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老女明星奧黛麗電影

美國老女明星奧黛麗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01 01:54:11

⑴ 奧黛麗赫本,代表作有哪些

奧黛麗·赫本的代表作品有:
《羅馬假日》,《窈窕淑女》,《蒂凡尼的早餐》,《龍鳳配》,《謎中謎》
人物簡介:
中文名:奧黛麗·赫本
外文名:Audrey Hepburn
別名: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國籍:英國
民族:比利時、荷蘭、英國、愛爾蘭混血
星座:金牛座
血型:A
身高:170cm
體重:50kg
出生地:比利時布魯塞爾
出生日期:1929年5月4日
逝世日期:1993年1月20日
職業:電影、舞台劇演員
畢業院校: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校
經紀公司:派拉蒙、華納、聯美、環球等
主要成就:
艾美獎傑出個人成就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美國演員工會獎終身成就獎,格萊美獎最佳兒童讀誦專輯,AFI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

⑵ 奧黛麗赫本有哪些經典電影

如果沒有奧黛麗·赫本,或許《羅馬假日》只會作為一部平庸的二流愛情電影被少數人記得。但是有了赫本,一切變得不同。23歲的赫本,把這個故事變成了一個童話,把這個電影變成了一個夢。有多少人看了這個電影,都會想著能像格里高利·派克飾演的美國記者那樣,在如畫詩情的羅馬邂逅這樣一位公主,哪怕只是一天,甚至只是片刻。
赫本的完美表演,也給自己譜寫了人生童話般的開始。第一次擔綱影片主演的她,就憑借該片一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可謂前無古人。更令人驚奇的是,赫本和該片的服裝設計海德共同設計的服裝也獲得了最佳服裝獎。
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因為赫本在影片里那種清新秀美的短發型,將赫本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這種後來被稱為「赫本頭」的發型也受到了無數時髦女性的青睞,風靡世界。赫本偏瘦的體型也使減肥美容業興旺起來,甚至赫本在影片中的服裝、帽子、太陽鏡,也都風靡一時。
在攝影棚里觀看影片樣片的導演威廉·惠勒曾為赫本由衷地贊嘆:「這部電影一定會使她成為全世界的情人!」五十年以來,他的大膽論斷得到了完美的證明。
2. 《龍鳳配》(Sabrina,1954)
導演:比利·懷爾德
風情指數★★★☆
看點:戲里戲外都有故事
這一次,赫本飾演的不再是高貴的公主,而是一位窮苦司機的女兒。影片講述了她和一位富翁的長子——一個不解風情只專注事業的男人經歷種種誤會,最終墮入愛河,結為連理的故事。
看上去,這是個落入俗套的「灰姑娘」故事,但是影片由名噪一時的奧地利導演比利·懷爾德執導,兩位當時的巨星威廉·霍登、亨弗萊·鮑嘉與赫本配戲,使這部電影依然獲得不俗反響。
此時的赫本雖然已經貴為奧斯卡影後,但她畢竟只是主演了一部電影的新人,因此同兩位紅透半邊天的男明星合作,赫本還是十分緊張。
脾氣很大的鮑嘉瞧不起奧黛麗·赫本,說她不會演戲。在他看來,赫本是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居然與他這位巨星配戲,簡直是委屈了他。赫本只能冷靜地默默忍受他對自己的蔑視。
不過赫本卻因為飾演這部電影,和扮演弟弟的威廉·霍登日久生情,譜寫了一段愛的篇章,只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兩人未能生活在一起,《龍鳳配》終於未能在生活中做成美妙的龍鳳夢。
3.《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1956)
導演:第諾·德·勞倫梯斯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和丈夫梅爾·菲熱的合作。
