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移民潮的電影

美國移民潮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09 01:49:43

『壹』 我想找一些美國黑人文化或移民過去的生活電影

移民過去的生活 和文化沖突 建議你去看有關馬丁·路德金的紀錄片。

給你推薦幾部黑人電影:

1.《神探沙夫特》Shaft(1971)

影片根據俄尼斯特-泰迪曼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情節相當簡單,講的就是黑人偵探沙夫特受雇解救黑幫頭目愛女的驚險故事。但影片敘事流暢,節奏緊湊,懸疑巧妙,觀賞性極強,可以說這是好萊塢為數不多的黑人題材熱門影片。而從導演到演員,亦皆由黑人擔當,這在20世紀70年代的好萊塢更是甚為罕見。
站在歷史角度來看,《神探沙夫特》為黑人電影開辟了新的領域,黑人角色不再是備受欺凌的弱勢群體,或者形同虛設的龍套人物,黑人也可以是正面的英雄人物,也能像白人一樣機智勇敢、身手不凡。由理查德-朗德特依扮演的沙夫特也成為銀幕上一個經典人物,就在去年,著名黑人影星薩繆爾-傑克遜還重新翻拍了這部電影,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2.《灼熱的馬鞍》BlazingSaddles(1974)

故事發生在西部拓荒時期,一位鐵路工人和一名酗酒的黑人槍手,在誤打誤撞中阻止了當地律師的陰謀,在消滅了所有壞人之後,槍手成為了當地第一位黑人郡長。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影片的情節、人物、動作都相當誇張,但熱鬧幽默的風格卻顯而易見。
《灼熱的馬鞍》是一部典型的黑人喜劇片,這種頗受歡迎的風格一直延續至今,艾迪-墨菲、馬丁-勞倫斯、克里斯-塔克等笑星都是因循此道的典範。

3.《猜猜誰來吃晚餐》GuessWho』sComingToDinner(1967)

故事發生在一個富足的白人家庭。為了迎接從海外歸來的獨生女和從未見面的女婿,德萊頓夫婦精心准備著豐盛的晚餐。女兒如期而至,令兩位老人吃驚的是,他們的女婿竟然是一位黑人。盡管這位黑人女婿受過高等教育,並在瑞士擁有自己的診所,德萊頓夫婦似乎還是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
《猜猜誰來吃晚餐》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最為重要的黑人問題影片,由好萊塢社會派大師斯坦利-克萊默指導,首位奧斯卡黑人影帝西德尼-波埃特擔綱主演。盡管輕喜劇化的情節削弱了影片應有批判力度,但還是如實地再現出美國20世紀60年代種族歧視的社會現狀,而其扎實的劇作和出色的表演水準則是本片列為黑人電影首位的根本原由。

4.《循規蹈矩》DoTheRightThing(1989)

導演斯派克-李是黑人電影界的驕傲,《循規蹈矩》是他的成名作。影片以紐約布魯克林區為背景,向觀眾展現了一起由種族問題而引發的爆炸事件。影片一經問世,便在美國國內引起極大反響,斯派克對種族問題近乎激進的態度將他的觀眾清晰地分為兩種,要麼絕對擁護,要麼絕對反對。在這部影片獲得兩項奧斯卡獎提名並入選戛納電影節之後,三十齣頭的斯派克-李已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黑人導演。

5.《像我一樣黑》BlackLikeMe(1964)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白人記者約翰-赫頓為了采寫一篇關於種族歧視問題的報道,化裝成黑人前往南部地區旅遊,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證實了美國種族問題的嚴重。

6.《超級蒼蠅》Superfly(1972)

七十年代,《超級蒼蠅》是繼《神探沙夫特》後的另一部黑人賣座影片,與後者不同的是,本片講的是一個惡棍的罪惡經歷。有趣的是,影片的導演小戈登-帕克斯是《神探沙夫特》導演戈登-帕克斯的兒子,帕克斯父子在商業片領域所取得的成績,為日後的黑人導演樹立了一種難能可貴的標志。

7.《斯維特拜克之歌》Sweet,Sweetback』sBaadassssSong(1971)

在這部影片出現之前,電影中的黑人角色大多是庄園奴隸、火車站的腳夫或者僕人、保姆,而身為黑人的梅爾文-凡-皮布雷斯用作品改變了一切。《斯維特拜克之歌》的主人公斯維特拜克出身貧寒,卻立志在商界有所作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躋身於白人主宰的上流社會。

8.《根》Roots(1982)

