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下崗工人電影

美國下崗工人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03 08:02:08

『壹』 陽光下的星期一的劇情簡介

這部影片表現了在西班牙北部的一群碼頭工人在碼頭關閉後尋找工作生存的經歷。在他們中產生的長期友誼也在這次失業中結束,他們只有很少的時間集在小酒館中,內容也僅限喝酒和談話,但是,他們一直很執著地尋找一種東西,一種以前生活中所擁有的高貴和尊嚴。
由於他們的執著,沒有過著幾天,桑塔.何塞和利洛都沒有了工作,整天泡在一間也是由以前同事開的酒吧里,整天亂扯一通,發泄沒有工作的無聊,談論誰的老婆,而找工作的日子是令人痛苦的,已過四十不光之年,就連去銀行貸款也覺得別人在嘲笑,在平常的日子裡,他們演繹著平淡的生活在那平淡的生活當中還透露出非凡的一面而日子也算是過的非常多姿多彩……
這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故事講的是西班牙一個造船廠工人的生活,電影圍繞著5個造船產下崗工人的不同生活經歷展開,反映了40-50年代西班牙的真實生活。該片的精彩之筆在於對人物的塑造,後來成了電影界的佳話。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獨特的是其中穿插了很多幽默的情節。中國人對西班牙式的幽默很陌生,該片會永遠讓你記住西班牙的音樂和幽默。看來下崗也是個國際性的問題喲!
本片榮獲西班牙哥雅獎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5項大獎
歐洲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提名
200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參賽影片
費南多·列恩·阿拉諾亞的這部影片打敗了著名導演阿莫多瓦的《對她說》獲得了西班牙電影學院的青睞。
《陽光下的星期一》居然取代《對她說》,作為官方選送的影片參加第75屆奧斯卡獎的角逐,它囊括了西班牙電影最高獎——「戈雅獎」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哈維爾·巴爾台姆)、男配角(路易斯·托薩爾)和最佳突破性演出(何賽·安傑爾·艾伊多)五項大獎。該片敘述西班牙北部一群工人,在碼頭關閉失業後,在尋找工作的同時也在尋找新的東西,以維持他們做人的尊嚴。影片在歐洲上映後引起了較大反響.

『貳』 《鋼的琴》要說明什麼

一種兒時記憶和父輩時代的過去。

這部片子是很難得的,我跟我爸都很喜歡的電影。我留美五年了,離爸媽很遠,我爹是很老派很傳統的人,有一天我在微信上說,很喜歡《鋼的琴》這部片子,感覺好電影都被埋沒了,結果我爹居然回復我說,他也很喜歡這個電影,覺得看完了很感動。

頓時,我就覺得,也許這個片子要緬懷的就是這種說不出來的「通感」,聯系著中國社會進步變化中的兩代人。而給予了父輩們,過去的輝煌的一輩人的,最溫暖的悲憐。

也許是一種工業時代過去的輓歌,看起來唏噓。

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是幾處場景的設置安排,有戲劇舞台的美術感。背景出的安排甚至超過了電影中情節和人物的表現。

這是種類似於 Edward Hopper 對於美國逝去時代的描繪,《鋼的琴》里的時代風情畫,充滿了懷舊情緒,出現在電影的多處場景里。

電影一開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筆直地站著出現在鏡頭前,他們各自望向不同方向,雖然在相互對話但都沒有扭頭看對方一眼。陳桂林和妻子小菊用這樣子的方式出場,既體現了他們分崩離析的感情關系,也在畫面上製造了一種戲劇沖突。

小菊問他,「你知道什麼是幸福嗎?」

陳桂林答,「別拿幸福嚇唬我。」

小品式的對話風格充滿了濃郁的東北味兒,但也契合了這種視覺上的戲劇感。

畫面遠景里慢慢拉出的那兩根巨大的工廠煙囪,一方面在形式上對應了一男一女的視覺構成,達到了一種觀感上的和諧之美,同時也在心理上暗指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年代,以及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心理情緒和故事走向。