這是一部由義大利導演第諾·德·勞倫梯斯根據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同名巨作改編的電影。奧黛麗·赫本和丈夫梅爾·菲熱及亨利·方達共同主演。
這部電影曾經由於赫本的有孕在身而陷入無法按期拍攝的尷尬。在懷孕息影期間,赫本把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譯本《戰爭與和平》讀了一遍又一遍,她越來越被書中的貴族少女娜塔莎的性格所感動,想要塑造這一人物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但是,身體狀況又使得她猶豫不決。
導演勞倫梯斯則對赫本顯示了足夠的耐心,他決定等到赫本分娩之後再讓赫本出演這個苗條消瘦的年輕少女娜塔莎。赫本也被導演的誠意深深打動,但是後來由於身體虛弱而小產,極度痛苦的她對是否拍這部電影又產生了動搖。
最終赫本強烈的職業責任心戰勝了內心的軟弱,丈夫菲熱也認為扮演娜達莎的這個吃重的角色這件工作,可能會把那占據她全部心思的極度痛苦驅散,使她重新振作起來。於是影片得以順利拍竣。
盡管影片的劇本由於改了又改,最終和原著距離已經相當大,再也談不上原汁原味。但是,三位主演的精彩表演彌補了這一缺陷,使得它仍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4.《甜姐兒》(Funny Face,1957)
導演:斯坦利·杜寧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精妙絕倫的舞技
「每一個女人在一生之中應該都會夢想和弗雷德·阿斯泰爾共舞。"奧黛麗這樣說,而且也實現了這個美夢。
《甜姐兒》,原是著名舞蹈家弗雷德·阿斯泰爾1927年在百老匯演出的一出音樂舞台劇。他平常對和他合作的演員的舞技要求近乎苛刻,但對赫本卻非常佩服。因為赫本習舞多年,甚至還曾決心獻身芭蕾藝術,因此她的舞技讓這位舞蹈之王也無法挑剔。阿斯泰爾對和赫本合作,將這出音樂舞台劇在銀幕上完美再現也充滿期待。他在影片拍攝前曾說,「這是我和偉大而可愛的赫本合作的最後也是唯一的機會了,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這部電影敘述的是紐約格林威治村一家書店的女店員,由於被一位時裝攝影師看上並加以培養,而成為世界名模特兒的故事。當然影片最精彩的並不是他們倆後來發展出來的戀曲, 而是本片出名的舞蹈及音樂。
《甜姐兒》是赫本拍的第一部音樂片,由於她那精彩絕倫的舞技和甜美的歌喉,再加上有大名鼎鼎的阿斯泰爾搭檔,影片又獲得了成功。由於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甜姐兒」一時成為赫本的代名詞。
5.《修女傳》(The Nun's Story,1959)
導演:弗·辛尼曼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和非洲
《修女傳》改編自根據真人真事而寫成的自傳體小說。影片講述了一個修女的故事:少女嘉百麗進入一個比利時的女修道院而成為修女路加。然而在比利時剛果醫院曾幫助過福雋納提醫生的路加在二次大戰爆發後, 卻因為一些規條, 讓她無法再介入, 而使她面臨一些心靈上的掙扎。
為了塑造好人物,奧黛麗專程去見了小說中主人公的原型——一位偉大的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修女,從中汲取了演好這一角色的必需的精神養分。因此她刻畫角色的心靈沖突相當傳神,令人信服的詮釋了一個虔誠正直的修女何以會憤然還俗。影評家認為本片是她演技發揮最好的影片之一,她因此獲得了當年的紐約影評家協會和英國影藝學院的最佳女演員獎,並繼《羅馬假日》、《龍鳳配》之後第三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拍攝外景,劇組來到非洲。赫本開始不習慣這兒的氣候,後來漸漸喜歡上了非洲。她說在這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純朴最善良的人們。
大導演弗·辛尼曼匠心獨運,使該片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影片之一。《修女傳》重又把赫本推上萬人矚目的高峰。
