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俄羅斯電影最後的防線電影

俄羅斯電影最後的防線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20 07:09:22

㈠ 一部二戰波蘭抵抗蘇聯的電影

是不是華沙之戰
華沙之戰1920的劇情簡介 · · · · · ·
波蘭首部3D片《華沙保衛戰》將於9月23日上映。該片反映了1920年波蘭人民抵抗蘇聯紅軍入侵的著名戰役,造價約830萬美元,是波蘭史上投入最高的影片之一。夾在世界上兩個最好戰的大國德國與俄羅斯中間的波蘭俗稱歐洲「墊腳布」——誰出門都要踩上一腳。正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對歷史有種特殊的偏好,廣從電影票房上來看,波蘭史上最為賣座的四部影片《劍與火》、《塔杜斯先生》、《你往何處去》以及《卡廷慘案》全都是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影片。波蘭人民的大國理想也只有通過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才能得到伸張和舒展。而這部《華沙保衛戰》雖然沒什麼出奇之處,但從氣勢恢宏的預告片看到波蘭的詩人、歌女、神父統統揭竿而起,對蘇聯兩位領導人描繪也是「舉重若輕」,倒流露一絲渾不吝的氣魄。

㈡ 俄羅斯二戰經典電影推薦

最後的前線,斯大林格勒,潘菲洛夫二十八勇士, T,,34坦克

㈢ 二戰電影 保衛一所學校 好像是俄羅斯的

這個二戰電影應該是俄羅斯拍的布列斯特要塞,是講述德軍進攻布列斯特要塞,然後裡面的蘇聯紅軍浴血奮戰的故事。

㈣ 找一部電影,戰爭片,感覺像俄羅斯拍的,講俄羅斯派軍隊守住一個陣地,最後一個山頭就剩最後一個士兵。。

貌似沒有最後就剩一個的試試《風暴之門》2006 《安靜的前哨》 《爆破》和《第九突擊隊》估計是這四部中的一部

導演: 安德烈·馬柳柯夫 / Андрей Малюков / Andrei Malyukov
編劇: Aleksandr Buravsky / Aleksandr Tamonikov / Anatoli Usov
主演: 安德烈·卡拉斯科 / Андрей Краско / Andrey Krasko / 米蓋爾·普萊切科夫 / Михаил Пореченков / Mikhail Porechenkov
類型: 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首播: 2008-02-14
集數: 4
單集片長: 50分鍾

㈤ 1944的電影劇情

1944年,德軍與蘇聯列寧格勒方面軍為爭奪納爾瓦地峽進行了一連串戰斗。7月,蘇軍攻佔了納爾瓦,這座古城九百年來一直是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線。納爾瓦身後的坦能堡防線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最後防線,一群20歲出頭的愛沙尼亞青年人志願加入武裝黨衛軍親衛隊第20師,開始在東線迎頭痛擊蘇軍裝甲部隊,為反抗蘇聯的佔領而戰 。 這不是愛沙尼亞第一次淪為東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戰的戰場。從楚德湖的冰上大戰算起,這一戰斗已持續了七百多年,夾在中間的愛沙尼亞人也不可避免地被雙方裹挾其中,成為歷史的犧牲品。…… 到了9月,由於芬蘭宣布停止同德國的軍事合作並簽訂莫斯科停戰協定,腹背受敵的德軍決定撤出愛沙尼亞。蘇軍尾隨著德軍一路前進直至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紅軍中的葉沙尼亞(俄羅斯化的愛沙尼亞人)士兵也親眼見證了,那面象徵著愛沙尼亞民族獨立的藍、黑、白三色旗,於德軍撤離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徵——赫爾曼塔懸掛了四天之後,終於在9月22日被蘇聯的紅旗所取代 ……
佔領塔林,並非蘇德雙方在愛沙尼亞的最後一戰,11月,在薩雷馬島泥濘、茂密的森林中,葉沙尼亞士兵頂著德軍艦艇的炮火,驅逐了愛沙尼亞最後一批德軍。大規模的戰事終於結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臨這片小小的國土,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痛仍難以撫平 …… 這,就是愛沙尼亞人的1944年 。

㈥ 1944年坦能堡防線是什麼電影

《1944》
2015年02月25日
1944年,德軍與蘇聯列寧格勒方面軍為爭奪納爾瓦地峽進行了一連串戰斗。7月,蘇軍攻佔了納爾瓦,這座古城九百年來一直是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線。納爾瓦身後的坦能堡防線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最後防線,一群20歲出頭的愛沙尼亞青年人志願加入武裝黨衛軍親衛隊第20師,開始在東線迎頭痛擊蘇軍裝甲部隊,為反抗蘇聯的佔領而戰。

