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際電影節是怎麼分級別的
國際電影節分為A類、B類。
國際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 。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官網公布: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包括中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
國際B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突出特定的主題。
(1)澳門國際電影節什麼級別擴展閱讀:
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分別為:
1、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
2、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3、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4、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5、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6、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7、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8、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9、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
10、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
11、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
12、印度-印度國際電影節;
13、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
14、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
15、愛沙尼亞-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
② 各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都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A級國際電影節: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共有11個,它們的舉辦國,名稱,創辦時間,開幕時間,最高獎項分別是(排名有先後之分)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合稱為世界9大A級國際電影節。
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眾多的電影節中,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中國四大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合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中國電影四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童牛獎
註:1.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種電影節數目繁多,不勝枚舉,但是從電影節的規模,參展電影的層次,參加電影節的演員陣容,只有以法國戛納電影節為首的這11大電影節能夠達到國際A級標准。2.電影大獎和電影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電影節都會設立相關的獎項,如:金棕櫚獎、金熊獎、金獅獎等。但除了評獎之外,電影節還會舉辦以交流為目的的其他相關活動,持續時間一般較長。而單純的電影大獎(更確切地說是區域性電影大獎)主要以評選為目的,多限於一定國家或地區的電影,以鼓勵本國電影發展,主要通過影展的形式舉行,如奧斯卡金像獎、歐洲電影獎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區域電影大獎發展成後來的國際電影節的情況)。當然不管是電影節和電影大獎,它們的重頭戲都是最後的頒獎晚會。
③ 國際A類電影節到底有哪些
國際A類電影節,是指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
目前全世界共有15個A類級別的電影節,分別是: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羅加諾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華沙國際電影節,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映畫祭(東京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代表著世界電影的最高水準和最高評價,因此能夠在A類電影節獲獎的演員或導演都非常不簡單,哪怕只是一個提名,都足以令人自豪。
很多人以為世界電影的最高獎項是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其實不是。奧斯卡充其量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獎項,只不過奧斯卡在世界上比較著名,所以很多人就以為奧斯卡是最高榮譽,其實非也。奧斯卡金像獎其含金量等同於中國電影金雞獎。
請大家記住,世界電影的最高水準是A類國際電影節!不是奧斯卡!
④ 澳門國際電影節是野雞獎嗎
是。截止到2022年8月5日,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澳門電影節是個國際性的電影節,創辦於2009年,是在聖誕節前後頒獎,而野雞獎指雖然是合法評獎機構,但不被所在國社會、用人企業認可的機構,主要指標是花錢買獎項,而買來的獎項不被國人認可,在澳門國際電影節中明星都能拿影後的電影節獎勵含金量不高,是花錢買獎項,沒有權威性,算是野雞獎。
⑤ 澳門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澳門國際電影節(Macau International Movie Festival)創辦於2009年,澳門電影電視傳媒協會與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於2009年的12月26日在澳門舉辦首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暨國際電影、電視、動漫產品展銷會(以後每年12月26日舉辦一次)。澳門國際電影節將發揮澳門東西方文化匯聚的優勢,集中展示全球的優秀電影。在鼓勵電影(電視、動漫)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同時,培育本澳電影、電視及動漫從業新人,搭建資本與影視項目對接的平台,打造一流電影節應有的國際視野。
⑥ 第2屆澳門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蘇有朋收獲人生首座影帝獎杯
與第一屆澳門國際電影節相比,今年大會又增加了國際電視節的頒獎。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和導演尤小剛分別擔任電影節和電視節的評委會主席。在當晚的頒獎典禮上,《康定情歌》四項提名終獲三個重量級獎項,成為最大贏家。除了愛新覺羅·啟星和謝潤分獲最佳新人和最佳女配角之外,蘇有朋更是憑借李蘇傑一角獲得職業生涯至今的第一個影帝。當天因為飛機延誤的原因蘇有朋沒能趕上親自上台拿獎,但是他在頒獎典禮結束只還是火速趕來,足見對電影節的重視:「剛剛趕來的路上我聽工作人員說我拿獎了,這個獎來的太快了聽起來感覺好不真實,今年我的運氣真是太好了一點!」在接受新浪娛樂獨家對話時蘇有朋激動地有些語無倫次,一邊回憶當初在康巴高原上拍戲的種種困難經歷,一邊還不忘導演給自己的鼓勵和幫助,他坦言這個影帝獎項會讓自己在電影道路上更堅定地走下去,「希望下一部片子我可以演接近真實人性,貼近真實生活的電影。」他還表示,明年自己還想繼續參加澳門電影節,以影帝身份為下屆影後頒獎。