6.《蒂芬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導演:布萊克·愛德華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出演妓女形象
奧黛麗在坐月子期間讀了電影劇本《蒂芬尼的早餐》,這是喬治·阿克塞爾羅德根據特魯曼·卡波特的著名中篇小說改編的。故事主要是圍繞一個名叫霍莉的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年輕的賣笑女子,她的生活,她的遭遇。
派拉蒙公司把拍攝此片列入計劃,聘請奧黛麗·赫本擔任女主角。請年輕有為的導演布萊克·愛德華執導。開始時,奧黛麗一想到自己要演這部電影就心中緊張,因為這部片子有許多令人厭惡的外觀,女主人公那烏七八糟的生活方式也使她反胃。畢竟霍莉這個形象和她以前飾演的清純無邪的形象有相當距離,赫本也擔心觀眾無法接受。
但是,赫本憑借出色的演技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她在表演時,並沒有將她本人的風度,氣質強加於霍莉身上,也沒有把霍莉演成一個風騷、一無是處的女人。她塑造的霍莉性格飽滿可信,魯莽,稚氣而又脆弱,開創了60年代電影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河,並又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這部影片獲得了全球性的成功,被很多文化人所喜愛。《華盛頓郵報》曾經報道:有幾個大學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達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種擺不掉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們拉到電影院去看——霍莉·戈萊特麗」。
影片的插曲《月亮河》更是廣為流傳,經久不衰,不久前還入選為「二十世紀最經典歌曲」。
7.《謎中謎》(Charade,1963)
導演:斯坦利·杜寧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的多面才華
少婦蕾吉(赫本飾)在夫婿被人謀殺後發現自己也開始被三名男子追蹤。在友人的告知下, 才知道原來夫婿生前曾經與四個人一同參與一項非法的勾當, 竊取並獨吞了一筆巨款。當不明白贓款下落的蕾吉正苦於歹徒的騷擾時, 一個叫做彼得·賈許瓦(加利·格蘭特飾)的男子的出現了,並協助她逃離一次次危險。蕾吉感激彼得,對他傾心不已,然而沒想到最終真相大白,彼得竟是……
《謎中謎》這部希區柯克式的懸疑片,有一個重大的意義就是:它嘗試把纖弱的奧黛麗·赫本陷於恐怖的深淵之中,從而使赫本在這樣的情境中流露出獨特的女性美。對於以前從來沒有拍過此類影片的赫本來說,這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是赫本依然獲得了成功。
赫本通過影片也展現了自己多方面的才華,比如這部電影中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話就是赫本自己加進去的。如在蕾吉邀彼得到家裡坐的一場戲中,她很優雅地問:「你為什麼不進來,我又不會咬你。」停了一下之後,她接著說:「除非你要求我。」另一幕則是赫本靠在格蘭特的肩膀上哭泣,她抬起頭看著他時,突然不按劇本即興地說:「你看!我把你的西裝都弄濕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別擔心,它自己會干。」赫本非常喜歡兩人之間有趣的對手戲。影評則說這部電影是「上乘的輕松喜劇片」。這也是導演杜寧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8.《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1964)
導演:喬治·顧柯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爐火純青的演技
