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電影中的女魔頭

美國電影中的女魔頭

發布時間:2022-07-27 01:21:01

⑴ 黑白魔女庫伊拉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黑白魔女庫伊拉講述的是一個反派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看過101斑點狗,在這部動畫片里主角是兩只斑點狗,這部動畫片中的反派正是黑白魔女庫伊拉。經典的反派總是令人心曠神怡,庫伊拉的人氣非常之高。這一次迪士尼將她搬上了熒幕,為大家講述庫伊拉背後的故事。

3、原著與電影的區別:

雖然說黑白魔女庫伊拉是改編自小說,但是這部電影並沒有按照原著來演繹,反而添加了很多導演的個人因素。而且性格方面也將庫伊拉從那個殘暴的黑白魔女轉化成了一個有愛心的人,但是雖然說導演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變,我們依舊可以在黑白魔女庫伊拉中看到不少經典故事的影子。庫伊拉黑白兩色的頭發,正暗示著他亦正亦邪的性格,他即使懷著夢想的都市女孩兒也是殘暴的復仇者。

⑵ 電影《時尚女魔頭》的觀後感怎麼寫呢

《時尚女魔頭》觀後感
如果一定要靠出賣靈魂和不斷的背叛來獲得成功和優越的生活,那麼我寧願選擇平凡和貧窮。若是以前,我一定會這么說。可是現在,現實教育了我,惡魔不是誰都能做的來的,哭著喊著追著撒旦將靈魂雙手奉上的,撒旦不一定看得上。

《時尚女魔頭》(《The devil wears in Prada》)告訴我做一個惡魔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聰明,勤奮,肯吃苦,還要狠心,對於絆腳石一律踢開,管他有辜無辜,來不得半點慈悲。但是,注意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實力,這年頭干什麼都要講本錢,連當惡人也是。

片中的女魔頭米蘭達是全美最昂貴的時尚雜志《runway》的女主編。她時髦、耀眼、有品味,一把年紀了還美麗非凡、與眾不同,在整個時尚界呼風喚雨,無數的設計師、攝影師、模特、銷售商唯她的馬首是瞻。同時她卻冷漠、傲慢、堅硬和沒有絲毫同情心。這個女人以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用輕視挖苦和各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折磨她的助理,一個土氣但是同樣聰明堅韌的姑娘安迪。要她立刻在颶風之夜為她訂當晚的機票。要她搞來未出版的《哈利·波特》給她的一對頑劣到可怕的雙胞胎……但是出人意料的事總是發生,各種不可能被安迪一一拆解。安迪還在最短的時間里變得和她一樣時髦和耀眼,受到時尚男人、帥哥作家不懈追求。米蘭達立刻另眼相待,美國人就這點好,只認實力不認人。但是成功需要代價,撒旦會用一個甜蜜的吻來吸走你的靈魂。要繼續向前,過上人人羨慕的生活,安迪也必須像米蘭達那樣堅硬和寡情。米蘭達要安迪代替同事艾米麗去巴黎,而且必須親口告訴艾米麗,否則就將在整個出版界混不下去。然而去巴黎卻是倒霉的艾米麗最美好的夢想。這大概就是壞人腐化一個好人的時候常用的最後一招,對垂死的人補上最後一槍,讓你的手也沾了血,回不了頭。作為一個來紐約尋夢的女文青,安迪覺得沒有選擇,盡管難過,她還是開了這一槍。

在巴黎,安迪意外的看到了眼睛紅腫、卸裝之後的米蘭達。此刻剛剛得知丈夫決定離婚的她,蒼白、傷痛,眼中充滿淚水與對孩子的愧疚。安迪的眼裡漸漸浮出了女人之間理解體恤的點點溫情,真誠的問:有什麼是我能為你做的呢?米蘭達瞬間恢復鎮靜,平靜的答:你的工作。

第二天早上,當安迪得知米蘭達即將被解僱,立刻甩開身邊的帥哥作家,玩了命的去通知這個對她並不厚道的上司。這已經絕不僅僅是善良那麼簡單,這是只有女人才能明白的貼心理解和肝膽相照,這是對努力的認可和對實力與職業生命的尊重。

