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深宅美國恐怖電影解析
《深宅》講述一對年輕夫婦經常拍攝、上傳自己探險水下房屋的視頻,這次二人前往一個偏遠的湖泊,意外發現了深水中一幢奇怪的廢棄房屋,而他們的到來喚醒了深宅中的黑暗存在。
電影中一對情侶去戶外旅行,男主是網上知名的旅遊博主。二人准備對一個陌生的湖裡水下別墅進行探險,這個地方在地圖上是沒有標注的,由於不熟悉當地的語言和地理,他們請了一位當地的導游,二人穿上潛水衣後准備下水。
帶路的是這家古宅原主人的老年兒子,其實這家古宅的歷代都是崇拜惡魔的,也就是邪教,到了近代古宅的主人,一對夫婦,兒子,還有女兒一家四口也繼承了崇拜惡魔的傳統,抓附近的小孩殺掉拿去獻祭給惡魔,有些小孩從這家古宅逃跑時在大門留下了抓痕。
然後附近的丟小孩的村民發現了這家的秘密,就把古宅的夫婦,女兒抓了起來殺了,唯獨兒子逃出來。因為之前一家給惡魔獻祭,獻祭的目的就是得到不死。所以當那對夫婦還有女兒被殺死之後,惡魔把他們的靈魂綁定在肉身上,所以身體一直沒腐壞,但實際已經不是人了。
後來這對情侶在古宅撞見已經被殺死的夫婦還有女兒,夫婦被喚醒後不斷想把這對情侶殺死拿去獻祭給惡魔,這樣惡魔才會繼續給它們在水底續命。
途中這對情侶在逃跑的時候想被煙囪掉下來的石塊砸暈,女兒看見情侶中的男主心動了,就把他帶回自己的卧室,也就是為什麼男主一醒來就看見自己被鎖在房間的緣故,其實之前女兒現身在男主身旁游盪就看得出來,她是喜歡男主的。
接著女主醒了過來之後找男主,結果男主已經被邪靈通過那條小蛇控制了,他也想說動女主,可惜失敗,然後他又引誘女主到了放映室告知這家的情況,女兒出來和被控制的男主一起想拉女主入伙,女主不聽逃了。
途中男主追上去被女主刺中清醒了過來,可惜被邪靈女兒用刀殺死,夫婦這個時候也趕了過來,結果就是女主掙脫了邪靈一家的糾纏,但也氧氣也耗光了,最後在逃離水面下幾米的時候憋氣到了極限撐不了死了。
《深宅》影評
《深宅》這部影片的前部分懸疑設置的非常巧妙,後半部水下部分也相當精彩。尤其是水下鬼屋別墅的創新構造,有小孩的玩具、童年的木馬、牆上的照片都是失蹤者的小孩。
可是結尾有些倉促,不知道導演要表達什麼,到底是邪教獻祭的陷阱,還是水下鬼魂的報復。就像寫一篇命題文章一樣,寫了幾萬字沒有扣住主題而匆匆結尾。
影片集成了歐美恐怖的眾多元素,宗教、獻祭、恐怖錄像電影膠片等等,不過導演只模仿些歐美恐怖的皮毛,如果讓溫子仁來打造整部電影視覺效果,可能會更好看點。
Ⅱ 美國電影熱血教師是真實的故事嗎
是
羅恩·克拉克,出生在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畢業後周遊列國,23歲開始在家鄉的一所鄉村學校任教,5年後來到紐約市哈萊姆區,取得巨大的教育成功。他曾3次受美國總統及夫人邀請帶學生作客白宮,2000年當選迪士尼年度教師,出版著作《55條基本規則》(中譯本書名為《優秀是教出來的》)和《教育者的11項卓越品質》,並創辦羅恩·克拉克學園。他被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稱為「美國教師」,他的傳奇故事被好萊塢拍成了電影,成為一名世界矚目的美國明星教師。
Ⅲ 為什麼《第十放映室》的電影解說,讓明星惶恐都有哪些影片被解說了
這個節目主要介紹國內外著名的電影大師、電影史上有代表性的影片,對電影的主要畫面進行展示,並同時結合國內權威電影研究專家的講解和評說,帶領觀眾以專業視角來解讀電影和評價導演。