早在拍《蒂芬尼的早餐》時,奧黛麗就對記者說過,她最大的願望是扮演《窈窕淑女》中的伊莉莎一角。這是根據英國劇作家肖伯納的劇作《賣花女》改編的音樂歌舞劇。故事的的內容是:語音學家希金斯用一個貧苦的賣花姑娘伊莉莎做糾正語音、語匯和舉止的試驗,使她改掉方言土語和種種不文雅的舉止,把她訓練成一個看上去高貴、闊綽的斯文小姐,而最終希金斯本人也愛上了越來越迷人的伊莉莎。伊莉莎終於由蝶蛹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舞台劇中的伊莉莎一角是由朱莉·安德魯斯扮演的。當時的朱莉年僅18歲,有一副漂亮的女高音嗓子,因此音樂歌舞劇《窈窕淑女》在百老匯演出大獲成功。但是,當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決定要把它拍成電影時,他們決定選擇知名度更大的赫本。
然而影片正式拍攝時赫本卻遇到相當大的困難。由於這部影片是根據舞台音樂歌舞劇改編的,所以歌曲不少。伊莉莎要唱許多支歌。奧黛麗雖說在《甜姐兒》和《蒂芬尼的早餐》中唱過歌,但在目前這部片子里,奧黛麗的聲音卻遠不能勝任。音樂導演向她攤牌了,告訴她說,她花了數周所錄的歌曲統統作廢,每支曲子都得找別人唱,重錄。為這事,奧黛麗心情沮喪自不必說。
然而除此之外,赫本的表演精彩非凡,無論是樸直而缺乏教育的賣花女,還是雍容華貴的淑女,她演來游刃有餘,恰到好處,這證明赫本的藝術造詣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遺憾的是,該片雖受到影評家和觀眾的推崇,成為音樂劇的代表作之一,並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項金獎,然而成就最大的赫本卻未能獲獎。
9.《等到天黑》(Wait until Dark,1967)
導演:梅爾·菲熱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獲奧斯卡影後提名
1967年拍的《等到天黑》(又譯為《盲女驚魂記》)是赫本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這部懸念氣氛不亞於希區柯克的力作進一步展示了赫本已漸趨化境的表演技藝。
她飾演一個瘦弱的盲女人,要對付闖入家中的強壯歹徒,並憑借智慧最終取勝。那麼,這位盲女採用了什麼方法呢?原來她把燈泡打碎,切斷電源,使對手陷入黑暗之中。因為這是她的家,她已走過成千上萬次。所以原本兇猛的歹徒在這樣的環境下卻成了「盲人」。這樣的情節設置,為表演提出了許多難題:比如她拿東西,既不能象正常人那樣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又不能象在陌生地方那樣跌跌撞撞。無疑,出演這樣一個角色,對赫本來說又是一次新鮮而刺激的挑戰。
為了體驗盲人生活,找到真實感覺,赫本到盲人學校請教老師,把自己眼睛蒙上 ,甚至戴上對眼睛有害的隱形眼鏡。最終在影片中奧黛麗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表演分寸,甚至在片中不曾眨動過一次眼睛。她也因此片而第五次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10.《直到永遠》(Always,1989)
導 演:斯皮爾伯格
風情指數:★★★★
看點:赫本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早已有著「人間天使」美譽的奧黛麗·赫本終於在她生命中的最後一部電影中,真真切切地演了一回天使。這部由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飛行員彼特似乎一心忙於自己的工作,對親近他的人的感情需要視而不見,並且從不對女友說出自己的愛。而他的女友多琳達則是一個野丫頭,她總是一身飛行員裝飾,不故作溫柔,還喜歡同飛行員們一起喝酒。當彼特最後一次飛行開始的時候,他對多琳達說了那幾個字,但卻被飛機的引擎聲蓋住。在行動中,彼特為救最好的朋友阿爾而犧牲了生命,不過,他的魂魄卻被一位叫哈普的天使帶回這個世界。起初,他為失去心愛的女人而絕望,但最後他促成了女友與別人相愛後,才安心地離去。
赫本在片子飾演的就是那個一身白衫的天使,雍容高貴,令人懷念,並且整部影片在斯皮爾伯格的精細鏡頭設置下,唯美而華麗,讓人賞心悅目。盡管在這部影片中,奧黛麗飾演的只是一個很小的角色,但是,作為她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部電影,還是值得赫本迷們深深懷念,看著作為銀幕上天使的她,也想著同是天幕下的她。

