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描寫人物細節片段
2006年12月09日 星期六 上午 08:12
[生氣]他忽然把胸脯一挺,似乎想定了注意,到劉玉英耳邊輕輕說了一句,立刻劉玉英的臉色變了,她的眼睛閃閃地象是燒著什麼東西。她露出她的白牙齒乾笑,那整齊的牙齒好象會咬人。韓孟翔忍不住打一個寒噤,他真沒料到這個皮膚象奶油一般白嫩的女人生氣的時候有那麼可怕!
茅盾:《子夜》
[氣憤]司契潘臉色蒼白,把螞蟥從胸膛上扯下來,用腳把它們踩死了。他踩死最後一隻螞蟥,扣上了襯衣的領子,又好象不知道是害怕什麼,重新把領子解開了……象石灰一樣的白嘴唇安靜不下來了:哆嗦著,顯露出一種笨拙的笑容,緊緊抿住,變成了一個發青色的圓球……陶梅林覺得,司契潘好象是在用牙齒嚼著一種很硬的、不聽話的東西,司契潘臉上漸漸地有了血色,從裡面用牙咬住的嘴唇變得象石頭一樣僵硬了。
(蘇)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
【提示】司契潘應征後,聽到他友人陶梅林告訴,他的老婆婀克西妮亞,和葛利高里有著暖昧的關系。這時他馬上怒不可遏,臉色大變,痛苦氣憤之情湧上心頭,幾乎不能自持。
[憤怒]宣布開會之後,一個青年教師跑上講堂,將日本帝國主義提出的滅亡中國的廿一條,一條一條地邊念邊講。他的聲音由低而高,漸漸地吼叫起來,臉色漲紅,漸而發青,頸子漲得大得象要爆炸的樣子,滿頭的汗珠子,滿嘴唇的白沫,拳頭在講桌上捶得碰碰響。
方誌敏:《可愛的中國》
[郁怒]我開始驚異於他們的臉。從來沒有看見過,這么嚴肅的臉,有如昆倉的聳峙,這么郁怒的臉,有如雷電之將作;青年的柔秀的顏色退隱了,換上了壯士的北地人的蒼勁。他們的眼睛冒得出焚燒掉一切的火,吻緊的嘴唇里藏著咬得死生物的牙齒,鼻頭不怕聞血腥與死人的屍臭,耳朵不怕聽大炮與猛獸的咆哮,而皮膚簡直是百煉的鐵甲。
葉聖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提示】這一段文字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人民群眾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聲製造五卅慘案的罪魁棗國民黨反動派的郁怒表情。
[惱怒]她突然站起來,站得這么快,那個杯子就被撞翻,黃澄澄的香檳跟在教堂里施洗禮一樣,都潑在她的黑頭發上,杯子也掉在地下摔個粉碎。她上下嘴唇顫個不住,用眼睛瞪著那個笑容未斂的軍官,大有一拼的形勢,隨後吞吞吐吐地說,聲音里充滿著憤怒:「這這,這不是事實,比方,法蘭西的婦人,你們便休想弄到手。」。
(法)莫泊桑:《菲菲小姐》
【提示】這是一個法國少女在企圖侮辱她的德國法西斯侵略軍軍官面前所表露的惱怒的心情。
[恐懼]過度的緊張,使他脖頸發硬,兩眼發直,只瞧見自己的鼻尖。他走到和地頭並排的灌木叢邊一條小徑上,本能地往那塊地頭瞥了一眼,在銀白色的月光下,他彷彿看見一個黑糊糊的東西在蠕動,一會兒拱土,一會兒在扒地,同時,還清晰地聽到了啪啪的聲音。
於是他三千根發絲,根根豎起,額頭冰涼,眼冒金星,被無名的恐懼死死揪住。他准備撒丫子逃跑,決不再瞧那邊一眼。他忙不迭地加快了步子,但不知為什麼,越著急,越覺得那不可形容的怪物,己經大步追來,揮舞雙臂,一把拖住了似的。他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嗔怪自己太不鎮靜,這才艱難地挪動了。
(朝鮮)李炳洙:《嶺北》
[恐怖]他在電影中和舊戲中常常看見「魂不附體」的滑稽表演,覺得好笑。可是!當他從樓上取了大衣下來,卻看見母親倒在屋角落裡,手腳不住地抽動!她的嘴唇哆嗦著,好象拚命地想說話,可是什麼也沒有說出來,臉上恐怖得一點血色也沒有,只有兩眼不住地閃動。手跟腳好象想攀住什麼東西似地舞動著,身體卻一動也不動。佐多剛把紙門開了一半,就象木頭似地站住。
(日本)小林多喜二:《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
【提示】日本職工佐多,參加了當時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被捕了。他相依為命的母親,在兒子蒙難之際,神情驚恐,痛不欲生,給人一種「魂不附體」的感覺。
[失魂]直至元妃事畢,賈母惦記寶玉,親自到園看視。王夫人也隨過來,襲人等叫寶玉接出去請安。寶玉雖說是病,每日原起來行動。今日叫他接賈母去,他依然仍是請安,惟是襲人在旁扶著指教。賈母見了,便道:「我的兒!我打量你怎麼病著,故此過來瞧你。今你依舊的模樣兒,我的心放了好些。」王夫人也自然是寬心的。但寶玉並不回答,只管嘻嘻的笑。賈母等進屋坐下,問他的話,襲人教一句,他說一句,大不似往常,直是一個傻子似的。賈母愈看愈疑,便說:「我才進來看時,不見有什麼病;如今細細一瞧,這病果然不輕,竟是神魂失散的樣子!到底因什麼起的呢?」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
[痙攣]芳汀直跳起來,支在她那兩只僵硬的胳膊和手上面;她望望冉阿讓,望望沙威,望望修女,張開口,彷彿要說話,一口痰從她喉嚨底里湧上來,她的牙齒格格發抖,她悲傷地伸出兩條胳臂,張開兩只痙攣的手,同時四面摸索,好象一個慘遭滅頂的人,隨後她忽然一下子倒在枕頭上。她的頭撞在床頭,彈回來,落在胸上,口張著,眼睛睜著,但己暗然無光了。
她死了。
(法)雨果:《悲慘世界》
【提示】芳汀原是一個美麗而天真的女工,由於遭到男人的誘騙,失身懷孕,受盡歧視。她為了養活孩子,在被工廠開除後,出賣了頭發,出賣了牙齒,又出賣了肉體。可是「警犬」沙威不放過她,冉阿讓悉情後正欲救助她,又被沙威緊追不放。貧病交加,心身交瘁,芳汀在極度悲傷中,只以能死在這個悲慘的世界裡。
[發瘋]「我的孩子!」維爾福喊道,「他搶走了我的孩子的屍體!噢,你這該死該殺該倒霉的東西。」他想跟著在度山去,但象是在一場夢里一樣,他的腳步也動不得。他的眼睛虎視眈眈,象是要從眼眶裡突出來似的。他緊抓自己胸膛上的肉,直到他的指甲上染了血;他太陽穴上的血管膨脹得象爆裂開來似的,他的腦子象火燒般地熱。這種狀態繼續了幾分鍾,豐一他的理智完全破壞,然後,他發出一聲高喊,接著又爆發一陣大笑,沖下樓梯。
(法)大仲馬:《基度山伯爵》
【提示】法官維爾福的一生是罪惡的一生,他坑害無辜青年水手愛德蒙,極盡告密、腐化、迫害良民的勾當。結果雖然扶雲直上,但遭一系列家庭不幸,後妻接連毒死他前妻的岳父、岳母和女兒,其父逼他懲辦兇手;他又在法庭上被犯了殺人罪的私生子揭發了陰私;歸來後妻畏罪毒死了他自己所生的兒子,早己悲痛欲絕。此時愛德蒙(化名基度山伯爵)又出現揭發他的罪惡。他感到一切都完了,心碎而發瘋了。
『貳』 求拍成電影的外國名著
這個.........太多了點吧?