這部電視電影可能是我國觀眾最為熟悉的黑人題材的影視作品,《根》通過一個黑人家族的血淚經歷,折射出美國黑人的歷史與苦難,而其真切深刻的社會意義至今仍未過時。

9.《藍調女士》LadySingsTheBlues(1972)

《藍調女士》是一部人物傳記片,它向觀眾展現出著名藍調女歌手比利-霍利黛(Billie-Holiday)的傳奇經歷。黑人原本就是藝術天賦極高的種族,他們在音樂、美術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比利-霍利黛就是黑人藝術家中的代表,將這部相對冗長的影片選入「十大黑人影片」,自然多了一份致敬的成分。

10.《一個國家的誕生》TheBirthOfANation(1915)

《一個國家的誕生》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黑人電影,它卻反映出美國南方對黑人的歧視傳統。盡管導演格里菲斯被視為現代電影的開山鼻祖,但作為一個南方人,他卻保留了對黑人乃至北方的狹隘觀念。在這部藝術上絕對傳世的作品裡,格里菲斯卻執意將南北戰爭的根源推到黑人身上,甚至還將臭名昭著的極端組織3K黨美化一番。

『貳』 一部關於華人移民的美國電影名稱

千金 thousand pieces of gold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194881/

『叄』 尋找一美國電影名稱!