冒著稀疏煙圈的煙囪如地方神仙一般地注視著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各家的悲歡離合都凈收它的眼底。但它只是默默地看著,不做任何評價。因為它知道,自己已經是時代的淘汰品,而土地上人們所經歷的歡笑或淚水也不過就是時代轉型時期里的必經過程。這過程不能說其好壞對錯,只能遠遠地看著,多讀出一份溫馨,試著用笑去化解淚的苦澀。

另一個時代風情畫的描繪發生在陳桂林拜訪汪工之前,他來到潛水池塘旁邊炸魚,想用不要錢的魚作為見面禮去請教汪工。

對於這個畫面我個人十分有感情,作為八十年代後期生人的我們都沒有機會親眼見到這樣的場景,但這種炸魚吃魚的活動充滿了父母親對上一輩人的描繪里。

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金屬冶煉廠的工人,在母親的回憶里,父親帶著孩子們去荷塘里炸魚補貼家中伙食的故事既是心酸的過去,但也是甜蜜的記憶。

陳桂林炸魚的這片水塘已是荒草叢生,毫無生氣,眼看就是這段靠天吃飯的時代尾聲。這里的自然環境已在奄奄一息的邊沿,看來再過幾年,經濟發展帶來的工業污染就會將這水塘里的魚消滅干凈,甚至那時這里還會不會有水塘都是個問題。陳桂林站在溏邊捂著耳朵抽著煙,看著泛著白肚皮漂上水面的幾條小魚,似乎在思考些什麼,但也許什麼也沒想到。畫面的遠景里,水泥高架橋上一列綠皮火車吐著濃煙轟轟隆隆地駛過,打破了這看似平靜的畫面。靠天吃飯的時代已徹底被「不勞而獲」的時代所取代了。

馬上,這個社會的生存法則將不再是只要你勞動就可以致富,反而是那些靠著錢生錢、或是鑽時代空子的行為才會佔去既得利益。陳桂林看著那幾條死魚,也看著屬於自己的工人時代的死去。

這種對一個過去的工業時代的刻畫其實出現在電影的每分每秒里,很多時候,導演甚至是在用破壞畫面的方式去打破敘事常規,為了突出展示一些遙遠而沉默的東西。在《鋼的琴》里,講故事、表情感的,不僅是前景里的男人和女人,還有中景里的房屋街道、過往人群,更還有遠景里的綠皮火車,無聲無息的大煙囪。這些鏡頭的設計十分講究,有時內容完全居中,有時人物就出現在鏡頭的黃金分割點上,這種近乎舞台劇的構圖設計讓那個時代的風貌完美地呈現在了一幅幅畫面里,看上去甚至不像是電影,而更像是對於一張張珍貴的泛黃老照片的動態想像。

而有的時候,在某些動作鏡頭里,人物甚至已經跑出了電影畫面,但創作者對於時代背景的關注和留戀甚至超越了對於人物關系或者動作的描述。在很多轉場切換中,鏡頭對於背景和環境的表現成為了主要任務。似乎相較於人物間的矛盾關系、愛恨情仇,導演張猛在更多的時候,是在電影里表達了對那個時代和環境的懷念和不願離去。

鏡頭長久地定留在那裡,注視著沒有人物的空鏡頭,深情地望著遠處的背景,目送那個時代的消逝。

看看郭四娘的小時代系列已經票房突破16億了,我就為中國電影感到悲哀。

用電影中陳桂林評價前妻小菊的話說,「她終於過上了夢寐以求的,不勞而獲的生活」。

這也適用於中國電影美好時代的拜拜。

好電影不賣座,腦殘導演站著把錢給掙了。

《鋼的琴》這部電影是在導演四處借錢,劇組處處省錢,演員自己掏錢的狀況下拍攝完成。張猛終於在2010年造好了自己的《鋼的琴》,也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大獎,但進入國內院線卻沒法掙錢。張猛就跟陳桂林一樣,終於意識到了社會的現實,資本的力量。

