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電影綠字開頭三個字
綠巨人
綠燈俠
綠燈俠 Green Lantern (2011)
導演: 馬丁·坎貝爾
編劇: 格里格·伯蘭蒂 / Michael Goldenberg / Michael Green / 馬克·古根海姆
主演: 瑞恩·雷諾茲 / 布蕾克·萊弗利 / 彼得·薩斯加德 / 馬克·斯特朗 / 特穆拉·莫里森 / 珍娜·克萊格 / 喬恩·坦尼 / 蒂姆·羅賓斯 / 傑弗里·拉什
類型: 動作 / 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1-10-20(中國大陸) / 2011-06-17(美國)
片長: 114分鍾 / 123分鍾(加長版)
又名: 綠光戰警(台)
㈡ 格陵蘭島的歷史是什麼
格陵蘭島(英語:Greenland;丹麥語作:Gronland,格陵蘭語作Kalaallit Nunaat)世界最大島,面積2,166,086平方公里(836,330平方哩),在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從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韋爾角相距2574公里,最寬處約有1290公里。海岸線全長三萬五千多公里。 丹麥屬地。首府努克(Nuuk, 又名戈特霍布〔Godthab〕)。
格陵蘭在它的官方語言丹麥語的字面意思為「綠色的土地」(Greenland)。這塊千里冰凍、銀裝素裹的陸地為何享有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 關於格陵蘭島[1](Greenland)名字的來歷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古代,大約是公元982年,有一個挪威海盜,他一個人劃著小船,從冰島出發,打算遠渡重洋。朋友都認為他膽子太大了,都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後來他在格陵蘭島的南部發現了一塊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綠油油的,十分喜愛。回到家鄉以後,他驕傲地對朋友們說:「我不但平安地回來了,我還發現了一塊綠色的大陸!」於是格陵蘭(Greenland)變成為了它永久的稱呼。格陵蘭島以217.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堪稱世界第一大島,全島約4/5的地區在北極圈內,格陵蘭島全年的氣溫在0℃以下,有的地方最冷可達到零下70℃!
因為終年只有雪,沒有雨,除西南沿海等少數地區無永凍層,有少量樹木與綠地之外,格陵蘭島盡是冰雪的王國。站在格陵蘭島上吟誦「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可以找到十足的感覺。全島85%的地面覆蓋著道道冰川與厚重的冰山。千姿百態的冰山與冰川成為格陵蘭的奇景,對著它們展開豐富的聯想。格陵蘭島的冰塊內含有大量汽泡,放入水中,發出持續的爆裂聲,是一種非常好的冷飲劑。人們將其稱為「萬年冰」。這種冰既潔凈,純度又高,在嚴熱的夏日喝上一口「萬年冰」是種難得的享受。格陵蘭盛產「萬年冰」,冰層平均厚度為2300米,僅次於南極洲的現代巨大的大陸冰川。
㈢ 《格陵蘭之旅》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格陵蘭之旅》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coq_Ot6V3fCHgVGBk7YTw
㈣ 格陵蘭島是哪個國家的
丹麥啊 島嶼歷史 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紐特人就遷至格陵蘭定居,他們世世代代以捕魚狩獵為生。公元982年,移居冰島挪威人發現了格陵蘭,於是在1261年成為挪威的殖民地。1380年丹麥與挪威聯盟,格陵蘭轉由丹麥、挪威共同管轄。1841年丹麥、挪威分治後,成為丹麥的殖民地。後挪威與丹麥為該島歸屬問題發生爭執,1933年由海牙國際法庭判歸丹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格陵蘭一度由美國代管,戰後歸還丹麥。1953年丹麥修改憲法,格陵蘭成為丹麥的一個州,與法羅群島一樣,它在丹麥議會中也擁有2個席位。 1979年5目1日起格陵蘭正式實行內部自治,但外交、防務和司法仍由丹麥掌管1973年,格陵蘭隨丹麥一起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然而作為一個其經濟和生存都完全依賴海洋資源的北美島嶼,受歐洲的管理是完全不必要的。1985年2目1日,格陵蘭通過全民投票表決,終於成功地將自己從歐共體中解脫出來。 自1979年5目l日起,格陵蘭建立起內部自治政府,與法羅群島在1948年獲得的地位一樣,它成為在丹麥王國名義下一個有著特殊地位的國家。內部自治政府的一個基本條件是由格陵蘭政府自行管理格陵蘭事務,而只有與丹麥王國有關的案件才由丹麥司法機構裁定。作為丹麥王國的一部分,丹麥派駐格陵蘭的代表其許可權隨著丹麥向格陵蘭自治政府移交權力而大大減少。盡管如此他仍是丹麥在格陵蘭的首席代表,依法管理格陵蘭的內部事務,負責丹麥在格陵蘭舉行的選舉。在外交事務上,格陵蘭不能與其它國家簽訂有關外交關系的協議。而另一方面,作為一稱補償,丹麥憲法又承諾,所有與格陵蘭有關的聲明都將照會格陵蘭自治政府。 格陵蘭島是世界最大的島嶼。在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面積217.56萬平方千米。