[法國篇]
《高老頭》巴爾扎克
《歐也妮·葛朗台》巴爾扎克
《兩個新嫁娘》巴爾扎克
《奧利奧爾山》上集 莫泊桑
《奧利奧爾山》下 莫泊桑
《菲菲小姐》莫泊桑
《真實的故事》吉·德·莫泊桑
《貴人迷》莫里哀
《印度支那》 杜拉
《卡門》梅里美
《磨房書簡》都德
《邦斯舅舅》巴爾扎克
《幽谷百合》巴爾扎克
《德朗熱公爵夫人》巴爾扎克
《羊脂球》莫泊桑
《勇士的奇遇》大仲馬
《吝嗇鬼》莫里哀
《娜娜》左拉
《費加羅的婚禮》博馬舍
[俄國篇]
《戰爭與和平》列夫·托爾斯泰(1-8)
《克萊采奏鳴曲》列夫·托爾斯泰
《父與子》屠格涅夫
《豬人筆記》屠格涅夫
《黑桃皇後》普希金
《暴風雪》普希金
《白夜》陀斯妥耶夫斯基
《復活》托爾斯泰
《羅亭》屠格涅夫
《前夜》屠格涅夫
《木木》屠格涅夫
《驛站長》普希金
《死魂靈》果戈理
[法俄篇]
《紅與黑》法國 司泌湯達
《三劍客》法國 大仲馬
《悲慘世界》法國 上 雨果
《悲慘世界》法國 下 雨果
《巴馬修道院》法國 司丹達爾
《賣花女》法國 肖伯納
《奧勃洛莫夫》俄國 岡察洛夫
《跳來跳去的女人》俄國 契柯夫
《茶花女》法國 (97新版)小仲馬
《巴黎聖母院》法國 雨果
《包法利夫人》法國 福樓拜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俄國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俄國 陀斯妥耶夫斯基
《伊凡雷帝》俄國 托爾斯泰
[英美篇]
《牛虻》伏尼契
《簡愛》埃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埃米莉·勃朗特
《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
《雙城記》鍬更斯
《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新
《蝴蝶夢》達夫妮·杜穆里埃
《亂世佳人》上瑪格麗特·米契爾
《亂世佳人》下瑪格麗特·米契爾
《戰地鍾聲》海明威
《孤星血淚》卻爾司·狄更斯
《傲慢與偏見》埃米莉·勃朗特
《王子復仇記》莎士比亞
《奧賽羅》莎士比亞
《名利場》薩克雷
《剃刀邊緣》毛姆
《白鯨記》麥爾維爾
《小婦人》路易莎·梅·奧爾科特
[其他篇]
《賣花姑娘》朝鮮集體創作
《望鄉》日本 川崎明子
《紅字》美國 霍桑
《紅菱艷》丹麥 安徒生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奧地利 茨威格
《情感教育》法國 福樓拜
《約翰·克里斯朵夫》法國 羅曼·羅蘭
《羅賓漢》英格蘭民間故事
《海狼》英國 傑克·倫敦
《湯姆·索亞歷險記》美國 馬克·吐溫
《永別了,武器》美國 海明威
《情感的迷惘》奧地利 茨威格
《阿里巴和四十大盜》阿拉伯神話
《天方夜譚》阿拉伯神話
『叄』 莫泊桑的資料簡介是什麼
姓名:居伊·德·莫泊桑
外文名:GuydeMaupassant
國籍:法國
出生地:諾曼底省狄埃卜城
出生日期:1850年8月5日
逝世日期:1893年7月6日
職業:作家
畢業院校:巴黎大學法學院
代表作品:《羊脂球》
其他成就:由小說改編的電影風靡全球, 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
其他作品:《漂亮朋友》、《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紀後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人稱「短篇小說巨匠」,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去世時,愛彌爾·左拉致悼詞,並預言莫泊桑的作品將永垂不朽,將是「未來的學生們作為無懈可擊的完美典範口口相傳」的作品。
莫泊桑出生於法國諾曼底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後,普法戰爭爆發。他應征入伍。兩年的兵營生活使他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祖國的危難啟發了他的愛國思想。戰爭結束後,他到達巴黎,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小職員,同時開始了文學創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法國文壇。之後離職從事專門的文學創作,並拜師居斯塔夫·福樓拜。10年間,他完成了300多個短篇小說和6個長篇小說。其中許多作品流傳甚廣,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
長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於勒》《一個女僱工的故事》、《戴麗葉春樓》、《瞎子》、《真實的故事》、《小狗皮埃羅》、《一個諾曼底佬》、《在鄉下》、《一次政變》、《繩子》、《老人》、《洗禮》、《窮鬼》、《小酒桶》、《歸來》、《圖瓦》、等。
『肆』 於勒的性格特點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2.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
3.學習通過表情、行動、心理、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
二、難點、重點分析
1.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麼?
分析:莫泊桑短篇小說的成就最為突出。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質。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描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巧妙,故事情節曲折起伏,善於用精練筆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我的叔叔於勒》也是這樣的一篇小說。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性格。
人物的心理描寫,有人物內心獨白和作者從旁描述等方法。本文主要是採用作者從旁描述的方法,也就是作者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如寫菲利普忽然看見兩位先生在請兩位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蠣,他被這種高貴的吃法打動了,」走到其妻子和女兒身邊問:「你們要不要我請你們吃牡蠣?」菲利普夫人則怕花錢,遲疑不決,「很不痛快地說:『我怕傷胃,你只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別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這些語言、動作,揭示了菲利普裝闊氣好虛榮的心理,菲利普夫人虛偽、愛面子的心理。
如菲利普認出了賣牡蠣的窮水手就是於勒時,「突然好像不安起來」、「向旁邊走了幾步」,是想躲開窮水手,怕他(於勒)認出來;「瞪著眼看了看」窮水手旁的女兒女婿,是怕被女兒女婿發現這秘密。「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他低聲對妻子說: 真奇怪!這個賣牡蠣的怎麼這樣像於勒?」這相遇對菲利普來說太意外,看到的於勒的境況太凄慘,菲利普一家十多年來的美夢突然破滅了。菲利普還害怕這個窮弟弟又要拖累他。突然遭到沉重、痛苦的打擊,內心充滿了恐懼和希望破滅後帶來的慌亂痛苦。
《我的叔叔於勒》這篇小說,作者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把主人公菲利普夫婦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刻畫得透徹深刻惟妙惟肖。小說開始時,熱切盼望於勒回來,老說「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在船上遇見時,看到於勒那貧窮的樣子,就像躲瘟疫那樣躲開他。這對夫婦對於勒的態度的變化,由於於勒窮富的變化,可截然不同的分為三個階段:窮 富 窮。
作者刻畫人物的復雜心理,很有層次感,就以菲利普在船上撞見窮水手這段為例:
菲利普無意中剛遇見於勤時,突然好像不安起來,向旁邊走了幾步,「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低聲對其妻說:「真奇怪!這個賣牡蠣的怎麼這樣像於勒?」
他還是放心不下,讓妻子親眼去看看,把事情弄個清楚。
菲利普向船長打聽於勒情況後,臉色煞白,兩眼呆直,啞著嗓子,神色張皇狼狽,低聲嘟噥著:「出大亂子了!」表現出喪魂失魄、驚恐狼狽的神態。
2.本文的構思十分巧妙。
分析:①選材巧。A.先請學生口述課文大意。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B.根據學生敘述、討論,明確:這篇小說寫的事情很平常,人物也很普通,像於勒這樣的在家中揮霍錢財的浪盪子,出外冒險、升降浮沉的人,在資本主義社會屢見不鮮,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作者卻能在這極為常見的普通人的遭遇里,集中筆墨寫出反映當時社會人情冷暖,揭露社會病態的文章,以小見大,以個別見一般。
②處理安排巧。小說題目叫「我的叔叔於勒」,可是文章對於勒並沒有作正面描寫,試問:重點描寫的人物是誰?為什麼作這樣的安排?明確:如正面描寫於勒,只能說明一個人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遭遇,反映不出一般人的生活悲劇。本文則著重寫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隨著於勒的暴發與淪落,我們看到的是菲利普夫婦的冷暖炎涼。作者從解剖一個家庭成員的關系入手,著重描寫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變化,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的利害關系,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系了」。
③小說自始至終都有一個「我」存在。這也是小說構思的特點之一。明確:A.「我」是小說事情敘述者,但又不同於《競選州長》中的「我」,這「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見聞來展開情節,起著穿線的作用。B.因為「我」是於勒的侄兒,由「我」來敘述「叔叔」的遭遇,父母的態度變化,使人感到更真切,意義更深刻。C.「我」是家中唯一同情於勒的人,設置這個對立面,可使菲利普夫婦的態度變化顯得突出。
④雙線交織,情節完整而緊湊。A.提問:於勒到美洲前後經濟上發生了哪些變化?同學發言後,老師歸納明確:窮——富——窮。提問:伴隨於勒經濟上的變化,菲利普夫婦對他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同學發言後,老師歸納明確:攆——盼——怕——躲。邊講析邊寫出下面板書內容。
可見本文情節是由於勒與菲利普夫婦這兩條線交織發展構成的,圍繞著於勒身世的浮沉來展開菲利普夫婦的態度前後不同的變化。B.根據以上板書內容,由學生自己劃分段落,教師巡迴指導,最後歸納明確:第一部分(1~4段),開端,全家盼望於勒從海上歸來;第二部分(5~19段),發展,全家誇贊於勒去美洲後賺了錢;第三部分(20~47段),高潮,船上巧遇於勒,得知其淪落的底細。第四部分(48~49段),結局,全家躲開於勒。
3.本文的情節有什麼特點?