㈦ 求俄羅斯09年電影《第涅伯河防線》的中文字幕文件

1、可以用迅雷播放器進行播放;
2、滑鼠右擊,字幕選項中,進行選擇。

㈧ 斯大林格勒這片子大家怎麼看

斯大林格勒戰役無疑是整個二戰甚至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也是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它不僅與中途島、阿拉曼一起構成了二戰的重要轉折,更以巨大的傷亡與破壞,絕望的攻伐與殘酷殺戮被世人所銘記。持續一年的戰爭將偌大的城市碾成粉末,雙方幾乎在每一寸土地上開展了殊死爭奪,紅軍平均存活率不超過24小時,而德國人則每天會損失2000多名士兵,這場戰役最終造成了近200萬的傷亡,成就了一場偉大的勝利,也鑄造了一次慘痛的失敗,而那些鮮活又脆弱的生命,在似乎無比遼闊的歷史面前,最終只淪為了空洞的數字與注釋。

不需要文學的描繪,這天然就是產生戲劇的溫床。俄羅斯或者蘇聯曾經無數次將斯大林格勒搬上大銀幕,其中1948年的版本作為政治產物,甚至由斯大林親自參與後期剪輯。德國也曾以失敗者的視角描述過這場戰爭。而國內觀眾最為熟悉的,則是2001年由裘德諾主演的《兵臨城下》。然而論及影視開發度,斯大林格勒遠不及中途島、珍珠港或者諾曼底,這一定程度上也是與蘇聯解體後,伴隨著經濟下滑,俄羅斯文化創造力的衰退不無關系。如同月盈月虧,經歷谷底的俄羅斯電影在經濟復興的背景下迎來重生,2004年的《守夜人》重振了俄羅斯商業電影的國際聲威,而提莫·貝克曼貝托夫更是由此進軍好萊塢,拍攝出了《通緝令》這樣讓世人眼前一亮的精彩作品。此次俄羅斯導演奧多爾邦達爾丘克拿到索尼影業3000萬美元的投資,終於有機會讓「斯大林格勒戰役」這一題材煥發出新的光輝。以拍攝戰爭而言,3000萬美元的投資水平在好萊塢只能小打小鬧,最多也就弄點兒中近景對付或是蒙太奇交待。即使放在國內,這也就是個不過如此的水平。可是奧多爾的確是用這些資金弄出了非常恢弘的戰爭場面,以及水準相當不俗的特效。

與所有主流戰爭電影一樣,《斯大林格勒》也選擇了「以小見大」的方式來描繪這場戰爭。一支由先遣偵察兵組成的隊伍潛入被德國佔領的市中心,占據了一幢戰略位置重要的大樓,並與近在咫尺的德軍形成對峙。此後陸續有被打散的士兵加入防守,而德軍也一再發起進攻,雙方互有損耗,過程中構建起敵我雙雄對決的模式。再加上一個獨守孤樓的美女,摻入與六名軍人曖昧不清的情感,便構成了《斯大林格勒》的全部情節架構。

這樣的劇情明顯借鑒了斯大林格勒「巴普洛夫大樓」故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由揚科夫·巴甫洛夫指揮的一個小分隊占據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頑強抵抗數倍於己的德軍。在戰爭最為膠著的階段,這棟大樓甚至成為蘇聯抗擊德國的精神堡壘。大樓的紅軍擊退了德軍無數次進攻,一直堅守到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德軍集團被消滅。

如此振奮人心的故事,無疑是最適合好萊塢式戰爭英雄題材的藍本。但到底是製作經費的掣肘,抑或導演敘事的失當,電影最終呈現出的效果並不如預期。這樣的題材與俄羅斯的製作背景,電影想要動員的,顯然不是那些文藝向的女性觀眾。在關於《斯大林格勒》電影的敘述中,有幾個關鍵詞最吸引男人:二戰、俄羅斯、戰斗民族、斯大林格勒戰役。盡管有IMAX3D的噱頭,但是顯然粗礪、直接、乾脆的鏡頭更能滿足那些想要一睹兇悍真實戰斗場面的漢子們。電影的開篇的確也給予了觀眾足夠刺激,夜渡偷襲失敗後,燃燒著的紅軍士兵從地平線上沖出,扭曲的表情伴隨著怒吼沖向德軍防線。在高速攝影的鏡頭里,最為殘酷的畫面被以一種詩意的方式表現了出來。這是奠定整個故事的鋪陳,也是預先便註定的失敗一戰。可是電影所能給予的驚喜,也就僅此而已。兩個小時的篇幅里,太多時間用來描寫角色們的狀態與那些細枝末節的情感。戰斗民族的漢子們彷彿都成為了話癆,絮絮叨叨地對話加上失職的翻譯幾乎讓我一半時間都在揣測角色的真實動機到底為何。而本應你死我活的交戰雙方似乎是偶爾心血來潮才想要上去打一場。更多的時間里,他們願意以各種符合本民族文化的方式各自談人生和泡妞,又或者享受那似乎有些狼狽卻又慵懶的閑暇時光。