就在這時候,女魔頭卻再次向安迪展現了她的冷酷和強悍。她為了保住自己,在關鍵時刻犧牲掉了一直忠心耿耿的納秋的畢生夢想。安迪開始抵觸和反省,可米蘭達卻說她們是如此的相像,因為對艾米麗的事件里,安迪做了與米蘭達相同的選擇,那就是:不斷向前走。這個華麗的世界就是這樣的強食弱肉,你死我活。生活的真相血淋淋的展現在安迪和我們眼前。震撼之後,安迪選擇了回歸平靜樸素、追求理想的生活,並且得到了大家的接納和原諒。

米蘭達是魔鬼么?也許,可是她的美麗、她的優雅、她的頑強,她的智慧,她始終如一、波瀾不驚的語氣,和她對事業的熱愛與執著,還有片尾她對著安迪的背影釋然贊許的一笑所展現的胸襟,都讓我的天平不由自主的向她傾斜。這樣的女人就算惡,也惡的直接,惡的坦盪,惡的光明磊落、理直氣壯。在一片嫉恨和詛咒得聲浪里活的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安迪和別人爭論說:米蘭達確實厲害,可假如他是個男人,就沒有人會這么在意她了,這只是她工作的一種方式。

安迪是天使么?她的美麗毫無疑問符合一個天使的標准,可是她的大度和善良,頑強和勇敢,樸素和坦然比她炫目耀眼的美麗更有力量的征服了我們。可是就是這樣的天使,也有軟弱,也有退縮,也會被虛榮和物質吸引,也有內心的掙扎和廝打。這又使我覺得她的平易和親近,不可超越又可以追趕。

影片里連像艾米麗這樣勢利、倒霉、永遠不著調的小丑角色都顯得細膩有人情味。這場女人之間的戰爭真是打得硝煙四起,背後又情意甚濃,熱鬧的緊,感慨之餘使人會心莞爾。

一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小姑娘,樸素到簡陋,來到紐約追夢,最後在獲得成功的關頭,選擇放棄浮華虛榮,過忠於自己內心的生活。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故事,剝開了看俗不可耐,可是卻被梅麗爾.斯特里普和安妮.海瑟薇這兩個女人演繹的如此動人。套用片中納秋的話:這已經超越了電影本身,因為你能在裡面找到生命的氣息。戲里戲外這兩個女人我都喜歡,在《時時刻刻》我們體會斯特里普的不凡,在這里則看她的生動。在《公主日記》我們看海瑟薇的生動,在這里我們則體會她的不凡。

我喜歡美國電影,因為裡面有一種全民的,樸素的,粗魯的,野蠻的,平易的,進取的,頑強向上的價值觀,坦然面對人性的自私和缺陷,不置身事外,不自命清高,直白的告訴你生活的殘酷和無情,之後再坦然的表白自己是多麼嚮往美好和溫情。這種坦白和坦然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是的,在這個強調個性和人性化的年頭,我們說美國電影是浮華的,時髦的,程式化的,是只有美貌沒有靈魂的上流社會白痴淑女。好萊塢是名利場,為了追求票房金錢,扼殺了多少人性光輝。可是當我們動不動就以對好萊塢電影表示不屑來提升自己的品味,動不動就擺出一副不被人理解的藝術家姿態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最優秀的電影人才都蜂擁而去?為什麼最有力量的資本都如流水一樣傾瀉而至?為什麼那裡是全球產量最大的電影基地?為什麼我們眼裡看不到她的活力和熱情?為什麼我們求全責備的不允許她有敗筆,犯錯誤?

因為她在至高點,就像米蘭達。我們站在遠遠的地方看她的金屬外殼,泛著冷漠堅硬的光,於是我們指責她。那些從她身邊敗下陣來的人,帶著自己的偏狹和實際上是對殘酷現實的抱怨,也指責她。於是她的名聲壞了。她成了「勞工虐待狂」,報紙因為對她離婚的消息苛酷評價而大賣。如果說她對待安迪的方式是殘酷自私,那麼我們這種冠以慈悲和正義之名的指責何嘗不是人性的軟弱和自私?她只不過是身體力行的告訴我們,想要成功就要玩命工作,對於養活我們,給我們尊嚴和榮譽的事業,我們務必嚴肅和尊重的對待,而已。

你若真的認為她殘酷自私,可以離開她,就像安迪,平靜的,認命的,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對於這份職業帶來的利益和虛榮無法放手,是對自己已付出的辛苦和代價的不甘心,雖然這點辛苦和代價與米蘭達本人所付出的相比或許根本不值一提。我們都是凡人,既沒有米蘭達的狠辣執著,也沒有安迪的通透坦然。所以電影才要演繹米蘭達和安迪,因為她們不是凡人,她們都是神的寵兒,她們是惡魔與天使。