中文片名
諾丁山
英文片名
Notting Hill
更多中文片名
新娘百分百
摘星奇緣
更多外文片名
The Notting Hill Project .....(UK) (working title)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 喜劇
片長
124 min
國家/地區
英國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西班牙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評級
Rated PG-13 for sexual content and brief strong language.
級別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Sweden:Btl Argentina:13 Australia:M UK:15 USA:PG-13 Finland:S France:U Peru:14 Spain:T Chile:14 Canada:14 Ireland:15 Germany:6 Netherlands:AL Hong Kong:IIA New Zealand:M Norway:A South Korea:12 Switzerland:7 Philippines:G Belgium:KT
製作成本
$42,000,000 (estimated)
拍攝日期
1998年4月20日
製作日期
1998年4月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羅傑·米歇爾 Roger Michell
編劇
理查德·柯蒂斯 Richard Curtis .....(written by)
演員
朱莉婭·羅伯茨 Julia Roberts .....Anna Scott
休·格蘭特 Hugh Grant .....William Thacker
Richard McCabe .....Tony
瑞斯·艾文斯 Rhys Ifans .....Spike
James Dreyfus .....Martin
迪蘭·莫蘭 Dylan Moran .....Rufus the Thief
Roger Frost .....Annoying Customer
Henry Goodman .....Ritz Concierge
Julian Rhind-Tutt .....'Time Out' Journalist
Lorelei King .....Anna's Publicist
John Shrapnel .....P.R. Chief
Clarke Peters .....'Helix' Lead Actor
Arturo Venegas .....Foreign Actor
Yolanda Vazquez .....Interpreter
米莎·巴頓 Mischa Barton .....12-year-old Actress
蒂姆·麥克納尼 Tim McInnerny .....Max
吉娜·麥基 Gina McKee .....Bella
製作人
Tim Bevan .....executive procer
理查德·柯蒂斯 Richard Curtis .....executive procer
Eric Fellner .....executive procer
Duncan Kenworthy .....procer
Mary Richards .....line procer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影機
Moviecam Cameras and Lenses
洗印廠
DeLuxe, London, UK
攝制格式
35 mm
製作處理方法
Super 35
洗印格式
35 mm (anamorphic)
35 mm (Super 35) (London Premiere print)
膠片長度
(7 reels) (USA)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製作公司
PolyGram Filmed Entertainment [美國]
Working Title Films [英國]
Bookshop Proctions
Notting Hill Pictures
發行公司
MCA/Universal Pictures [美國] ..... (1999) (USA) (theatrical)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2000) (Argentina) (DVD)
Budapest Film [匈牙利] ..... (1999) (Hungary) (theatrical)
CIC Vídeo [巴西] ..... (Brazil) (VHS)
哥倫比亞三星 Columbia TriStar [巴西] ..... (Brazil) (DVD)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EDKO Film Ltd. [香港] ..... (1999) (Hong Kong) (theatrical)
Filmes Lusomundo [葡萄牙] ..... (1999) (Portugal) (theatrical)
Odeon [希臘] ..... (Greece)
PolyGram [德國] ..... (1999) (Germany) (theatrical)
UPF (Universal Pictures France) [法國] ..... (1999) (France)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阿根廷] ..... (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瑞士] ..... (2006) (Switzerland) (theatrical)
Warner Sogefilms S.A. [西班牙] ..... (1999) (Spain)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Effects Associates Ltd. [英國] ..... (special effects rain)
Framestore Ltd. [英國] ..... (digital effects)
Snow Business International [英國] ..... (special effects snow)
The Computer Film Company [英國] ..... (digital effects)
其它公司
2020 Casting Ltd. [英國] ..... extras casting
ARRI Media [英國] ..... camera grip equipment
CMMP Studios ..... synthesizer recording and mixing
De Lane Lea Sound [英國] ..... post-proction facility
General Screen Enterprises [英國] ..... opticals