純情《野草莓》兩項大獎PK《山楂樹》
以70年代兵工廠愛情故事為主線的《野草莓》在當晚的頒獎典禮上也備受關注,該片一舉拿下最佳導演獎和最佳新人獎兩個獎項。導演陳兵介紹稱這部戲改編自一本小說,無論故事年代背景和裡面的故事情節都跟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有些相似,「但是我們這部電影勝在特別有誠意,這種愛情故事在那個年代本身就是不被允許的,但它卻確實發生了,而且周楚楚身上那種獨特的氣質把女主角的形象詮釋的非常到位,我當初從300多個候選人裡面選中她,就是因為她獨特的氣質,而且她對人物的理解准確度很高。」周楚楚此前曾隨電影《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起參加了戛納影展,這次首度參加澳門電影節就斬獲最佳新人獎,她上台領獎是坦言自己就像在做夢一樣。
新科影後自曝曾受明道專門指點
苑新雨憑借在電影《近在咫尺》中的優秀表現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在黃聖依、居文沛和蘇慧倫幾位明星的包夾之下最終勝出,苑新雨坦言自己都沒有想到:「這是我拍的第一部電影,壓力真的很大,我沒想過自己能拿最佳女主角,來之前就在想,拿個最佳新人還差不多吧。很感謝在片中跟我一起合作的演員們,尤其是明道,他真的教了我很多。我飾演的是一個從內地去台灣尋找自己深愛的學長的女孩,明道飾演的是我的戀人,拍戲時他常用小動作幫我,比如他教我『兩個人眼睛對視時就要牽手』之類的,還有彭於晏和郭采潔,真的很感謝他們。」
張信哲力壓黃渤獲最佳男配角
戴泰龍執導的台灣電影《彈簧床先生》獲得最佳電影,楊樹鵬和徐佳慧分別憑借《我的唐朝兄弟》和《H2O》獲得優秀導演新人獎。張信哲憑借在《我和你》中的出色發揮擊敗黃渤、李立群和魏宗萬等實力派演員,獲得最佳男配角獎。由周鉅宏執導的澳門本土電影《錯過的美麗時間》獲得2010澳門電影星火獎。此外,在同時搬出的電視節獎項中,《勇士的最後秘密》、《諾爾曼·白求恩》、《絲綢之路》、《遠去的飛鷹》、《蒼穹之昴》和《泡沫之夏》則獲得了金蓮花優秀國際合作節目獎。
⑦ 戛納、金馬、金像、奧斯卡、金雞獎等,各都是什麼級別的啊
1、戛納電影節
這是一個由法國於1946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戛納,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另二者為威尼斯電影節及柏林電影節),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
2、金馬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原由中國台灣新聞局主辦,1990年起交由台北金馬電影節執行委員會主辦。金馬獎是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金馬獎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台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3、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4、奧斯卡
奧斯卡金像獎,即學院獎(英語:The 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稱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或奧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成為正式名稱),1928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作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其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會在超過100個國家進行電視直播。
奧斯卡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其在美國電影界的地位與針對音樂的格萊美獎、針對電視的艾美獎、針對戲劇的托尼獎相當,而這些獎也都是以學院獎為榜樣而建立的。
5、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1981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大陸最權威、最專業的電影獎。
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金雞獎是專家獎,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這三個獎分別代表最高觀眾認可、最高藝術水準、最高政府鼓勵的三大電影獎項。
此外,中國電影金雞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
⑧ 世界范圍內有哪些有一定影響力和地位的電影獎項,各自又有什麼特點呢
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簡稱奧斯卡獎,也即學院獎,1928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半個多世紀以來享有盛譽,不僅是美國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也倍受世界矚目。奧斯卡金像獎與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被視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
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熊獎」。當前柏林電影節於每年2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因舉辦時正值寒冬而顯得格外特別。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柏林電影節把自己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法國戛納電影節因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主競賽」、「導演雙周」、「一種關注」、「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獅獎」,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些缺陷,只要有所創新就能被電影節所接納。在30年代至60年代之間,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⑨ 澳門國際電影節 和金鷹獎 哪個獎分量重一些
澳門國家電影節是電影獎,金鷹獎是電視劇獎,不是一個領域啊,沒有可比性的!不過硬要進行比較的話,還是金鷹獎好一些,因為金鷹獎應該算是國內電視劇獎的最高獎了,和白玉蘭獎還有飛天獎已經在影響力上能夠並駕齊驅了,但是澳門電影節在電影領域內還不夠響亮,起碼要排在金雞百花獎、華表獎、上海國際電影節、長春國際電影節、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之後,所以但從在各自領域的影響力來看,還是金鷹獎好一點,不過這兩個獎都還不太夠分量,畢竟都是中國演員之間的比拼,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個人,不和國際接軌的頒獎禮是不能說名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