電影結尾處,造好的鋼結構鋼琴在車間被緩緩吊出,那氣勢如虹的現身,如森林之王一般的氣質讓人動容,雖然彈出的聲音和高級鋼琴的音準和音色都有差別,但這架鋼的琴還是如夢如幻般地完成了。結果,這激情的事業完成後,女兒還是沒能留下;在激情的文藝情懷的實現中,觀眾還是沒有用票房留住這部電影。在國內電影市場票房過百億的傳說中,《鋼的琴》和工人階級的時代一樣,被市場快速地淘汰了。

對於中國的電影而言,現在的確是一個市場繁榮、氣勢磅礴的大時代;但對於《鋼的琴》這樣的非主流、非商業之作而言,這一定不是一個最好的年代。

我不知道導演張猛對於他這腔熱情的滑鐵盧會作何感想,但在電影里,陳桂林發現偷琴行動失敗後,並沒有選擇逃跑,而是選擇在雪夜裡,獨自浪漫地在鋼琴上演奏一曲。這種極其不合常理,沒有邏輯,荒誕滑稽的行為也許是一種口號,一種情懷,一種理想。

此時坐在這里給自己演奏的,不僅是陳桂林,也是張猛本人。

一種兒時記憶和父輩時代的過去。

這部片子是很難得的,我跟我爸都很喜歡的電影。我留美五年了,離爸媽很遠,我爹是很老派很傳統的人,有一天我在微信上說,很喜歡《鋼的琴》這部片子,感覺好電影都被埋沒了,結果我爹居然回復我說,他也很喜歡這個電影,覺得看完了很感動。

頓時,我就覺得,也許這個片子要緬懷的就是這種說不出來的「通感」,聯系著中國社會進步變化中的兩代人。而給予了父輩們,過去的輝煌的一輩人的,最溫暖的悲憐。

也許是一種工業時代過去的輓歌,看起來唏噓。

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是幾處場景的設置安排,有戲劇舞台的美術感。背景出的安排甚至超過了電影中情節和人物的表現。

這是種類似於 Edward Hopper 對於美國逝去時代的描繪,《鋼的琴》里的時代風情畫,充滿了懷舊情緒,出現在電影的多處場景里。

電影一開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筆直地站著出現在鏡頭前,他們各自望向不同方向,雖然在相互對話但都沒有扭頭看對方一眼。陳桂林和妻子小菊用這樣子的方式出場,既體現了他們分崩離析的感情關系,也在畫面上製造了一種戲劇沖突。

小菊問他,「你知道什麼是幸福嗎?」

陳桂林答,「別拿幸福嚇唬我。」

小品式的對話風格充滿了濃郁的東北味兒,但也契合了這種視覺上的戲劇感。

畫面遠景里慢慢拉出的那兩根巨大的工廠煙囪,一方面在形式上對應了一男一女的視覺構成,達到了一種觀感上的和諧之美,同時也在心理上暗指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年代,以及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心理情緒和故事走向。

冒著稀疏煙圈的煙囪如地方神仙一般地注視著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各家的悲歡離合都凈收它的眼底。但它只是默默地看著,不做任何評價。因為它知道,自己已經是時代的淘汰品,而土地上人們所經歷的歡笑或淚水也不過就是時代轉型時期里的必經過程。這過程不能說其好壞對錯,只能遠遠地看著,多讀出一份溫馨,試著用笑去化解淚的苦澀。

另一個時代風情畫的描繪發生在陳桂林拜訪汪工之前,他來到潛水池塘旁邊炸魚,想用不要錢的魚作為見面禮去請教汪工。

對於這個畫面我個人十分有感情,作為八十年代後期生人的我們都沒有機會親眼見到這樣的場景,但這種炸魚吃魚的活動充滿了父母親對上一輩人的描繪里。

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金屬冶煉廠的工人,在母親的回憶里,父親帶著孩子們去荷塘里炸魚補貼家中伙食的故事既是心酸的過去,但也是甜蜜的記憶。