他曾經批評電影《爵跡》的時候,用詞其實是非常犀利的。他說電影一開始就讓大家進入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情節,然後一直讓大家感受到的就是滿屏翻白眼。最後還補了一句:「只好安慰自己,CG演員的演技不比當紅演員的演技差,說不定還更好」。《第10放映室》說出了很多觀眾想說,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或者不敢說出口的話。
Ⅳ 美國有哪些亞洲人主演的懸疑電影、電影解說合集
推薦《網路謎蹤》。 去年上映的一部黑馬懸疑電影。目前豆瓣評分8.6。
講述的是,一位父親在女兒離奇失蹤後,通過女兒留下的電腦,一步步抽絲剝繭,尋找線索,並最終成功解救女兒。 它與以往的懸疑片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整個故事都在一塊屏幕上呈現,手法新穎,節奏緊湊,劇情一波三折,是一部形式與內容俱佳的作品。
扮演父親一角的演員叫 約翰·趙 ,韓國出生,美籍韓裔,祖籍中國香港。參演過一系列美國電影,如《美國派》《尋堡奇遇》《星際迷航》《醜女貝蒂》《全面回憶》等等, 對他印象最深的還數在2012年的科幻電影《全面回憶》中,他飾演麥克萊恩,外形酷似周傑倫,如今看來又有點像胡歌。
他曾於2009年,被美國雜志《人物》評為「全球最性感男士」第11名,成為當年唯一入選榜單的亞裔演員。
單純如果說亞洲面孔的話:
1.《霹靂嬌娃》的劉玉玲演出過《殺死比爾》,比較血腥吧,但是她是美國人。
2.吳彥祖以前的女朋友李美琪(maggie Q),亞洲面孔美國人,出演過《尼基塔》等。
Ⅳ 美國恐怖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內容解析
有點亂 大家慢慢看
1.這部電影我是100%看明白了,我來把一切都說明了好了:小倫彈琴的速度比小雨快`而且因為琴房就要倒了 所以他彈的會比平時更快`所以他回去的時間也比以往要早`甚至早到了小雨拿到<秘密>琴譜的時候`所以那時候小雨不認識小倫 小雨看到小倫才露出一付不認識的樣子`
小雨的母親是因為孩子的死受了刺激`所以她有時候會留在回憶里`所以有時候回答有些問題`
1979年有修正液 那玩意是60年代的產物`彩色照片也是60年代的` 就算沒有 也有可能是小雨帶回去的
小雨在20年前確實死了`但是小倫在她死之前遇見了小雨 改變了小雨的命運`也就是說歷史從小倫彈完琴就被劃成了兩部分`而在最後那部分`小雨沒有死`甚至還不認識小倫```所以兩個人會在20年前 也就是1979年開始他們的感情`直到最後照相那會兒`
小倫回到的不是79年畢業典禮那天 假設畢業典禮是9月1日 小雨在3月1日發現琴譜`小倫回到的可能就是79年的2月1日`那個時候一切都沒有發生`
因為小雨當天看到的第一個人才能看見小雨`
所以 她數108步後睜眼能看到的人只有是小倫的時候才能和小倫說話`有一天 她數了108步看小倫的位子`那位子上不是小倫 而是晴依 所以出現了斗琴比賽上晴依與小雨對話的場面`以及後來大勇之所以能看見小雨是因為小雨那天第一眼看見的人是一開門就看見的大勇而不是小雨`
大勇之所以變成那樣可能是由於校園暴力`但是還保留著對小雨的記憶`所以他認識小雨`才一直喊:小雨 跑了`而那天傑倫不是小雨看到的第一個人`所以小倫在往另外一個琴房裡看的時候才沒有看到小雨`
而在99年小雨之所以帶小倫直接去天台而不進屋是因為家裡換了鎖`再說媽媽也看不到小雨`
至於枝條問題 因為只有小倫才看得見小雨...別人不可能把紙條傳到空座位哪裡吧...而晴依的座位在小雨前面...別人就傳給了晴依... 有個鏡頭給小雨是因為那時候小倫看著小雨笑了...然後鏡頭就轉向紙條..讓人的感覺是給了小雨...但是其實紙條是在晴依那裡...