⑶ 介紹幾部奧黛麗赫本的經典電影

1、《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是華納兄弟影業於1964年出品的歌舞片,由喬治·庫克執導,奧黛麗·赫本、雷克斯·哈里森、傑瑞米·布雷特等主演。

2、《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3、《蒂凡尼的早餐》是由布萊克·愛德華茲執導,奧黛麗·赫本、喬治·佩帕德、帕德里夏·妮爾、巴迪·艾布森、馬丁·鮑爾薩姆等主演喜劇片。該片於1961年10月5日在美國上映。

4、《修女傳》是由弗雷德·金尼曼執導,奧黛麗·赫本,彼得·芬奇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59年6月18日在美國上映。

5、《盲女驚魂記》是由特倫斯·楊導演,由奧黛麗·赫本、艾倫·阿金等主演的美國劇情驚悚犯罪片,於1967年上映。

拓展資料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48年,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鍾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

1953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因在舞台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

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爭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患癌,病逝於瑞士,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⑷ 奧黛麗 赫本演過的所有電影

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知名舞台劇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特使。

身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氣質與有品位的穿著而著稱。生前主演的多部電影如《羅馬假日》、《第凡內早餐》和《窈窕淑女》等至今仍為多數人眼中的經典巨作。

生平

奧黛麗·赫本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本名奧黛麗·凱薩琳·赫本-魯斯頓(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奧黛麗的父親約翰·維克特·赫本-魯斯頓(John Victor Hepburn-Ruston)是一位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蘭貴族後裔,襲有女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

童年

赫本六歲開始就讀位於英國倫敦的貴族寄宿學校(1935年至1938年間),但旋即遇到父母離異、父親離開了家庭(1935年),之後赫本離開英國跟隨母親一起回到荷蘭的娘家。1939年時她進入安恆音樂學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習芭蕾舞,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宣稱中立的荷蘭被納粹佔領。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母親竄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製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與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筆之差,有利於變造),但是這個名字從未合法正式登記過。

當納粹侵佔安恆後,由於謠傳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視為帝國敵人,不但財產被佔領軍沒收,赫本的舅舅也被處決,母女倆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據說在1944年荷蘭飢荒期間,她常以鬱金香球根維食,並靠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促成她日後瘦削的身材。雖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斷鍛鏈她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窮到要穿上最難捱的木製舞鞋也沒關系。

踏入影壇

成名

戰後,赫本與母親帶著省吃節用存下來的100英鎊到倫敦。她在這邊打工邊尋找深造機會。1948年,赫本進入著名的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校(Marie Rambert`s)學校學習芭蕾舞,期間曾因沒錢繳學費返回荷蘭,並在部荷蘭片中飾演跑龍套角色。經過數月訓練後,赫本被告知她不適合當名芭蕾舞者。為了面對家庭的經濟壓力,她轉而成為兼職模特兒,並參與歌舞團演出;這年赫本擊敗多數應征者,成為音樂劇《高跟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團員。由於表現突出,她正式參與了另一部音樂劇《韃靼醬》(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國電影《天堂的笑聲》露臉,正式成為電影演員,並在一些電影中演出較次要的人物。之後她在電影《雙珠艷》里施展舞技,同時接演另一部電影《蒙地卡羅寶寶》(Monte Carlo Baby)。為了拍攝後者,奧黛麗到法國出外景,期間意外被相中成為音樂劇《金粉世界》(Gigi)的女主角,進而開啟她到美國發展的機緣;同時,她還被《雙珠艷》導演推薦給威廉·惠勒,參加了其新影片《羅馬假日》試鏡,獲得非常好的贊譽,從而得到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奧黛麗·赫本到美國正式參與舞台劇GIGI的演出。她在其間十分出色,廣受人們的歡迎,並因此獲得東妮獎最佳女主角。但為趕拍《羅馬假期》,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迴八個月演出後結束。這年因無法兼顧事業與婚姻,她取消與未婚夫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的婚約,但兩人日後仍保持良好的友誼。

1953年,並與好萊塢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正式上映。由於成功刻畫劇情,這部片在世界各地掀起風潮:其中赫本在片中表現出公主的高雅氣息,以及剪成赫本頭表現出的天真無邪,使她成功贏得多數人的贊賞。許多報紙評論稱贊赫本說:「一位新嘉寶誕生了!」。1954年3月25日,赫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三天後,因《翁蒂娜》中的精采表演再榮獲東妮獎殊榮。