I.E.M. Ltd. [英國] ..... proct placement consulting
Island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Lee Lighting Ltd. [英國] ..... lighting
London Editing Machines Ltd. [英國] ..... editing equipment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LSO) [英國] ..... music performed by
SISS Ltd. [美國] ..... security for ms. roberts
Sapex Scripts [英國] ..... post-proction scripts
Shepperton Sound [英國] ..... sound re-recording
上映日期
英國
UK
1999年5月21日
美國
USA
1999年5月28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1999年6月3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9年6月10日
新加坡
Singapore
1999年6月10日
香港
Hong Kong
1999年6月17日
瑞典
Sweden
1999年6月30日
德國
Germany
1999年7月1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99年7月1日
韓國
South Korea
1999年7月3日
丹麥
Denmark
1999年7月9日
西班牙
Spain
1999年7月16日
巴西
Brazil
1999年7月30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9年8月5日
法國
France
1999年8月18日
奧地利
Austria
1999年8月20日
芬蘭
Finland
1999年8月20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9年8月27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1999年9月2日
日本
Japan
1999年9月4日
匈牙利
Hungary
1999年10月7日
義大利
Italy
1999年10月22日
[編輯本段]原創音樂及插曲
Diane Warren (song "From the Heart")
John McElhone (song "In Our Lifetime)
Sharleen Spiteri (song "In Our Lifetime")
Elvis Costello(song"she")
可以說"she "作為諾丁山的插曲(score)把本片的情感層次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作為一部愛情喜劇,能讓大多數人笑過之後有所回味,心存感懷,此首插曲可謂功不可沒,不僅如此,"she "也捧紅了半紫不紅的英倫老生Elvis Costello,讓他為全球數以億記的歌迷影迷所熟知, <she >和<notting hill>也一起成為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經典.......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威廉.薩克(休.格蘭特飾)住在倫敦西部的諾丁山,擁有一家慘淡經營的旅遊書店。生意蕭條的他,還要忍受行為怪異、不修邊幅的室友斯派克。自從離婚後,他的愛情生活也是一片空白。
安娜.斯科特(朱麗婭.羅伯茲飾)是美國的電影明星,她的玉照出現在各個雜志的封面上,一舉一動都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在好萊塢呆膩了的她,來到異國他鄉的倫敦尋求刺激。
一個平淡無奇的星期三,安娜走進威廉的書店裡,她優雅的姿態給威廉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第二次見面可就沒那麼浪漫了,在街道拐角,威廉把一杯飲料潑在了安娜身上。深感愧疚的威廉請這個陌生的美人到家裡洗衣服,兩個人彼此產生了好感。沒想到終於有一天,威廉一開門便發現娛樂記者已經蜂擁而至,他這才明白,自己請回家的不僅是一個國際巨星,也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編輯本段]相關評論
Can the most famous film star in the world fall for just an ordinary guy?
影片很歡快,對白很智慧,羅伯茲和格蘭特簡直人見人愛。
——《芝加哥太陽時報》
影片是個童話,編劇理查德·柯蒂斯知道觀眾有多麼喜愛童話。
——DVDTOWN.COM
相信喜歡《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的影迷一定喜歡這部同樣由羅傑.米歇爾(ROGER MICHELL)執導的現代版《羅馬假日》——《諾丁山》。本片是一部英國式的輕喜劇,同樣由英國首席浪漫喜劇小生休.格蘭特(曾主演《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和好萊塢片酬最高的女影星朱麗婭.羅伯茨(曾主演《風月俏佳人》)主演。
本片與《羅馬假日》在情節的安排上有著驚人的相似:《羅馬假日》中高貴優雅的安妮公主邂逅了小報記者喬治,從而引出了一段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而《諾丁山》中同樣美貌的明星安娜也遇到了落魄的書店老闆……兩片主角都經歷著身份的差異、地位的懸殊和環境的壓力,但它們也有著不同之處:現代版的《羅馬假日》中有著更多的現代因素——現代的喜劇模式、現代的思維方式,以及由此而可能導致的現代的不同結局。但恰恰就是這不同的結局使我更欣賞《羅馬假日》(純數個人觀點)——欣賞奧黛麗.赫本的清純脫俗、欣賞導演情節安排的獨具匠心、欣賞片尾安妮離去時留給我的揮之不去的惆悵與遺憾。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與演員】
影片於1998年4月17日在謝伯頓製片廠和倫敦西區開拍。影片編劇理查德·柯蒂斯回憶說:「在晚上失眠的時候,我總會想,如果我帶著位大明星出現在朋友家中會是怎樣的情景?這明星可能是麥當娜或是別人。一切從此展開,我的朋友會如何反應?誰會故作鎮定?晚餐時會有何經歷?而之後朋友又會如何議論?如果一個普通人和一個大牌明星走到了一起,他們的生活將受到怎樣的沖擊?」
由於《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取得了空前成功,於是本片在期待中難免被人拿來對比。製片人鄧肯·肯沃西(Duncan Kenworthy)說:「這不是一部續集,當然觀眾會有所期待,而我們也希望迎合,但這畢竟是另外一部愛情喜劇,與《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完全不同。這段戀情發生在世界著名的女明星和普通男人之間,這正是影片的獨特之處。」
