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遷徙的鳥》用什麼攝像機拍的
參與《
遷徙的鳥
》拍攝的人超過了200人,它的拍攝時間較早,用的是Aaton攝影機(需要膠片的),所以說這個紀錄片膠片總長度達2694
m
2. 遷徙的鳥是怎麼拍攝的
沒有!
在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雅克·貝漢的《微觀世界》和《遷徙的鳥》兩部影片作為特別展映吸引了廣大中國觀眾的目光,在電影節舉辦的雅克·貝漢作品研討會上,我有幸與這位法國的電影大師面對面交流,現在讓我們看看他是怎麼拍攝紀錄片的——
有關《遷徙的鳥》
和人類一樣,動物們都有自己的感情世界。為了表現出生物世界的情感,表現出人與動物之間的"感覺",而並不僅僅是"記錄",我和我的攝制組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和鳥兒們"培養感情"。這是一段既有辛勤又有感動的日子。法國大批生物專家給攝制組提供了大量的幫助,而攝影師們則用他們的鏡頭等待著各種轉瞬即逝的寶貴機會--因為鳥兒總在天上飛翔,能捕捉到他們的動態總是比較困難的。在與鳥兒們相處的日子中,攝制組的全體人員都感受到了人類對鳥類飛翔的夢想。更為重要的是,在對鳥類的追蹤拍攝中,人們更是發現了這個地球並不僅僅屬於我們,還屬於鳥兒,屬於更多的生靈。
3. 法國記錄片《鳥的遷徙》影片分析
「鳥類的遷徙,是關於承諾的故事,歸來的承諾。歷經重重危機後的數千里旅行,只為了一個目的,生存……候鳥遷徙是一場生命的搏鬥。」——影片開場旁白
這是一部很安靜的電影,從頭到尾都是無數種候鳥的飛翔,以及它們的覓食和嬉戲。很少的畫外音,偶爾有字幕流淌出來:
「灰雁,旅程數3000公里,地中海盆地(往返)北歐」
「灰鶴,旅程數4000公里,伊比利半島(往返)北半球森林」
「黃嘴天鵝,旅程數3000公里,東亞(往返)西伯利亞苔原」
但畫面和音樂已經足夠讓人感動。法國製片人雅克·貝漢的這部記錄片,歷經3年時間,用17部攝像機記錄了27種候鳥大遷徙的過程。
每年春天,歐洲和美洲的一些候鳥飛往北極地區,在那裡生兒育女。北極短暫的夏天過後,它們又要跋涉數千公里,返回出發地。這部電影記錄的就是它們大遷徙的過程。
鏡頭語言干凈簡單,只有不同種鳥的振翅飛行,它們飛越的無限山脈,色彩絢爛的廣闊平原,歐洲連片的古堡,洶涌的海面和無盡的沙漠。最壯觀的鏡頭是以整個地球為背景,在旋轉的角度下,映著藍色的海洋和褐色的陸地,清晰地看到大片白色的飛鳥群緩緩移動。用這樣直白的鏡頭詮解一隻微不足道的飛鳥被放在幾千公里的大場景下,看後讓人震驚的是候鳥大遷徙時執著的精神,或許如影片開場時的畫外音,這是一場生命的搏鬥。
影片的音樂非常純粹,在恢宏旋律里人聲的哼唱,伴著長鏡頭下鳥的飛行,時不時響起,由弱到強。片中NICK CAVE的作品有宗教般神聖的氛圍,用聲音賦予這些遷徙中的鳥類以令人肅然起敬的力量。
片中一直流動著不同鳥的鳴聲,很真實細膩。看片時會以為自己就置身於鳥的群落,那麼近地聆聽著它們豐富的語言。很奇怪,聽著鳥的鳴聲,內心會變得安靜。
最溫馨的鏡頭是候鳥飛到北極地區,產下小鳥後的場景,在輕靈活潑的女聲哼唱中,一隻小天鵝從卧在地上的媽媽羽毛下突然鑽出來,啾啾叫著;一隻有白色斑點的黑鳥馱著兩只出生不久的小鳥在水面上游動,小傢伙舒服地看著水面;黃嘴天鵝夫妻中間夾著四隻小天鵝,一家六口在水面上優雅游過。一隻小鳥想奮力爬上媽媽的背,卻一次次地滑下來。一隻胖乎乎的的黃眼睛黃嘴巴的小鳥憨絕地向前走著,它張著黃色的眼睛看著鏡頭時的特寫,傻乎乎,又可愛至極。
這一段的鏡頭我看了很多遍,看著鳥的一家溫暖地呆在一起時,有無限的溫柔情緒湧出:在鳥的世界裡,也有愛,有親情,人類所能體驗的情感中,鳥類也是有的。
如影片結尾字幕中所講,這同時是一部關於鳥類保護的電影。這部片子成功地讓觀眾站在鳥的視角去看人,用無言的鏡頭告訴我們,在地球這個家裡,人類已經佔有的太多,搶奪得太多。在人的霸道和淫威下,鳥的世界已經被逼仄得很小很小:
在冷森森的音樂中,一台巨大的收割機轟鳴著從遠方而來,草叢中一隻孤單幼鳥的特寫鏡頭,它傻傻地不知道要發生什麼,而收割機已經輾了過來……
幾聲槍響,一群奮力前行的雁從天空栽下,它們下墜的身影彷彿帶著長長哀鳴,劃過水面;四個偷獵的人剛剛放下舉起的獵槍。
一隻被關在籠中的加拿大雁看著天空中的同伴飛向遠方時,它在鐵絲網後黑黑的眼睛裡寫滿了悲傷。
在讓人絕望的音樂中,一群紅胸雁飛過被嚴重污染的城市,身下是巨大的煙囪,灰色的城市。
影片用很具張力的表達手法放大了在鳥的眼睛裡,人的世界裡所充滿的暴力和可怖;作為對比的是,用大量唯美的鏡頭展示鳥的世界裡種種美好:如血夕陽下,鶴群翩翩降落在樹上,它們張翅的剪影美得如畫;彤雲下,數以萬計的飛鳥喳喳而過時,讓天空升起圓形壯觀的黑色煙霧……
看這些鏡頭時,我們可能會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再也沒有鳥的翅膀從天空劃過,我們的眼睛裡還會有這樣生動嗎?