分析:全文情節總體上是大起大落,這急驟變化,不使人感到突然,卻讓人感到真切、可信,這就是「曲折」的妙用了。討論要點: (1)開頭寫了菲利普一家的境況之後,並不忙著介紹於勒,卻突然用了一句「可是每星期日……」,像電影的短鏡頭似的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人們不禁要問:於勒是誰?他在哪裡?為什麼這一家都盼望他回來?於勒的情況就是用這種曲折的設置懸念的方式引出的。
(2)接下去,作者又回過頭來,前後對比著介紹於勒。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介紹是介於同樣兩個鏡頭之間(「每到星期日」——「於是每星期日」),是插敘。既簡潔交待了事情因果,又使我們產生了不得不看下去的慾望。這插敘的內容本身,就形成了情節的「曲折」。
(3)一般說,接下來就可以直接告訴讀者,這一家人終於見到了於勒或沒有見到手勒,但這樣一來未免直露了,使文章故事一覽無余。這里需要「曲折」的布置。而「乘船遊玩」這一情節就是「曲折」的設計。開辟了一個讓人物充分表現自己的舞台,讓希望的肥皂泡一直吹到最大限度,再突然破滅、消失,使故事更加強烈、感人。
(4)於勒的出現,如果用兄弟倆突然撞見的方式就沒戲可看了,不吸引人。作者故意安排吃牡礪這個小插曲,讓人物有更多的表演餘地,這裡面又可設計更多的波瀾。
(5)船上相遇,由「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到「出大亂子了!」突出了菲利普夫婦一系列心理變化過程:(父親)猜測——否定——不放心——與船長搭話——真相大白。(母親)莫名其妙——伯——哆嗦——馬上回答——暴怒。人物感情變化曲折復雜。如果直面相對,一下認出來,內容就簡單直露了,人物也顯得單薄。
4.本文是怎樣巧設懸念引人入勝的?
懸念是欣賞小說、戲劇、電影或其他文藝作品時的一種心理活動,即關切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的緊張心情。作家和導演為體現作品中的矛盾沖突,在處理情節結構時常用各種手法引起讀者或觀眾的懸念,以加強文藝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在章回小說中,往往在情節緊要關頭或人物命運起落之時,作者來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就是故意設置的懸念。
在《我的叔叔於勒》中,莫泊桑巧妙地運用了懸念,不僅把讀者緊緊地吸引住了,而且將故事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故事一開始,作者抓住幾件瑣細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據的家境後,立刻引出「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於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為什麼「父親」急切地盼望於勒歸來?於勒歸來會改變他們家的境況嗎?於勒現在在哪裡?他是干什麼的?這一連串的問號,就是作者設下的一個個懸念,它讓讀者懷著迫切的心情急於看下文。接下去作者寫於勒兩次來信,說他發了財,「已經租了一所大店鋪,做著一樁很大的買賣」。可是一轉眼10年過去了,菲利普一家人望眼欲穿,但仍不見於勒歸來,這又是為什麼呢?作者再次設下懸念,把讀者的胃口吊足。最後菲利普一家在去哲爾賽島遊玩的渡輪上遇到了一個衣衫襤樓的老水手,他很像於勒,可那人究竟是否是於勒呢?他怎麼會在渡輪上賣牡蠣呢?又一個懸念產生了。至此,作者把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任何一個讀者都已欲罷不能了。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1.讀課文。
教師范讀,或播放錄音。
提出聽讀時的思考題:
於勒是怎樣一個人?
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麼盼望於勒回來?
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一家人躲開了日夜盼望的於勒。這是什麼原因?
這篇小說揭示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說明: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有益於集中注意力思考,同時,幾個問題又暗示了閱讀本文的重點。
2.討論問題。
可先由學生以小組形式(兩三個人)議論,然後,全班討論。
於勒是怎樣一個人?
最終使學生明確:於勒年輕時,是個浪盪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遺產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錢,因而被家裡的人看不起,甚至視為全家的「恐怖」。終於,他被送到美洲。後來,據說他在那裡作生意賺了錢,並且給菲利普夫婦去信說,打算發了財回法國來跟哥哥同住。於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於勒在美洲闊了一陣之後,重又潦倒落魄下來,淪落成一個窮光蛋,被法國船長帶回來,在船上擺攤靠賣牡蠣過日子,跟討飯差不多,他又重新成為哥哥、嫂子的「恐怖」,被棄之家門外。
說明:這個問題不難答。要指導學生認真讀課文,從課文中歸攏起於勒的「簡歷」。從「於勒」入手理解全文內容,既切合題目,順應學生閱讀心理流向,又為理解菲利普夫婦性格特徵,進而理解全文主題思想做了較必要的准備。同時,也為後面理解本文「誰是主人公」的問題做了鋪墊。
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麼盼望於勒回來?
最終使學生明確:菲利普是個小公務員,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據,不僅「樣樣都要節省」,甚至連女兒都嫁不出去。但是,他們知道了以前被視為「全家的恐怖」的於勒,在美洲發了財,「做著一樁很大的買賣」,而且准備回到故鄉,和哥哥菲利普一家「一起快活地過日子」。於是「大家認為分文不值的於勒,一下子變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於勒歸來,並對「這樁十拿九穩的事」、「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要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所別墅」,「我」的二姐也因這一「福音」訂了婚。
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一家人躲開了日夜盼望的於勒。這是什麼原因?