1954年她與亨佛·萊鮑嘉、威廉·荷頓一同演出比利·懷德拍攝的愛情片《龍鳳配》。由於《翁蒂娜》的演出加上抽煙過量,赫本在醫生的建議下到瑞士修養,不久接受一同參與《翁蒂娜》演出的演員梅爾·法利爾(Mel Ferrer) 的求婚,兩人於9月24日步上紅毯。

1955年奧黛麗·赫本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可惜未獲獎,同年因意外首度流產。之後幾年,她主演的《戰爭與和平》、《甜姐兒》、《巴黎之戀》等片都獲得不錯的評價,聲勢扶搖直上。但丈夫梅爾的演藝卻遭遇挫折,逐漸轉到幕後。1959年赫本三度懷孕,為防半年前的流產再度發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約,直到生下第一個兒子尚·赫本·法利爾(Sean Hepburn Ferrer)後才同意主演《第凡內早餐》。

轉型

雖然《第凡內早餐》的作者原屬意瑪麗蓮·夢露飾演女主角赫莉·葛萊麗(Holly Golightly),拍攝過程赫本也一度為了主題曲是否採用亨利·曼西尼與強尼·莫瑟的月河而與電影公司起沖突,是事後證明她的演出與堅持是對的:1961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兩項音樂性獎項,奧黛麗·赫本第四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這部片她的演藝生涯再創高峰,但她開始挑戰更有演技難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雙姝怨》的演出,但評價平平;之後的《謎中謎》試圖挑戰懸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還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這部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歌舞片獲得8項奧斯卡的獎項,但主演的赫本卻因由別人幕後代唱的關系無法獲得提名。

晚年

1980年冬赫本遇見了羅伯特·沃德斯,這個後來被她稱為「靈魂伴侶」的男人影響了赫本原已經出現危機的婚姻。在赫本與安德烈·多蒂離婚後,兩人最後成為永久的人生伴侶。

1989年,赫本在其生涯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中飾演天使一角。1988年至1993年間,赫本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們,親赴不少國家和地區,為孩子們吶喊、呼籲和募捐。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該1988年度奧斯卡人道獎授予了她。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影片一樣燦爛人間。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獲悉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奧黛麗·赫本禱告祈使其能奇跡般地康復,禱告傳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謝納(Tolochenaz)的住所,因結腸癌病逝。

影響
人們並沒有忘記這位美麗善良的「安娜公主」,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國郵政總署發行了她的的紀念郵票。去世11年後,有「時裝聖經」之稱的時裝雜志《Vogue》2004年的時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數,榮登女性榜首。《Vogue》雜志發言人表示:「大家覺得奧黛麗·赫本高貴又有氣質,她的美麗永恆不變!一講到Style,人人都會立刻想起她!」

時尚·情緒

不盲從流行

奧黛麗·赫本是二十世紀最受到崇拜與爭相模仿的女性之一,她鼓勵女性去發掘與強調自己的優點,不僅改變了女性的穿著方式,也改變了女性對自我的看法。「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她了解自己的容貌與身材,優點與缺點。她知道要穿著削肩的晚禮服遮住自己嶙峋的鎖骨。我為她設計的款式終於變成廣受歡迎的時裝,我將之命名為『薩布麗娜露肩洋裝』。」紀梵希如實評價他的好搭檔———奧黛麗·赫本對於時尚的領悟和把握能力。赫本了解自己的缺點與優點,她發展了屬於她自己的風格。她引領的風潮,前衛的風格幾十年來風行不墜,歷久彌新。可能她唯一的規則就是不要盲目地跟著流行走,趨之若鶩。事實上,她總是遵循著自己的趣味,堅持著自己的步調。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絕對不會顯得喧賓奪主,這就是時尚界所說的「是奧黛麗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奧黛麗身上」。