當談到聘請羅傑·米歇爾擔綱本片導演時,肯沃西說:「找到適合執導本片的導演就像物色演員一樣,羅傑脫穎而出,他向來善於演繹現實題材。」
肯沃西認為朱莉婭·羅伯茲是扮演安娜的唯一人選,當他將想法告訴米歇爾時,米歇爾認為根本可望不可及。後來,羅伯茲的經紀人看到了影片劇本,她說這是她看過的最好的愛情喜劇劇本,在肯沃西眼中,這是不錯的預兆。果不其然,羅伯茲非常看好安娜的角色,同意擔綱出演。米歇爾說:「朱莉婭非常符合安娜的角色,因為她本身就是著名國際影星,只是在扮演另一個明星而以。」
羅伯茲說:「觀眾肯定會以為片中的安娜就是我,而且我會完全理解她的生活,而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每個演員的經歷都是不同的,我們都有著不同的個性,我們不會如出一轍。」影片中安娜與威廉的戀情不僅顯現出他們生活方式的種種差異,而且還蘊含著名人與常人對名望的不同理解。安娜就曾如此道出自己的理解:「你知道,名氣並不實際,別忘了,我只是個女孩,站在一個男孩的面前,要他去愛她。」
羅伯茲是《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的影迷,而且她最喜歡的類型片就是愛情喜劇。羅伯茲不但非常看好影片劇本,還很榮幸與眾多的英國演員合作。她說:「影片中的每個人都很出色,這里不但有一流的劇本和導演,還有哪怕演繹最渺小的角色都會非常精準的天才演員,即使一段簡短的片段都會讓你趣味昂然。」
對於扮演威廉的人選,主創人員一致看好了休·格蘭特。肯沃西說:「休能完美的道出理查德創作的台詞,就像道出理查德的心聲一樣。」米歇爾補充說:「休比任何演員都適合理查德的作品,而理查德比任何編劇都清楚如何讓休的演技得以充分發揮,我想他們是最佳組合。」格蘭特非常高興能與製片人鄧肯·肯沃西和編劇理查德·柯蒂斯再次合作,他說:「理查德·柯蒂斯是這種愛情喜劇片的王牌編劇,當然我的角色相當出彩。」
【關於拍攝】
劇組選取了倫敦西郊為影片的外景地,柯蒂斯說:「諾丁山是多元文化的特別融合,富人與窮人、葡萄牙人和牙買加人與英國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是來自不同世界的人相遇並共存的理想之地。」
波多貝羅大街(Portobello Road)是諾丁山最著名的旅遊商業街,這條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大街早在1841年的地圖上就出現了,時至今日,街道上經常遊人如織,銷售民族裝飾、木雕製品和銀器用品等的特色小店遍布街邊,另外還有畫室、書店及花店穿插其中,成為一道多元文化氣息濃郁的獨特風景線。
同波多貝羅大街一樣,諾丁山也在歲月流逝中經歷了移民潮、50年代的種族暴動、以及古董及舊貨市場的演變,1965年開始舉辦的諾丁山狂歡節至今已經發展成為享譽國際的歐洲規模最大的狂歡節,在三天時間里,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萬名遊人賓客在這里盡情歌舞。
雖然諾丁山的氣息與影片風格很搭調,但當地的人口稠密也成為了影片拍攝的頭等難題。製片人肯沃西說:「起初,我們想要搭建一個巨大的外景,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掌控,因為我們擔心羅伯茲和格蘭特如果出現在公眾場合會吸引數千人的圍觀,可能會擾亂當地治安。不過最後,我們為了能營造出真實的效果決定鋌而走險。」
本片的製作設計師是曾三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斯圖爾特·克萊格(Stuart Craig),他的代表作有《卓別林》、《愛情與戰爭》和《英國病人》等。克萊格說:「我以往的電影作品大多都是以十八、十九世紀為背景,這部當代題材電影當然很吸引我。我的選擇標准不僅停留在設計上的挑戰,劇本的品質也很重要。勿庸置疑,《諾丁山》的劇本非常優秀,情節設置引人入勝。在這部影片中,我們需要面對大量街道、數以千計的路人、商販、店主和居民,急需解決的問題非常復雜。」
導演米歇爾對此也心存顧慮:「我最擔心的是在拍攝第一天休和朱莉婭就會出現在波多貝羅大街上,我們也許會被數千名圍觀者和狗仔隊攝影師所包圍,導致我們的拍攝無法進行。幸運的是那一幕沒有發生。我們的外景組和保安制定的計劃非常周密,而且我們的拍攝也沒有妨礙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外景製片主任蘇·奎因(Sue Quinn)在影片拍攝中功不可沒,她說:「尋找合適的外景地並取得拍攝許可是相當艱巨的工作,你根本猜想不到諾丁山有多少人口居住,他們的背景五花八門,我們必須和多個部門交涉。在倫敦街頭的拍攝必須符合健康和安全標准,而且不可能封鎖街道。好在我們得到了警局和議會的全面協助,他們樂於藉助影片來宣傳諾丁山。」為了得到當地居民和商人最大限度的合作,奎因和手下寄出了數千封為慈善機構募集捐款的信件,最後有200多家慈善機構獲得了捐助。
片中有一段電影首映式的熱烈場景,導演米歇爾希望在倫敦西區中心Leicester廣場進行拍攝。出乎意料的是,製片方提出的申請被拒絕了,因為在一個月前,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曾在Leicester廣場出席了盛大的電影首映式,幾千名粉絲蜂擁而至,為警局製造了不少麻煩,所以他們不想再為本片中虛擬的首映式承擔任何責任。不過經過多方努力,劇組最終還是得到了拍攝許可。
[編輯本段]精彩花絮
·威廉居住的藍門房子確實存在,它曾經屬於影片編劇理查德·柯蒂斯。
·在生日宴會的場景中,有人問安娜·斯科特上部影片賺了多少,她回答1500萬美元,這正是朱莉婭·羅伯茲出演本片的片酬。
·在影片結尾,威廉坐在公園長椅上看的書是路易·德·伯尼埃爾(Louis de Bernières)所寫的《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這本將是導演羅傑·米歇爾在《諾丁山》之後的下一部電影,但後來米歇爾染上重病,只好由約翰·麥登(John Madden)替代。
·片中威廉的住所在影片上映一年後被售出,因為原來的藍門被克里斯蒂拍賣行拍賣,於是一扇黑門取而代之。然而不久,有人在門邊的牆上噴上了塗鴉,上面寫道:「這是好萊塢門。」
·片中威廉的書店其實是一家古董店,不遠處就是理查德·柯蒂斯的製片公司。
·歐米德·吉亞李利客串了片中咖啡店的收銀員,當時他正在出演同一製片公司拍攝的《盜墓迷城》。
·威廉和安娜在屋頂上排練電影台詞的場景被縮短,以贏得PG-13的級別,在DVD中可以看到完整鏡頭。
·理查德·柯蒂斯在出版的本片劇本中曾提及,他最初希望讓哈尼成為安娜的情敵,哈尼就在威廉書店附近的音像店上班,而影片的結尾是威廉放棄了安娜選擇了哈尼。柯蒂斯後來決定不能讓安娜離開,於是他讓哈尼成為了威廉的妹妹。
·大衛·斯瑞夫(David Threlfall)曾希望出演本片。
·製片方曾邀請埃爾塔·馬里克(Art Malik)出演本片。
·威廉走過諾丁山四季的遠景畫面是由四組鏡頭合成,這四組鏡頭是在同一天拍攝完成的。
·片頭朱莉婭·羅伯茲的一些畫面出自娛樂節目《今夜娛樂》(Entertainment Tonight)。
·片中麗茲酒店的大堂確實是在麗茲酒店拍攝的,為了避免被賓客打擾,只好在凌晨2點至4點拍攝。
[編輯本段]穿幫鏡頭
·安娜第一次到威廉家中時,威廉告訴她浴室在頂樓,後來浴室卻出現在二樓。
·同一對母子曾三次出現在威廉書店旁邊的小路上,甚至連服裝和姿勢都一模一樣。
·安娜和威廉在街頭相撞後,安娜的太陽鏡中映出了攝影師。