人口5.4萬(1982),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因紐特(愛斯基摩)人佔多數。首府戈特霍布。全島2/3在北極圈以北,氣候凜冽,僅西南部無永凍層。全 生活在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島5/6的土地為冰所覆蓋,中部最厚達3,411米,平均厚度接近1,500米,為僅次於南極洲的現代巨大大陸冰川。礦產以冰晶石最負盛名。水產豐富,有鯨、海豹等。公元前3000年因紐特(愛斯基摩)人首先到達這里。1894年丹麥首建殖民點於島的東南岸,1921年丹麥宣布獨占,1979年5月1日起正式實行內部自治。由於寒冷,格陵蘭有一種獨有的冰下城市「世紀營」,居民可以靠一種叫做「冰上電車」的有軌小型車輛在冰層的隧道中往來穿梭。 格陵蘭在它的官方語言丹麥語的字面意思為「綠色的土地」。這塊千里冰凍、銀裝素裹的陸地為何享有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據書記載,約在公元982年,北歐人埃里克和他的夥伴從冰島出發,向西北航行,去尋找新大陸,卻意外發現了一個大島。經過兩個夏季的考察,終於在該島西南沿海地段找到了幾片平坦之地。這幾片平坦的沿海土地在地形上可防禦北極寒風的襲擊,而且在北極短暫的夏季還長滿青嫩的植被。面對四周一片冰天雪地的荒原,埃里克情有獨鍾地將這片長滿綠色植被的沒海地段命名為「格陵蘭」,意為「綠色的土地」。據冰島古代史記載,埃里克企圖以這個「令人親切的、充滿生機的稱謂」誘惑世人,使人們遷徙到這個荒涼的冰原上。正如他在探險日記中所寫道的:「假如這個地方有個動人的名字,一定會吸引許多人到這里來。」
㈤ 格陵蘭島的歷史是怎樣的究竟算不算丹麥領土
格陵蘭島的歷史是錯綜復雜的,按照國際慣例來說格陵蘭島不算是丹麥的領土。最初登陸到那片土地的是一個強盜,他覺得那片土地不錯,就將其取名為“Greenland”,也就是現在的格陵蘭島了。後來這個殖民者又在那裡集結了很多的人,使格陵蘭島成為了他們定居的一個大後方基地。不過那些海盜們死後,格陵蘭島的日子也不好過。
雖然格陵蘭島的自治權很高,但是他們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國家,也不和其他的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而且,格陵蘭島每年還能從丹麥政府那裡得到幾億美元的補貼,丹麥還要保護格陵蘭島的安全。格陵蘭島與丹麥這種獨特的關系在當今世界上也是很少見到的,一個不承認自己是國家,一個不能管轄對方。所以說,格陵蘭島並不算是丹麥的領土,最多隻能說是附庸的關系。
㈥ 災難片<後天>的英文簡介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後天》
starring: Dennis Quaid, Jake Gyllenhaal, Emmy Rossum, Dash Mihok, Jay O Sanders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
director: Roland Emmerich 羅蘭德-艾默里克
studio: 20th Century Fox 發行公司: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
級別rating: PG-13
上映時間release date: May 28, 2004
片長runtime: 124 minutes
synopsis 內容大綱
What if we are on the brink of a new Ice Age? This is the question that haunts climatologic Jack Hall. Hall'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global warming could trigger an abrupt and catastrophic shift in the planet's climate. While Jack warns the White House of the impending climate shift, his 17 year-old son Sam finds himself trapped in New York City where he and some friends have been competing in a high school academic competition. He must now cope with the severe flooding and plummeting temperatures in Manhattan. Having taken refuge inside the Manhattan Public Library, Sam manages to reach his father by phone. Jack only has time for one warning: stay inside at all costs. As full-scale, massive evacuations to the south begin, Jack heads north to New York City to save Sam. But not even Jack is prepared for what is about to happen--to him, to his son, and to his planet.