而在經歷了飛機掃射的大場面後,電影的整個敘事環境便幾乎固守在了有限的廣場一周。大量的內景戲,想必也是預算限制,搭建的一比一場景實在費錢,電影便做成大一號的情景劇場。而導演對慢鏡頭的濫用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這似乎成為俄羅斯商業電影比肩印度電影歌舞橋段的詭異存在,開槍慢鏡頭,拼刺慢鏡頭,殺人慢鏡頭,連被殺也是慢鏡頭。本來就不夠豐富的戰斗戲份因為甚至要打上一半的折扣。這些慢鏡頭一方面讓劇中的角色已經無限接近於史詩英雄,但另外一方面也讓人的熱情被那些緩慢的動作、低沉的延聲拖到了谷底。

而電影最大的問題甚至還不在於此。電影用了大量篇幅來描寫軍人的對話,甚至對於反派那詭異的愛情也毫不吝惜筆墨,卻到最後也沒能把幾個主要的角色的性格描寫清楚。以相對封閉的空間來敘述這樣一個攻與守的故事,從情節的完整性上算是有了交待。然而對於多數觀眾而言,他們要看的是「斯大林格勒」,本片所描寫的戰斗當然也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一部分,但在多數時間里,故事與二戰的背景是割裂的,甚至與斯大林格勒戰役本身也聯系甚少。導演既沒有說清楚孤軍據守大樓的戰略意義,更缺乏縱深上小格局與大背景的交待。戰斗脫離了戰役,而戰役離開了時代,士兵們如同被架空到了另一個空間,有時連戰斗的理由都需要畫外音進行補充。而到了最後,這些軍人甚至將情緒的爆發都不約而同地歸系在了女人身上。這樣的小家子格局,真的讓人不敢相信是出自戰斗民族的視野。而僅就格局觀而言,無論是《拯救大兵瑞恩》、《兵臨城下》甚至《太極旗飄揚》,都要勝過太多。

當然,客觀地說,以硬指標而言,俄羅斯的電影工業製作水準已經相當出色,其也成為可與中國市場分庭抗禮的另一大海外票倉。與中國一樣,俄羅斯也在嘗試著將好萊塢成熟的工業體系與本土題材進行有效結合,而在題材的豐富性與尺度的開放上,俄羅斯已經走在了前面。當然,《斯大林格勒》的問題卻在於過份依賴於模式化的套路,反而丟失了風格。沒有了需要大聲吶喊的主義,卻也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理念,如何面對歷史的遺產,如何評價蘇聯的影響,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讓世界上更多的觀眾去了解和接受,俄羅斯的電影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㈨ 這是什麼電影

《生化危機6終章》

《生化危機:終章》是《生化危機》系列電影的第六部,是由德國康斯坦丁國際影業公司出品的動作驚悚片,由英國導演保羅·安德森執導,米拉·喬沃維奇、伊恩·格雷、艾麗·拉特、露比·羅絲、李准基等聯合主演。

該片根據日本CAPCOM公司同名游戲改編,講述了因受到T病毒侵襲而產生異變的活死人在全球范圍內肆虐橫行,愛麗絲是人類最後的希望,於是她承擔起了拯救人類的重任,同時也和幕後主使保護傘公司決一死戰的故事。

該片於2016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2017年1月27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2月24日中國內地上映

音樂原聲

編輯

專輯信息

專輯類型:原聲帶、影視音樂

藝人:Paul Haslinger

唱片公司:Milan Records

發行日期:2017年1月27日

曲目

1、ThisIsMyStory

2、AForcesoEvil

3、ReturntotheHive

4、TheTurbineSequence

5、MakeItRight

6、EnteringRaccoonCity

7、TunnelVision

8、IPromisedYouanAnswer

9、SealtheHive

10、HistoryisWrittenbytheVictors

11、DownloadingAlicia'sMemories

12、LaserCorridorRevisited

13、Ascension

14、Isaac'sDemise

15、TheAnti-VirusSacrifice

16、WhyamIAlive

17、TowardsaNewHorizon

18、MyWorkIsNotDone

19、TheRunTowardstheCrater

幕後花絮

編輯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電影最後的防線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電影男主從小住在寺廟 瀏覽:548
嚕啦電影網 瀏覽:240
人生逆襲的電影推薦 瀏覽:920
騎摩托回家過年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30
美國A類電影 瀏覽:872
我的妻子女兒韓國電影 瀏覽:931
演電影更值錢還是電視劇 瀏覽:701
韓國電影屠夫小姐在線觀看 瀏覽:891
人狗視頻美國電影 瀏覽:269
普通電腦用什麼眼鏡看3d電影 瀏覽:692
財富中心電影院 瀏覽:374
日韓高校電影推薦 瀏覽:704
2020俄羅斯電影戰爭 瀏覽:674
上海教育電視台半夜電影 瀏覽:545
大女小男的電影 瀏覽:160
如何申請參加電影節 瀏覽:764
2018最好的微信看電影公眾號 瀏覽:912
鹿邑去哪裡看電影 瀏覽:243
男孩長得丑的電影美國 瀏覽:630
電影致命邂逅插曲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