⑶ 美國電影女魔頭

有兩部,一部是《TheDevilWearsPrada》也就是《穿普拉達的惡魔》,是喜劇來的

還有一部是恐怖的,公路殺手這個主題的《Monster》又叫《美麗女狼》,不知道你要的是哪一部

地址圖片里有

⑷ 《女魔頭》是什麼類型電影

女魔頭
◆原 名:Monster
◆譯 名:女魔頭
◆導 演:派蒂-傑金斯 Patty Jenkins
◆演 員:查理茲·塞隆
克里斯蒂娜·里奇
布布魯斯·戴恩Bruce Dern
斯科特·威爾遜 Scott Wilson
李·泰格森 Lee Tergesen
◆類 型:犯罪/浪漫/劇情/傳記/驚悚
◆片 長:109 分鍾
◆上 映:2003年
◆國 家:美國/德國
◆語 言:英語

◆簡 介:

第61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第7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第10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
第54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女主角
美國IFP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

在那個聲名狼藉的連環殺手的硬殼底下,有沒有藏著一顆哭泣的破碎心靈?

艾琳·沃諾斯(查理茲·塞隆飾)的童年悲慘冰冷,除了毆打辱罵和虐待外,她的家庭什麼也沒有能夠給她。她曾經幻想過要成為閃閃發光的明星或者得到真愛,但白馬王子一直不肯來拯救她。為了謀生,從13歲起艾琳就不得不開始出賣自己的身體。後來,她離開密歇根來到佛羅里達,成為一個專門為在高速公路上跑長途的卡車司機們提供性服務的*女。時間就這樣在商業街、加油站、下等酒吧之間流逝,活著彷彿只為了等待一個盡頭般絕望而無奈,直到艾琳邂逅了年輕的希爾比·沃爾(克里斯蒂娜·里奇)。

那是一個暴風雨之夜,艾琳只剩下最後五塊美金,她想要最後喝一杯酒就去自殺,然而就在那個破敗的女同性戀酒吧里,她和希爾比第一次相見。希爾比是個對未來完全不抱有希望的反叛姑娘,她的父母都是虔誠的教徒,因為痛恨她的女同性戀性傾向而把她趕來佛羅里達讓她和一個老姨媽住在一起。艾琳從來沒有對女人感興趣過,但在和希爾比第一次交談之後,她就決定要和她過夜。希爾比的溫暖和關懷是艾琳這一生中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新鮮和陌生的東西,於是艾琳和希爾比很快成了一對如膠似漆的戀人,希爾比從姨媽家裡搬出來,和艾琳一起住在汽車旅館里。

艾琳決定不再做皮肉生意而是去找一個合法的有尊嚴的職業,但對社會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工作技巧的缺乏,使她只能在工作面試中被不斷被人羞辱傷害。為了維持兩人的生活,艾琳只得再次在高速公路邊重操舊業。

一次,艾琳遇到了一個虐待狂嫖客,他向她施暴。為了自衛,艾琳開槍打死了這個男人,掩埋了他的屍體並搶走了他的錢和汽車,噩夢般的命運轉折點終於出現……

年輕無知的希爾比不斷向艾琳要求更多東西,而艾琳自己心中的某個束縛也似乎在那一剎那間被猛地折斷,她開始越來越頻繁的殺人,從年輕的男孩到溫和的家居男人再到便裝的警察,凶暴殘忍,不問原因……

[真實故事]

本片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案件,公路*女謀殺案在90年代初曾在美國轟動一時。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艾琳·沃諾斯一共殺死了六個男人(其中還包括一個警察)。她被媒體聳人聽聞地稱為「美國第一個連環女殺手」,而整個案件的審判經歷了長達十年時間。艾琳·沃諾斯對自己殺人的罪行供認不諱,但她一直申辯說自己只不過是為了自衛,為了反抗在提供性服務時遇到的暴力侵害才動手殺人的。2002年10月9日,艾琳·沃諾斯的死刑在佛羅里達被執行。