影片講述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全片匯集了大量頂尖特效,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菲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場面極為壯觀。當然除了鋪天蓋地的自然威脅之外,也將細密交織父子及男女之間刻骨銘心的動人情感。
㈦ 為什麼格陵蘭島被稱為格陵蘭島
整個國土有人口居住的地方小的可憐,況且他們和丹麥又沒什麼矛盾,而且關鍵是說那邊資源豐富是沒錯,不像某些國家為了個沒人住小島還搞啊搞搞到不惜開打,只是格陵蘭這地理位置實在不敢說好,最低可達-70 ℃,別說格陵蘭了所屬國什麼的當然有很多歷史原因,加拿大北部大部分地區已經沒什麼人住了,人口數量也算是稀有物種水平了,你說美國要這么大一塊冰天雪地的鳥地方幹嘛,正常人誰願意去,所以只能說,格陵蘭年平均氣溫在0 ℃以下
㈧ 烈火情人的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Nouvelles Éditions de Films [法國]
2. Skreba Films (as Skreba)
3. Studio Canal [法國] (as Le Studio Canal Plus)
4. European Co-proction Fund [英國] (made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s The European Co-Proction Fund)
5. Channel Four Films [英國] (in association with)
6. 法國第4電視台 [法國] (in association with) (as Canal Plus)
發行公司
1. Majestic Films International (1992) (worldwide) (all media) (sales)/(1992) (UK) (theatrical)
2. Pyramide (1992) (France) (theatrical)
3. Studio Canal [法國] (2007) (France) (DVD)
4. Aquarius TV [希臘] (2002) (Greenland) (TV)
5. Cine Saison [日本] (1993) (Japan) (theatrical) (censored)
6. 標准收藏 [美國] (laserdisc)
7. Europa Filmes [巴西] (2002) (Brazil) (DVD)/(Brazil) (VHS)
8. Film Four International [英國] (1993) (UK) (theatrical)
9. FilmFour Video [英國] (2003) (UK) (DVD)
10. Indies Home Entertainment [荷蘭] (2003) (Netherlands) (DVD)
11. 新線電影公司 [美國] (USA)
12. New Line Home Video [美國] (1998) (USA) (DVD)
13. Paris Vídeo [巴西] (Brazil) (VHS)
14. Transmundo Films [阿根廷] (Argentina)
15. Transmundo Home Video (THV) [阿根廷] (Argentina) (video)
上映時間
法國France 1992年12月2日
美國USA 1992年12月23日......(limited)
德國Germany 1993年1月14日
美國USA 1993年1月22日
英國UK 1993年2月5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 1993年2月11日
瑞典Sweden 1993年2月12日
西班牙Spain 1993年3月26日
芬蘭Finland 1993年7月16日
阿根廷Argentina 1993年8月19日
匈牙利Hungary 1994年5月5日
荷蘭Netherlands 1994年6月16日
韓國South Korea 1994年12月17日
中國台灣Taiwan 2009年3月13日
㈨ 關於格陵蘭島的介紹