不迷信性感

奧黛麗·赫本正出現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樂觀主義盛行、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這是美國乃至世界的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鼎盛時期。女性也正在這一時期得以紛紛步入職場,接受大學教育,經濟獨立,尋求自己的夢想。此時她們全身心追求的角色楷模,已經不是男性心中幻想的那種理想女性,而是女性自我的理想樣貌。奧黛麗·赫本正是應社會潮流和時代女性的需求而生。她以其歐洲人的優雅與美國人的活力、成熟世故與天真清純復雜交織的特質,以其與生俱來的對時裝的敏銳、識見與體悟,建立了現代美學的新標准。在20世紀乃至今天,是奧黛麗·赫本以激進的姿態和絕對的勇氣,改變了世人所公認的美女定義。她特立獨行的扁平身材、短發、平底鞋、剪裁合體的簡潔褲裝、襯衣等等,將女性從簡·羅素式的蓬鬆卷發、緊身毛衣、緊身窄裙和高跟鞋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將女性從對豐滿的胸部或身體的近乎偏執的或自虐般的自我預設中解放出來———「她是第一位不以性感取勝的人」。

主要作品

直到永遠 Always (1989)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1976)

盲女驚魂記 Waut Until Dark (1967)

麗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

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巴黎假期 Paris - When It Sizzles (1964)

謎中迷 Charade (1963)

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

第凡內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恩怨情天 Unforgiven, The (1960)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 (1959)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1959)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

甜姐兒 Funny Face (1957)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龍鳳配 Sabrina (1954)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

⑸ 奧黛麗赫本所有影片里上座率最高的是哪一部

就是《羅馬假日》,這是因為在這部電影當中她給人們帶來一種比較迷人的感覺,然後也非常的純真,同時也特別的清純。

⑹ 奧黛麗赫本一生參演過哪26部影片

《Always》(1989) 飾演 Hap

《Love Among Thieves》(1987) (TV)飾演 Baroness Caroline

《They All Laughed》(1981) 飾演 Angela Niotes

《Bloodline》(1979) 飾演 Elizabeth Roffe

《Robin and Marian》(1976) 飾演 Lady Marian

《Wait Until Dark》(1967) 飾演 Susie Hendrix

《Two for the Road》(1967) 飾演 Joanna Wallace

《How to Steal a Million》(1966) 飾演 Nicole Bonnet

《My Fair Lady》(1964) 飾演 Eliza Doolittle

《Paris - When It Sizzles》(1964) 飾演 Gabrielle Simpson

《Charade》(1963) 飾演 Reggie Lampert Vass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飾演 Holly Golightly (Lulamae Barnes)

《Children's Hour, The》(1961) 飾演 Karen Wright

《The Unforgiven》(1960) 飾演 Rachel Zachary

《Green Mansions》(1959) 飾演 Rima

《Nun's Story, The》(1959) 飾演 Sister Luke (Gabrielle van der Mal)

《Love in the Afternoon》(1957) 飾演 Ariane Chavasse

《Funny Face》(1957) 飾演 Jo Stockton

《Mayerling》(1957) (TV)

《War and Peace》(1956) 飾演 Natasha Rostov

《Sabrina》(1954) 飾演 Sabrina Fairchild

《Roman Holiday》(1953) 飾演 Princess Ann

《Laughter in Paradise》(1951) 飾演 Cigarette girl

《Lavender Hill Mob, The》(1951) 飾演 Chiquita

《Monte Carlo Baby》(1951) 飾演 Linda Farrel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1951) 飾演 Melissa Walter

《One Wild Oat》(1951) (uncredited) 飾演 Extra

《The Secret People》(1951) 飾演 Nora

《Young Wives' Tale》(1951) 飾演 Eve Lester

《Nederlands in 7 lessen》(1948) (uncredited) 飾演 Bit Part

⑺ 奧黛麗 赫本拍過的電影有多少,名字分別是

直到永遠 Always (1989)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1976)

盲女驚魂記 Waut Until Dark (1967)

