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記得有部電影,講的是抗戰勝利後日本人被審判的電影。可惜我忘了名字,誰能告訴我
《東京審判》,好像是香港拍的,的卻非常好看。如滿意,請採納。
B. 有關1947中國審判日本戰犯電影
中國電影 「東京審判」
2006年攝制;電影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尊嚴的故事;當時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整個法庭不贊成死刑的人居然佔多數。以梅汝璈(劉松仁飾)為首的中國法官,最終是怎麼樣將東條英機等戰爭罪犯送上絞刑架的呢?影片創作者經過大量的歷史調查,為觀眾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這部電影無論敘述風格還是製作氣勢均強烈透出導演高群書深受好萊塢主流商業片的影響,是國產片中少有的具有好萊塢氣象的大片。
C. 關於處理日本戰犯的電影
【東京審判】——2006年的電影
【喪鍾為誰而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紀實】——2004年央視紀錄片
D. 我記得有部電影,講的是抗戰勝利後日本人被審判的電影。可惜我忘了名字,誰能告訴我如題 謝謝了
東京審判。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蘇、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個國家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28名被告前十位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廣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荒木貞夫、平沼騏一郎、重光葵。遠東軍事法庭從1946年5月3日第一次開庭起,到1948年1月2日審判完畢審判期間開庭818次,審判記錄共48412頁,有419人出庭作證,有779人書面作證,受理證據4300餘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國際法庭於1948年11月4日開始宣判:判處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廣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絞刑1948年12月22日執行。
E. 有沒有人知道除了東京審判還有沒有別的審判日本戰犯的電影
不看也罷,來氣 --- 二戰後、東京審判中,中國人太不了解西方的法庭的司法程序,西方法庭、首先要假設 被告 是無辜的,是無罪推理,中國人大概以為就是古代中國的 過堂 似的,隨便問幾句,然後就大喝一聲:拉下去開刀問斬......多數中國證人在法庭上只會說一句:這個人罪大惡極、惡貫滿盈......基本上缺乏具體的、有效的、有力的證據,只會反復強調這一句,結果是:他被請出法庭,被告卻無罪釋放……
F. 東京審判 內容簡介
東京審判講述了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法官們奮力突圍,終於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的故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的梅汝璈飛抵東京。梅汝璈攜同檢察官向哲浚、倪征燠為代表的正義力量,勢要將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
然而法官們因審判因量刑的問題出現分歧,梅汝璈據理力爭,終於以六比五的微弱優勢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處決。
《東京審判》的影片評價:
《東京審判》中法庭的戲拍挺不錯,演員的表演出色,特別是老律師,說台詞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揚頓挫。部分上海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成功地運用了大事件、小細節的藝術手法。
本片優點之一就是反省歷史的態度,它不是以狹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間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態去激發對民族自尊的熱愛,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G. 求一部電影,內容是日本戰敗然後開庭審判好象。
《東京審判》劇情簡介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大審判終於開庭了,中國的審判團遭受了種種挑戰和挫折,面對各國法官們的偏見與刁難,中國法官和檢察官們與他們鬥智斗勇,克服了對美國法律不了解的種種不利因素,在庭審辯論中取得了上風。日本右翼勢力派刺客行刺梅汝璈,肖南得知後,立即趕往告知,最終挫敗了刺殺計劃。最後的審判到來了。遠東國際大法庭做出判決,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被處以絞刑…… 《東京審判》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尊嚴的故事。 當時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整個法庭不贊成死刑的人居然佔多數。以梅汝璈(劉松仁飾)為首的中國法官,最終是怎麼樣將東條英機等戰爭罪犯送上絞刑架的呢?影片創作者經過大量的歷史調查,為觀眾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