最後 那天小雨不是在拿修正液寫字 而是在用筆做功課 因為那時候不認識小倫 所以表情會有些怪`
歷史從此改變了`20年後再也沒有小倫了 因為琴房毀了`20年後的人會認為小倫死在了琴房裡`而事實上`他在20年前生活了`還和小雨重新戀愛`並且一起照了畢業照`
注意一點`為什麼只有小雨是短發:因為20年前校規很嚴格 女生不得留長發`所以小雨是短發`
小雨的眼神不是意味伸暢`而是非常單純`因為這個人和她素不相識`
2.因為小雨經常彈回去 他肯定不只一次的第一個看見小雨`劇情也不是倫每一天都看見小雨 不是小雨有15天沒來上學么 其實她都來了 只是因為第一眼看見的都是大勇 所以才導致15天沒來上學的`而且她有時候沒來上學都是因為看見大勇 而大勇早在20年前就有小雨的記憶 所以知道 才說害她失敗只類的話
3. 小倫回到的是20年前 不是只有小雨能看見他 因為琴毀了 所以小倫真身也就完全被困在了20年前 所以在畢業照會出現他倆`
因為20年前的校規很嚴格 不會同意JAY留那種發型 小雨也必須是學生頭 所以他們的發型不一樣 但是他們還是站在一起的 就是小雨的右手邊`
照我的說 明天再看一遍 你們就知道我說的就是對的 沒有錯誤
4. 其實呢 小倫沒死 他被困在了20年以前`真身被困在那裡了`所以就只能生活在那裡`也就是說`因為時空的變化(時空是兩個詞的合體 也就是時間與空間`)`每個人都有倆命運 即命運1和命運2
命運1:小雨死了 小倫死了 小雨死於氣喘 在課桌上 ;小倫死在鐵球之下`
命運2:小雨小倫都沒死 活在了1979年 並且戀愛 幸福的生活 並且照畢業照了 小倫也適應了那的生活`
兩種命運不是同步的`互相是不幹擾的`而且倆命運同一個時間在進行 但是不是在同一個空間`
5. 小雨最後沖小倫笑完全處於禮貌 即使不認識還是笑了 因為假如你一個人坐在教師里 有一個很帥的男生或者很漂亮的女生對你笑`只有你一個人在教室里 肯定沖你笑 又那麼甜`你當然會回復一個善意的笑容了 這是基本的禮貌 也是港台劇的俗套`
6. 她寫子是在20年前寫的`只是在20年後的那一天才顯現出來的罷了`小倫是可以看見那個字的`因為這個字是為了小倫寫的`所以後來小倫寫的那句"你在哪"以及畫的那個心小雨都沒有看到 就死去了 就連她死去時候桌子上也沒有出現那些字 因為這些字20年後才寫上去的`
Ⅵ 求推薦幾部適合做電影解說的電影,動漫類型電影,要求是比較獵奇啊恐怖啊感動啊都行。感謝!
