。但是實際上好像這個框架不是 很成功。
因為無論是獎項還是票房,韓國電影在國際上都是寥寥無幾。
韓國電影就不說文藝片了,它們拍不出好的文藝性電影。
而且它們也不太想拍文藝性電影。因為文藝性電影不賣座不賺錢。
韓國就是拍商業電影《流感》《鳴梁海戰》《最強兵器 弓》《新世界》《辯護人》《素媛》
《熔爐》《黃海》《共助》《恐怖直播》《釜山行》《追蹤者們》《華頤吞噬怪物的孩子》《舞後》《姐姐》《老幺》。。。這些我都看過。
韓國商業電影的特點就是:節奏緩慢 劇情冗長 邏輯性差 套路老化 劇情刻意 演技浮誇
喜歡黑總統和zheng fu,但是又過於臉譜化,喜歡抨擊shehui現實但是又抓不到本質
還有就是煽情太刻意了,比如舞後最後黃政民的那段演講就是強行煽情催淚。。。
這點手段對付一下沒什麼社會經驗和閱歷的學生仔還可以,所以網上很多年輕人叫囂韓國
電影多牛逼多好,都是些年輕人沒什麼社會閱歷,真到30歲,你會發現什麼「閔主」都是
笑話。
反正我是沒見過有牛逼的大導演和職業影評人說韓國電影好的。
而且票房和獎項也說明了一切。
韓國電影只能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玩,出了門連印度電影都打不過。
泰國的鬼片都能虐它。
釜山電影節也基本上自娛自樂。。。沒人叼它。
再說日本電影吧,曾經日本電影那是真牛逼,歐洲三大獎 北美奧斯卡 那真是拿獎拿到手軟的
不過現在的日本電影,喜歡玩哲理哲學。。。拍的是雲山霧繞 根本看不懂,智商低於120
真的看不懂到底想表達什麼,道理埋的很深。我看過的日本電影有《要聽神的話》
《內褲超人》《我們都是超能力者》《真實魔鬼游戲》《進擊的巨人真人版》。。。
很血腥 很「耶嘍」很變態。那個《真實的魔鬼游戲》我是看了兩遍都看不懂,後來去聽了那個
谷阿莫的講解才真正明白到底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麼。
現在的日本電影確實一代不如一代了,當年的《大菩薩嶺》《七武士》《羅生門》《東遇西》
《用心棒》《帶子雄狼》看的是真爽。

閱讀全文

與日本電影的色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上映的口碑電影 瀏覽:983
機器人小女孩電影大全 瀏覽:187
沉靜如海2017電影 瀏覽:799
成龍國際電影周第四屆完整版 瀏覽:850
美國電影紅色鞋 瀏覽:158
2016中國喪屍電影大全 瀏覽:439
60分鍾以上好看的日本電影愛情片 瀏覽:644
青春電影日本 瀏覽:306
電影3d資源 瀏覽:762
美國拳擊格鬥電影大全 瀏覽:52
特效轉場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2
十年愛日本電影完整版 瀏覽:741
電影永遠第一集 瀏覽:6
飆車及偷車的十大電影 瀏覽:290
最偉大的日本電影 瀏覽:710
國外電影成為巨星的電影 瀏覽:562
神馬電影院我不卡 瀏覽:726
韓國電影電腦控制人 瀏覽:800
有個電影忘了叫什麼 瀏覽:549
成龍洪金寶吳彥祖是什麼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