陳桂林炸魚的這片水塘已是荒草叢生,毫無生氣,眼看就是這段靠天吃飯的時代尾聲。這里的自然環境已在奄奄一息的邊沿,看來再過幾年,經濟發展帶來的工業污染就會將這水塘里的魚消滅干凈,甚至那時這里還會不會有水塘都是個問題。陳桂林站在溏邊捂著耳朵抽著煙,看著泛著白肚皮漂上水面的幾條小魚,似乎在思考些什麼,但也許什麼也沒想到。畫面的遠景里,水泥高架橋上一列綠皮火車吐著濃煙轟轟隆隆地駛過,打破了這看似平靜的畫面。靠天吃飯的時代已徹底被「不勞而獲」的時代所取代了。

馬上,這個社會的生存法則將不再是只要你勞動就可以致富,反而是那些靠著錢生錢、或是鑽時代空子的行為才會佔去既得利益。陳桂林看著那幾條死魚,也看著屬於自己的工人時代的死去。

這種對一個過去的工業時代的刻畫其實出現在電影的每分每秒里,很多時候,導演甚至是在用破壞畫面的方式去打破敘事常規,為了突出展示一些遙遠而沉默的東西。在《鋼的琴》里,講故事、表情感的,不僅是前景里的男人和女人,還有中景里的房屋街道、過往人群,更還有遠景里的綠皮火車,無聲無息的大煙囪。這些鏡頭的設計十分講究,有時內容完全居中,有時人物就出現在鏡頭的黃金分割點上,這種近乎舞台劇的構圖設計讓那個時代的風貌完美地呈現在了一幅幅畫面里,看上去甚至不像是電影,而更像是對於一張張珍貴的泛黃老照片的動態想像。

而有的時候,在某些動作鏡頭里,人物甚至已經跑出了電影畫面,但創作者對於時代背景的關注和留戀甚至超越了對於人物關系或者動作的描述。在很多轉場切換中,鏡頭對於背景和環境的表現成為了主要任務。似乎相較於人物間的矛盾關系、愛恨情仇,導演張猛在更多的時候,是在電影里表達了對那個時代和環境的懷念和不願離去。

鏡頭長久地定留在那裡,注視著沒有人物的空鏡頭,深情地望著遠處的背景,目送那個時代的消逝。

看看郭四娘的小時代系列已經票房突破16億了,我就為中國電影感到悲哀。

用電影中陳桂林評價前妻小菊的話說,「她終於過上了夢寐以求的,不勞而獲的生活」。

這也適用於中國電影美好時代的拜拜。

好電影不賣座,腦殘導演站著把錢給掙了。

《鋼的琴》這部電影是在導演四處借錢,劇組處處省錢,演員自己掏錢的狀況下拍攝完成。張猛終於在2010年造好了自己的《鋼的琴》,也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大獎,但進入國內院線卻沒法掙錢。張猛就跟陳桂林一樣,終於意識到了社會的現實,資本的力量。

電影結尾處,造好的鋼結構鋼琴在車間被緩緩吊出,那氣勢如虹的現身,如森林之王一般的氣質讓人動容,雖然彈出的聲音和高級鋼琴的音準和音色都有差別,但這架鋼的琴還是如夢如幻般地完成了。結果,這激情的事業完成後,女兒還是沒能留下;在激情的文藝情懷的實現中,觀眾還是沒有用票房留住這部電影。在國內電影市場票房過百億的傳說中,《鋼的琴》和工人階級的時代一樣,被市場快速地淘汰了。

對於中國的電影而言,現在的確是一個市場繁榮、氣勢磅礴的大時代;但對於《鋼的琴》這樣的非主流、非商業之作而言,這一定不是一個最好的年代。

我不知道導演張猛對於他這腔熱情的滑鐵盧會作何感想,但在電影里,陳桂林發現偷琴行動失敗後,並沒有選擇逃跑,而是選擇在雪夜裡,獨自浪漫地在鋼琴上演奏一曲。這種極其不合常理,沒有邏輯,荒誕滑稽的行為也許是一種口號,一種情懷,一種理想。

此時坐在這里給自己演奏的,不僅是陳桂林,也是張猛本人。

最後引用劇中汪工對兩根大煙囪的講話來描述這種對已逝的理想主義,和輝煌不再的工人階級的懷念是再恰當不過的了。這些話語可以看作是對工業時代生活印記的告別,也可以看做是人們對於「現實」生活的獨白,最終也成為了《鋼的琴》這部好看但不賣座的電影輓歌:

「這兩根大煙囪,在我看來,他們是某些人成長的記憶,也是某些人回家的坐標,但他們更像是兩個被我遺忘的老朋友。我不知道是應該極力地挽留,還是應該默默地看著他們離去。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憂傷,似乎覺得自己有話要說,可又不知道說些什麼。時光荏苒,社會變革,如今為了時代的發展進程要求他們離開,我們總還是要試著做點什麼。如果我們成功,他將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如果我們失敗,他們也將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最後引用劇中汪工對兩根大煙囪的講話來描述這種對已逝的理想主義,和輝煌不再的工人階級的懷念是再恰當不過的了。這些話語可以看作是對工業時代生活印記的告別,也可以看做是人們對於「現實」生活的獨白,最終也成為了《鋼的琴》這部好看但不賣座的電影輓歌:

「這兩根大煙囪,在我看來,他們是某些人成長的記憶,也是某些人回家的坐標,但他們更像是兩個被我遺忘的老朋友。我不知道是應該極力地挽留,還是應該默默地看著他們離去。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憂傷,似乎覺得自己有話要說,可又不知道說些什麼。時光荏苒,社會變革,如今為了時代的發展進程要求他們離開,我們總還是要試著做點什麼。如果我們成功,他將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如果我們失敗,他們也將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叄』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首先,讓我從個人角度來談談觀影的主觀感受~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推薦指數:四星+0.5

細膩指數:四星+0.5

基本信息

類型:劇情

編劇:讓-克里斯托弗·卡斯特里

導演:李安

主演:喬·阿爾文,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等

上映時間:2016年11月(國內)


上面的故事,我有加工,顛倒了原順序,因為影片是兩條敘事線(現實、回憶)交叉進行。

故事講完了,那《中場戰事》中,比利到底是個什麼角色,他做什麼呢?他的戰役是什麼呢?

比利一直在戰斗,只是你一人未發覺:比利有兩條重要的線,被導演隱藏了起來。


1,故事結構

通過影片中的鏡頭語言,我們不難發現,比利在自己世界中幻想時,在比利家中客廳沒有收拾的餐桌是彩色的,鏡頭繼續從客廳到卧室,在床上比利跟彩虹的交歡的畫面是灰色的。也就是說,在比利心中,吃完飯後,離開家回到戰場是他的第一選擇,跟彩虹在一起也是他想要的,但是他自己給抹殺了這個選擇。

B班在一次室內采訪結束後,比利和彩虹一見鍾情,在後台親熱,導演並沒有拍他們是怎麼親熱的,在故事結束的時候,導演用台詞交代比利還是一個處男,也就是說比利和彩虹只是接吻,並沒有交歡。比利見到了那個想跟她廝守終生的女人,但還是選擇了自己軍人的身份。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故事是從第一幕轉到第二幕,比利的在中場的戰役(成長、身份認同以及更多)打響了!


2,戰役

在比利最後一場表演前兩天,凱瑟琳就跟比利說,只要比利願意配合,她有能力將比利留在國內,而不是服從政府命令,回歸伊拉克戰場。凱瑟琳有什麼能力呢?是不是她跟橄欖球隊老闆諾姆、心理醫生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只要比利願意配合,比如說比利自己有病,比如聽從諾姆拍低價電影的建議,比利就有可能留在國內(這條線大家可以忽略,1,諾姆拍電影藉助的是主旋律,如果比利不去伊拉克反水,那他可能無利可圖,所以可能凱瑟琳沒有跟諾姆達成共識;2,游完泳很累了,晚上又看了如此燒腦的電影,只看了一遍有些情節我不敢保證真實)

文章開始時,我說看比利被人們當做木偶一樣,站在舞台上,我差點淚崩。當時,舞台上放著音樂,歌詞大概的意思是:我愛你士兵的所以原因,因為你是英雄,會給我熱淚和幸福。

在比利等人離開場館時,彩虹出現跟比利道別,比利對彩虹說,他其實有機會跟彩虹永遠在一起的。彩虹不明白比利說的話,彩虹的回答是:「你不是英雄嗎?」言外之一就是老娘把你當英雄才願意被你感染和驅使,願意跟你睡的,不然你以為你是誰。