最終使學生明確: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婦只認識錢和於勒又淪落為窮人,其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說明:回答這個問題,學生由於是初步接觸課文,思考問題或許過於表面化。教師要善於啟發、引導。從教學實踐來看,學生會得出如下分析結果,提出來,供備課時參考。
(l)是那個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婦怕女婿知道了於勒的情況,於婚事不利。
(2)是於勒的為人造成的。如果於勒是一個品德很好的人,則菲利普夫婦不會如此。
(3)是於勒貧窮造成的。如果於勒此時很富有,菲利普夫婦一定和他相認。
(4)是菲利普夫婦經濟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們很有錢,就會認下於。
(5)是菲利普夫婦的虛榮心造成。如果他們不是那麼好面子,則結局不會如此。
(6)是菲利普夫婦的思想意識造成的。在他們的頭腦中只認識錢。
(7)是那個社會制度造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金錢關系。
這篇小說揭示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明確:小說寫一個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於勒的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畫出了一幅資本主義社會里貧窮則兄不認弟的觸目驚。動的慘象,藝術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金錢關系」的主題思想。
說明:學生不必這樣答,只要回答出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金錢關系」,就行了。
3.歸納概括。
在上面討論的基礎上,請學生將4個討論分析的結果進行歸納,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答,用一段話表述清楚。
說明:這個環節,是將前面分點、分角度的討論進行綜合整理。學生理解本篇課文,從聽讀開始,是整體感知;分成4個問題討論,是化整為點,深入理解;現在綜合起4個答題內容,將對課文的理解又回到整體上去,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同時,又能起到訓練聽說能力的作用。可請班裡一兩位口頭表達能力較好的同學回答。
(二)重點閱讀,了解小說刻畫人物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在前面基本理解了小說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下面重點閱讀菲利普夫婦一家在船上巧遇於勒情節里的片斷。
1.讀課文「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
提示學生聽讀時注意:作者利用人物語言和神態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聽讀時,注意這一點。
2.請幾個學生說一說各自找出的例子,說明人物的語言或神態表現了怎樣的心理活動。
說明:可以結合課後練習四作點分析,使學生體會到人物語言在刻畫人物時的作用(也包括神態、動作描寫)。具體內容參見《教師指導用書》,此略。
(三)研討本課的主人公是誰。
這篇小說的題目是《我的叔叔於勒》,但是對於勒卻僅有幾筆直接描寫,多是側面寫,而對菲利普夫婦的性格刻畫用了很多筆墨。誰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最終明確:小說題為《我的叔叔於勒》,於勒卻是作為暗線,略寫和虛寫了他的過去和未來。他的出現只是在海輪上賣牡蠣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筆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遊哲爾賽島在海輪上巧遇於勒這一件事上,集中表現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驟然變化上,從而刻畫出他們貪婪、自私、勢利的性格特徵。小說正是通過刻畫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徵,從而揭示全文主題思想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婦。
說明:小說中的「我」作為敘事的主體貫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態度和行動,都是從「我」的眼裡看到的;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評述,也都是從「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託著作家的褒貶、愛憎、喜怒和哀樂。
對小說主人公的研討,目的是進一步從全文出發深入理解內容,體會寫作特點。這個討論不必佔用過多時間,也不必一定統一答案,允許學生將於勒視為主人公,因為也有這樣的觀點。
(四)做想像性的口頭作文。
1.由教師提供下面一段情境,學生口頭續寫。
遊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繼續向哲爾賽島前進。……
父親急忙向我們跑來。「克拉麗絲?克拉麗絲!」他眼睛裡放著光,臉漲得紅紅的,像熟透的蘋果。「快去看啊,那個吃牡蠣的極有風度的先生怎麼那麼像於勒!在他身旁還有一位高貴的婦人呢!」顯然是由於狂喜,父親抑制不住激動大聲說道。「是嗎?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來了!」母親一時不知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她與丈夫的同情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們的親弟弟……」
2.假設破了產,又重新窮困潦倒的於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門上,將是怎樣一種情景。口頭敘述,適當描繪。
說明:這個練習有益於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也易激發其興趣,口頭表達能力也得到了訓!練。
為了讓更多學生有練習的機會,可採用小組形式先說(四人左右一組),再推選說得好的三四位同學,在全班說。條件允許也可以直接在班上說。
以上兩個練習,酌情任選一個。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請5位同學分別讀「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船長、於勒。
要求讀出對人物的理解。
布置作業
1.將口頭作文寫成書面作文。
2.用錄音機錄下朗讀全文的錄音,也可以幾個同學自願組成小組,將課文改成廣播劇,能配樂更好,錄制下來。全班評比。
課堂教學設計Ⅰ
一、教學目標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設計
(-)快速精讀測試。
1.這篇小說的中。動事件是:
2.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是:
3.這篇小說安排故事情節線索是:
4.這篇小說的主題是:
5.寫出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測試記錄:
快速「概括與提煉」 5題用時:______________分鍾
快速「概括與提煉」速度:_____________題/分鍾
快速「概括與提煉」正確率:________%
快速「概括與提煉」效率:___________題/分鍾
(二)激疑質疑。
l、關於「訓詞與析句」。
(1)下面三組句子,各表現了母親在希望破滅時怎樣的心理和感情?
①母親也怕起來,吞吞吐吐地說:「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麼這樣胡說八道?」
答:
②母親回來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說:「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長打聽一下吧………」
答:
③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重新回來拖累我們的……」
答:
(2)「我心裡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這默念的三句話意思有什麼異同?為什麼重復寫?這表現「我」什麼心理?
答:
(3)辨析下列各組兩個詞的含義,分別造句
①恭維 ②鄭重
恭敬 慎重
③端詳 ④闊綽
端量 闊氣
2.關於「鑒賞與評價」。
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安排得十分巧妙,使故事曲折,引人入勝。仔細閱讀課文,回答下面幾個問題,深刻體會這一特點。
(1)文章開頭在寫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後,不接著就介紹於勒,而是寫他們一家星期天到海邊棧橋散步的習慣,寫父親永不變更的話。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答:
(2)文章中關於於勒去美洲前後的情況,是運用什麼方法交待的?這部分內容對故事情節的發展起什麼作用?
答:
(3)寫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決定舉行婚禮之後到哲爾賽島旅行。這與整個故事情節有什麼關系?
答:
(4)安排兩位先生請兩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蠣這樣一個細節,作用是什麼?
答:
(5)「我」給於勒叔叔十個銅子的小費一段描述,對表現主題起什麼作用?