4. 遷徙的鳥 近景與鳥平行的鏡頭如何拍攝
在鳥的身上裝上微型的攝像機
再給鳥做個腳環,GPS定位,做科研用的
到時再去回收就行了
5. 遷徙的鳥高清完整版下載
《遷徙的鳥》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MUFASbV2pa0OpUoFZaYFtw
6. 《動物世界》中的那些空中鏡頭是如何拍攝的鳥兒在天空中飛翔都能亦步亦趨的跟蹤拍攝.
航拍的
你可以看雅克·貝漢 拍攝的《遷徙的鳥》,裡面有如何航拍的場景,有動力傘,動力滑翔機等設備
7. 遷徙的鳥這電影中工作人員是如何拍攝下鳥在天上飛的畫面的
我很負責的告訴你,用的是單人滑翔機!
我看過紀錄片。
長鏡頭中的鳥,都是經過劇組飼養訓練過一年的。
8. 《遷徙的鳥》是一部什麼題材的電影
影片《遷徙的鳥》是當代法國最為著名的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耗時3年拍攝完成的一部絕對具有震撼效果的經典力作。光看下面的一組數字,人們就應該能夠感受到影片將會擁有著怎樣的氣勢——耗資4 000多萬美元,外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中的175個自然景觀,拍攝了460多公里長的膠片,動用了17個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一個科學考察隊……而這些在製作一部普通的影片時難以想像的拍攝條件,最終創作出來的就是這部《遷徙的鳥》。
在1995年和2000年分別推出了兩部前所未有的史詩性紀錄片《微觀世界》及《喜馬拉雅》之後,雅克·貝漢再一次以其獨有的魅力征服了整個世界。這部《遷徙的鳥》一經推出,就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巨大轟動。僅在法國公映了短短的3周時間,就使數量多達200多萬的觀眾走進了影院,去感受這位偉大的藝術家所營造出來的那個如夢幻般瑰麗的世界。至於影片在藝術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也同樣引人注目。它先是於2002年受柏林電影節主席的特別邀請被推薦予以首映,接著又先後榮獲了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和法國電影愷撒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這部在商業與藝術兩方面都取得了輝煌成就的影片,到底有著怎樣的深刻內涵和藝術魅力?其實只要欣賞過它的觀眾就很容易給出這一問題的答案。影片《遷徙的鳥》的內容看上去十分簡單,它描寫的其實就是各種候鳥為了生存而艱難遷徙的歷程。可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卻充滿了無法想像的種種艱辛。各種各樣的候鳥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又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最值得人類去思考去學習的一種人生應有的態度。而影片的重點也圍繞著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從寒冷的南極到炎熱的沙漠,從深邃的低谷到萬米的高空,竭盡全力地展現了鳥兒們如何在面對各種艱難環境時克服自身的疲憊與恐懼,如何在漫天風沙中找出正確的方向、如何在冰天雪地中保護自己、如何在浩瀚海洋中獵食的種種故事。
面對如此巨大的困窘,鳥兒們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對——大天鵝要飛越1 200公里的長途旅程,它那份對生命的堅持和對子女的照顧讓人尊敬也讓人動容;而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不僅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大風沙的摧殘,可是它卻能全都默默承受,挺著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至於它的目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彩;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天敵對抗到底,保護幼小企鵝的安全,盡管過程中也會失敗甚至是失去生命,但它們仍要堅強地支撐下去。尤其是在面對親情的時候,它們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在整部影片95分鍾的時間里,這樣的一幕一幕在不斷上演著。從這些鳥兒們的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勇氣、智慧和情感,為我們呈現出的是一個充滿神奇更充滿感動的精彩世界。在技術方面,《遷徙的鳥》採用了高科技的空中拍攝系統,與各種各樣的鳥類並排飛行,途中優美壯麗的自然風光直逼眼簾,一些人文景觀也堪稱大氣磅礴,令人如痴如醉。至於整部影片中不超過10句的解說和不到20句的字幕,更使得影片整體顯得一氣呵成,而且純凈得絕無半點雜質。
除此之外,伴隨著影片中那些精美的畫面出現的,是細膩生動的音樂和錯落有致的聲效,它們帶給觀眾的那種巨大的心靈震撼,也遠遠超過了一般的想像所能達到的程度。
這確實是一部真實而又真誠的電影。它沒有依賴任何特效和電腦動畫合成來取悅觀眾,每格畫面都唯美到了令人屏息凝視的程度。至於它的無可替代之處,只有親自欣賞過的人才會深有體會。
9. 遷徙的鳥怎麼拍攝的
這是件苦差事,鳥都在野外,你也得在野外潛伏呵
1、准備個好相機和高高的三腳架
2、天氣要好,時間在早上下午和晚上比較佳,拍出日出日落和彩霞中的群鳥,避免正午
3、最好提前一天去觀察鳥的飛行路線,選好相機最佳部署地點,朝陽和背陽都是兩種不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