這場戲的交代,不僅從反面證明了比利選擇回歸戰場是正確的、表明了導演觀點,而且使得整個故事比較完整,又省去了拖泥帶水的各種交代。(電影中有很多台詞:「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軍人」、「我必須回去,我有過承諾,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巧妙地來表達比利的心聲。)


關於亮點,比利和諾姆在跟戴姆殺價的時候:「五千不行,必須十萬!」運用的真是巧妙。我們先不管那五千是定金或給多給少,比如有這樣一個機會,如果給你十萬,你會不會把你老婆讓我睡一個月再還給你,答案一般是否定的,那如果我出一個億呢?你還答應不答應我這個條件?

所以我個人覺得除了交代故事外,導演是不是有另一層意思:導演自己把B班的戰爭英雄光環拿下了,告訴觀眾,B班他們不過也是在交易而已,軍人不過是他們的一個職業而已。


關於《中場戰事》,很多人說該片含有反戰啊社會現實啊這個那個的亮點和立意,你們就扯淡吧。作為一個擅長掌握細膩情感的導演,李安所有心思還是在比利這個人物上,把人物表現好了,反戰也好其它也好,都是外殼,自帶的光環而已,但前提是把比利這個人塑造的鮮活起來。

所以電影才運用120幀/4K/3D的最高技術規格,才在電影中無數次正面拍攝比利的臉龐、無數次出現以比利視角出現的世界,都在向觀眾表達比利內心關於這個世界膠著的戰役。


影片內含的思考

佛經上有個經典的案例:當智者伸出手指指向月亮時,愚者卻朝著智者的手指望去。

那愚者的思路就不對嗎?他們眼光沒有智者那麼遠,但他們活在自己的規則中,凡是智者說的話辦的事兒,一定是對的。

每個人的人生可能有無限的可能,但世界上有很多跳脫者,無論是思路上,行為上,表達上都有。活著就有可能,張幼儀在18歲之前,在她的認知中她一輩子或許只是相夫教子,從來沒有想過會出國,誰又想到後來她不但出了國,還成了職業經理人?


但電影故事中表現出來的東西,基本都是固定的。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價值觀,每個時代看同一部電影的角度和思路是不一樣的。然而人性是想通的,世界看著比利,比利也觀察著世界,他得有個立場,他長大了,他必須長大,因為他下了投名狀(跟蘑菇生死之交、殺了人),進入了成年人的世界,就得按著成年人的規矩去辦事兒。


按照這樣的思維去辦事兒,那智者指著月亮也沒人管它了,因為沒有人是傻子。他們不是看不見月亮,而是甘心認可手指就是真理。

在《太陽的後裔》中,女主問大尉,我跟祖國非要選一個你會選誰,大尉回答是祖國。好一場主旋律教育!我這里有個問題,大尉愛的是祖國還是愛的他的職業?

如果這個國家是非正義的發動戰爭,大家明明知道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還要繼續戰爭,那一些戰士的犧牲還有意義嗎?在影視劇中,大尉必須正能量愛的是他的祖國,但如果現實中,他就是下了投名狀,他的世界觀必須要維護,哪怕是用生命。


投名狀都下了,還有什麼事兒不敢乾的,我世界的尊嚴,必須我來維護,我也必須維護!

橄欖隊老闆下了投名狀,所以他無奸不商,極力維護著自己的世界:利益和商業版圖。電影中的影視明星下了投名狀所以只是跟英雄們客氣的打著招呼,以維護自己在影迷心中波瀾不驚的形象/或是怕有緋聞(根據鏡頭語言:在後台明星跟比利等B班成員打招呼的鏡頭是,明星背對著鏡頭,正對著B班)


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何嘗沒有下投名狀呢。管它什麼樣的投名狀,小三為了轉正毒死正室;辦公室甄嬛傳每天上演,玩死一個是一個。平靜的小湖中,實際上暗流涌動。