Office有鬼(莫文蔚、馮德倫、舒淇主演)
紅衣小女孩(台灣電影)
第一誡(余文樂、鄭伊健主演)
中邪(國產電影)
終極人魚島
飛越長生(布魯斯·威利斯、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
死亡錄像
倖存的女孩(泰莎·法米加主演)
迷離夜
奇幻夜
救命(李心潔、林嘉欣主演)
詭絲(張震、徐熙媛、江口洋介主演)
僵屍2013(錢小豪、陳友、鮑起靜主演)
危情十日(凱西·貝茨主演)
沉默的羔羊(朱迪·福斯特、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
三更之回家(黎明主演)
紅眼航班(瑞秋·麥克亞當斯主演)
迷霧(美國電影)
Ⅶ 真實電影與直接電影的異同點
先說「直接電影」。美國電影史專家羅伯特·C·艾倫認為,「直接電影」是60年代初美國紀錄電影製作中一次獨具風格的運動,這一運動被後人稱為「直接電影」,它「過去是、現在也仍然是利用同步聲、無畫外解說和無操縱剪輯盡可能忠實地呈現不加控制之事件的一種嘗試。簡言之,直接電影作品企望給予觀眾一種正當攝影機前的事件展開之時『他們身臨其境』的感覺。」早期階段的美國直接電影作品主要是指羅伯特·德魯領導的攝制組為電視台製作的影片,史蒂文·芒貝在《美國的直接電影》一書中指出,這些影片「表明了自發的、不受約束的拍攝影片的可能性,並且第一次直接觸及了這一做法所派生出來的主要美學問題。德魯小組實際上為美國真實電影作了界定,他們創建了一種強有力的方法,其影響至今仍起著主導作用」。
再說「真實電影」,又稱「真理電影」。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胡瀕教授認為,「真理電影」是法國「新浪潮」中的一股現實主義潮流。依照他在《當代法國電影》一文中的看法,「新浪潮」由三股潮流組成:一是作為新浪潮核心的「作者電影」,二是與新浪潮相伴而生的「作家電影」,三是以「真理電影」為代表的現實主義潮流。法國電影史學家克萊爾·克盧佐把這股現實主義潮流細分為三個支流或團體:故事片、紀錄片和介於兩者之間的「真理電影」。1960年12月20日,《法蘭西觀察家報》刊登了法國電影理論家艾德迦·莫蘭對記者提出的「您所理解的真理電影是什麼?」這個問題的回答,認為「真理電影」是「一種戰勝了故事片與紀錄片之間的根本對立的電影」。60年代的法國電影在現實主義方面最有特色的創新和探索便是真理電影,它持續影響了直至今日的法國電影。
「直接電影」與「真理電影」是有區別的,巴爾諾甚至認為兩者互不相關,唯一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從同期錄音的實踐中發展起來的,而且這樣來描述它們之間的區別:1)主張「直接電影」的紀錄電影工作者手持攝影機處於緊張狀態,等待非常事件的發生,魯什式的「真理電影」紀錄片人試圖促成非常事件的發生。2)「直接電影」藝術家不希望拋頭露面,「真理電影」藝術家則公開參加到影片中去。3)「直接電影」藝術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觀者的角色,「真理電影」藝術家起到的是挑動者的作用。4)「直接電影」作者認為事物的真實隨時可以收入攝影機,「真理電影」是以人為的環境能使隱蔽的真實浮現出來這個論點為依據的。
「直接電影」與「真理電影」之間的區別,關鍵在於對「紀錄」與「虛構」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前者認為紀錄電影應該是對現實的純粹紀錄,在被動狀態中捕捉真實,反對在紀錄片中使用虛構手法;後者則認為紀錄電影不應該純粹地紀錄現實,應該主動地去挖掘真實,不排斥在紀錄電影中採用虛構策略。魯什在拍完《夏日紀事》幾年後接受采訪時重申,他確信電影具有「揭示我們所有人的虛構部分(to reveal a fictional part of all of us)的能力,盡管很多人對此表示懷疑,但對我而言這正是一個人的最真實的部分。」攝影機能夠刺激人們展現他們自己的虛構面貌,以及他們作為想像、幻想和神話的創造物的能力,這一點被魯什稱為「真實電影」實踐的試金石。在魯什看來,《夏日紀事》絕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因為影片中的人們都被激發表現出了他們的虛構部分;同時,它又絕不僅僅是一部故事片,因為它所展現的虛構部分都是真實的。影片結尾處有一個簡短場面,正是對電影通過「謊言」展現真實的實踐的一個明確宣言。
在對「直接電影」和「真理電影」的概念進行一番梳理之後,我們接著進行本節的討論。不論是「直接電影」還是「真理電影」,擬或是帶有折中色彩的「真實電影」,這些概念甚至詞彙本身都含有向格里爾遜為代表的傳統紀錄電影挑戰的意味。標榜自己是「直接」就可能意味著別人是「間接」,標榜自己是「真實」或「真理」,就可能意味著別人是「虛假」或「謊言」。從根本上說,「真實電影」是一種反對虛構的電影,以至於「非虛構影片」(non-fiction film,港台譯作「非劇情片」)一詞逐漸成為後格里爾遜時期佔主導地位的紀錄電影定義,並且得到人們的普遍接受,甚至成了「紀錄電影」的代名詞。
轉摘自:單萬里 ——《紀錄電影文獻》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