答:
(三)精讀導引。
第1段:
(1)通過對人物語言的揣摩,分析人物內心活動和性格特徵。
(2)通過揣摩人物語言來理解其中深層的含義,加深對小說內容的理解。
第2題:
(1)體會小說通過對人物表情、動作、言談的描寫來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寫法。
(2)體會小說構思的特點。
(四)疑難討論。
第1題:
(1)①雖然母親聽到了那個窮水手就是於勤的消息,但發財夢使她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於是「吞吞吐吐」的責怪丈夫「胡說八道」。
②等她親自看清楚那賣牡蠣的果真是於勒以後,也驚恐的「哆嗦」起來,但仍存一些希望,所以叫丈夫再去向船長打聽。
③當最終證實那窮水手就是於勒時,看到丈夫「神色很狼狽」,想起於勒從前佔有過他們應得的一部分遺產,而以後又給過他們發財的「希望」,現在這種希望竟成了泡影,於是舊怨新仇一齊發作,「突然暴怒起來」,破口大罵。她那自私、冷酷、唯利是圖的性格特徵,隨著她的語言和心理變化,一層層的發展,至此畢露無遺。
(2)這默念的話中「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從字面的人物關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親的弟弟」,意思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從排列的)順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後重復「我的叔叔」,其中卻加上一個「親」字,反映了「我」對處於貧困的於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對父母六親不認的困惑、苦悶及不滿。這是一句包含諷刺意味的。心裡話。
(3)
①恭維:為討好而贊揚(含貶義)。
恭敬:對尊長或賓客嚴肅而有禮貌(含褒義)。
②鄭重:嚴肅認真。
慎重:謹慎認真。
③端詳:仔細地看。
端量:端詳打量。
④闊綽:排場大,生活奢侈。
闊氣:豪綽奢侈。
(造句略)
第2題:
(1)這樣的敘述是在設置懸念,使讀者急於知道於勒是誰?他在哪裡?為什麼菲利普一家人都急切盼望他歸來?使故事情節的發展更有吸引力。(2)插敘。介紹於勒的經歷,交待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於勒歸來的急切心情,為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
(3)二姐婚事的成功,引出了去哲爾賽島旅行,這才創造遇見於勒的機會,把故事引入對中心事件的敘述。(4)這一細節牽動了菲利普的虛榮。乙,使他也產生了請家人吃牡蠣的念頭。而由此才使菲利普與於勒進一步接近,並終於認出了於勒,使故事情節急轉而下,同時也增強了故事的戲劇性。(5)這段描述把故事情節推向高潮,把菲利普夫婦冷酷無情、唯利是圖的本質暴露得十分充分。
〔快速精讀測試參考答案〕
1.利普夫婦隨於勒生活變化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態度。
2.利普夫婦。
3.勒的貧富變化。
4.揭露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5.開端:哲爾賽旅行;發展:發現於勒;高潮:證實於勒歸來;結局:躲開於勒。
【小資料】
一、作者·背景。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紀後半葉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在母親和一位中學教師的教導、鼓勵下,很早就開始學習寫作。1870年中學畢業以後,到巴黎學法律。不久普法戰爭爆發,應征入伍。戰後長期在海軍部和教育部當小職貝。
莫泊渠先後結識了法國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福樓拜,以及左拉、都德和旅居法國的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等人,得到他們的指導幫助。1879年,他發表了第一部小、說《羊脂球》,立即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後,他共寫了20O多篇中短篇小說、六部長篇小說、三本游記,以及許多文學、政治和時事評論。
莫泊桑生活在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第三共和國時代。面對風起雲涌的階級斗爭,他一方面看到了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愛國熱情,另一方面進一步認識了資本主義壯麗面上的裂紋,加深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並在作品中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日益腐化的現象。
莫泊桑獲得了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名。他多次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熱情歌頌法國人民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鞭答資產階級的怯懦與自私,留下了《羊脂球》《菲菲小姐》《米龍老爹》等名篇傳世。他還大量地以城市中小資產階級的生活為題材,披露那些人極力向上層社會鑽營的丑態,諷刺他們庸俗而可悲的虛榮心,如《項鏈》《騎馬》《繩子的故事》等。《我的叔叔於勒》也屬於這類作品。
本篇小說1883年8月7日首次發表於巴黎《高盧工人報》,寫的是法國西部哈佛爾海港菲處普家的故事。
二、重點內容圖示。
(2)
三、有爭議的問題。
1.怎樣認識本篇的主題。一說,這是一篇倫理小說,揭示了生活中某一類人物極端勢利的嘴臉。勢利,作為人類普遍的劣習和商品社會必然會衍生的生活現象,是超越時代、地域的,「菲利普」永遠不會絕跡。小說是一面「生活的鏡子」,可以借來透視當代某些人的醜陋的靈魂,有助於提高青少年的鑒別力和道德水準。
2.誰是小說的主人公,多數研究者認為是菲利普夫婦。亦有認為是於勒的,理由:「於勤」置於標題之中,題文相諧屬基本的美學原則;主人公出場可早可晚,關鍵在他是否處於中心位置,而本篇情節和人物活動都以於勤作為樞紐、基點,藉以揭示主題;創作本篇時,「菲利普」式的文學人物已經很多了,作者著意塑造了悲劇性更為深刻的另一類人物。
3.課文刪節的得失。編者共刪到20餘處,1500餘字。一般認為,刪去原作頭尾,不取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結構,這對教學有利。研究者也提出,某些內容頗有分量,刪去實屬不妥,比如:(1)第43段之後:「說話的語聲是窮人接到施捨時的語聲。我心想他在那邊一定要過飯。」(2)第48段之後。「當船駛到棧橋附近的時候,我心裡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我想再看一次我的叔叔於勤,想走到他身旁,對他說幾句安慰和溫暖的話。可是他已經不見了,……這個可憐的人!」(3)第49段之後:「此後我再也沒見過我父親的弟弟。」
『伍』 求關於人物細節描寫的片段或文章,最好是作文
有心理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
例如:
母親一見荔枝,臉立刻沉了下來:「你財主的怎麼著?這么貴的東西,你……」我打斷了母親的話:「這么貴的東西,不興咱們嘗嘗鮮!」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經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吏治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捨不得吞下,嘴裡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麼長的?怎麼紅皮里就長著這么白的肉?」畢竟是第一次吃,畢竟是好吃!母親竟像孩子一樣高興。
—————選自《荔枝》
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收音機里甜美的歌聲,我會猛然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這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養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選自《秋天的懷念》
葛朗苔的眼睛和手
未了,終於到了彌留時期,那幾日老頭兒結實的身子進入了毀滅的階段。他要坐在火爐旁邊,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每一齊拉緊,裹緊,嘴裡對拿儂說著:
「裹緊,裹緊,別給人家偷了我的東西。」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裡了,他能夠睜開眼的時候,立刻轉到滿屋財寶的密室門上:
「在那裡嗎?在那裡嗎?」問話的聲音顯出他驚慌得厲害。
「在那裡呢,父親。」
「你看住金子!……拿來放在我面前!」
歐也妮把金路易鋪在桌子上,他幾小時的用眼睛盯著,好像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呆望著同一件東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點兒很吃力的笑意。有時他說一句:
「這樣好教我心裡暖和!」臉上的表情彷彿進了極樂世界。
本區的教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的時候,十字架,燭台,和銀鑲的聖水壺一出現,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了,目不轉睛的敲著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後的動了一動。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聖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態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裡,這一下最後努力送了他的命。……
(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苔》)
生氣]他忽然把胸脯一挺,似乎想定了注意,到劉玉英耳邊輕輕說了一句,立刻劉玉英的臉色變了,她的眼睛閃閃地象是燒著什麼東西。她露出她的白牙齒乾笑,那整齊的牙齒好象會咬人。韓孟翔忍不住打一個寒噤,他真沒料到這個皮膚象奶油一般白嫩的女人生氣的時候有那麼可怕!