格陵蘭在地理緯度上屬於高緯度,它最北端莫里斯·傑塞普角位於83°39′N,而最南端的法韋爾角則位於59°46′N,南北長度約為2600千米,相當於歐洲大陸北端至中歐的距離。最東端的東北角位於11°39′W,而西端亞歷山大角則位於73°08′W。那裡氣候嚴寒,冰雪茫茫,中部地區的最冷月平均溫度為攝氏零下47度,絕對最低溫度達到攝氏零下70度,是地球上僅次於南極洲的第二個「寒極」。根據科學工作者的測量,全島冰的總容積達260萬立方公里,假如這些冰全部融化的話,地球的所有海面就會升高6.5米。格陵蘭島全靠厚厚的冰層,才使它能高高地突起於海平面上。如果把冰層去掉,格陵蘭島就不會有現在那樣高聳的氣派,而只能像一隻橢圓形的盤子,固定在海面上罷了。 在全球海洋大千千萬萬島嶼中,面積達2175600平方千米的格陵蘭島絕對排各第一,以面積大小而論,它比排各第二的新幾內亞島、排名第三的加里曼丹島、排名第四的馬達加斯加島的總和還要多54559平方千米。因此,格陵蘭島當之無愧為「環球諸島大哥大」。 格陵蘭島無冰地區的面積為341700平方千米,但其中北海岸和東海岸的大部分地區,幾乎是人跡罕至的嚴寒荒原。有人居住的區域約為15000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南部地區。該島南北縱深遼闊,地區間氣候存在重大差異,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出現極地特有的極晝和極夜現象。越接近高緯度,一年中的極晝和極夜就越長。每到冬季,便有持續數個月的極夜,格陵蘭上空隅爾會出現色彩絢麗的北極光,它時而如五彩繽紛的焰火噴射天空,時而如手執綵綢的仙女翩翩起舞,給格陵蘭的夜空帶來一派生氣。而在夏季,則終日頭頂艷陽,格陵蘭成為日不落島。 格陵蘭島是世界最大的島嶼。在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面積217.56萬平方千米。人口5.4萬(1982),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因紐特(愛斯基摩)人佔多數。首府戈特霍布。全島2/3在北極圈以北,氣候凜冽,僅西南部無永凍層。全 生活在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島5/6的土地為冰所覆蓋,中部最厚達3,411米,平均厚度接近1,500米,為僅次於南極洲的現代巨大大陸冰川。礦產以冰晶石最負盛名。水產豐富,有鯨、海豹等。公元前3000年因紐特(愛斯基摩)人首先到達這里。1894年丹麥首建殖民點於島的東南岸,1921年丹麥宣布獨占,1979年5月1日起正式實行內部自治。由於寒冷,格陵蘭有一種獨有的冰下城市「世紀營」,居民可以靠一種叫做「冰上電車」的有軌小型車輛在冰層的隧道中往來穿梭。 格陵蘭島是一個由高聳的山脈、龐大的藍綠色冰山、壯麗的峽灣和貧瘠裸露的岩石組成的地區。研究表明,這個島嶼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這些岩石估計至少有37億年的歷史。從空中看,它像一片遼闊空曠的荒野,那裡參差不齊的黑色山峰偶爾穿透白色眩目並無限延伸的冰原。但從地面看去,格陵蘭島是一個差異很大的島嶼:夏天,海岸附近的草甸盛開紫色的虎耳草和黃色的罌粟花,還有灌木狀的山地木岑和樺樹。但是,格陵蘭島中部仍然被封閉在巨大冰蓋上,在幾百公里內既不能找到一塊草地,也找不到一朵小花。 格陵蘭島的面積相當於10倍的不列顛島,約為美國面積的四分之一。它的面積2 189 837平方公里,從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韋爾角相距2574公里,最寬處約有1290公里。該島給人印象最深的特徵是它那巨大的冰蓋,有些地方冰的厚度達10000米,冰蓋占整個島嶼面積的82%。冰蓋產生了巨大的冰川:雅各布 港冰川每天將幾百萬噸的冰排入海中,移動速度約每小時1米。這就形成了眾多的冰山,1912年泰坦尼克號巨輪冰海沉船就因為撞上了一座冰山。1888年前,無人成功穿越冰原,是年,偉大的挪威探險家費里特喬夫·南森利用雪橇作冰上旅行,穿越了格陵蘭島冰原。 格陵蘭島是一個無比美麗並存在巨大地理差異的島嶼。東部海岸多年來堵滿了難以逾越的冰塊,因為那裡的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交通也很困難,所以人跡罕至。這就使這一遼闊的區域成為北極的一些瀕危植物、鳥類和獸類的天然避難所。 西海岸有世界最大的峽灣,切入內陸322公里。包括其首府戈特霍布在內的大部分居民點都分布於此,首府約有12000人。許多年來格陵蘭島為丹麥的殖民地,但是在1979年丹麥政府允許格陵蘭人自治,並通過了「格陵蘭自治條例」。 格陵蘭島大部分位於北極圈以北,因此在漫長的冬季看不見太陽。但到夏季,格陵蘭迎來了大量來此繁殖的鳥類,許多植物也生長旺盛,大家都競相充分地利用24小時的日照。 盡管許多島類來格陵蘭島只是為了繁殖,然後當冬季來臨時又飛向南方,但也有些鳥全年都駐足於此,其中包括雷鳥和小雪巫鳥。格陵蘭島也是世界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的家園,還有狼、北極狐、北極兔、馴鹿和旅鼠等。格陵蘭島北部有大批麝牛,其極厚的外皮保護它們免受冰冷的北極風凍害。在沿岸水域常見鯨和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