每個人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生活則是在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系中(父子、鄰居、戰友、同事等)體會著樂趣、感受對比、學習帶來的認知和滿足。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名利場都有交集,這個交集中有一種價值觀容不得侵犯,那就是道理。因為這個道理對每個人的利益都構不成威脅,這個道理比如是正義、比如是善良、比如是付出。


在小眾的音樂節目中,大家共同認同的道理是《我是歌手》,那重金廣告就來了,也就是說認同也能被利用。

導演眼中,《中場戰事》中的愛國主義宣傳隊B班是不是也是這個意思?我們下了各自的投名狀,各自安排著自己的命運,你若聽話和安好,那全世界都是晴天。比利到最後選擇了戰場,那是他主動的選擇,那是他的人生,成長過程中總是有心無力,管不了那麼無奈。

比利在這些光怪陸離的世界中,不過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而已,那還怪什麼現實社會中的虛情假意,把美國英雄當成蛋糕來分割利益的各色人等呢?走吧,走吧,每個人都要學會長大。


最後拋個問題:比利最後贏了嗎?

一個完整的電影,有終點有歸宿的結尾好像是標配,但我想一部好的電影,仿若人生,人生又豈止一種可能。

不要問我為什麼有錢能看這么貴的電影。博納影城的會員,每年生日的時候,影院都會免費贈送一場電影看。我就是《獨家記憶》中,每年看一場孤單電影的主兒……你明年再看電影時,身邊要有菇涼。

『肆』 一起來回憶九十年代的往事,一部《鋼的琴》是怎樣虜獲了觀眾的內心

電影《鋼的琴》是一部大時代碾壓下,小人物的浪漫情詩。

雖然《鋼的琴》當年秉持著「國產片希望」的高口碑,雖然它沒有刻意走現實主義尷尬賣慘、強行反思的路線,甚至在這種令人有些心疼的故事中,展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浪漫情懷,但電影上映期間,它過於平實內斂的風格使得票房和排片都將它完全冷遇了,這可以說是國產電影市場的一種悲哀,也是一種無奈,如今它以這么高分數排在豆瓣電影TOP250的榜單上,姑且算是一種最低限的安慰吧。

『伍』 誰能推薦幾部以製造業為背景的美國電影

《光豬六壯士》-外國工人也下崗
《機械師>>-帥哥搞工業製造
《摩登時代》-惡搞工業革命
《戰爭之王》-軍火製造業的故事

『陸』 《鋼的琴》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什麼道理

私以為這部電影不像是在講什麼道理,正如張猛導演電影的一貫風格,通過電影並不是傳達什麼道理,而是通過電影展現一個故事。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於電影的理解,對於“鋼的琴”也會有不同的解構。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沒落的東北老工業區,男主角離家許久妻子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要離婚,並且帶走女兒。男主因為捨不得女兒,於是問女兒如何才能留下,女兒道“如果爸爸能讓我擁有一架鋼琴,我就願意留下”。

如果強行要說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個人認為大概就是勇敢嘗試、大膽放手。即便明知造鋼琴千難萬難,男主仍要嘗試,再想通問題以後大膽放手,讓女兒和母親一起,也讓放開自己內心,接受一段新的感情。

閱讀全文

與美國下崗工人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美電影賽車的 瀏覽:480
親密intimacy電影網盤 瀏覽:145
成龍電影清單 瀏覽:860
俄羅斯糖心老爹電影 瀏覽:115
2017美國電影票房市場 瀏覽:666
抖音50元電影兌換券怎麼領 瀏覽:155
木瓜網電影2017 瀏覽:236
桂寶之爆笑闖宇宙大電影完整版 瀏覽:369
歐美法國復古電影 瀏覽:188
成龍電影尖峰時刻有多火 瀏覽:804
2017年電影建黨偉業 瀏覽:562
原聲歐美電影 瀏覽:939
七彩電影城地址 瀏覽:364
電影風雲背景音樂插曲 瀏覽:824
電影解說恐怖片第一名 瀏覽:745
深水吃人的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9
搶花炮電影觀後感 瀏覽:148
表弟2016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34
春節檔翻拍電影有哪些 瀏覽:337
女生格鬥動作電影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