茅盾:《子夜》
[氣憤]司契潘臉色蒼白,把螞蟥從胸膛上扯下來,用腳把它們踩死了。他踩死最後一隻螞蟥,扣上了襯衣的領子,又好象不知道是害怕什麼,重新把領子解開了……象石灰一樣的白嘴唇安靜不下來了:哆嗦著,顯露出一種笨拙的笑容,緊緊抿住,變成了一個發青色的圓球……陶梅林覺得,司契潘好象是在用牙齒嚼著一種很硬的、不聽話的東西,司契潘臉上漸漸地有了血色,從裡面用牙咬住的嘴唇變得象石頭一樣僵硬了。
(蘇)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
【提示】司契潘應征後,聽到他友人陶梅林告訴,他的老婆婀克西妮亞,和葛利高里有著暖昧的關系。這時他馬上怒不可遏,臉色大變,痛苦氣憤之情湧上心頭,幾乎不能自持。
[憤怒]宣布開會之後,一個青年教師跑上講堂,將日本帝國主義提出的滅亡中國的廿一條,一條一條地邊念邊講。他的聲音由低而高,漸漸地吼叫起來,臉色漲紅,漸而發青,頸子漲得大得象要爆炸的樣子,滿頭的汗珠子,滿嘴唇的白沫,拳頭在講桌上捶得碰碰響。
方誌敏:《可愛的中國》
[郁怒]我開始驚異於他們的臉。從來沒有看見過,這么嚴肅的臉,有如昆倉的聳峙,這么郁怒的臉,有如雷電之將作;青年的柔秀的顏色退隱了,換上了壯士的北地人的蒼勁。他們的眼睛冒得出焚燒掉一切的火,吻緊的嘴唇里藏著咬得死生物的牙齒,鼻頭不怕聞血腥與死人的屍臭,耳朵不怕聽大炮與猛獸的咆哮,而皮膚簡直是百煉的鐵甲。
葉聖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提示】這一段文字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人民群眾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聲製造五卅慘案的罪魁棗國民黨反動派的郁怒表情。
[惱怒]她突然站起來,站得這么快,那個杯子就被撞翻,黃澄澄的香檳跟在教堂里施洗禮一樣,都潑在她的黑頭發上,杯子也掉在地下摔個粉碎。她上下嘴唇顫個不住,用眼睛瞪著那個笑容未斂的軍官,大有一拼的形勢,隨後吞吞吐吐地說,聲音里充滿著憤怒:「這這,這不是事實,比方,法蘭西的婦人,你們便休想弄到手。」。
(法)莫泊桑:《菲菲小姐》
【提示】這是一個法國少女在企圖侮辱她的德國法西斯侵略軍軍官面前所表露的惱怒的心情。
[恐懼]過度的緊張,使他脖頸發硬,兩眼發直,只瞧見自己的鼻尖。他走到和地頭並排的灌木叢邊一條小徑上,本能地往那塊地頭瞥了一眼,在銀白色的月光下,他彷彿看見一個黑糊糊的東西在蠕動,一會兒拱土,一會兒在扒地,同時,還清晰地聽到了啪啪的聲音。
於是他三千根發絲,根根豎起,額頭冰涼,眼冒金星,被無名的恐懼死死揪住。他准備撒丫子逃跑,決不再瞧那邊一眼。他忙不迭地加快了步子,但不知為什麼,越著急,越覺得那不可形容的怪物,己經大步追來,揮舞雙臂,一把拖住了似的。他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嗔怪自己太不鎮靜,這才艱難地挪動了。
(朝鮮)李炳洙:《嶺北》
[恐怖]他在電影中和舊戲中常常看見「魂不附體」的滑稽表演,覺得好笑。可是!當他從樓上取了大衣下來,卻看見母親倒在屋角落裡,手腳不住地抽動!她的嘴唇哆嗦著,好象拚命地想說話,可是什麼也沒有說出來,臉上恐怖得一點血色也沒有,只有兩眼不住地閃動。手跟腳好象想攀住什麼東西似地舞動著,身體卻一動也不動。佐多剛把紙門開了一半,就象木頭似地站住。
(日本)小林多喜二:《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
【提示】日本職工佐多,參加了當時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被捕了。他相依為命的母親,在兒子蒙難之際,神情驚恐,痛不欲生,給人一種「魂不附體」的感覺。
[失魂]直至元妃事畢,賈母惦記寶玉,親自到園看視。王夫人也隨過來,襲人等叫寶玉接出去請安。寶玉雖說是病,每日原起來行動。今日叫他接賈母去,他依然仍是請安,惟是襲人在旁扶著指教。賈母見了,便道:「我的兒!我打量你怎麼病著,故此過來瞧你。今你依舊的模樣兒,我的心放了好些。」王夫人也自然是寬心的。但寶玉並不回答,只管嘻嘻的笑。賈母等進屋坐下,問他的話,襲人教一句,他說一句,大不似往常,直是一個傻子似的。賈母愈看愈疑,便說:「我才進來看時,不見有什麼病;如今細細一瞧,這病果然不輕,竟是神魂失散的樣子!到底因什麼起的呢?」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
[痙攣]芳汀直跳起來,支在她那兩只僵硬的胳膊和手上面;她望望冉阿讓,望望沙威,望望修女,張開口,彷彿要說話,一口痰從她喉嚨底里湧上來,她的牙齒格格發抖,她悲傷地伸出兩條胳臂,張開兩只痙攣的手,同時四面摸索,好象一個慘遭滅頂的人,隨後她忽然一下子倒在枕頭上。她的頭撞在床頭,彈回來,落在胸上,口張著,眼睛睜著,但己暗然無光了。
她死了。
(法)雨果:《悲慘世界》
【提示】芳汀原是一個美麗而天真的女工,由於遭到男人的誘騙,失身懷孕,受盡歧視。她為了養活孩子,在被工廠開除後,出賣了頭發,出賣了牙齒,又出賣了肉體。可是「警犬」沙威不放過她,冉阿讓悉情後正欲救助她,又被沙威緊追不放。貧病交加,心身交瘁,芳汀在極度悲傷中,只以能死在這個悲慘的世界裡。
[發瘋]「我的孩子!」維爾福喊道,「他搶走了我的孩子的屍體!噢,你這該死該殺該倒霉的東西。」他想跟著在度山去,但象是在一場夢里一樣,他的腳步也動不得。他的眼睛虎視眈眈,象是要從眼眶裡突出來似的。他緊抓自己胸膛上的肉,直到他的指甲上染了血;他太陽穴上的血管膨脹得象爆裂開來似的,他的腦子象火燒般地熱。這種狀態繼續了幾分鍾,豐一他的理智完全破壞,然後,他發出一聲高喊,接著又爆發一陣大笑,沖下樓梯。
(法)大仲馬:《基度山伯爵》
【提示】法官維爾福的一生是罪惡的一生,他坑害無辜青年水手愛德蒙,極盡告密、腐化、迫害良民的勾當。結果雖然扶雲直上,但遭一系列家庭不幸,後妻接連毒死他前妻的岳父、岳母和女兒,其父逼他懲辦兇手;他又在法庭上被犯了殺人罪的私生子揭發了陰私;歸來後妻畏罪毒死了他自己所生的兒子,早己悲痛欲絕。此時愛德蒙(化名基度山伯爵)又出現揭發他的罪惡。他感到一切都完了,心碎而發瘋了。
『陸』 我想要世界所有名著的簡介!
銀屏再現
影片《巴馬修道院》改編自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同名小說。
法比里斯結束了在那不勒斯的學習後回到巴馬。他在修道院見到了姑母桑塞福里納公爵夫人。桑塞福里納公爵夫人在巴馬是紅極一時的人物,深受親王寵愛,同時也深得伯爵青睞,但公爵夫人卻拒絕了他們。
一天,法比里斯在一次無意中錯手殺人,親王利用權勢,指使警長判他拘禁要塞20年,在囚牢里,他結識了監獄長的女兒克蕾莉婭,兩人相愛了。在克蕾莉婭的幫助下,法比里斯越獄成功。克蕾莉婭的父親因此被解職,她不得已嫁給一位富有的侯爵。當隱藏在彼爾蒙的法比里斯得知這一消息時,他返回巴馬修道院。他見到了克蕾莉婭,然而法比里斯再次被抓,為了救出法比里斯,桑塞福里納公爵夫人讓步了,她答應了親王的要求,法比里斯被釋放,克蕾莉婭回到了丈夫身邊,而法比里斯從此隱居於巴馬修道院終此一生。
66、羊脂球
經典名著
在19世紀法國文壇的璀璨星空中,被著名作家法朗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的莫泊桑,無疑是一顆閃爍著奇特光芒的明星。他涉獵的文學體裁有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劇本和游記,都取得了不凡的文學成就。他的長篇小說《一生》、《漂亮的朋友》躋身於世界長篇名著之林,而他的短篇小說更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題材極其豐富多彩。在他的作品裡,從貴族、官僚、商人、公務員、小業主、自由職業者到工人、農民、流浪漢甚至乞丐、娼妓各色人等,都獲得了栩栩如生的刻畫,小說所截取的生活層面也十分廣泛,既有描寫五光十色的諾曼底鄉村故事,又有世態炎涼的都市小市民的日常生活,還有描繪普法戰爭的。
此次我們編輯的莫泊桑短篇小說集《羊脂球》,收錄了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珠寶》、《米隆老爹》。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的藝術風格別樹一幟,他觀察深刻,獨具見解,在創作中力求逼真自然,以寫實的手法描摹細節,烘托氣氛,他尤其擅長運用簡練、生動、清晰的語言勾畫人物,使之躍然紙上。因此連對他頗有微詞的法國作家紀德也不得不坦言,莫泊桑「不失為一個卓越超群、完美無缺的文學巨匠」。
作者風采