麗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

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巴黎假期 Paris - When It Sizzles (1964)

謎中迷 Charade (1963)

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

第凡內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恩怨情天 Unforgiven, The (1960)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 (1959)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1959)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

甜姐兒 Funny Face (1957)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龍鳳配 Sabrina (1954)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

赫本主要作品:

《Always》(1989) 飾演 Hap

《Love Among Thieves》(1987) (TV)飾演 Baroness Caroline

《They All Laughed》(1981) 飾演 Angela Niotes

《Bloodline》(1979) 飾演 Elizabeth Roffe

《Robin and Marian》(1976) 飾演 Lady Marian

《Wait Until Dark》(1967) 飾演 Susie Hendrix

《Two for the Road》(1967) 飾演 Joanna Wallace

《How to Steal a Million》(1966) 飾演 Nicole Bonnet

《My Fair Lady》(1964) 飾演 Eliza Doolittle

《Paris - When It Sizzles》(1964) 飾演 Gabrielle Simpson

《Charade》(1963) 飾演 Reggie Lampert Vass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飾演 Holly Golightly (Lulamae Barnes)

《Children's Hour, The》(1961) 飾演 Karen Wright

《The Unforgiven》(1960) 飾演 Rachel Zachary

《Green Mansions》(1959) 飾演 Rima

《Nun's Story, The》(1959) 飾演 Sister Luke (Gabrielle van der Mal)

《Love in the Afternoon》(1957) 飾演 Ariane Chavasse

《Funny Face》(1957) 飾演 Jo Stockton

《Mayerling》(1957) (TV)

《War and Peace》(1956) 飾演 Natasha Rostov

《Sabrina》(1954) 飾演 Sabrina Fairchild

《Roman Holiday》(1953) 飾演 Princess Ann

《Laughter in Paradise》(1951) 飾演 Cigarette girl

《Lavender Hill Mob, The》(1951) 飾演 Chiquita

《Monte Carlo Baby》(1951) 飾演 Linda Farrel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1951) 飾演 Melissa Walter

《One Wild Oat》(1951) (uncredited) 飾演 Extra

《The Secret People》(1951) 飾演 Nora

《Young Wives' Tale》(1951) 飾演 Eve Lester

《Nederlands in 7 lessen》(1948) (uncredited) 飾演 Bit Part

⑻ 奧黛麗赫本演過哪些經典電影

  1. 奧黛麗·赫本最經典的電影當之無愧的要數《羅馬假日》了,雖然說這部電影是赫本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但是在這部電影中赫本所飾演的公主真的是不能再完美了,也因此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而但就這部影片真的是黑白片中經典之經典啊。

  2. 除了《羅馬假日》外,赫本主演的經典電影還有像《龍鳳配》、《戰爭與和平》、《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麗人行》、《盲女驚魂記》以及《羅賓漢與瑪麗安》等等,都是赫本電影作品中的經典之作。

閱讀全文

與美國老女明星奧黛麗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上特效電影大全 瀏覽:871
紅星閃閃電影插曲大全 瀏覽:190
電影大片愛情片 瀏覽:433
無錫博納電影城看3D電影 瀏覽:728
一看就會哭的愛情的電影 瀏覽:699
聖誕韓國電影 瀏覽:322
有沒有搞笑的美劇電影推薦 瀏覽:255
美國黑人電影男明星 瀏覽:352
恩佐電影院 瀏覽:388
電影歐美吻戲視頻 瀏覽:310
第一黃金網電影投資 瀏覽:273
日本電影小三殺死 瀏覽:84
洪洞蓮花城電影院 瀏覽:727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2020豆瓣 瀏覽:16
真三國無雙電影宣傳片日本 瀏覽:710
和在電影院 瀏覽:690
王首先的夏天柏林電影節 瀏覽:614
電腦下的電影沒字幕 瀏覽:692
電影什麼裴 瀏覽:388
美國最早太空電影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