和尼克·布魯姆菲爾德之前兩部記敘艾琳·沃諾斯其人的紀錄片不同,由派蒂·傑金斯執導的本片並沒有將重點放在對美國司法體系和大眾媒介的評判上,而是著力於塑造人物和講述故事。在沃諾斯的供詞之中,她和她的同性戀愛人希爾比·沃爾之間絕望和壓抑的關系曾被偶然提起,初次上陣撰寫劇本的派蒂·傑金斯將此抽離出來加以擴寫,使這段愛情故事成為了這部低成本影片的主線。

2003年2月4日到3月中旬,本片在佛羅里達取景設置,這也是艾琳·沃諾斯1989到1990年間曾經犯案的真實地點和環境。作為一部取材於現實的電影,本片的反英雄主義傾向顯得十分明晰,評論界指出:「《女魔頭》這部影片擺脫了一直以來大眾媒體對沃諾斯作為一個不知悔改的妖怪的形容,而是力圖在病態和情感之間尋找平衡。它彷彿是一部向六、七十年代那些偉大的打破偶像式的美國電影致敬的影片。」

對於一些因此認為本片過於溫情的批評聲音,導演派蒂·傑金斯回應說:「也許人們會把它當成一部尖銳的社會批判電影,也許是一部激情的公路片,但我認為這部影片中最重要的部分還是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我們只是力圖平靜的記錄下發生在沃諾斯身上最後幾個月的自由時光,她是個怪物,或者只不過是這個殘忍骯臟的世界的受害者?這就是這部影片想要提出的問題。」

[「自毀形象」]

提到女演員為了角色犧牲容貌,大部分人都會想起莫文蔚在《食神》中的演出。這一回,為了能夠更真實的塑造女殺人犯艾琳·沃諾斯的復雜性格和感情世界,好萊塢著名的南非美女影星查理茲·塞隆(還記得《偷天換日》里那個美麗迷人的保險櫃開啟專家嗎?)也犧牲了自己的美貌。在增肥30磅的同時,塞隆通過化妝術改變了自己的容貌。閃閃發光金發碧眼的明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黃牙齒,滿臉雀斑,象職業拳擊手一樣身材壯碩的粗俗街頭女子。」

查理茲·塞隆說:「我知道這樣的影片大部分要取決於飾演中心角色的演員表現。所以我想自己一定要徹底展現出她的殘忍和敏感。」她不但在長相上盡量向沃諾斯*攏,就連身體動作,手勢乃至面部表情,也都力圖惟妙惟肖的模擬她的性格和感覺。

塞隆的用心演出得到了影評人們的贊譽,她已經因此獲得了國家影評獎「最佳新人獎」和舊金山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獎」,並與凱特·布蘭切特(《毒家新聞》)、妮可·基德曼(《冷山》)、烏瑪·瑟曼(《殺死比爾卷1》)等一起分享了第61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提名。甚至有評論認為,塞隆的表現足以贏得一座奧斯卡獎。

《紐約時報》評論說:「在充分的表現出了沃諾斯在法庭上向全世界展現的粗魯外表之外,塞隆還為角色注入了柔軟的另一面,彷彿是經年戰斗的野獸,偶爾也要停下片刻來舔舐傷口。她恰到好處展現出了那些沃諾斯所承受的疼痛和傷害,這也使整個影片展現出了豐富的層次性。」

相較於查里斯·塞隆的出色發揮,飾演艾琳同性戀女友的克里斯蒂娜·里奇就有些相形見絀,在與布蘭妮·墨菲(《八英里》)和凱特·貝金賽爾(《珍珠港》)「競爭上崗」之後,這個以鬼馬精靈聞名的女孩這次的表現讓人略微失望。雖然劇本賦予了她創造復雜人物性格的機會,但顯然,她並沒有能抓住它。對於這個危險的,無情的角色,「顯然里奇小姐全把精力放在如何表現她的自私上了,而對她身上的人性展現甚微。」評論界指出。

本片的全美公映日是2004年1月9日,但卻在2003年的12月24和26日安排了紐約和洛衫磯的提前公映。這被視為發行公司瞄準各大獎項的表示。本片能和在題材與表現方式都有它又很大相似性的《男孩不哭》一樣大有斬獲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⑸ 誰知道好萊塢影片《女魔頭》的劇情就是查理茲塞隆主演的