莫泊桑(1850-1839),法國作家。出身破落貴族家庭,受母親影響,從小喜愛文學。中學時開始做詩,後拜福樓拜為文學導師。1880年4月,以左拉為首的六位標榜自然主義的作家以普法戰爭為背景寫的短篇小說集《梅塘之夜》問世,其中莫泊桑的《羊脂球》被認為是最好的,莫泊桑名聲大振,從此開始了作家生涯。他的作品多完成於1880—1890年間,主要有短篇小說300餘篇,長篇小說6部,游記3部及許多評論文章,其中以短篇小說成就最為突出,有「短篇小說之王」的美稱。最出色的代表作是《羊脂球》、《米隆老爹》、《我的叔叔於勒》、《項鏈》等。長篇小說成就較高的是《一生》和《漂亮朋友》。
銀屏再現
影片《羊脂球》是根據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說《羊脂球》和《菲菲小姐》改編而成。
本片講述了1870年普法戰爭時期的一個名叫伊莉莎白·露絲,綽號為「羊脂球」的妓女的愛國故事。恐懼的人們都想離開這個被普魯士人佔領的城市。與伊莉莎白·露絲同行的有伯爵與夫人們等。伯爵與夫人們對「羊脂球」持有偏見,而且鄙視她。在需要「羊脂球」幫助時就極盡華麗的詞句來贊美她,當「羊脂球」為了幫助他們而不得不重新做起老本行時又加以冷嘲熱諷。然而面對普魯士人的侮辱時,這些人卻又變得膽小如鼠,退縮不前。只有「羊脂球」不畏強權,勇敢抗爭並殺死了中尉,在神父的幫助下逃過劫難。後來一位愛國人士娶了「羊脂球」為妻子。
影片展現了人本身的正直、善良,愛國精神與他們的身份、地位、教育程度是無關的。
67、娜娜
經典名著
法國作家左拉的代表作《娜娜》是他的鴻篇巨著《盧貢-馬卡爾家族》中一部頗有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長篇小說。它的問世擴大並鞏固了左拉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娜娜》發表後在法國引起了轟動,小說初版的第一天,其銷售量達五萬五千多冊,開創了法國出版界從未有的盛況。小說曾被改編為電視、電影在法國多次播映。1981年4月5日,法國《世界報》曾發表評論,認為左拉在《娜娜》中「非常真實地描寫的19世紀那個巨變的時代,到今天還沒有過時,他描繪的那些人物所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正是我們今天所遇到的。」
在左拉的全部創作中,《娜娜》是藝術成就較高的一部作品,自問世至今,已有一個世紀了,它在全世界范圍內擁有廣泛的讀者,相繼被譯成20多種上語言文字,即使在法國,其影響也經久不衰。
《盧貢—馬卡爾家族》
《盧貢—馬卡爾家族》是法國著名作家左拉的一部《人間喜劇》式的大型連續性作品總集。也是左拉從28歲到53歲伏案工作25年的傑出創造,全書共20部,長達600萬字,出場人物多達1000餘人;內容幾乎涉及法蘭西第二帝國和第三共和國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政治、軍事、金融等,還有反映農民和科學的。為寫這部作品,左拉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備工作。按他的計劃,這部巨著將是「第二帝國時代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和社會史」。作者的意圖是通過一個家庭五代人的生活說明遺傳和環境對人的影響。
作者風采
左拉(1840—1902)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文藝理論家。1840年4月12日出生於巴黎,幼年喪父,在外祖父的接濟下生活。他在中學時已顯露出文學才華,試寫過一些作品。60年代,左拉發表了一些中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並逐步建立了他的自然主義理論。在他的《實驗小說》、《戲劇中的自然主義》等作品中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文學理論,成了自然主義理論的創建者。從1868年開始,左拉伏案工作25年,完成了一部《人間喜劇》式的連續性大型作品《盧貢—馬卡爾家族》。全書共包括20部長篇。其重要作品有:《小酒店》、《金錢》、《萌芽》、《娜娜》等。繼《盧貢—馬卡爾家族》後,左拉又完成了長篇小說三部曲《三城市》。晚年,左拉寫了抒發他社會理想的《四禍音書》。他的作品氣勢雄渾,筆力酣暢,在法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銀屏再現
影片《娜娜》根據左拉的同名小說改編,由法國西泰電視電影工作室出品。
拿破崙三世的內侍長米法伯爵出身名門,他繼承了大筆的財產,有榮譽也有地位,並且擁有美麗的妻子,然而他卻被娜娜弄得神魂顛倒。雖然,娜娜也被他的狂熱、彬彬有禮以及帝國官員的大家風范所吸引,但對她來說,米法與其他男人沒什麼區別。米法卻無法適應沒有娜娜的生活。幾經周折,娜娜回到了米法的懷抱,大肆揮霍他的錢財,還嘲笑他的富有。他的妻子因此離開了他,他的女兒也進了修道院,財產、房子、地位、榮譽都沒有了,一無所有的米法為了阻止娜娜投入他人的懷抱,一氣之下將她掐死。就這樣,娜娜嘗到了為自己種下的苦果,落得個悲劇收場。
68、兩個新嫁娘
經典名著
《兩個新嫁娘》是巴爾扎克鴻篇巨著《人間喜劇》中的一部。
這部小說是以討論婚姻愛情問題為主的。書中講述了兩個年輕女人的愛情故事,她們擁有對愛情的不同理解,最終的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路易絲理解的愛情是浪漫主義的,她注重於內心的激情,愛憎分明,她的愛情行為都是以此作為指導原則的,結果她的兩次婚姻都以悲劇而告結局。
相反,勒內的愛情是很現實的,她更注重於對夫妻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的履行,她的愛情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最終,她的婚姻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結局。
這兩種愛情觀念,是現實生活中很普遍的兩種形式,對此的描寫已成為歷代文學家反復創作的主題。巴爾扎克的文學風格一貫以寫實為主,他對這個問題解答的傾向性是十分明顯的。他的這部作品正是試圖證明,現實的責任和義務,比起僅僅受激情支配的愛情觀念來說,更適合於作為家庭幸福的基礎。
巴爾扎克是法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人間喜劇》,其中《歐也妮·葛朗台》等著名篇章,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傑作了。
作者風采
巴爾扎克(1799-1850),法國最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恩格斯稱他是「比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左拉都要偉大得多的現實主義大師」。
巴爾扎克生於法國西部的杜爾城。他小時候在旺多姆教會學校讀書,後進入巴黎的一所大學學法律。畢業後的巴爾扎克不顧父母反對立志從事文學創作。第一部作品歷史悲劇《克倫威爾》完全失敗。曾一度棄文從商均告失敗。商業上的失敗使他債台高築,拖累終生,但也為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29年發表了長篇小說《舒昂黨人》,這是巴爾扎克獲得世界聲譽的第一部作品。此後他以旺盛的精力,驚人的速度寫出了一部又一部作品,築成了宏偉壯麗的文學大廈——《人間喜劇》,主要作品有《驢皮記》、《歐也妮·葛朗台》、《兩個新嫁娘》、《高老頭》、《幻滅》、《貝姨》等。
銀屏再現
影片根據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的同名小說《兩個新嫁娘》改編而成。
露易絲和勒內出身貴族,兩人在修道院時結下深厚情誼。勒內嫁給了年長十歲的貴族阿爾芒生活幸福,並勸阿爾芒投身政治,終獲成功。露易絲與流亡貴族菲利浦相愛並結婚,卻整日沉迷於社交活動,結果以悲劇告終。兩位姑娘相遇巴黎時,露易絲已與平民於連同居。露易絲對於連愛得發瘋,一次誤會讓她猜忌,以致郁結於心,終於病倒,勒內趕來看望她時,路易絲已奄奄一息了。
69、約翰·克利斯朵夫
經典名著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一部獲得世界聲譽的長篇小說。這部作品從1890年開始孕育,經過長期醞釀、構思,於1904年2月發表第一卷,到1912年10月完成最後一卷,共花了20多年時間才完成,被高爾基稱之為「長篇敘事詩」並給予高度評價。
『柒』 人物細節描寫
2006年12月09日 星期六 上午 08:12[生氣]他忽然把胸脯一挺,似乎想定了注意,到劉玉英耳邊輕輕說了一句,立刻劉玉英的臉色變了,她的眼睛閃閃地象是燒著什麼東西。她露出她的白牙齒乾笑,那整齊的牙齒好象會咬人。韓孟翔忍不住打一個寒噤,他真沒料到這個皮膚象奶油一般白嫩的女人生氣的時候有那麼可怕!