『肆』 能推薦一下關於美國移民的電影嗎關於移民的也行,謝謝了。

關於美國移民的電影:千金 thousand pieces of gold。

《千金》由Nancy Kelly執導,趙家玲(阮蘭絲)、克里斯·庫柏 、邁克爾陳茂波 等主演。
影片根據林露德的第一部同名傳記小說改編而來,歷史上確有其人,講述了一個華人女子在18世紀美國西部淘金時期艱苦奮斗的故事。「千金」波莉·比米斯(Polly Bemis)原名納順·拉魯(Lalu Nathoy),1853年出生於中國華北地區中蒙邊界的一個農民家庭。為了生計,拉魯的父親被迫把她賣給了土匪,換回兩袋種子。後來在美國拉魯再次被人販子以2500美元賣給愛達荷州沃倫(Warren)鎮的一個華人小酒店主。最後白人查理·比米斯用玩撲克牌賭博的辦法從酒店老闆手裡贏得了她。受過良好教育的比米斯是新英格蘭名門之後,他給了波莉自由。不久,比米斯被一礦工用槍擊中,是波莉用剃須刀把子彈挖出,救了他的性命。後來波莉和比米斯結了婚,兩人在鮭魚河(Salmon River) 邊的峽谷底開辟了農場。波莉用她的中草葯為孩子們治病,深受當地人們敬愛。波莉·比米斯於1933年在美國愛達荷州逝世。

『伍』 一部講述美國早期移民瘋搶土地的電影 他們事先劃分出來的農場,插上旗幟,移民在同一地點同時出發搶奪

大地雄心 Far and Away (1992)

又名: 遠離家園

『陸』 有關美國第一批移民「五月花」號的電影有哪些

決戰新世界

『柒』 有關於美國最早移民的電影嗎

有的,但是吧,這種問題是多數電影製片者和投資商不願意觸碰的問題。一來是種族問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會或多或少受到種族主義的故意吹捧。
第二早期美洲移民極其混亂,各方各面涉及因素太多,沒有什麼電影是可以全面涵蓋的,只能透過很多部電影了解其背後的故事。
第三,你要是真想要電影的話,與狼共舞,最後的莫西幹人,亂世佳人,西部三部曲,甚至荒野獵人,被解放的姜戈,都能從側面展示一下當時美洲的社會現狀。
第四,你要是只是純粹的站在某一角度想單純的了解這件事,那麼《美國:我們的故事》應該是目前為止最好的一部紀錄片了。當然裡面的很多內容讓我無法苟同。你可以辯證去接受。

閱讀全文

與美國移民潮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電影是書改編的 瀏覽:876
2017五月有什麼電影 瀏覽:78
電影頻道電視表 瀏覽:326
王大陸最近拍的電視劇電影 瀏覽:292
國外搞笑電影鼻祖 瀏覽:240
韓國卧底電影電視劇在線觀看 瀏覽:450
憐憫電影2018豆瓣 瀏覽:981
動畫電影蘭登 瀏覽:966
床戲什麼電影最多 瀏覽:620
中國第一部從頭到尾配樂的電影 瀏覽:302
3d電影表 瀏覽:51
韓國電影中毒的結局 瀏覽:548
怎麼看電影中獎 瀏覽:142
電影鏡頭法國 瀏覽:524
看電影電腦老休眠 瀏覽:522
美國演講電影 瀏覽:896
第一次看電影怎麼顯得不無知 瀏覽:74
櫻花女是哪個電影 瀏覽:919
電影之旅第一季 瀏覽:186
你好李煥英電影免費觀看3d 瀏覽:291