艾倫·沃諾斯(查里斯·塞隆扮演)剛一出生就被母親拋棄,童年伴隨著她的只有虐打和憎恨。13歲時為了維持生活淪為妓女,並且染上了吸毒的惡習。
沃諾斯在長期為跑長途的貨車司機提供性服務收到粗暴對待後變得神經質。就在她幾乎絕望的時候,西爾比重新點燃了她心地里那一絲希望之光。
沃諾斯為了維持兩個人的生活,嘗試著去找合法工作,但是沒人願意僱傭她,帶著失落和無奈她只能又走上了不歸路-賣淫。
在一次的交易過程中她一氣之下開槍打死了對她的施暴的男嫖客,就這樣,接二連三的男客人不斷被槍殺……

⑹ 這個女魔頭叫什麼並簡介。如圖。

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1949年11月出生於倫敦,《Vogue》雜志美國版主編,是電影《穿PRADA的惡魔》(時尚女魔頭)原型。從1988年起擔任這個角色的20年裡,她完全確立了在時尚界的強勢地位,成為確定流行趨勢和扶持新近設計師的點金之手。英國《衛報》把她稱為「紐約的非官方市長」。雖然她早已定居紐約,但是英國當然不會忘記地位顯赫的Anna Wintour,2008年六月他被授予大英帝國士官勛章。
具體資料可詳見網路

⑺ 女魔頭是什麼意思

女魔頭是一部由新市場影業公司發行的電影。

《女魔頭》由派蒂·傑金斯執導,查理茲·塞隆和克里斯蒂娜·里奇主演,於2003年12月17日在美國上映。

《女魔頭》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一個身世坎坷的妓女,如何因為追尋愛情而變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連環殺手的經歷。該片榮獲了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和第61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

(7)美國電影中的女魔頭擴展閱讀

《女魔頭》的主要角色:

一、艾琳·沃諾斯(演員查理茲·塞隆)

艾琳是個在高速公路上的妓女,直到邂逅了希爾比。很快她和希爾比成為了戀人,兩人一同居住在汽車旅館里。之後艾琳為了自衛殺死了一個虐待狂嫖客。

二、托馬斯(演員布魯斯·鄧恩)

托馬斯被艾琳視為她唯一的朋友,在艾琳困難潦倒時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和慰藉,最後遇難時提醒她逃離,但是艾琳卻沒有聽勸被警方逮捕。

⑻ 《穿prada的女魔頭》講的是什麼

《穿普拉達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是根據勞倫·魏絲伯格根據自己的經歷寫的一部同名暢銷小說拍攝而成的電影。在2006年上映的這部同名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邀請到梅麗爾·斯特里普、安妮·海瑟薇與艾蜜莉·布朗特參與演出,講述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孩Andrea Sachs,被一家頂尖時尚雜志招聘為私人助理,卻在工作中要極力滿足上司的無理要求的種種無奈。此電影上映後深受好評。

導演:大衛·弗蘭科爾
主演:安妮·海瑟薇艾米莉·布朗特梅麗爾·斯特里普
地區:美國

年代:2006

電影劇情
該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剛從學校畢業想當記者的女孩子Andrea Sachs(安妮·海瑟薇飾演)在尋找工作無果的情況下進了一家頂級時裝雜志Runway給他們的總編當助手。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她發現她的工作簡直是噩夢,因為這個女總編Miranda Priestly(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對待所有的人都是那麼尖酸刻薄,緊張的氣氛蔓延在整個雜志社。(例如在一開場的時候對第一助手艾米麗在短短數分鍾內列出N項工作和私人的安排)
在影片中,這個時尚的女魔頭無論公事私事都交給助手打理,把這個可憐的女孩折騰得苦不堪言。例如在有颶風的時候,讓安迪(女主角的簡稱)去找飛機把她從邁阿密送回紐約(原因是自己的雙胞胎次日早上要在學校表演);當安迪不小心壞了她的規矩時,讓安迪去找哈利·波特的手稿,只是因為她的雙胞胎急於知道下面的故事;在女魔頭發現安迪的能力高於第一助手艾米莉時,決定讓安迪代替艾米莉去巴黎。要知道,艾米莉的理想就是去巴黎。並且要安迪自己告訴艾米莉這個噩耗。安迪一一照做,傷害了艾米莉,安迪卻認為是自己實在沒有辦法選擇。安迪的態度從一開始的得過且過,不為工作而改變自己,到後來主動換上了在圈子裡的時尚的衣服,完美地完成著她的工作。但最後通過與女魔頭的交談,發現自己得到了工作,卻放棄了家人和朋友,並且為了工作上的進步要將別人狠狠打壓下去之後毅然離開了雜志社並尋回了自己失落的幸福。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中的女魔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