茅盾:《子夜》
[氣憤]司契潘臉色蒼白,把螞蟥從胸膛上扯下來,用腳把它們踩死了。他踩死最後一隻螞蟥,扣上了襯衣的領子,又好象不知道是害怕什麼,重新把領子解開了……象石灰一樣的白嘴唇安靜不下來了:哆嗦著,顯露出一種笨拙的笑容,緊緊抿住,變成了一個發青色的圓球……陶梅林覺得,司契潘好象是在用牙齒嚼著一種很硬的、不聽話的東西,司契潘臉上漸漸地有了血色,從裡面用牙咬住的嘴唇變得象石頭一樣僵硬了。
(蘇)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
【提示】司契潘應征後,聽到他友人陶梅林告訴,他的老婆婀克西妮亞,和葛利高里有著暖昧的關系。這時他馬上怒不可遏,臉色大變,痛苦氣憤之情湧上心頭,幾乎不能自持。
[憤怒]宣布開會之後,一個青年教師跑上講堂,將日本帝國主義提出的滅亡中國的廿一條,一條一條地邊念邊講。他的聲音由低而高,漸漸地吼叫起來,臉色漲紅,漸而發青,頸子漲得大得象要爆炸的樣子,滿頭的汗珠子,滿嘴唇的白沫,拳頭在講桌上捶得碰碰響。
方誌敏:《可愛的中國》
[郁怒]我開始驚異於他們的臉。從來沒有看見過,這么嚴肅的臉,有如昆倉的聳峙,這么郁怒的臉,有如雷電之將作;青年的柔秀的顏色退隱了,換上了壯士的北地人的蒼勁。他們的眼睛冒得出焚燒掉一切的火,吻緊的嘴唇里藏著咬得死生物的牙齒,鼻頭不怕聞血腥與死人的屍臭,耳朵不怕聽大炮與猛獸的咆哮,而皮膚簡直是百煉的鐵甲。
葉聖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提示】這一段文字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人民群眾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聲製造五卅慘案的罪魁棗國民黨反動派的郁怒表情。
[惱怒]她突然站起來,站得這么快,那個杯子就被撞翻,黃澄澄的香檳跟在教堂里施洗禮一樣,都潑在她的黑頭發上,杯子也掉在地下摔個粉碎。她上下嘴唇顫個不住,用眼睛瞪著那個笑容未斂的軍官,大有一拼的形勢,隨後吞吞吐吐地說,聲音里充滿著憤怒:「這這,這不是事實,比方,法蘭西的婦人,你們便休想弄到手。」。
(法)莫泊桑:《菲菲小姐》
【提示】這是一個法國少女在企圖侮辱她的德國法西斯侵略軍軍官面前所表露的惱怒的心情。
[恐懼]過度的緊張,使他脖頸發硬,兩眼發直,只瞧見自己的鼻尖。他走到和地頭並排的灌木叢邊一條小徑上,本能地往那塊地頭瞥了一眼,在銀白色的月光下,他彷彿看見一個黑糊糊的東西在蠕動,一會兒拱土,一會兒在扒地,同時,還清晰地聽到了啪啪的聲音。
於是他三千根發絲,根根豎起,額頭冰涼,眼冒金星,被無名的恐懼死死揪住。他准備撒丫子逃跑,決不再瞧那邊一眼。他忙不迭地加快了步子,但不知為什麼,越著急,越覺得那不可形容的怪物,己經大步追來,揮舞雙臂,一把拖住了似的。他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嗔怪自己太不鎮靜,這才艱難地挪動了。
(朝鮮)李炳洙:《嶺北》
[恐怖]他在電影中和舊戲中常常看見「魂不附體」的滑稽表演,覺得好笑。可是!當他從樓上取了大衣下來,卻看見母親倒在屋角落裡,手腳不住地抽動!她的嘴唇哆嗦著,好象拚命地想說話,可是什麼也沒有說出來,臉上恐怖得一點血色也沒有,只有兩眼不住地閃動。手跟腳好象想攀住什麼東西似地舞動著,身體卻一動也不動。佐多剛把紙門開了一半,就象木頭似地站住。
(日本)小林多喜二:《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
【提示】日本職工佐多,參加了當時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被捕了。他相依為命的母親,在兒子蒙難之際,神情驚恐,痛不欲生,給人一種「魂不附體」的感覺。
[失魂]直至元妃事畢,賈母惦記寶玉,親自到園看視。王夫人也隨過來,襲人等叫寶玉接出去請安。寶玉雖說是病,每日原起來行動。今日叫他接賈母去,他依然仍是請安,惟是襲人在旁扶著指教。賈母見了,便道:「我的兒!我打量你怎麼病著,故此過來瞧你。今你依舊的模樣兒,我的心放了好些。」王夫人也自然是寬心的。但寶玉並不回答,只管嘻嘻的笑。賈母等進屋坐下,問他的話,襲人教一句,他說一句,大不似往常,直是一個傻子似的。賈母愈看愈疑,便說:「我才進來看時,不見有什麼病;如今細細一瞧,這病果然不輕,竟是神魂失散的樣子!到底因什麼起的呢?」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
[痙攣]芳汀直跳起來,支在她那兩只僵硬的胳膊和手上面;她望望冉阿讓,望望沙威,望望修女,張開口,彷彿要說話,一口痰從她喉嚨底里湧上來,她的牙齒格格發抖,她悲傷地伸出兩條胳臂,張開兩只痙攣的手,同時四面摸索,好象一個慘遭滅頂的人,隨後她忽然一下子倒在枕頭上。她的頭撞在床頭,彈回來,落在胸上,口張著,眼睛睜著,但己暗然無光了。
她死了。
(法)雨果:《悲慘世界》
【提示】芳汀原是一個美麗而天真的女工,由於遭到男人的誘騙,失身懷孕,受盡歧視。她為了養活孩子,在被工廠開除後,出賣了頭發,出賣了牙齒,又出賣了肉體。可是「警犬」沙威不放過她,冉阿讓悉情後正欲救助她,又被沙威緊追不放。貧病交加,心身交瘁,芳汀在極度悲傷中,只以能死在這個悲慘的世界裡。
[發瘋]「我的孩子!」維爾福喊道,「他搶走了我的孩子的屍體!噢,你這該死該殺該倒霉的東西。」他想跟著在度山去,但象是在一場夢里一樣,他的腳步也動不得。他的眼睛虎視眈眈,象是要從眼眶裡突出來似的。他緊抓自己胸膛上的肉,直到他的指甲上染了血;他太陽穴上的血管膨脹得象爆裂開來似的,他的腦子象火燒般地熱。這種狀態繼續了幾分鍾,豐一他的理智完全破壞,然後,他發出一聲高喊,接著又爆發一陣大笑,沖下樓梯。
(法)大仲馬:《基度山伯爵》
【提示】法官維爾福的一生是罪惡的一生,他坑害無辜青年水手愛德蒙,極盡告密、腐化、迫害良民的勾當。結果雖然扶雲直上,但遭一系列家庭不幸,後妻接連毒死他前妻的岳父、岳母和女兒,其父逼他懲辦兇手;他又在法庭上被犯了殺人罪的私生子揭發了陰私;歸來後妻畏罪毒死了他自己所生的兒子,早己悲痛欲絕。此時愛德蒙(化名基度山伯爵)又出現揭發他的罪惡。他感到一切都完了,心碎而發瘋了。
『捌』 跪求一部網路電影,有個情節是菲菲小姐正在洗澡,boss天意哥派三個小
蜿龍
4.1分
主演:尼克·齊蘭德Erin Karpluk巴里·柯賓Elaine Miles
導演:史蒂文·R·蒙若爾
類型:科幻懸疑驚悚
時長:63分鍾
年代:2009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別名:Rise of the Damned The Condemned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